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涉外礼仪之服饰礼仪
关于商务涉外礼仪
![关于商务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3452a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e.png)
关于商务涉外礼仪在涉外交往中,不管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同外国友人相见,都应遵守必须的见面礼仪。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关于商务涉外礼仪,盼望能够协助大家!关于商务涉外礼仪1、讲究仪表与衣帽干净,面、手、衣履要干净。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洁,假设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着要干净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须要着装。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干净手绢与梳子。
皮鞋应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巾纸捂口鼻,面对一旁,幸免发出大声响。
举止大方得体,看法随和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者会被视为有失风光。
说话客气,留意身份。
说话时神情衿持随和,面带微笑。
随意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前方可交谈。
遵守公共秩序,不搅扰、影响别人,敬重别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发表争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静谧。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办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安静。
守约遵时。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与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子因打算未毕而尴尬;迟迟不到,那么让主子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子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子,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需讲“信用”,按时做好。
2、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能传达爱心与礼节,使说话人更被人敬重。
“您好、请、感谢、对不起、再见、”在国际交往中要经常运用:“请”。
涉外人员礼仪
![涉外人员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119f963983c4bb4cf7ecd139.png)
古 代 礼 仪 方 式
交自要相这一的的容貌仪 往的依互方个仪重主、 中风据间面人表要要举表 规, 格 。 进 给 的 体 组 是 止 , 范应 , 作 一 人 内 态 成 指 、 即 自当 但 为 步 的 在 、 部 人 姿 人 己讲 在 个 了 印 素 言 分 的 态 的 的究 国 人 解 象 质 谈 。 容 、 外 行必 际 , 和 , 和 举 在 貌 风 表 为要 礼 可 交 往 修 止 公 , 度 , 。的 仪 以 往 往 养 , 共 是 等 包 礼活有的成,反场仪。括 节动各重为在映合表仪容
二、涉外人员的衣着装饰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打扮均被视为 其自身教育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 与自己对外交往对象尊重的程度有关,故不 可以掉以轻心。 一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涉外人员应懂得依 照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而选择相适应的服 饰。根据涉外礼仪的规范,在国际交往中课 大体分为三种: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 场合。
2、社交场合
社交场合应突出“时尚个性”的风格。 目前,在需要穿礼服的场合,男士 穿 着黑色中山装或西装套装,女士则穿 着单色的旗袍或下摆长于膝部的连衣 裙。其中,黑色中山装和单色旗袍最 具中国风格,并应用广泛。 在社交场合,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装。
3、休闲场合
涉外人员应突出“舒适自然”的风格。 没必要衣着过于正式,运动装、牛仔 装、夹克衫等最为适当,尤其应当注 意不要穿套装或套裙,也不必要穿制 服,否则会显得不协调。
涉外人员礼仪
——二班十组
主要内容
一:涉外人员的仪容仪表
1、基本原则 2、注意事项 3、男士 4、女士
二:涉外人员的衣着装饰
1、公务场合 2、社交场合 3、休闲场合
引言
涉外礼仪之穿衣
![涉外礼仪之穿衣](https://img.taocdn.com/s3/m/8f85c1a45acfa1c7ab00cca2.png)
涉外礼仪之穿衣任何服装都应做到清洁、整齐、挺直。
上衣应熨平整,下装熨出裤线。
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鞍应上油擦亮。
穿中出装要扣好领扣、领钩、裤扣。
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裤筒也不允许卷起。
两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边一个,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
均应扣全。
男同志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同志夏天可光脚穿凉鞋,穿袜子时,袜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参加各种涉外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雨衣等送入存衣处。
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
在室内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镜。
有限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在握手、交谈时将跟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馆房间内接待临时来访的外国客人时,如来不及更衣,应请客人稍坐,立即换上服装、穿上鞋袜,不得赤脚或只穿内衣、睡衣、短裤、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际场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关系亲切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
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时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
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应只轻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仲出手后再握。
多人同时擂手,切忌交叉进行,应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
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在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见面时双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国传统的拱手行礼。
这些礼节在一些场合也可使用。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起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也可脱帽致意。
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涉外服饰礼仪
![涉外服饰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8e7f7075ddccda38376baf77.png)
充当客人时,外事人员的穿着打扮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入乡随俗,切记使自己的穿着打扮触犯东道主的禁忌。第二,忌喧宾夺主,不要过分突出自己。第三,使自己的打扮尽量中规中矩。
⒉官方身份
外事活动中,外事人员一律被视为官方的代表,所以外事人员的穿着打扮要庄重且保守。
推荐服饰:
宴会:
招待会、访问(重大会议):需要显示严谨,正式的场合里的可选择的西服颜色,较为保守的颜色例如深蓝、深灰、卡其、黑,是永远不会出错的,但同时意味着缺少个性。
白色西服不适合上班穿着,它更适合演艺行业、一般晚宴或休闲时穿着。
②半正式场合
商务、午宴、一般性访问、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为隆重的活动:可以穿中性色、浅色或较明快的深色西服,配素净、优雅与西服颜色协调的衬衫,配戴有规则花纹的或素雅的单色领带。通常情况需成套穿搭,方可突出正式感。深蓝色、灰色的西服是最能体现气质与权威感的,能够满足高端人士的穿着诉求。参加正式会议,或约见重要客户时,都能为你的形象增添几分干练及专业。
男性:
A.肩宽,腿长,腰围不粗
B.直线体型,上下匀称
C.鹅蛋脸,体型丰满 Leabharlann 4.涉外服饰礼仪的注意事项
①禁忌
去剧院、音乐厅前不宜饮酒,最好不吃葱、蒜等异味较浓的食物。
②补救
2.场合
美
一般来说,美国人对着装比较随意,不太拘谨,喜欢用服饰来表现自己的性格,讲究多样化和独特化。但在美国一些官方场合,或是办公大楼里,也是需要穿正装以显严谨与正式的。比如在华盛顿的林荫大道里,很少有人衣着随便地来往。他们大多都穿着三件一套的西装套服,手提公文包,一副政府官员模样。
一些国家的涉外着装礼仪
![一些国家的涉外着装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f544cc4ddd36a32d72758162.png)
一些国家的涉外着装礼仪俄罗斯人的着装礼仪俄罗斯人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
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里,俄罗斯人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
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请自觉地脱掉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
这是一种礼貌。
美国人的着装礼仪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
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
跟美国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良印象。
1.美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
2.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
3.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
4.在美国,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
5.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6.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
7.美国人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8.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人”。
德国人的着装礼仪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
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
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得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
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
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位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加拿大人的着装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
上班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裙。
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
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
浅谈涉外礼仪之服饰礼仪
![浅谈涉外礼仪之服饰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17045fbbf121dd36a32d8220.png)
浅谈涉外礼仪之服饰礼仪摘要:得体的服装不仅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审美品位,任何拥有高雅情趣的人都会十分注重自己着装的和谐和适度。
本文主要谈谈着装的原则以及服装、饰品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着装原则服装的色彩服装的搭配着装礼仪饰品礼仪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衣着整齐,使人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一个人的服装可以衬托出这个人的气质。
”可见得体的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服,及服装,饰,及饰品。
服饰从狭义上讲就是人们的衣着穿戴或服装饰品,但从广义上讲服饰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门艺术。
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遮体,后发展到兽皮乃至毛料、丝料、皮革料衣物,服饰不仅起着遮羞、保暖御寒、防虫防晒的作用,还是人们用以改变、美化、烘托自己的最好武器。
之所以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是因为适度得体的搭配服饰可以掩饰和弥补人的体型缺陷,可以传递和表达穿着者的情感信息和个性特征。
一、服装的着装原则在涉外交际中,出席任何正规场合,服装礼仪要求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和谐性原则,然而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又要穿出个性穿出特色。
(一)服装的TPO原则TPO原则是1963年由日本男装协会提出的,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着装原则。
T(Time)表示时间原则,P(Place)表示地点原则,O(Object)表示情况、对象的原则。
“T”时间原则是指服装穿着要考虑时代性和时间性。
时代性是指服饰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而时间则有春、夏、秋、东和早、中、晚之分,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着装也有差异,早晚温度不同着装也应不同,切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
“P”地点原则是指服饰应考虑地点和空间环境。
例如:办公场合不宜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休闲场合则不宜穿着太正规;再如喜庆场合不能太古板,悲伤场合又不宜太花哨。
这些都是在选择着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O”情况、对象原则是指着装时要考虑面对不同的情况、目的选择不同的服饰以求在涉外交际中使自己与众不同。
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
![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f244776312b3169a551a419.png)
世博会的涉外礼仪有哪些篇一:涉外礼仪知识涉外礼仪知识-对外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上,有很多关于中外文化的,那么外国的礼仪到底需要注意点什么呢?涉外交往礼仪中的穿着要点1、衣裤要整洁、干净,尤其是衣领和袖口。
2、穿长袖衬衣时应将衬衣扎在裤内,不要卷袖子和裤脚。
3、穿西装时,若西装是单扣或多扣,则应全部扣起来,双扣的可以只系上面一个。
4、男士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士穿凉鞋的话可以光脚,若穿袜子则不要将袜口露在衣裙外面。
5、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不要穿着睡衣、睡裤或者拖鞋接待外国客人。
以上就是穿着上的涉外礼仪知识要点。
二、涉外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进入室内场所后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脱掉大衣、外套、风衣等等。
2、室内通常不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特殊情况下必须带有色眼镜是应主动说明并表示歉意,而且握手交谈时应该摘下墨镜。
3、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是可以在室内穿戴的。
三、涉外交往礼仪中握手的注意事项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如”I’m Green, nice meeting you.”同时握手。
2、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3、男士与女士握手,轻轻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
4、涉外礼仪中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妇女先伸手。
5、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四、涉外礼仪知识之谈话技巧1、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得体,可适当做些手势,不要手舞足蹈地动作太大。
2、不要用手指他人,有这样的习惯的朋友可以手上握支笔或拿本书以消除这样的动作。
3、如果要参加别人的谈话应打招呼,比如说”Excuse me, may I join you?”如果别人在个别私聊,就不要凑过去了。
关于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大全
![关于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6066d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1.png)
关于涉外礼仪注意事项大全外事或者你们知道但是外事的礼仪学问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来看看都有哪些礼仪的要求吧!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关于涉外礼仪留意事项内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涉外礼仪留意事项一、关于穿着装扮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的穿着装扮均被视为其自身教养的最为形象的说明,并且被视为与自己对交往对象敬重的程度有关,故此不行行其事。
(一)重要的讲究1、三色原则在正式场合,涉外人员尤其是男士,应当有意识地分自己全身衣着的颜色,在总量上限制在三种之内。
涉外人员全身衣着的颜色若多于三种,未免令人眼花缭乱,因而难以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三一律男士在涉外场合着正装时,应当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带以及手包为同一颜色,并且以三者同为黑色最佳。
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动中越要留意此点。
3、三大场合参与涉外活动时,切不行使自己的穿着装扮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应当依据本人所处的详细场合的不同而令其有所区分。
根据常规,涉外人员的穿着装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场合之分:其一,公务场合。
公务场合,即上班办公的时间。
公务场合的穿着装扮,应以庄重、保守为总体风络。
此刻涉外人员的着装宜为套装、制服或者套裙。
详细而言,男装宜为蓝色或灰色的西装套装、制服,女装宜为单色的套裙、连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场合。
社交场合,在此是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交往应酬的时间。
社交场合的穿着装扮,应以时尚、共性为总体风格。
在宴会、舞会、相互访问以及聚会等常见的社交场合,涉外人员宜着时装与礼服。
目前,深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可分别作为中方男女人员的“准礼服”在隆重的社交场合使用。
其三,休闲场合。
休闲场合,泛指公务活动之余的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如居家、健身、巡游、逛街、购物等等。
休闲场合的穿着装扮,应以舒适、自然为总体风格,往往可以由人们自行其事。
在休闲场合,运动装、牛仔装、夹克衫、T恤衫等乃是最适当的选择。
在此场合若身着套装、套裙,便会显得煞有介事。
4、首饰佩戴参加涉外活动时,涉外人员所佩戴的手饰必需符合身份,以少为佳。
涉外礼仪的重要性
![涉外礼仪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b143b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0.png)
涉外礼仪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无论是商务往来、文化交流,还是旅游出行,涉外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这些涉外活动中,涉外礼仪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涉外礼仪,简单来说,就是在涉外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它涵盖了从言行举止到着装打扮,从社交礼仪到商务礼仪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涉外礼仪不仅能够展现个人的素养和魅力,更能够在国际交往中为自己和国家赢得尊重和信任。
首先,涉外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如果能够遵循对方的礼仪习惯,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就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和隔阂。
比如,在与日本人交往时,我们要注意鞠躬的礼仪;在与法国人交往时,要懂得亲吻脸颊的礼仪方式。
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我们向对方传递出友好和尊重的信号,为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奠定基础。
其次,涉外礼仪能够提升个人和国家的形象。
在国际舞台上,每个人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
一个具备良好涉外礼仪的人,会给外国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形象。
反之,如果在涉外交往中举止不当、礼仪缺失,不仅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还可能会给国家抹黑。
比如,在国际会议上大声喧哗、在国外旅游时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都会让外国人对我们产生负面的评价。
再者,涉外礼仪有助于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国际商务领域,礼仪的作用尤为重要。
了解并遵循对方国家的商务礼仪,能够增强彼此的信任,提高合作的成功率。
例如,在与德国人进行商务谈判时,准时到达、准备充分是非常重要的礼仪;而在与美国人进行商务交往时,直接坦率的沟通方式则更受欢迎。
只有尊重对方的商务礼仪,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赢得商机。
此外,涉外礼仪对于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遵循涉外礼仪,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比如,在参加国外的传统节日活动时,我们按照当地的礼仪和习俗参与其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增进与当地人民的感情。
涉外商务礼仪及禁忌
![涉外商务礼仪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64daa8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f.png)
涉外商务礼仪及禁忌一、涉外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进入室内场所后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脱掉大衣、外套、风衣等等。
2、室内通常不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特殊情况下必须带有色眼镜是应主动说明并表示歉意,而且握手交谈时应该摘下墨镜。
3、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是可以在室内穿戴的。
二、涉外交往礼仪中的穿着要点1、衣裤要整洁、干净,尤其是衣领和袖口。
2、穿长袖衬衣时应将衬衣扎在裤内,不要卷袖子和裤脚。
3、穿西装时,若西装是单扣或多扣,则应全部扣起来,双扣的可以只系上面一个。
4、男士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士穿凉鞋的话可以光脚,若穿袜子则不要将袜口露在衣裙外面。
5、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不要穿着睡衣、睡裤或者拖鞋接待外国客人。
以上就是穿着上的涉外礼仪知识要点。
三、涉外交往礼仪中握手的注意事项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如"I'm Green, nice meeting you."同时握手。
2、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3、男士与女士握手,轻轻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
4、涉外礼仪中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妇女先伸手。
5、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四、涉外礼仪知识之谈话技巧1、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得体,可适当做些手势,不要手舞足蹈地动作太大。
2、不要用手指他人,有这样的习惯的朋友可以手上握支笔或拿本书以消除这样的动作。
3、如果要参加别人的谈话应打招呼,比如说"Excuse me, may I join you "如果别人在个别私聊,就不要凑过去了。
4、尊重别人的讲话,别人发言时尽量不要打断,需要发言可以等别人讲完再说。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56027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d.png)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在全球化的时代,涉外交往日益频繁。
在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了解和遵循涉外礼仪至关重要。
其中,“衣的礼仪”作为外在形象的重要展现,直接影响着他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和整体评价。
着装的基本原则是得体、合适、整洁。
在涉外场合,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的性质和场合的正式程度。
比如,参加商务会议通常需要穿着正式的西装套装,而参加休闲的社交聚会则可以选择较为轻松的时尚装扮。
色彩也是着装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红色常常代表喜庆和吉祥,但在某些西方国家,红色可能被视为警示或危险的颜色。
因此,在涉外交往中,了解对方文化中对颜色的喜好和禁忌是十分必要的。
款式和风格的选择也不能忽视。
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更倾向于保守、传统的服装款式,而另一些则更加追求时尚和创新。
在选择服装时,要尽量符合当地的审美和文化习惯。
在国际商务场合,男士的着装规范通常较为严格。
一套深色的西装,搭配白色或浅蓝色的衬衫,配上与西装颜色协调的领带和皮鞋,是比较常见的商务装扮。
西装的剪裁要合身,面料要优质,以展现出专业和稳重的形象。
女士在商务场合的着装选择相对多样,但也要保持得体和专业。
可以选择西装套装搭配简约的衬衫,或者选择款式简洁的连衣裙。
裙子的长度最好在膝盖附近或以下,避免过于短或过于暴露。
参加正式的晚宴或社交活动时,男士通常要穿上礼服,如燕尾服或塔士多礼服。
女士则可以选择华丽的晚礼服,注重材质、设计和配饰的搭配,展现出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而在一些宗教或特殊场合,着装要求可能更加严格和具体。
比如,进入某些宗教场所,可能需要遮盖头部或穿着特定的宗教服饰。
除了服装本身,配饰的搭配也能为整体形象加分或减分。
手表、领带夹、胸针等小配饰可以展现个人品味,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繁琐和夸张。
在涉外交往中,还需要注意服装的整洁和干净。
无论服装的款式和价格如何,保持整洁是最基本的要求。
及时清洗、熨烫服装,确保没有污渍、褶皱或破损。
涉外礼仪穿衣别出洋相
![涉外礼仪穿衣别出洋相](https://img.taocdn.com/s3/m/2e91b4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6.png)
涉外礼仪穿衣别出洋相关键信息项:1、服装选择原则2、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3、色彩搭配注意事项4、服饰配饰的选择与搭配5、文化差异对穿衣的影响6、尊重当地宗教与习俗的着装要求11 服装选择原则在涉外交往中,服装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要遵循得体大方的原则,避免穿着过于暴露、花哨或不得体的服装。
服装应整洁、干净,无破损或污渍。
同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身材和气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和尺码,以展现出自信和良好的形象。
111 考虑活动性质根据参与的活动性质选择服装。
例如,商务活动应选择正式的职业装,如西装、套装等;社交活动可以选择较为时尚、优雅的礼服或休闲装,但仍要保持一定的庄重;而参加体育活动则应穿着舒适、适合运动的服装。
112 适应气候条件还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炎热的地区,选择轻薄透气的面料;在寒冷的地区,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衣物。
同时,要注意防晒和防寒措施,如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等。
12 不同场合的着装规范121 商务场合男士通常应穿着深色西装,搭配白色或浅蓝色衬衫,系领带,穿皮鞋。
女士可以选择西装套装或连衣裙,避免过于性感或夸张的设计。
在正式的商务会议或谈判中,着装应更加严谨,颜色以深色为主。
122 社交场合参加晚宴、舞会等社交活动时,男士可着燕尾服或晚礼服,女士则可穿着华丽的晚礼服,并搭配适当的珠宝首饰。
对于较为轻松的社交聚会,可以选择时尚的休闲装,但仍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品味和风格。
123 宗教场所在参观宗教场所时,要尊重当地宗教的规定和习俗,穿着庄重、保守的服装。
避免穿着短裤、短裙、露肩装等过于随意的服饰。
124 特殊活动如参加婚礼、葬礼等特殊活动,应按照当地的传统和习俗选择合适的服装。
婚礼通常以喜庆、庄重的服装为主,葬礼则应穿着黑色或深色的肃穆服装。
13 色彩搭配注意事项131 了解文化内涵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喜庆;而在某些西方国家,红色可能与危险或激情有关。
涉外交往礼仪
![涉外交往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34f23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涉外交往礼仪
涉外交往礼仪是指在与外国人或外国机构进行交往时,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礼仪、礼品的选择和赠送、交流方式等。
在进行涉外交往时,需注意以下礼仪规范:
1. 注意穿着:不同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服装,例如参加正式活动需要穿着正装,而在休闲场合则可以穿着舒适的休闲装。
2. 尊重对方文化: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习俗和传统。
3. 使用正确的称呼:在称呼对方时,需使用正确的称呼,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4. 礼品选择:在送礼时,需选择对方喜欢且符合场合的礼品,避免送出不合适的礼物。
5. 礼品赠送:赠送礼品时,需要注意礼品的包装、送礼时间和方式等细节。
6. 交流方式: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避免因交流方式上的不当而引起误会。
以上是涉外交往礼仪的几个方面,遵守这些礼仪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外交交往的效果和成果。
- 1 -。
涉外礼仪知识:涉外礼仪文化
![涉外礼仪知识:涉外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bac77cf7f1922791688e8c8.png)
涉外通则是指中国人在接触外国人时,应当遵守并应用的有关国际交往惯例的基本原则。
它包括以下十一个主要内容: 1.维护形象。
首先是个人形象,都真实的体现个教养和品味。
比如:一名男子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时上衣左袖口上的商标必须拆掉,而且不能穿白色的袜子。
其次个人形象还反映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
第三,个人形象展现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程度。
第四,个人形象代表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在国际交往中个人形象往往还代表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形象。
所以我们在涉外交往中必须时时刻刻主意维护个人形象,特别是在正式场合留给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在维护个人形象时,注意这样六个要素1,仪容2,表情3,举止4,服饰5,谈吐6,待人接物。
2.不卑不亢。
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自己的国家,是代表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
3.求同存异,从国际交往中大体有三种方法可行:一、是以我为主。
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二,是兼及他方。
所谓兼及他方即在涉外交往中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三、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活动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要了解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与国际上所通用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4.入乡随俗,是基本原则之一。
它的主要含意是: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学习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而在涉外交往中要注意两个问题1是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
作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2是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
5.信守约定,这是国际礼仪中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则之一。
要作到信守约定主要在下列三个方面:1、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
2、对于自己已经做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
涉外工作人员的礼仪
![涉外工作人员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9947f08804d2b160a4ec011.png)
涉外工作人员的礼仪一、涉外接待人员的礼仪要求接待外宾应谦虚有礼,朴实大方,不卑不亢,不要过分拘谨,也不要傲慢。
仪容、服饰要整洁,头发、胡须、指甲、鼻毛等应加以修整;衣扣、裤扣裤带要系好,衣袋里不可放过多东西。
衣服应洗净、熨平整,皮鞋要擦亮。
穿西装应系领带,衬衫应塞在裤腰内,袖口不要卷起,内衣裤、衬衣不要露出来。
着装应注意场合,参加正式活动一般应穿深色服装,参加丧葬吊唁活动一般应穿黑色服装,并注意服装颜色的搭配;进入室内应脱大衣、帽子、手套、围巾、雨衣等,存放于衣帽间,但应注意取走重要文件、笔记本、钱等贵重物品;在公开场所不能穿背心、拖鞋。
参加外事活动要严守时间,不能迟到早退,有特殊事情应事先请假。
尊重外宾的生活习惯,不可评头论足,更不可讥笑。
讲究礼节礼貌,注意礼宾次序,不可轻举妄动。
举止言行应十分考究。
坐姿要端正,不要跷二郎腿或摇晃双腿,也不要靠在椅背或沙发背上伸直双腿,更不可把脚或腿搭在椅子上,女士坐时不可叉开双腿,站立时不要倚靠墙或柱;在外宾面前,不要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揩鼻涕、伸懒腰等,打喷嚏、打呵欠就用手巾捂隹嘴、鼻,朝向另一侧,避免发出声音;在外宾面前讲话应文雅,不可争吵或争论,不可在声呼喊,喧哗或大笑。
在公共场所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清洁,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参加活动前,不吃葱、蒜等带刺激味道的食物。
不私自收授外宾礼品,更不可向外宾暗示、索要礼品。
服务要热情周到。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应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谈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允诺或答应没有把握的事,但已经答应事应说到做到不要打听外宾的隐私,尊重其隐私权。
要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
二、翻译人员的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由于语言障碍,交际双方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交流、沟通。
翻译工作是涉外交往中的重要环节。
翻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文明素养等是涉外服务工作水平的最直接体现。
作为翻译工作人员,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646dd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一、礼仪准备1.仪容仪表:外商涉外礼仪的第一步是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穿着得体、干净整洁的服装是必须的,应避免过于花哨或不合适的服装。
注意仪容仪表的细节,如打领带、修整胡须等。
2.礼仪常识:在与外商接触前,要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礼仪进行了解。
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在商务场合中应该遵循的礼仪要求,以避免尴尬和误解。
3.礼仪用语:在与外商交流时,需要使用得体的礼仪用语。
比如在问候时使用适当的称呼和问候语,对于称呼的选择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来确定。
二、商务会谈礼仪1.与外商的称呼:外商的称呼应该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来选择。
其中,使用“先生”作为对方的称呼是比较普遍和安全的做法,但对于女性外商的称呼需要留意。
2.商务礼仪用语:商务会谈中,要注意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
尽量避免使用直接和冲突的措辞,保持友好和亲善的沟通氛围。
3.礼仪姿态:在商务会谈中,要注意端正坐姿,保持良好的站立和行走姿态。
同时,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如面带微笑、自信的目光接触等,以表达友好和专业的态度。
三、餐桌礼仪1.就座礼仪:在参加商务宴请时,要注意就座的礼仪。
一般而言,根据主办方的主持人指引,按照宾主尊卑原则来选择座位。
2.餐桌用具:在用餐时,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餐桌礼仪。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用餐习惯,如使用筷子或刀叉。
要尽量遵循对方的习俗,以避免造成尴尬。
3.餐桌礼仪:在就座之后,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餐具顺序。
要懂得使用刀叉、勺子等,并保持优雅的用餐姿态。
同时,在用餐中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流,不要大声喧哗或嘈杂。
四、礼品赠送1.礼品选择:在与外商交往中,礼品赠送是常见的礼仪之一、需要根据对方的喜好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礼品。
比如,在世界范围内,送鲜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在一些东方国家,鲜花的代表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2.礼品包装:礼品的包装要注意整洁和精致,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礼品的包装可以反映出赠送人的用心和礼仪修养。
涉外礼宾礼仪
![涉外礼宾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58fd7566011ca300a6c390d8.png)
涉外礼宾礼仪涉外礼宾礼仪这门课对学生的用处非常的大,礼仪是与人交往的法则,而踏入社会后更是有很多不同的没接触过的礼需要学生了解。
这门课切时的让人在毕业之前了解到了很多社交礼仪和常识,以免在以后进入公司之后会在社交方面吃大亏。
在这门课中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常识或是接待他人的礼节,如饮酒品酒的常识,日本文化,西餐礼节,接待外宾注意事项等。
接下来几点都是本课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知识:首先是品酒,这个知识十分有趣,课上完全解决了以后社交上可能引起的尴尬。
酒杯:葡萄酒的杯口应该收小,以便酒香能在杯中聚集杯肚应该大一点,可以让酒在杯中作充分的晃动杯子必须有一个杯脚,这样手的温度不会加热杯中的酒杯应该清晰透明,可以很好的观察酒的颜色开瓶:优美的开瓶动作是一种艺术。
开酒时,现将酒瓶擦干净,再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沿着瓶口凸出的圆圈状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转动酒瓶,那样可能会将沉淀在瓶底的杂质“惊醒”。
切除瓶封之后,用纸巾将瓶口擦拭干净,再将开瓶器的螺丝钻尖端插入软木塞的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以钻入软木塞中,用手握住木塞,轻轻晃动或转动,轻轻地、安静地、有气质地拔出木塞。
再用纸巾将瓶口擦干净,就可以倒酒了。
闻酒:由于红酒被喻为有生命力的液体,是由于红酒当中含有单宁酸的成分,单宁酸跟空气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
而要分辨一瓶酒的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开瓶后第一次倒2杯,而先饮用一杯,另一杯则放置至最后才饮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出来醒酒:第一次先闻静止状态的酒,晃动酒杯,以便酒的香气释放出来将杯子靠近鼻前,吸气,闻一闻酒香,与第一次闻的感觉作比较,第一次的酒香直接而清淡,第二次则丰富、浓烈和复杂闻酒时,应探鼻入杯中,短促地轻闻几下,而不是长长地深吸。
第二个则是西餐礼仪了,在以后与外国友人打交道的机会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中国人能否在餐桌上显示出接待的地道与否看的可不是你有多热情,是要在了解餐桌文化的同时给对方舒适的感觉。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87864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d.png)
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下面是一些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1.尊重对方文化涉外交往时,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遵循他们的礼仪规范,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对方文化可以建立良好的互信和友好的交往关系。
2.注意言行举止涉外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言辞要文明礼貌,尽量避免使用有争议或冒犯性的词语。
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冒犯对方。
3.注意穿着和仪容仪表在涉外交往中,要注意穿着得体和仪容仪表。
衣着要适合场合,并符合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仪表要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并避免使用过多的香水或香水。
4.注意约定和守时在与外国人约定会面或活动时,要尽量提前安排好时间和地点,并严格遵守约定。
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出席,要提前告知对方并表示诚挚的歉意。
守时和对约定的尊重是涉外礼仪中的重要方面。
5.关注餐桌礼仪餐桌礼仪在涉外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对方国家的用餐习惯,并尽量遵守。
吃饭时要尊重对方,避免大声嚼食和发出各种噪音。
如果不了解其中一种食物或应该如何使用餐具,可以询问对方或观察周围人如何做。
6.尊重对方的隐私在涉外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不要过多询问对方的私事,也不要在公开场合或社交媒体上公开对方的私人信息。
对于涉及敏感话题或争议话题,要谨慎表达意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7.重视礼物和赠送送礼是涉外交往中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送礼时,需要注意礼物的选择和送礼的时间。
礼物应该符合对方的文化和习俗,并表达诚挚的祝福。
在收到礼物时,要表示感激并及时给予回应。
8.注意身体接触和姿势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避免过度的身体接触。
在握手时要注意握手的力度和时间,以免给对方造成不适。
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显得自信得体。
9.尊重对方的称呼和头衔在称呼对方时,要尽量使用对方所习惯的方式。
如果不确定对方的称呼,可以询问对方或使用较为常见的称呼。
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5篇
![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7d21fd0029bd64793e2c0b.png)
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5篇到外商的住所或办公室,均应事先约定或通知,并按时到达。
无人迎接应敲门或按门铃,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1去外国人办公室、住所应注意哪些礼节?在与外宾的接触中,要现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优良的道德和礼貌传统,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一在与外宾打交道时,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整洁美观,举止文雅大方。
事先有约定,一定要按约定的时间准时抵达,进入外国人房间要轻轻扣门,经主人应允后,才可入室,室内无人或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
不可破门而入,也不要把门推个缝,伸脑袋窥测。
事先无约定,必须相见,当见面时要先道声对不起,打搅了,再说明打搅的原因,谈话时间不宜过长。
应邀去外国人家做客,除了要懂得做客的礼节外,还要注意他们的一些习惯。
比如,当备有小吃和饮料招待时,客人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但接受的饮料应都喝下,否则一杯饮料你只喝一口,其余的剩下则是浪费。
在未经主人邀请和同意时,不要四处参观和触模其它陈设。
家中如养有猫、狗等小动物,不要表现出厌恶,用手轰或用脚踢,贯为它们可能是主人的宠物。
告别时,要礼貌地感谢主人的接待涉外礼仪的心得体会2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
这里招持客人十分诚恳,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
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那才是礼貌。
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
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吃多吃少,随你便,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
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
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
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
我吃饭,你付钱。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馆,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fa28d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d.png)
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优选】涉外礼仪之衣的礼仪一、衣的礼仪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对于每一各涉外人员衣着的基本礼仪要求是:得体而应景。
主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涉外人员应当懂得依照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而选择与其所相适应的服装。
根据涉外礼仪的规范,在国际交往中,涉外人员所接触的各种具体场合,大体可以分作三类。
即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
场合之一,是公务场合。
公务场合,指的就是涉外人员上班处理公务的时间。
在公务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重点突出"庄重保守"的风格。
我国的涉外人员目前在公务场合的着装,最为标准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装、套裙或制服。
具体而言,男士最好是身着藏蓝色、灰色的西装套装或中山装,内穿白色衬衫,脚穿深色袜子、黑色皮鞋。
穿西装套装时,务必要领带。
女士的最佳衣着是:身着单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内穿白色衬衫,脚穿肉色长统丝袜和黑色高跟皮鞋。
有时,穿着单一色彩的连衣裙亦可,但是尽量不要选择以长裤为下装的套装。
场合之二,是所谓社交场合。
在社交场合,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重点突出“时尚个性”的风格。
既不必过于保守从众,也不宜过分地随便邋遢。
目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着礼服的场合,男士穿着黑色的中山套装或西装套装,女士则穿着单色的旗袍或下摆长于膝部的连衣裙。
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装套装与单色旗袍最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应用最为广泛。
在社交场合,最好不要空制服或便装。
场合之三,是所谓休闲场合。
涉外人员的着装应当重点突出“舒适自然”的风格。
没有必要衣着过于正式,尤其应当注意,不要穿套装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那样作,既没有任何必要,也与所处的具体环境不符。
另一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涉外人员应当使自己的衣着得法。
其一,是要了解并遵守着装的正确方法。
穿西装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在穿西装之前,务必要将位于上衣左袖袖口之上的商标、纯羊毛标志等等,先和行拆除,它们并非与西装的档次、身价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坐着的进候,可将西装上衣衣扣解开;站起来之后,尤其是需要面对他人之时,则应当将西装上衣的衣扣系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涉外礼仪之服饰礼仪摘要:得体的服装不仅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审美品位,任何拥有高雅情趣的人都会十分注重自己着装的和谐和适度。
本文主要谈谈着装的原则以及服装、饰品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着装原则服装的色彩服装的搭配着装礼仪饰品礼仪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衣着整齐,使人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一个人的服装可以衬托出这个人的气质。
”可见得体的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服,及服装,饰,及饰品。
服饰从狭义上讲就是人们的衣着穿戴或服装饰品,但从广义上讲服饰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门艺术。
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遮体,后发展到兽皮乃至毛料、丝料、皮革料衣物,服饰不仅起着遮羞、保暖御寒、防虫防晒的作用,还是人们用以改变、美化、烘托自己的最好武器。
之所以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是因为适度得体的搭配服饰可以掩饰和弥补人的体型缺陷,可以传递和表达穿着者的情感信息和个性特征。
一、服装的着装原则在涉外交际中,出席任何正规场合,服装礼仪要求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和谐性原则,然而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又要穿出个性穿出特色。
(一)服装的TPO原则TPO原则是1963年由日本男装协会提出的,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着装原则。
T(Time)表示时间原则,P(Place)表示地点原则,O(Object)表示情况、对象的原则。
“T”时间原则是指服装穿着要考虑时代性和时间性。
时代性是指服饰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而时间则有春、夏、秋、东和早、中、晚之分,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着装也有差异,早晚温度不同着装也应不同,切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
“P”地点原则是指服饰应考虑地点和空间环境。
例如:办公场合不宜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休闲场合则不宜穿着太正规;再如喜庆场合不能太古板,悲伤场合又不宜太花哨。
这些都是在选择着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O”情况、对象原则是指着装时要考虑面对不同的情况、目的选择不同的服饰以求在涉外交际中使自己与众不同。
在参加隆重、严肃的庆典活动时应该穿着庄重正规;上班工作时则应穿着显示出成熟稳重;外出旅游时着休闲装,轻松、轻便、自由;而看望病人则不宜穿着太刺眼或太露的服装,否则会影响病人的心情,不利于病人康复。
(二)服装的三色原则“三色原则”是指全身上下的衣着应当保持在三种颜色以内,其中包括上装、下装、鞋子、领带和衬衫。
因此,男士在出席正式场合务必要使鞋子、腰带和公文包的颜色一致,并且首选黑色,如果衣着颜色在三种以上就会给人杂乱的感觉,也显得不正规。
二、服装的色彩和搭配(一)着装的配色原理一般来说,蓝、黑、绿、紫等色属于冷色系列;红橙色、咖啡色等属于暖色系列;黄、白、灰、金、银等色属于中性色系列。
黑、白、灰三色与任何颜色服装搭配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也是服装搭配时最常用的三种颜色,因此被称为“安全色”服装色彩的搭配可遵循上深下浅或下浅上深的原则,年轻人穿着上深下浅,表现年轻人的活泼及朝气蓬勃,老年人着装上浅下深,显示出老年人的成熟、稳重及风度翩翩。
(二)服装的色彩搭配1、主色调搭配。
以一种颜色作为整个服装的基调色彩,再辅配以其他颜色,主色在整套服装中所占比例最大,辅配色的选取应尽量与主色相近相协调。
2、同种色搭配。
是指利用同种色中深浅,明暗度不同的颜色搭配。
同种色搭配由于符合变化的统一这一艺术规律,整体效果比较协调,常给人以端庄、高雅、稳重、有品位的感觉。
3、相似色搭配。
是指用色谱上相邻或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色和橙色,蓝色和紫色,运用这种配色方法一般用色不要超过三种颜色,而且其中最好有一种是白色。
另外,着装配色还应根据自己的肤色选择。
肤色黑者不宜着颜色过深或过浅的服装。
肤色发黄的人,不宜选用半黄色、土黄色、灰色服装,否则会显得无精打采,精神不振。
脸上苍白者不宜着绿色服装,否则会使脸色更显病态。
而黑色、深蓝色、深咖啡色等服装给人以收缩感,瘦人穿着更显得瘦小,胖人穿则显得更加苗条。
三、服装的着装礼仪在国际正式场合,男士最正统的服装是西装。
它造型美观,穿起来方便也有风度,而女士则要求穿西服套裙,它会使穿着者显得更加精神、干练,也显示出女性的形体美。
(一)、男士着西装的礼仪1、西装的选择。
男士服装的款式和色彩状态稳定,选择色彩必须庄重、正统,首选蓝色,也可选灰色、黑色和棕色的西服。
面料,不一定力求高档,首选毛料西装。
图案以纯色无图案为好,过多的图案会适得其反。
男士西装的款式常见的有欧式、美式、英式和日式四种,欧式西装面料厚,领型狭长,要求穿着者高大魁梧;美式西装,面料薄,造型自然,穿起来稍显散漫;英式西装,穿上别有特色,剪裁贴身,目前英式和日式西装更加适合中国人穿着。
2、西装穿着的基本要求。
俗话说:“西装,七分在做,三分在穿”如果穿着不讲究,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穿西装时,衬衫的每一颗纽扣都应扣好;西装是单排扣的,扣子可扣可不扣,双排扣的西装上衣的衣扣应该全部扣上;穿西装之前,应把左袖口上的商标先行拆除;坐着时,可将西装上衣衣扣解开,站起来之后,应将西装上衣扣扣上。
穿西装是,最好不穿羊毛衫,如果非穿不可,则应选择领口“V”或“U”型的羊毛衫,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要同时穿多件羊毛衫。
3、领带、鞋袜穿戴时应注意的问题。
领带是西装的灵魂,正式场合穿西装不打领带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打好的领带应与腰间皮带平齐,打领带时不一定非要使用领带夹,如果使用的话,领带夹应加在五颗扣和衬衣第三和第四粒扣子之间,在七粒扣衬衣的第四和第五粒扣子之间。
一般西装配黑色皮鞋为宜,穿西装时袜子颜色最好比西装颜色深一些。
特别提醒的是,穿黑色皮鞋忌穿白色的袜子。
(二)女士西装套裙的穿着礼仪对女士而言,“裙装是服装的皇后”,而西装套裙一直是女性喜爱的服装之一。
在涉外交往中,女性着西装套裙要注重一下礼仪。
套裙分为配套装和不配套装两种,配套装即上衣和裙子是同色同料的。
不配套装,即上衣和裙子可以有差异,然而,常见的也相对正式的是配套装。
女士西装套裙最好选择黑色、藏青色、灰色和暗红色,而选择白色、米色的衬衫与大多数套裙搭配都比较好。
穿着西服套裙时上装的扣子应全部扣好,不允许不扣扣子,而且套裙忌“短、透、露”,不允许“捉襟见肘”。
此外,着西服套裙时必需配长筒丝袜或连裤袜,且袜口不可比裙子下摆短。
丝袜以肉色最佳,在正规场合时女士最好随身携带一双备用丝袜,以免丝袜出现破损或抽丝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西服套裙也应与鞋子相配,穿套裙时,鞋的颜色应与套裙下摆颜色一致或更深一些,选择鞋子时,最好选用黑色、灰色或暗红色的高跟或半高跟皮鞋,不可穿布鞋、凉鞋、旅游鞋甚至拖鞋。
三、佩戴视频的礼仪规范一般来说,场合越正规,男士身上佩戴的饰品越少;。
一般情况下,男士饰品主要有手表、包、领带夹、衣袖纽扣和戒指等,现在着重谈谈男士佩戴手表和使用公文包的礼仪。
在重要场合穿西装时,男士应佩戴正装手表,一般是机械表,而不是电子表,男士应避免戴那种时装表、大腕表或广告表,否则会有损形象,降低身份。
包是男士涉外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应使用真皮的公文包,首选手提式公文包,而黑色的牛皮或羊皮公文包比较好。
放置公文包时应注意礼仪,放在自己右手下面的地板或主人指定的位置为佳,随便放在别人的办公桌或沙发上都不太礼貌。
饰品在着装中起画龙点睛、协调整体的作用,是服饰搭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女士可佩戴的饰品多种多样。
主要有戒指、耳环、项链、手镯和手链等1、佩戴戒指的礼仪在古罗马时期的人们认为左手的无名指上有一条通向心脏的经脉血管,所以把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就可以获得永、真挚的爱情,而如今人们将戒指作为一种饰品,象征着友情、爱情和幸福。
选配戒指应与手指的形状和肤色相配。
手指肉多者适合一些大蝴蝶或宝石之类没有花纹的戒指,手指短小者佩戴不粗不大的指环最为合适,如果手背肤色偏黑则可选暗褐色或黑色宝石戒指,此外,应注意戒指一只手上最好只佩戴一枚。
2、佩戴耳环的礼仪选择耳环应根据佩戴者的脸型而定。
如长方形脸型,适合戴圆拱形的大耳环,而方型脸则适合戴心形、花形或不规则几何形的贴耳式耳环,三角形脸可选择星点状的贴耳式耳环可以减弱下巴的宽度。
此外如果梳长直发型适合长链子形的耳环,梳辫子式发型适合悬垂式的钻石耳环。
3、佩戴项链的礼仪根据项链质地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种是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的金属项链系列;一种是钻石、玛瑙、水晶、珍珠等为材料制成的珠宝项链系列。
佩戴项链应和自己的体型相协调,如脖子短的女士佩戴颗小而细长的项链可增加脖子的长度,而脖子细长者戴方丝链则更显得玲珑娇美。
根据年龄的不同佩戴的项链类型应不同。
如中老年人宜选工艺精细的翡翠好或绿松石项链,而青少年宜戴质地较好、款式新颖的项链。
选择项链也应与着装相协调。
在正式、隆重场合,身着女士礼服、宜选金银、钻石的特长项链,可以增添华贵高雅的气质;而休闲旅游场合,宜选仿金、贝壳、陶质等项链,显得轻松活泼。
4、佩戴手镯和手链的礼仪手镯一般只戴右手上,且手镯和手链不应同时戴在一只手上,也不应与手表戴在同一只手上。
多戴往往得不偿失,显得庸俗、累赘。
其次穿什么样的衣服宜戴什么样的手镯,手镯、手链应与整体服装搭配和谐、美观。
因此,在各类商务活动中,优雅得体的穿着,如果再加上富有个性的饰品,会使你增添无穷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外场合中不佩戴饰品也可以,但戴就不要戴滥造粗制之物,总数不宜超过三件,力求完整、和谐、主体突出。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服饰作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礼节中举足轻重的礼仪之一,应引起我我们足够的重视。
加之,目前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情趣、品位越来越高雅,审美价值趋向多元化、国际化,我们更需要注重个人形象,给别人留下良好的映象,赢得他人的喜爱也显示自我的修养、内涵、气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