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精心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讲座[知识荟萃]

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讲座[知识荟萃]

借鉴内容
21
①刷上下前牙唇外侧
刷上牙外侧 由上往下刷,
刷下牙外侧 由下往上刷
借鉴内容
22
② 刷上牙前腭
借鉴内容
23
③ 刷下前牙舌侧
借鉴内容
24
④刷上下后牙颊侧
上牙由上往下刷, 下牙由下往上刷, 因为横刷容易引起 楔状缺损,俗称烂 牙脚。
借鉴内容
25
⑤ 刷上下后牙舌侧 上牙由上往下刷, 下牙由下往上刷
4
维护公共卫生应做 到哪些?
(1)清扫室内外环境 (2)不随地吐痰 (3)不乱丢纸屑、垃圾 (4)不随地大小便 (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6)。。。。。。
借鉴内容
5
借鉴内容
6
注意饮食卫生
01/
不吃过期变质的 食品
03/
不随便乱吃不认识 的野菇、野果、野
菜等。
02/
不买“三无”产品,即无生 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 期等无质量保障的食品。 (街边小摊、小食品)
借鉴内容
30
养成良好习惯,构建强壮体魄
借鉴内容
31
感谢聆听!
借鉴内容
32
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李晓微
借鉴内容
1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
IDEAR
借鉴内容
饮食卫生
2
借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卫生改善。 • 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 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借鉴内容
04/
不吃未洗过的瓜果、 不喝生水。
借鉴内容
7
借鉴内容
8
健康卫生从我做起 φ(≧ω≦*)♪

(完整版)小学生卫生常识课

(完整版)小学生卫生常识课

❣ 进食前洗手。
❣ 合理安排膳食。
5
食物中毒
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或摄食含有毒素
的动植物如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小提示: 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
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
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
液、眼、鳃和皮肤。
6
食物中毒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
❣ 不要躺着看书
❣ 不要走着看书
❣ 不要乘车时看书
❣ 不要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
❣ 不要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
❣ 不要歪着头写字
23
大家一起来看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
哪个同学用眼正确? ✅
哪个同学是错误的?
24
个人仪表卫生
25
仪表卫生
❣ 要保持身体的清洁
❣ 每天睡觉之前、起床以后要洗脸刷牙
❣ 经常剪指甲
5. 重新放置牙刷
6. 重复拂刷
31
要定期洗澡、理发、修指甲哦!
❣ 洗澡不宜洗的过勤且要控制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引起皮肤干燥等问题
❣ 定期洗澡不但能使身体凉爽, 也能是精神和肌肉得到很
好的放松, 提高睡眠质量哦~
32
要定期洗澡、理发、修指甲哦!
❣ 定期理发和剪指甲也是一种个人卫生的问题, 还可以防止
又适合细菌和繁殖
➢ 问:刷牙有什么好处呢?
29
不刷牙的危害?
细菌滞留的时间越
牙菌斑致病的可
鼓励入睡前清

能性越大
洁口腔
细菌易于在口腔相对静止
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睡前刷牙十分重要
30
早晚刷刷牙更健康!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时间:2016年9月23日地点:大教室参加人:全校师生内容:一、卫生常识预防多种传染病,如流感、甲流、流行性脑炎、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

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

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

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

二、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小学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一)正确的读书姿势(一)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人的躯干是靠什么支撑呢?大家一定会回答:是“脊柱”。

这脊柱呀,并不是一根骨连接起来的,随着成长而发育,人要到了20来岁,脊柱才完全发育。

人小的时候,脊柱是很容易弯曲异常的。

这正像树木一样,幼苗时,受到什么东西的挤压,就长成了歪脖子树了。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总强调,大家姿势要正确,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同学们的脊柱变形。

正确的读书、听课姿势应该是:腰板直,坐端正,背部不要弯,胸部稍稍挺起,手臂自然下垂,大腿平放椅面,腰部靠在椅背,小腿直立地面,或稍向前伸一些。

特别注意胸部和桌面,要保持一拳距离,让呼吸和血液流动都很自然。

书本不要直立,也不要放平,要把书本的上端垫高一点。

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尺的距离。

(二)正确姿势的好处脊柱是很重要的骨骼,它像柱子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强。

小孩的骨头里含有较多的水分,胶质比较多,钙质比较少,所以骨头比较软,不像成人那样较硬,容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

这个时候是小学生培养正确姿势最佳阶段。

因此从小时候起,培养正确的姿势塑造健康美、形态美,让我们有十足的信心,饱满的精神,去努力学习。

坚持正确的姿势会使学生在听课读书的时候倍感轻松。

因为身体的重量分散在臀部、腰部和足底各个支点上,让下肢肌肉、神经、血管不受到压迫,也使胸腔,脏器不受到任何挤压,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舒畅。

如果手持书本与平直的桌面形成40~60度角,那么头只要稍稍向前倾一些就可以看清楚字体了,能避免眼睛近视和减轻颈部肌肉和疲劳。

低年级的小朋友要注意,一次看书的时间不要太长,累了就要起来活动。

上课时,老师也会安排些休息的活动,这些都是很有好处的。

只要能够坐得端端正正,对身体是绝对没有害处的。

(三)读书姿势不正确会带来什么害处优美的体态必须有发育良好的骨骼和肌肉。

进入学校学习是小时候生长发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阶段。

小学生读书、听课的时间较长,脊柱、眼睛却很柔嫩。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

小学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
01
10小时 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 清扫室内外环境 (2)不随吐痰 (3)不乱丢纸屑果皮 (4)不随地大小便 (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02
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 。2)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
什么是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该如何预防 ?
1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通俗一点讲,也就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最容易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哪些呢?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等。不太常见的有伤寒与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
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肠炎,痢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01
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01
6、为什么不能吃腐败变质食物?
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 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距离,时 间不可过久,走路乘车时不动?
STEP 03
STEP 01
STEP 02
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
每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时间涮?为什么刷牙时要每人一把牙刷?

小学生讲卫生知识讲座(最终定稿)

小学生讲卫生知识讲座(最终定稿)

小学生讲卫生知识讲座(最终定稿)第一篇:小学生讲卫生知识讲座小学生讲卫生知识讲座卫生习惯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使患病的概率增加。

为了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卫生和疾病防治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给大家讲解卫生知识,希望同学们健康成长。

一、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小学生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成熟阶段,易于高兴,也易于疲惫。

假如违反大脑活动规律,让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产生过度疲惫现象,轻者注重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头昏脑胀,重者会导致高兴与抑制机能紊乱,头痛失眠,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和注重力减退,进而出现神经衰弱,严峻损害学生健康,使学生学业成绩下降,甚至不能再坚持学习。

所以,一定要防备和克服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学生的用眼卫生也应该引起充分注重。

假如学生的视力受到损害,近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记忆程度,影响学生观察力的提高,使学生智力发展受到限制;远则会给学生将来的工作造成困难,使之不能从事某些专业工作,限制他的才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一个损失。

造成学生视力减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注重用眼卫生。

如看书时间持续太长,看书、写字的姿势不准确,光芒不足,印刷品、桌凳不合适等。

同时要教育学生注重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光芒不足的地方看书,看书写字时眼睛和书本要有30厘米的距离,要常常做眼保健操等。

二、个人卫生做好个人卫生的要害在家庭。

学校除同家长配合好外,也应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卫生要求和必要的指导。

如要按时饮食,饭前饭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不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净或消毒等,尤其要留意克服学生吃零食等坏习惯。

要教育学生保持身体的清洁。

天天睡觉之前、起床以后要洗脸刷牙,要常常剪指甲,有条件的要常常洗澡。

身体的清洁卫生可清除细菌的寄生条件,防备疾病。

三、环境卫生学校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要不断美化绿化校园,搞好学校建筑设备的清洁卫生,做到教室、阅览室、宿舍、厕所、运动场以及劳动场所和其他设备都清洁卫生。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尊敬的老师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春天一眨眼马上就过去了,夏天也即将带给小朋友们炫丽多彩的每一天,但美好的生活是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石的。

今天,由于受龙浦小学学校领导的委托,专门过来给你们讲一堂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有关夏季消化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讲座,希望大家能在我的讲课中能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或嬉戏打闹,聊天等。

我也尽量讲得通俗一点,让小朋友能听得懂,听得进,然后消化吸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轻松地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小朋友们,你们说好不好呢?首先简单讲一讲什么是消化道传染病,什么是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该如何预防等等。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通俗一点讲,也就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最容易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哪些呢?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下面讲一讲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学习和养成的卫生习惯、卫生常识。

1、小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1)饭前便后应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3、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知识讲座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讲一讲卫生。

因为不讲卫生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1、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 )早晚洗脸(2 )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洗手(4 )睡前洗脚(5)勤洗头(6 )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躺着看书,看电视,玩手机2、什么情况应洗手?(1 )饭前便后应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4 )拿碗筷前要洗手3、、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因为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防止生头虱。

4、为什么不能喝生水?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肚子痛,还有肠道传染病(如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内会有寄生虫(如蛔虫病等)。

5、为什么不能吃腐败食物和过期食品?腐败食物:腐败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会引起肠炎,痢疾,这两种疾病会有以下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过期食品:过期食品吃了会拉肚子,会脱水,所以同学们买东西吃的时候,看看是否在有效期内。

6、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比如说吃东西、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水果,不能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7、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运动?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

立即运动会影响胃肠正常消化,会引起肚子痛、恶心、呕吐等。

8、看书写字时要注意哪些?坐姿要端正、写字要认真、看书的时候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10、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呢?(1 )因为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灰尘等),可引起疾病(2)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11、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口痰中含有细菌、病菌,随地吐痰还会污染环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12、冬天即将来临,同学们要怎样预防感冒,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呢?(1 )尽量做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3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4 )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以免自己被传染。

小学生安全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安全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生安全卫生知识讲座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禽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希望每位老师和家长都要参加到春季防病工作当中来。

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

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

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

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小学生卫生安全教育课堂

小学生卫生安全教育课堂

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别的课——卫生安全教育课。

我们都知道,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卫生和安全则是保证我们健康的重要保障。

那么,什么是卫生?什么是安全?我们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保障安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卫生知识讲解1. 什么是卫生?卫生是指保持个人、家庭和公共环境的清洁、整洁,防止疾病传播的行为。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为什么要保持卫生?(1)预防疾病: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手足口病、流感等。

(2)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卫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美观。

(3)培养良好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我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常见的卫生知识(1)个人卫生:每天洗脸、洗手、刷牙,保持头发、指甲干净;定期洗澡,换洗衣物。

(2)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不挑食、偏食,合理搭配膳食。

(3)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家庭等场所的清洁、整洁;不乱扔垃圾,分类投放。

三、安全知识讲解1. 什么是安全?安全是指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为什么要保障安全?(1)保护生命:安全是生命的第一保障,只有保障安全,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2)减少损失:发生意外事故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常见的安全知识(1)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

(2)消防安全:不玩火,不私自触摸电器;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3)防溺水安全: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游泳;游泳时要有救生员在场。

(4)防拐骗安全:不轻信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时,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四、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卫生和安全。

2. 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如何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及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下午好!受校领导委托,今天我专门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卫生知识:卫生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使患病的概率增加。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约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总之,学生学会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可以防止很多问题。

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上级要求,要及时处理和控制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做好我校的食品卫生工作。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做好。

二、环境卫生:人们的生活时刻都与环境相关,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乃至居住环境和交通环境都与人们身心健康密不可分。

这里我主要讲讲寝室卫生。

健康从寝室做起,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讲究寝室卫生,对促进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注意空气卫生:改善寝室空气卫生质量,要注意通风换气,早上起床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晚上睡觉时窗户也要留个通风口。

2、做好每天的室内卫生:应做到床上平整、衣柜整洁、盆内无脏裤袜,鞋子及时换洗;地面无垃圾、洗漱台清洁、便池无异味等。

3、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床上用品应该定期清洗和晾晒。

4、不要随便在床上坐卧:从外面回到寝室,不要随便在床上坐,更不要就这样睡在床上,以免身上和衣物上的灰尘污染床上用品,影响身体健康。

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春天不仅给我们带来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也同时带来了病毒和细菌。

各种春季传染病也开始萌生。

因此同学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近视眼防控知识:一、近视的病因:(环境因素居多)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多数与遗传密切相关,父母双亲高度近视,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遗传比率100%;单亲为50%。

环境因素。

第一,读书写字时距离太近,用眼时间过长。

第二,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光线强弱。

第三,读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喜欢躺在床上或在行走、摇晃的车上看书,容易使眼睛疲劳,长期如此就易形成近视。

第四,青少年迷于电子游戏机、电视,一玩或一看时间很长,不能科学地用眼和进行锻炼,导致眼睛近视。

这一因素占多数。

营养因素。

充足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是保证眼睛健康的前提。

蛋白质、维生素、钙、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等,是维护眼睛正常功能的营养物质,有些学生偏食,不爱吃蔬菜,不吃羊肉、猪肉,造成体内营养不全,很容易诱发近视。

二、孩子们为何容易患近视儿童、青少年眼球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调节能力大,所以如果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或采光照明不好,或持续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内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久之,一旦看远方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如果发生假性近视后,仍不注意科学防治,就会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因而变成真性近视,只好配戴凹透镜(近视镜)了。

三、怎样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1、避免连续长时间近看,最好每隔50分钟左右眼睛休息10分钟;少看电视、少玩电脑。

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使用无屏闪的护眼灯。

保持一定距离的写字姿势。

2、均衡营养,不要偏食,不能吃得过于精细,应多吃鱼类、肉类、蛋类、坚果、天然植物油、深色蔬菜、低糖水果和全谷麦类,适当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的摄入量,以避免眼睛周围的肌肉由于糖化失去弹性,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锌等)和维生素。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眼疲劳。

4、经常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视力。

一旦发现视力下降,不要急于配镜,一旦戴上眼镜,终生难取,且越戴度数越高,因为调节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是可治疗的。

配镜的原则是:最低度数、最佳视力。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

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

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

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

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三、目前几种常见传染病及预防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

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

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

病程可7-18天不等。

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

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

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食,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

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

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①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②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

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

③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臵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五)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5、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

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下面,我就如何预防传染病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1、对于传染病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晒被子,勤洗手,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3、经常锻炼身体,合理搭配营养。

4、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5、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四、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要点1、各学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及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卫生等有关部门,认真督查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

2、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发现发热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

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