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U C U ≠?

???

??

???∈??????????????????????????????∈∈??∈∈??∈???元素的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概念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集合与元素:属于()、不属于()

真子集(A B)包含:子集(A B )集合关系集合与集合相等(A=B )不包含(A B )并集A B={x|x A ,或x B}运算交集A B={x|x A ,且x B}集合与函数概念补集A={x|x ,且x A}12121212()()()()()=(),()()=(),()f f f f f f f f f f ???????????????????????????????

??

????

???

????????--?????-??????

定义域概念(三要素)值域对应关系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函数增函数:x x x x 单调性减函数:x x x x 性质若x x 则x 为奇函数奇偶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x x 则x 为偶函数映射(0,1)R +(0,1)I log (0,1)x a a N a a y x a a ???????

?????

???>≠?

??

????????????∞???>≠?????=>≠指数幂的运算定义:形如y=a a 且a 指数与指数函数单调性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性质、图象恒过定点(0,1)定义域是,值域是(0,)定义:形如:x=log 且对数运算法则换底公式基本初等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定义:且单调性对数函数性质、图象恒过定点(1,+R 0+0+x a y x a a ?????????

??????

?????????

?????

????????????∞??????

?=???

??????>∞?????<∞???

??????0)定义域为(0,),值域为定义:恒过定点(1,1)幂函数性质时,图象过原点,且在(0,)上为增函数时,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对应方程的根: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的零点零点存在定理函数的应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

??

?

????????

?????????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模块知识网络

第一讲 集合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或+N

Z

Q

R

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相等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

B A ?且A ?B ? B A =

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 B A ?或A B ? 真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 的元素 A B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A ?φ,φ

B (φ≠B )

结论: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③ 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

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⑤有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

个子集,2n-1

个真子集,2n-1

个非空子集,2n-2

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I = {}x x A x B ∈∈且; 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U ={

}

x x A x B ∈∈或; ③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

x x U x A ∈?且

补 I U

{|,}A B x x A x B =∈∈I 且 {|,}A B x x A x B =∈∈U 或

U C A ={}x x U x A ∈?且

方法:常用数轴或韦恩图进行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考点题型及相关练习

题型1:基本概念题

下列6个关系式,{a,b}{b,a}; {a,b}{b,a};{}{0}{0}0{0}?

=??=?=??≠∈;;;,正确的是 ①②⑤⑥ ? 《二教》P6题型一,P7基础巩固1、4 题型2:集合的互异性(注意要检验)

A={x,xy,x-y},B={0,|x|,y},A=B x,y .已知集合且,求的值 -1,-1

? 《二教》P8基础巩固6 ,新题速递 ,P14能力提升3 题型3:集合的运算(看清集合里面是什么元素)

1、(2008年江西理)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0,2A B ==,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D )A .0;B .2;C .3;D .6

2、(2007·湖北改编)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Q P {}Q x P x x ?∈且,|, 如果{}

1log 3<=x x P ,{}

1<=x x Q ,那么Q P -等于

[解析] {}31<

)3,0(1log 3=<=x x P ,{}

)1,1(1-=<=x x Q ,所以)3,1(=-Q P

{}

{

}x

y x N R x y y M x 3log 1|,,2|-==∈==,求M ∩N. {x|0

? 《二教》P9借题发挥1,P14基础巩固4、5、8 题型4:确定参数范围

设集合A={x ∈R|ax 2

+2x+1=0}, 集合B={x|x<0},若A B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 ? 《二教》P14能力提升6,周练7 选择题第二题

第2讲 函数

★知识梳理

函数的奇偶性

(1)偶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考点题型及相关练习

? 考点1:定义域(满足解析式有意义的x 的集合,注意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题型1:给定解析式,求定义域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 4)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

5)指、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为1.

6)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 的值组成的集合.(各部分取交集)

1、求

的定义域.

2、(2008安徽文、理)函数2()f x =的定义域为 .[解析] [3,)+∞;由??

?≠->-≥--1

1,01012x x x 解得3≥x

3、(2006·湖北)设()x x x f -+=22lg

,则??

? ??+??? ??x f x f 22的定义域为( )

A . ()()4,00,4Y -;

B . ()()4,11,4Y --;

C . ()()2,11,2Y --;

D . ()()4,22,4Y --

[解析]由202x x +>-得,()f x 的定义域为22x -<<,故22,222 2.x

x

?-<

?

?-<

解得()()4,11,4x ∈--U 。故??

?

??+??? ??x f x f 22的定义域为()()4,11,4Y --.选B. 题型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1、 已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求)2(+=x f y 的定义域

因为)(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所以在函数)2(+=x f y 中,b x a ≤+≤2,从而22-≤≤-b x a , 故)2(+=x f y 的定义域是]2,2[--b a

2、已知)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求函数)(x f y =的定义域

因为函数)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则b x a ≤≤,从而222+≤+≤+b x a , 所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是]2,2[++b a .

2();

f x =1(,0)(0,3]3-U

题型3: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4:做题时优先考虑定义域(如判断函数是否相等,画图象,求单调区间,求值域、最值、判断奇偶性,解不等式等) ? 周练8第15题,《二教》P78题型五

? 考点2: 求函数解析式(代入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解方程组法、通过图像、实际问题) 1.已知二次函数)(x f 满足564)12(2

+-=+x x x f ,求)(x f 方法一:换元法

令)(12R t t x ∈=+,则21-=t x ,从而)(9552

16)21(4)(22R t t t t t t f ∈+-=+-?--=,所以)(95)(2

R x x x x f ∈+-= 方法二:配凑法

因为9)12(5)12(410)12(564)12(2

2

2

++-+=+-+==+-=+x x x x x x x f ,所以)(95)(2

R x x x x f ∈+-= 方法三:待定系数法

因为)(x f 是二次函数,故可设c bx ax x f ++=2

)(,从而由564)12(2

+-=+x x x f 可求出951=-==c b a 、、, 所以)(95)(2

R x x x x f ∈+-=

2.已知函数)(x f 满足x x

f x f 3)1

(2)(=+,求)(x f

(解方程组法)因为ΛΛx x f x f 3)1(2)(=+①,以x 1代x 得ΛΛx

x f x f 1

3)(2)1(?=+②

由①②联立消去)1(x f 得)

0(2

)(≠-=x x x x f

? 考点3:值域、最值

题型1:已知解析式,求值域或最值 (1)配方法 (2)换元法

(3)分离常数法:常用来求“分式型”函数的值域。 (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5)图象法:如果函数的图象比较容易作出,则可根据图象直观地得出函数的值域(求某些分段函数的值域常用此法) (6)基本函数法:一些由基本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可以利用基本函数的值域来求

如函数)32(log 2

2

1++-=x x y 就是利用函数u y 2

1log =和322++-=x x u 的值域来求。

? P61借题发挥2,P78借题发挥3,P79备选例题例1,当堂检测6,基础巩固1,P80基础巩固6 题型2:抽象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教》P38题型四 题型3:含有参数的最值问题

1、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动轴动区间(详见笔记) ? 《二教》P60能力提升5,6 ,P40基础巩固6

? 考点4:单调性

题型1:求单调区间(函数的单调性只能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来讨论,所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注意:单调区间不能∪) 1、函数()()

22log 4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0,4); B .(0,2); C .(2,4); D . (2,)+∞

[解析] C ;由042

>-x x 得40<

2+--=-=x x x u 知函数u 在)4,2(上是减函数,根据复合函数的单

调性知函数()()

22log 4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4,2(

2、函数212

log (56)y x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52??+∞ ???,;

B .(3)+∞,;

C .52??-∞ ???

,;D .(2)-∞,

[解析] D ;由0652>+-x x 得2x ,又函数41

)2

5(6522--=+-=x x x u 在(2)-∞,上是减函数,u y 2

1log =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函数212

log (56)y x x =-+的单调增区间为(2)-∞,

题型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快速判断:

增+增=增;减+减=减;增-减=增;减-增=减;

1

()-()()

f x f x f x 与

、 ,复合函数f (g (x ))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2、定义法:五步骤①任意取x 1、x 2;②作差或作商;③变形;④定号;⑤下结论。

(对数函数型可以先比较真数的大小)

? 《二教》P78题型四、借题发挥,P79备选例题例3

题型3:抽象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y =,0)0(≠f ,当x >0时,1)(>x f ,且对任意的a 、b ∈R ,有f (a +b )=f (a )·f (b ). (1)求证:f (0)=1;

(2)求证:对任意的x ∈R ,恒有f (x )>0; (3)求证: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4)若f (x )·f (2x -x 2

)>1,求x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抽象函数问题要充分利用“恒成立”进行“赋值”,从关键等式和不等式的特点入手。

[解析](1)证明:令a =b =0,则f (0)=f 2

(0).

又f (0)≠0,∴f (0)=1.

(2)证明:当x <0时,-x >0, ∴f (0)=f (x )·f (-x )=1.

∴f (-x )=

)

(1

x f >0.又x ≥0时f (x )≥1>0, ∴x ∈R 时,恒有f (x )>0.

(3)证明:设x 1<x 2,则x 2-x 1>0. ∴f (x 2)=f (x 2-x 1+x 1)=f (x 2-x 1)·f (x 1). ∵x 2-x 1>0,∴f (x 2-x 1)>1. 又f (x 1)>0,∴f (x 2-x 1)·f (x 1)>f (x 1). ∴f (x 2)>f (x 1).∴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4)解:由f (x )·f (2x -x 2)>1,f (0)=1得f (3x -x 2

)>f (0).又f (x )是R 上的增函数,

∴3x -x 2

>0.∴0<x <3.

? 《二教》P36能力提升8,新题速递2,P38题型四,周练7第21题,

题型4: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已知(31)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解析] )3

1

,71[;要x y a log =在)1[∞+,上是减函数,则10<

3

171<≤a ? 《二教》P34题型四,周练7第7题

? 考点5:奇偶性(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题型1: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 注意:1、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首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

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1)再根据定义判定;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 (x )=|x +1|-|x -1|;(2)f (x )=(x -1)·x x

-+11;(3)2|2|1)(2-+-=x x x f ;(4)??

?>+<-=).

0()

1(),0()1()(x x x x x x x f

[思路点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依照定义解决,但都要先考查函数的定义域。

[解析] (1)函数的定义域x ∈(-∞,+∞),对称于原点.

∵f (-x )=|-x +1|-|-x -1|=|x -1|-|x +1|=-(|x +1|-|x -1|)=-f (x ), ∴f (x )=|x +1|-|x -1|是奇函数. (2)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由

x

x

-+11≥0,得-1≤x <1,其定义域不对称于原点,所以f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3)去掉绝对值符号,根据定义判断.

由?

??≠-+≥-,02|2|,012x x 得???-≠≠≤≤-.40,11x x x 且

故f (x )的定义域为[-1,0)∪(0,1],关于原点对称,且有x +2>0.

从而有f (x )= 2212

-+-x x =x x 21-,∴f (-x )=x

x ---2)(1=-x x 21-=-f (x )

故f (x )为奇函数.

(4)∵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0,+∞),并且当x >0时,-x <0, ∴f (-x )=(-x )[1-(-x )]=-x (1+x )=-f (x )(x >0). 当x <0时,-x >0,∴f (-x )=-x (1-x )=-f (x )(x <0). 故函数f (x )为奇函数.

◆ 注意:分段函数的奇偶性一般要分段证明.③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先求定义域再化简函数解析式 2、若偶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3()(1)(2)2f f f -<-<;

B .3(1)()(2)2f f f -<-<;

C .3(2)(1)()2f f f <-<-;

D .3(2)()(1)2

f f f <-<-

[解析]D ;因为)(x f 为偶函数,故)2()2(-=f f ,又12

3

2-<-<-,()f x 在(,1)-∞-上是增函数, 所以)1()2

3()2(-<-

定义在区间)1,1(-上的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1,1(,-∈y x ,都有)1(

)()(xy

y

x f y f x f ++=+,求证f (x )为奇函数; [解析]令x = y = 0,则f (0) + f (0) = )0()0

10

0(f f =++∴ f (0) = 0

令x ∈(-1, 1) ∴-x ∈(-1, 1)∴ f (x ) + f (-x ) = f (2

1x

x

x --) = f (0) = 0

∴ f (-x ) =-f (x )∴ f (x ) 在(-1,1)上为奇函数

◆ 注意:对于抽象函数的奇偶性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巧妙进行“赋值”,而抽象函数的不等式问题,要灵活利用已知条件,

尤其是f (x 1) -f (x 2) = f (x 1) + f (-x 2) 题型3:根据奇偶性确定参数

1、已知函数b a bx ax x f +++=3)(2是定义域为]2,1[a a -的偶函数,则b a +的值是( ) A .0;B .

3

1

;C .1;D .1- [解析]B ;由函数b a bx ax x f +++=3)(2是定义域为]2,1[a a -的偶函数得0=b ,并且a a 21-=-,即3

1

=

a ,所以

b a +的值是0

2、已知函数c

bx ax x f ++=1

)(2(a 、b 、c ∈Z )是奇函数,又2)1(=f ,3)2(

[解析]011===c b a ,,;由f (-x )=-f (x )

,得-bx +c =-(bx +c ). ∴c =0,由f (1)=2,得a +1=2b ,由f (2)<3,得11

4++a a <3, 解得-1<a <2.又a ∈Z ,∴a =0或a =1.若a =0,则b =2

1

,与b ∈Z 矛盾.∴a =1,b =1,c =0.

? 相关练习:《二教》P44例4 题型4:周期问题

()()()()1

()()

f x a f x a f x a f x a f x a a

f x +=+=-+=±

周期是周期是2 周期是2

1、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x f x f ,若()15,f =-则()=-5f __________

[解析]5

1

-

;由()1)(2=+x f x f 得())(12x f x f =+,进而得())(4x f x f =+

所以()5

1

)1(1)21(1)1()45(5-==+-=

-=+-=-f f f f f 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1f x f x +?=对于x R ∈恒成立,且()0f x >,则(119)f = ________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y f x a ==-======-向右平移个单位 向左平移个单位 向上平移个单位

向下平移个单位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关于x 轴对称

关于y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保右印左 保上翻下 [解析]由(2)()1f x f x +?=得到)

(1

)2(x f x f =

+,从而得)()4(x f x f =+,可见)(x f 是以4为周期的函数,从而)3()3294()119(f f f =+?=,又由已知等式得)

1(1

)3(f f =

,又由()f x 是R 上的偶函数得)1()1(-=f f ,又在已知等式中令1-=x 得1)1()1(=-?f f ,即1)1(=f ,所以1)119(=f

3、设)(x f 是),(+∞-∞上的奇函数,0)()2(=++x f x f ,当10≤≤x 时,x x f =)(,则)5.7(f 为 [解析] 5.0-;由)()2(x f x f -=+得)()4(x f x f =+,故)(x f 是以4为周期的函数,故)5.0()85.0()5.7(-=+-=f f f ,又)(x f 是),(+∞-∞上的奇函数,且当10≤≤x 时,x x f =)(所以5.0)5.0()5.0()5.7(-=-=-=f f f ? 《二教》P44例2 题型5:奇偶性的应用

1、已知)(x f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若当(0,)∈+∞x 时,()lg =f x x ,则满足()0>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1,0)(1,)-+∞U ;当0-x ,由已知条件得)lg()(x x f -=-,又)(x f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故得

)lg()(x x f --=,即?

?

?<-->=0),lg(0

,lg )(x x x x x f 。当0>x 时由()0>f x 得1>x ;当0f x 得01<<-x ? 《二教》P44例3、P43题型三

? 考点6:函数的图像 ? 变换作图法

1、平移:

2、对称: 左右平移,注意x 前的系数必须是1.

注意:1、选择题可以通过定义域,特殊点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2、含绝对值的函数,先去绝对值,写成分段函数,再画图

函数|1||

|ln --=x e

y x 的图象大致是( )

第3讲 基本初等函数

★知识梳理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2)rs s r a a =)( ),,0(R s r a ∈>;(3)

s r r a a ab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

)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2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

(a — 底数,N — 真数,

N

a log — 对数式)

两个重要对数:○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Λ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log log log c a c

b b a =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1log log a b b a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

(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2

(三)幂函数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

αx y =)(R a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凹;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凸;

(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考点题型及相关练习

考点1: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以0,1对数进行分类,再通过化成同底等变形,或作差作商再比较. 考点2:恒过定点问题

指数型:y ka b =+V

,令△=0,解出x ,在代回原函数求y. 对数型:l g a y k o b =+V ,令△=1,解出x ,在代回原函数求y. 考点3:计算题(注意记清楚运算公式)

考点4: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先化成同底,再利用单调性求解)

第4讲 函数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注意:零点是数,不是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 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 (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经常分离成两个函数,通过观察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来求解.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0(2

≠++=a c bx ax y . (1)△>0,方程02

=++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02

=++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02=++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第5讲 综合应用

★考点题型及相关练习

考点1:恒成立问题

1、课堂补充的二次函数值域为R 、定义域为R 的问题 ? 周练9第18题,周练8第21题

已知函数)(x f y =,若存在000)(x x f x =,使得,则0x 称是函数)(x f y =的一个不动点,设.7

23

2)(-+-=x x x f

(Ⅰ)求函数

)(x f y =的不动点;

(Ⅱ)对(Ⅰ)中的二个不动点a 、b (假设b a >),求使

b

x a

x k b x f a x f --?=--)()(恒成立的常数k 的值;

解:(Ⅰ)设函数32

1

7-232-,)(000000=-==+=x x x x x x x f y ,,解得则

的不动点为…7分

(Ⅱ)由(Ⅰ)可知2

13

8212482172323

72322

1,3+

-?=+-+-=+-+---+--==x x x x x x x x b a ,

可知使

b

x a

x k b x f a x f --?=--)()(恒成立的常数8=k . ……………………14分

2、已知函数x

a

x x x f ++=2)(2).,1[,+∞∈x 若对任意[1,),()0x f x ∈+∞>恒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 欲求参数a 的取值范围,应从[1,),()0x f x ∈+∞>恒成立的具体情况开始。

[解析]Θ02)(2>++=

x

a

x x x f 在区间),1[+∞上恒成立;∴022>++a x x 在区间),1[+∞上恒成立; ∴a x x ->+22在区间),1[+∞上恒成立;Θ函数x x y 22+=在区间),1[+∞上的最小值为3,∴3<-a 即3->a

3、设?????≥-<=-,

2),1(log .

2,2)(2

21

x x x x f x π则不等式02)(>-x f 的解集为

[解析] ),5()2,1(+∞Y ;当2-x f 得221>-x π,得21<

当2≥x 时,由02)(>-x f 得2)1(log 2

2>-x ,得5>

x

4、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x x b

f x a

+-+=+是奇函数。

(Ⅰ)求,a b 的值;

(Ⅱ)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2

2

(2)(2)0f t t f t k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因为()f x 是奇函数,所以0)0(=f ,即1

11201()22

x

x b b f x a a +--=?=∴=++ 又由)1()1(,

--=∴f f 知1

1122 2.41

a a a -

-=-?=++

(Ⅱ)[解法一]由(Ⅰ)知11211

()22221

x x x

f x +-==-+++,易知()f x 在(,)-∞+∞上为减函数。又因()f x 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2

2

(2)(2)0f t t f t k -+-<等价于2

2

2

(2)(2)(2)f t t f t k f k t -<--=-,因()f x 为减函数, 由上式推得:2222t t k t ->-.即对一切t R ∈有:2320t t k -->,从而判别式1

4120.3

k k ?=+

[解法二]由(Ⅰ)知112

()22x

x f x +-=+.又由题设条件得:2

2

22222121

121202222

t

t

t

k

t t t k ---+-+--=<++, 即22

2

2

21

221

2(2

2)(12)(22)(12)0t k t

t

t

t t

k

-+--+-+-++-<,整理得2

3221,t

t k

-->因底数2>1,故:2320t t k -->

上式对一切t R ∈均成立,从而判别式14120.3k k ?=+

考点2:其他综合练习

1、(14分) 已知函数y =f (x )=c bx ax ++1

2 (a ,b ,c ∈R ,a >0,b >0)是奇函数,当x >0时,f (x )有最小值2,其中b ∈N 且f (1)<2

5.

试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解析]∵f (x )是奇函数,∴f (-x )=-f (x ),即c bx c bx c

bx ax c bx ax -=+?+-+-=++1

122 ∴c =0,

∵a >0,b >0,x >0,∴f (x )=bx x b a bx ax 112+=+≥22b a ,当且仅当x =a 1时等号成立,于是22

b

a =2,∴a =

b 2

, 由f (1)<25得b

a 1+<25即

b b 12+<25, ∴2b 2

-5b +2<0,解得21<b <2,

又b ∈N ,∴b =1,∴a =1,∴f (x )=x +x

1

.

2、若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当x ∈[2,3]时,f(x)=x -1.在y=f(x)的图象上有两点A 、B,它们的纵坐标相等,横

坐标都在区间[1,3]上,定点C 的坐标为(0,a )(其中2

(1) 求当x ∈[1,2]时,f(x)的解析式;

(2) 定点C 的坐标为(0,a )(其中2

[解:析](1)∵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当x ∈[2,3]时,f(x)=x -1, ∴当x ∈[0,1]时,f(x)=f(x+2)=(x+2)-1=x+1.

∵f(x)是偶函数,∴当x ∈[-1,0]时,f(x)=f(-x)=-x+1, …………2分 当x ∈[1,2]时,f(x)=f(x -2)=-(x -2)+1=-x+3. …………4分

(2)设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3-t,t+1,1≤t ≤2,则|AB|=(t+1)-(3-t)=2t -2, …………6分

∴△ABC 的面积为S=2

1(2t -2)·(a -t)=-t 2

+(a+1)t -a(1≤t ≤2)=-(t -21+a )2+

.4122+-a a

∵2

3<21+a <2.当t=21

+a 时,S 最大值=

.4122+-a a …………12分 考点2 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综合应用

3、已知奇函数)(x f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0)12()1(>-+-m f m f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欲求m 的取值范围,就要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可见,只有从

0)12()1(>-+-m f m f 出发,所以应该利用)(x f 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将外衣“f ”脱去。

[解析] Q )(x f 是定义在)2,2(-上奇函数

∴对任意x ∈)2,2(-有()()f x f x -=-

由条件0)12()1(>-+-m f m f 得(1)(21)f m f m ->--=(12)f m -

Q )(x f 是定义在)2,2(-上减函数

∴21212m m ->->->,解得12

23

m -

<<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2

23

m -<<

4、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并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f (2a 2+a +1)

-2a +1).求a 的取值范围,并在该

范围内求函数y =(

2

1)132+-a a 的单调递减区间. [解析]设0

∴f (-x 2)

.03

2

)31(3123,087)41(2122222>+-=+->++=++a a a a a a 又由f (2a 2+a +1)3a 2-2a +1

解之,得0

-3a +1=(a -23)2-45.∴函数y =(21)132+-a a 的单调减区间是3[,)2

+∞

结合0

3

,3).

注意: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而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

5、若()f x 是奇函数,且在()0,+∞内是增函数,又(3)0f =,则()0xf x <的解集是( ) A.{303}x x x -<<>或;B.{33}x x x <-<<或0 C.{33}x x x <->或; D.{303}x x x -<<<<或0

[解析]D ;因为()f x 在()0,+∞内是增函数,(3)0f =,所以当30<x 时,0)(>x f ,又因()f x 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当03<<-x 时,0)(>x f ;当3

6、在R 上定义的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x f x f -=2,若()x f 在区间[]2,1是减函数,则函数()x f ( )

A.在区间[]2,3--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增函数

B.在区间[]2,3--上是增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2,3--上是减函数,区间[]1,0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区间[]4,3上是减函数

[解析] C ;由()()x f x f -=2知()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由()x f 在区间[]2,1是减函数知()x f 在区间[]1,0是增函数,又由()()x f x f -=2及()x f 是奇函数,得到())()()]2(2[2x f x f x f x f -=-=+-=+,进而得())(4x f x f =+,所以()x f 是以4为周期的函数,故()x f 在[]2,3--上是减函数。

7.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有最小正周期4,且()0,2x ∈时,3()91

x

x f x =+。求()f x 在[]2,2-上的解析式

[解析]3,02,91()0,{2,0,2},3,2091x

x x x x f x x x ?<

⑴当20x -<<时,3302,(),9191x x

x

x x f x --<-<-==++ 又()f x 为奇函数,3()()19x

x

f x f x ∴=--=-+,

当0x =时,由(0)(0)(0)0f f f -=-?=()f x Q 有最小正周期4,

(2)(24)(2)(2)(2)0f f f f f ∴-=-+=?-==

综上,3,02,91()0,{2,0,2},3,2091

x

x x x x f x x x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常用公式及结论归纳总结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它具有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表示有列举法、描述法。 描述法格式为:{元素|元素的特征},例如},5|{N x x x ∈<且 2、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自然数集N (又称非负整数集):0、1、2、3、…… (2)正整数集N * 或N + :1、2、3、…… (3)整数集Z :-2、-1、0、1、…… (4)有理数集Q :包含分数、整数、有限小数等 (5)实数集R :全体实数的集合 (6)空集Ф: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例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1)子集的概念 如果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如图1),记作 B A ?或A B ?. 若集合P 中存在元素不是集合Q 的元素,那么P 不包含于Q , 记作Q P ? (2)真子集的概念 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 (如图2). A ≠?B 或B ≠?A . (3)集合相等:若集合A 中的元素与集合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集合A 等于集合B,记作A=B. 5、重要结论(1)传递性:若B A ? ,C B ?,则C A ? (2 )空Ф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6、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它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即不计空集);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7、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 又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 }. (2)一般地,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B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 }. 图1) 或 (图2)

高中数学必修一求函数解析式解题方法大全及配套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一求函数解析式解题 方法大全及配套练习 一、 定义法: 根据函数的定义求解析式用定义法。 【例1】设23)1(2 +-=+x x x f ,求)(x f . 2]1)1[(3]1)1[(23)1(22+-+--+=+-=+x x x x x f =6)1(5)1(2 ++-+x x 65)(2+-=∴x x x f 【例2】设2 1 )]([++= x x x f f ,求)(x f . 解:设x x x x x x f f ++=+++=++=11111 11 21)]([ x x f += ∴11)( 【例3】设3 3 22 1)1(,1)1(x x x x g x x x x f +=++ =+,求)]([x g f . 解:2)(2)1 (1)1(2222-=∴-+=+=+ x x f x x x x x x f 又x x x g x x x x x x x x g 3)()1(3)1(1)1(3333-=∴+-+=+=+ 故2962)3()]([2 4 6 2 3 -+-=--=x x x x x x g f 【例4】设)(sin ,17cos )(cos x f x x f 求=. 解:)2 ( 17cos )]2 [cos()(sin x x f x f -=-=π π x x x 17sin )172 cos()1728cos(=-=-+ =π π π.

二、 待定系数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 已知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可设其解析式的形式,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 它适用于已知所求函数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例函数等)及函数的某些特征求其解析式的题目。其方法:已知所求函数类型,可预先设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系数。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解析】设b ax x f +=)( )0(≠a ,则 b ab x a b b ax a b x af x f f ++=++=+=2)()()]([ ∴???=+=342b ab a ∴????? ?=-===32 1 2b a b a 或 32)(12)(+-=+=∴x x f x x f 或 【例2】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0)=0,f (x+1)= f (x )+2x+8,求f (x )的解析式. 解:设二次函数f (x )= ax 2+bx+c ,则 f (0)= c= 0 ① f (x+1)= a 2 )1(+x +b (x+1)= ax 2+(2a+b )x+a+b ② 由f (x+1)= f (x )+2x+8 与①、② 得 ?? ?=++=+8 2 2b a b b a 解得 ?? ?==. 7, 1b a 故f (x )= x 2+7x. 【例3】已知1392)2(2 +-=-x x x f ,求)(x f . 解:显然,)(x f 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设)0()(2 ≠++=a c bx ax x f 则c x b x a x f +-+-=-)2()2()2(2 )24()4(2c b a x a b ax +-+-+= 又1392)2(2 +-=-x x x f 比较系数得:?????=+--=-=1324942c b a a b a 解得:?? ???=-==312c b a 32)(2 +-=∴x x x f

高一年级上英语课程纲要

高一年级上英语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类型:必修一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90课时 背景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必修1的课程起着衔接初、高中两个重要阶段的作用。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体会交际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并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有九个部分,即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和Reading for Fun。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不仅以友谊和朋友为首单元,使刚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们体会到新的学习生活;而且,紧接着通过对英语这门语言文化的介绍,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认识;与此同时,加入了旅游,地震,伟人事迹这些社会热点话题,使课本贴近生活,内容广泛,信息量大。 相比初中英语,本书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要求提高,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即:掌握基本事实;抓住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内涵,语言氛围;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语篇结构;获取语言文化知识。听力方面可以做到:听要点,听细节,听特定的词,听内容捕捉特定的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直至完成特定的任务。会话方面,能够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见。写作方面,能写建议信,简单的议论文,熟悉英文邮件的格式等等。语法包含: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用法以及定语从句。要求同学们能够写出较为复杂、严谨的句子。学生通过前4个模块的学习,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掌握了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3.学情分析 高一英语是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初高衔接的重要转折点。只有顺利实现初高衔接的平稳过度,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在“基础知识”方面,新高一教学更侧重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的考察,在语境中学学习英语。以词块为单位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运用词汇,在语境中掌握语法功能的运用。在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初中已经具备应有的听说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层次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起始年级教学的开始阶段,学生需要对1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重点:掌握零点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二次函数方程根的分布 学会利用图像进行零点分布的分析 1. 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2. 如果二次函数 )3(2+++=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3. A.()6,2- B.[]6,2- C.{}6,2- D.( )(),26,-∞-+∞ 4. 已知函数22)(m mx x x f --=,则)(x f ( ) A .有一个零点 B .有两个零点 C .有一个或两个零点 D .无零点 5. 已知函数)(x f 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有如下的)(,x f x 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6

函数)(x f 在区间]6,1[上的零点至少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 若方程0=--a x a x 有两个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0( C .),0(+∞ D .? 7. 设函数???>≤++=,0,3,0,)(2x x c bx x x f 若2)2(),0()4(-=-=-f f f ,则函数 x x f y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8. 无论m 取哪个实数值,函数)2 3(232--+-=x m x x y 的零点个数都是( ) A .1 B .2 C .3 D .不确定 9. 已知函数).0(42)(2>++=a ax ax x f 若0,2121=+ B .)()(21x f x f = C .)()(21x f x f < D .)(1x f 与)(2x f 大 小不能确定 10. 若一次函数b ax x f +=)(有一个零点2,则二次函数ax bx x g -=2)(的 零点是 11. 根据下表,能够判断方程)()(x g x f =有实数解的区间 是 .

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编制的探索 8月17号到23号我们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教师假期培训,主要任务是: 1.结合郑州市课程纲要编制业务领导培训内容,教务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纲要编制及课标解读的培训,实际操练编制下学期课程纲要和进行课标细化解读。 2.进行自学稿编制。通过展示研讨各学科自学稿,统一、规范自学稿编制形式和内容要求,提高自学稿编制质量,提高使用实效。每学科至少要编制一周的自学稿。 3.学习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有关文件及学校理解课堂十个做点,讨论落实点。 4.结合学校管理,研讨年级管理规定,形成条文,构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年级集体。 刚接触课程纲要时,大家的疑问是这和以往的教学进度表有什么区别呢?通过主讲人介绍,认识到教学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只有节次,没有单元模块。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四个课程要素,而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时间与教学内容,没有完整的体现课程的各种元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明确了课程纲要和教学进度表的区别后,我们一起学习了课程纲要的构成元素。 构成要素: 1.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使用年级、课时。 2. 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 所需条件: 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培训中提出了编制《课程纲要》的几点要求: 1.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教材、资料),学情、近几年高考特征等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2.要分析学期,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 3.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 4.《课程纲要》一经形成,就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每一课时的教学应依据《课程

高一数学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介绍

高一数学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介绍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 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 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a、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a,b,c……} b、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1)—子集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7、集合的运算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1)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题型方法总结

这份资料是全部内容已经完成的一部分, 写中。此资料是必修一函数部分的总结, 同学有所帮助。 路。部分题目仅仅是题目。 的题目,总结这一类题目的思路与方法。活学活用。 第一部分典型例题解析 一、函数部分 一、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有 方法、判别式、换元、分离常数法、方程法)。 1、函数y=的值域是()。A、[0,+ B、[0,4) C[0,4] D(0,4) 解析:本题是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复合, 各自的取值范围。所以本题我们用直接分析法。 [) 40160 0160,4 x x x x ∴∴≥ ≤ Q>16-4<;要根号有意义,16-4 综上可知:16-4< 2、若函数() y f x =的值域是 1 ,3 2 ?? ?? ?? ,则函 1 ()() () F x f x f x =+的值域是()。 11051010 .,3.2,.,.3, 23223 A B C D ???????? ???????? ???????? 解析:本题是复合函数求值域,可变 11 (),()(),,3 2 f x t F x F t t t t ?? ===+∈?? ?? 。 方法一:定义求单调区间 21 212121 2112 212112 12 12 12 1212 12 12 11 (),()(),,3,, 2 111 ()()()()(1). 1 011 1 11(1)0 1 1111 1 (1)0 f x t F x g t t t t t t g t g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 ?? ∴-=+-+=-- -∴? - ? - Q 令> >,∴>。当>时,求得< <,<。此时<,函数递减。 当<时,求得>>,>。 此时>,函数递增 [] 1 ,1,1,3.. 2 151010 (),(1)2,(3).()2,. 2233 x x g g g F x ?? ∴∈∈ ?? ?? ?? ∴===∴∈?? ?? 。 时函数递减.时函数递增 学了不等式的话,我们可以由基本不等式求单调 11 0,2, 1. 1 1 ,3 2 t t t t t t t ∴+≥=?= = = 此时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然后判断 时的函数值即可。 2 34 x y x = - 的值域是() 44 ,)(,) 33 -∞+∞ U B. 22 (,)(,) 33 -∞+∞ U C.R 24 ,)(,) 33 -∞+∞ U 分离常数法。希望同学自己探究分离常数的方法。 22882 .0,. 3439129123 22 ,, 33 x y x x x =+≠∴≠ --- ???? ∈-∞+∞ ? ? ???? Q U 24 .(34)2.. 3432 2 320. 3 22 ,, 33 x y y x x x x y y y ?∴-=?= -- ∴-≠?≠ ???? ∈-∞+∞ ? ? ???? U 2 1 22 x y x x + = ++ 的值域是()。 11 (,) 22 - B.(11 ,,) 22 ?? -∞-+∞ ?? ?? U C. 11 , 22 ?? -?? ?? ]1,1 - () 2 2 2 2 2 (21)210. 22110, , (21)210 11 =40.,. 22 ) yx y x y x x R y x y b a c y ?+-+-= ++=++≠ ∈ +-+-= ?? -≥∈-?? ?? 方程有意义。 在R上有根。 解得 讨论一元一次方程情况 1 1 (1) 1 y x x = ++ + ,参考例题2两个方法。 R的函数() y f x =的值域为[],a b,则函数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零点教案

2.5.1函数的零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零点的概念,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0”这一结论的实质,并运用其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3.通过函数零点内容的学习,分析解决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有关问题,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 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的培养与应用. 教学方法: 在相对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尝试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在第2.3.1节中,我们利用对数求出了方程0.84x=0.5的近似解; 2.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能求出方程0.84x=0.5的近似解吗? 二、学生活动 1.如图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试根据图象填空: (1)k0,b0; (2)方程kx+b=0的解是; (3)不等式kx+b<0的解集; x y O -2 图1

2.如果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3,0)和(1,0),且开口方向向下,试画出图象,并根据图象填空: (1)方程ax 2+bx +c =0的解是 ; (2)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为 ; ax 2+bx +c <0的解集为 . 三、建构数学 1.函数y =f (x )零点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与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之间关系: △=b 2-4ac △>0 △=0 △<0 ax 2+bx +c =0的根 y =ax 2+bx +c 的图象 y =ax 2+bx +c 的零点 3.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不间断,且f (a )·f (b )<0,则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有零点. 四、数学运用 例1 函数y =f (x )(x [-5,3])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 (x ) 的零点及不等式f (x )>0与f (x )<0的解集. 例2 求证:二次函数y =2x 2+3x -7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例3 判断函数f (x )=x 2-2x -1在区间(2,3)上是否存在零点? 例4 求证:函数f (x )=x 3+x 2+1在区间(-2,-1)上存在零点. 练习:(1)函数f (x )=2x 2-5x +2的零点是_______ . O x 1 x 2 x y O x 1=x 2 x y O x y y x O -5 -3 -1 1 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必修一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 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2、学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列举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变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3、总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上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并依据各国的国情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解释; 4、关注现今中外的政治制度,思考中国和世界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发展大势,探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内容与标准: 【课时1】开学教育: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本学科的

学习方法。 第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要点:描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要点:说出“始皇帝”的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查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时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要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要点:概述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6】本单元知识回顾与习题讲评。 第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7】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习要点:利用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8】罗马法的起与发展。学习要点:记住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U C U ≠? ??? ?? ???∈??????????????????????????????∈∈??∈∈??∈???元素的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概念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集合与元素:属于()、不属于() 真子集(A B)包含:子集(A B )集合关系集合与集合相等(A=B )不包含(A B )并集A B={x|x A ,或x B}运算交集A B={x|x A ,且x B}集合与函数概念补集A={x|x ,且x A}12121212()()()()()=(),()()=(),()f f f f f f f f f f ??????????????????????????????? ?? ???? ????????--?????-?????? 定义域概念(三要素)值域对应关系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函数增函数:x x x x 单调性减函数:x x x x 性质若x x 则x 为奇函数奇偶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x x 则x 为偶函数映射(0,1)R +(0,1)I log (0,1)x a a N a a y x a a ??????? ????? ???>≠? ?? ????????????∞???>≠?????=>≠指数幂的运算定义:形如y=a a 且a 指数与指数函数单调性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性质、图象恒过定点(0,1)定义域是,值域是(0,)定义:形如:x=log 且对数运算法则换底公式基本初等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定义:且单调性对数函数性质、图象恒过定点(1,+R 0+0+x a y x a a ????????? ?????? ????????? ????? ????????????∞?????? ?=??? ??????>∞?????<∞??? ??????0)定义域为(0,),值域为定义:恒过定点(1,1)幂函数性质时,图象过原点,且在(0,)上为增函数时,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对应方程的根: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函数的零点零点存在定理函数的应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 ?? ? ???????? ?????????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模块知识网络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第二章2.4.1《函数的零点》 教学设计

《函数的零点》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①,B 版第二单元《函数》中的《函数的零点》,新授课,第一课时。 1.知识背景 2.4节《函数与方程》作为新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其课程目标是想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同时达到“方法构建、技术运用、算法渗透”这一隐性的教学目标。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章的始终,而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是在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中均蕴涵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这也是本章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2.本节内容 《函数的零点》通过对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分析,得到零点的概念,从而进一步 探索一般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定,这些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了解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图像进行全新的认识,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二次函数增图像的描绘,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体会我们在 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一般思维方法。 (2)通过对一般函数图像的描绘分析,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之间的 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函数图像,分析零点的存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再次领略“数形”的有机结合,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 理解动与静的辨证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零点的概念,判定二次函数零点的个数,会求函数的零点. 具体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画函数322--=x x y 的图像,并观察其图象与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322=--x x [师生互动] 师:引导学生通过配方,画函数图象,分析方程的根与图象和x 轴交点坐标的关系。

高一英语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一英语必修4《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1 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授课时间:37课时设计:张维涛 授课对象:2015级高一 模块总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 1.展开丰富的想象,对高中的生活加以美好的憧憬和深入的了解。 2.对生活中的高中的新教师有深入的了解。 3.以旅行见闻的形式介绍澳大利亚 4.了解社会调查形式,学习社会调查的写法。 5.了解实验室的操作,养成良好的规范习惯。 6.通过学习,了解电脑科技和通信技术。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模块: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内容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展望,根据自己的想象,畅想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学习将来进行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补充相关的词汇和语言点,展望性的作文的书写。 ?教学安排: [课时2]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3]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课时4]处理模块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课时5] 话题作文的书写,进一步拓展话题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课时6] 习题讲评。 [课时7] 模块练习题讲评。 第二模块:My new teachers ?内容标准:通过学生的视角介绍自己的科任教师,学习人物的描写,。 ?教学安排 [课时8]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9]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课时10]处理模块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课时11] 话题作文的书写,进一步拓展话题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课时12] 习题讲评。 [课时13] 模块练习题讲评。 第三模块: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内容标准:通过火车旅行的方式介绍当地的人文风俗和沿途风光,介绍澳大利亚。学生学会地点的介绍。 ?教学安排: [课时14]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15]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高中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B?A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即找公 共部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即A和B中所有的元素)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即除去A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四、函数的有关概念

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4.了解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7.函数单调性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a,b,当a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解析

基本初等函数 一.【要点精讲】 1.指数与对数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 ∈>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即若 a x n =,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 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 )0(>±a a n ②性质:1)a a n n =)(;2)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3)当n 为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ΛN * ;2))0(10 ≠=a a ; n 个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3).对数的概念 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2)以无理数)71828.2(Λ=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②基本性质: 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01log =a ;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纲要 清江外国语学校高一备课组:邹暾 高中化学必修一模块在高一上学期开设,课程总课时36学时,学生修完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后,获得2学分。 一、课程目标 (一)核心知识目标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4.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操作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合作精神。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的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点。 3.认识氯、氮、硅、硫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4.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主线,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4.感受金属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6.开展社会调查和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三)能力目标 1.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课程内容

数学必修一定义域值域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一定义域值域知识点总结 数学必修一定义域知识点 定义 (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属于集合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常见题型 1,已知f(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 例1,已知f(x)的定义域为(-1,1),求f(2x-1)的定义域. 略解:由-1<2x-1<1有0<1 ∴f(2x-1)的定义域为(0,1) 2,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的定义域. 例2,已知f(2x-1)的定义域为(0,1),求f(x)的定义域。 解:已知0<1,设t=2x-1 ∴x=(t+1)/2 ∴0<(t+1)/2<1 ∴-1<1 ∴f(x)的定义域为(-1,1) 注意比较例1与例2,加深理解定义域为x的取值范围的含义。 3,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h(x))的定义域.

例3,已知f(2x-1)的定义域为(0,1),求f(x-1)的定义域。 略解:如例2,先求出f(x)的定义域为(-1,1),然后如例1有-1<1,即0<2 ∴f(x-1)的定义域为(0,2) 指使函数有意义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其主要根据: ①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③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例4,已知f(x)=1/x+√(x+1),求f(x)的定义域。 略解:x≠0且x+1≧0, ∴f(x)的定义域为[-1,0)∪(0,+∞) 注意:答案一般用区间表示。 例5,已知f(x)=lg(-x2+x+2),求f(x)的定义域。 略解:由-x2+x+2>0有x2-x-2<0 即-1<2 ∴f(x)的定义域为(-1,2) 函数应用题的函数的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情况求解。 例6,某工厂统计资料显示,产品次品率p与日产量 x(件)(x∈N,1≦x<99)的关系符合如下规律: 又知每生产一件正品盈利100元,每生产一件次品损失100元. 求该厂日盈利额T(元)关于日产量x(件)的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4重点公式与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必修4重点公式与解题技巧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为切; 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其他三角函数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参看图片或参考资料链接)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