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a81571b4f5335a8103d22009.png)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钟鼓初长夜..光彩生门户B.迟迟C.遂教方士殷勤..觅D.其中绰约..多仙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①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②,青旗沽酒趁梨花③。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
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
③梨花:梨花春,酒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之势。
B.颔联“入”字,由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传入庙中的滚滚涛声,气象雄浑。
C.“藏”写极目远望之景,写出了繁华的秦楼楚馆掩不住柳色的盎然生机,旖旎动人。
D.“梨花”只是说梨花酒,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E.尾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
(2)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同步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ece37876767f5acfa0c7cd2b.png)
《长恨歌》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B.迟迟..钟鼓初长夜C.遂教方士殷勤..多仙子..觅D.其中绰约解析:选D 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可怜。
B项,古义,缓慢悠长;今义,表示时间长或时间拖得很晚。
C项,古义,反复多次;今义,热情而周到。
D项,古今相同,都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解析:选B B项中的“为”意为“因为”。
3.名句默写。
(1)姊妹弟兄皆列土,。
,六宫粉黛无颜色。
(2),宛转娥眉马前死。
,旌旗无光日色薄。
(3)归来池苑皆依旧,。
夕殿萤飞思悄然,。
(4),梨花一枝春带雨。
天长地久有时尽,。
参考答案:(1)可怜光彩生门户回眸一笑百媚生(2)六军不发无奈何峨嵋山下少人行(3)太液芙蓉未央柳孤灯挑尽未成眠(4)玉容寂寞泪阑干此恨绵绵无绝期二、诗歌鉴赏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①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②,青旗沽酒趁梨花③。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
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
③梨花:梨花春,酒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之势。
B.颔联“入”字,由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传入庙中的滚滚涛声,气象雄浑。
C.“藏”写极目远望之景,写出了繁华的秦楼楚馆掩不住柳色的盎然生机,旖旎动人。
D.“梨花”只是说梨花酒,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E.尾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出西湖的妩媚秀丽。
【诗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fffd60cfab069dc51220182.png)
【关键字】诗歌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字体赏美文再忆《长恨歌》你就像天涯芳草,陨落到人间。
豆蔻年华,庭院,深闺,低眉笑,如水的双眸里隐含着清浅,暗香里涌动着静静的绽放,十里春风难胜你流光静娴。
一个回眸,注定一生的纠缠。
捻一丝细雨,听一曲轻音,瓣瓣洒落的芬芳,像你的红尘泪,晶莹剔透,花梦万千。
战鼓,利剑,呐喊声,钩戟长铩找不回昨日长安;黄埃,血泪,卿离去,花钿委地泪沾衣君王掩面。
万般情思缥缈在雨雾里,何处寻觅长生殿?黄叶,残月,断肠雨,难食烟火的思念洒遍黄泉,挑尽孤灯未成眠,衣带渐宽,研墨,提笔,铺宣纸,临摹烽火狼烟中倾城容颜。
多少千回百转,相思成堤,我们无法在凡尘间丈量,只能一生一世,在浅眷中回眸。
镌刻在三生石上的约定,渴望一次的轮回。
醉卧在红尘梦里,饮醉在相思中……华丽的盛宴在梦里延伸,破碎了的圆圈,重叠梦的忧伤,在寂寞的长夜里搁浅,此恨绵绵无绝期,化为一世的苍凉!有诗为证:【课内挖掘】1.(1)“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作话题“在其位谋其政”“担当”“责任”等的反面素材。
(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用于“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低调”等话题。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用于“希望”“爱情”“遗憾”等话题。
2.“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8d1173680203d8cf2f2461.png)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示例长恨歌••・CU J SWLT T INGJI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玉扃迥异窘困炯炯有神• ♦• •B.凝睇* 孝悌 * 缔约 * 啼笑皆非 *C.花钿* 佃户*甸子*白圭之玷*D.绰约* 泥淖 * 船棹 * 卓然不群 *项,ji o ng,ji0ng,ji0 ng观dQtngta ;C 项,均读di n;D项,chu m o,zh o,z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妩媚粉黛春霄芙蓉帐暖B.闲暇揣磨城阙虚无缥缈C.潇索渺茫缠绵沉湎欢娱D.萦纤人寰迤通踌躇不前解析:A项,霄”应为宵"旧项,磨”应为摩";须,潇”应为萧”。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50710000)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
• •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
• •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
• •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
*遂教方士殷勤觅殷勤:热情而周到。
• •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颜,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4.名句默写。
(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O , O⑵,。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3)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O , O参考答案:|(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3)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纤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精选教案 (7)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精选教案 (7)](https://img.taocdn.com/s3/m/87600b58168884868762d69e.png)
《长恨歌》一、教学内容分析《长恨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选修课注重阅读积累、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文化视野,必修课注重整体把握、阅读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
他们的共同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对文本有独到的感受和理解。
“一首长恨有风情”,《长恨歌》被称为艺术全璧,共120句,白居易用至讽至情的笔墨演绎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抒发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生死死永无尽头的爱情,寄相思于人间天上,托遗恨于地久天长,也含而不露的揭露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现实。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文本出发,审视优美的诗歌语言,探究情景交融的字字句句、品味言近旨远的深情、评价众说纷纭的主旨。
并在放手让学生研讨、评价学生鉴赏研讨、开阔学生文化文学视野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教学设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本文一个大段落,篇幅长,这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白居易的作品分类、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了解主人公唐玄宗五十年太平天子、开创开元盛世的成就和重色倾国、孤独度余生的政治悲剧,了解杨贵妃的娇媚动人和多情忠贞的宛转缠绵。
还需要教师吃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的步步引领,牵着鼻子走,而是借助必修五文化随笔中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鉴赏方法和文化视野,大胆进行独立探索,自主研究,思考质疑,审美鉴赏,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这样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备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可能回答的深度,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测的情况。
广泛查找资料,反复研读重难点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可以让为师者体验备课时为自己答疑解惑的充实,借积淀点拨、提升学生见解的合作、共赢的成就感和一起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长恨歌》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
![《长恨歌》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85c5726fff705cc170ae5.png)
《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一、课内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擂鼓/擂台城阙/上阕肖像/春宵苦短B.唠叨/叨教鼙鼓/颦眉拓本/开疆拓土C.酩酊/鼎立箴言/缄默丛莽/病入膏肓D.碑碣/拜谒包庇/譬喻发泄/一泻千里解析:B项,dao/tāo、pí/pín、tà/tuò。
A项,léi/lèi、què、xiào/xiāo;C 项,dǐng、zhēn/jiān、mǎng/huānɡ;D项,jié/yè、bì/pì、xi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玉容寂寞泪阑干(凉台,看台)B:缓歌慢舞凝丝竹(管弦之声聚而不散)九重城阙烟尘生(指宫廷)C:天旋日转回龙驭(指皇帝的车驾)珠箔银屏迤逦开(曲折绵延)D: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解析:A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遂叫方士殷勤觅殷勤:热情而周到【答案】C【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B项,“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4.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展示了她的魅力之不可抗拒。
B.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写唐玄宗沉湎美色,这正是他日“长恨”的外因。
C.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与“一身”形成对比,突出了杨贵妃得宠专房,独占君心。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7b352561252d380eb6e93.png)
《长恨歌》复习练习题时间:45分钟共80分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1、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0分)_________________,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_________________。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_________________,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_________________。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_________________,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_________________。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_________________,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_________________,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_________________,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_________________。
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_。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1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1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fd726580216fc700afd7e.png)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长恨歌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擂.鼓/擂.台城阙./上阕.肖.像/春宵.苦短B.唠叨./叨.教鼙.鼓/颦.眉拓.本/开疆拓.土C.酩酊./鼎.立箴.言/缄.默丛莽./病入膏肓.D.碑碣./拜谒.包庇./譬.喻发泄./一泻.千里解析:B项,dao/tāo、pí/pín、tà/tuò。
A项,léi/lèi、què、xiào/xiāo;C项,dǐng、zhēn/jiān、mǎng/huānɡ;D 项,jié/yè、bì/pì、xiè。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具有广州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
在振聋发聩....的鼓声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
D.读古人文章,困难就在于古人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相当吃力。
解析:A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C项,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的人。
D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美国30岁的中情局前技术助理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棱镜”计划,在全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B.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成为全球人共饮的甘露与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1.1 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 (1).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1.1 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 (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a9cf6e77f1922791688e8c3.png)
赏析示例长恨歌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主朝朝暮暮情。
(4)春风桃李花开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冠不整下堂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8)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六宫粉黛无颜色(2)宛转娥眉马前死(3)蜀江水碧蜀山青(4)秋雨梧桐叶落时(5)梨花一枝春带雨(6)云鬓半偏新睡觉(7)在天愿作比翼鸟(8)此恨绵绵无绝期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3题。
读长恨辞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上面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
请概述这两首诗所感慨的对象与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的能力。
两首诗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
李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后两句为议论警策。
昏君李隆基对六军生死一点都“不动心”,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让人感慨。
袁诗另辟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答案】李诗主要感慨的是唐玄宗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主要感慨的是《长恨歌》只是反映李、杨之间的生离死别却看不到百姓们的生离死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1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c88b080b4c2e3f56276310.png)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 百媚.(méi) 骊.(lí)宫 B .鼙.(pí)鼓 霓.(ní)裳 花钿.(diàn) C .云栈.(jiàn) 萦纡.(yū) 马嵬.(wéi) D .临邛.(qióng) 凝睇.(tì) 擘.(b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 深闺 天生丽质B .粉黛 凝脂 缓歌嫚舞C .城阕 峨嵋 宛转娥眉D .鸳鸯 翠翘 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 C .云栈萦纡..登剑阁 曲折环绕 D .其中绰约..多仙子 影影绰绰的样子 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 C .耿耿..星河欲曙天 D .揽衣推枕起徘徊..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 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C.⎩⎨⎧ 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8.下面对层次大意和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44c082d79563c1ec4da711a.png)
学习资料专题第01课长恨歌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号、。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
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创作背景本诗取材于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
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
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如何?”在王质夫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两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3.给加点字注音:回眸.()骊.宫()鼙.鼓()马嵬.坡()临邛.()绰.约()玉扃.()迤逦..()仙袂.()凝睇.()钗擘.()4.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准确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御宇..多年求不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姊妹弟兄皆列土..光彩生门户..,可怜不见玉颜空死处...云髻半偏新睡觉..雪肤花貌参差..是1.乐天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秦中吟》《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恨歌传》3.móu lípín wéi qióng chuò jiōnɡ yǐ lǐmèi dìbò4.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古今异义,古义指姿色;列土:封爵赐邑可怜:可羡、可爱;空见死处,“见”字省略;睡醒;古今异义,古义指差不多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ac5894dd3383c4ba4cd20c.png)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内挖掘】1.(1)“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作话题“在其位谋其政”“担当”“责任”等的反面素材。
(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用于“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低调”等话题。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用于“希望”“爱情”“遗憾”等话题。
2.“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
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
白居易在船上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
被贬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来到通州,就染上疟疾,久治不愈。
他十分懊恼,以致神思混乱,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1篇长恨歌(word无答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1篇长恨歌(word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acb42d15abe23482f4dc1.png)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1篇长恨歌(word无答案)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皇帝的宫殿B.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白嫩而润滑的皮肤C.椒房阿监青娥老青娥:青春的美好容颜D.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忧愁的样子(★)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千乘万骑西南行B.春宵苦短日高起C.云鬓花颜金步摇D.梨花一枝春带雨(★) 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②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④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⑥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⑦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⑧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⑦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④⑥⑦(★)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杨贵妃把除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惊人的舞姿,是唐玄宗在音乐上的知音,所以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②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李春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③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翼齐飞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晚景凄凉。
④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跨越1400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
”⑤《长恨歌》中唐明皇的情深不渝,杨贵妃的碧落黄泉,至今仍令后人哀叹,亦让后人为其不能圆满的凄美爱情心痛不已。
⑥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上,现场万人同唱共舞,声如渔阳鼙鼓,场面恢宏大气。
A.②⑤⑥B.①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二、语言表达(★) 5 . 下面是某校广播站主持人小明同学在节目中的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述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大家好!伴随着这熟悉的旋律,久违的《心灵驿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大家喜欢的主持人小明。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4e76c1daaea998fcc220e7f.png)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 百媚.(méi) 骊.(lí)宫 B .鼙.(pí)鼓 霓.(ní)裳 花钿.(diàn) C .云栈.(jiàn) 萦纡.(yū) 马嵬.(wéi) D .临邛.(qióng) 凝睇.(tì) 擘.(b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 深闺 天生丽质B .粉黛 凝脂 缓歌嫚舞C .城阕 峨嵋 宛转娥眉D .鸳鸯 翠翘 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 C .云栈萦纡..登剑阁 曲折环绕 D .其中绰约..多仙子 影影绰绰的样子 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 C .耿耿..星河欲曙天 D .揽衣推枕起徘徊..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 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C.⎩⎪⎨⎪⎧ 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8.下面对层次大意和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内挖掘】1.(1)“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作话题“在其位谋其政”“担当”“责任”等的反面素材。
(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用于“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低调”等话题。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用于“希望”“爱情”“遗憾”等话题。
2.“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
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
白居易在船上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
被贬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来到通州,就染上疟疾,久治不愈。
他十分懊恼,以致神思混乱,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之为“元白”。
[适用话题]可用于“友谊长存”“患难见真情”“真诚”等话题。
【课外应用】白居易的春天春天来了,一冬的郁闷一扫而光,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大大张开,心胸开阔,心情畅快,望着从脚下一直绵延到远处的芳草,不禁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
白居易,字乐天,是和李白杜甫齐名的大诗人,被尊为诗王,他对春天情有独钟,有很多诗都写到春天,题目中出现早春的就有几十首。
写早春、仲春、晚春,写浔阳春、扬州春、钱塘春、庐山春、长安春、开元春、曲江春、昆明春以及溪间春、池上春,写春眠、春寝、春行、春忆。
春花春草春鸟,春风春雨春情,春来春去春游,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好像春天是专门为白乐天而来的。
白居易最早写春天的诗应该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参加按科举考试的命题作文,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描绘,借绵绵不尽的春草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全诗章法谨严,对仗工整,语言自然流畅,情与景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在科举考试限定题目限定时间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佳作堪称千古绝唱,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名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钱塘湖春行》应该是长庆三年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大作,写的是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春光明媚,诗人登上孤山游览西湖。
只见湖面春水新生,水天一色,天上舒卷的白云和湖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鸣叫婉转的黄莺,嬉戏追逐,争先恐后地飞上向阳的树梢,不知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忙着衔泥筑巢。
路边春草刚绿,正好遮住马蹄,草地里繁花东一簇,西一丛,让人眼花缭乱。
诗人修整的白堤已经绿杨成荫,在自己种植的林荫下闲逛,别提多悠闲自在了。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白居易是最接地气的诗人,他的咏春诗自然少不了关注民生的话题,《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诗中描写的是农村青黄不接、农事繁忙之时,长安城中的皇亲贵族们却在忙于买花,这些狂热的买花者一掷千金,与此同时,一位来自啼饥号寒的农村的田舍翁发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长叹,深刻揭示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困难群体的无限同情。
针对唐王朝免除长安西南昆明池地区农业税费的情况,诗人在《昆明春》发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的呼唤。
中国的农业税是21世纪才免除的,在1 200多年前,白居易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能不叫人佩服。
春天,在油菜花开遍的田野,也在白居易的诗里!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擂.鼓/擂.台城阙./上阕.肖.像/春宵.苦短B.唠叨./叨.教鼙.鼓/颦.眉拓.本/开疆拓.土C.酩酊./鼎.立箴.言/缄.默丛莽./病入膏肓.D.碑碣./拜谒.包庇./譬.喻发泄./一泻.千里解析:A项,léi/lèi、què、xiào/xiāo;B项,dao/tāo、pí/pín、tà/tu ò;C项,dǐn g、zhēn/jiān、mǎng/huānɡ;D项,jié/yè、bì/pì、xiè。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霄天生丽质六宫粉黛缓歌慢舞B.宛转九重城阙渔阳鼙鼓翠翘金雀C.萦纡上穷碧落珠箔银屏钿合金钗D.仙袂夕殿萤飞春风桃李黄埃散漫解析:A项,“春霄”应为“春宵”。
答案:A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宇..多年求不得(统治宇内)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B.缓歌慢舞凝丝竹..(泛指音乐声)到此踌躇不能去.(前往)C.悠悠生死别经年..(年复一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找遍)D.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的样子)但令..心似金钿坚(只要)解析:B项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具有广州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
在振聋发聩....的鼓声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
D.读古人文章,困难就在于古人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相当吃力。
解析:A项,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B项,动人心弦: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
C项,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的人。
D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A、C、D三项均与语境不符。
答案:B二、迁移发散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这是一道诗歌比较鉴赏题,把握其思想内容注意从议论抒情句入手。
第一首诗中“自是君王不动心”是对君王的谴责,第二首诗中“泪比长生殿上多”有批评作者不知道去怜悯吟唱百姓痛苦的意思。
答案: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
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2)解析:第二问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明确手法,第二步分析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第三步落脚到情志上。
答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
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军中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于宠妃杨玉环之死却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批判、谴责的分量。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该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鉴赏角度,应仔细揣摩诗歌内容,从中找出最为鲜明突出的表达技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