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实时历史数据库的设计与分析

历史数据库保存实时数据的历史记录。流程工业对历史数据库的需求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个是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等应用的需要,它们需要的历史数据的特 点是近期和实时性,也就是说,它们需要常常或者按照某固定的周期尽快地得到 近期的历史数据;另一个是永久存储,提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历史数据查询。
1988年发表的ACM SIGMOD Record实时数据库系统专刊提示了RTDBS (Real-Tune Database system,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领域的诞生,标志着实时和传统 数据库的融合产生的新兴研究领域的确立。
在数据库理论中,实时数据库系统就是其事务和数据都可以具有定时特性或 显式的定时限制的数据库系统【9】。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逻辑结果,而且还依赖 于逻辑结果产生的时间110l。实时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是在其数据和事务上施加了时 间约束。数据的时间约束是在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之外,增加了时态的一致性要求; 事务的时间约束,即为事务规定了一个执行期限111】。
5
1.3本文的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是在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下属某公司合作开发的GDREAL系统的基 础上,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创新后完成的。GDREAL是一大型实时历史数据库系 统,最多支持100000个标签点。作者有幸参与开发了这一大型项目的完整开发过 程,包括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最终的测试过程。
传统的实时系统虽然支持任务的定时限制,但只针对结构和关系比较简单的 数据,不涉及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因此,实时数据库系统是传统的实时
3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相结合的产物,但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实时数据库使用与传 统的关系数据库完全不同的算法来保证实时性,使用比实时系统复杂得多的数据 维护机制来管理实时数据。在实时系统中,任务具有时间限制,通常以完成截止 期的形式出现,并且以能够在这些事务的截止期之前完成的方式调度。在传统的 实时系统中不考虑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而在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中没有事务的时 间限制问题。实时数据库事务和传统的数据库事务一样,也必须保持数据库的一 致性,此外它还必须满足事务的定时限制。也就是说为了成功的提交一个事务, 将不得不同时满足事务的定时限制和事务的逻辑一致性要求。实时数据库事务处 理的目标通常是最大化满足截止期的事务数,而传统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目标是最 小化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或最大化事务的平均吞吐量18J。
主流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与比较

主流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与比较随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进一步推进,数据库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
由于数据管理的要求和需求多种多样,各类数据库系统不断涌现,主流数据库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本文将就主流数据库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数据库系统。
一、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企业中最为普遍的数据库系统,其特点在于采用表格和关系进行数据存储管理。
表格存储数据的方式使得数据可以快速查询和处理,同时避免了数据冗余和重复。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结构化:数据库系统需要经过建模和设计才能创建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数据库。
2. 类似SQL的命令语言:SQL语言已成为数据库系统最为普遍的数据查询和管理语言。
3. 事务处理和ACID(Atomicity, Consistency, Isolation, Durability)支持:事务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而ACID支持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完整性检查: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可以通过约束和索引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从而避免数据出现错误和重复。
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包括Oracle、MySQL、Microsoft SQL Server等,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在处理效率、性能、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劣。
二、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除了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库系统: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Nosql)。
与关系型数据库不同,Nosql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在大数据量环境和高并发环境下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Nosql数据库有以下特点:1. 非结构化数据支持:Nosql数据库支持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
2. 分布式处理:Nosql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很好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量的数据操作。
3. 可扩展性:Nosql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高效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自动扩展。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为不同的应用程序访问和更新数据。
实时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支持能力,特别适用于需要实时数据访问和更新的领域,如物联网、建筑自动化和系统控制等。
关系数据库是常见的基于表格的数据库系统,具备处理多种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数据以主键和外键定义与其他数据之间的关系。
关系数据库广泛用于企业内部数据处理和管理,如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二者在原理、应用、优势方面的区别如下:
原理:
实时数据库的核心理念是使用内存数据结构。
实时数据库能够迅速读写数据,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中,而不是从磁盘或其他存储器加载数据。
而关系数据库则基于SQL语言的关系理论,可以使用关联、聚合、选择等操作在表格中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
应用:
实时数据库通常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领域,对于需要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决策的场景特别有用。
关系数据库则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数据处理和管理,如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优势:
实时数据库的最大优势是快速访问和处理实时数据,因此很适合于需要接收大量数据并迅速做出决策的应用场景。
关系数据库则运用多种约束条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减小数据存储冗余,更适用于需要长期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场景。
综上所述,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在原理、应用、优势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实时数据库用于快速的数据获取和实时决策,关系数据库则可以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长期数据。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与联系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工作。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两个常见的数据管理工具,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本文将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互关系。
一、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数据库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构建和维护的一系列数据集合。
数据库通过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持久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长期保留,并在需要时进行读取和修改。
2. 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对数据进行共享和协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3.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通过事务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
4. 高效查询:数据库通过索引等技术快速定位和获取用户需要的数据,提高查询效率。
二、数据仓库的概念和特点数据仓库是指按照时间顺序、面向主题和集成的方式,将多个异构的数据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的大型数据存储库。
它主要用于支持决策分析和业务智能,具有以下特点:1. 面向主题:数据仓库基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以主题为中心组织和存储数据,方便用户进行专题分析和决策支持。
2. 集成统一: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等技术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信度。
3. 历史存储:数据仓库会长期保留历史数据,以支持用户对过去事务和趋势的分析和判断。
4. 复杂分析:数据仓库提供了复杂的分析功能,如数据切片、切块、钻取等,为决策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支持。
三、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区别1. 定义和目的:数据库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日常业务操作需求而设计的,而数据仓库则是为了支持决策分析和业务智能而构建的。
2. 数据类型和时效性:数据库主要存储操作性数据,如订单、库存等,具有实时性要求;数据仓库存储分析型数据,如销售趋势、市场调研等,具有较长的历史时效性。
数据库的图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对比分析

数据库的图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对比分析在当代数字化时代,数据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
处理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合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满足对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查询需求,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
数据库系统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关系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数据库模型之一,以表格形式组织数据,并通过关系(即表与表之间的连接)来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
而图形数据库则更加专注于数据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网络结构,使用图的形式存储和表示数据。
关系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在性能方面各有优劣,下面将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1. 数据查询性能关系数据库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时表现出色。
通过使用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进行查询,可以灵活地从多个表中检索和过滤数据。
相比之下,图数据库在处理复杂关系和非结构化数据时优于关系数据库。
图形数据库使用图的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如Cypher),可以更快地在图形结构中导航和搜索相关节点和关系。
2. 数据修改性能关系数据库通过事务和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这些特性使得关系数据库非常适合处理事务性操作,如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
相反,图数据库更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合中的复杂路径和关联查询,但在大规模数据的修改操作上可能会存在一些性能问题。
3. 数据模型适配性关系数据库采用表格和列的形式组织数据,适用于事先知道数据模型和表结构的应用场景。
如果数据的模式难以预定义或者频繁发生变化,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困难会增加。
图数据库则易于通过创建节点和关系动态扩展模型,并支持灵活的数据模式。
这使得图数据库特别适用于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4. 数据规模和复杂性关系数据库在处理百万级以上的数据时,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查询优化和索引调整。
相比之下,图形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数据之间复杂关系时表现更佳,因为它们是基于图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来组织数据的。
003-力控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pSpace产品介绍

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
pSpace应用组件
u关系库转储 SQLRouter用于pSpace Server和关系数据库建的数据交互,转储方式灵活, 支持多种表结构,同时提供数据统计转储、在线配置、二次开发接口等高级功能。 u关系库扩展 psSQL为关系库扩展组件,基于标准关系库进行了二次开发,与pSpaceServer 高效交互,提供基于SQL92标准的JDBC和ODBC接口,通过第三方抽取工具即可 实现数据集成。 uOPC数据转发 OPCServer是一个符合OPC 2.0的标准OPC数据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工 业访问接口。
曲线、报表、菜单 可视化插件 图形库 参考行业软件设计标 多媒体技术 准 GDI、GDpace可视化界面
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
pSpace可视化界面
upsView 后台脚本支持 面向对象设计的脚本编译环境, “所见即所得”,方便引用方法 和变量; 类“Basic”的语言环境,提供面 向对象编程方式; 脚本类型和触发方式多样,支持 条件动作、数据变化动作、窗口 动作、循环动作等; 脚本支持多种结构,支持数组运 算和FOR循环结构。
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
pSpace可视化界面
upsView 组态开发 提供方便友好的开发环境及面向对象的设计,工程人员可根据这些工 具来搭建自己的监控系统。 数据源级联 工程导入与导出 查找与替换 窗口复制、文件夹管理 文件管理 贝塞尔曲线 多种图元绘图 对象克隆、镜像 标准Windows控件 日期框、下拉框、复选框 鼠标动作、垂直水平填充等 动画连接 智能对象封装 this&parent嵌套 自定义属性方法 画面分层 255图层选择
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
pSpace核心服务器软件
企业级实时历史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分析

实时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中,实时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是两种常见的类型。
本文将对实时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区别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情况。
一、实时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区别实时数据库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实时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是指那些要求在严格的时间要求下进行处理和响应的数据。
相比之下,传统数据库则更适用于处理非实时数据,如批处理和离线数据处理。
1. 数据处理方式不同实时数据库采用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响应性能。
它使用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索引结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
而传统数据库则更注重数据的一致性和持久性,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更为适用。
2. 数据处理速度不同实时数据库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能够满足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而传统数据库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数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3. 数据规模不同实时数据库通常用于处理大规模的实时数据,如传感器数据、监控数据等。
它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传统数据库则更适用于处理较小规模的数据,如企业的业务数据、客户数据等。
二、实时数据库的应用场景1. 物联网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传感器设备产生的实时数据需要被高效地处理和分析。
实时数据库能够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2. 金融领域在金融交易中,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
实时数据库能够高效地处理金融交易数据,保证交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例如,证券交易系统、支付系统等都需要使用实时数据库来处理交易数据。
3. 游戏领域实时数据库在游戏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游戏中需要实时地处理玩家的操作和交互,实时数据库能够满足对游戏数据实时性和响应性能的要求。
三、传统数据库的应用场景1. 企业应用传统数据库在企业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比较分析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比较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其中,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是两种常见的数据库类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数据库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一、概述实时数据库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实时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它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能够实时地接收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而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它通过建立表格之间的关系来组织和管理数据。
二、性能比较1. 数据处理速度实时数据库在数据处理速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采用了高速缓存技术和并发控制机制,能够快速地读写数据。
而关系数据库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由于需要进行复杂的查询和关联操作,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2. 数据一致性关系数据库在数据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
它通过事务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而实时数据库在处理实时数据时,为了追求速度,可能会牺牲一定的数据一致性。
3. 数据存储结构关系数据库采用表格的方式来存储数据,每个表格包含多个字段和记录。
这种结构使得数据的存储和查询相对简单。
而实时数据库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数据存储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提高数据的读写效率。
4. 数据可扩展性实时数据库在数据可扩展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结构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优化。
而关系数据库在数据量增大时,可能需要对表格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了数据扩展的难度。
5. 应用场景实时数据库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金融交易、物联网等。
它能够快速地接收和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
而关系数据库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企业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
它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结论综上所述,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在性能方面各有优劣。
实时数据库在数据处理速度和数据存储结构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而关系数据库在数据一致性和数据可扩展性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实时数据库与SCADA究竟有什么区别

引言概述:实时数据库与SCADA(监控、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见的两个概念。
尽管它们都涉及到数据存储和处理,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实时数据库和SCADA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更加详细地探讨实时数据库与SCADA之间的区别。
正文内容:1.实时数据库与SCADA的基本定义实时数据库是指能够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实时读写操作的数据库系统。
它通常用于处理需要快速响应的实时数据,例如传感器数据、监控数据等。
SCADA是一种监控、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它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收集实时数据,并通过图形界面实时展示设备状态和操作控制。
SCADA系统通常与其他系统(如PLC)集成,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
2.实时数据库与SCADA的数据模型实时数据库通常采用表格形式的数据模型,类似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
它支持复杂的查询和事务处理,并且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SCADA系统通常使用标签(tag)的数据模型,每个标签代表一个变量或一个设备状态。
这种模型简单易用,适合实时监控和控制应用。
3.实时数据库与SCADA的数据存储方式实时数据库通常使用内存数据库或者混合存储(内存和磁盘)方式存储数据,以满足高速读写和实时性的要求。
SCADA系统通常将数据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用于后续数据查询和分析。
历史数据库可以使用文件系统、关系型数据库或者时间序列数据库进行存储。
4.实时数据库与SCADA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实时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SCADA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更加强调实时性和响应性能力,通常实时读取和更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转换。
5.实时数据库与SCADA的应用场景实时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安防监控等领域,用于处理实时监控数据、传感器数据、交易数据等。
什么是数据仓库及其与传统型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什么是数据仓库及其与传统型关系数据库的区别什么是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之⽗⽐尔·恩门(Bill Inmon)在1991年出版的“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建⽴数据仓库》)⼀书中所提出的定义被⼴泛接受,数据仓库是⼀个⾯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于⽀持管理决策。
数据仓库是⼀个过程⽽不是⼀个项⽬;数据仓库是⼀个环境,⽽不是⼀件产品。
数据仓库提供⽤户⽤于决策⽀持的当前和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在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中很难或不能得到。
数据仓库技术是为了有效的把操作形数据集成到统⼀的环境中以提供决策型数据访问,的各种技术和模块的总称。
所做的⼀切都是为了让⽤户更快更⽅便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提供决策⽀持。
数据仓库的组成 1、数据仓库数据库 数据仓库的数据库是整个数据仓库环境的核⼼,是数据存放的地⽅和提供对数据检索的⽀持。
相对于操纵型数据库来说其突出的特点是对海量数据的⽀持和快速的检索技术。
2、数据抽取⼯具 数据抽取⼯具把数据从各种各样的存储⽅式中拿出来,进⾏必要的转化、整理,再存放到数据仓库内。
对各种不同数据存储⽅式的访问能⼒是数据抽取⼯具的关键,应能⽣成COBOL程序、MVS作业控制语⾔(JCL)、UNIX脚本、和SQL语句等,以访问不同的数据。
数据转换都包括,删除对决策应⽤没有意义的数据段;转换到统⼀的数据名称和定义;计算统计和衍⽣数据;给缺值数据赋给缺省值;把不同的数据定义⽅式统⼀。
3、元数据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法的数据。
可将其按⽤途的不同分为两类,技术元数据和商业元数据。
技术元数据是数据仓库的设计和管理⼈员⽤于开发和⽇常管理数据仓库是⽤的数据。
包括:数据源信息;数据转换的描述;数据仓库内对象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清理和数据更新时⽤的规则;源数据到⽬的数据的映射;⽤户访问权限,数据备份历史记录,数据导⼊历史记录,信息发布历史记录等。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比较分析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性能比较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管理是企业和组织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
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其中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类。
它们在性能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来满足特定业务需求至关重要。
实时数据库,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对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响应能力。
它能够以极短的时间间隔获取、处理和更新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这种数据库通常应用于对时间要求极为严格的场景,比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金融交易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
关系数据库则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它通过规范化的表格来组织和存储数据,并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的操作和管理。
关系数据库在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广泛应用于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等领域。
从数据存储方式来看,实时数据库通常采用优化的内存存储结构,以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
它会将最频繁访问的数据保留在内存中,从而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时间。
而关系数据库则更注重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结构化管理,数据通常存储在磁盘上,并通过索引等技术来提高查询效率。
在数据处理速度方面,实时数据库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其专门针对实时数据处理进行了优化,能够在微秒甚至纳秒级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相比之下,关系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查询时,可能需要数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返回结果。
在数据一致性方面,关系数据库表现得更为出色。
它通过严格的事务处理机制和约束规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而实时数据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一定程度的数据一致性,但这种牺牲通常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策略和机制来进行控制。
在扩展性方面,关系数据库通常具有较好的横向和纵向扩展能力。
通过增加服务器节点或升级硬件配置,可以相对容易地提升关系数据库的处理能力。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场景比较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场景比较简介:在当今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领域,关系型数据库(RDBMS)和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是两种被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类型。
尽管它们在数据存储和查询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场景进行比较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库类型。
关系型数据库(RDBMS)的应用场景:1. 企业级应用:关系型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级应用程序,如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订单处理、财务系统等。
由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结构化和强一致性特性,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需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支持的应用程序中表现优异。
2. 复杂查询和报告生成:关系型数据库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并支持复杂的规模化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
在需要通过多个联接表和条件完成复杂查询的应用场景中,关系型数据库是首选。
3.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高的应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约束和事务机制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需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应用场景,如金融和电子商务系统中,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十分普遍。
4. 数据关系分析:对于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关系分析和数据建模的项目,关系型数据库较为合适。
通过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的多表关联和SQL查询功能,可以更轻松地分析和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应用场景:1. 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在大数据场景下,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横向扩展能力优于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采用无模式(Schema-less)的存储方式,适合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
例如,社交媒体平台和物联网应用通常需要存储和分析大规模的日志数据,这些场景下非关系型数据库是更好的选择。
2. 分布式应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借助分布式的特性,能够水平扩展,提供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
在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分布式架构和高可扩展性的应用场景,如分布式缓存和用户管理系统,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更加合理。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一)——系统及其特征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它几乎无所不在。
以关系型为代表的三大经典(层次、网状、关系)型数据库在传统的(商务和管理的事务型)应用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然而它们在现代的(非传统)工程和时间关键型应用面前却显得软弱无力,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由此而导致了实时数据库(Real timeDatabase,RTDB)的产生和发展。
实时数据库的发展数据库的应用正从传统领域向新的领域扩展,如CAD/CAM、CIMS;数据通信、电话交换、电力调度等网络管理;电子银行事务、电子数据交换与电子商务、证券与股票交易;交通控制、雷达跟踪、空中交通管制;武器制导、实时仿真、作战指挥自动化或C3I系统,等等。
这些应用有着与传统应用不同的特征,一方面,要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控制数据;另一方面,其应用活动(任务或事务)有很强的时间性,要求在规定的时刻和(或)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处理;同时,所处理的数据也往往是"短暂"的,即有一定的有效时间,过时则有新的数据产生,而当前的决策或推导变成无效。
所以,这种应用对数据库和实时处理两者的功能及特性均有需求,既需要数据库来支持大量数据的共享,维护其数据的一致性,又需要实时处理来支持其任务(事务)与数据的定时限制。
但是,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旨在处理永久、稳定的数据,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其性能目标是高的系统吞吐量和低的代价,而根本不考虑有关数据及其处理的定时限制,所以,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不能满足这种实时应用的需要。
而传统的实时系统(RTS)虽然支持任务的定时限制,但它针对的是结构与关系很简单、稳定不变和可预报的数据,不涉及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及它们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尤其是时间一致性。
因此,只有将两者的概念、技术、方法与机制"无缝集成"(SeamlessIntegration)的实时数据库(RTDB)才能同时支持定时和一致性。
FT Historian SE 实时历史数据库PPT课件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13
FactoryTalk Historian
1. 基础概念
2. 产品介绍 3.系统架构 4. 配置和部署 5. 客户端工具 6. 应用案例
Copyright © 2010 Rockwell Autom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FactoryTalk Historian
1. 基础概念
2. 产品特点 3.系统架构 4. 配置和部署 5. 客户端工具 6. 应用案例
Copyright © 2010 Rockwell Autom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21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2
实时历史数据库的雏形
▪ 组态软件厂商
▪ 历史归档
▪ 控制系统厂商
▪ 数据记录
▪ 传统软件厂商
▪ 实时信息
▪ 所有的种类对应的其实都是一种功能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3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14
新理念 – 分布式策略
企业、工厂、机器/ 设备的深层信息
Copyright © 2010 Rockwell Autom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ockwell Automation, Inc.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2012年。 15
实时数据库性能指标概述

实时数据库性能指标概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产生和传送速度愈来愈快。
特别是在流程行业和生产领域,实时数据更是充斥着每一个生产环节。
如何让这些实时信息产生效益的思考使很多企业开始了信息化的步伐,而实时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的数据中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是在信息领域常用的软件平台,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一般是关系型数据库,开发这种数据库的目的,是处理永久、稳定的数据,关系数据库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而很难顾及有关数据及其处理的定时限制,所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管理实时应用的需要。
实时数据库就是数据和事务都有显式定时限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性能指标要求与关系数据库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性能指标高的实时数据库才能够满足信息化的要求。
实时数据库的性能指标主要有:(1)查询速度指标:每毫秒内存历史记录平均查询速度(AMRPms)每毫秒实时位号平均查询数量(ARVPms)每毫秒磁盘历史平均查询速度(AHRPms)(2)CPU占有率指标:10万点容量负荷下CPU占有率16万点容量负荷下CPU占有率25万点容量负荷下CPU占有率(3)稳定性指标:就是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4)并发访问指标:可以同时访问的最大用户数量(5)历史数据文件压缩指标:比如1000点保存一年历史数据占用外存资源下面以中控软件公司的ESP-i SYS实时数据库(1)、(2)项性能指标测试为例来说明实时数据库性能指标的测试过程:2001年SUPCON 曾经公布了ESP-i SYS实时数据库的主要性能指标,在以后的连续五年中,ESP-i SYS实时数据库性能有飞跃性发展,硬件平台性能也在飞快提升,但SUPCON对外一直沿用了2001年性能测试结果,这说明了中控软件公司对技术的严谨态度。
2007年11月,中控软件公司请Intel资深工程师团队进行ESP-iSYS 4.1实时数据库的性能测试,并公布了相应的测试结果:(1)查询速度指标:从Intel的测试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可以看出,在单服务器16万位号大容量规模下,ESP-i SYS实时数据库显示了极强的性能:这严格地反应了ESP-i SYS实时数据库强大性能,在单机16万位号庞大容量下,ESP-i SYS实时数据库小于30%的CPU占用率下,达到了骄人的性能指标:❑内存历史查询平均速度大于30万条记录/秒❑实时数据位号查询平均数量大于28万位号/秒❑磁盘历史查询平均速度大于3万记录/秒此次测试同时彰显了Intel Dual Core技术的强大动力,在测试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双核服务器令ESP-i SYS实时数据库表现出了:❑内存历史查询平均速度大于42万条记录/秒❑实时数据位号查询平均数量大于47万位号/秒❑磁盘历史查询平均速度大于7万记录/秒(2)CPU占有率指标:此次实验中,在16万位号容量负荷下,实际CPU占用一直保持在18%~22%左右,为测试服务器极限,在位号容量加至25万点,CPU占用率仍然低于30%。
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实时/历史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一、实时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就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
实时数据库技术就是实时系统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实时数据库最起初就是基于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而出现的,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而实时、高效、稳定就是实时数据库最关键的指标。
早期实时数据库的概念即我们所说的内存数据库,其相当于数据中枢的作用,将厂级相互孤立的DCS数据有效整合起来,在厂级应用中某个DCS的数据可为其她DCS的工艺算法提供数据支持,其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拓展了DCS的功能,因而,实时数据库在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早期的内存数据库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时数据的细时间粒度压缩存储,工业模型对象数值属性高度分类抽象,大容量数据的高效实时检索及处理等关键问题。
而实时数据库在数据通信、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访问、数据处理、数据展现等方面的专业化及产品化,为构建基于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之上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便捷稳定的数据支撑,使应用系统可以从更高更深层次充分利用宝贵的生产实时历史数据。
目前,实时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石化、交通、冶金、军工、环保等行业,就是构建工业生产调度监控系统、指挥系统,生产实时历史数据中心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软件。
二、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就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关系模型就是在1970年由IBM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
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关系型数据库有着以下特点: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就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她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程序员甚至于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区别

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区别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数据结构和模型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采用关系模型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叫做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集合代数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
由于关系数据库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把关系数据库简称为数据库,但是数据库绝不仅仅是关系数据库。
比如:嵌入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实时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等都是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是采用实时数据模型建立起来的数据库,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
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数据库技术来解决实时系统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同时利用实时技术为实时数据库提供时间驱动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
主要应用于工业监控,如:电力、石化、化工、钢铁、冶金、造纸、交通控制和证券金融等工业领域的监控。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旨在处理永久、稳定的数据,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其性能目标是高系统吞吐量和低代价,但对处理的定时限制没有严格要求。
而实时数据库系统需要结合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并同时满足数据实时性和一致性的要求。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使尽量多的事务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内完成,而不是公平地分配系统资源,从而使得所有事务能得以执行。
概括地讲,实时数据库系统有如下特点:1)时间约束:实时数据库是其数据和事务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的数据库。
在实时系统中,具有时间约束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的动态数据,以及由这些数据求导出的新的数据。
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如实反映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
2)事务调度: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事务的逻辑结果,而且依赖于该逻辑结果所产生的时间。
事务调度既要考虑事务的执行时间,也要考虑事务的截止期、紧迫程度等因素。
3)数据存储:实时数据库主要承担系统所有实时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相关的功能提供快速、正确的实时信息。
实时数据库与时序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一)2024

实时数据库与时序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一)引言概述:实时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是两种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它们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通过对实时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的功能、数据模型、应用场景、性能和扩展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库类型。
一、功能对比1. 实时数据库的功能:- 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和操作数据- 提供实时和动态的数据更新和查询能力- 支持复杂的查询和事务处理-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和故障恢复2. 时序数据库的功能:- 提供高效的存储和查询时序数据的能力- 支持对时序数据的快速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提供时序数据的压缩和聚合功能- 支持时序数据的版本管理和时间序列索引二、数据模型对比1.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基于关系模型,采用表格形式组织数据- 支持复杂的数据关系和约束- 使用 SQL 或类似的查询语言进行数据操作2. 时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基于时序模型,将数据组织成时间序列- 数据按时间顺序存储,每个时间点对应一个数值 - 支持时间范围和时间间隔的查询和聚合操作三、应用场景对比1.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场景:- 电子商务和在线交易系统- 物联网和工业自动化系统- 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系统2. 时序数据库的应用场景:- 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 日志分析和系统性能监控- 时间序列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四、性能对比1. 实时数据库的性能特点:- 支持高并发和实时数据处理- 提供较低的读写延迟和高吞吐量- 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操作- 支持水平和垂直扩展2. 时序数据库的性能特点:- 高效的时序数据存储和查询- 提供快速的数据插入和更新能力- 支持时间序列数据的压缩和聚合- 高性能的时间范围和时间间隔查询五、扩展性对比1. 实时数据库的扩展性:- 可以通过集群部署实现横向扩展- 支持分布式数据和查询处理- 提供数据分片和分区功能2. 时序数据库的扩展性:- 支持海量时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提供数据的分区和分片功能- 可以通过分布式部署实现横向扩展总结:实时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在功能、数据模型、应用场景、性能和扩展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实时数据库与时序数据库特点对比分析(一)2024

实时数据库与时序数据库特点对比分析(一)引言概述:实时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两种数据库类型,二者在数据库设计和存储数据的方式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实时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正文:一、实时数据库特点1. 支持高并发读写操作:实时数据库能够同时处理大量读写请求,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实时数据更新的场景。
2. 数据实时更新:实时数据库通过数据推送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可以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状态的变化。
3. 多样化的数据结构:实时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文档型数据库等,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结构。
4. 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实时数据库支持事务处理,可以确保复杂的操作在数据库中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5. 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实时数据库通常具备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在故障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并在需要时进行水平或垂直扩展。
二、时序数据库特点1. 优化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性能:时序数据库专门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优化存储和查询,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查询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
2. 灵活的数据模型:时序数据库提供灵活的数据模型,支持扩展属性和标签等特性,可以满足不同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存储需求。
3. 高效的时间序列数据处理:时序数据库内置了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算法和函数库,能够快速地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聚合、分析和挖掘。
4. 数据压缩和存储优化:时序数据库采用了专门的数据压缩和存储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压缩和存储大规模的时间序列数据,节省存储空间。
5. 高度可扩展性和分布式部署:时序数据库通常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分布式部署能力,能够在大规模数据场景下满足高并发的读写需求。
总结:综上所述,实时数据库适用于强调数据实时更新和多样化数据结构的场景,而时序数据库则适用于对时间序列数据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类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能够更好地满足系统对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处理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时/历史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一、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
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实时数据库最起初是基于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而出现的,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而实时、高效、稳定是实时数据库最关键的指标。
早期实时数据库的概念即我们所说的内存数据库,其相当于数据中枢的作用,将厂级相互孤立的DCS数据有效整合起来,在厂级应用中某个DCS的数据可为其他DCS的工艺算法提供数据支持,其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拓展了DCS的功能,因而,实时数据库在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早期的内存数据库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时数据的细时间粒度压缩存储,工业模型对象数值属性高度分类抽象,大容量数据的高效实时检索及处理等关键问题。
而实时数据库在数据通信、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访问、数据处理、数据展现等方面的专业化及产品化,为构建基于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之上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便捷稳定的数据支撑,使应用系统可以从更高更深层次充分利用宝贵的生产实时历史数据。
目前,实时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石化、交通、冶金、军工、环保等行业,是构建工业生产调度监控系统、指挥系统,生产实时历史数据中心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软件。
二、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
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关系型数据库有着以下特点: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程序员甚至于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目前,关系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用于构筑管理信息系统,如ERP,MIS,EAM等重要系统,是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及处理关系数据的不可缺少基础软件。
三、两种数据库之间的一些差别
1)数据的组织方式
实时数据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它是这样的数据库:由测点信息库、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三个数据库组成。
测点信息库含有一个测点基本信息字段的一张表,这个表以测点标签作为关键字,对应一条测点基本信息的记录包含一条测点的基本配置信息,如压缩偏差,例外偏差,测点描述等。
用户可从此数据库中查询测点的基本信息。
实时数据库是内存快照数据库,反映了生产实时数据的时间戳、数值、质量等秒级变化。
用户可从此数据库中查询生产实时数据的实时数据值(值,时间戳,质量)。
历史数据库是含有一个以测点名称字段和时间字段为关键字的一张表,这张表的另外的一个重要的字段就是数值字段,用来存储测点的采集值,除了这些字段,还可以包含数据的状态,数据质量字段等。
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将实时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进行压缩过滤,并更新磁盘历史数据文件中的表里的数据。
用户可从此数据库中查询生产实时数据的历史样本值或历史插值数据。
而对于关系数据库则是根据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数据表的。
2)系统稳定性
由于实时数据库记录的是和生产相关的数据,并且和时间相关,所以要求其必须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否则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目前一些实时数据库已经具有缓存数据的功能,当数据采集机器和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信出现故障时,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缓存到本地,当通信恢复正常后,把缓存的数据写入到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中,极大地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而对于关系数据库来说,如果不是应用在关键业务,比如金融证券等,对稳定要求一般来说不是很高。
3)数据来源
针对不同的类型的企业,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的来源也不尽相同。
主要来源有DCS 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SCADA),手工录入,关系数据库等。
这些数据的主要特点就是都和生产直接相关,并且大多数的数据都是数值型数据,比如设备或介质的压力、温度、流量、位置、电压、电流、功率等。
关系数据库的来源更加多样。
除了记录数值数据外,也记录描述性的数据,如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
一般来说,实时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一般是设备。
而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一般是来自于人。
4)数据压缩
实时数据库因为存储的数据量非常大,比如要采集10000点的数据,每5秒采集一个数据,假设采集的都是32位浮点数,那么一天的数据量(仅数值属性不含时间属性)就是10000*(60/5)*60*24*4/1024=675000K,大约675M的数据。
由此可见数据量的庞大,而且占用磁盘的空间大,对数据的访问速度也会降低。
因此各个数据库厂家大都开发出自己的数据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
常用的压缩算法可以分为三类:无损压缩,有损压缩,二级压缩。
其中,无损压缩一般以通用压缩理论为基础,采取huffman等经典的压缩算法;而有损压缩则更多地考虑了工业实时数据的特征,而采取的一些特殊舍点算法;二级压缩技术,则是同时利用了这两种数据压缩技术。
实时数据库的无损压缩以通用压缩理论为基础。
目前比较著名的有损压缩算法,有常用的旋转门压缩算法,以及一些变通压缩算法(如在旋转门算法基础上改用二次均方差作为偏差比较,以提高数据还原精度),这些算法原理都比较简单。
关系型数据库则不会对数据进行压缩。
5)数据的访问方式
实时数据库一般有以下3种方式访问数据
a)使用自己的API,这种方式效率最高也最简单。
b)使用ODBC或者OLEDB,这种方式不大常用,主要是给那些刚刚接触实时数据库或者以前对关系型数据库了解的用户使用的。
c)使用Opc方式访问数据。
Op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标准,虽然效率不高,但是目前很多的厂家都支持。
关系数据库访问数据的方式是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访问的。
6)应用领域
过程控制系统是实时数据库系统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在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实时数据库实时记录采集装置的运行数据,随时掌握装置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关键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使生产的运行状态保持安全平稳,当生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作出反映;通过对影响原材料用量的过程监视以及对水电汽的用量的监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特别对生产调度人员来说,可以及时地平衡物料供应,减少单耗,提高经济效益。
而关系数据库的应用则广泛的多,在各行各业基本都可以见到。
大多数应用在管理方面,比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7)客户端工具
实时数据库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实时数据库客户端工具基本上都是由厂商自己提供的,主要是数据展示工具,组态工具,管理工具等。
因为主要是面向流程工业,所以实时数据库都带有组态和发布工具。
关系数据库因为应用范围广泛,客户工具相当丰富。
除了厂商提供的工具外,第三方软件厂商也可以为关系数据库厂商开发客户端工具。
四、两种数据库之间的集成趋势
虽然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有着很多的不同,但是目前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集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集成到一起,可以同时满足控制和管理的要求,真正成为管理控制一体化的平台。
例如,目前大多行业均利用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库软件构建监控中心及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库。
其中实时数据库处理并存储生产实时数据,关系数据库处理并存储业务关系数据。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