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 李国泽

合集下载

利胆排石颗粒

利胆排石颗粒

利胆排石颗粒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利胆排石颗粒
【成份】
茵陈,柴胡(醋炙),金钱草,龙胆,赤芍,郁金,蒲黄,大黄,五灵脂,芒硝。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气,利胆排石。

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

20克/次,2次/日。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
密闭,防潮。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44498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13日修订日期:2010年02月21日【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人民西路1188号。

清肝利胆排石丸治疗胆石症55例临床观察

清肝利胆排石丸治疗胆石症55例临床观察

Ef ic f a c y o f Li v e r - Dr a i n i n g Ga U b l a d d e r - Di s i n h i b i t i n g S t o n e - E x p e l l i n g Pi l l o n Ch O l e I i t h i a s i s :A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5 5 Ca s e s
E x p e l l i n g P i l 1 .Me t h o d s :1 0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o l e l i t h i si a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5 5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L i v e r - Dr in a i n g G a l l b l dd a e r - Di s i n h i b i t i n g S t o n e - Ex p e l l i n g P i l l ,a n d t h o s e 4 5
张 家界
4 2 7 0 0 0;
3 . 湖 南 中 医药 大 学 , 湖南
[ 摘 要】 目的 : 观 察清肝利胆 排石 丸治疗胆 石症 的 临床 疗效 。 方法 : 将1 0 0 例胆 石症 患者 随机 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 治 疗 组5 5 例 口服 清肝利胆排 石丸 ; 对照组4 5 例 口服 熊去氧胆 酸胶 囊, 治疗6 个月后观 察两组临床 疗效。 结果 : 治疗组 治愈率为5 0 . 9 %, 总 显效 率为6 7 - 3 %, 总有 效率为7 6 . 4 %, 对照组 治愈 率为2 2 . 2 %, 总显效率 为3 1 . 1 %; 总有效率 为4 4 . 4 %, 两组比较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性重症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临床观察作者:**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0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腔镜术后的疗效及对纤维连结蛋白(FN)、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12)水平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接诊的60例胆囊结石伴AOSC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取石术,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利胆排石汤,均连续治疗4周。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N、TXA2、PG12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术后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结石复发、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FN、TXA2、PG12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FN明显比对照组高,TXA2、PG1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随访过程中,观察组结石复发、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伴AOSC患者腔镜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FN、TXA2、PG12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利胆排石汤;纤维连结蛋白;血栓素A2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志码:A胆囊结石发病率大约在25%左右,临床症状多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若疾病严重则极易诱发高热、黄疸等症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相关数据显示其病死率在5%-38%左右,在老年人群中尤甚。

随着饮食水平、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变,胆囊结石伴AOsc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加。

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取石术是该病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胆囊结石难以取尽,易增加术后复发率,且手术带来的创伤也对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术后单独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等药物效果不尽人意。

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 李国泽

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 李国泽

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李国泽【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其中30 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3.33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可有效提高胆结石保守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利胆排石颗粒;逍遥丸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其多见于患者的胆管内部或胆囊内,手术治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胆结石最为有效、彻底的方法,但是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目前绝大所数的基层卫生院并不具备相应的手术条件[1],且对于结石较小、症状较轻的胆结石患者,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因此保守治疗是目前基层卫生院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合理的选择排石药物对于提高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我院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胆排石颗粒和逍遥丸进行联合治疗,并与传统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其中30 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33~59 岁,平均年龄46.27±5.84 岁,病程1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72±0.53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32~58 岁,平均年龄46.56±5.73 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75±0.51 年。

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临床分析

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临床分析
囊动力降低 , 使胆 汁积 聚并沉淀 而形成结石 [5 31 -。 ( 转第 9 下 6页 )
C I E IIE N H R A Y+ 焉 9 HN M DCN D A M C ■‘ 蚪 A A P 1

中医 中药 ・
2 1 年 8 第 2 第 1 期 02 月 卷 5
术 治疗 , 中见 腹腔 内无 明显 积血 , 卵管 壶腹 部呈 紫蓝 色增 术 输
性 结合 , 亲和力 比黄体 酮强 5倍 , 可直接 抑制滋养 细胞增殖 , 还 使 蜕膜组织 发生 凋亡 , 致妊娠停 止 。且 该药物效 果对停 经较早 与孕 激素水平较低 者更好 [6 5] -。 笔者 采用 MT X与米 非 司酮联 合联 合 治疗 异位 妊娠 , 主要 是 考虑到两 药在使 用上具有协 同作用 , 更有效 的抑 制滋 养细胞 增殖 , 快胚胎组 织坏死 、 落 、 化 吸收。临床证 实两药 联合 加 脱 机 应用 , 具有 提高疗效 、 缩短疗程 的作 用 。 另外 , 为促进 包块吸 收 ,
关, 停用后 症状消失 , 未再 出现 。
结合 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用该方法治疗 的临床资料 , 笔者认 为单次甲氨喋呤肌注与米非 司酮 、 自拟 中药 活血化瘀汤 口服 , 这 种 中西医联合治 疗异 位妊娠 的方 式临 床效果好 , 能避 免或 减少
3 讨 论
异位 妊 娠是妇 产科 的 常见 病 , 保守 治疗 方法 具有 简单 、 易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P< 00 .5
3 讨论
胆石症 是 临床 常见 的肝 胆疾 病之 一 , 多与 长期精 神压 抑 、
胆 片 ( 州 万年青 制药 有 限公 司 , 40 35 , 广 Z 4 2 19 规格 : . ) 02 g , 6 6片 / , / , 次 3次 d 连续 治疗 4周 。观察 组患者 给 予 自拟利胆 排

排石利胆颗粒的功能主治

排石利胆颗粒的功能主治

排石利胆颗粒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排石利胆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功效和主治:1.利胆排石:排石利胆颗粒可以帮助胆囊排除堆积的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晶。

它能够增强胆囊壁的收缩力和胆汁分泌,促进胆汁的流动,让结石顺利排出体外,并防止再形成结石。

2.舒肝解郁:排石利胆颗粒还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

它可以调理肝气,缓解肝脏的紧张和疲劳,消除肝胆脂肪堆积。

这有益于肝胆的正常运作,改善胆囊炎症和胆囊排空功能。

3.解脾瘀止痛:排石利胆颗粒能够帮助消散胆囊区域的局部瘀血,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通过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脾胃消化功能。

4.调整体液平衡:排石利胆颗粒还具有调整体液平衡的作用,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排石利胆颗粒的主要功能主治。

它不仅可以激活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还可以改善肝胆的正常运作,缓解胆囊和胆管的症状,减少结石的形成,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使用方法内服将排石利胆颗粒约10克(一次剂量)加入适量开水中溶解,温水冲服。

每日1次,早上空腹或餐前半小时服用。

外用排石利胆颗粒可作为胆囊的外用治疗药物。

将合适的排石利胆颗粒加入温水中溶解,用溶液泡浸胆囊部位,每天两次,每次15-20分钟。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过敏体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在使用排石利胆颗粒期间,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及饮酒。

3.剂量不可超过医生推荐的使用量。

4.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现象,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排石利胆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症。

它具有利胆排石、舒肝解郁、解脾瘀止痛和调整体液平衡的功效。

使用排石利胆颗粒时,应按照医嘱合理用药,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利胆排石片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利胆排石片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利胆排石片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作者:陈子雄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92-01【摘要】:目的采用利胆排石片治疗胆石病,据其临床疗效进行应用研究,并得出结论。

方法选取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排石治疗的124位患者,根据其病情缓急给予不同剂量的利胆排石片药剂进行治疗,其中11例结合手术治疗。

结果 124例患者中有81位痊愈,32例病症有所缓解,11例结合手术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本组总排石率为65.3%。

结论临床治疗表明,利胆排石片对于湿热郁滞、气机郁阻者疗效较好,可用于治疗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囊炎等病症。

【关键词】:利胆排石片;中药治疗;临床应用利胆排石片是我国中医消化科用于治疗胆道结石的传统药物,此种药物全国药厂都有生产,各大中医院基本有售,价格在30元/瓶。

自我院采用利胆排石片治疗胆石病以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治疗经验积累。

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排石治疗的124位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介绍。

1、一般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选取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排石治疗的124位患者,平均年龄65.1岁。

其中男60例,女84例,经过初步检测所有患者均无不良禁忌症,都能采取利胆排石片治疗。

适应症和禁忌人群利胆排石片主治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患者常见右上腹痛、黄疸,寒战发热,口苦,舌红舌苔厚腻发黄,大便不通,脉弦滑;可用于治疗肋痛,由急性胆道感染或胆石症所致,患者常有剧烈的肋痛甚至蔓延至肩胛骨,发热打寒战,苦口发干,大便干;还可治疗黄疸,患者皮肤常发黄,眼睛也浊黄,有不同程度的发烧症状,口干腹部胀痛,小便亦黄,心中憋闷。

禁忌人群: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禁用1。

“利胆排石片”药物成分茵陈250g、金钱草250g、郁金75g、厚朴(姜制)50g、黄岑75g、木香75g、枳实50g、槟榔125g、大黄125g、芒硝(精制)25g。

利胆排石冲剂防治胆石病的实验研究

利胆排石冲剂防治胆石病的实验研究

利胆排石冲剂防治胆石病的实验研究崔海兰;尉中民【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4(22)7【摘要】以食饵诱发性胆固醇结石豚鼠为实验对象 ,通过溶石排石实验、防石实验 ,观察豚鼠胆囊结石成石情况 ,并利用生化检测方法测定胆汁中总胆固醇 (TC)、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胆汁酸(BA)、钙 (Ca)和血清中TC、TBIL 的含量。

实验中利胆排石冲剂分大、中、小三种剂量组 ,阳性对照药物选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胆固醇结石的鹅去氧胆酸。

结果 ,食饵诱发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率达到 80 % ,这与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容易诱发人体胆石病的报道相吻合。

实验证实利胆排石冲剂对动物体内结石的溶解和排出具有明显作用 ,并能有效地抑制胆石的形成 ;利胆排石冲剂的作用优于鹅去氧胆酸 ,并以中剂量组作用最显著 ;本方有效降低胆汁和血清中TC、TBIL的含量和升高胆汁中BA的浓度 ,同时显示了在降血脂和抗脂肪肝方面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208-1210)【关键词】利胆排石冲剂;胆石病;实验;预防;中医药疗法【作者】崔海兰;尉中民【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56.2【相关文献】1.利胆排石汤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吴勃岩;高明;梁颖;张如茵;吴勃力;赵文静;周敏2.通胆排石冲剂1号利胆效应的观察 [J], 李淑叶;尹本茹3.通胆排石冲剂Ⅰ号利胆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杜佳林4.自拟清疏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病50例临床观察 [J], 陈军平;黄榕5.疏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病40例 [J], 蒋萍;周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

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利胆排石颗粒对胆囊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远期效果赵芳胡金灵胆囊结石是常见疾病,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后结石复发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我科自2010年5月采用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术后应用中成药利胆排石颗粒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科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有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意愿的胆结石患者60例,B超证实胆囊内成形结石,囊壁厚度<0.3cm,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术前检查不合并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急性发作等情况,无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外科手术禁忌。

男20例,女40例;年龄28~56岁,平均(43.0±3.1)岁;单发结石20例(33.3%),多发结石40例(66.7%)。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两组取仰卧位并全身麻醉,于脐下置入气腹针,气腹压力维持12~14mmHg,脐下切口置入10mm Trocar,调整手术床为头高足低和右侧抬高,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符合要求者可行保胆手术。

充分显露胆囊,腹腔镜辅助下于距右肋缘下取小切口,逐层进腹,腹腔镜引导下用无损伤钳抓取胆囊底部,并将其提至腹壁外或腹膜下,于胆囊底做一长0.5~1.0cm切口,将胆囊底部固定于腹膜上,插入胆道镜用吸引器吸净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清晰视野。

在胆道镜直视下,以取石篮取净结石,仔细检查胆囊壁。

如有结石则同法取出,明确有息肉者改行胆囊切除术。

取尽结石后仔细探查胆囊管,见胆汁涌入胆囊内证实胆囊管通畅,退出胆道镜。

用3-0号可吸收线将胆囊底部连续全层缝合一层,浆肌层包埋一层,去除牵作者单位:313300 浙江安吉县人民医院外二科通信作者:赵芳,Email:zj7791737@引线,明确无胆瘘情况后将胆囊还纳入腹腔,再次以腹腔镜检查有无胆漏及活动性出血。

探讨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作者:王国英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30期【摘要】目的对胆结石患者采用中药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对中药利胆排石汤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3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参照组患者采用鹅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显效7例(46.67%),有效2例(13.33%),无效6例(40.00%),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1例(73.33%),有效3例(20.00%),无效1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 P【关键词】中药利胆排石汤;胆结石;临床疗效DOI:10.14163/ki.11-5547/r.2017.30.083胆结石是一种由于胆道阻塞而导致患者排泄不顺畅的疾病。

目前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直线上升[1]。

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胆结石的认识不够全面,胆结石没有得到重视,忽略了治疗胆结石的严重性,因此,导致耽误胆结石的治疗最佳时机,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胆结石由于其病情复杂,难以确定发病的原因。

为了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病情的好转,本诊所对胆结石患者采取中药利胆排石汤的药物治疗,中药利胆排石汤的药物治疗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服务。

西药鹅去氧胆酸具有毒性大、副反应多以及安全系数低等缺点,相反中药利胆排石汤具有副作用小、起效快以及价格经济实惠等特点。

因此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中药利胆排石汤的药物治疗,不但能将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而且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诊所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3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利胆排石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概况

利胆排石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概况

利胆排石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概况
金桂娴;孙建光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5(000)019
【摘要】目的:总结大剂量利胆排石药在胆石症中的应用。

方法:查阅中医药在胆石症中的临床报道,归纳并总结大剂量中药在胆石症的应用。

结果:在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大剂量中药在胆结石中的应用,常用的药物有:金钱草、茵陈、蒲公英、郁金、青皮、威灵仙、赤芍等。

结论:大剂量利胆排石药的应用能促进胆石症的治疗,使中药的效果更加明显。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金桂娴;孙建光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山东济南 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6+2
【相关文献】
1.核素胆囊排空显像在探讨"利胆汤"治疗胆石症机理方面的应用
2.疏肝利胆汤在老年胆囊炎并发胆石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3.疏肝利胆排石方在胆石症术后的应用
4.联合应用利胆排石药物治疗胆总管细小结石可行性分析
5.消炎利胆片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利胆排石汤分型治疗胆石症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利胆排石汤分型治疗胆石症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利胆排石汤分型治疗胆石症杨玉高,主治医师。

王传林,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

刘砚平,B超主管技师(湖北省汉川县马口人民医院邮编432301)。

各型胆石症。

(1)气滞型胆石症金钱草、丹参各30克,木香、大黄各18克,枳壳、柴胡、黄芩各10克,甘草5克(利胆排石汤工1号方)。

(2)主治湿热型胆石症利胆排石1号方加知母、车前仁各12克(利胆排石1号方)。

(3)火(脓)毒型胆石症利胆排石1号方加茵陈30克,竹茹12克(利胆排石1号方)。

(1)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气血两虚者、加黄芪10克,当归10克。

气滞痛甚者,加川棟子12克,玄胡索10克。

(2)水煎服,每日1剂,分4~5次服,湿热重者加栀子10克。

(3)水煎服,日服2~3剂。

高热大毒甚者,或大便燥结者加栀子12克,炮甲6克,芒硝12克(分2次冲服)。

99例中,显效(腹痛消失,黄疸退尽,体温与周围血象恢复正常,B超检查结石全部排出,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者)44例;有效(腹痛明显减轻,黄疸逐渐消退,体温与周围血象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1年以上,B超检查结石部份排出或末排出,易于复发者)43例;无效(症状加重,改用手术者)6例。

胆石病属祖国医学黄疸、胆胀等范畴。

97例胆石症患者中,53例气滞型患者,病情处于间歇期,结石均小于1厘米或呈泥沙状,或呈隐性表现,症状不典型,病情较轻,治疗以服利胆1号为主,34例湿热型患者多合并有胆道感染,属急性发作阶段,治疗以服利胆I号汤为主。

10例大毒型患者相当于胆道感染合并中毒性休克阶段,本组6例病人因休克症状较重而改行手术治疗。

经B超检查后,有下列体征之一者,应改行手术治疗①肝内外胆管合并多个结石;而肝外胆管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者,②胆囊内多个结石伴有泥沙样结石,而沉积带超过2厘米者,③胆总管结石伴重度扩张,而梗阻在胰腺段者,④胆系结石并化脓性胆囊炎者。

祖国医学许多理论虽从宏观辨证而来,但与现代微观的研究有基本相同的观点。

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临床分析

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临床分析

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54例临床分析目的观察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胆石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

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胆石症;利胆排石汤;消炎利胆片;临床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下常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自拟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或隐痛、恶心、厌食等临床表现,并经B 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精神病史、过敏体质、未成年人、高龄、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25~64岁,平均(42.58±10.24)岁;病程0.5~10年,平均(5.36±2.01)年;其中胆囊结石32例、胆总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混合结石11例;结石直径1.0 cm以下者21例、1.0 cm以上者33例;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胆湿热型34例、肝郁气滞型10例、肝郁脾虚型7例、瘀血内阻型3例。

观察组患者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2~65岁,平均(42.25±11.12)岁;病程1~10年,平均(5.58±1.89)年;其中胆囊结石31例、胆总管结石5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混合结石12例;结石直径1.0 cm以下者22例、1.0 cm以上者32例;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胆湿热型35例、肝郁气滞型9例、肝郁脾虚型6例、瘀血内阻型4例。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利胆排石丸是一种通过传统中医配方制备而成的药物。

它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病和肝功能不佳相关的疾病,例如黄疸和肝脾肿大。

利胆排石丸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成为了很多医生和病人的首选药物。

利胆排石丸具有许多传统的中药成分,包括龙胆草、仙灵漆、金钱草、青黛等。

这些草药被挑选出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种草药的数量和处理方式。

首先,草药应该进行清洗,除去泥土和杂质。

然后,它们应该仔细研磨成粉末,并混合在一起。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不同草药的比例和使用量。

制备出来的混合粉末应该使用特殊的工具进行压缩并制成小丸,方便服用。

利胆排石丸的主要功效是促进胆汁的分泌,加速肝脏和胆囊中的胆石的分解和排出。

除了治疗胆石和肝功能不佳的疾病外,利胆排石丸还可以用于缓解胃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根据多年来对利胆排石丸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长期使用。

虽然利胆排石丸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腹泻或腹胀,但这些症状大多数是轻微的,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然而,在使用利胆排石丸之前,我们必须建议您咨询医生,以确保您的适宜。

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利胆排石丸需要更加注意。

同时,在服用利胆排石丸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增强药物的疗效。

总之,利胆排石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治疗胆石和肝功能不佳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消石利胆汤合消石丸治疗胆石症33例

消石利胆汤合消石丸治疗胆石症33例

消石利胆汤合消石丸治疗胆石症33例
段接诗;高玉梅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3(012)016
【摘要】我科1999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消石利胆汤治疗胆石症患者3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1751-1751)
【作者】段接诗;高玉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路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路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75.62
【相关文献】
1.舒肝消石丸治疗胆石症74例 [J], 袁家群
2.消石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 [J], 朱梅景;宋之林
3.清热利胆消石汤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100例疗效观察 [J], 陈美南;李富玉
4.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结石患者中IL-4、IL-10及CD3+、CD4+、CD8+水平的变化观察——芪术利胆消石汤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J], 杨正弦; 何智彬
5.利胆消石汤治疗胆石症68例 [J], 崔志诚;代鸿雁;崔焕;张淑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李国泽
发表时间:2017-12-25T11:27:35.4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李国泽[导读] 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中心卫生院 61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其中30 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3.33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可有效提高胆结石保守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利胆排石颗粒;逍遥丸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其多见于患者的胆管内部或胆囊内,手术治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胆结石最为有效、彻底的方法,但是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目前绝大所数的基层卫生院并不具备相应的手术条件[1],且对于结石较小、症状较轻的胆结石患者,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因此保守治疗是目前基层卫生院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合理的选择排石药物对于提高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我院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胆排石颗粒和逍遥丸进行联合治疗,并与传统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其中30 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33~59 岁,平均年龄46.27±5.84 岁,病程1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72±0.53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32~58 岁,平均年龄46.56±5.73 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75±0.51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胆结石;②患者对治疗药物无用药禁忌;③患者接受治疗前1 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排石治疗;④患者无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依从性良好;⑤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即硫酸镁,口服,将50 %硫酸镁使用温水稀释至33 %,5 g/次~20 g/次[2],tid,餐后服药,熊去氧胆酸片,口服,依据患者实际体重,8 mg/kg~10 mg/kg,bid,早晚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即利胆排石颗粒,口服,3 g/次,bid,早晚服用,逍遥丸,口服,6~9 g/次,bid[3],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胆结石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结石体积较治疗前下降>75 %,或结石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胆结石的各项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结石体积较治疗前下降50 %~75 %;有效:治疗后患者胆结石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结石体积较治疗前下降25 %~50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

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别考察社会功能、自我管理、睡眠质量和生理功能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F-36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3.33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Z=-2.220,P=0.026,P<0.05。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s)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头晕、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是指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该病多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固醇代谢异常和饮食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法和保守治疗法,前者疗效确切,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在绝大多数基层卫生院中尚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因此在基层卫生院中多使用保守治疗。

硫酸镁和熊去氧胆酸是最为船常用的胆结石保守治疗药物,其中硫酸镁中的镁离子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4],从而促使胆囊收缩、加快胆囊的排泄作用,从而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但是长期使用硫酸镁易造成麻痹性肠梗阻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熊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酸的分泌,使胆囊内胆汁酸的成分发生变化,进而有效的降低胆囊中胆固醇浓度,逐步溶解结石中的胆固醇,降低结石的体积,利于结石的排除,但是熊去氧胆酸临床应用中易出现头晕、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时长时间使用西药,患者易耐受,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保守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不节、情志过用、虫积、淤血和中焦湿热等均可造成肝胆气滞、血行瘀阻,进而造成肝胆疏泻功能失调,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郁结,胆道不通,导致病发。

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疏肝利胆、解郁健脾”为主。

利胆排石颗粒由柴胡、川芎、金钱草、鸡内金、木香、玉米须、虎杖、枳壳、海金沙、青皮、茵陈等重要组成,其中金钱草、虎杖和茵陈可有效增加患者体内的胆汁流量;柴胡、鸡内金可诱导患者体内的胆结石逆转生成胆汁;木香、青皮可发挥一定的胆管括约肌松弛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胆内压[5],发挥胆汁的引流作用,从而发挥排石作用。

同时利胆排石颗粒较之传统的中药汤剂,其采用现代化的中药提取、制剂技术,将处方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制成颗粒,一方面便于携带,改善传统中药汤剂携带不便的缺点,同时也便于储存和服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临床应用的顺应性。

逍遥丸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柴胡、当归、薄荷、甘草、白芍、茯苓,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同时临床研究发现,逍遥丸可促进患者体内胆汁的分泌,对奥狄氏括约肌具有一定的松弛作用,具有一定的利胆排石的功效。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胆排石颗粒和逍遥丸,两种药物相须为用,发挥协同作用,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发挥利胆排石功效,有效的提高了胆结石的保守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可有效的提高胆结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胆结石的症状、体征,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再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利胆排石颗粒联合逍遥丸可有效提高胆结石保守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万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0):78-79.
[2]李兴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6,6(19):60-61.
[3]吕瑞锋.利胆排石颗粒结合逍遥丸治疗胆结石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2,8(34):133
[4]杨通宝.复方利胆排石颗粒治疗胆石症80 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9,7(9):49-50.
[5]宋易华,韩燕,冯婷.清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1,28(3):248-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