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案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3)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方法与过程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3.情感与态度体验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并做出相关的评价;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义。
教法导引1.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探究实验来认识这一问题。
2.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时,重点要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也是学生要弄清楚的内容。
学法建议用比喻的方法记忆光合作用原理。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时,重点要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也是要弄清楚的内容。
应该从化学反应的角度上看待光合作用的过程,从化学反应发生的变化去认识水和二氧化碳是如何转变成有机物糖类等物质的。
同时让学生明确在这两个过程中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光合作用。
二、教学策略创设情境:用教材“问题探讨”的蔬菜大棚中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使用不同颜色的光,特别是红光或蓝紫光的作用导入本节的学习,既结合了现代农业,又紧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课题。
讲授新课。
本节内容从“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开始,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知识基础,但还很不深入,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内涵更丰富的光合作用的概念。
在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结构的知识时,实验非常重要。
关于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除课本所介绍的用具和方法外,也可用成套的微量提取器来做这个实验,这样可以降低操作难度,效果也更明显。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2.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实质2.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3. 光合作用的意义4. 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发现历程和意义。
2. 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什么是能量?生物体的能量从哪里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光合作用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发现历程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存在。
5.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实质:有机物的合成、能量的转化发现历程:PPT展示意义:PPT展示探究实验:PPT展示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实质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究。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名师教案2
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内容。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在简述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后,介绍了英格豪斯、萨克斯、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等科学家历年来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主要研究成果,这有利于为讲述光合作用原理做好铺垫,也让学生对人类关于光合作用的艰辛漫长的探究历程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主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
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能力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感悟生物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萨克斯的实验分析、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分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分析
四、教学难点
萨克斯的实验分析、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分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分析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主要探究历程
2.光合作用的概念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高中人教版生物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说课稿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高中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第5章第4节,这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考虑到时间问题,对教材课时安排稍作调整,即删除“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这一探究活动(或安排学生课外自行开展),将第二部分合并为1个课时进行教学。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课时内容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英格豪斯、梅耶、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阐述的更加完整,其余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难易程度和编排顺序。
本节内容不仅和初中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在高中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三维教学目标: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能量与物质代谢,掌握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自然也成了本节教学的知识目标。
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并能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通过回顾、了解光合作用发现史,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包括光合作用两阶段所用的原料、进行的场所、条件、产物和能量转化等问题,都必须让学生掌握,弄清楚。
特别是应该让学生尝试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转变与能量的转化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是停留在初中阶段一种看故事的心态上,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课标要求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始于绿叶中色素对光能的吸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素带,注意色素带的不同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在学习色素的作用时可结合物理学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通过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具体内容标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学生实验,直观地了解绿叶中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分布顺序,再设计连贯的小问题结合物理学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光合色素的作用;通过叶绿体模型的展示直观形象地了解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并且通过经典的实验材料分析,明确叶绿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专家点评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置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以实验落实课程目标。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而生物学正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
生物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也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的有效渠道。
本设计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实验,学生不仅了解了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含量,巩固强化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提高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科学探究的思想贯彻始终。
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来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习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实验,改进实验,学会科学地评价自己。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
第5单元第6课时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层级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填空。
2.PPT演示相关问题:①什么是光合作用?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做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③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哪两个阶段?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哪个阶段?④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其用途是什么?⑤光合作用过程中碳〔C〕的转移途径是怎样的?1.预习教材,争取在教材中找寻到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注解。
2.根据预习后印象,将[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对于需要总结的内容及需要结合生活经验等才能解答的问题提于小组交流探讨。
PPT演示问题交流讨论1.检查学生[知识体系梳理]的完成情况。
2.抽检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效果。
3.与学生讨论交流,解答问题:①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可表示为: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可产生淀粉;鲁宾和卡门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③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④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其用途是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
⑤光合作用过程中碳〔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6H12O6 。
1.小组讨论预习过后产生的疑问,无法解答的交于教师,通过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2.师生之间交流PPT演示的问题,认真分析记录教师解答问题的思路、突破口。
PPT演示问题答案4.PPT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引导学生分析突然停止光照和CO2供应,C3和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第三层级学习过程课堂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课堂独立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的题目。
人教A版必修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2教案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教材分析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1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 课时)教学设计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试尝试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设计要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响、暗反响过程及互相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教学设计难点<1)光反响和暗反响的过程。
<2)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要素。
第 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响:条件:光,色素,酶场所: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 <物质变化)①水的光解12H 2O光24[H] + O2②光合磷酸化 <ATP的合成)ADP + Pi +能量酶ATP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响:条件: [H] 、 ATP、酶场所:叶绿体基质过程:①二氧化碳的固定6CO2+ 6C5 酶12C 3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1②三碳化合物的复原12C3+ 24[H] + ATP酶C6H O +6H O+6C512 62物质变化: CO 2C 3 <CH 2O )ATP ADP + Pi能量变化: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固的化学能。
2. 光反响与暗反响比较<1)光反响与暗反响的比较工程光反响本质 光 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 <ATP 、 [H] ),放出氧气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条件 需叶绿素、光、酶 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物质变化2H 2O4[H]+O 2ADP+ Pi ATP能量变化 叶绿素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藏在 ATP 中联系 ① 光反响为暗反响供给 [H] 、 ATP ,暗反响为光反响供给 ADP 和光 上述方程式表示的光合产物 不过合 粉),此中以蔗糖和淀粉最 为普作 产物应当理解为有机物和氧更加甲 付 程 中 的 元 素 去 向光 当外界要素下 光照合 的生成 量,进而影作用 条 件 骤 变 时 物 质 量 的 变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1化声明:全部资料为自己采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课时2-4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习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堂研讨
1.阅读光合作用的概念
2.完成下列表格,认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3.完成课本的103页的思考与讨论
4.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的反应式
5.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观察光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组织小组讨论并填空下面表格中的光反应阶段的内容
(2)暗反应阶段
观察光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组织小组讨论并填空上面表格中的暗反应阶段的内容
6.化能合成作用阅读教材P105化能合成作用的知识,思考:
(1)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是怎么样的?
(2)硝化细菌为什么和植物一样,也属于自养生物?
(3)化能合成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区别在哪?。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2)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而是参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这一步称为暗反应,光不再成为反应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而是是否有ATP和[H],只要有ATP和[H]就可以发生暗反应,但是ATP和[H]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所以没有光之后,叶绿体基质中原有的ATP和[H]都消耗没后,暗反应是否能进行?不能!所以,最科学的称呼为碳反应,因为这个过程有CO2的参与,那么CO2是如何进入细胞的?气孔!所以气孔的开闭情况会影响细胞内CO2的浓度。
怎么进入叶绿体中的?自由扩散!
暗反应: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TP远离腺苷的pi易释放,只有人在病入膏肓的时候才会释放腺苷最近的pi。
暗反应其实很复杂,给学生展示卡尔文循环的整个物质变化图。
思考问题:暗反应过程物质变化如此复杂,卡尔文是如何确定的?用什么方法?
给出书上103页的图片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整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四、课堂小结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使人们一步一步地认识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暗反应阶段。
给学生时间自己总结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表格。
五、习题巩固学以致用,加深对同位素标记法的理解。
(15分钟)
强化总结,加强对光暗反应过程的理解。
(5分钟)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的重难点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5分钟)
首尾呼应,解决课堂最初的问题。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化能合成作用●教课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前教师供应一份预习纲要,部署学生预习课本P103~ P105的内容。
预习纲要:①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②什么是光反响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③什么是暗反响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是如何转变的?④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情形创建]教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请问叶绿体有哪些构造特色与其功能相适应呢?学生:第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叶绿体的受光面积,类囊体膜表面散布着很多汲取光能的色素分子,便于光能的汲取;第二,类囊体膜表面以及基质内还散布着多种光合作用所必要的酶,有益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教师:初中我们以前学习过相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认识?学生:(众说纷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 H2O;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等等。
教师:很好。
看来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认识许多。
请一位同学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观点。
学生:绿色植物经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而且开释出氧气的过程。
教师:那么在一个细小的叶绿体中,CO2和 H 2O 终究是如何转变为糖类和氧气的呢?此过程中色素汲取的光能是如何到有机物中去的?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要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日这堂课要议论的主要内容。
(显示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师生互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下边我们先来看看光合作用是如何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显示板书: 1.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向过程。
教师:我们在察看课件的时候,能否是感觉有点“头晕眼花”呀,这说明光合作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高中生物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
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其中“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的介绍,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体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好素材。
在本节课案的设计中,笔者将教科书100页的“资料分析1”和101-102页的几个实验介绍,以时间为序,抓住几个最为经典的实验,重新构建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重组的教学内容的实施,不仅可为后面众多的实验探究内容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感知基础,也为下节课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好了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2)说明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3)简要分析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鲁宾-卡门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场所在叶绿体中、产物主要有淀粉、释放氧气中的氧来自水。
2 能力目标(1)在尝试萨克斯实验操作中;学会控制变量、设立对照和重复实验。
(2)在资料分析和实验观察中,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光合作用的大致过程。
3 情感目标(1)参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经典实验的问题讨论,交流观察的结果;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2)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实验、继承、争论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萨克斯实验、恩格尔曼实验和鲁宾-卡门实验。
2.教学难点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设计方法;评价“证实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原料的实验设计方案”。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光合作用探究的前期实验二、光合作用探究取得重大发现的相关实验1.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2.恩格尔曼实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4.卡尔文实验──CO2中的碳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碳三、光合作用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所针对的是高一生物必修一课程中的《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该课程是生物学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程式及相关实验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能够将光合作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程式及相关实验。
2.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3.能够将光合作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光合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2.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其意义。
4.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及其意义。
5.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 + 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程式等内容,并通过逐步解释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然后,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及其意义。
四、教学流程1.教师介绍课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
2.讲授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意义。
3.通过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4.讲解光合作用方程式,让学生掌握其意义。
5.对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6.让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并通过操作实验来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7.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8.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以“讲授 + 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方程式,同时又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从而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策略由提问光合作用定义入手,唤起学生对光合作用内容的记忆,从而引出定义中所指各部分内容的发现历程。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二、光合作用的过程:这部分重点是要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也是学生要弄清楚的内容。
可安排学生对于图解进行描述,再由其它同学补充与更正,最终得出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正确理解。
完成过程描述后教师可给出重点项目对比表格,帮助同学完成知识对比建构脑海中清晰的知识体系。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必须有光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内的基质中物质变化H2O分解成O2和[H];形成ATP二氧化碳被固定;C3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ATP转化成ADP和Pi能量转换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储存的化学能联系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C3;能量联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最终使学生认同光合作用由光、暗反应相互联系形成的整体。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利用P104中的“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去分析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时间;光质)、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重点通过右图介绍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示范教案(第2课时)2
示范教案课标要求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学生要把握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内在逻辑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搜集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组织好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标准: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设计思路根据课标要求,本节教学需2课时。
在介绍光合作用过程之前以教材中展现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重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让学生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能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
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时,重点要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也是学生要弄清楚的内容。
让学生明确在这两个过程中每一种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光合作用。
为了更好地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联系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解释一些生产现象,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最后,与光合作用对比,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专家点评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落实课标中的要求,本设计在充分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作了精心安排,将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人教课标版生物高中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教材内容,结合动画及PPT演示,能够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通过进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活动,结合教师引导性的讲解,能够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并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1)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1)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2)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法。
四、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
五、教学程序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导言: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人们得出这一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
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历程吧!(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师列表呈现相关内容,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讨论:1、从人类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有什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联系?2、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你还有哪些感悟?(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结合P103图讲解。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CO2+H2O→(CH2O)+O2(三)总结人类认识光合作用的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2、英格豪斯的实验3、梅耶的实验4、萨克斯的实验5、鲁宾和卡门的实验6、卡尔文的实验(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总反应式2、过程3、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分钟)
强化总结,加强对光暗反应过程的理解。
(5分钟)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的重难点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5分钟)
首尾呼应,解决课堂最初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聚焦的知识包括: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两部分内容。
探究历程的内容以实验1-6的形式展现在学案上,给学生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归纳和交流,教学效果较好。并且在总结实验结论过程中,重点强调了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的实验过程,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在介绍光合作用过程时,联系了呼吸作用、光合色素作用、ATP的合成、自由扩散等知识,讲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较好地进行了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光合作用过程。同时用小结和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课程结束时回复了最初的问题,首尾呼应,并且自然过渡到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上,为下节课的内容留下悬念。
也就是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啊?ATP!三磷酸腺苷。回顾ATP的合成和分解。
所以光的能量把pi加到ADP上,合成ATP。此处的ATP和呼吸作用的ATP的作用和去路是一样的吗?呼吸中的ATP用来?参与各项生命活动。那么光合作用的ATP去哪里了?和[H]一起在叶绿体基质中,它并没有出叶绿体供给生命活动。而是参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这一步称为暗反应,光不再成为反应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而是是否有ATP和[H],只要有ATP和[H]就可以发生暗反应,但是ATP和[H]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所以没有光之后,叶绿体基质中原有的ATP和[H]都消耗没后,暗反应是否能进行?不能!所以,最科学的称呼为碳反应,因为这个过程有CO2的参与,那么CO2是如何进入细胞的?气孔!所以气孔的开闭情况会影响细胞内CO2的浓度。怎么进入叶绿体中的?自由扩散!
3.学生归纳:
请学生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概述整个实验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适当的补充,完善结论。
给出学生光合作用方程式,让学生尝试着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抛出思考问题: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还是CO2呢?
1.教师引导:
思考问题:我们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因为结构决定功能,那么高等绿色植物有什么样的结构使得它们能行使光合作用这一功能的呢?
我们需要继续聚焦到植物细胞的什么结构?再确切的说是我们学过的细胞中的哪种细胞器?
叶绿体!现在我们来回忆下叶绿体的结构,大家在学案上画出叶绿体,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叶绿体。
一上课我们回顾了能够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物质是什么?它参与什么反应?光反应!那么色素分布在哪里?它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酸化,称为光反应!刚刚讲了水中的氧用来合成氧气,故水分解成氧气,还剩下什么元素?
H,所以产生[H]。我们再回忆下我们学过,细胞内的能量通货是什么?
六、布置评测练习作业
七、结束语
二氧化碳相当于植物吃进来的食物,那么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不会影响光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结构决定功能
的生物学思想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联系光合色素、ATP的合成、自由扩散等知识,讲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观看图片,能够说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通过师生交流,图片分析,能够说出光合作用过程。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过程);
2.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体会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4.教师讲授:介绍同位素标记法,引出鲁宾、卡门的实验,总结探究过程。用*标出黑板上反应式中H2O和O2中的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求学生对光合作用理解的前概念。
课件只显示和学案一样的内容,不做延伸!
将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小组交流的能力。
不深挖萨克斯实验!
(15分钟)
三、光合作用过程
四、课堂小结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自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使人们一步一步地认识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暗反应阶段。
给学生时间自己总结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表格。
五、习题巩固
重新回到课前播放视频中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的前概念,二氧化碳形成有机物,用于植物自身生长发育。
3.基本思想(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相关的科学素养);
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生学习了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以及叶绿体的结构,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之前学过的有关物质跨膜运输、ATP、呼吸作用等内容可以为本节课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及光合作用过程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生绘图
教师总结学生绘图,让学生说出叶绿体的具体内部结构!叶绿体基质和基粒。
提问:大家还记得有氧呼吸作用分为几个阶段么?三个!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那么光合作用分为几个阶段呢?不同阶段的场所又是哪里呢?
3.教师讲授:
按照光合作用过程是否需要光能,将其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复习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光合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一些药品的作用,我们来回忆下实验结果当中这些条带分别代表什么色素?并且这些光合色素的作用有哪些?
思考问题:我们知道植物在发芽长出真叶之前是靠子叶或子叶和胚乳供给营养的,一旦植物发芽,就要照阳光,因为有一句话说得好:万物生长靠太阳。
那么万物真的都能直接利用光能么?高等绿色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又来自于哪里呢?在课前,老师采访了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观看采访视频。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1.教师引导:
导学案形式,配合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光合作用探究的历史脉络,突出探究思想,体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自己看亚里士多德猜想、柳树苗实验、钟罩实验和重复实验以及萨克斯的实验,并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书写板书,将探究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科学家名字贴在黑板上。
暗反应: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TP远离腺苷的pi易释放,只有人在病入膏肓的时候才会释放腺苷最近的pi。暗反应其实很复杂,给学生展示卡尔文循环的整个物质变化图。
思考问题:暗反应过程物质变化如此复杂,卡尔文是如何确定的?用什么方法?
给出书上103页的图片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整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学生在总结光暗反应表格的比较时,我发现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些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在讲授光合作用过程中,若再给学生时间进行过程的复述和讲解就能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