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110-2002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录井油气显示特征分析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录井油气显示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d009fc4afe04a1b071dea8.png)
的程 度 , 是 一件 非 常重要 的事情 塔 河油 田 目前 最常
系重质油 气 测显 示 微弱 或无 气测 显示 。根据含 气级
用 的油 气 录井 手段 有 气 测 录 井 和荧 光 录井 , 根 据 各
个 区块 奥 陶 系的 原油 性 质 存 在 差 异 , 录 井 过程 中要
把握 侧重 点 , 准确落 实油 气 水层 现就 常 用 的两种 油
层 的一种 最 简便 、 直 接 的手段 , 主要是 将岩 屑或 岩心
在荧 光灯 下 干照 、 湿照、 浸 泡 等确 定含 油面积 或发 光 面积 确定 含 油气 级 别 , 再 用 荧 光 标 准系 列 对其 发 光 颜色、 发 光强 度进 行 对 比确定 对 比级别 。 在荧 光 录井 过 程 中要 排 除钻 井 液 荧 光 背景 值 的 影 响 因素 , 所有 钻 井液 材 料 入井 前 均 要 检 查荧 光 是 否 超标 , 确 定钻
尽 管 乐 安油 田在构 造 上 相对 简 单 , 但 是储 层 复
钻 井地 质 的最 终 目的就 是 为 了发现 和研究 油气
层, 因此 , 在 钻井 过 程 中确 定有 没有 油气 显示及 显示 [ 参 考 文献 ] 刘东亮 , 刘 军, 等. 乐 安 稠 油 油藏 水平 [ 1 ] 翟永 明,
别 划分 标 准 ( 表1 ) , 分 为 富含 气 、 含 气 和 弱含 气 三种
级别。
表1 含 气 级 别 划 分 标 准
气 录井方 法叙述 如 下 。
3 . 1 气 测 录 井
在 石油 天 然气 的地 质 勘 探 中 , 气 测 录井 是 最 主
要 的油气 录井 手段 。气 测 录井 是通 过 色谱仪 监 测全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https://img.taocdn.com/s3/m/d1a32b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1.png)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特征 1、粒屑结构:
(二)碳酸盐岩结构特征分述
粒屑类型——内碎屑
由盆地内部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潮汐或波浪作用 破碎、搬运、沉积的碎屑。(没有内部结构源碎屑
曾允孚(1984)
砾屑:>2mm
砾屑:>2mm
砂屑:2-0.1mm 砂屑:2-0.06mm
粒屑——团粒: 不具内部结构的碳酸盐球状、椭球状的颗
粒。一般认为是生物的粪便。
粒屑——团块:由几个碳酸盐颗粒被灰泥或藻类粘结在一
起而形成——也称为葡萄石。
粒屑——核形石:特殊形状的藻灰岩
图中A、B、C、D、 E、F依次为内碎屑、 生物碎屑、团粒、团 块、豆粒、核形石
二、碳酸盐岩 结构特征
2、生物骨架结构
Ⅳ
球粒
球粒亮晶石灰岩
球粒微晶石灰岩
亮晶方解石 微晶方解石
生物岩
三 碳 酸 盐 岩 的 分 类
四、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一)石灰岩类
1、内碎屑灰岩:
(1)亮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稳定环境,如滨浅海; 特征:颗粒支撑、具波痕、交错层理
(2)泥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不稳定环境,如浊流; 特征-基质支撑、具粒序层理。
Na2O、 H2O等
石灰岩的化学成分: CaO占42.61%; MgO占7.9%; CO2占41.58%;
SiO2 占5.91%,
(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CaO占30.4%; MgO占21.8%; CO2占47.8%;
方解石 白云石
菱铁矿 菱镁矿
A.化学式表示:CaCO3、 CaMg(CO3)2、 FeCO3、 MgCO3 B.氧化物表示:CaO(43%)、MgO(8%)、CO2(42%)及SiO2(5.2%),
碳酸盐岩油气藏气侵早期识别技术
![碳酸盐岩油气藏气侵早期识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c029dc26fff705cc170aea.png)
1 气体侵入规律
根据发生气侵的 驱 动 力 类 型 , 可将气侵方式分为
第一时间实现预警 。 基于环空流体气液两相声波波速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 碳酸盐岩 、 火成岩及酸性气藏高效安全钻井技 术 ” 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2 0 1 1 Z X 0 5 0 2 1 0 0 2) - ( ) 资助 。 2 0 0 8 E 0 7 1 3 - 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 卓鲁斌 , 男, 现为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主 1 9 8 3 年 9 月生 , 2 0 0 9 年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研 究 院 硕 士 学 位 , : 要从事钻井安全及提速方面的研究工作 。 E m a i l z h u o l b d r i n c . c o m. c n @c p
第3 3 卷 增刊 2 2月 2 0 1 2年1
石
油
学
报
A C TA P E T R O L E I S I N I C A
V o l . 3 3 S. 2 0 1 2 D e c . 2
( ) 文章编号 : 0 2 5 3 - 2 6 9 7 2 0 1 2 S 2 - 1 7 4 - 0 7
碳酸盐岩油气藏气侵早期识别技术
卓鲁斌1 葛云华1 张富成1 汪海阁1 袁 智1 龙 平2
(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北京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新疆库尔勒 8 1. 0 0 1 9 5; 4 1 0 0 0 2.
摘要 :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钻井过程中钻遇裂缝孔洞发育储层时, 井筒流体与地层流体置换效应形成的复杂流动造成的气 侵识别困难, 从钻井过程中气体侵入方式研究入手, 探讨了各种气侵方式的侵入机理、 发生工况及其相互联系, 提出了直接侵入 方式下含硫天然气侵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了气体沿井筒的运移、 膨胀规律, 即气体在上升过程中越接近 通过对气侵发生时的井筒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井底压力变化特征进行模拟, 揭示了气侵初期 井口气体膨胀越剧烈。在此基础上, 在深井小井眼段井底压力会出现小幅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以井下实时环空压力随钻测量仪器监测井底压力变化对比 可以在气侵第一时间实现预警, 为碳酸盐岩复杂油气井安全钻井提供了有 正常趋势线来识别和预警气侵的方法。利用该方法, 效保障。 关键词 : 碳酸盐岩 ; 硫化氢 ; 气侵 ; 早期识别 ; 压力随钻测量 中图分类号 : T E2 4 9 文献标识码 :A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https://img.taocdn.com/s3/m/6acad7534693daef5ff73d05.png)
碳酸盐岩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西亚地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而促进了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工作。
由于这些发现,石油工业部门感到对浅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石化作用的基本知识的缺乏,于是展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工作。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当前国内外的大油田中,碳酸盐岩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在世界上储量在0.14亿吨以上的546个油田中,就数目而论,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者虽然只占总数的37.9%,但就储量而言,则占57.9%。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为2亿吨,而砂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仅为0.9亿吨。
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高储量,而且往往具有极高的产能。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9口日产量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8口属于碳酸盐储集层。
显然,碳酸岩储集层中的石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激励我们去了解碳酸盐岩作为储油岩所应具有的性质。
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如四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采气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气田分布区。
此外,近年来在华北盆地老第三系和震旦亚阶至奥陶系中也证实了高产能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存在,更进一步开拓了碳酸盐储集层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外对碳酸盐岩研究的日益深入,当前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碳酸盐岩是单纯化学沉积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现代海洋碳酸盐都是生物成因的。
与此同时,对碳酸盐岩含油性的研究和认识也获得了新飞跃。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特征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常见的和对油气储集作用影响较大的空隙类型,目前已知有以下几种。
①粒间孔隙:是指碎屑碳酸盐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如内碎屑之间、生物碎屑之间、鲕粒直间的孔隙等。
其特征与碎屑岩的的粒间空隙相似。
碳酸盐岩的粒间孔隙一般是原生的,但也可以是次生的,如大颗粒之间的微晶基质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粒间孔隙。
②粒内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空隙。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3d2c82ab4daa58da0114af3.png)
储层类型分类
储层碳酸盐岩石类型
石 灰 岩 油 气 藏 、白 云 岩 油 气 藏 、泥 质 碳 酸 用于勘探和开发各阶段, 为最常用 盐岩油气藏、生物礁滩油气藏 分类,更直观反映储层状况
三角端元分类
用于预探、 油气藏评价和开发各阶 储 层 中 孔 隙 、裂 缝 、溶 洞 的 构 孔隙型、裂缝型、溶洞型、孔隙 - 溶洞型、溶 段 ,便 于 储 层 特 征 描 述 和 储 量 计 算 成比例 洞 - 孔隙型、裂缝 - 孔隙、三重介质等 16 种 等 似孔隙块状底水油气藏、溶洞块状底水 油 用于油气藏评价和开发生产阶段, 便 于 可 采 储 量 标 定 、开 发 方 案 制 定 等
占全国总储量的 8% 和 5.5% ;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 储量 20 761×108 m3,可采储量 13 616×108 m3,分别约 占全国总储量的 28% 和 33% 。 根据第三轮全国油 气资源评价和各油公司 2007 年资料,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资源量约 340×108 t 油当量,湖相碳酸盐岩油气 资源量约 45×108 t 油当量, 这两类碳酸盐岩油气藏 平均探明率约 11% ,是当前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的主 战场, 因此有必要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和探明储 量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 查 全 衡 、 翟 中 喜 等 人 [1-2] 对 2005 年 底 渤 海 湾 盆地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规律进行过研究,徐向华等 人 [3] 对 2001 年底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进
油气藏成因分类
油气藏成因或成藏过程
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再生油气藏、混 主要用于勘探阶段, 便于研究成藏 合油气藏 构 造 圈 闭 油 气 藏 、地 层 圈 闭 油 气 藏 、岩 性 规律和成藏模式 主要用于勘探阶段, 便于研究圈闭 成因类型及油气藏形态和分布规律
碳酸盐岩基础知识
![碳酸盐岩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30bf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5.png)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二叠系至中三叠统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沉积了以石灰岩、白云岩、膏盐岩为主的岩类。
始终以来,该区是四川盆地油气开发的主要层系,并以中下三叠统、二叠系、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
在碳酸盐岩岩类中,对于石灰岩、白云岩及二者的过渡型岩石,现场肉眼不易区分,常使用化学鉴定法,如稀盐酸法、三氯化铁染色法、硝酸银和铬酸钾染色法来加以鉴定。
同时还可结合录井参数如钻时相对变化量、扭矩相对变化量等来关心判定岩性。
酸盐岩储集层,由于猛烈的次生变化,特别是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使储集空间具有类型多样、构造简单和分布不均的特点,因此在碳酸盐岩地质录井中必需把握以下要点:1、在岩性观看和描述时,要特别留意白云岩和白云石化,尤其要留意由潮间和浅滩环境形成的粉晶白云岩或粒屑白云岩;大气淡水与海水混合作用形成的中-细晶白云岩、礁块白云岩;潮间-潮上带形成的粉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
2、留意对粗构造岩石的观看和描述。
主要为发育滩相带及斜坡相带,在纵向上发育于沉积旋回中部的水退阶段的岩石,如粗粒和粗晶鲕状灰岩、介屑灰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礁灰岩等。
3、留意对岩石缝、洞、孔的观看统计一是留意观看统计岩屑中的次生矿物,留意争论统计次生矿物的总量和自形晶含量,求出它所占次生矿物的百分比,绘制出自形晶次生矿物百分比曲线,再结合钻时曲线,推断缝洞发育层段。
二是留意对储层岩心孔、洞、缝的观看统计,留意统计张开缝、未充填缝-半充填缝、洞的数量,留意观看裂缝与裂缝、孔洞与孔洞、裂缝与孔、洞的相互关系;留意统计分析缝洞层的孔、渗性。
三是留意对钻进中钻井参数特别状况的把握与分析,当发生钻具放空、钻时降低、泥浆漏失或跳钻、蹩钻等现象时,为钻遇洞缝层的标志,常有井漏、井喷或流体产出。
四是留意对岩石薄片显微孔、缝的统计分析。
鉴于碳酸盐岩组构的简单性,在现场录井工作中仅凭肉眼及放大镜观看,已不有满足需要,承受薄片鉴定技术已成为必不行少的重要手段。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高温高压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高温高压气水两相渗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050320b0b4e767f5acfce3f.png)
Wa n g Z h o u h u a , Xi a o Ya n g , Gu o P i n g , D u J i a n f e n a n d Ya n g Ho n g z h i
油 气藏评 价 与 开 发
第7 卷 第2 期
R E S E R V O I R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0 1 7 年4 月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高温高压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汪 周华 , 肖阳 , 郭 平 , 杜建芬 , 杨洪志
中图分类号 : T E l 3 5 . 1 文献标识码 : A
Ga s -wa t e r lo f wi ng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de r hi g h t e m pe r a t u r e a n d hi g h p r e s s ur e i n f r a c t ur e d-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2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dDe v e l o p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o fS o u t h w e s t O i l a n dG a sF i e l dC o mp a n y ; P e t r o C h i n a , C h e n g d u , S i e h u a n
( 1 . 西南石 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2 . 中国石油西南油 气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 与孔 隙型储层 比较 , 缝 洞型气藏存在孔 隙、 裂缝 、 孔 洞多尺度 渗流空 间, 其渗流特征复杂 。取得 川 中震旦系缝洞型气 藏储层 岩心 , 采用人工造缝 、 造 洞方式模 拟缝洞发育储 层岩心 , 分别开展 常温常压 、 高温高压 ( 1 6 0℃、 5 6M P a ) 条件下气驱 水 相渗 曲线测试。研 究表 明, 高温高压 条件下 气水黏度 比、 流度 比及 界面 张力低 , 岩心 的残余水饱 和度低 , 相渗 曲线整体 上移, 气相、 水相 的流 动能力 强。 受重力 的影 响 , 缝洞 型气藏 不 同连 通方 式( 水平连 通 、 垂直连 通 ) 气水 两相渗 流特征 不 同。缝 洞垂 直连 通 时, 残余 水饱和度低 、 两相共渗 区变大、 气驱水效率 高。 因此 , 产水 气藏应采用 实际储 层条件下相渗 曲 线, 气水两相 的渗流 能力更 强。钻开缝洞型底水气藏顶部储层有利于 气藏 带水 生产 。 关键词 : 缝洞气藏 ; 高温高压 ; 气水相渗; 连通 方式; 重力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3ca0f70eff00bed5b9f31d8a.png)
测试气层 取心干层 测试干层 少量气层
3
气田中子孔隙度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从交会图上可以看出,气层
自然伽马比值
0.6 0.5 0.4 0.3 0.2 0.1
测试气层 取心干层 少量气层 测试干层
与干层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且没 有交叉,说明气层与干层界限清 楚,能够较好地区分开来。 通过交会图的分析,得到了 气层、干层的测井划分标准。
**井储层四性关系图
气田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3、 气层下限标准
划分标准:
自然伽马比值
0.7 0.6 0.5 0.4 0.3 0.2 0.1 0
测试气层 测试干层 取心干层 少量气层
岩性: 白云岩 物性: 孔隙度≥2%
4、气层电性标准 (1)气、干层测井标准
80
70
60
50
40
30
20
声波时差(¦ s/m)
67 DEPTH 2.282.96 Ω 3 ¡M 99883 分层
RHOB
LLD
GR
RHOB LLD 88 DEPTH 2.062.92 Ω 3 ¡M 99968 分层
4800 4700 4900 4800 5000 4900 5100 5000 5200 5100 5300 5200 5400 5300
构造研究
圈闭特征研究 构造形态研究 断层研究 地震资料解释
沉积相研究
沉积模式建立 沉积相展布 剖面相划分 单井相划分 地震相分析 测井相分析 岩心观察
储集层研究
储层综合评价 地震储层预测 储层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特征 孔隙结构特征 物性特征 岩石学特征
气藏特征及储量评价
1、建立地质预测模型 2、搞好动态监测,研究气 田开发规律 3、评价气田开发效果 4、研究剩余气分布规律 5、分析气田开发潜力 6、研究气田调整技术政策 7、编制气田调整方案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8151c3cdaa00b52acfc7caac.png)
井处于 同一压力系统内, 压力可以互相传递 , 因此在 定 时 间后 , ( ) 将处 于动 态平 衡 , 油 气 藏 只要 原 油
一
的物 性 和流体 性质 相对 均质 ,各 井 的压 降会 大致相 同, 即压 降趋势 一致 。 不 同油藏单 元属 于不 ,经 酸压 获 10 。 7 / m d的高 产 油流 ;而在 其 以西 1 m处 的 T 40井 未 解 释 出 k K2
制 , 河 油 田奥 陶系 残丘 圈闭 面积很小 , 般仅 为几 塔 一 平方 千米 , 而油气 藏 面积 则远大 于残 丘圈 闭面积 。 ( 油 气藏 受 储集 体 发 育程 度 的控制 , 集 体 2) 储
() 7 油藏 的流体性质变化较 大 , 密度轻 的仅
08 ,m , 的 可达 1 m3 . g 重 2 c . 0 以上 , 面 上 密 度 分 平 布轻 重 交叉 , 总体 上有东 轻 西重 的特征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海 油 气 地 质 2 0 年 第 1 07 2卷 第 1 期
用 常规 的勘探 评价 方法无 法 准确划 分储 量单 元并计
6 3 产水 2 3 。 4m / d, . m/ 6 d
00 % ~1.%, . 4 06 平均 07% , 7 的样 品 孑 隙 度 小 . 6 8% L
2 油气 藏 特 征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是受构造一岩溶旋 回作用形 成 的缝洞 系统 控制 、由多个缝 洞单 元在 空
间上叠合 形成 的复 合 油气藏 ,具有 独立 的油气 水 系 统 和不规 则 的形 态… 。这 种缝 洞单 元 ( 又称 单 个油
一
力系统 , 就会具有不 同的地层压力变化特征。
类 干扰 试 井法 以相邻 井为基 本单 元 ,进行 井 组分 析 。 分利 用开发 过 程 中的井 间干扰 现象 , 充 如新 井投 产 、 作制 度 的改变 , 工 在邻 井观 察是 否存 在井 间
碳酸盐岩资料
![碳酸盐岩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3271294b73f242336c5f55.png)
目录一、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 (1)二、碳酸盐岩类描述 (2)2.1灰岩 (2)2.2白云岩 (8)三、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 (11)一、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孔隙的分类及命名,乔奎特等按受组构控制及不受组构控制将碳酸盐岩孔隙划分为三大类十五种基本类型,如图1-1-4所示。
(1)原生孔隙这是沉积时形成的孔隙,成岩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孔隙主.要受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所控制,其中颗粒因素是主要的。
原生孔隙可分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晶间孔隙、壳体掩蔽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等五种。
(2)溶蚀孔隙指沉积过程及成岩后由于溶解作用所形成的孔隙。
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往往在沉积过程中就已开始进行,并延续到成岩作用结束。
在这个阶段,地层中原生孔隙发育时,地下水大都比较活跃,并通过溶蚀而使孔隙进一步增加。
成岩作用结束后,溶蚀孔隙仍可继续发育。
尤其在不整合侵蚀面附近,由于处于渗流带及潜流带上部水文条件下,使得地下水在原生的孔隙发育带更为活跃。
加上地表水的不断补充,因而在不整合面附近往往形成极为发育的溶烛孔隙,有时可具有极高的产能。
(3)生物钻孔和潜孔孔隙这种孔隙多在沉积及成岩过程中形成。
(4)收缩孔隙由于沉积物的收缩作用而形成的孔隙。
(5)裂缝裂缝一般是由于构造作用或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裂缝的长度可以由几厘米到几公里不等。
宽度也可由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但微裂缝的宽度仅数十微米。
一般说来,大裂缝延伸远,方向稳定,与油气储集关系更为密切。
二、碳酸盐岩类描述1、观察碳酸盐岩主要结构特征(包括晶粒结构、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和交代结构)、胶结类型,注意泥晶基质与亮晶胶结物的区别。
2、学会对碳酸盐岩标本及薄片的描述方法。
3、掌握碳酸盐岩岩石分类命名原则和最基本的岩石类型。
4、碳酸盐岩主要由自生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自生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含量>50%时称为石灰岩;若一半以上为白云石时为白云岩。
它们经常还和陆源碎屑及粘土矿物组成过渡类型岩石。
顺北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与预测
![顺北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cc380cd301f69e31433294e7.png)
顺北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与预测马乃拜,马新平,杜伟维,李峰,赵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顺北油田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在加里东中-晚期及海西早期,受构造活动及热液溶蚀改造等因素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十分发育。
本文通过对该区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相特征,将储层类型主要分为溶洞型、裂缝-孔洞及裂缝型。
针对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描述有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储层的展布规律,根据实钻井资料,井震结合,实现了研究区内有效储层识别和预测。
关键词:顺北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1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9)07—0106—07顺北油田位于顺托果勒隆起构造带,跨越顺托果勒低隆和阿瓦提、满加尔两个坳陷,南部紧邻卡塔克隆起[1-2],北部为沙雅隆起(图1)。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十分发育,奥陶系储层经过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储层的岩性、储集空间、储集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均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2014年底基于塔河段溶体理论及开发实践,尤其是在跃进地区获得全面开发的基础上,创新评价思路,在顺北一区F1北东向主干断裂带上部署了油藏评价井SHB1-1H 井,该井于2015年9月获得稳定的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断裂带核部整体含油,随即对主断裂分段精细研究基础上整体布局、逐段实施,部署评价、开发井6口,实现了对主断裂的整体控制,6口井全部放空漏失,自然完井获得高产油气流。
充分证实了顺北1井区较好的开发潜力,同时邻区英买2、跃满、果勒等油田为同类型缝洞型油藏,开发形势良好,展示了顺北地区良好的开发前景。
图1顺北油田顺北一区位置图1储层发育特征1.1岩石学特征顺北1区块主要储集体为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和鹰山组,通过顺北1区块岩心和镜下薄片观察,结合托甫台区块和跃进区块奥陶系储集体,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含量占到99%以上,其次为硅质、黄铁矿和陆源矿物等,但总含量多小于1%。
国内外大型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开发评价指标
![国内外大型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开发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a655d641711cc7931b71695.png)
g e o l o g i c a l l y c o mp l e x d u e t o t h e i r s p e c i a l h y 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u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 S O t h e i r d e v e l o p me n t i s f a c e d wi t h g r e a t u n c e r t a i n t y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r e s u l t s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i f f e r e n t g a s ie f l d s . T o d e v e l o p c a r b o n a t e g a s r e s e vo r i r s s c i e n t i i f c a l l y ,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c a r -
第4 O卷 第 4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国 内外大 型 碳 酸盐 岩 气藏 主 要 开发 评 价指 标
孙玉平 陆家亮 刘 海 2 万玉金 唐 红君 张静平
1 . 中国科 学院大 学 2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 以四川盆地元坝气 田上二叠 统长兴组气藏和 安岳气 田磨溪区块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等一批大型碳 酸盐岩气藏的勘
D OI :1 0. 1 205 5 / ga s kk. i s s n. 1 67 3 . 31 7 7. 2 t he d e ve l o pm e n t l a ws o f l a r g e - s c a l e c a r bo na t e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a t ho me a nd a br o a d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4c84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0.png)
未来发展方向方面,除了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手段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开发 策略和理念。例如,考虑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特殊性质,可以加强非牛顿 流体力学、物理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研究,为该类油藏的开发提供更加 有力的支持。
谢谢观看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以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目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 开发描述及评价
02
一、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概述
03
二、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开发描述
04
三、塔河油田奥陶系 油藏评价结果
05 参考内容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描述及 评价
塔河油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其中,奥陶系油藏是塔河油田的主要油藏之一,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次演 示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对其开发情况及评价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3、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挑战
在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和挑战:首先,应注 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提高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加强与国内 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开发水平。同时,政策 变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此外,还需注重生态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石油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评价结 果
1、资源潜力、可持续性和风险 综合评价
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油藏具有较 大的资源潜力。在可持续性方面,奥陶系油藏的开发需注重环保和节能,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由于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开发过程 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因此,在开发过 程中需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规避。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21dc8601eb91a37f1115c69.png)
10 2
石油勘探与开发 , 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Vo l. 32 No . 3
1. 1. 2 独立裂缝网络( ∃类) 独立裂缝网络指由多条不同级别裂缝相互连通形
成的裂缝网络, 自身构成一个定容封闭系统。在裂缝 形成过程中, 虽裂缝之间连通度很高, 但后期改造作用 使很多裂缝被泥质充填闭合, 从而形成多个 裂缝网络 闭合体, 即多个封闭系统。其储渗性能优于 ∀ 类, 储渗 能力大小由自身规模和连通度决定, 对开发 的贡献相 当有限, 油井一般低压低产且产量递减快。 1. 1. 3 独立溶洞( %类)
2005 年 6 月
石油勘 探与开发 P ET RO LEU M EXP L ORA T IO N A ND D EV EL OP M ENT
V ol. 32 N o. 3 101
文章编号: 1000 0747( 2005) 03 0101 05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陈志海1, 2, 戴勇2, 郎兆新1
以 3 种组合储渗模式为单元, 平面可形成串珠状 的多个不同组合, 纵向可形成多套缝洞系统或交错叠 置的缝洞系统组合, 从而组成不同的复杂储渗组合体。
2 油井开采动态特征
2. 1 油井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笔者从油井钻遇的储集层储渗 模式角度, 将塔河
油田 4 区油井分为 3 类。分类方 法: 认真分析每口油 井见水前的开采动态, 结合其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 判定每口井钻遇的储集层的主要储渗模式, 从而对油 井进行分类。 2. 1. 1 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层的油井( ∀ 类)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dc364dc20c22590102029d3d.png)
MARINEORIGINPETROLEUMGEOLOGY海相油气地质油气藏张希明摘要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油气藏高度远大于残丘圈闭幅度,油气分布受储集体发育程度控制,纵向上不连续,储集体主要为岩溶-构造作用所形成的缝洞,单个缝洞储集体为独立的油水系统等。
运用油藏压力降落法、类干扰试井法和流体性质变化法等方法将塔河油田主体开发区划分出10个连通储渗单元和20个孤立或相对定容封闭体,对这些缝洞单元的特点作了描述。
塔河油田整体上不具统一的底水;各油气藏流体性质变化较大。
关键词奥陶纪;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型油气藏;油气藏特征;塔河油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张希明1958年生,2003年获吉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油气藏描述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830011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29号;电话:(0991)3600646文章编号:1672-9854(2007)-01-0021-04中图分类号:TE112.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5-07-01;改回日期:2006-07-261塔河油田概况塔河油田发现于1997年,其主体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南翼阿克库勒凸起,包括哈拉哈塘凹陷东部及草湖凹陷西部[1]。
塔河油田是在阿克库勒凸起的背景上,北以轮台断裂为界,东、南、西以中奥陶统顶面6500m构造等深线所圈定的范围内,具有大致相似成藏特点和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勘探价值的油气藏的统称(图1)。
油田主要产层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储集层,具有大面积连片整体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点;其上叠加成带分布的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及三叠系低幅度背斜圈闭、岩性圈闭及复合型圈闭,早期(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形成的油藏由于复合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破坏调整,并由断裂、不整合等沟通形成次生油藏,纵向上具有“复式”成藏组合特征。
图1塔河油田范围及不同油区分布自发现以来,塔河油田的储、产量连年大幅增长。
2.1 区域地质概况与气藏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与气藏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36dff631ed9ad51f01df264.png)
区域地质概况与气藏地质特征1、构造位置区块构造位置处于XX盆地XX斜坡,该区块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
下伏陆相-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呈广覆式分布且成熟度高;总体近南北向的NPEDC9、NPEDC10 砂体在平缓的西倾单斜背景下,与侧向的河流间湾泥质岩遮挡及北部上倾方向的致密岩性遮挡一起构成了大面积的岩性圈闭。
NPEDC9组稳定分布的近100m 河漫滩相泥岩,构成上古生界气藏的区域盖层。
NPEDC9和NPEDC10 段储层属河流-三角洲相砂体,面积宽广,物性较好,构成了良好的储集体。
井区含气面积约276.5km2,平均煤层厚度11m,气层有效厚度20m。
本区构造特征明显、规律性强,地层北东高-南西低,整体呈向西倾斜的单斜。
统计地层坡度较缓,每千米下降2-15m,没有大的构造起伏,且NPEDC9段顶面、NPEDC10段顶面的微构造形态有很好的继承性,构造的主体基本上是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只在局部发育微幅度鼻隆构造。
2、开发区域范围气藏开发范围:如下图所示的矩形区块内部。
3、地层分布及储层分布:XX油田钻井揭示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的NPEDC1组、NPEDC2组、NPEDC3组,三叠系的NPEDC4组、NPEDC5组、NPEDC6组、NPEDC7组,二叠系的NPEDC8组、NPEDC9组、NPEDC10组、NPEDC11组,石炭系的NPEDC12组,奥陶系的NPEDC13组。
该地区地层除缺失中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以及古近系、新近系外,其它地层发育基本齐全。
含气目的层为NPEDC9段的NPEDC91组与NPEDC92组;NPEDC10段的NPEDC101组、NPEDC102组、NPEDC103组。
(见地层分层及岩性剖面)。
NPEDC9为一套河流相砂岩,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石英砂岩,是上古生界主力产气层段;NPEDC10段以河道沉积为主,岩性为灰色、灰黑色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厚度约40m 左右。
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碳酸盐岩气藏孔隙结构特征
![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碳酸盐岩气藏孔隙结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e8dfbe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6.png)
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碳酸盐岩气藏孔隙结构特征李程辉;李熙喆;高树生;熊伟;刘华勋【摘要】Natural gas was usually found in pores and caves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dolomite gas reservoir of Sichuan Basin Gaoshiti-Moxi block, which is a serious area of the fissure formation. Because of its strong hetero-geneity, the research of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s necessary to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plan and predicting development dynamic. Therefore, many cores were choosed from this area for a series of tests, such as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cast thin sec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T scan, and then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Dengying Formation reservoir rock is low porosity(2. 76%) , and low permeability (0. 8 mD) , and there is poor cor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main pore type is fracture-pore;fracture network is only developed in local layer, and most of the cracks are structural disso-lution fractures;the reservoir space are mainly large or medium pores ( about 65%) , 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and porosity;corrosion pore distribution satisfies the (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etermining could be obtain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after the arithmetic average,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he reservoir layer in lager scale.%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影组气藏的储层以白云石为主,孔洞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对气藏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是开发方案编制和开发动态预测的基础。
海相碳酸盐岩气藏
![海相碳酸盐岩气藏](https://img.taocdn.com/s3/m/5da648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6.png)
海相碳酸盐岩气藏
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是指以海相碳酸盐岩为储集岩层的天然气储集体。
这种气藏的形成与海相环境有关,通常分布在浅海、海湾和海峡等地带。
其形成过程包括了多个环节,如有机质的生成、沉积岩层的形成、岩层的抬升和变形等。
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内部结构复杂,储层特性多样,包括宏观孔隙、微观孔隙、裂缝等。
因此,对于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和开发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预测。
同时,由于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特点,其开发难度相对较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勘探和开发。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SY/T 6110-2002代替SY/T 6110-9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酸盐岩气藏开发特征描述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使用于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的描述。
3.1 构造模型structure model
是指气藏构造几何形态及断层分布。
3.2 储层模型reservoir model
3.2.2 参数模型parameter model
3.2.3 储渗模型reservoir space-permeability channel model
3.3 流体模型fluid model
5、地层特征
5.1 地层层序
5.1.1 气田内全部沉积岩系都进行地层层序和岩序描述,含气层是描述的重点,并以地层综合柱状图展示。
5.1.2 钻遇的地层以阶(组)、段或亚段为单位,未钻达的深部地层以统或阶(组)为单位。
5.1.3 描述内容包括层位、深度、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并按此内容编制含气层的地层对比图。
5.1.4 描述含气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测井电性特征。
5.2 储盖组合
描述储层和盖层的层位、岩性、厚度及其变化与分布,并作储盖组合的评价。
5.3 储层的细分与对比
5.3.1 主要采用岩性与电性对比,用标准层控制的方法进行追踪。
5.3.2 小层命名:系和统用年代地层,组、段、亚段用岩石地层单位。
层用地下地层单位。
5.3.3 编制小层对比图,描述各小层的纵横向变化。
6 构造特征
6.1 区域构造
6.2 气藏构造: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精细描述含气构造的类型和名称、高点的位置和地面海拔、高点出露地层、构造圈闭的形态、闭合面积、闭合度、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和方向、背斜两翼倾角,并编绘构造剖面图。
要求沿构造长轴方向至少作纵剖面图一张,通过各构造高点至少作横剖面图一张;对于断层、褶皱复杂的构造,应适当增加反映全构造不同变化特征的横向剖面图。
表1 ××气藏构造要素表
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描述断层的类型、组系、平面分布、数量及其组合关系。
主要断层的产状、性质、落差、延伸长度、与高点和轴线关系。
两盘对接地层的层位和岩性、断层起始和消失部位的地层、断层开启与封闭性。
表2 ××气藏断层要素表
描述各断块区或断块的构造特征、切割关系、面积、岩层产状等。
表3 ××气藏断块数据表
6.5 构造图
用开发地震与地质、测井资料相结合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编制标准层及产层顶面或底面构造图。
7、裂缝特征
7.1 裂缝的类型
表5 裂缝类型
7.2.1 裂缝发育控制因素
7.2.2 露头裂缝
7.2.3 岩心裂缝和孔洞
7.2.4 地质录井
7.2.5 岩石薄片
7.2.6 地球物理方法识别裂缝
7.2.7 动态资料判断裂缝
7.2.8 裂缝的定量评价
8、储层特征
8.3 储集空间特征
8.3.1 储集空间类型
储集空间包括孔隙、洞穴、裂缝和喉道。
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10:1者为孔或洞,大于10:1者为缝或喉。
8.3.2 储集空间尺度分级
储集空间尺度分级的标准见表6。
表6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尺度的级别
根据岩块基质的渗透率、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储集岩分为四级。
Ⅰ级为中、高渗透储集岩,Ⅱ级为低渗透储集岩,Ⅲ级为特低渗透储集岩,Ⅳ级为致密岩。
8.6.1 碳酸盐岩储层参数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相对渗透率、岩石压缩率、孔隙结构参数、裂缝参数、基质孔隙层有效厚度和裂缝层段有效厚度。
表8 碳酸盐岩储集岩级别划分
9、流体、压力和温度特征
9.2 气藏压力
9.2.1描述气藏各井内的原始地层压力、压力梯度,按折算到气水界面以上气藏高度的1/3处,求取气藏原始气层压力。
9.2.2根据静态地质特征、流体性质、折算地层压力、试采、井间干扰等资料,综合判断压力系统。
9.2.3 根据气藏原始气层压力与相同埋深的静水柱压力求取压力系数,并判断气藏是常压气藏、低压气藏还是高压气藏。
压力系数为0.9~1.2为常压气藏,压力系数大于1.2为高压气藏,压力系数小于0.9为低压气藏。
9.3 气藏温度:根据钻井实测温度按折算到气水界面以上气藏高度的1/3处,求取气藏温度。
10 驱动类型:根据气藏驱动能量,将气藏分为气驱、弹性水驱和刚性水驱三类。
对弹性水驱气藏,应进行边水、底水能量分析和影响气藏开发的水驱活跃程度分析。
11 气藏类型:其分类命名原则是:以决定气藏开发最重要的开发地质特征为气藏的基本类
型命名,其它的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可视其重要程度依次在基本命名前作为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