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工手册(供电计算)

合集下载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图书名称】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一分册:电机与电器(上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上)【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三分册:煤矿固定设备电力拖动【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四分册:采掘机械的电气控制及通信(上下)【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2-1【开本】16开【装帧】全套精装【定价】939.00本册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定律、名词术语、常用电气符号及单位,电气设备防爆基础,电工材料和电工测量仪表,是《煤矿电工手册》的基础部分,可以从中查阅到电气设备修理、运行工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数据;第二部分:交直流、高低压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特殊电动机及各种变压器的修理方法和改变电压、频率、极数、容量的接线方式,为从事各种电气设备修理人员提供了详细的修理工艺、技术数据、计算与试验方法。

本书可供煤矿及其他企业从事电气设备修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查阅使用。

第一章电工基础第一节电工名词解释第二节常用定律及公式第三节应用举例第四节电工常用单位、变压器绕组上的电压分析第五节电工系统常用图形符号及辅助文字符号第二章煤矿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第一节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三节功率表的使用第四节电能表的使用第五节电桥的使用第六节兆欧表的使用第七节接地电阻测量的使用第八节相位表的使用第九节万用电表的使用第十节数字万用表(DMM)第十一节其他一些常用仪表第三章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第三节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第四节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第五节其他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第六节国外防爆电气设备标准第四章电工材料第五章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共同问题第六章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七章高压电动机第八章直流电机第九章变压器第十章高压开关第十一章低压开关第十二章小型电器计算第十三章特殊用途的电机电器第十四章家用电器用电动机参考书目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提升机的电力拖动,包括交直流电动机的拖动计算、电气设备选择、典型的控制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煤矿供电计算公式

煤矿供电计算公式

煤矿供电计算公式
1.照明电力计算公式:
照明电力的计算一般根据煤矿的照明面积和照明电源的功率来确定。

照明电力(单位:千瓦)=照明面积(单位:平方米)×照明功率(单位:瓦/平方米)/1000
2.生产设备电力计算公式:
生产设备电力的计算需要考虑煤矿的生产设备种类、数量和功率。

生产设备电力(单位:千瓦)=Σ(设备数量×设备功率)/1000
3.总供电负荷计算公式:
总供电负荷等于照明电力和生产设备电力之和。

总供电负荷(单位:千瓦)=照明电力+生产设备电力
4.供电容量计算公式:
供电容量需要考虑矿井的平均用电需求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供电容量(单位:千伏安)=总供电负荷(单位:千瓦)/平均功率因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普通煤矿的供电计算。

对于特殊的煤矿,例如深井、复杂地质条件、高地温等,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煤矿供电计算还需要考虑输电和配电损耗,以及备用电源的配置等因素,以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行。

供电计算应该由专业的电气工程师进行,结合具体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煤矿井下供电常用计算公式和系数

煤矿井下供电常用计算公式和系数

煤矿井下供电常用计算公式和系数煤矿井下供电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正常的供电工作对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煤矿井下供电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煤矿井下供电常用计算公式和系数的详细介绍。

1.额定电压和电流计算公式:额定电压(U)和电流(I)是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参数,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计算。

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U=P/I其中,P为负载的额定功率,I为负载的额定电流。

2.额定功率计算公式:额定功率(P)的计算涉及到负载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

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 = √3 * U * I * cosφ其中,U为负载的额定电压,I为负载的额定电流,cosφ为功率因数。

3.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电缆截面积的计算需要考虑电流的大小和传输距离。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S=(I*L*k)/ΔU其中,S为电缆的截面积,I为电流大小,L为传输距离,k为系数,ΔU为电压降。

4.系数的选择和计算:系数在煤矿井下供电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考虑实际使用环境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系数有:功率系数、电流系数、电压降系数等。

-功率系数(η):用于校正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

一般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额定功率需要乘以相应的功率系数,以反映实际运行时的功率。

-电流系数(λ):用于校正电缆的负载能力。

电缆的负载能力与传输的电流有关,通过乘以电流系数,可以得到实际的负载能力。

-电压降系数(δ):用于校正电缆传输过程中的电压降。

电缆传输时会产生电压降,通过乘以电压降系数,可以得到实际的电压降。

这些系数的选择和计算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煤矿井下供电常用的计算公式和系数主要包括额定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公式、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系数、电流系数、电压降系数的选择和计算。

这些公式和系数是煤矿井下供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供电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确保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

35KV供电计算书2015.06

35KV供电计算书2015.06

卧龙湖煤矿35KV变电所开关整定计算书编制:审核:机电副总:卧龙湖煤矿动力物资保障部二O一五年六月已知卧龙湖煤矿35KV供电系统设备参数1、上级变电所短路阻抗海孜变电所系统短路阻抗:最大运行方式Z海max=3.79 Ω最小运行方式Z海min=6.027Ω铁佛变电所系统短路阻抗:最大运行方式Z铁max=5.5046Ω最小运行方式Z铁min=5.5446Ω为确保保护灵敏度需要,选取在上级变电所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容量海孜变电所系统短路容量:S SC(3)海=U2/Z海min=(37*103)2/6.027=227.14MV A铁佛变电所系统短路容量:S SC(3)铁=U2/Z铁min=(37*103)2/5.5446=246.9MV A2、35KV供电线路509线路导线型号:LGJ-150,长度L=700m,导线截面系数:D=36;LGJ-120,长度L=3500m,导线截面系数:D=28.83634线路导线型号:LGJ-120,长度L=19000,导线截面系数:D=28.83、35KV变电所变压器容量:S N =10000KV A,变压器阻抗压降的百分值:U Z%=7.48%变压器短路损耗:△P=50KW变压器一次侧电压:37KV变压器二次侧电压:6.3KV变压器二次侧电流:916.5A计算公式(电工手册)1、三相短路电流I SC(3)=U2N/{√3*√[(∑R)2+(∑X)2]}2、两相短路电流I SC(2)=U2N/{2*√[(∑R)2+(∑X)2]}3、总电阻和总电抗∑R=R1+R T+R2∑X=X S+X1+X T+X24、系统电抗X S= U2N2/S SC(3)5、输电线路的阻抗R1=R01*L1/K T2X1=X01*L1/K T2Z1=Z01*L1/K T2= √(R012+ X012)*L1/K T26、主变压器的阻抗R Tr=△P/3I2N2=△P*U2N2/S N2X Tr= √(Z Tr2-R Tr2)Z Tr=U Z*U2N2/(100*S N)7、高压电缆的电阻和电抗R2=R02*L2X2=X02*L2式中:I SC(3)——三相短路电流,AI SC(2)——两相短路电流,AU2N——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V∑R、∑X——分别为短路回路中一相的总电阻和总电抗,ΩX S——折合至变压器二次侧以后电源每相的系统电抗,ΩS SC(3)——35KV变电所高压进线上的三相短路容量,MV AR1、X1、Z1——折合至变压器二次侧以后高压进线每相的电阻、电抗和阻抗,ΩR01、X01、Z01——高压进线每相每千米的电阻、电抗和阻抗,ΩL1——高压进线的实际长度,kmK T——变压比,为变压器一次侧线路的平均电压和二次侧线路平均电压之比R Tr、X Tr、Z Tr——变压器每相的电阻、电抗和阻抗值,ΩS N、I2N——变压器的额定容量(V A)和二次侧的额定电流AU Z——变压器阻抗压降的百分值,%△P——变压器的短路损耗,WR02、X02——高压电缆每相每千米的电阻和电抗值L2——高压电缆的实际长度,km(一)计算各元件阻抗1、系统电抗X S海= U2N2/ S SC(3)海=(6.3*103)2/(227.14*106)=0.175ΩX S铁= U2N2/ S SC(3)忒=(6.3*103)2/(246.9*106)=0.161Ω2、线路L11(35KV架空线路LGJ-120 19000m)R1=R01*L1/K T2=19000/[(28.8*120)*(37/6.3)2]=0.159ΩX1=X01*L1/K T2=0.4*19/(37/6.3)2=0.22Ω线路L12(35KV架空线路LGJ-120 3500m LGJ-120 700m)R1=R01*L12/K T2=3500/[(28.8*120)*(37/6.3)2]+700/[(36*150)*(37/6.3)2]=0.032ΩX1=X01*L1/K T2=0.4*4.2/(37/6.3)2=0.048Ω式中D为导线截面系数,S为导线截面积由上述可知,海孜变电所系统阻抗以及线路阻抗均大于铁佛变电所,为保证灵敏度校验的可靠性,使用海孜变电所的相关数据。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图书名称】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一分册:电机与电器(上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上)【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三分册:煤矿固定设备电力拖动【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四分册:采掘机械的电气控制及通信(上下)【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2-1【开本】16开【装帧】全套精装【定价】939.00本册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定律、名词术语、常用电气符号及单位,电气设备防爆基础,电工材料和电工测量仪表,是《煤矿电工手册》的基础部分,可以从中查阅到电气设备修理、运行工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数据;第二部分:交直流、高低压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特殊电动机及各种变压器的修理方法和改变电压、频率、极数、容量的接线方式,为从事各种电气设备修理人员提供了详细的修理工艺、技术数据、计算与试验方法。

本书可供煤矿及其他企业从事电气设备修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查阅使用。

第一章电工基础第一节电工名词解释第二节常用定律及公式第三节应用举例第四节电工常用单位、变压器绕组上的电压分析第五节电工系统常用图形符号及辅助文字符号第二章煤矿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第一节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三节功率表的使用第四节电能表的使用第五节电桥的使用第六节兆欧表的使用第七节接地电阻测量的使用第八节相位表的使用第九节万用电表的使用第十节数字万用表(DMM)第十一节其他一些常用仪表第三章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第三节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第四节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第五节其他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第六节国外防爆电气设备标准第四章电工材料第五章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共同问题第六章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七章高压电动机第八章直流电机第九章变压器第十章高压开关第十一章低压开关第十二章小型电器计算第十三章特殊用途的电机电器第十四章家用电器用电动机参考书目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提升机的电力拖动,包括交直流电动机的拖动计算、电气设备选择、典型的控制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

【图书名称】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一分册:电机与电器(上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上)【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矿山供电(下)【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三分册:煤矿固定设备电力拖动【图书名称】煤炭电工手册(修订本)第四分册:采掘机械的电气控制及通信(上下)【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2-1【开本】16开【装帧】全套精装【定价】939.00本册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电工常用计算公式、定律、名词术语、常用电气符号及单位,电气设备防爆基础,电工材料和电工测量仪表,是《煤矿电工手册》的基础部分,可以从中查阅到电气设备修理、运行工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数据;第二部分:交直流、高低压电动机,高低压开关,特殊电动机及各种变压器的修理方法和改变电压、频率、极数、容量的接线方式,为从事各种电气设备修理人员提供了详细的修理工艺、技术数据、计算与试验方法。

本书可供煤矿及其他企业从事电气设备修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人查阅使用。

第一章电工基础第一节电工名词解释第二节常用定律及公式第三节应用举例第四节电工常用单位、变压器绕组上的电压分析第五节电工系统常用图形符号及辅助文字符号第二章煤矿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第一节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三节功率表的使用第四节电能表的使用第五节电桥的使用第六节兆欧表的使用第七节接地电阻测量的使用第八节相位表的使用第九节万用电表的使用第十节数字万用表(DMM)第十一节其他一些常用仪表第三章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第三节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第四节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第五节其他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第六节国外防爆电气设备标准第四章电工材料第五章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共同问题第六章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七章高压电动机第八章直流电机第九章变压器第十章高压开关第十一章低压开关第十二章小型电器计算第十三章特殊用途的电机电器第十四章家用电器用电动机参考书目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提升机的电力拖动,包括交直流电动机的拖动计算、电气设备选择、典型的控制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煤矿供电短路电流计算

煤矿供电短路电流计算

在 高 压 系 统 中 , = 惫( 式 中 R 已 经 忽 略 )
式中: 一 短路点所在线路的 电流 ,A 【 , 一 短 路 点 所 在 线 路 的 平 均 电压 ,V x 一 电源 至 短 路 点 之 间 的 电抗 , Q 在低压 系统中, ( 式中 x已经 忽略)

∑ 、∑ 分别 为短路回 路中 一相的总电阻和 总电 抗,Q ∑R = R l + 碍+ 2
∑ = X 1 + r + 2
R 1 、 x 1 分别为折合至变压器二次侧以后高压电缆每相 的电阻( 6 5
。C时 )和 电抗 , Q
R. :

X s 一 折 合 至 变 压 器 二 次侧 以后 电源 每 相 的系 统 电抗 ,
2 0 1 3 . 0 9 I 3 8 1
Co a l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结果的利用公式计算法。 ( , 一 变 压 器 电抗 压 降 的 百 分值 ,%

三相短路 电流:
√ u 一 u ;
= ×1 0 。

三相系统中的三相用一根线表示

去 焉 = 鲁

图2 - 1( a ) 三相 短路电流图
图2 - 1 ( b ) 简化后的三相短路 电流图
见图 2 - 1 ( a ) 三相 短路 系统图简化为 图 2 - 1 ( b ) 用一趟线路表示
式中: 一变压器折算后的电阻, Q 折算系数 变压器一次侧 电压 ,V U 一变压器二次侧 电压 ,V 标 幺值法一一各种 电气 设备 的电阻和 电抗及 其它电气参数用相 对值 表 示 。 短路容量法法——各种 电气 设备 的电阻和 电抗及其 它电气参数 用短路容量表示 。 2 . 2应用场合 有名执 法主要用于 l k v以下低压供电系统的短路 电流计算 。 标幺 值法 多用 于高压供 电系统的短路 电 流计 算。 根据 《 煤矿 电工手册》 ,井下短路 电流计算分为两种方法 ,对于 可以查表得到计算结果 的采用查表 方法来计算 ,不能查表得 到计算

煤矿供电基本计算

煤矿供电基本计算

1煤矿井下供电基本计算主要内容:采区供电系统的变压器、开关、电缆的选择,井下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井下过流保护装置的整定。

培养的能力与技能:会选择电缆截面,会选择开关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会整定和校验开关的过流保护装置;能编写采区供电系统计算说明书。

为采区供电系统选择电气设备、配置电缆、整定过流保护装置,是机电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正确的计算是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

本章采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法,通过为采区供电系统配备变压器、开关、电缆,整定过流保护装置,掌握井下供电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项目任务一、项目场景某煤矿机电科,机电副矿长兼机电总工程师向机电科各专业组下达矿长会议精神。

本矿在东翼新开一上山采区,机电科承担新采区的供电系统设计计算任务。

学生以3~4人为一组,模拟机电科专业组,选出组长。

每组独立完成项目。

教师模拟机电总工程师,向学生讲解采区的巷道布置、基本条件、设备配置情况。

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

二、项目任务(1)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的选型计算与台数的确定;(2)绘制采区生产设备布置图,草拟采区供电系统;(3)选择采区高、低压动力电缆;(4)选择采区高低压配电装置;(5)计算短路电流;(6)整定过电流保护装置;(7)画出采区供电系统图(A2图纸),在图中标注电气设备型号、规格,电缆型号、规格,短路电流,过流保护整定值等。

其中(2)和(4)项在本教材第四章和第三章中已有叙述,本章不再2赘述。

三、基本条件四、生产机械参数3第二节 负荷计算当我们为采区供电系统选配开关、变压器和电缆时,首先要知道这些设备所负担的功率和电流,这叫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正确选择开关、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和电缆截面的基础。

负荷计算要计算的参数有三个:一是负荷的有功计算功率,简称计算功率,用P ca 表示,它是负荷在运行时实际需要的长时最大有功功率,单位是kW (千瓦)。

二是负荷的视在计算功率,用S ca 表示,它是负荷在运行时实际需要的长时最大视在功率,单位是kVA (千伏安),用来选择变压器容量。

煤矿井下供电基本计算

煤矿井下供电基本计算

煤矿井下供电基本计算第一节概述随着煤炭工业的现代化,采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电设备单机容量有了大幅的提高。

以采煤机为例,70年代初期的100kw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000kw。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快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这就要求工作面走向长度加长,从而使供电距离增大,给供电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输送功率越大,电网的电压损失也越大,电动机端电压越低,这将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大电缆截面,但有一定的限度,因为电缆截面过大,不便移动和敷设,而且也不经济,现在采用移动变电站使高压深入到工作面顺槽来缩短低压供电距离,可使电压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也是提高电压质量相当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综采工作面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都是1140v,大型矿井综采设备采用3300v供电。

矿井高压供电也有所提高,徐州矿务局各矿和西川煤矿都是6kv供电。

青岗坪、刘园子和柳巷煤矿都是10kv供电。

提高电压等级和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不仅保证了电压质量,还降低了电网输电损耗。

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技术是否经济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职工人身安全、矿井和设备的安全、也关系到生产成本和经济利润。

所以,必须经过计算来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较准确的计算出短路电流、合理整定过流保护和校验漏电保护装置,是确保矿井安全供电,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

正确掌握井下供电计算的基本方法,合理的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编写采区供电系统计算说明书是我们机电技术人员和机电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

一、采区供电系统的拟定的原则1、采区高压供电系统的拟定原则1)双电源进线的采区变电所应设置电源进线开关,当一路供电,一路备用时,可不设联络开关,母线可不分段。

当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时,应设联络开关,母线分列运行。

2)供综采工作面的采区变电所,一般应采用两回电源线路供电。

3)单回路供电的采区变电所,当变压器不超过两台且无高压出线时,可不设电源进线开关;当变压器超过两台或有高压出线时,应设进线开关。

第三章 煤矿供电系统及其负荷计算资料

第三章 煤矿供电系统及其负荷计算资料
MYJV22-3×150 2.35km
400/5
1
400/5 150/5 150/5 200/5 400/5
23456
400/5 150/5
78
400/5
9
MYJV22-3×70 0.65km

瓦机


斯 车 -170

பைடு நூலகம்抽库




中 (1)






供 -380
七 层 变 电 所
供 瓦 斯 抽 放 (2)
Q2 max
Smax
Kx PN
cos AV
加权 平均 功率 因数
矿山供电
矿山供电
矿山供电
二、变压器的选择
Pmax kt max Pmax Qmax kt max Qmax
Smax Pm2ax Qm2ax
组数多取下 限,组数少
取上限
矿山供电
选用单台变压器时:
STN Smax
推水水 车泵泵 机
矿山供电
三电源进线单母线分段运行接线方式
五水平中央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图
来自地面配电所39# 盘
来自地面配电所602# 盘
来自地面配电所35 #盘
400/5
1
100/5 150/5 150/5 400/5 150/5 150/5 100/5 400/5
23456789
400/5 200/5 100/5 100/5 300/5 100/5 400/5
矿山供电
矿山供电 3.2 电力负荷计算与变压器容量选择
一、负荷计算(需用系数法) 单一设备的
1、单一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煤矿电工手册(供电计算)

煤矿电工手册(供电计算)

第三节 井下高压网络的设备选择计算一、井下电力负荷计算注:需用系数法,进行井下电力负荷的各项计算。

计算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确定井下设置变电站的数目(包括固定和移动变电站)及其每一台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2、井下采区变电站的负荷,可按下式进行计算:1-1-01式中:S——所计算的电力负荷总视在功率;单位(KVA)千伏安∑PN——参加计算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不包括备用)之和;单位(KW)千瓦COSφ——参加计算的电力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Kr(Kx)——需用系数,应按以下两种情况选取:第1种情况:各用电设备间无按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1-1-02各用电设备间有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1-1-03式中:Ps——最大电动机功率(如机组、运输机、掘进机等)单位(KW)千瓦3、井下井底车场等其它变电站的负荷,仍可按式(1-1-01)进行计算,其所取的各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查表4、可以较正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应取其计算功率。

5、一个采区变电所供给二个以上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应按下式计算;1-1-04式中:K S——各工作面间的同时系数,当供给二个工作面时,取KS=0.95;当供给三个以上工作面时,取K S=0.90;当一个采区变电所或高压配电点供给三个或更多移动变电站时,取K S=0.65~0.856、井下总负荷的计算。

计算下井电缆截面积时,在井下中央变电所6(10)千伏母线上的负荷,考虑到负荷变化较大的采区与负荷稳定的主排水泵等井下固定设备分别采用同时系数比不分负荷情况采用一个同时系数法计算,可能更接近实际负荷,故在下式中,采用两个同时系数K S1与K S2计算井下总负荷。

1-1-05式中:S S——井下总负荷的视在功率;单位(KVA)千伏安∑S——井下各变电所6(10)千伏母线上的视在功率之和,单位(KVA)千伏安∑P N——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的计算功率,单位:(KW)千瓦COSφ——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K S1——井下各变电所间的同时系数,一般取0.8~0.9K S2——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间的同时系数,0.9~1只有排水设备时取1;有其他固定设备时取0.9~0.95;注:以上公式在计算时,应按复数相加计算,即有效功率和无效功率分别相加后,在求出井下总负荷的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是指在矿井内为矿井电器设备提供供电的过程。

矿井供电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对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和电缆损耗的估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矿井供电的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矿井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

矿井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根据设备的种类、数量、额定功率等参数来确定。

通常,矿井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总功率需求=设备1功率需求+设备2功率需求+...+设备n功率需求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表示不同种类的电器设备,功率需求为设备的额定功率。

其次,计算电缆损耗。

电缆损耗是电能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缆电阻、线路长度等原因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矿井电缆的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电缆损耗=(√3×电流×电缆阻抗×线路长度)×电缆损耗系数
其中,√3表示3相电流中的根号3值,电流表示电缆中的电流值,电缆阻抗表示电缆的电阻值,线路长度表示电缆的长度,电缆损耗系数表示损耗的系数,通常为0.017/米。

最后,根据功率需求和电缆损耗来确定矿井供电的变电所容量。

变电所容量=(总功率需求+电缆损耗)×安全系数
其中,安全系数表示对供电系统的容量进行适当放大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通常取1.2
通过以上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矿井供电的容量需求,从而确定供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

同时,还需考虑供电设备的选型、配电系统的布置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电气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设计和施工。

总之,矿井供电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对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和电缆损耗的估算。

通过合理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矿井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保证。

第五讲矿井供电低压短路电流计算

第五讲矿井供电低压短路电流计算

矿井供电高低压保护整定计算使用导则一、井下低压电网的短路计算特点:1、元件电阻不能忽略。

煤矿井下供电电网为电缆线路,其电阻比电抗大。

所以在计算井下电网,尤其是计算低压网的短路电流时,必须考虑电阻,其单位长度电阻r 0可据电缆截面查有关电工手册得出,再乘以电缆的长度即得电缆电阻。

电缆电阻也可以按下式计算: R1=ALac •γ 式中 L ——线路长度,m ; A ——导线截面,mm 2; γsc ——电导率,m/(Ω•m m2)。

在计算井下低压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时,需考虑电缆在短路前因负荷电流而使温度升高,造成电导率下降以及因多股绞线使电阻增大等因素。

所以电缆的电阻应按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电导率计算,其值为铜芯软电缆:20℃时为53 65℃时为42.5 铜芯铠装电缆:65℃时为48.6 80℃时为44.32、井下低压电缆的平均电抗x 0=0.06~0.08Ω/km 。

具体如下表:3、考虑电弧电阻Rea =0.01Ω。

4、井下变压器阻抗的计算。

井下变压器因容量小,故每相绕组的电阻也大于电抗,故不能用计算其阻抗的公式来计算电抗。

其完整的公式如下:实际计算时,矿用变压器的每相电阻和电抗,可直接由有关电工手册查出。

5、需计算的短路参数与短路点。

井下低压电网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短路故障有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两种类型。

在短路回路电压与每相阻抗相同的情况下,三相短路电流大于两相短路电流。

井下低压电网计算的短路参数只有Id(3)和I d(2)两个,其中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主要用来校验设备及电缆的分断能力及热稳定,最小两相短路电流主要用来校验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井下低压电网短路电流可以用解析或表格法两种方法计算,两种方法的实质都是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解析法计算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计算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2( d =∑∑+22)()(2XRUe∑R=R1/Kb2+R b+R2∑X=Xx+X1/ K b2+X b+X2式中I)2(d—两相短路电流,A;∑R、∑X—短路回路内一相电阻、电抗值的总和,Ω;Xx—根据三相短路容量计算的系统电抗值,Ω;R1、X1—高压电缆的电阻、电抗值,Ω;K b—矿用变压器的变压比,若一次电压为6000V,二次电压为400、690、1200V时,变比依次为15、8.7、5;当一次电压为10000V,二次电压为400、690、1200V时,变比依次为25、14.5、8.3;Rb、X b—矿用变压器的电阻、电抗值,Ω;R2、X2—低压电缆的电阻、电抗值,Ω;Ue—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V。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文档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挪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照,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照之一。

1、负荷统计按表 1-1 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表 1-1工作面负荷统计表格式额定功起动功电动电动额定功率因数率因数额定效率额定电额定电启动电设施名称机台机型压 (V) 流 (A) cos e cos q e流倍数数号(kw) 率功率∑Pe (kW )加权均匀功率因数cospj均匀功率因数计算公式:cos p j =P e1cos e1+P e2cos e2+...+P en cos enP e1 +P e2 +...+P en 加权均匀效率计算公式:文档P η +P η +...+P ηη = e1 e1e2 e2en enpjPe1+P e2+...+P en2、负荷计算1)需用变压器容量S b计算值为:∑ePS b =K x cos pj(KVA )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施无必定次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K x =0.286+0.714P max∑Pe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施按必定次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K xPmaxP eP max——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 kw 。

①合用一般机组工作面K x ×Pmax[ 煤矿供电手册 (矿井供电下∑P e10-3-2)]②合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K xPmax[ 煤矿供电手册 ( 矿井供电下×∑Pe文档10-3-3)]③ cos φ pj =∑(P i ×cos φei )[ 煤矿综采连适用电工技术 (3-3-3)]∑P i④ K b =K x ×∑ Pe[煤矿供电手册 (矿井供电下 10-3-1)]cos φpj井下其他用电设施需用系数及均匀功率因数表井下负荷名称需用系数 K x均匀功率因数cos综采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自移支架)一般机械化工作面(单体支架)一般机械化工作面(倾斜机采面)缓倾斜煤层(炮采工作面)急倾斜工作面(炮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纳掘进机的非掘进机的电机车:架线式电机车蓄电池电机车0 .4 + 0.6 P max / ∑P e 0.286 +0.714 P max / ∑P e其他运输设施(如输送机、绞车等)井底车场:无主排水设施有主排水设施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P e k x×103∑I g =ηUe cos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 3 pj pjPe——高压电缆所带的设施额定功率之和 kw;(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k x——需用系数;计算和选用方法同前。

【煤矿供电设计说明书】煤矿供电设计手册

【煤矿供电设计说明书】煤矿供电设计手册

【煤矿供电设计说明书】煤矿供电设计手册煤矿供电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 2 第一章系统运行环境 3 1.1 硬件要求 3 1.2 运行环境 3 第二章系统功能介绍 4 2.1 系统参数设置4 2.1.1 采区或工作面4 2.1.2 短路容量设置:5 2.1.3 高压计算参数设置:6 2.2 数据库9 2.2.1 变压器数据库9 2.2.2 低压电缆数据库11 2.2.3 高压电缆数据库12 2.2.4 高低压开关数据库13 2.2.5 高压发电机数据库14 2.2.6 高压电机数据库15 2.2.7 负荷数据库16 2.3 供电设计17 2.3.1低压计算17 2.3.1.1树形结构图绘制17 2.3.1.2开关、变压器、电缆、负荷基本数据录入20 2.3.1.3变压器校验,低馈整定24 2.3.1.4电缆校验25 2.3.1.5开关校验26 2.3.1.5电压损失和起动电压校验29 2.3.2 生成CAD图形30 2.3.3 说明书32 2.3.4统计表格33 2.4快速整定35 2.4.1 设备选型与校验35 2.4.1.1 变压器的计算与校验36 2.4.1.2 电缆计算与校验37 2.4.1.3 电压损失计算与校验39 2.4.1.4 低压负荷计算42 2.4.2 低压快速整定43 2.4.2.1 馈电开关1的整定43 2.4.2.2 起动器(1)电机46 2.4.2.3 馈电2和起动器2(电机)47 2.4.2.4 组合开关48 2.4.3高压快速整定49 2.4.3.1电缆保护49 2.4.3.2变压器保护52 2.4.4系统维护55 2.4.5快速整定说明书56 2.5 常用系数59 2.6 常用系数61 3.技术支援62 前言该软件是以Access为数据库,由Visual C#.Net汇编语言开发而成,在Windows2000以后版本、Office2003、Auto*****以后版本、Microsoft_.NETFramework3.5环境下运行。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矿井供电计算方法

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移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据,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据之一。

1、负荷统计按表1-1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表1-1 工作面负荷统计表格式设备名称电动机台数 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A 额定功率因数 e ϕcos 起动功率因数 q ϕcos额定效率e η启动电流倍数功 率)(∑kW P e加权平均功率因数pjϕcos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ene e enen e e e e pjP P P P P P ++++++=...cos ...cos coscos212211加权平均效率计算公式:ene e en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η...ηηη2122112、负荷计算1)需用变压器容量b S 计算值为:pje xb P K S cos∑= ()K V A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备无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max714.0286.0e x P P K +=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ex P P K max6.04.0max P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①适用一般机组工作面 K x = 0.286 + 0.714×P max∑P e [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2)]②适用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K x = 0.4 + 0.6×P max∑P e [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3)]③cos φpj = ∑(P i ×cos φei )∑P i [煤矿综采连实用电工技术(3-3-3)]④K b =K x ×∑P ecos φpj[煤矿供电手册(矿井供电下10-3-1)]井下其它用电设备需用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表井下负荷名称需用系数x K平均功率因数ϕcos综采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自移支架)一般机械化工作面(单体支架)一般机械化工作面(倾斜机采面)缓倾斜煤层(炮采工作面)急倾斜工作面(炮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用掘进机的非掘进机的电机车:架线式电机车蓄电池电机车其它运输设备(如输送机、绞车等)井底车场:无主排水设备有主排水设备∑/6.04.0max eP P +∑/714.0286.0max eP P +75.0~6.0 5.0~4.0 6.0~5.05.0 4.0~3.065.0~5.0 8.0 5.07.0~6.085.0~75.07.07.0~6.07.0~6.0 6.0 7.07.0~6.0 6.09.0 9.0 7.07.0 8.0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pjpje x egU k P I ηcos 3103∑×=∑e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x k ——需用系数;计算和选取方法同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井下高压网络的设备选择计算一、井下电力负荷计算注:需用系数法,进行井下电力负荷的各项计算。

计算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确定井下设置变电站的数目(包括固定和移动变电站)及其每一台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2、井下采区变电站的负荷,可按下式进行计算:1-1-01式中:S——所计算的电力负荷总视在功率;单位(KVA)千伏安∑PN——参加计算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不包括备用)之和;单位(KW)千瓦COSφ——参加计算的电力负荷的平均功率因数Kr(Kx)——需用系数,应按以下两种情况选取:第1种情况:各用电设备间无按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1-1-02各用电设备间有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1-1-03式中:Ps——最大电动机功率(如机组、运输机、掘进机等)单位(KW)千瓦3、井下井底车场等其它变电站的负荷,仍可按式(1-1-01)进行计算,其所取的各用电设备的需用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查表4、可以较正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应取其计算功率。

5、一个采区变电所供给二个以上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应按下式计算;1-1-04式中:K S1——井下各变电所间的同时系数,一般取0.8~0.91-1-06式中:Amin——电缆短路时热稳定要求的最小截面,单位(mm 2)毫米2I K(3)——三相最大稳态短路电流,单位(A)安t f ——短路电流作用的假想时间,单位(S)秒二、井下高压电缆的截面选择计算1、按持续允许电流选择电缆截面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3、按电缆短路时的热稳定选择电缆截面注:按电缆短路时热稳定选择电缆截面有以下两种方法:1)热稳定系数法。

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一般在纸绝缘电缆的热稳定计算都采用此方法∑P N ——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的计算功率,单位:(KW)千瓦COSφ——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K S1——井下各变电所间的同时系数,一般取0.8~0.9K S2——井下主排水泵或其他大型固定设备间的同时系数,0.9~1只有排水设备时取1;有其他固定设备时取0.9~0.95;注:以上公式在计算时,应按复数相加计算,即有效功率和无效功率分别相加后,在求出井下总负荷的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

当一个采区变电所或高压配电点供给三个或更多移动变电站时,取K S =0.65~0.856、井下总负荷的计算。

计算下井电缆截面积时,在井下中央变电所6(10)千伏母线上的负荷,考虑到负荷变化较大的采区与负荷稳定的主排水泵等井下固定设备分别采用同时系数比不分负荷情况采用一个同时系数法计算,可能更接近实际负荷,故在下式中,采用两个同时系数K S1与K S2计算井下总负荷。

1-1-05式中:S S ——井下总负荷的视在功率;单位(KVA)千伏安∑S——井下各变电所6(10)千伏母线上的视在功率之和,单位(KVA)千伏安K S ——各工作面间的同时系数,当供给二个工作面时,取K S =0.95;当供给三个以上工作面时,取K S =0.90;(三)选择电缆截面积的计算步骤1、按持续允许电流选择电缆截面K*Icc ≥In式中:Icc——空气温度为25°C时,电缆允许载流量,单位(A)安R 0、X 0——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及电抗,单位(Ω)欧/公里L——电缆线路长度,单位()公里cosφ、sinφ、tanφ——功率因数及与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弦、正切值。

注:高压系统中的电压损失按《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在正常情况下不得超过7%,故2)查表法式中:ΔU%——电压损失百分数;In——电缆中的负荷电流;单位:(A)安P ——电缆输送的有功功率,单位(KW)千瓦U N ——额定电压,单位(KV)千伏6千伏的油浸纸绝缘电缆在热稳定校验中,可以承受的三相稳态短路电流值及相应的短路容量。

查表4、按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1)计算法也可写成C——热稳定系数。

查表注:假想时间t f=t f1(周期分量作用的假想时间)+t f1(非周期分量作用的假想时间)按β”=1,t=0.2秒时,查手册第四专集的假想时间曲线得出:t f1=0.2秒,t f2=0.05秒,β”2,即t f2=0.05秒,则t f=0.2+0.05=0.25秒据以上计算结果,如电力系统容量超过150兆伏安,井下中央变电所馈出开关为瞬时动作时,其t f值可取0.25秒地面变电所向井下馈出开关的继电保护整定时限为0.5秒时,则t=0.7秒,查假想时间曲线,得t f1=0.58秒,t f2=0.05秒,则tf=0.58+0.05=0.63秒,取0.65秒cosφ——(平均功率因数,查表供多台电动机的干线电缆,由于每一段电缆所流过的电流不同,应分段按流过电流大小选择各段电缆截面,如差别不大时,一般选用同一截面。

2、按正常运行时,计算网络的电压损失Kr——需用系数∑P N ——干线电缆所供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KW)千瓦.干线电缆中所通过的工作电流:式中:U N ——(电网额定电压,单位(V)伏或按以上两种情况计算需用系数,即:P=Kr*∑P N式中:P——干线电缆所供负荷的计算功率,单位(KW)千瓦In——用电设备持续工作电流,单位(A)安用电设备持续工作电流的计算。

向单台或两台电动机供电的电缆,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流和计算,不考虑需求系数;采掘机械电动机的长时与小时容量不同时,取小时容量计算;向三台及三台以上电动机供电的电缆,则应按式中:K——环境温度校正系数R 0、X 0——支线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及电抗,单位(Ω)欧/公里cosφ、sinφ、tanφ——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因数及与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弦、正切值。

干线电缆中的电压损失ΔU 1的计算与ΔU 2相同,所不同处是计算ΔU 1时的 P (通过干线电缆的功率)和功率因数cosφ应按式: 通过干线电缆的功率 P=Kr*∑P N功率因数cosφ式中:L 2——(支线电缆的实际长度,公里I N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单位(A)安P N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单位(W)瓦U N ——(电网的额定电压,单位(V)伏∑ΔU=ΔU T +ΔU 1+ΔU 2式中:ΔU T ——(变压器中的电压损失,单位(V)伏ΔU 1——(干线电缆中的电压损失,单位(V)伏ΔU 2——(支线电缆中的电压损失,单位(V)伏计算电压损失系统,→ΔU T →ΔU 1→ΔU 2→ 表示电压损失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以上的计算方法相同)已知变压器中电压损失及允许电压降百分数后,可从下式中求出电缆截面。

从式:(∑ΔU=ΔU T +ΔU 1+ΔU 2)中可改写成:∑ΔU=ΔU-(ΔU T +ΔU 2)按公式计算:N 为额定容量(KVA)千伏安U X ——(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变压器中的电抗压降百分数(可查)或按矿用动力变压器的技术数据中的阻抗电压百分数U K ,按公式计算:cosφ、sinφ——变压器负荷中的功率因数及相对应的正弦值。

U2N ——(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单位(V)伏为查表方便,把各种矿用变压器归纳为U K %=4.5和5.5两类,可按不同的变压器负荷系数β及加权平均功率因数COSφ,查表10-5-2至表10-5-12,就可以求得变压器中的电压损失值ΔU T式中:β——(变压器的负荷系数,I N ——(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低压侧的负荷电流,单位(A)安I 2N ——(变压器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单位(A)安U R ——(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变压器中的电阻压降百分数(可查)或按矿用动力变压器的技术数据中的短路损耗ΔP (瓦),变压器中的电压损失ΔU T 的计算L 1——(干线电缆长度,公里U N ——(电网额定电压,单位(KV)千伏tanφ——(与通过干线电缆负荷的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切值;R0、X0——(电缆线芯单位长度的有效电阻及电抗,单位欧/公里。

如不考虑电缆线路的电抗时:公式可改写成:∑ΔU=ΔU-(ΔU T +ΔU 2)式中:ΔU T 及ΔU 2为已知时,可求出干线电缆上允许电压降值,并可按下式,求出干线电缆的截面。

式中:P N ——(通过干线电缆的计算容量,单位(KW)千瓦式中:ΔU——为允许电压损失值,单位(V)伏。

如: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为690V,即U K %=4.5%,则ΔU=30+660*0.07=76.2V,如允许电压降为10%时,ΔU=30+660*0.1=96V,同理在380V系统,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为397V,即U K %=4.5%,则ΔU=17+380*0.07=43.6V。

∑X——(起动回路中各环节相电抗和(包括变压器、电缆的电抗和电动机起动漏 抗),单位(Ω)欧U5ɸ——(变压器二次侧空载相电压,单位(V)伏3、按起动时,计算网络的电压损失1)无其他负荷,单台电动机起动电流计算方法,按下式计算:式中:U2ɸ——(变压器二次侧空载相电压,单位(V)伏∑R——(起动回路中各环节相有效电阻和(包括变压器、电缆的有效电阻和电动机起 动有效电阻),单位(Ω)欧可以写成式中:A——(电缆截面,单位(mm 2)毫米2(电缆导体电阻率,单位(Ω*m 2/m)欧*毫米2/米从表10-5-13~表10-5-16中可查K%值,已知负荷矩,即PN*L后,可用下式求出ΔU%值。

漏抗式中:X*st——(电动机起动时绕组漏抗标么值;如已知电动机的额定起动电流I stN 和起动时的功率因数cosφst 时,可以下式计算电动机起动时的有效电阻和漏抗。

电动机起动时每相阻抗Z str*st——(电动机起动时绕组有效电阻标么值;U ɸ——(电动机额定相电压,单位(V)伏;I KW ——(电动机的功率电流,即所取的基值电流,单位(A)安P 2——(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单位(KW)千瓦;m——(相数。

电动机起动阻抗计算如已知电动机起动时阻抗标么值时,可按下式计算电动机的有效电阻Rst 值 电动机起动时绕组有效电阻Rst 值, 电动机起动时绕组漏抗Xst 值。

电抗式中:电动机起动时每相电阻R st电动机起动时每相漏抗X st式中:U N——(电动机额定电压;单位(V)伏I stN——(电动机额定起动电流;单位(A)安cosφ、sinφ、tanφ——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因数及与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弦、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