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二三事课件
合集下载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32张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ac8e1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8.png)
落后守旧 迷信无知 淳朴善良 渴求平安
愚昧、有阿Q精神
课堂练笔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 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 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 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 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 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 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 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 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 宝书——①书的内容丰富多彩, ②书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以及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之情。
阅读讨论
❖ 1、阿长为什么要几经周折地为“我”买《山 海经》呢?
❖ 2、第19-21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表 现“长妈妈”形象有作用吗,能删除吗?
❖ 3、文章重点既然是要表达我对长妈妈的感激 和敬佩之情,却有为什么要叙写令幼时的“ 我”讨厌的几件事情?
,我们必须用什么说话? 全体都震悚了起来;
②书店太远没有机会去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mǎo
gōng
zhuó
待人宽:修改文章、送客、复信、会上发言。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在谋篇布局时,为了表现人物,该不该将所
有的事例都具体地展开来写呢?
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阅读开 头几段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语气等。中间段落只 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 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 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 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
愚昧、有阿Q精神
课堂练笔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 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 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 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 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 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 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 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 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 宝书——①书的内容丰富多彩, ②书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以及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之情。
阅读讨论
❖ 1、阿长为什么要几经周折地为“我”买《山 海经》呢?
❖ 2、第19-21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表 现“长妈妈”形象有作用吗,能删除吗?
❖ 3、文章重点既然是要表达我对长妈妈的感激 和敬佩之情,却有为什么要叙写令幼时的“ 我”讨厌的几件事情?
,我们必须用什么说话? 全体都震悚了起来;
②书店太远没有机会去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mǎo
gōng
zhuó
待人宽:修改文章、送客、复信、会上发言。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在谋篇布局时,为了表现人物,该不该将所
有的事例都具体地展开来写呢?
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阅读开 头几段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语气等。中间段落只 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 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 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 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整版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c153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b.png)
曾思小没逐变看,就4人证明家你绝不你行删。去“一两个字,意
文风方面重视 "简洁"
八L
L- 之~— 告3
M 工 V*
•2. 回忆先生的身影
•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 ,当年他在上海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 里去 ,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 ,走近一看 ,是描他的一
篇文章的标点。
.• --治学严谨 有事 ,或无事 ,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 ,告辞 ,拦阻他远 送 ,无论怎样说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 ,送 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 ,口说谢谢 ,看着来人上路才转 身回去。
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 2 ) 从现实看 ,叶先生“扁话” 主张是切中时
症的。 ( 时症 :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也
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
T
・5.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 ,为文章划分层次。
•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 第三部分(第3-6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竟厚的一面。
不知道疲倦 ,对我来说 ,做到了哪些呢 ?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从不同
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仁爱之人 ,自己决定对人建
立仁爱之心 ,别人才会对你仁爱 ,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
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
3、 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
中 县 屯
裔 镇
北 土
要
。参 本 善
从 加
A暴
费
编
7 ‘。
与 季
.人 超
原
屯 人
写语 到
: 季
文风方面重视 "简洁"
八L
L- 之~— 告3
M 工 V*
•2. 回忆先生的身影
•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 ,当年他在上海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 里去 ,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 ,走近一看 ,是描他的一
篇文章的标点。
.• --治学严谨 有事 ,或无事 ,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 ,告辞 ,拦阻他远 送 ,无论怎样说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 ,送 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 ,口说谢谢 ,看着来人上路才转 身回去。
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 2 ) 从现实看 ,叶先生“扁话” 主张是切中时
症的。 ( 时症 :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也
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
T
・5.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 ,为文章划分层次。
•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 第三部分(第3-6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竟厚的一面。
不知道疲倦 ,对我来说 ,做到了哪些呢 ?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从不同
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仁爱之人 ,自己决定对人建
立仁爱之心 ,别人才会对你仁爱 ,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
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
3、 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
中 县 屯
裔 镇
北 土
要
。参 本 善
从 加
A暴
费
编
7 ‘。
与 季
.人 超
原
屯 人
写语 到
: 季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原创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原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503b9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5.png)
课堂检测
1、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颠沛流离 )
(2)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
教为可耻。
( 不耻下问 )
(3)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付之一笑 )
(4)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 感慨系之 )
课堂检测
2、第5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刻画人物运 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些加点词语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以 贯之,宽厚待人。
语言赏析
“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 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 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第4段 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 作用?
动作、语言描写。叶圣陶先生尽管 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 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 待人、虚怀若谷。
过渡。 由文字方面的宽厚待人过渡到日常 交往方面的宽厚待人。使文章前后衔接 自然,结构严谨,更有层次感。
合作探究
第5段“给我回信”一事体现了叶圣陶 先生的什么品格?
为他人着想。
合作探究
第5段的两个“悲”字分别有什么含义?
第一个“悲”指叶圣陶先生“看我 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 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第二个“悲”指作者“想到十年来 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 越来越少了”。
合作探究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 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 第6段开头两句话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待人厚”承接上文,律己严开启 下文。(由“待人厚”过渡到律己严)
合作探究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42张PPT)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fed03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0.png)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壹
贰
叁
肆
总体评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总体评价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语言特色分析
2.句式角度:整句和散句① 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语言特色分析
②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3. 修辞角度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阅读思考
①写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合作探究
1.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用。
整体感知
3.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待人厚
律己严
(1)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2)不耻下问,请“我”帮他修润课本的文字(3)在客人的拦阻之下,依然把客人送到大门外(3)写信给“我”,表达后悔和悲伤之情
壹
贰
叁
肆
总体评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总体评价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语言特色分析
2.句式角度:整句和散句① 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语言特色分析
②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3. 修辞角度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阅读思考
①写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合作探究
1.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些小事里面都蕴含着先生的种种高贵品质。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选用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作用。
整体感知
3.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待人厚
律己严
(1)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2)不耻下问,请“我”帮他修润课本的文字(3)在客人的拦阻之下,依然把客人送到大门外(3)写信给“我”,表达后悔和悲伤之情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终课件 (共23张PPT)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终课件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67ddd605087632311212ed.png)
• 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 州人,作家、编辑家、教 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童话集《稻 草人》等。“九一八”事 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 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 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 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 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 荒者。
• 作者与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 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 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 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 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 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 行:同时也颂扬了叶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 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 4、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 想?
• 本文表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 人的品格及对叶老的去世的悲伤。
第四次先学后教: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和写法。
•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答 案,5分钟后比谁回答准确。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 义? 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 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 “失之太浅”指什么? 3.“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 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 的? 4.“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 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5.“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6.“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 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 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407a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f.png)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整体感知
常出现于段首、段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略读课文(快速阅读,用波浪线标出过渡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部分:(2-8)叶老品行:待人宽待己严。
1.总写叶老品行(2) 2.叶老待人宽厚 ① 修改文章(3)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 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悲伤、怀念之情。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 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规规矩矩作文。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细节探究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 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坚持写话的风格,为读者着想。
细节探究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 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善于反思,低调谦虚,对自己写作要求严格,同时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有这样一个人,12岁时立志爱国强国,所以央 求其师为他取字以表明心迹,其师取“秉臣”二字,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要先爱乡。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 他又找到老师说:“清廷覆灭,不能再为臣,请先 生改一个字”,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曰 ‘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整体感知
常出现于段首、段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略读课文(快速阅读,用波浪线标出过渡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部分:(2-8)叶老品行:待人宽待己严。
1.总写叶老品行(2) 2.叶老待人宽厚 ① 修改文章(3)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 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悲伤、怀念之情。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 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规规矩矩作文。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细节探究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 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坚持写话的风格,为读者着想。
细节探究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 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善于反思,低调谦虚,对自己写作要求严格,同时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有这样一个人,12岁时立志爱国强国,所以央 求其师为他取字以表明心迹,其师取“秉臣”二字,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要先爱乡。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 他又找到老师说:“清廷覆灭,不能再为臣,请先 生改一个字”,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曰 ‘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393f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7.png)
作用:有着总领 全文的作用。
重点研讨 3.文中一些语句中副词的运用增强了句子的感染力,试着找出这样的句 子来进行品析。
(1)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品析:“特别”一词修饰“重视”,突出叶先
生对文风“简洁”的重视程度,也可见其认真严谨 的学术态度。
重点研讨
(2)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 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丁卯年( mǎo )
躬行( gōng)
草率( shuài )
生疏( shū )
譬如( pì )
朦胧(méng )
累zhuì( 赘 ) 修rùn( 润 )
拖tà( 沓 )
不chǐ下问( 耻 )
商酌( zhuó) 恳切( kěn )
tuǒ tiē( 妥 帖 ) huì人不倦( 诲 ) diān pèi流离( 颠 沛 )
品析:“同样”一词说明先生不仅重视以上所讲的文风问 题,写作中的细小的方面也毫不放松,“不……决不……”更 补写认真的程度,“完全”对 “妥帖”一词起限制作用,其严 谨的态度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重点研讨
4.“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 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伤。”请赏析 “万”和“罩”在这句话中的表达效果。
重点研讨
7.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 的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 写话的文章具有如下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 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 外,还特别重视“简洁”。这不但是叶圣陶先生的主张,也是张 中行先生本文的特点。
语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19张PPT)
![语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b571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0.png)
巩固达标
1. 大声朗读并积累你喜欢的语段。 2. 巩固基础,完成《优佳学案》的练习。 3. 推荐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 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待人宽厚
叶圣陶先生 二三事
严以律己
修改文章 恭送送客 真诚复信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解析】B项中,“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应用“津津有味”。
——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治学严谨
——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热情周到
——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 念,顺口,听,悦耳。
——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文章主题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 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待人宽、律己严的 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 赞美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1980年开始散文创作,出版散文集《负暄琐 话》、《负暄续话》《流年碎影》等。
预习检测
字音识记
字形易错
丁卯( mǎo ) 生疏( shū ) 别扭( biè )) )
拖沓( tà )
修润( rùn ) 恳切( kěn )
字形、字音易错
词语解释
【颠沛流离】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鞠躬尽瘁】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诲人不倦】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付之一笑】 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解析】A项,“别”应读biè;B项,“帖”应读tiè;D项,“沓”应读 tà。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 谦虚 B. 悔恨 C. 儒家 D. 微末
业绩 悠久 公寓 天坛
朦胧 出板 丁卯 悲哀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9张ppt)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d231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1.png)
B.悔恨
悠久
出板
南腔北调
C.儒家 公寓
丁卯
躬行君子
D.微末 天坛
悲哀
学而不厌
【解析】B项,“出板”应为“出版”。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 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 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 共享天伦。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第 贰
章
作 者 简 介
知识备查
第四章节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
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曾发表童话集 《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 变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有《叶 圣陶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润(rùn)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解析】A项,“别”应读biè;B项,“帖”应读tiè;D项,“沓”应 读tà。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删改。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 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 圣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 聘请张中行到人教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 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 助叶圣陶先生编辑了多种语文读物。张中 行也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1988年 2月叶圣陶先生逝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 了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 赞美之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322f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6.png)
精细研读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 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 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 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叶 圣 陶 先律 生己 的严 写: 话 主 张
“特别”一词修饰“重视”,突出 叶先生对文风“简洁”的重视程度, 也可见其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 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 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 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 感慨系之了。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 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严谨认真,绝不草 率了事的态度。
精细研读
生活随和,易于相处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
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
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工作认真严谨
不耻下问,为学 谦虚,一丝不苟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日常生活中待 人厚,和蔼可亲,待人真诚。
精细研读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 叶圣陶公先寓生为必我是的旅处店境一感到类悲,伤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 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精细研读
仔细阅读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3-5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美版)PPT课件.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美版)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2055939e314332396893b3.png)
写得不像话 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 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核心
此二者是我们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 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写话”与“简洁”
结构梳理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复信 主张“写话”风格
律己严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作文做人 鞠躬尽瘁
拓展延伸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3.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 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
律己严
1.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
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2.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
字词学习
zhuó 商酌
ménɡlónɡ zhui 朦 胧 累赘
tuǒ tiē diān pèi
妥帖
颠 沛流离
tà 拖沓
商酌: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 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2)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8) 详尽地叙述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第四部分(9)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核心
此二者是我们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 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写话”与“简洁”
结构梳理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复信 主张“写话”风格
律己严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作文做人 鞠躬尽瘁
拓展延伸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3.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 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
律己严
1.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
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2.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
字词学习
zhuó 商酌
ménɡlónɡ zhui 朦 胧 累赘
tuǒ tiē diān pèi
妥帖
颠 沛流离
tà 拖沓
商酌: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 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2)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8) 详尽地叙述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第四部分(9)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141ab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1.png)
累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大势所趋】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不即不离】 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 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速读 课文
5分钟略读课文, 勾画关键语句, 划分文章层次, 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
律己严 2.特别强调重视语言的“简洁”。
3.重视语文,力求完美(规范“做”与“作”。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
为什么作者要选 作者选择了这些生活或工作琐 择这些小事来写? 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这
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 更能引起普通读者强烈的情感 共鸣。
细读课文,结合具体语 句,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形象 特点。
新课导入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 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 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 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 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 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 ···
“深重的苦心”指深思熟虑、语重心长的良苦用心,这是 对叶圣陶先生极高的评价。只要动笔,只要写作,就应想想先 生的写作主张,这是对先生毕生事业的敬重,对语言文字、对 读者的尊重。
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 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 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举例说说。
【张中行】(1909—2006年),学者、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 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 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 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 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 《负暄琐话》等。
叶圣陶的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的二三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0c7209336c1eb91a375dcf.png)
常见的过渡词:
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
那时;最近。
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的过渡词:是……也是。
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
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18
知识点解析
【小练习】思考:“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 么?
【讲评】这篇短文,前两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的特点;第 四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它“美观”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可以很轻松的从“这 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中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这句话是文中的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年,叶圣陶积极投身文化运动,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出“文学 为人生”的主张,这种文学创作的态度以后也贯穿在他的作品中。对子女的写作也要求他们“写自 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叶先生这种诚善美的精神,在儿辈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前几年, 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救灾义演,晚会的主题是“情系灾民,共献爱心”。叶至诚不顾年老体弱,执 意陪同妻子——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前往义演,用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
第十三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1
走进作者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 河北屯乡石庄(今属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 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 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 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 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 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 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7张PPT)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06f12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e.png)
【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⑥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领下文】 【小结上文】
⑦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⑧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ຫໍສະໝຸດ 不放松。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做 出了巨大贡献,著作等身,他一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 我们跟随张中行先生的文字,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学习目标
1.运用略读的方式,抓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 深厚的写作特点。 3.领会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以及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 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难点)。 4.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性。
作者简介
张中行,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 《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出版有 《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 《禅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 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 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第一课时
预学检测
1.预学二:区分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预学二)
商酌 zhuó 卓越 zhuó
4.本文的语言也有“如话”的风格,请举例说明。
例子: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繁碎”一词,既写出鞭炮声连续不断、节奏快的特点,也写出了
作者的心情,听到叶圣陶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于是传达喜气的声 音,也成了惊扰,感到纷乱,直至“双层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6f2966aa00b52acec7ca47.png)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2)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8) 详尽地叙述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第四部分(9)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人之师表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待人厚
1.修改文章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 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 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 复。
2.送客
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 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 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3.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 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
律己严
1.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
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2.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
律己严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作文做人 鞠躬尽瘁
拓展延伸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有时候,人太清醒反而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 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路再远,也有尽头;苦再深,也会结束,只要不放弃, 漫漫的长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挣扎,我们常常为环境所迫,被困难所迷惑,放弃了希望,厌倦了生活,觉得路越走越窄 窄的不是路,是思想与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与心情,路边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许多人,不是擦肩,就是 事,不是无能,就是无情,总是无缘。人生,就是一次艰辛的旅行,得意时,顿生许多豪情,期盼着,浏览更多美好的风景 心,渴望着,走出困境摆脱愁情。人生所有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圆满很少,完美不多,人如此,事这样,如意很少 好多人或事,明明喜欢,偏偏不能;明明热爱,恰恰不能;生活,有许多无能,好多事情,明明讨厌,常常不做不行;明明厌倦, 的不能,想说的不行;不愿做的,却又不能,不想说的,就是不行。我们就是这样无奈,无能。何时,能随心如愿,给心身最大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 悟:要有阳光般的心态。没有爱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 房。人生感悟:学会爱别人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 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让你变得坚强。人生感悟:懂得宽容和感恩。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 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人生感悟:切记祸从口出!人情、人情,人之常情, 往,“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所以,“人情要多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人生感悟:多储 躁!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生气的时候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等一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 单的事情复杂化。人生感悟:遇事莫急躁!真正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大千世界总有比如你 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人生感悟:真正学会知足。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有胜他的把握,根本 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人生感悟:不和小人生气计较。别把工作当负担,既 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感 人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 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感悟:珍惜自己的生活。1.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就好。有的人像WIFI热点,即使远了,但是只要你没改密码,再相见的时候也会自动连上,只是改不改密码,也是人家的事了 人生,要么没心每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 不去。如果是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 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 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 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励志语录未来幸福就在于此。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 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诺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 12、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 是向敌人学习。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游手好闲地 手好闲好。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语文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0c403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9.png)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整体感知
2.读完课文,说说叶圣陶先生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
精细研读
根据叙写的事例,说说叶圣陶先 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最能表现 他品德的语句,简要分析。
精细研读
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 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yè shèng táo xiān shēng èr sān shì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 事》,了解一下叶圣陶先生,看看他的为人处世原则。
学习目标
1.通过略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主旨。(重点)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具体整合展示人物全貌的写 法。(难点) 3. 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精细研读
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小 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 文中评价的语句,反复朗读,对照 所叙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精细研读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 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 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表达了作者对 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精细研读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 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 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 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先生以为我住旅店,心里特别悔恨,甚 至很悲伤,表现出先生待人的真诚和对 朋友的关怀。
精细研读
通过品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 待人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谦虚真诚、 彬彬有礼、宽厚温和的人; 律己严,在文字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一丝不苟、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令人敬仰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本 文作者20世纪50年代曾在叶先生领导下从事人 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与叶先生 有着长期的交往,情同师友,关系密切。这篇文章, 是作者在叶先生去世三个月后的悼念追怀之作。
自主学习
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 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
自主学习
2.本文记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 例来进行说明?
待人宽:修改文章、送客、复信、会上发言。律己 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
话还不够,就是话。
自主学习
4.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 语文方面的主张?
朗读、思考第22-29段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 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 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3、为什么得到书的“我”会对阿长“发生新 的敬意”,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从 这,作者感受到了长妈妈身上的什么性格?
欲扬先抑——在层层剥皮中逐渐展现一个全面 的人物形象。
既突出长妈妈善良、真诚、热爱关心孩子的一
面,又批判了阿长落后守旧、迷信愚昧、粗俗 好事的性格;
既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和怀念之 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不幸且渴望一生 平安的同情。
课后练笔
——寻找身边的“阿长”
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 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 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 姨……
好事、粗俗;关心孩子,但又没文化,不懂儿童心理
2、阿长懂得“许多规矩” ,教我“许多道理”, “我”却为什么会感到“不耐烦”?说明她是一 个怎样的保姆? 落后守旧,迷信无知;淳朴善良,渴求平安
3、阿长讲长毛故事时,为什么会令“我” 产生 “空前的敬意”?说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愚昧、有阿Q精神
3、文章一共写了哪些事表现“我”对阿长的 态度?重点又是写她的什么事情?
3、文章一共写了哪些事表现“我”对阿长的 态度?重点又是写她的什么事情?
不大佩服: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不许我走动,告“我”的状 ③睡相不好,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谋害我的隐鼠
不耐烦: ⑤懂得许多规矩、讲究麻烦的礼节
空前敬意:⑥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张中行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当前大多教育者追求的一个终极目 标。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也很熟悉吧,那么你们知道这一观 点是谁提出来的吗?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儿童教育 学家叶圣陶老先生,他影响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你 想更多地了解他的处事、生活、工作的点滴吗?让我们一起 走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阿长为什么要几经周折地为“我”买《山海 经》?
⑴“我”对绘图的《山海经》十分渴慕、念念不忘 ⑵绘图的《山海经》十分难得:
①远房祖叔很疏懒,不理会,谁也不肯帮忙买 ②书店太远没有机会去 ③过年能去,书店却不开业关门 ⑶他一向关心“我”
2、第19-21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表现 “长妈妈”形象有作用吗,能删除吗?
4、阿长买回来的《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 书,模样好看吗?为什么说是“我最为心爱 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 什么心理?
⑴“我”的想法——“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⑵“无益”原因——①阿长没文化,不知道《山 海 经》是什么书 ②她一向似乎并不关心“我” ③她不会理解“我”渴慕的心 情
自主学习
1.文章层次清晰,标注好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 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7~9自然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颠沛流离(diān pèi) 修润( rùn )
自主学习
2.解释下列词语。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诲人不倦: 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妥帖: 稳当;合适。 拖沓: 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修润: 修改润色。 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商酌: 商量斟酌。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自主学习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 《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 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 《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 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 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新的敬意:⑦为我买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如何分析、描写人物
在阅读时,可以抓住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分 析人物性格?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表 现?
在选材时,为了能更加具体充分地表现人物, 我们必须用什么说话?
在谋篇布局时,为了表现人物,该不该将所 有的事例都具体地展开来写呢?
精读讨论
1、阿长的行为,为什么会令“我”感到“不大 佩服”?说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保姆?
略读的作用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浏览全篇,掌握其梗概。略读的 要领很简单,只要在书中找寻出“路标”即可。一般教科书或技术性书 籍,“路标”由章节大小标题所构成。读者只需要把它们过目一遍,全书 的大意就能略知一二了;无标题的书,可读每章中的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 句。此外,也可一页页地扫描,注意力集中于重要字眼如斜体字或粗体字 等。如此就能很快地看完全篇,获得完整印象。
伟大的神力——①别人不肯做,可阿长知我心 ②别人不能做,可阿长肯为我操心 ③阿长虽不识字,却居然买回了
阿长的性格——善良真诚;热爱关心帮助孩子
4、阿长买回来的《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 书,模样好看吗?为什么说是“我最为心爱的 宝书”?
模样——①刻印十分粗拙; ②纸张很黄; ③图像也很坏; ④几乎全用直线凑合, 连动物的眼睛也是长方形的
课堂练笔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 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 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 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 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 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 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 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 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我的态度
事情
描写方法
性格
常喜欢切切察察
不许我走动,告 不大佩服 “我”的状
睡相不好,挤得 我无法翻身
不耐烦
懂得许多规矩、 讲究麻烦的礼节
空前敬意
给我讲长毛的故 事
动作
动作 语言 神态 动作 语言 神态
好事、粗俗
关心孩子, 但没文化, 不懂儿童心理
粗俗
落后守旧 迷信无知 淳朴善良 渴求平安
愚昧、有阿Q精神
宝书——①书的内容丰富多彩, ②书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以及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之情。
阅读讨论
1、阿长为什么要几经周折地为“我”买《山 海经》呢?
2、第19-21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表 现“长妈妈”形象有作用吗,能删除吗?
3、文章重点既然是要表达我对长妈妈的感激 和敬佩之情,却有为什么要叙写令幼时的 “我”讨厌的几件事情?
⑶“我”的心理——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 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⑴我的反应——“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了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⑵我的心情——惊喜、感激、崇敬
3、为什么得到书的“我”会觉得“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从这,作者感受到了长妈妈身上 的什么性格?
自主学习
1.易错字
丁卯年( mǎo ) 躬行(gōng ) 商酌( zhuó )
草率( shuài )
生疏( shū ) 恳切( kěn )
譬如( pì ) 朦胧(méng lóng)累赘( zhui )
别扭( biè ) 拖沓( tà ) 妥帖(tuǒ )
诲人不倦( huì ) 不耻下问( chǐ )
表现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 则,鞠躬尽瘁。
5.作者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 何好处?
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优秀品格。
文段探究
1.本自然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待人宽厚,为人正直。
2.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刻画人物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复信。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叙述,以 小见大,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 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 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
——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 题,写一篇练笔。
谢谢观看
布置作业
通过网络或其他方 式了解叶圣陶先生和张 中行先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学会筛选信息, 感知内容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会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hài lǔ sǒng huángchuāng jié mù
⑴内容——写“我”十分渴慕绘图的《山海经》,
却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