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这个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高频考点,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各个强化规律清楚的区分,避免混淆。
这个考点在考试的过程中一般是以选择题为主。
一般出题的时候,会呈现一个现象或者一个实例,问使用了哪一个斯金纳提出的强化规律;或者有时会直接问正强化包括什么等等这样的题。
因此,在备考的时候要注意将四个规律都知道是什么,并且将搞清楚每一个规律之间的核心差异在哪,这样做题的时候才不会发生混淆。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规律是根据他的经典行为实验:"小白鼠迷箱实验"总结得出的。
斯金纳将小白鼠放到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箱子的四个角分别有ABCD四个按键。
当小白鼠无意间触碰到按键A时,便会得到一粒食物;当触碰到按键B时,就会遭受一次电击;当触碰到按键C时,不会有任何反馈;当触碰到按键D时,笼子的门就打开了。
通过整个实验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小白鼠会更加喜欢按A和D键,而对B和C键的触碰次数明显减少。
通过这个实验,斯金纳提出了两种行为模式:一种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就是之前我们学习的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也就是由刺激→行为,建立一种条件反射的过程。
而操作性行为则是由行为→刺激,这种刺激影响了该行为以后出现的频率。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才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他的强化规律也是以操作性行为作为基础提出的。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这四种强化规律。
首先,我们将四种强化规律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我们说"强",肯定是增强、增加的意思;而像"罚"、"退",肯定就是减少,减弱的意思。
所以,区别强化、惩罚跟消退的第一个核心点,就是看题干中主人公的行为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如果行为频率增加,那么一定是属于强化的一种;如果行为频率减少,那么一定是惩罚或者消退。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他借助迷箱实验得出了一系列的理论,首先,他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他认为应答性行为是先出现刺激后出现行为,是低级、被动的,操作性行为是先出现行为后出现强化,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狗进食实验就是应答性行为,而斯金纳的迷箱实验中老鼠的行为则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重点和核心考点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呈现愉快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受到表扬,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增加。
负强化使撤销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老师撤销了对她迟到的惩罚,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发生频率增加。
斯金纳将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比如,迟到罚站在门外。
负惩罚是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上课看小说,下课不能出去玩,这就是负惩罚。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消退,指不给予任何强化,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学生上课做鬼脸,学生和老师都不予理睬,最终做鬼脸的行为减少。
这些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复习备课时只要借助例子进行理解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注意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主体是谁,
即在判断是强化或者惩罚时,先看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是强化,减少的是惩罚和消退。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其他考点还有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常考的动作强化低频的动作,比如,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看电视是常考动作,写作业是低频动作,写完作业后给予一个常考动作强化,相当于正强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ppt课件
电话
第二阶段:女生
男生(赞美之词)
正强化
第三阶段:女生
电话
男生(拒绝)
惩罚
精选编辑ppt
15
3.强化物的种类
一级强化物:是同机体生存有关的事物,如食物、 水、氧气和异性等。
二级强化物:最初在生物学上是中性的,不具有强 化作用,只是后来通过与一级强化物的结合而获 得了强化的性质。
精选编辑ppt
16
22
Thanks!
From: kacherine
精选编辑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编辑ppt
24
两者的区别:
R
行为是否有目 的
S
操作性行为——个体操作适应其环境的行为,在
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刺激情境下发生的。这种行 为反应大多是有目的。
精选编辑ppt
7
案例1: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
电话
第一阶段:男生 (赞美之词) 女生
反应性行为
电话
第二阶段:女生 男生(赞美之词)
操作性行为
精选编辑ppt
8
按压杠杆
第一节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精选编辑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1
教学目标
斯金纳的基本观点 行为的类别 强化理论
精选编辑ppt
2
一、斯金纳的基本观点
1.斯金纳的生平 • 1904年出生于美国宾州 • 自幼起创造性很强, • 操作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
要代表。 • “科学家英雄,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
食丸
强化过程
精选编辑ppt
9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
其理论是基于他自己发明的“斯金纳箱”做的实验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以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①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他一个愉快刺激(实施奖励),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②普雷马克原则。
在选择强化物时,可以遵循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通俗讲就是:首先做我要你做的事情,然后才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
如学生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看动画片。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①逃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知识回顾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如看见路上的垃圾,绕路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而暂时离开等。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采用回避条件作用来维持行为比采用逃避条件作用更主动,这也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注意“防患于未然”的理论基础。
二、奇思妙想条件频率例子强化正强化给予愉快刺激↑小明月考一百分,家长奖励吃大餐负强化摆脱厌恶刺激↑小明月考一百分,家长不让他刷碗正惩罚(呈现性惩罚)呈现厌恶刺激↓小明月考不及格,家长要求他刷碗负惩罚(取消性惩罚)撤销愉快刺激↓小明月考不及格,家长取消他吃大餐资格消退无任何强化物↓小明上课做鬼脸,老师不搭理三、随堂训练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1.【答案】B。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_0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作为教师招聘的必考考点,学习理论这一章节可以按照人物、实验、理论名称、学习规律和教育启示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
那么如何做到清晰明了呢?在此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为例帮您进行梳理。
一、把握人物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他所提出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了解实验斯金纳的实验为小白鼠迷箱实验,用到的工具名为斯金纳箱,该箱设有石槽以及启动石槽开关的杠杆。
实验中,先将小白鼠放进斯金纳箱中,小白鼠在箱内活蹦乱跳,不小心触动了杠杆开关,随后有食丸通过石槽进入了箱内,小白鼠吃到了食物,之后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小白鼠一进入斯金纳箱中,就会去触动杠杆,获取食物。
三、掌握理论名称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即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由已有刺激引发的有机体被动的反应。
而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的行为由于受到结果的强化而成为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
从实验当中可以看出,小白鼠是先做出行为之后,才获得了食物,因此,是先有行为,后有刺激,这是操作性行为,因此,斯金纳的理论名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四、推理学习规律1.强化实验中食丸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强化,是增加小白鼠触动杠杆行为的刺激物。
因此,强化的结果就是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至于强化的途径,分为两种:给予愉快刺激和摆脱厌恶刺激,前者为正强化,后者为负强化。
关于此,只需要识记“正”就是“+”号,就是给的意思,“负”就是“—”号,是不给的意思,那至于给什么刺激和不给什么刺激,运用推理即可。
比如给什么刺激,你的行为概率会增加,答案当然是喜欢的刺激,即愉快刺激。
关于正强化,斯金纳还提出了普雷马克原理(祖母原理)。
该原理是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高频活动即自身所喜欢的活动,相反低频活动即不喜欢的活动。
只有当你完成了低频活动之后,才能得到高频活动,比如“你只有完成了今天的作业,才能出去玩”,整个过程体现了正强化的作用,即给予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招聘以及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知识点,也是需要理解加记忆的重要知识点。
该理论的知识点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加以记忆。
本文将理论结合实验以及具体的生活实例,力求较为清晰的让学生理解把握,利于更好的备考。
斯金纳被认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之父,但是他的工作是基于桑代克的‘效果律’的。
斯金纳向‘效果律’加入了新的术语:强化。
被强化的行为往往会重复活动(或者说被加强);而没有被强化的行为则会消失(或者削弱)。
我们都能想象我们自己的行为是如何被强化刺激或惩罚来影响的。
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可能尝试了大量的行为并且从这些行为的结果有所启发。
例如,当你年少时在学校试着抽烟,首要结果是你能同你一直想与之出去逛的群体们交往,你将被正向强化(或者说奖赏),并且你很可能将重复这个抽烟的行为。
然而,如果此行为主要的结果是你被逮住了,被鞭抽,被学校开除,而且你的父母开始参与进来,你很可能将获得惩罚,因此更不用说再去抽烟了。
1948年,斯金纳做了一个类似于桑代克的迷宫但是更为精细的箱子的试验,将动物放进‘斯金纳箱’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
主要有以下四个概念: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强化(加强行为)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或者减少刺激物促使行为的增加。
一般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斯金纳通过将一只饥饿的老鼠放进他的斯金纳箱子,展示了积极的强化现象是如何工作的。
这个箱子在里面的一边有一个杠杆,当老鼠在箱子里窜时时而会碰到这只杠杆,碰到时会立即导致一个食物团掉进杠杆旁边的容器。
当将老鼠放到箱子几次后,它迅速地学会了径直跑向杠杆。
如果在杠杆上施加压力就会获得食物保证了它们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行为。
生活当中的正强化。
例如:小明同学上课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老师的表扬就是一种奖励,会增加小明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
(2)负强化:斯金纳也展示了负向强化是如何工作的,同样将老鼠放进箱子后,让其通上电流,它会使老鼠感觉不舒服,当老鼠在箱子里窜时仍将偶尔碰到杠杆,碰到后会立即导致电流关掉。
第5讲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第五讲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猫实验。
在巴甫洛夫拿狗做研究以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猫做实验。
把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动物研究归在“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范畴内。
这个学习理论与巴甫洛夫的一样,也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但是它揭示的学习过程更显智慧性,所以对广大小学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也更有意义.3.斯金纳的鼠实验。
桑代克的猫实验侧重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的尝试-错误阶段,而斯金纳的鼠实验则注重于这一阶段结束后的行为重复上,认为正是强化才使小白鼠不断按压杠杆。
4.逃脱学习和回避学习逃脱学习即学会逃脱和回避学习即“学会回避”,是负强化的两种形式。
5.惩罚的几种错误使用(1)实际惩罚了好行为;(2)惩罚养成消极的畏惧;(3)惩罚奖励了坏行为;(4)恼羞成怒使惩罚变得莫名其妙;(5)攻击性惩罚滋生攻击性行为。
6.尝试-错误的含义(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7.桑代克学习三律的大意及其修正桑代克提出学习三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的大意是:(1)若学习者做好学习准备了,则学习起来就愉快;(2)若学习者做好了学习准备,却不让他们学习,那么他们会懊丧;(3)若学习者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却要求他们学习,那么他们会不开心。
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练习律,练习律又称作重复律,强调练习中的重复一面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必要的成分或环节。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一、斯金纳箱斯金纳通过小老鼠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得出,个体在实验中做出某种反应后,随即会出现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个体之后的行为发生的概率。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一)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由特定刺激引起,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关联,是由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一)强化通过强化物,改变个体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后,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提高此类行为的出现。
如:表扬、奖励。
负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后,撤销一个厌恶的刺激,从而减少此类行为的出现。
如:不用打扫卫生、不用做作业。
(二)惩罚个体在做出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行为的过程。
正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如:关禁闭。
负惩罚:消除一个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如:取消看电视的时间。
(三)消退个体在被强化后做出反应,一段时间不再有强化相伴,那么,做出的反应会在将来发生的几率降低。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总结: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中,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最终的目的是使个体的行为频率得到提高,这是强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正强化和正惩罚中,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给予刺激物,不同点是正强化给予的是个体喜欢的愉快刺激,正惩罚是厌恶的刺激。
其中消退是最好区分的,它不具有任何条件强化物。
例题1.只要成绩得到提高,就可以不用做家务。
这是运用下列哪种规律?()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2.当小明学习进步之后,他的父母就会在周末带他去游乐园玩耍。
这是运用下列哪种规律?()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答案:1.C 2.A。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理论对考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今天中公老师给大家讲解学习理论中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帮助同学们备考。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笼子变成斯金纳箱,他利用小白鼠和斯金纳箱做了迷箱实验,做完实验以后区分了两种行为并提出了额三大定律。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这部分知识点。
首先斯金纳把行为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引起的对象,故先有刺激后又反应,是有机体被动做出的;而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主动做出的,故先有行为后又刺激。
综上,区分这两种行为主要看先有刺激还是先有行为!另外还提出三大定律——强化、惩罚、消退。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反应;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反应。
在正强化中涉及到一个原理,即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法则,是指用高频刺激强化低频刺激,简单说就是用喜欢的强化不喜欢的,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看电视但是不喜欢写作业,那么就可以让他先写完作业之后允许他看电视,用喜欢的电视作为不喜欢的作业的奖赏。
此外,在负强化当中涉及到两种条件作用类型,即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
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厌恶刺激即将出现时就躲开了,而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厌恶刺激已经出现然后躲开;区分二者的关键就是看厌恶刺激是否出现。
如某人讨厌下雨,今天一出门看到外面在下雨,就不出门了,这是逃避,因为已经看到了厌恶刺激雨;而当他看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他决定不出门,这是回避,因为厌恶刺激雨还没有出现他就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给一个厌恶刺激,减少不良行为;负惩罚是撤销愉快刺激,减少不良行为。
消退即不予理睬减少不良行为。
综上,做题时先判断行为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减就归为强化,减少就归到惩罚和消退中;然后再看具体的手段。
小试牛刀——考题再现1.小红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表扬他,这可以用以下哪种来解释()。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每年都会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考题,其中,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出题形式较灵活,多以例子型的题目出现,因此就需要各位考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和记忆。
今天,就带大家解读一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的概念。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人和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其中,应答性行为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这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是先有反应后有刺激,这才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即给他一个他喜欢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考试考了第一名,带孩子去游乐场。
2.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即拿走一个他不喜欢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考试考了第一名,可以不用打扫卫生了。
3.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即给他一个他不喜欢的刺激,从而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考试不理想,老师罚抄试卷,就是通过给予学生体罚这一厌恶的刺激,从而减少学生犯错误的行为出现的概率。
4.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的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当中,对于上课调皮捣蛋的孩子应更多地“以消退代替惩罚”,因为有些时候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越是训斥或惩罚,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就越频繁,他们上课捣乱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给予训斥或惩罚反而是给予了其正强化。
因此不能采用惩罚的方式,而是对学生的捣乱行为不理睬,通过消退的方式使这种行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区分:负强化和惩罚:1.负强化是为了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为了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2.负惩罚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规律,强化、惩罚与消退。
这个知识点在教招的考试中是个高频考点,今天就来和大家解析一下这个知识点。
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考点解析: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与桑代克和巴甫洛夫的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的概念。
考试题型:单选题,比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了()的重要概念。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布鲁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比较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
斯金纳著名实验:白鼠迷箱实验,根据此实验斯金纳提出比较著名的强化理论。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
1.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比如,期中考试妈妈和小明说:“考试得100分,妈妈给100元。
”2.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比如,期末考试妈妈和小明说:“考试得100分,不用打扫卫生。
”3.在正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
”4.负强化衍生出两个原理—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比如,小米同学想出去逛街,看见外面下雨了,就不去了。
(厌恶刺激已经出现)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比如,小丽同学看天气预报,明天即将下雨,就不去逛街了。
(厌恶刺激没出现)5.惩罚有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给予一个厌恶的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比如:小明同学在期中考试,考了0分,妈妈对他说“再考0分,就让你打扫家里的卫生。
”负惩罚:减少一个厌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比如:小明同学在期末考试,考了0分,老师对他说:“再考0分,就不再给你小红花了。
”6.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
它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编辑课件
11
谢谢
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6
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的区别
程序
正强化物 的使用
行为
后果
行为 (认真听课)
当学生认真 听课时正强化物 (老师的表扬)
出现
行为的改变
行为 的频 率增
加
(学生听课更认真)
负强化物 的使用
行为 (认真听课)
当学生认真 听课时负强化物 (课后的作业)
消除
编辑课件
行为 的频 率增
加
7
(学生听课更认真)
★小红只有6岁,见了人就说“叔叔好”, 大家都笑着表扬孩子说:“这孩子真乖!” 并微笑着摸摸他的头,以示赞赏。今后当小 红再见人时,说:“叔叔好”的可能性将大 大增加。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
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编辑课件
5
负强化
• 某学生做作业速度非常慢,非常的拖拉。但孩子非常喜欢 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看电视作为惩罚的刺激物, 只有孩子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看电视,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 给他看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就会提高。
编辑课件
8
程序 负强化物 的使用
惩罚 的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负强化物与惩罚的区别
行为
后果
行为的改变
当学生认真
行为
行为
听课时负强化物
的
(认真听课) (课后的作业)
频率 增加
消除
(学生听课更认真)
行为
当学生在课堂
的 频率
行为
上讲话时正惩罚
降低
(课堂讲话) (批评)或负惩罚
(取消小红花)的应用
编辑课件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是教育心理学论中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也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对环境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学习和行为变化的规律性。
本文将对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称为仪器条件反射,主要指的是个体在反复的尝试和实践中通过对环境的操作来获取相应的结果,从而学习到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学习是通过试错过程来实现的,个体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经验的总结,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有效反应。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主要包括刺激、反应和结果三个基本要素。
刺激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反应是个体对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可以是动作、语言或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是个体在完成一系列行为后得到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反馈。
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果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正向的结果和负向的结果。
正向的结果指的是满足个体需求或者带来愉悦感的结果,能够增加特定的反应;负向的结果指的是消除其中一种需求或者不愉快的结果,能够削弱特定的反应。
结果的性质会影响到个体对于特定行为的偏好程度,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除了结果之外,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还强调了行为的持续性和强度。
行为的持续性指的是个体在条件作用之后,是否能够在没有外界刺激时继续表现这种学习到的行为。
强度则指的是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强度较高的行为更容易得到反馈,从而更易于被加强。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行为的增强和抑制是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实现的。
强化指的是个体做出特定行为之后得到正向结果,从而增加该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惩罚则相反,指的是个体做出特定行为之后得到负向结果,从而减少该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Skinner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简述
Skinner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简述王国胜,201511140243Skinner系统化发展了Thorndike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了强化的机制、原则、类型和方式,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程序教学的思想。
1操作性条件作用行为分类:•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操作性行为: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受强化后得到的在特定环境中随意或有目的的操作。
相应地,条件作用也可以分为两类:•经典性条件作用:S-R联结,反应由刺激引发。
•操作性条件作用:R-S过程,重在跟随操作后的强化。
操作性作用的两个一般性原则:•任意有强化(奖励)刺激紧随其后的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任意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反射学习:S-R操作性学习:(S)-R-S2强化理论行为发生变化是因为有强化作用。
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强化是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区别与奖励)。
2.1强化物强化物是能增大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分类1:•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
•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
分类2:12强化理论2•一级强化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二级强化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进而获得了强化性质的中性刺激。
包括社会强化、信物、活动惩罚是能降低反应概率的紧接在反应后的刺激。
Premack原理应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实际教育中,强化种类繁多,效果因人而异。
教学中选取强化物应遵循如下原则:•针对班上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
即通过观察和问卷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考虑年龄因素。
2.2强化程式强化程式(reinforcement schedules)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
•连续强化程式•间隔强化程式。
依据两个维度:时间、比率;固定、可变,组合成四种强化程式。
具体分类:•连续强化,即对每个反应给予强化。
可以迅速学会反应,但反应迅速消失,毫无持续性。
•定时强化,即在固定时段后给予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
负强化物 的使用
行为
行为 (认真听课)
负强化物与惩罚的区别
后果
行为的改变
当学生认真
行为
听课时负强化物
的
(课后的作业)
频率的使用
行为 (课堂讲话)
行为
当学生在课堂
的 频率
上讲话时正惩罚
降低
(批评)或负惩罚
(取消小红花)的应用
(学生课堂讲话次数减少)
练习:区分正负强化
给予厌恶刺激或撤消正面刺激。比如,打骂孩子,或者大 声呵斥,减少奖励等等。
• 区别: • (1)负强化和惩罚都需运用厌恶刺激,两者的区别在
于,惩罚是施加厌恶刺激,而负强化是除去厌恶刺激。 • (2)惩罚施用厌恶刺激的目的只是阻止不良行为出现,
不一定要形成良好行为。负强化则是通过厌恶刺激抑制不 良行为,并达到建立良好行为的目的。
• 某儿童有吮大拇指的不良行为,老师征得了家长的同意, 在儿童的拇指上涂上黄连粉,当儿童一吮拇指就会产生苦 的感觉,为了逃避这个厌恶刺激,儿童就不把大拇指含在 嘴里。若干次以后,儿童知道不吮拇指可避免苦的感觉, 从而改掉了吮拇指的习惯。
• 负强化(消极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 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 重点掌握:强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
强化的概念 强化的条件 强化的分类
能够增强反应 率的后果,对 强化的控制就 是对行为的控 制。
强化物
惩罚 正强化 负强化
一级强化 二级强化
正强化
★小明打碎了玻璃窗,老师看到后很生气, 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主动认错,李老师 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先赞许他的诚实,李老 师的这种赞许对小明是一种鼓励,小明的诚 实习惯因而逐渐养成
◆妈妈为了激励小明 提高成绩,提出如 果他期末考试进了 全班前十名,就给 他买他一直想要的 电脑
正强化
◆妈妈为了激励小明 提高成绩,提出如 果他期末考试进了 全班前十名,就免 去他每周末洗碗的 任务
负强化
下节课程提要
• 许多人都从电视上或亲眼观看过动物表演,许多 动物的精湛表演令人惊叹不已。例如,海豚钻火 圈,鸽子会按观众的要求啄击写有相应文字的木 牌,黑猩猩能在电子计算机的面板上回答提问者 提出的简单问题,并能用聋哑人的手势语表达自 己的要求、判断和情绪体验等。这些复杂的行为 反应并不表明这些动物真正懂得人的语言,更不 意味着这些动物生来就有或可以在其生活中自然 形成它们;,而是在特殊环境中经过人的精心训 练而学习得来的。训练这些动物所采用的基本方 法便是行为塑造法,或称作“连续逼近法”。
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的区别
程序
正强化物 的使用
行为
后果
行为 (认真听课)
当学生认真 听课时正强化物 (老师的表扬)
出现
行为的改变
行为 的频 率增
加
(学生听课更认真)
负强化物 的使用
行为 (认真听课)
当学生认真 听课时负强化物 (课后的作业)
消除
行为 的频 率增
加
(学生听课更认真)
负强化和惩罚
• 概念: • 惩罚是使用某种方式使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减少。行为之后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箱的启示
•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 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 创始人:斯金纳
• 主要内容:操作(R)— —强化(S)的过程,重 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 (即刺激)。
• 形成:有机体把强化和所 发生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 过程。
谢谢
★小红只有6岁,见了人就说“叔叔好”, 大家都笑着表扬孩子说:“这孩子真乖!” 并微笑着摸摸他的头,以示赞赏。今后当小 红再见人时,说:“叔叔好”的可能性将大 大增加。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 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负强化
• 某学生做作业速度非常慢,非常的拖拉。但孩子非常喜欢 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看电视作为惩罚的刺激物, 只有孩子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看电视,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 给他看电视。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