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发散题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发散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f2b28002020740bf1e9b57.png)
赏析型启示感悟类:
题干:“文章是怎样……,请你做简要赏析”等词语 赏析内容:内容、写作手法 考查内容:对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情感、景物描写
的作用等的鉴赏 解题:描写方法(人物、环境、细节),写作手法、写作内
容(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 串答案:针对文章内容,逐条分析、鉴赏内容,分别总结出
2.依据文章主旨和内容 3.符合人物形象特点 4.语言通顺,书写正确 技巧:过渡(1句)+描写(3句左右)+结尾(1句)
例题解析
18.文章第②段阳台的紫藤“一次次地让我失 望”,请你展开想象,描述一下“我”到阳台 所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3分)
答:(相反)“生机”“新芽”“枝 蔓攀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观看!
17.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请以第⑦—⑨段中相关内容 为例,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说这个问题对你理解文章中心有 何帮助?
答:问题:文章为什么要写人们将书写在红纸上的“抬头见 喜”“白虎大吉”字样贴在老槐树和磨盘上这一内容?
帮助:春节时,人们在红纸上书写“抬头见喜”“白虎 大吉”,表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表达了对来年美好富 足生活的祈愿,有助于我对“红纸上的中国字”所承载的传 统文化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发散题
一、题型
考查内容:对主旨进行思考/对内容进行赏析 位置:最后一道题 分值:4~7分 难度等级:较难
二、分类
(一)启示感悟类 (二)提问类 (三)补写、续写类
(一)启示感悟类 ——理解型/赏析型
理解型启示感悟题: 题干:“你怎样认识”“谈谈带给你的启示”“联系现实,谈谈带给你的思 考”…… 理解内容:文章主旨 解题:(1)情节:分层概括 (2)情感:提取关键词、句 (3)中心:谈谈你的理解即为作者是如何说出中心的,结合文章,解读内容, 得出中心。 (4)启示和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串答案:事件+情感+生活实际
现代文阅读启示题
![现代文阅读启示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b184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8.png)
现代文阅读启示题
现代文阅读启示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到文章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等等。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可以从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方面入手,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启示。
例如,如果是一篇关于坚持梦想的文章,可以回答: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坚持梦想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要像文章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和挫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总之,回答现代文阅读启示题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得出有意义的启示。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0a0a57a5e9856a561260a0.png)
最新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
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
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
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
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
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
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
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
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
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
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
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
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19e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b.png)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赣南、湘西、四川嘉陵江、河南何家冲出发的4支红色大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
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虽然,这支队伍当时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
作为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 (一)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
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途中。
张震将军回忆湘江之战时说,仅他们一个团,就顶住了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
鲜血,染红了湘江,染红了一座又一座山头。
突破包括湘江在内的四道封锁线后,在不到50天时间内,出发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说,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
”这红色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
共产党人创建的红色政权,点燃了像唐进新一样的劳苦大众心中的理想之火,也激发了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雪山草地,是许多老红军难以忘怀的地方。
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了川西水草地上。
老红军李中权回忆说:“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
可一旦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能量空前迸发:粉碎了3倍、5倍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二)一条湍急的河流横亘在红军北上的道路上。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二节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六 开放拓展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阅读第二节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六 开放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5941cb67ec102de3bd8906.png)
返回
1.客观:答题前一定要统观全文,理解主旨及作
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因为文章中的情、理都
是暗含在文中的,只有准确识别、理解,才能在此基
2.(2021浙江宁波)从“11月6日,星期四”的日记来看,仓鼠 爱德华终于走出笼门,走向新的旅途。爱德华还会返回笼子 吗?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返回
3.(2021浙江台州)学校话剧社想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话剧, 道具组成员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4.(2021四川遂宁)材料三中的主人公是谁?如果他回到农 村参加新型农村人才招聘会,请你结合原著中人物性格、职 业、经历以及材料一,说说他更适合下列哪一种职业,并阐述 理由。
⑧他.说..:跟.我.来.。 ⑨我发现他离我十米远伫立着,这个老汉,看来也是探宝的 角色,他好像是观望我,一旦有了成效再采取行动。 ⑩我说:我饿得不行了。 ⑪他在褡裢里取出了个馕。我接过来,一阵狼吞虎咽。肚里 又实在了。 ⑫他.说..:跟.我.来.。 ⑬我想:这个狡猾的老汉,大概看出我已经找着了门道,想设 法将我诱开。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节 考点例析及对点训练 考点六 开放拓展
现代文阅读全解全练
目录
01 考点突破 02 对点训练
考点突破
考向1:情境任务
点拨 角度
点拨内容
情境任务题型创设一种情境,然后需要在这个情境
情境 中解决所设的问题。这种题型比较灵活,在难度上也有
任务 所提升,因为其不但考查了语文知识,而且考查了对此
返回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节选)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参考答案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节选)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69a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5.png)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节选)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参考答案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散文《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结构精巧,是一篇难得的散文精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节选)》阅读原文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节选)》现代文阅读原文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③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
④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
“这已完工了。
”我想。
⑤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⑥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⑦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⑧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⑨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接着,他又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
【初中现代文】《美的启示》阅读答案
![【初中现代文】《美的启示》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2092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1.png)
【初中现代文】《美的启示》阅读答案《美的启示》阅读答案——《美的启示》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练习有所帮助和裨益,关于《美的启示》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
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牌子插在那里,可这里照样垃圾成堆。
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我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听到了爸爸出来的这个好主意,暗自直拍掌。
于是,全家动员齐上阵。
我们先把垃圾铲成一堆,又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最后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挖来了两拢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
仅一天的工夫,这里就由原来的垃圾堆,变为了现在的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的小花园。
附近的人们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就没了小鸟也在枝头快乐的歌唱……看着这美丽的风景,我懂得了:只有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写作题: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以前,人们把这里当做(),后来,经过我们的劳动,这里变为了(),由此,我懂了()。
2.联系上下文,将恰当的内容填在文中的______________上。
3.请读第一自然段,再把下面这句话补足完备。
我家的窗外(),我(),可是不管用,我们很苦恼。
4.第二自然段写下的就是建好花坛的经过,恳请你补足完备:铲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翠竹。
5.挑选“只有美,就可以鼓舞更多的人凤凰于飞美!”这句话的恰当含义,用“√”则表示。
(1)美的事物,能够感染人、教育人。
()(2)不仅必须自己美,而且必须助推更多的人凤凰于飞美!()(3)只有自己美,才能使更多的人爱上美!()参考答案:1.垃圾场小花园只有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1bd926c85ec3a87c2c5ba.png)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银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ǎ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衣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野菊花自有令人叹服的野性。
⑥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⑦有花,她就尽情地开;有香,她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
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⑧她就是这样不禁锢自己,她也从不固守现状。
她那匍匐的看似软弱的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便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小升初语文专题练习卷:现代文阅读(三)(Word版,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题练习卷:现代文阅读(三)(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908ce755270722182ef783.png)
小升初语文专题练习卷:现代文阅读(三)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课外阅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
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
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
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星期天,他除了爬山游泳,就是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问题,从不白白度过。
毛泽东同志()抓紧时间读书,()读得特别认真。
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
在一本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两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
许多地方他都用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等符号,标明书中的重点内容,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对书理解得多么深透。
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文中的过渡句。
(3)短文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4)文中的“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可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________。
(5)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请认真阅读短文后,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最能体现这一点的()。
①很早就起床②抓紧课余时间③高声朗读④读得特别认真⑤边读边做笔记⑥从不浪费一分一秒(6)毛泽东的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条小鱼在乎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
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d0e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a.png)
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优秀4篇)现代文课外阅读附答案篇一(1)在一台省级卫视举办的家庭娱乐节目中,来自五个家庭的五对志愿者做了一个游戏——摸手认父。
五位孩子被黑纱蒙住眼睛,面前是一个屏风,上面有五个恰好能穿过手的洞。
五位父分别从屏风后面伸出一只手。
节目充满了欢乐,在主持人“你确定吗?”的迷惑中,前四个孩子无所适从,换来换去,笑话百出。
唯独最后一个小女孩,摸到第二只手就毫不犹豫地指定这是他的父亲。
主持人试图误导她:“还是把五双手摸过一遍再下结论吧”。
小女孩自信地摇摇头,黑纱摘下,父女拥抱在一起幸福地对视。
(2)为搞清楚小女孩师是不是侥幸获胜,女主持人又进行了三次测试。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小女孩居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找到父亲。
那位父亲举起手,翻来覆去让大家仔细观看。
大家失望了,那是一双平凡的手,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特别之处。
主持人证实小女孩的手在每只手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秒钟,所以小女孩与父亲的手接触时也没有作弊的可能。
一位观众戴上小女孩蒙眼的黑纱试了试,结果什么也看不到。
(3)那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准确的找到她的父亲呢?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哪只手是爸爸的,但是我知道哪种气味来自爸爸”。
真是太神奇了,隔着一道屏风,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体味,莫非小女孩有特异功能?在主持人连声追问下,小女孩才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爸爸喜欢抽烟,手上和身上总带着烟味,一闻到那股熟悉的烟味,她就知道哪位是爸爸。
她还告诉大家,她妈妈下岗了,爸爸是位自由撰稿人,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不停地敲啊敲啊,一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妈妈说烟吸多了会死人的,可爸爸总是不听。
爸爸说他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一旦戒烟,就要因为不能适应而写好长一段时间不出文章。
虽然爸爸答应她写出一本畅销书以后就戒烟,但是她还是很害怕爸爸会突然死掉,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爸爸快点出书,快点戒烟。
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百度文库
![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72be71e8376baf1ffd4fad46.png)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
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
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
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
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取,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
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
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力。
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层次是“同情与共感”。
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
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美是难以被忘记的。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bafeb2b987c24028915fc3fa.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文化抖落浮躁的尘埃郭震海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辞掉一切繁杂,找一个僻静之处,放松身心,读一篇好文,犹如品茗,酽香四溢,荡气回肠。
读完良久,心醉神往,掩卷静思,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经过作家的召唤,排列成文,可以直抵心灵,喊醒灵魂。
②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
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
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净化着人类的心灵。
然而,好作品不易得,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
③今天的文化场域,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弥漫着功利浮躁之气。
有的人或沉浸于描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以剪贴拼凑模仿为写作生存方式。
一些图书出版,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只求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赚足眼球和银两,图书的实际影响无人问津。
一些本该严肃认真的作品研讨会,也沾染上求名博利的风气,互相吹捧和宣传,忘记了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
④“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
”文化浮躁了,灵魂的困乏和焦虑谁来救赎?急功近利不仅是对文化的伤害,更是对社会精神气质的污染。
如果说文化是治愈浮躁的良药,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原野上的高峰,不仅不能浮躁,还应担当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
一位文艺界人士说:“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
”无论如何,一个作家不能忘了握笔书写的初衷,不能推脱肩上应有的道义担当。
⑤“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柳青、赵树理等作家为了写一部好的作品,双脚时常沾满泥土,四季深入农村。
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启示》现代文阅读理解
![《启示》现代文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4d18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6.png)
《启示》现代文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启示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老家住在一个北方的小山村里,山与山之间形成一些沟壑,沟壑里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其中有一种野草叫做“酸溜溜”。
春天,酸溜溜开出黄色的小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我们常常将花采来,轻轻地拔掉花蕊,放进嘴里轻轻地嚼着,嚼出略带甜味儿的清香。
这就是我们所喜欢的酸溜溜。
然而,就是这些迷人的酸溜溜,却给我带来了一次难忘的启示。
那是一个五一劳动节,我在山上放羊。
我看到酸溜溜花开得正旺,就采了一大把,坐在山坡上慢慢地嚼着。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一群蚂蚁正在搬家。
它们有的衔着蚂蚁卵,有的叼着食物,长长的队伍非常有秩序地向前移动着。
我感到非常好奇,就俯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让我惊讶的现象,那就是在蚂蚁队伍的后面,有一只蚂蚁离开了队伍,跟着前面一只搬运食物的蚂蚁,将食物搬到另外的地方去了。
我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这只蚂蚁要离开自己的队伍呢?我继续观察着,过了一会儿,我又发现了一个让我更为惊讶的现象:又有几只蚂蚁离开了队伍,跟着那只离队的蚂蚁一起去搬运食物了。
这样,越来越多的蚂蚁离开了原来的队伍,组成了一个新的队伍,跟着那只领头的蚂蚁搬运食物去了。
原来,那只领头的蚂蚁在搬运食物时发现了一个可以搬运更多食物的地方,于是它就带领其他蚂蚁组成了一个新的队伍,前往那个地方搬运更多的食物。
当时我还很小,但我从这个现象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发现新事物、新机会的眼光。
那只领头的蚂蚁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仅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发现更多的食物来源并带领其他蚂蚁一起去搬运。
这件小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相信这个启示会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问题:1.作者采酸溜溜花时发现了一群什么?答:作者采酸溜溜花时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蚂蚁。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古代的宇宙观》阅读练习及答案(广州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古代的宇宙观》阅读练习及答案(广州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42b64a1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
战国末年的尸佼对宇宙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字”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
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的无限宇宙概念。
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地”,它意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而那些尚观测不到的部分叫做“虚空”或“太虚”。
元代的邓牧(1247﹣1306)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有无限多的天地,“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而已耳”(《伯牙琴》),与300年后欧洲布鲁诺(1548﹣1600)的宇宙无限论如出一辙。
中国古代先哲们还认为,就一个天体来说都是有始有终的,但就无限多的天体构成的系统来说则是无始无终的。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模型,即盖天模型、浑天模型和宣夜模型。
盖天模型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
浑天模型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约成书于晋代的《浑天仪注》以“浑天如鸡子,地如卵中黄”做比喻。
关于天体的运动,这两种模型一致认为恒星随天一起左旋,而对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则有左旋和右旋之争。
宣夜模型抛弃了伞笠或球壳的固体天假设,主张众天体自然漂浮在充满气体的虚空之中。
明代哲学家黄道周(1582﹣1646)为说明岁差还提出过一种地动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内,地球和日月五星绕共同的宇宙中心运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3376年。
现代文阅读文章及答案优秀5篇
![现代文阅读文章及答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95c1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2.png)
现代文阅读文章及答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文阅读文章及答案优秀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解析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b88f22f7ec4afe04a1dfee.png)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蕊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
到了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
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luō,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一嘟噜(一串)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
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
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
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
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
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
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
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
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
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
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39f1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e.png)
《启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那年,我9岁。
一日,我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
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
两入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línlí的笔去关门。
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
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那么怪异地缠来扭去。
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终究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tuírán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刚扶在ménkuàng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的,我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
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jiā fèng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当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1.根据拼音写词语。
línlítuíránménkuàngjiāfèng()()()()2.照样子写出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例:啪啪3.从文中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生命的启示》.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生命的启示》.doc](https://img.taocdn.com/s3/m/a0b817acda38376bae1fae3c.png)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生命的启示》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阅读题:1.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填空第一段中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后____,最后他们___.第二段中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后___,最后他们____.2.联系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内填上序号①第一段中要了一篓鱼的人给我们的启示是②第一段中要了一根鱼竿的人给我们的启示是③第二段中要了鱼和鱼竿的两个人给我们的启示是3.作者对四个人的哪一位描写得最具体?请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参考答案:1.分道扬镳撒手人间共同去寻找大海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2.CAB3.作者对饿死在海边的人描写得最具体。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2.照样子写出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例:啪啪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我”把门用力一推,门外的父亲怎么样?
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的,我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
参考答案:
1.淋漓 颓然 门框 夹缝
2.咣咣 咚咚 叽叽 (答案不唯一)
3.探 瞅
4.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则怪异地缠来扭去。
5.知道,但是,当时“我所关心的,我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打我”。(意思对即可)
6.提示:见倒数第3自然段父亲的话。(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年9岁的“我”知道父亲的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jiā fèng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
1.根据拼音写词语。
línlítuíránménkuàngjiāfèng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tuírán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ménkuàng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6.父亲扬起手来没有打“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启示》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那年,我9岁。
一日,我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入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línlí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