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文明探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浙江省宁波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 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 黄土高原,现在的陕西 省西安市半坡村
河姆渡氏族距今约 7000 年,生活在多水、潮湿 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现 在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人的房屋有 什么特点?这与当 地自然环境有什么 关系? 干栏式建筑。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 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另一群北京人!
因为与北京猿人发现 的地点相同,为了避 免混淆,所以取了这 个特别的名字: 山顶洞人
你说我说大家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外貌 特征有什么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 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 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 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生产生活特点
从这幅想象图中,你可以得 到哪些有关“北京人”生活 生产状况的信息? 生活 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特点: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食物 采集和猎取小型动物 来源:为主 使用 打制石器、木棍等简 工具: 单工具
使用 使用天然火,并能保 的火: 存火种(最早使用)
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研究:
利用图片分析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发现 地点
距今 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 工具 打制 石器
用火 生活 情况 群体 天 然 火 群 居
北 北京周 面部保留 70 万— 京 口店龙 某些猿类 人 骨山 20万年 特征 山 外貌特征 顶 北京周 洞 口店龙 3万年 与现代人 基本相似 人 骨山
打制石 器(少 人工 量磨制 取火 石器)
氏 族 公 社
旧 石 器
新 石 器
磨制石器有什么好处?
1、可以多次使用 2、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华文明探源》课件PPT模板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华文明探源》课件PPT模板

新知讲解 粟
粟:俗称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 物。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新知讲解
(2)观察的地图,说说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条件以适宜的农作物。
•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沛,水 网密布,气候温暖。
• 由此,南方形成了水稻作农业 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 续至今。
中华 文明
中华文明孕育于中 国的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那今天, 随老师一起回到新 石器时代,去探K TO ADD CAPTION TEXT
2 新知讲解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介绍
新知讲解
水稻: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 久。水稻起源于地处亚洲亚热带地区的中国长江下游地区, 后逐渐向西向南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新知讲解
半坡—粟 粟(粟作农业区)
河姆渡—稻 水稻(稻作农业区)
新知讲解
二、手工业兴起 1.阅读课本P107-P108,说说手工业兴起的原因及表现?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中华文明探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新知导入 2 新知讲解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新知导入
考古学家在多处新石器 遗址中发现有刻划符号的 陶器,他们推测,这可能 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陶文
新知讲解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八单元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八单元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一、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1、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称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以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2、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

会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龙骨山顶部洞穴里生活着,已会人工取火。

二、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1、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实物的生产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促使人类的定居,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陶器的使用。

3、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4、中国境内的原始聚落:一、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w W w .x K b 1.c o M1、四大文明发祥地:住和发展生产。

3、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因为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水源,它的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4、欧洲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特里克文明与迈锡尼文明最早的奥尔梅克文明(距今3000多年前)。

5.中美洲出现的文明玛雅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一、中华文明的曙光:1、距今一万年前黄河、长江流域一些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出现了早期农业。

北方和南方分别形成了粟作农业区和稻作农业区。

还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2、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良渚遗址的玉琮,牛河梁的女神头塑。

二、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发明耒耜,叫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号称轩辕氏。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3、尧—舜—禹:禅让制;禹—启:世袭制。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学PPT课件

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学PPT课件

新知讲解
四、古代城市的出现 1.观察下面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件?它的作用是什么? 是陶质排水管,是早期城市的排水设施。 2.想一想:陶质排水管的发现,可以推断出什么?
可以推断在远古时代已出现了早期城市。 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新知讲解
3.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城市是怎么产生的?
新知讲解 粟
粟:俗称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 物。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新知讲解
(2)观察的地图,说说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条件以适宜的农作物。
•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沛,水 网密布,气候温暖。
• 由此,南方形成了水稻作农业 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 续至今。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华文明的发展。 2.完成同步练习,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下
谢谢大家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文物,想一想:它们形态像什么?
龙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不 存在于现实的虚幻生物。龙的
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 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传说是中国民间一个文化仓库。
龙的图腾是整个中华民族信奉
的旗帜。
新知讲解
3.这些图中龙的图案说明了什么?
龙虎堆塑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的图腾崇拜, 对龙的信仰。
安徽含山出土的 新石器时代玉器
文字:
刻画符号
文 标志
社会分化: 蛋壳黑陶杯、玉器

早起城市的出现: 河南平粮台古城、
的 曙
原始宗教的原产始生宗:教、 巫师、大型祭坛、神庙、东北牛

河梁女神庙和女神头像、龙骨堆塑、
文字的雏形、阶级的分化、城市的出现和原始宗教的产生都

历史与社会人教七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原始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1

历史与社会人教七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原始先民的家园》教学设计1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第1课时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课程标准1-1-4 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2-1-1 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情况,说明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2-1-2 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讲述华夏先祖传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地域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描述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析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生产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研究远古居民的文明进化历程的过程中,形成人类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的认识,从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北京人生活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历史事件和历史小故事导入历史的概念。

那么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由此,引出古人类遗址,进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授:利用视频介绍北京人并提出问题:北京人1、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地点距今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2、北京人的外貌特征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通过古猿、北京人复原图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得出。

)3、北京人的生活通过图片、视频及其截图等由学生概括,教师总结⑴使用打制石器(介绍旧石器时代。

)⑵使用天然火(说出火种的来源,火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火的意义。

)⑶过群居的生活(根据图片资料和阅读卡等材料分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活动:找错误山顶洞人利用山顶洞人复原图、山顶洞人的骨针与饰品、及山顶洞人人工取火想象图等与北京人进行比较提问: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这种进步说明了什么?从外貌特征,火的使用情况和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说明人类在进化、在发展。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历史与社会 新教材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历史与社会 新教材
第一课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想 一 想: 人 类 到 底 是 怎 么 来 的?
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古人类制造的工具
比一比:上下各两种石器有何不同,它们是怎样制作的?
周口店
北京 北京人70~20万年前
北京人

为什么叫北京人 ?
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肿 骨 鹿
•北京人距今有多久?
70~20万年前

北京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遗物?
取暖

驱吓野兽
照明北 京 人 使 用 火 的 Nhomakorabea意 义说 一 说
用火烧过的遗物
头盖骨、工具、灰烬、
• 北京人的是怎样生活的?
外形上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能够制 造和使用简单工具,使用天然火,生产 力低,防御能力弱,过着群居生活
剑 齿 虎
周口店
北京人70~20万年前 北京 山顶洞人约三万年前
元谋
元谋人170万年前
比 一 比
山 顶 洞 人 与 北 京 人 、 现 代 人 在 体 质 上 有 何 不 同 ?
山顶洞人身上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 模样同现代人一样。
史前遗址分布图
周口店
马家窑
北京 北京人
龙山镇 山顶洞人 丁村 大汶口 半坡 仰韶村 蓝田 良渚 巫山 屈家岭 河姆渡 大溪
元谋人
北京人的遗物
北京人头盖骨
周口店猿人洞
北 京 人 使 用 的 石 器
北京人复原图 用 火 烧 过 的 遗 物
烧烤食物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独特性。
-夏朝:了解夏朝的建立、大禹治水的故事,认识夏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解商朝的青铜文化、甲骨文等。
4.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中华文明为何能够源远流长?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要求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此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5.与家长共同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了解家族的传统文化,记录有趣的故事或感悟。此作业旨在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3.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4.人生观:通过学习历史人物、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文明探源复习提纲

七下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第1节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1.作用(1)古人类遗址的发掘是人类认识自己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2)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2.成果(1)在这些远古人类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打制工具。

(2)考古学家根据遗址,复原原始先民的体貌特征,推测他们的生活环境,想象他们的生活方式。

1.特点: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原始先民用砾石打制出粗糙的工具,砸开坚果,切割兽肉,挖取植物块根。

2.时间: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3.含义: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4.代表:今天北京周口店一带就是一个经典场景。

5.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人类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1.距今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生活地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

3.食物来源:北京人主要靠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来获得食物。

4.生产工具:他们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用这些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5.社会组织:过着群居生活。

(1)原因: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

(2)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6.火的使用(1)用火情况: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有较大的灰烬堆。

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等。

这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2)火的作用: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距今约三万年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部分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仍以打制石器为主,懂磨制、钻孔技术获取食物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猎取动物采集、狩猎、捕鱼用火情况使用天然火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群体群居生活氏族生活第2节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1)时间:大约一万年前。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教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地域特征。

能试着描述早期中华文明人们的生产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地,描述自然环境特征。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探讨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文明的探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2学情分析1、从学习心理分析:好奇性强,对未知事物探究心理强;好动,注意力专注度差,易分散;应多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

2、从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传说、故事、影视等,相关的知识储备较少,需教师补充教学资源,并注意引导。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

难点:为什么出现文明,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至今。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中华文明探源观看视频《中华印象》师:如何要你以一个词来形容你对中华文明的印象,你会选择哪些词?生:神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师: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活动2【活动】追溯文明1、将图8-32至图8-41的10件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在图8-31《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中相应的地名,标出下划线。

思考1: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分布有什么特点?思考2:这一分布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3: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生产模式分别是?生活动(略)活动3【活动】图说文明2、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下列一组历史文物或遗迹,记录从中获取的信息并写出小组的发现或结论。

生探究交流(略)活动4【活动】文明探因师问: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生思考交流(略)师小结:随着生产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1)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的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家庭(2)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财富和权力的不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国家(3)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原始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西方的上帝造人 中国的女娲造人 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 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长期进化而来。 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人本身”科学论断。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古人类遗址发掘现场
研究历 史,认识人 类起源的一 个重要途径:
古人类遗
址的发掘
古人类遗址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 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
第一展厅——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猿人!
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
“北京古人人”类头考盖古骨档化案石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洞穴
北京人的模样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制造
工具
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
保留了某些 猿类特征
北京人像猿(动物), 为什 么说他是人?
基本 与现 代人 一样
磨制 石器 (骨
针)
天 原始 然 火 群居
人工 氏族 取火
智力冲关我最棒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 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 在周口 店的山洞里, 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 石。此后,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 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 还 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 考古工作者还发现 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 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钻木取火
与北京人相比, 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这种进步 说明了什么?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图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面部有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保留着某些猿类特征, 山顶洞人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主要原因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劳动起十分重要作用。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 1、北京人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磨制石器, 磨制或钻孔。
2、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3、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过氏族公社生活。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表
发现 距今 外貌 使用 用火 生活 地点 时间 特征 的工 情况 方式

北京 人
山顶 洞人
北京 周口店 龙骨山 洞穴
70-20 万年
保留 猿类 特征
打制 石器
北京 周口店 龙骨山 3万年 山顶 洞穴
过群居生活
剑齿虎
请结合资料P99页的阅读卡及 相关图片资料分析北京人群 居生活的原因?(提示:从生 活环境、生产工具等方面思 考)
, ,

非 胜众人上
子 禽 民古
》 《 韩
兽 虫 蛇 。
人 民 不
少 而 禽 兽
之 世
“北京人”考古档案四: 生活环境:森林密布, 气候比较 温暖、湿润, 凶猛的野兽威胁着 北京人的安全。(环境险恶)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旧石器)、木棒等 生活的时代:旧石器时代
第三展厅——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你能推测吗?
1.北京人的食物可 能有哪些?
兽肉、果实、
烧骨
植物块根等。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中, 2.北京人主要靠哪
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烧过的
兽骨、树籽等。
些方法获得食物?
获取食物
采 集狩 (猎 果( 实动 、物 块) 根 “北京人”考古)档案三: 获取食物的方法(生产方式):采集、狩猎 生活方式: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 过着群居生活。
第二展厅——北京人的工具
制作方法:打制
打制
石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粗糙
用途:制作木棒; 切 割兽肉; 砸开坚果; 挖取植物块根等。
1.这些工具与 现代的工具相 比, 有什么 特点?
2.这些工具可 能是干什么 用的?
3.这些工具是 怎样制作出来 的?
工具制作
敲打
砸击
摔击

击 石 器 制 作
木 棒 制 作

“北京人”考古档案二:
驱 赶 野
留言厅——我做一天北京人
假如你身处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过着 北京人的生活, 你能想象自己的一天 将会怎样度过吗?
温馨提示:
1.想象的内容要尽可能用到我们今 天所学的有关北京人的知识。
2.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进行具体 的描述。
另类“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大体一致; 已 学会人工取火; 用骨针缝制衣服;骨针配与装戴饰品 饰山物顶洞(人说明有了爱美的观念, 已掌握磨光 (和距今钻约孔3万技年术))
找错误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共有5个 明显的错误, 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 说是孩子, 其实在北京人当 中算是中青年了, 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 人们的寿 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 毛毛走出小木屋, 他穿着兽皮 缝制的衣服, 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 河边有一棵大树, 上面结了很多野果, 毛毛摘了许多果 子, 他又用镰刀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已到正午, 毛毛急忙往回赶, 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看管火 种, 要是火堆熄灭了, 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 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 和管理火的技术。
你知道吗?
1.北京人是如何 获得火种的?他 们又是怎样保存 的?
2.火的使用给北 京人和人类的 发展带来了哪 些好处?
火种来源
森林自燃生火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煤的自燃
火的使用的作用或意义
火的使用, 不仅扩大了人类活 动的范围, 还促进了人类体质 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大大提高 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大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