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纲要.doc
宫颈癌放疗临床指南
宫颈癌放疗临床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宫颈癌放疗的临床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宫颈癌放疗的治疗策略宫颈癌的放疗治疗策略通常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的组合。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期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外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是指将放射线从体外照射到宫颈癌区域,以杀死癌细胞。
通常,治疗计划包括每天接受小剂量放射线照射,连续进行数周。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所有放疗疗程,不得擅自停止或中断治疗。
内部放射治疗内部放射治疗是通过将放射源放置在宫颈附近,直接照射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内部放射治疗通常与外部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宫颈癌放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宫颈癌放疗时,患者和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查:放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复发情况。
2. 注意饮食: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对治疗有不良影响的食物。
3. 休息和锻炼:患者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和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
4. 心理支持:宫颈癌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项艰难的挑战,患者和家人可以寻求心理支持来帮助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
5. 避免诱发因素:患者在放疗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和其他可能诱发癌症的因素。
结论宫颈癌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
然而,在进行放疗治疗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遵循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请咨询专业医生。
)。
宫颈癌放疗的临床步骤
宫颈癌放疗的临床步骤
1. 诊断和分期:首先,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
织活检等手段来确诊宫颈癌,并确定其分期。
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和是否蔓延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2. 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宫颈癌的分期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放射
治疗团队会制定一个针对该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计划。
该计划会考虑
到放射剂量、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等因素。
3. 放疗技术选择:宫颈癌放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技术。
外照射是通过放射线从体外照射到患者体内,而内照射是将放
射源直接放置在患者体腔内。
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技术会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放疗过程:放疗过程通常分为多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数分
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放疗可以每天进行,或者每周几次,具体取决
于治疗计划。
放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以确保放
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5. 放疗后的监测和随访:放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发现任何复发或并发症的迹象。
随访通常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总结起来,宫颈癌放疗的临床步骤包括诊断和分期、放射治疗计划、放疗技术选择、放疗过程以及放疗后的监测和随访。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宫颈癌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概述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早期和晚期宫颈癌患者。
本文将介绍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
早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早期宫颈癌是指肿瘤仅限于宫颈,没有向其他组织扩散。
早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通常包括下述步骤:1. 定位和模拟:使用放射学图像技术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并制定治疗计划。
2. 放疗计划:根据肿瘤特征和患者情况,制定放疗计划,包括照射区域、剂量和治疗时间等。
3. 辅助治疗:在放疗前或期间,可以结合化疗、手术或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4. 放疗执行: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放疗,通常使用外部放射治疗技术,如3D适形放射治疗或强调调强放射治疗。
5. 随访和评估:治疗结束后,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监测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晚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是指肿瘤已经扩散到宫颈以外的组织或器官。
晚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通常包括下述步骤:1. 定位和模拟:使用放射学图像技术确定肿瘤位置和扩散范围,并制定治疗计划。
2. 放疗计划: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和扩散范围,制定放疗计划,包括照射区域、剂量和治疗时间等。
3. 辅助治疗:在放疗前或期间,可以结合化疗、手术或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4. 放疗执行: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放疗,可以使用外部放射治疗技术和内部放射治疗技术,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或子宫内放射治疗。
5. 随访和评估:治疗结束后,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监测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和风险在进行宫颈癌放射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风险:- 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腹泻和皮肤反应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缓解。
- 放射治疗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
医生会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以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风险。
- 宫颈癌放射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疗程,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所有治疗过程,以获得最佳疗效。
宫颈癌放疗
2.术后放疗
• 术后放疗以体外放疗(调强放疗)为主。 • 术后放疗是根据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决定。 • 如存在手术切缘不净、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任一高危因素,术后需
辅助放化疗。 • 肿瘤大、深部间质受侵和脉管间隙受侵属于中危因素,根据2015年
Sedlis标准,术后辅助放疗或放化疗。
2.术后放疗
LVSI + + + -
1.1体外放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PET检查有助于确定淋巴结转移的范 围,有有助于术后患者是否还有残留阳性淋巴结的诊断。
根据妇科检查以及影像学 情况确定肿瘤靶区(GTV)、以宫颈癌 直接扩散和淋巴转移途径确定淋巴靶区(CTV)。
外照射的治疗靶区:需要包括子宫体、宫颈、宫旁、阴道(下界 距肿瘤至少3cm)和相应的淋巴引流区。
• 放疗完成的期限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必备因素。 • 放疗超过9周比少于7周 的患者有更高的盆腔控制失败率,推荐56天
内完成所有的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
二、宫颈癌放疗的方式
1. 根治性放疗 2. 术后放疗 3. 同步化疗
1.根治性放疗
1.1体外放疗 –常规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适形放疗
1.2近距离照射
如病变已侵犯阴道下1/3,双侧腹股沟也应包括在照射野内。 放疗剂量:45-50Gy/1.8-2.0Gy、5-6周,靶区内剂量均匀性在±5%范
围。
1.1体外放疗
同时评估危机器官,如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小肠、髂骨、骶尾骨 、耻骨、股骨头、股骨颈等。
对于不能切除的体积局限的肉眼病灶或淋巴结,可以采用调强适形放 疗技术对病灶进行加量放疗,追加剂量一般为10-20Gy。
1.1体外放疗
• 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 以CT或MRI为基础的计划设计和适形遮挡技术是目前EBRT的标准治 疗方法。
宫颈癌放射治疗指南
一(7)宫颈癌治疗的近年发展
• 美国NC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美国国家癌症研究 所 强烈建议对侵袭性宫颈癌用同步放化疗替代单纯 放疗
一(4) 宫颈癌的诊断要点
1 盆腔检查是诊断宫颈癌的最主要的步骤,包括阴道,外阴, 宫颈,子宫,宫旁,直肠等
2 双合诊和三合诊是必须步骤,注意有无出血、贫血 3 宫颈及宫颈管组织学是确定宫颈癌的最重要证据 4 影像学检查:盆腔和腹部的增强CT和MRI,PETCT 5 其他:胸部X线检查,肝、肾超声是必检项目,肾血流图 6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
IIIA IIIB IV期
IVA IV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肿瘤超出了真骨盆范围,或侵犯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肿瘤侵犯邻近的盆腔器官 远处转移
Cervical cancer stage IB
Cervical cancer stage IIA
宫颈癌放射治疗指南
学习目标
熟悉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和分期 掌握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掌握宫颈癌外照射的方法
掌握宫颈癌腔内照射的方法 熟悉宫颈癌放疗并发症
目录 共五章
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分期 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结果 宫颈癌的外照射技术及进展 宫颈癌的腔内照射技术 宫颈癌的放疗并发症
一(1) 宫颈癌的发病情况 发达国家
Ⅳ 肿瘤播散超出真骨盆或(活检证实)侵犯膀胱 或直肠粘膜泡状水 肿不能分为IV期
宫颈癌放疗流程
宫颈癌IMRT的应用---流程1 . 体位固定-体膜制作(第一天)精确的体位固定及体位的精确重复, 是保证调强治疗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及根本措施。
采用精确的治疗体位的固定技术, 不仅使适形放疗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而且能够进一步缩小PTV 的范围, 使它更加接近CTV。
但目前最优的固定方式尚有争议。
国内外多采用仰卧或俯卧位的治疗方式。
体膜有一定的回缩性,为了精确的定位建议第一天制作体膜,第二天定位。
2.数据采集-CT定位(第二天)IMRT 在治疗时, 逆向计划过程需要确定接受处方剂量的靶区。
体位固定后应用CT 扫描确定靶区轮廓。
要求患者排空膀胱,口服泛影葡胺(20%泛影葡胺加水1500ml)1-1.5h 后在CT模拟定位机下行CT增强扫描(至扫描前不再排空膀胱),扫描范围从隔顶至坐骨结节下缘下2cm,层厚5 mm。
采用仰∕俯卧位,双手互握肘关节置额,双腿自然并拢,用体模固定。
扫描时多采用静脉增强, 可以区分淋巴结和血管, 阴道内放入柱状标记物标识。
3.靶区勾画在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 像其它恶性肿瘤一样,靶区的精确勾画是关键。
IMRT 靶区勾画时, 要描述两个靶体积: GTV, CTV。
GTV 由肉眼可见肿瘤组成。
术后放疗, 不需要GTV 轮廓,仅需要描述CTV。
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肿大淋巴结。
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
CTV的具体勾画是上界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下界在闭孔下缘,以实体肿瘤或子宫体、子宫颈或淋巴结为标准,无实体肿瘤或淋巴结的层面以髂总、髂内外动脉为标准,旁开7—10 mm作为前后及左右侧界。
CTV不包括骨盆组织,但包括部分膀胱、直肠。
CT 扫描很难将宫颈内的肿瘤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子宫区别开来, 受累及的区域淋巴结常常位于原发灶邻近区域, 即使没有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也存在向宫腔内扩散的危险。
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
宫颈癌放射治疗标准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年版)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5)心电图、胸片;(6)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7)腹部超声检查;(8)盆腔定位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凝血功能+D二聚体;(2)ECT或PET-CT检查;(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CT。
3.腹部B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二、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执行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天。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放疗计划: CT模拟定位后放疗计划:加速器10MV-X线盆腔外放疗,勾画CTV包括盆腔淋巴
引流区,宫旁组织,阴道残端3cm,PTV根据CTV外放0.7-2cm.DT:45Gy/25F.
放疗后注意事项
▪ 阴道冲洗每日一次,至少坚持三个月 ▪ 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到正常,若有异常对症处理
▪ II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未达下l/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
▪
IIa期 癌累及阴道为主,未达下1/3,≤4cm者为IIa1期,>4cm者为IIa2期。(放
疗同IB期)
▪ IB2,IIA2虽然可选手术或者放化疗,但认为局部晚期,放化疗为I类证据,手术为II类证 据
宫颈癌的分期
中晚期病人以放化疗为主(体外+腔内放疗+化疗,A点大于85Gy) ▪ IIb期 癌浸润宫旁为主 ▪ III期
靶区的勾画
▪ GTV(gross tumor volume) 大体肿瘤区 临床和影像学可见肿瘤区域,包 括盆腔及其他部位转移淋巴结。
▪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治疗靶区 包括肿瘤区,亚临床灶及可能侵 犯的范围。
▪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em)计划治疗靶区 考虑脏器异位,病人摆位误差 的情况下为满足CTV的治疗提出的实际治疗靶区
放射治疗并发症:早期反应
▪ 感染 ▪ 阴道炎症 ▪ 外阴炎症 ▪ 小肠反应 ▪ 直肠反应 ▪ 膀胱反应 ▪ 皮肤反应 ▪ 骨髓抑制 ▪ 机械损伤(腔内放疗)
放疗并发症:晚期反应
▪ 皮肤皮下组织,纤维化,挛缩 ▪ 宫颈、阴道萎缩狭窄,宫腔积液,积脓 ▪ 盆腔纤维化,压迫神经,输尿管,引起疼痛,肾积水 ▪ 小肠;狭窄、粘连、梗阻、溃疡,引起腹痛、腹泻、血便 ▪ 直肠: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血便 ▪ 膀胱: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肾盂积水 ▪ 骨头: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
宫颈癌的后装放射治疗
②阴道癌的后装腔内放射治疗:
后装特制的阴道容器(图1)可以针对阴道部肿瘤进行敷贴照射,对 较广泛的肿瘤可用阴道塞子中间插入宫腔施源器进行摆动照射(见图2), 可以形成较均匀的柱状曲线,临床剂量争取达到6000~7000cGy,对不需 要照射的可用铅防护,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
腔内放射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适合需要的剂量曲 线,因而为提高疗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装宫腔单管照射:将宫腔容器置于宫腔内,根 据宫腔深度及治疗需要决定宫腔放射源移动的长 度、放射源在宫腔在宫腔容器内根据计划在不同 位置上停留不同时间,则形成治疗子宫内膜癌需 要的与子宫形态相近似的倒梨形剂量分布曲线。
(见下图)
具体情况是肿瘤的分期与大小确定。
宫颈癌NCCN治疗指南
ⅠA: 手术 ⅠB1 手术或放疗(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ⅠB2:放疗加化疗为主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ⅡA1:手术或放疗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ⅡA2:放疗加化疗为主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ⅡB:放疗加化疗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ⅢA:放疗加化疗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ⅢB:放疗加化疗 (内照射+外照射+化疗)
妇科腔内现代放疗剂量学系统
目前妇科近距离治疗所采用的技术,无论是放射源的分布、剂量计算、 优化和治疗计划的评价等多方面,都是传承经典的妇科放疗剂量学系 统,较少以特定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为基础。
5.放射源的置放方式
目前,主要采用后装技术。
先将施源器(applicator)置放于接近肿瘤的人 体天然腔、管道或将空心针植入瘤体,再导入放 射源,由计算机计算治疗剂量并程控近距离放射 治疗设备。
宫颈癌的放疗常规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一、放疗原则1.所有期别的宫颈癌均可用放射治疗。
2.原位癌当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手术或者为多中心原位癌,可单纯腔内放射治疗,A点剂量达到45~50 Gy。
3.ⅠA期可单用腔内放疗,A点剂量为75~80 Gy,由于淋巴结转移少,可不用外照射。
4.ⅠB期、ⅡA期可以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依据病人情况和病灶特点决定。
也可术前放疗或放疗加化疗。
必要时加术后放疗或同步放化疗。
(1)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术后病理有高危因素[如原发肿瘤大、浸润深度深和(或)脉管癌栓、有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宫旁组织阳性]者需盆腔外照射45~50 Gy(如为常规、三维适形技术需在40 Gy 后屏蔽直肠、膀胱),阴道残端内照射10~20 Gy,必要时联合同步增敏化疗。
若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需行扩大野外照射。
(2)根治性放疗:未手术者需内外照射联合,同步增敏化疗。
盆腔外照射45~50Gy(如为常规、三维适形技术需在30~40 Gy后屏蔽直肠、膀胱),其中在20~30 Gy后开始加用内照射。
ⅠB1期、ⅡA1期的A点总剂量80~85 Gy,ⅠB2期、ⅡA2期的A点总剂量≥85 Gy。
若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需行扩大野外照射,淋巴结瘤区剂量尽可能大60 Gy。
(3)放疗后手术:如病理为腺癌或肿瘤对放疗敏感度不佳,放疗后仍有肿瘤残留,可考虑辅助性子宫全切术。
(4)术前放疗:ⅠB2期和ⅡA2期患者局部肿瘤大,可予局部后装治疗,源旁2cm剂量达15-20Gy5.ⅡB期、Ⅲ期首选根治性放疗(内外照射联合),同步增敏化疗。
也有行放疗前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者。
A点总剂量≥85 Gy。
若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需行扩大野照射,淋巴结瘤区剂量尽可能达60 Gy;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照射野需包括腹股沟淋巴引流区。
下1/3阴道受侵时建议行腹股沟淋巴引流区预防性外照射45~50 Gy,及阴道柱状施源器阴道补量。
ⅢB期建议宫旁补量至60 Gy,且建议行腹主动脉淋巴引流区预防性外照射45~50 Gy。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流程
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流程概述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在其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流程。
诊断和评估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既往疾病和手术史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盆腔超声、CT扫描和MRI等,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3. 病理学检查:通过宫颈活检或刮片检查,确定宫颈癌的类型和分级。
放疗计划制定1. 多学科会诊:医生、放射治疗师、放射肿瘤学家和其他专家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多学科会诊,商讨最适合的放疗方案。
2. 放疗模拟:在放疗治疗开始前,患者将进行放疗模拟,以确定最佳的照射计划。
这可能包括CT扫描、核磁共振和正位定位等。
3. 剂量计划:放射治疗师将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剂量计划,以确定适当的放疗剂量和照射区域。
放疗过程1. 外照射治疗:患者将在放疗机上接受外照射治疗,通常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数周。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相对静止,以确保照射准确。
2. 内照射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照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通过将放射源放置在宫颈内部,直接照射癌细胞。
3. 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患者将进行定期的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情况。
治疗效果评估1. 影像学检查:通过定期的盆腔超声、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缩小情况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2. 临床评估:医生将通过体格检查和症状询问等方式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访和复发处理1. 患者将进行长期的随访,以监测复发情况。
随访期间,医生将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 如果发现复发或转移,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以上为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流程,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心态。
实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路线
实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路线
1. 诊断和分期
- 通过妇科检查和宫颈抹片,初步确定宫颈癌的可能性。
- 进行宫颈活检,确诊宫颈癌并确定病理类型。
- 进行全身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和淋巴结检查,以确定病情分期。
2. 治疗计划
- 围绕病情分期、病理类型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 考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3. 放射治疗的实施
- 确定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适宜剂量。
- 使用外部放射治疗或内腔放射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
计划。
4. 随访和评估
- 放射治疗结束后,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监测患者的疗
效和生活质量。
- 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评估治疗效果。
-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建议,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后的生活变化。
以上是一份实施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路线,具体的治疗方案
和操作步骤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治疗过程中,需确保专业团队的独立决策,并遵循简单策略,避免
法律复杂性的干扰。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实践路径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实践路径1. 预治疗评估在进行宫颈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进行预治疗评估。
评估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等。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疗效。
2. 放疗模式选择宫颈癌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模式。
外照射是通过外部放射源照射宫颈区域,内照射是将放射源放置在宫腔内照射宫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特点,选择适当的放疗模式。
3. 放疗计划设计针对每个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
放疗计划应考虑到病变的位置、大小、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
计划设计应确保辐射剂量可以覆盖到病变区域并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4. 放疗过程放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每日的放疗。
放疗时间通常为数周,每周接受多次放疗。
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放疗操作,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
5. 疗效评估放疗结束后,需要进行疗效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观察等。
疗效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治疗和随访计划。
6. 随访和复查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
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随访目的是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以上实践路径,宫颈癌放射治疗可以更加规范、有效地进行。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因此,在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年版)
一、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行放射治疗。
宫颈癌Ⅰ - Ⅳ期选择放射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C53.902宫颈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8 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肿瘤标记物(血 SCCA 、血 CA125 等);
(5)心电图、胸片;
(6)盆腔增强 CT 或 MRI 扫描;
(7)腹部超声检查;
(8)盆腔定位 CT。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凝血功能 +D 二聚体;
(2)ECT 或 PET-CT 检查;
(3)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放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以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域。
(七)放射治疗中的检查和副反应的治疗处理。
1.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
2.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急性副反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3.治疗中根据病情复查影像学检查,酌情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或重新定位。
(八)治疗后复查。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2.盆腔 CT。
3.腹部 B 超。
(九)出院标准。
1.完成全部放射治疗计划。
2.无严重毒性反应需要住院处理。
3.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合并症/ 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病情变化或放疗并发症无法继续放射治疗。
二、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 天
日期住院第 1 天住院第2-5 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和评估
□ 完成病历书写□ 初步确定诊疗方案
□ 入院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完成放疗前检查、准备
□ 根据病理结果影像学资料等,结合患者的
基础疾病和综合治疗方案,行放疗前讨
主论,确定放疗方案
要□ 放疗定位,定位后CT扫描或直接行模拟诊定位 CT或模拟机定位
疗□ 医师勾画靶区
工□ 物理师初步制定计划
作□ 医师评估并确认计划
□ 模拟机及加速器计划确认和核对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日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放疗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放疗注意事项长期医嘱: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饮食□ 其他医嘱
重临时医嘱: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 其它特殊医嘱
点
□ 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志物检查
医
□盆腔增强 CT 或 MRI 扫描、腹部超声检查、
嘱
盆腔定位 CT
□根据病情:心电图、胸片 / 胸部 CT、 ECT或
PET-CT 等
□ 其他特殊医嘱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放疗前准备
主要□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放疗前宣教
护理□ 静脉采血□ 心理护理
工作□ 协助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定时巡视病房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1.1.
记录2.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放疗期间出院前1-3 天
出院日住院第 45-48 天
主□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 完成出院小结□ 住院医师完成必要病程记录估□ 向患者交待放疗
要
□ 视病人情况给予对应的对症治疗□ 进行病情评估后注意事项诊
□ 确定是否符合出院标准、是□ 预约复诊日期疗
否出院
工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作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重长期医嘱:长期医嘱:出院医嘱:
点□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出院带药
医□ 二级护理(根据病情)□二 / 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门诊随诊
嘱□ 正常组织放疗保护剂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血常规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对症处理□ 对症处理
□ 其它特殊医嘱
□ 放疗前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宣□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出院宣教
主要
教□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护理
□ 观察放疗期间病情变化□ 出院准备指导院手续
工作
□ 定时巡视病房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1.严重放疗不良反应1.
记录2.出现其他疾病需要治疗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