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执业范围
中医外科学执业范围标题:探寻中医外科学的执业范围: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引言: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处理外科疾病。
在中医学中,中医外科学的执业范围在不断拓展和演变,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为患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外科学的执业范围,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技术和疗效。
一、概述中医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1. 中医外科学的定义:中医外科学是在中医学原理基础上,针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总称。
2.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中国医学就注重综合运用中医与外科的治疗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外科学不断丰富并与现代外科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外科学体系。
二、中医外科学的执业范围1. 骨伤科:中医外科学在骨折、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
2. 外科手术:传统中医外科学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历史悠久,如外科手术前后的中医药辅助治疗,对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
3. 感染性疾病:中医外科学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 疤痕修复:中医外科学运用中药和针灸疗法可促进创伤愈合,减轻疤痕形成的风险。
三、突出中医外科学技术和疗效1. 刮痧疗法:在中医外科学中,刮痧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痛风、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止痛和消肿效果。
2. 拔罐疗法:针对扭伤、肌肉酸痛等问题,拔罐疗法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3. 草药疗法:中医外科学中广泛采用草药疗法,如中药熏洗、包扎等,它们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杀菌和促进创伤愈合。
结论:中医外科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执业范围日渐拓展,涵盖了骨伤科、外科手术、感染性疾病和疤痕修复等多个领域。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在运用中医外科学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刮痧疗法、拔罐疗法和草药疗法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不过,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中医外科学的技术和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推动其发展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一、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
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
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逐渐成熟等不同阶段。
一、起源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因与野兽搏斗,和严寒酷暑抗争,创伤很多,就自发地运用野草、树叶、草药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形成外科最原始的治疗方法。
以后发展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
这些原始的清创、止血、外用药和小手术就是外科的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1324年左右,甲骨文上有。
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等记载。
《山海经·东山经》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
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
”当时砭针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
该书载有38种疾病,其中包括痈、疽、痹、瘿、痔、疥等外科疾病,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民间行医者擅长各异,因此出现了医学的分科。
外科成为专科是在周代,《周礼·天官篇》把当时的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即是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刮杀之齐。
(祝药即是敷药,刮是刮去脓血,杀是用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齐是疮面子复)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感染、刨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病等很多外科疾病,并在。
牝痔。
中记载了割治疗法,如“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龠(竹管)人膻(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剥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
还有用地胆等药外敷牡痔”,用滑润的。
铤。
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
可见,当时外科已有广定的治疗水平。
二、形成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汉朝。
中医外科学总论第一章
[药品名]洋金花
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白曼陀罗 或毛曼陀罗的干燥花。分布 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湖北、四川等地。 [作用与用途]麻醉止痛, 定喘镇咳。经试验对大脑皮 层及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 系统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腺 体分泌及松驰平滑肌的痉挛。
3、发展
• 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为我国现存第一部 外科专著
湿润烧伤膏1987年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8年,烧伤湿性医疗技术被国家科委确 定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同年,湿润烧伤 膏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新药。1991年被卫 生部列为"十年百项计划 "
• 第六届“人道主义奖”
颁发给烧伤湿性医疗 技术的发明人徐荣祥。
• 这项技术已获美国专利,这是我国有史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
• 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 • 1988年南京中医学院还首次创办了中医外
科专业(本科)
• 目前,全国已有中医外科专业博士培养点6
个和博士后流动站3个
• 烧伤
中药制痂法和湿润暴露疗法的研究方面
对烧伤面积超过90%的大面积特重度烧伤 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2%,与国际烧伤外科 对烧伤总面积超过90%的特重度烧伤救治 成功率8%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
“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 治疗破伤风。
• 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
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 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 的方法。
• 近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该书集外治
法之大成,主张以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 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 围遍及内、外、妇代对外科学贡献较大的有王怀隐的《太
中医外科学常考的名词解释
中医外科学常考的名词解释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探讨中医在外科领域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下面将对中医外科学中常考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切口在手术后感染了细菌,引起切口局部发炎、流脓和出现其他感染相关症状的现象。
中医外科学常用草药、中药疗法来改善和控制切口感染,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等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的草药。
二、瘘管:瘘管是指由外部环境至体表的管道,通常是由于手术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组织间的异常通道。
在中医外科学中,治疗瘘管常使用逍遥丸等药物来调理气血,促进肌肉和组织的修复。
三、局麻和全身麻醉:局麻是指通过给药或注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使局部组织、神经失去感觉,以实施手术或治疗的一种方法。
而全身麻醉是指通过药物作用于整个机体,使机体处于完全无痛或昏迷状态,用于大手术的麻醉方式。
在中医外科学中,可以结合中医草药和麻醉药物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四、溃疡创面愈合:溃疡创面愈合是指治疗溃疡和创面时,创面上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逐渐形成新的组织,最终形成愈合的过程。
中医外科学中常使用中药来增加创面的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细胞的增殖,促进创面的愈合。
五、术后恢复:术后恢复是指手术后患者在科学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康复措施,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并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中医外科学中,常用中药来调理患者的气血、脏腑功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六、创伤骨折:创伤骨折是指由外伤导致的骨折,属于中医外科学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外科学常采用针灸、推拿、外敷以及内服草药等方法来治疗创伤骨折,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七、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是指手术后出现的非预期的病理变化和症状。
中医外科学常运用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总结:中医外科学中的名词解释涵盖了手术切口感染、瘘管、麻醉方式、溃疡创面愈合、术后恢复、创伤骨折和手术后并发症等内容。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第一章总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龚庆宣,首创水银膏治疗皮肤病6、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明清时期①“正宗派”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②“全生派”清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③“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的命名及基本术语1、命名原则一般是根据1发病部位:如子痈,乳痈,对口疽等2形态:蛇头疔,鹅掌风等3疾病特征:烂疔,流注,湿疮等2、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一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发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4、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5、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6、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尽,尤如滴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变化。
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1、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湿、燥诸邪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2、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第四章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部位辨证上部辨证: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病因多为风温,风热中部辨证: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所,病因多为气郁,火郁下部辨证:人体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寒湿,湿热多见。
2、阴阳辩证:八纲辩证的总纲,也是其他一切外科疾病辩证的总纲阳证阴证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焮热凉或不热肿胀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疼痛感觉疼痛剧烈,拒按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病位深浅皮肤,肌肉,在表位浅,血脉,筋肉,在里位深脓液质量脓质稠厚脓质稀薄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病程比较长全身症状初期长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有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3、辨肿肿的性质痰肿:肿势或软如棉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在,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气肿:皮紧肉软,按之凹陷,复手即其,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诊疗方法和手术技术,治疗外科疾病的学科。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是对中医外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中医外科医生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展开讨论。
一、课程设置。
中医外科学课程设置应包括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实践教学等内容。
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外科学基本理论等;临床技能包括中医外科诊断、手术技术、疾病预防和康复等;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习、实验操作和科研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
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外科学理论和技术进行临床诊疗和手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
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临床诊断、手术技术、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了解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实践相结合,传授与引导相结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临床实习、病例分析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实践教学。
中医外科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通过临床实习、实验操作和科研训练等方式,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考核评价。
中医外科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技能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既包括笔试、实验考核,又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和科研成果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现代中医外科学在传统理论的基 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不断
创新和发展。
中医外科学在现代临床中广泛应 用,涉及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
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医外科学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 重要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持。
02
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皮肤、肌肉、骨骼等人体外部 器官的疾病。
清淡易消化
药膳食疗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采用药膳食疗, 调理身体状况。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 腻和刺激性食物。
05
中医外科疾病案例分析
案例一:痤疮的中医治疗
总结词
内外兼治,综合调理
详细描述
中医治疗痤疮注重内外兼治,综合调理。内治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旨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排脓。 外治法包括中药面膜、熏洗、涂擦等,以消炎、杀菌、止痒、收敛为原则。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情志调 护等综合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全面改善痤疮症状。
03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方剂,通过煎煮或中成药的 方式进行治疗。中药内服主要针对全身症状进行调理,改善 患者体质,增强抵抗力。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或制成膏药,直接敷于患处,以达到局部治 疗的效果。中药外敷常用于疮疡、跌打损伤等外科疾病,具 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以达 到治疗目的。针刺疗法对于各种痛证 、痹证等有较好的疗效。
艾灸疗法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在穴位 上施灸,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 灸疗法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及 寒证。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指的是采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学科。
它包括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极强的医学科学。
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经络学:经络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运输系统,其功能是在整个身体内维持气血的运行。
在中医外科治疗中,经络学不仅是诊断的重要指标,还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例如,针灸、拔罐、刮痧等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基于经络学的原理。
2. 中医气血学:中医学将人体内的活动和机能归结为气血两大方面。
气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血是人体流动的液体。
气血的运动状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外科领域,中医学常用气血来描述外科手术前后的情况。
例如,气血瘀滞、气滞血瘀等等,这些术语都是根据中医理论总结出来的。
3. 中医五行学:中医学将自然界的万物按照五行分类,即金、木、水、火、土。
人体也是五行之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在中医外科治疗中,五行理论在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手段中医外科学通过采用特殊的药物治疗、针刺疗法、拔罐等治疗手段,来治疗外科疾病。
以下是具体的介绍:1. 针灸疗法:针灸在中医外科学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从而加快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除了手术治疗之外,针灸还可以治疗痛经、头痛、牙痛、腰酸背痛等症状。
2. 诊所手术:中医外科常使用诊所手术治疗疾病。
诊所手术一般包括吸氧治疗、换胃口针技术、开放性手术,切口清创等。
它们经常被用来治疗胃肠道疾病、手脚湿疹、极度疼痛等非传统医学难以治愈的疾病。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应用于许多外科医学情况中,包括肿瘤、疮疡、癌症、疼痛和消化不良等。
中药治疗主要基于中医学的概念来确定草药的组合和用量,以达到治疗病症的效果。
中医外科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医外科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二级学科,属于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现状:
- 中医外科临床人才缺乏,导致学术传承出现断档。
- 中医院外科按照西医院分科,许多经济而有效的中医外用药物和外治特色技术不断减少或濒临失传,中医外科的临床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 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临床分科细化,普遍存在以普通外科代替中医外科、以三级学科代替中医外科的现象,使得中医外科学“大而空”。
发展趋势:
- 中医外科学将在传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外科学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 加强中医外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医外科人才。
- 推进中医外科的国际化,促进中医外科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包括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共同推动中医外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中医外科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理论1. 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1)中医外科学的概念;(2)中医外科学的起源;(3)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程;(4)中医外科学的特点。
2. 外科学基本知识(1)解剖学基础知识;(2)生理学基础知识;(3)病理学基础知识;(4)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
3. 中医外科学中的其他专业知识(1)中医药学基础知识;(2)医疗卫生法规及伦理知识;(3)中医外科学的实验方法及相关技术。
二、疾病诊治1. 中医外科疾病分类及诊断(1)外科常见疾病分类;(2)中医外科疾病诊断标准;(3)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辨证施治。
2.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1)中医外科治疗原则;(2)中医外科治疗技术;(3)中医外科手术原则。
3. 外科学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1)外科疾病的药物治疗;(2)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3)外科疾病的其他治疗手段。
4. 中医外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1)中医外科疾病的预防措施;(2)中医外科疾病的保健方法;(3)中医外科疾病的康复指导。
三、临床技能1. 中医外科临床检查技能(1)中医外科临床常见检查方法;(2)中医外科临床检查技能操作规范;(3)中医外科临床检查误诊与漏诊的避免方法。
2. 中医外科临床操作技能(1)中医外科常见手术操作技能;(2)中医外科特殊手术操作技能;(3)中医外科手术操作规范及安全措施。
3. 中医外科临床护理技能(1)中医外科术后护理技能;(2)中医外科患者康复护理技能;(3)中医外科患者疼痛管理技能。
以上是中医外科学专业知识点的大致概述,涵盖了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疾病诊治和临床技能等方面。
希望对中医外科学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11 适用专业:中医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0学时总学分数:2.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介绍了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基本概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名词术语解释,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医外科疾病治法和中医外科调护。
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介绍中医外科学特点,要突出外治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并要求学生掌握外科的专用方剂及外治药物的各种剂型、适应证、用法等。
各论为临床篇,以中医病名为主(无恰当中医病名者则用西医病名)分章列节,按中医外科的传统分类方法分为:疮病、乳房疾病、瘦、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疾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及外科其他疾病。
要重点介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方法。
2.课程性质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拼证论治规律及预防知识,熟恶中医外科疾病的主要内、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急诊处理原则:了解某些疑难病的诊治要点,构建中医外科临床思维与技能,能够举一反三,在面对更多外科疾病时,有能力去思辨,进而制定出诊治方案。
培养学生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刻苦勤奋、认真细致、严谨要求、不断进取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中医专业必修课程。
4.课程作用《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专业的主干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
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病例分析。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中医外科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来促进病人的康复。
以下是对中医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中医外科学概述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疗法对外科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
其特点是早期干预、微创治疗、个体化诊疗、综合调理。
中医外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创伤、骨科疾病、手术后康复等。
二、创伤外科创伤外科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各种外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创伤外科主要包括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损伤、关节脱位等。
中医外科学治疗创伤外科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摩、中药熏洗、针灸等。
三、骨科疾病骨科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中医外科学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运用中医经络学说、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原则,辅以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方法。
四、手术后康复手术后康复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
中医外科学在手术后康复中,注重调理气血、扶正祛邪、改善体质等方面。
运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辅以科学的运动康复和饮食调理。
五、中医外科学的挑战和展望中医外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技术和理论的不足,中医外科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充实理论体系,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中医外科学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思维,形成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诊疗方法。
展望未来,中医外科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综合医疗的需求增加,中医外科学将在外科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外科学将有更多机会与现代医学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临床优势。
总结:中医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创伤外科、骨科疾病和手术后康复等方面。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需要充实理论、提高技术,并与现代医学进行融合。
中医外科学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 命名规律、术语解释
一、范围
(一)概念: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来研究、探讨人体外 部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二)范围:疮疡、瘿、乳房疾病、岩、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男性 生殖系统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外伤疾 病及合并症、瘤等等。
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凡人体孔 窍之中有小肉突起者皆可称之为痔;狭 义指齿线上下,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大曲 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也称作为痔。
漏:凡溃疡疮口脓液淋漓不断,犹如滴漏 一样称之为漏。西医将其分为窦道、瘘 管。窦道是指体表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 病理性盲管,其只有外口,没有内口。 瘘管是指内脏与内脏相通,或内脏与体 表相通的病理性管道,其既有外口,又 有内口。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 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 期。
1 《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仍保存的第 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2 《诸病源候论》:肠吻合、血管结扎、 拔牙术;
3、《千金方》葱管做导尿管治疗尿潴留;
4、《圣济总录》提出了“五善七恶”, 《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五善七 恶”。
5、《世医得效方》是一本骨伤科专著,将 骨伤科从外科中分离出来。
(四)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1、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是对后世影响最 大的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其“列证最 详,论治最精”。
2、汪机的《外科理例》将“外科”首次定 名,并创制“玉真散”一方来治疗破伤 风。
3、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有 关梅毒的专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 汞剂来治疗梅毒的记载。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和针灸治疗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和针灸治疗学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而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以及针灸治疗学则是中医学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几个临床学科。
本文将分别对这些学科进行简要介绍。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疾病的中医学科。
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来认识和治疗疾病。
中医内科学强调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学则是研究外科疾病的中医学科。
相比于西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注重以整体观念来认识疾病,并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进行治疗。
在中医外科学中,病因论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辨证施治,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利用中药、中成药等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妇科疾病的中医学科。
由于妇科疾病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中医妇科学着重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妇科疾病。
在治疗上,中医妇科学强调调整内分泌平衡,改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疾病的中医学科。
在中医儿科学中,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医儿科学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辨证施治来治疗儿童疾病。
此外,中医儿科学还强调预防为主,通过中医养生保健,增强儿童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针灸治疗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疗法之一。
针灸治疗学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或缓解病症的效果。
针灸治疗学不仅可以治疗某些特定的疾病,还可以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和针灸治疗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通过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治愈疾病,维护健康。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些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心得派
“心得派”以清代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 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 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也,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 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疾病 的诊治,在临证中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 等治疗疔疮走黄。用分部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 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 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 发于中也”。
《太平圣惠方》
宋代外科医家在病机分析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治疗上注 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太平圣惠方》补充 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 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该书还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 用烧灼法消毒手术器械等。
《卫济宝书》等
宋代外科专著颇多,其中《卫济宝书》专论痈疽,并记载了很 多医疗器械,如灸板、消息子、竹刀、炼刀、小钩等的用法。 李迅的《集验背疽方》,对背疽的病因、症状、治疗做了全面 论述。 陈自明撰《外科精要》,强调痈疽应根据脏腑经络虚实、寒热 轻重辨证施治,重视整体疗法,载有托里排脓多个方药,至今仍 在临床中应用。
3.秦汉以前
成书于秦汉以前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 医学文献,书中有痈、疽、创伤、痔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的 记载,并叙述了破法、灸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疗法。 在“牝痔”中记载了割治疗(屡)傅之”。对犬咬伤者,用酒洗 伤口消毒,并扩创排毒。可见,当时外科已有相当的治疗水平。
2.《伤寒杂病论》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的辨证论治理论,对外科疾 病的证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书对肠痈、寒疝、浸淫疮 等外科病证的诊治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慧 茵附子败酱散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
中医外科学-课件
中医外科学在历史上经历了多 个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独特 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的特点与优势
中医外科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注重内外兼治和预防保健
。
中医外科学治疗方法多样,包括 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可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
中医外科学对于一些常见病和疑 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 在软组织损伤、骨折和关节脱位
其他外科疾病
总结词
其他外科疾病包括烧伤、冻伤、疮疡等,这些疾病的治疗也需要中医外科的参与。
详细描述
中医外科对于烧伤、冻伤、疮疡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如中药外敷、拔罐等,能够有效地缓 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CHAPTER
04
中医外科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01
02
03
中药内服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 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以 调节身体内部环境,达到 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人体内部 脏腑和外部形态是相互关联的,人体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外部 形态和表现来推断。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方法
总结词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以及针灸、推拿、拔罐等治 疗手段。
详细描述
中医外科学的方法包括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形态和表现,询问病人的病情和症 状,以及通过切脉等手段来诊断疾病。同时,中医外科学也采用针灸、推拿、 拔罐等治疗手段来治疗疾病。
中医外科护理与康复的现代应用
临床应用
中医外科护理与康复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在慢性病、老年病、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跨学科合作
中医外科护理与康复需要与现代医学的多个学科进行合作 ,如骨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以实现优势互补和最佳 治疗效果。
中医外科学笔记总结
中医外科学笔记总结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和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外科治疗。
以下是中医外科学的一些学习笔记和总结:
1. 中医外科学的特点: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外科学知识和技术,对外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它与西医外科学相比,强调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和辨证施治。
2. 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辨证论治原则等。
中医外科学强调外科疾病与人体整体功能和平衡的关系,关注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整体调理。
3. 中医外科的诊断方法:中医外科学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包括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等。
四诊合参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语言、询问病情和按诊患者的脉象等进行诊断。
4. 中医外科的治疗方法:中医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灸、推拿等。
其中,手术治疗是中医外科的一项重要方法,常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如骨折、创伤、瘤病等。
5. 中医外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外科治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整体调理。
同时,还需要遵循医学伦理、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中医外科学是一门结合中医学和外科学的学科,它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对外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学习中医外科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复习第一章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概况1、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最早)。
2、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记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5、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6、南齐龚庆宣重新编次厘定的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7、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
8、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9、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
10、中医外科学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
P2①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用阳和汤。
③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外疡实从内出论”: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1、学科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指发生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2、疾病的命名原则,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
P63、基本术语P6①疮疡:广义:是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感染因素引起的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疡:外疡,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疮疡: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疮面.胬肉:疮疡破溃后,出现过度生长于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腐肉.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生于皮肉筋骨的疾病.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应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肿范围.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徐疾袋底. 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包括瘘管和窦道.痰: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 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毒: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队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顺证:顺就是按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垫棉法: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方法,借着加压的力量,是溃疡的脓液不致发生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黏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常伴有消渴习惯性便秘等红丝疔:指发生于四肢,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烂疔:发生于皮肉之间,腐烂甚剧病势暴急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气性坏疽疫疔:是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其状如疔,相当于皮肤炭疽. 痈: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西医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颈痈: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称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痄腮:发于腮部,常双侧发病,色白濡肿,酸胀少痛,颊粘膜腮腺开口处可有红肿,进食时局部疼痛,一般不化脓,约1~2周左右小腿,有传染性.委中毒:是发在腘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红肿绕喉故名,西口底部蜂窝组织炎.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与痄腮区别:痄腮多发于5-15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丹毒:指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无头疽:指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因其初起无头故名,相当于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四肢骨干,以胫骨最常见股骨次之.走黄与内陷:是阳证疮疡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症候,相当于全身性急性化脓性疾病,属于中医的逆证恶证.继发于疔疮的常称走黄.因疽毒或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称为内陷.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可随痰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组织间隙,壅阻而形成的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又以后期可出现虚痨症状,称骨痨.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褥疮: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溃烂称席疮.窦道:是一种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的病理性盲道,属漏管.乳痈:热度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粉刺型乳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化脓性疾病,即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乳癖: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乳腺增生病.乳岩:常无意中发现肿块,不痛逐渐长大肿块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齐,常与皮肤粘连,活动差,患侧淋巴结可有肿大后期破溃称菜花样.乳疠:以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肿块,称为乳疠,乳房异常发育症.乳核:是以乳房结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相当于乳腺纤维瘤,青年妇女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占乳疾10%气瘿因其患部肿块柔软无痛,可随息怒消长,西单纯性甲状腺肿及部分地方性甲状腺肿.肉瘿:是瘿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其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瘤或囊肿,属甲状腺良肿.失荣:是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的岩肿因其晚期气血匮乏失荣而命名,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原发性恶性肿瘤.肛直角:直肠沿骶尾弯曲前方下行,与肛管形成一近似90°的角.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深浅部直肠纵肌肛门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以肌环,手术切断将引起肛门失禁.痔: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增生的结缔组织.内痔与脱肛:脱肛:直肠粘膜或直肠环状脱出,有螺旋状皱折表面光滑无静脉曲张一般不出血,脱出有黏液分泌.息肉病:很多息肉积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肠称息肉病,部分患者可发生癌变尤以多发性息肉恶性变较多.病理分肿瘤和非肿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肛隐窝炎:肛隐窝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肛窦炎.常并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 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相当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漏: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也成肛瘘,组成: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肛裂: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肛裂.脱肛: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位移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直肠粘膜与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西直肠脱垂.锁肛痔: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犹如锁住肛门.子痈:睾丸及附睾的化脓性疾病,子痰:附睾结核.阴茎痰核:阴茎硬结症.股肿: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流回流障碍的疾病,西:深静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肢体浅V的血栓性炎症性变.好发部位:四肢下肢多于上肢,次为胸腹壁.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的浅表静脉病变,西:下肢静脉曲张.臁疮:发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之一.脱疽: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直接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征足.填空:周代<周礼天官>所在疡医是最早的外科医生之称.汉代华佗创麻沸散<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术.<黄帝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专著.<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使用百科全书,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明清时期外科三大流派: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全生派,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心得派.情志内伤所致外科疾病常有循经肝经部位夹痰夹郁外科疾病总病机: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确认呈脓: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内治法按初起成脓破溃确立消托补外治法油膏:金黄膏玉露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疮疡阳证;回阳玉龙膏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适用阴证提腐药:升丹属有毒刺激性药品,过敏者禁用;大面积疮面慎用,病变在眼唇禁用;放置陈入使用可使药性缓和减轻疼痛,其为汞剂宜黑瓶.砭镰法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疔疮疡发生以后,正邪交争决定着疮疡的发展和转归.疮疡内治法总则消托补.初期清热解毒,中期透托法补托法后期补法.痈特点: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6-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疔的特点:颜面疔疮:疮形小根深坚硬状如钉钉.易走黄危及生命.手足:肿胀坚硬疼痛剧烈,可损伤骨影响功能.红丝疔:继发于手足部疔疮后,红丝一条迅速向上走窜见于农民战士.疫疔:初如蚊剂蚤斑中有脐凹2日内有水泡3-4日干黑坏死有传染性.见于畜牧业或皮毛制革者.疔辨证论治: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火毒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疔四忌:忌内服发散药灸法早起切开针挑,忌挤脓以免疔毒走散入血.手足部疔疮分型:火毒凝结症-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热盛肉腐证-清热透脓脱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皂角刺炙山甲.红丝疔分型:火毒入络证治法: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火毒入营证-凉血清营解毒散结-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丸.发的特点: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表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全身症状明显.有头疽特点:初起皮肤上即有栗粒样脓头,热红肿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容易发生内陷.流注特点:好发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深部或髂窝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与环跳疽区别:环跳疽疼痛在髋关节部,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弯曲,患侧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流痰特点:对象: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部位;骨与关节,以脊柱最多见其次为上下肢.有头疽以项背部为多见,好发于成年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及消渴病人.其有四候"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行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发颐:热毒蕴结证:急性早起.治法: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丹毒的病因病机总由血热火毒为患.凡发于新生儿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命名:抱头火丹-头面部内发毒丹-躯干部流火-小腿部赤游丹-新生儿特点:1,部位:以下肢多见头面次之腰腹部.2,全身症状:起病突然伴恶寒发热.3,局部症状:皮肤忽然变赤色如涂脂染灼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易复发.本病总以血热火毒为患,凡发于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太热火毒.无头疽特点:1,好发于儿童,发病急骤初起无头发无定处 2,局部症状:病位较深,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发于四肢长骨者多损骨,生育关节者易造成畸形. 与流痰的区别:流痰好发于骨关节间,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迟缓,约需半年至一年以上,溃后脓水清稀,多夹有败絮样物,常造成残废.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内陷疽毒(疔疮外)正气内虚不能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属正虚邪盛.又称三陷变局因所处病期不同分为:火陷干陷虚陷.乳房疾病: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房触诊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挤压乳头注意有无液体从乳窍溢出.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触诊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位置数目形状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及有无压痛;2,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块附近的皮肤以确定.3,检查乳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的时期.如有病变容易被发现.4,确定一个肿块的性质,还需要结合年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触诊的准确性取决于经验手感正确的检查方法等.乳痈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又有几种名称-A外吹乳痈-发生于哺乳期,好发于产后第3~4W;B内吹乳痈-发生于怀孕期,好发于妊娠第6-7W.C不乳儿乳痈-在非哺乳期间和非怀孕期发生者.乳痈:气滞热壅证: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粉刺型乳痈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妊娠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期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素有乳头凹陷畸形.乳癖:肝郁痰凝证:症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质韧不坚.胀痛或刺痛,随息怒消长,伴有胸闷挟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萎贝散加减.乳核:肝气郁结证:症候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叹息;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加减.一般类型乳腺癌:早起: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常与皮肤粘连病灶中心凹陷,少数乳头溢液.后期:肿块增大并开始出现疼痛,皮肤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围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等.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如岩穴或外翻似菜花,易出血恶臭难闻.有淋巴转移病灶.逐渐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瘿常见有四种:气瘿肉瘿石瘿瘿痈.气瘿临床表现:初起时无明显不适感,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较平坦质软不痛皮色如常,腺体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如肿块进行性增大压迫症.<医学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分六种:气瘤(神经纤维瘤)血瘤(血管瘤)筋瘤肉瘤(脂肪瘤)骨瘤脂瘤.而西医所谓之肉瘤指发生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与本病有质的区别. 直肠壁由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四层,肛门括约肌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肛管和直肠周围有许多间隙,较大的有5个:2个骨盆直肠间隙;一个直肠后间隙;两个坐骨直肠间隙.肛门直肠疾病常见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等,肛门病的部位常用膀胱截石位表示,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血栓外痔好发于肛缘3,9点处;肛裂好发于6,12点处.肛门疾病检查的体位有6个: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倒置位弯腰扶椅位内痔的临床表现五点:便血脱出肛周潮湿瘙痒疼痛便秘.消痔灵注射法:1,为痔核上方的痔上动脉区注射;2,为痔粘膜下层注射;3,为痔核粘膜固有层注射;4,为洞状静脉区注射.手术后的常见反应:疼痛小便困难出血发热水肿.外痔分类: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血栓外痔.肛隐窝炎特点:肛门不适合潮湿分泌物,肛镜检查可见肛隐窝和肛乳头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或有红色肉芽肿张.肛裂的发病年龄: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部位:一般在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位于前正中线的肛裂多见于女性.特点: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特点. 股肿的特点四大症状-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好发于下肢髂骨静脉,股静脉小腿深静脉多见.腔V上肢V少见.并发症:血栓脱落可并发.肛漏的主要症状:流脓疼痛瘙痒.分类:1单纯性肛漏:完全漏外盲瘘内盲瘘2复杂性肛漏低单只一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下内口在肛窦附近,低复漏管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高单低复外括以上肛漏发展规律:将肛门两侧坐骨结节划一横线漏管外口在横线之前距肛缘4CM内管道多为直行;外口在距肛缘4CM外漏管多为弯曲马蹄.陈旧性肛裂(一人月以上)并发症: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一度: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长3~5CM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二度:直肠全层脱出常5~10CM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恢复.三度: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10CM+圆柱形很厚肛门松弛无力.锁肛痔临床表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转移征象,查体早起疣状,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临床特点:尿频夜尿多排尿困难.严重尿潴留尿失禁肾功能受损.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富有弹性中央沟变浅消失.周围血管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疼痛,皮肤温度异常-血流,皮肤颜色异常,感觉异常,肢体增粗萎缩,溃疡坏疽.血栓性浅静脉炎分型:湿热蕴结证-四肢-急性期-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清理通络汤.肝气郁结证:胸腹部-疏肝解郁活血解毒-柴胡清肝汤复元活血汤.臁疮-慢性下肢溃疡好发部位:下肢小腿-双小腿内外侧下1/3处,特点是经入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易复发.西医下肢慢性溃疡病因:血管结构异常静脉压力高.症状:初起 ;小腿肿胀色素沉着沉重感局部青筋怒张朝轻暮重-逐年加重或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等-内外臁处持继漫肿苔藓样变的皮肤出现裂缝自溃抓溃糜烂渍水淋漓-溃疡扩大一定程度时:边缘稳定周围红肿,或日久不愈或经常复发.后期:疮口下陷边缘高起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周围皮色暗红或紫黑或四周湿疹而痒日久不愈.治疗:益气活血消除下肢淤血.湿热下注:早期-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二妙散合五神汤.气虚血瘀证:溃疡日久-后期-益气活血去瘀生新-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散.脱疽:部位:多发于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脾肾亏虚寒湿外伤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辨证论治:寒湿阻络证-阳和汤;血脉瘀阻证-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湿热毒盛证-四妙勇安汤加连翘黄柏单身川芎赤芍牛膝;热毒伤阴证-顾步汤;气阴两虚: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中国九分法:成人双上肢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3*9%;双下肢包括臀部5*9%+1%烧伤深度:一度:深度达表皮角质层;疮面表现: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创面无感染时愈合过程2~3天后脱屑痊愈无瘢痕.浅二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泡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深二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泡基地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辨肿块的描述: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化脓性溃疡:疮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型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破溃经久难愈.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状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丹毒:湿热毒蕴证:下肢者.治法: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外治:外敷法:金黄散雨露散以冷开水或二花露调敷50%硫酸镁湿敷.砭镰法:用于下肢丹毒.成脓:在处作小切口引流掺九一丹药线引流,外盖红油膏预防狐护理:休息:卧床多饮隔离.预防:下肢者抬高30-40°,饮食:禁忌与发物加强营养.积极治疗肌肤破损足癣等.内痔分度:I: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停止无痔脱出.II: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自行还纳.III: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IV: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多半有感染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