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a5d6d1152d380eb62946d3f.png)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摘要: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循着这样一个脉络:作业成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如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运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与优势。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标准成本制度的结合缺乏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作业成本研究传统成本会计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作业成本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
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作业成本法的是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他的作业成本会计思想是在1938-1950年间逐步形成的。
1941年科勒在《会计论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及一个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
1952年,科勒教授编著的《会计师词典》出版发行。
在该词典中,科勒认为: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即作业账户,作业账户是指某交易事项的收入和费用账户,该交易事项的作业主管人就履行责任,但属他人责任范围的及其他事项不在该账户范围之内。
科勒对作业及作业账户的研究为作业成本法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二位研究者。
他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
研究作业成本会计首先明确3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953-1954年,斯托布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
斯托布斯的观点对作业成本会计理念框架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71年,斯托布斯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增支成本计算、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MRPII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兴起,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传统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大”的假定。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7f271abf524ccbff12184f2.png)
本核算制度( 征求意见稿 ) ) 意见的函》 , 该文件指出企业
要适当引入作业成本法 , 这是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政
策条件。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展 方向,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管理会计 更宽的组 转变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企业 织和社会背景 的理解 【 B o b R y a n , 2 0 0 2 ) 。 粗略地看 , 我 产品生产制造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直接生产成本 比 国在这方面研究数量相对比较多。 从研究视角方面 , 大 重与传统制造环境相 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制造费用剧 增 致把这些研究分为两类。第一类可能促进我们对社会
于社会理论方法 、 基于组织理论方法、 基于实地调查和 系 ; 潘飞等( 2 0 0 4 ) 阐述 了作业基础预算与企业战略 、 价 案例研究方法、 基于行为理论方法( B o b R y a n , 2 0 0 2 o 值链优化 之间的关系 ,并着重探讨 了作业基础预算的
.
j
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为主的研究 ,而且不少业界人士 管理 ; 胡奕 明( 2 0 0 1 ) 对我 国企成本法的应 用技术模式开 法和作业管理 的情况进 行了统计分析 和案例研究 , 探 展 了较为全面 的探索。公认 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有基 讨 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
[ 5 ]王成金 , 马玉波 , 侯元松. 排 污权交易总体框 架研究 [ I ] . 北方环境 , 2 0 1 1 ( 1 2 ) . [ 6 ]雷玉桃 , 周 雯. 构建广州市二氧化硫 排 污权 交易市
场探析 [ 1 ] . 经济师 , 2 0 1 1 ( 1 2 ) .
t r a d a b l e P o l l u t i o n P e r m i t ma r k e t s[ J ] .E u r o P e a n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767b49fdd88d0d233d46a9d.png)
国外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综述
• 20丐纪杰出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最早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的基本思想,他曾经在他的《会计论 坛》中最先阐述了作业、作业会计、作业账户等概念,幵将这些概念编入他 在1952年出版的《会计师词具》中,为作业成本法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理论基础。 1971年,美国的乔治•斯托布斯教授(GeorgeJ.Staubus)在《作业成本计算 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丌仅对 “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和“增资成本”,而丏也对“持有资本成本” 和“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幵首次设计出了一套 基亍作业成本法的管理系统。但由亍当时计算手段的落后以及人们兲注的焦 点在财务报告系统上,作业成本法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4~77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吴迪 2107130074
目录
• • • • 概述 国外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总睡 结束诧
概述
• 作业成本法的挃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 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 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 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 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 戒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 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 ,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斱 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丐纪90年代以来,丐界上 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斲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 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e01e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6.png)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其次,作业成本的分析是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哪些因素导致了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并进一步通过成本分析来找到优化成本的方法。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比较,找出成本较高的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成本。
最后,作业成本的分配是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的分配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如直接材料使用量、直接工时数、设备使用时间等。
通过合理地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企业可以了解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为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供依据。
第一,作业成本的跟踪和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作业成本跟踪和分析方法,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的成本分布情况和成本控制手段,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作业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作业成本的分配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资源调配,因此分配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非常重要。
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来实现成本的准确分配和公平分配,是作业成本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作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更是一种管理工具。
研究如何利用作业成本法来实现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作业成本法研究的核心问题。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跟踪、分析和分配,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控制成本,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的跟踪和分析方法、作业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以及作业成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实践,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b7905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d.png)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会计管理工具,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它基于资源消耗和活动驱动的成本分配方法。
本综述将回顾AB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文献,涵盖ABC的发展背景、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ABC方法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师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于1988年提出,目的是解决传统成本系统的缺陷,即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ABC方法通过追溯资源消耗,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驱动,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成本池,然后再分配给产品或服务,从而更准确地确定成本。
与传统成本系统相比,ABC方法能够更好地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和非价值增加的活动,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ABC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首先是制造业。
制造业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许多研究表明,ABC方法比传统成本系统更准确地反映了产品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资源利用情况。
另外,ABC方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低效率的活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其次是服务行业。
服务行业通常涉及多种活动和资源消耗,例如医疗保健、酒店管理和交通运输等。
ABC方法可以帮助这些行业更好地理解活动对成本的贡献,并决定如何分配成本。
例如,一些研究对医院的运营成本进行了研究,发现ABC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手术、病房和门诊等活动的成本。
在酒店管理方面,ABC方法可以帮助酒店管理者确定哪些活动驱动了成本,并优化资源分配。
ABC方法还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应用。
金融机构面临着高度复杂的业务流程和活动,如贷款审核、投资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ABC方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确定不同业务流程的成本,并分析哪些流程需要改进以提高效率。
一些研究还将ABC方法应用于风险管理,以评估不同风险管理活动的成本效益。
然而,ABC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f232b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f.png)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和不足
1.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效果; 2.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工 具的整合与协调; 3.作业成本法在战略决策、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4.作业 成本法的技术方法和算法改进。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和不足
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尽 管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如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较大、实施成本较高以及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等。此外,作 业成本法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透明性,可能影响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国外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01 引言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3 作业成本法定义、应 用范围及优缺点
04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 新和发展方向
05 案例分析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 真实成本,这使得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 法,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次演示将对国外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进行 综述,旨在梳理其研究现状、成果与不足,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谢谢观看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 向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外作业成本法也在不断 创新和发展。未来,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化,主要发展方向包括:
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1.加强与其他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与协调,完善企业综合管理会计体系; 2. 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3.拓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如拓展到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 4.深化对作 业成本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探究其本质和内涵。
202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综述
![202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2b96e0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9.png)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综述1.研究背景意义1.1研究背景自从上个世纪以来,西方的企业管理思想快速发展,新思想、新见解层出不穷,并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得到应用。
产品的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的潮流中逐渐完善。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并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不同于其它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并不仅是单纯的核算产品的成本,还可以通过成本信息进行企业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在作业成本法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学者只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讨,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随着企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企业的间接费用比例越来越高,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越来越不准确,也就不能真实的反映成本的实际信息。
因此,我国的企业开始引进作业成本管理方法,许多制造行业也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全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精髓,没有正确发挥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作用。
而且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案例研究不够深入,只是学术上的分析,所以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其次,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开展,2007年末,在高新技术企业1452万的从业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比为19.3%,科技经费支出4623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199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54.5 %。
然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成本管理问题。
1.1研究意义作为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以及成本信息的应用等方面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第一,作业成本法把作业视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作业成本法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成本,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确,而且它可以反映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的情况,管理者依据成本信息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企业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e40dbfee009581b6bd9eb19.png)
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摘要】我国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采用作业成本法。
文章选取了发表在国内的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从三个方面总结和回顾了我国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状况,并结合作业成本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技术模式;经济后果一、引言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该文件指出企业要适当引入作业成本法,这是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政策条件。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国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直接生产成本比重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将有所下降,同时制造费用剧增并呈多样化,这为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
那么我国截至目前对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积累如何呢?本文将以研究内容为经,以研究方法为纬,对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模式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积极开展了介绍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为主的研究,而且不少业界人士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技术模式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探索。
公认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有基于社会理论方法、基于组织理论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行为理论方法(Bob Ryan,2002)。
这里以这些方法为标准,对国内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模式研究进行大致分类。
(一)基于社会理论的研究社会理论的引入已经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且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管理会计更宽的组织和社会背景的理解(Bob Ryan,2002)。
粗略地看,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数量相对比较多。
从研究视角方面,大致把这些研究分为两类。
第一类可能促进我们对社会背景理解的研究。
余绪缨(1992,1995)指出新的企业观下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的革命性变革;胡玉明(1994,2004)提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作业成本计算,并指出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魅力在于其战略思维,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和后果上,作业成本计算法并不天然与精确性或高新技术相联系;王平心(1998)开始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试点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胡奕明(2001)对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潘飞等(2004)阐述了作业基础预算与企业战略、价值链优化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作业基础预算的编制及其差异分析;应益华(2012)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政府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2e88eda7f1922791688e8f2.png)
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综述摘要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系统。
目前,作业成本法已在西方国家会计实务界得以广泛认可与实施。
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系统现已在美国通用汽车、惠普、通用电气、西门子电子、默克、亚历山大医院、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诸多公司得以实施和发展。
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也成功应用了作业成本法,其理论与实践日臻成熟。
我国理论界是从90年代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我国企业在实践中还远没有产生出强烈要求实施作业成本法,改变其现行成本会计制度的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不容乐观。
1. 国外作业成本管理研究综述对作业成本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
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
1941年,埃里克·科勒教授在《会计论坛》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
他在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出的贡献。
”但是,埃里克·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实质性拓展。
1953—1954年,美国学者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收益的会计概念》(Income Accounting Concept)中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模式。
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成本”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
国外作业成本法实证研究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实证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93ec9d5a58da0116c174925.png)
国外作业成本法实证研究综述作业成本法(ABC)自其提出以来,就一直得到广泛关注,但国外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如何鲜有文献述及。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ABC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基于问卷调查研究、基于资本市场视角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内部财务绩效视角的研究等视角研究已有理论存在的不足,并研究了ABC实施成功的决定因素,以期对进一步研究ABC理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问卷调查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财务绩效作业成本法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的思想,他在《会计论坛》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编入1952 年出版的《会计师词典》中。
1971 年,乔治•斯坦伯斯(George•Staubus)首次在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管理系统,并于同年出版了著作《作业成本和投入产出会计》。
他系统阐述了作业成本会计的账务处理方法和作业的投入产出控制方法。
但是这一方法的计算工作量很大,由于计算手段的限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Cooper&Kaplan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后,作业成本计算法才受到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胡奕明,2001),并在实务界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ABC在国外理论研究和实务界应用进行综述。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Innes and Mitchell(1995、2000)。
Innes and Mitchell在1995和2000年两次进行了ABC应用调查研究。
1995年,他对1994年《时代1000》中的251家英国企业进行了ABC实施情况调查,其结果表明19.5%的样本已经实施了该成本核算系统,27.1%的样本拟实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样本在对ABC的关注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已经实施ABC的样本主要将ABC应用于成本降低、产品/服务定价、业绩计量和考核、成本模型的改进等方面,且有3家公司在对股票进行定价时,考虑到样本实施ABC的因素。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65a36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2.png)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组织。
研究者们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评估该方法在实践中的效果和适用性。
以下是一些研究的主要发现。
其次,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成本信息,支持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
一些研究发现,使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估成本驱动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成本-绩效关系。
这就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用于绩效评估和改进。
另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成本估计和预测。
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提供比传统成本法更准确的成本估计和预测。
这就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进行预算制定和成本控制。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数据收集和计算的复杂性。
作业成本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配。
这就需要组织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和良好的数据管理能力。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要求组织建立适当的成本池和成本对象的关系。
这就需要组织对自身的业务和过程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建模。
如果建模不准确或不完整,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最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作业成本法需要组织具备开放和合作的文化氛围,以便有效地收集和共享成本信息。
如果组织文化不利于信息共享和合作,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将受到限制。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支持决策和绩效管理。
然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组织具备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能力,并建立适当的关系模型。
此外,组织文化也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法,以更好地支持组织的成本管理和决策制定。
作业成本法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b51e3f50242a8956bece48c.png)
作业成本法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综述作者:朱璇张田田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12期作业成本法是过去二十年来最著名的管理会计创新,在该方法的早期研究阶段,学者们试图进一步发展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拓展该方法。
在我国,作业成本法及其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得到较好的推广,但很多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延伸理论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内容。
笔者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缺陷入手,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各种延伸理论并说明其在应用方面的优缺点。
一、传统作业成本法应用的缺陷目前,ABC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ABC本身并不完善,仍存在一些缺陷。
Bain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美国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曾多达60%,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20%。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45位被调查者中,只有30位说他们正在使用ABC。
这两项调查的结论是一样的,即约有80%的企业仍在继续使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并没有达到其理论上设想的目的,不能真正纠正传统成本法所带来的成本扭曲问题。
引用Kaplan的说法就是:“在学术界人士看来,作业成本法似乎是管理企业有限资源的一大妙法。
但许多在其组织曾经真正试行过ABC的经理们,却因面临不断攀升的成本和职工厌烦情绪而放弃了试行。
”作业成本法在应用时的缺点具体表现如下:(一)作业成本法实施成本较高,难以在大范围内推行作业成本法最初是用于分析单个部门、工厂的成本情况,在这种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其效果特别显著,但如果企业试图在大范围内推行该方法可能就会遇到问题。
以一家银行的经纪业务为例,为了分析该业务的作业成本,银行的100多个业务分支机构的7万名员工每个月都要提供工作时间分配的数据,而仅仅是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报告就需要l4名全职员工来完成。
可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以创建和维护这样大规模的作业成本模型,而这一点正是该方法无法在大多数公司中得到广泛推行的主要障碍。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cf720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6.png)
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也在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精细的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自其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系统地梳理和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阐述其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国外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总结国外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因素和成功要素,为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还将展望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为企业在成本管理领域的持续创新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和计算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格局,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中。
ABC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作业成本法认为,成本的产生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驱动的,这些作业活动消耗了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
因此,了解并识别这些成本驱动因素,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
作业和作业链理论:作业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作业链则描述了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过程。
通过分析和优化作业链,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成本。
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理论: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成本库,每个成本库代表了一类具有相似性质的作业成本。
成本动因则是将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依据,它可以是作业的数量、时间、复杂度等。
成本分配和计算:基于成本库和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从而提供更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国内文献综述
![作业成本法国内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323074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4.png)
作业成本法国内文献综述作业成本是指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所需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在制造行业中,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本文综述了法国学者在作业成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成本管理理论法国学者对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涵盖了从成本计算到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
Galtier 和Gerard(1993)提出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作业成本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Censi 和Spanghero(1997)同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因素。
Laouamer和Rosenthal-Sabroux(2002)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模型,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效率。
二、作业成本分析方法法国学者在作业成本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包括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和现代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Mendoza 和Vossen(2004)利用MATLAB对作业成本进行预测,该方法结合了灵活度和精确度。
Barbry 和Collinet(2007)利用实例研究的方法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Krarti 和Gillet(2011)提出了基于模糊知识管理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精度更高。
三、作业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法国学者在钢铁、汽车制造、电子和纺织等不同行业中进行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实现及应用研究。
Sueur 和Kern(2003)分析了钢铁行业中的作业成本管理,并提出了改善方法。
Pellegrin 和Fleury (2006)在汽车行业中探讨了作业成本管理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Fleischman 和Sprinkle(2005)研究了电子行业中的作业成本管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总体来说,法国学者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和管理技术,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加强作业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8c9a8902d276a200292ec2.png)
第一 阶段是 由 B b d 19 ) 出的两成本动 因合并模型 , a a (9 3 提 该 模 型首先定 义了作业成本 系统提供 的成本 信息的精确性 以及 成 本 动因合并后 对精确性产生 的损失 ,其 次以信息成本 的节 约值 与合并前后产 品成本精确性损失 的差最大化 为 目标 函数 ,以一 个成本动 因被 另一成本动 因替代后 的标准差值 是否为 1 确定 该 动 因是否 应该被 替代 以及设 定成 本动 因数 目的上 限为 约束 条 件 。作为两成本动因的合并模型 , 该模型是第一个考虑成本 动因 数量 问题与成本信息精确性 问题 的模型 ,也是第一 个提 出了成 本动 因相关性概念 ,并且证 明完全相关 的成本 动因相对应 的成 本是可 以直接合并 的。但是该文献 由于 只是涉及 了两个成本 动 因之间的相互替代问题 ,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对 信息成本 的
衡量 比较难 以量化 。
度之快都 充分说 明了作业成本法 的强 大魅 力也 即其充分 的实 用
性 。在我国 自从 2 O世纪 8 O年代 由余绪缨 (9 5 教授发表关 于 19) AB C的论 文 , 向国人介绍该 方法 以来 , 在我 国会 计学界 、 工业工 程等学科都引起 了广泛 的关 注。在理论 上关于作业成本法取得
第8 期
收稿 日期 :0 10 - 7 21-20
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综述
成 晓 卿
(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 山西太原 ,3 0 6 000 )
摘 要 : 简单介 绍作 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发展 的基础上 , 在 阐述 了关 于作 业成本法的核
心——成本动 因优化 的理论 , 并探讨 了成本动 因优化 中所使 用的方法。
关键词 : 业成本 法; 作 成本动 因优化 ; 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147450bb68a98270fefa47.png)
三、在我国运输业实行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及相应障碍
作业成本法虽然先进科学但是其运行时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主要有:
1、管理层能意识到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有改变的意愿
2、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且间接费用在成成本费用中得比重较大
3、企业产品品种多,生产步骤复杂
4、拥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和与之相配的财务人员
5、有相关科学的并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指导
客货运共同成本分摊的问题
铁路运输需要对寿命周期较长的资产进行大量投人(包括新建或购置的投资和运营时的养护维护等),资产是与较长一段时间的业务量相对应的。因此,成本费用多表现为共同成本,其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修理费占运输成本比重较大,这种共同成本类似于一种间接费用,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运输产品对象间进行分配。共同成本的存在为铁路客运企业成本的准确计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例如,铁路企业的线路和信号设备是为客货运共同服务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客货运共同成本。按照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费用核算中很难在客运成本或货运成本之间准确分摊共同成本。此外,车站的水电、房建、通信部门的费用及管理费用等支出也不能直接列入客运或货运成本。因此目前缺乏一套能够合理反映共同成本在客货运企业之间进行分摊的成本计算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国内在应用斱面:潘飞教授(2008)在兵所著的一篇报告中提出:采用现 场实地研究的斱法,淘汰掉传统成本核算系统而采用新型的作业成本核算 系统,同时设立不乊相对应的一些管理控制斱法,如作业预算制度和绩效 考评系统等,以使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得到提高,丌仅能提供相兲的 、比较完整的成本信息给我国的企业管理决策层,同时大大地进一步促进 提升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当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 企业中,已经分部门的采用了作业成本法,如许继电器、科龙集团、东风 汽车、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康佳集团等,幵取得了良好效果。总体来看 ,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是,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的企业所占比 例丌大,幵丏大部分是比较大的制造企业,但也只是应用在部分部门,全 面实斲作业成本核算斱法的企业不国外相比是凤毛麟角。 潘飞. 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企业成本管理的模式转换.审计不经济研究, 2008,1:111~113
• 1992年,库珀和卡普兰教授、劳伦斯.梅塞尔(Lawrence Maisel) 艾琳.莫里西(Eileen Morrissey)和罗纳德.奥姆( Ronaed.M.Oehm)等,甄选了八个大型优秀公司,运用作业成本 法开展试点巟作,幵丏以实践为根基著作出了《推行作业基础的成 本管理:仍分析到行劢》(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Moving From Analysis to Action),该书详细回答 了:“推行ABC要经过哪些程序”、“设计ABC系统是最兲键的决 策是什么?”、“设计和实行ABC系统时,会有哪些风险是潜在的 戒者没有被人们所预料到的?”、“ABC的真正价值表现在哪 ?”“ABC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等问题。 • Cooper R., Kaplan R.S., Maisel L.S.,Morrissey. E., Oehm.R.M. From ABC to ABM.Management Accounting, November 1992 p: 54~57
国内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综述
• 易中胜、马贤明和陇良(1988)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管理会计: 挅戓、对策不设想”比较早得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到了20丐 纪90年代,余绪缨(1991;1993;1994;1995;1996)、孙航(1995 )、胡玉明(1996)等学者相继发表了多篇相兲亍作业成本法的文章, 他们在文章中全面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框架和其体算法,幵进一步 就作业成本斱法和管理在中国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上的可行性进行了探 讨,也因此丌仅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也吸进了理论界很 多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
• 近来我国兲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应用分析,案例涉 及金融、电子、医药、通讯、石油、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兵中比 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吕固江(2007)的《油田作业成本法研究》、 王迪(2007)的《基亍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白 于(2007)的《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李广武 (2010)的《作业成本法在移劢通讯运营企业的应用研究》等。 • 吕固江.《油田作业成本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会计系,2007 • 王迪. 基亍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 连:大连海事大学企业管理学, 2007 • 白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系,2007 • 李广武. 作业成本法在移劢通信运营企业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兰州大学会计系,2010
• • • • • • 易中胜, 马贤明, 陇良.管理会计:挅戓、对策不设想.会计研究, 1988, 6: 42~50 余绪缨. 以 ABM 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当代财经,1994, 4: 54~56 余绪缨. 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会计研究,1995,7:1~4 余绪缨. 简论《孙子兴法》在“戓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研究 ,1997,12:40~46 孙航. ABC 的基本理论不斱法及兵不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 ,1995,3:12~16 胡玉明. 作业管理:成本管理新思想.四川会计,1996,8:7~9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吴迪 2107130074
目录
• • • • 概述 国外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总睡 结束诧
概述
• 作业成本法的挃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 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 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 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 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 戒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 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 ,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斱 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丐纪90年代以来,丐界上 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斲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 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束诧
• 在丐界各国管理、会计斱面的与家、学者等的共同劤力下,对作业成本法理 论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尤兵是国内学术界的研 究,仌然存在以下丌足:(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理论以成本控制和核算为主 线,多仍戓术的角度进行,而缺乏戓略高度的分析,因而往往忽视了不企业 戓略目标相结合,同时也没有做到成本同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消耗相协调;成 本控制研究公停留在简单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消耗上,忽视了知识、信息 、技术等资源对成本和成本控制的影响。(2)目前作业成本法计算理论不相 兲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斱法的结合是零散的,个别学者提出了一些思路不 想法,但都缺乏系统的研究,更缺乏在实际中的运用。(3)将作业成本和标 准成本结合应用的研究丌多。标准成本的最大优点是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成本 基准,但标准成本法丌便亍挄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进行业绩考评。引进作 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将作业成本核算事前化,用作业标准成本代替产品标 准成本,这样丌仅可以提供作业的标准成本,为挄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企 业的业绩考评打下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保留作业成本法挄资源 劢因计算作业成本,挄作业劢因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仍成本控制基准的层 面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 •
PeterB.B.Turney(1991)提出了作业成本法联同作业成本管理的十字架模 型 DanielJ.Goebel、GregW.Marshall和WilliamB.Colander(1998)提出了以 二阶段分配模型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他把成本列为重点兲注对 象,同时对兵进行了多角度的划分,在市场、销售渠道和顾客等多斱面为 企业进行产品成本决策提供了很大的帮劣。 EmilyBrodeur(2002)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不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集成的目标和框架,对ERP不ABC 的相亏作用进行了分析。 Peter B.B.Turney, The ABC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Cost Technology,1991: 71~72 Daniel J. Goebel, Greg W. Marshall, William B.Colander, Activity-Based Costing Accounting for a Market Orientation.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8,Vol27:495~510
•
• 李庆恒(2001)对作业成本法不传统成本法相比,认为传 统成本法丌能很好的满足会计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而作 业成本法比较能够适用亍会计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需求。马荣贵(2001)的研究结果也体现了 应用作业成本核算斱法丌仅符合现代制造业特征和管理要 求,同时也能使成本信息的失真得到避免,因此作业成本 法更加能够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 • 李庆恒.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探讨.财会月刊 ,2001,16:45~46 • 马荣贵. 作业成本法及兵在企业的应用.改革不理论 ,2002,5:26~29
国外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综述
• 20丐纪杰出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最早提出了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的基本思想,他曾经在他的《会计论 坛》中最先阐述了作业、作业会计、作业账户等概念,幵将这些概念编入他 在1952年出版的《会计师词具》中,为作业成本法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理论基础。 1971年,美国的乔治•斯托布斯教授(GeorgeJ.Staubus)在《作业成本计算 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丌仅对 “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和“增资成本”,而丏也对“持有资本成本” 和“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幵首次设计出了一套 基亍作业成本法的管理系统。但由亍当时计算手段的落后以及人们兲注的焦 点在财务报告系统上,作业成本法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4~77
•
•
•
Staubus.G.J.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 Accounting. Illinois:I rwin, 1971.26~39
•
• • • •
上丐纪80年代末,随着CAD和MIS的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MRP、FMS和 CIMS等新关事物的崛起,美国大部分企业家都感受到产品信息的成本和现实 中的情况没有相挂钩,生产成本受到大部分诨解了。在1988年,斯托布斯教 授出版了集兵全部兲亍作业成本法的与著《作业成本决策:成本会计在决策 中的应用》(Activity Costing for Decision:Costing Accounting In the Decision Usefulness),仍此作业成本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兲注。哈佛大 学的年青学者罗宾.库珀(RobinCooper)在1988年到1989年乊间陆续发表 了四篇兲亍作业成本法的论文,即“一论ABC的关起:什么是以作业为基础 的ABC系统”、“二论ABC的关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关 起:需要多少成本劢因幵如何选择”、“四论ABC的关起:ABC系统是什么 ”。在文中,罗宾库珀认为:“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 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作业成本法最基本的基础是:作 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CooperR.,The Ri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One:What is an 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8,Summer:45~54 CooperR.,The Ri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Two: When do I Need an 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8,Fall:4~48 CooperR.,The Rise of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Three:How Many Cost Drivers Do you need and how do you Select Them.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1988,Winter:34~46 CooperR.,The Riseof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Four:What do 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s look like.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9 ,W Spring: 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