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

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

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

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如果战略和政策都能把握得非常适当,我国经济就可以迅速起飞,如韩国、新加坡等国。

相反,这一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较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重大机遇一旦不能把握好,一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如一些拉美国家。

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起飞时刻,必须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

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

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方式向现代的、新的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优化经济结构。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促进科技进步。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创新管理方式。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提高劳动力素质。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握好当今世界迈入生态经济的走向,合理统筹利用全区有限资源,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下决心,施重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利用区域日照和风力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培育和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排污少等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在全区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加快从居民生活到工业、建筑、交通等层面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尽快研究支持企业与高等学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对接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立足市场,联合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实施等活动,推进产学研立体发展;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培育出能够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知名品牌;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增加鼓励科技创新的支持资金比例,大幅提高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奖励标准,完善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针对性地实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全方位、多渠道引进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产业落户,不断培育和发展规模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结合各省市县(区)的实际情况,大刀阔斧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尽可能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同时,要积极完善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创业注册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从项目招引、立项、审批、落地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成长步伐,鼓励金融单位加大向中小企业放贷;发挥引智工作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引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打造能够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成为有效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内需消费的重要推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途径推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途径在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包括调整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

以下将深入论述推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途径,并举例说明。

一、推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1.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更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问题。

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经济增长。

3.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这样可以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

4. 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更重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态风险。

同时,通过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二、推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1. 调整经济政策:国家可以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鼓励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

例如,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等。

2. 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和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推动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措施。

3.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国家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推动经济从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转向依赖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当前,中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

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适应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这是指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也就是从过去的量变推动发展,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并重。

在新常态下,中国必须加强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进程的加速,我国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已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国际环境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推动进一步开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1.加强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投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节能减排社会,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全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普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要深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行转变和升级。

本文将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进行浅析,以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依赖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加之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导致了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经济转型,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方式。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动力,需要尽快从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力驱动发展方式转变为技术和创新驱动发展方式。

我国目前正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为绿色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既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又影响到了人民生活的质量。

我国需要尽快倡导和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其中包括加大对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积极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可以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为开放合作发展方式。

开放合作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融入深度和广度,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实现互利共赢。

这样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化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化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化途径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特征,对以“两型社会”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障碍、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两型社会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34-02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多年了,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提高,再到结构升级的跨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提出两个转变。

这一时期的转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发展转变。

这一时期的转变是已经开始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消费需求导向与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的发展导向。

“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旨是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这一时期的发展转变是培育和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转变,经济发展从依靠自然要素转向开始利用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最鲜明的标志是强调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以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针。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开始在不同地区探索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

中西部地区发展改革进行“专题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渝综改试验区重点落脚在“统筹城乡”,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展开新一轮改革探索。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俗话说:“没有不变的东西,只有不断变化的地方。

”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
增长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和转变,无论是改革的方式,发展的节奏,还是发展的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从以“投资、出口为基础,强调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一种以“把供给侧结构改革放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位置,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知识密集型、资源效率高、有并购能力的经济结构”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赋予经济发展更多可能性。

如,通过搞好技术进步
和创新,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充分的经济效益;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了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促进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提升了政府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加大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参与,把投资关系转化为平等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以
及更多的发展模式和选择,也更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指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最佳答案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车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其他回答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已经开始见到成效。

由于中央财政投资在带动银行贷款、带动社会投资、带动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但是,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国出口总额已接近国内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这种情况下,出口由前几年的年均增长20%左右转为大幅下降,对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

预计年内发达国家经济难以复苏,我国全年出口将下降5%—10%。

因此,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除了稳定出口,关键还在于扩大内需的力度能否弥补出口下降的影响。

而扩大内需政策能否在近期和长远都发挥作用,财力支持和政策效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则取决于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也就是说,只有扩大内需政策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真正实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不仅在今年而且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

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转变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

转变发展方式中的第一个转变,就是调整需求结构,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提出来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实现这一转变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居民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是我国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问题探讨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问题探讨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问题探讨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历史过程,搞不好也会走上弯路。

因为传统体制总是具有惯性的,一种体制形成后就形成某些既得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将力求巩固现有体制而阻止改革,尽管新的体制具有明显的效率。

因此,我国在实行增长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才能保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型的理论界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实现一国产出增加的途径。

不论是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经济增长实践都已表明,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大量增加,二是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根据增长的主要源泉的不同,可把经济增长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

粗放型增长(extensive growth)方式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的大量投入而实现。

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必须以要素的大量投入为先决条件,因此,各种要素的多寡就成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2)在经济增长中,要素配置的效率没有明显改善,(3)由于经济增长过程并没有伴随着要素生产率或经济效率的提高,因而难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4)靠大量要素投入所支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高消耗,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集约型增长(intensive growth)方式是指在保持要素投入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在:(1)伴随着经济增长,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因此,在相同的增长速度下,集约增长方式比粗放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水平和消耗水平低;(2)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要素优化配置,(3)高产低耗的集约增长方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纯粹的粗放增长和纯粹的集约增长都不存在,现实情况是二者兼有。

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就是使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既定要素投入的约束下提高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阶段。

本文将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面临的挑战和转变的路径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进行浅析。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1. 资源依赖性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依赖性,尤其是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比较严重。

这种资源依赖性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一定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

2. 技术水平不足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但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这种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使得我国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门类单一、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足等方面。

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制约,同时也使得我国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1. 产能过剩当前我国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这不仅使得这些产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环境负担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环境负担持续加重。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因环境污染导致的GDP损失已经达到4%-6%,环境治理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3. 产业结构升级困难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升级的成本较高、转型升级的时间周期较长等。

这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难以快速完成,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当前,我国已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从以高速扩张为主的投入和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向以创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是以出口导向和对外开放为主的发展模式,以高速扩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资源浪费性和环境污染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转变和调整措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

在宏观政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逐渐转向推动科技与资本、资本与策略相融合,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动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

例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推进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促进居民消费与投资等。

这个转变符合市场需要,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摘要:“十一五”规划后,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基础。

要从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着手努力,将我国外延、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内涵的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问题科技创新教育产业结构民生正文:近几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实现了我国GDP的快速增加,但经济增长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

我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面临着许多问题: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协调等。

国际方面: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问题等。

我国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后,应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应该从民生出发,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改革,扩大内需。

继续深化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缓解和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矛盾的最便捷、经济,从而也是最可行的途径(1*)。

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成果有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科技创新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广度。

政府应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

在科技创新中,政府要把一些权利下放给企业,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政府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创立研发机构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助,使企业有效研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逐步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我国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首先,加大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其次,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真正走向市场和应用领域。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认同度和保护程度,鼓励创新者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

二、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首先,要调整教育体系,加大对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此外,还要加强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我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三、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我国要加快实施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水平。

同时,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开放: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

我国要深化,打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推动经济发展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转变。

要推出更多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

五、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我国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要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标准和排放限制,促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同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壮大。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竞争局势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渐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由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转向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个人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与使用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竞争局势日趋激烈,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1.过度消耗能源能源就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展观念的限制,通常实施的方式就是通过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消耗的整个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粗加工的模式,由于资源的附加值比较底,因此,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也就处于低级阶段。

由于资源过度消耗,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走集约式经济发展路线是我国政府当前必须实施的,其现实意义不可替代。

但是,真正意义上要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对土地、河流、空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关资料来分析,以及我国煤量、石油消耗的增长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依然居高不下,这是当前研究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2.科技创新能力低科技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保障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的因素。

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在整个国际经济竞争局势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国真实的现状是高端知识型人才比较少,而低段劳动型人口比较多,在国际经济局势分局中,我国自觉承担了初级劳动力分配的责任,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属于劳动生产型,例如:生产无数双袜子可能才能换来一台所谓的进口汽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要求。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新的途径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同时取得经济增长和环境维护、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它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耗、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中国正在推进绿色发展,在推广节能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内容和数字交易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活动,是新经济增长方式。

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今,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如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预期,2019年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35.8万亿元。

3.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知识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创新、提高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目前,知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德国、美国等国家已经将知识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

4. 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的脉搏和创新的源泉。

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率,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政府近年来通过税收、融资、创业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一个从整体上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维方式,重点在于整体发展、共赢发展。

尤其是当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时,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发展可以将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规划等整合起来,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效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即CDP的增加,它是对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和结果的整体反映。

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

中国以“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既与底子薄、科技落后等基础国情有关,也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制度安排有关。

这种粗放式增长导致的资源、环境、国内市场需求、弱势产业、区域和行业差距等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是要把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和社会结合统一起来,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理论阐释经济增长方式,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和作用的方式。

从要素配置状况出发,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增长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中,两种增长途径往往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存,而主导地位会有所不同。

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这个内在的规律性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演变反映出来,并展现出不同的特征(波特,2002)。

论依托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论依托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论依托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科技进步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帮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已经被用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新兴产业的发展到生产力的提高,科技都在不断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依托科技进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产业升级依托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推动的关系。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传统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而新兴产业在科技支持下快速发展。

在新兴产业中,数码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利用科技进步的优势,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是一种有效的路径。

二、服务业拓展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科技进步,可以实现服务业的拓展和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例如,在物流行业中,物流公司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服务升级,这将有助于促进消费和提升消费体验。

三、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在科技进步的驱动下,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创业可以通过新的科技手段和商业模式,打破传统行业的固有思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例如,共享经济就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提供了更方便、高效的共享服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变革。

四、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进步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因此,依托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路径。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的国内外人才来投身创新创业和科技领域。

同时,应该加强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和支持,提高高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总之,依托科技进步可以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许多有益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一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

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

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

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

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3.优化经济结构。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3.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消费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目前,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

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

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同时,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3.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信息、生物、现代能源、航空航天、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3.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技术研究。

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

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来源:中国人民网
[2]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孙彩虹《集团经济研究》2006 第3期
[3]来源:高中思想政治,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