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一、原始时代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周礼.考工记》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

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管子》;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涵盖了众多领域,从社会经济到生态环境,从人文历史到科技创新,它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让我在阅读相关书籍时深感其魅力与挑战。

在众多关于城市规划的著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意义。

它不仅仅是为了建造美观的建筑和街道,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应当考虑到居民的出行便利性,提供高效的交通网络,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

同时,也要保障居民能够享受到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以提高生活质量。

书中提到,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至关重要。

商业区应当集中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地段,以便促进商业活动的繁荣。

住宅区则要注重环境的安静和舒适,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并且要配备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

工业区则需要远离住宅区,同时要考虑到物流运输的便捷性,以减少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规划还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对于一些生态敏感区域,如湿地、森林等,应当加以保护,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建设。

同时,要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通过改造和再开发,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城市的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体系。

除了传统的道路建设,还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地铁、轻轨、公交车等,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此外,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和自行车骑行,通过建设专用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和环保的出行选择。

在城市规划中,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也不能忽视。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保留城市的记忆和特色。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笔记一、中国、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一)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知识1.类型特点: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明显;单体建筑的构成简单、真实、有机;建筑群的组合多样性;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建筑类型多样化;工官制度严格。

类型:居住建筑、政权(宫殿)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商业建筑与工业建筑、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园林与风景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防御建筑。

2.平面布局及特征(1)中国古代建筑的单座建筑殿堂房舍等平面构成一般都以“柱网”的布置方式来表示,横向方向以步架称谓。

古代单体建筑中以“间”作为度量单位。

(2)群体布局为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以“院”来表示。

(3)结构与构造: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形式为主,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形式。

1)大木作:在建筑中,作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梁、檩、枋、柱等。

2)小木作:在建筑中,不承重仪为分隔空间或装饰之目的装饰部分,门、窗、隔扇、屏风等。

(4)建筑著作:宋李城《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

(5)建筑模数: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

(6)斗拱:明清以前作为承重构件,明清时逐渐变为装饰构件。

(7)屋顶类型: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

(8)屋架:彻上明造、天花吊顶。

天花类型:平闹、平綦、藻井。

(9)等级制度由高到低为:1)屋顶: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

2)开间:十一,九、七、五、三间。

3)色彩:黄、赤、绿、青、蓝、黑、灰。

3.宫殿建筑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足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北京故宫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建筑,建于明永乐年间,其平面为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

二朝是指连在须弥座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是指从止阳门到太和门之间的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建于隋朝的大兴城,与唐代改为长安城,其中大明宫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大明宫比紫禁城大得多,其中麟德殿比太和殿大三倍。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乡村的基本特征: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较单一5、能源使用多样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聚集规模差异2、生产效率差异3、生产力结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线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与进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象愈发明显3、城乡社会、经济以及景观和聚落都具有连续性城市与乡村联系的要素:1、物质联系2、经济联系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作用与联系6、服务联系7、政治、行政组织联系城市社会经济的特点:1、工业和服务业可称之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城市社会的经济形式多样3、城市经济分为: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部类,和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内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的非基本经济部类。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笔记76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笔记76

城市规模分布主要探讨区域城市在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有时也称位序)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规模分布理论有: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和位序一规模法则。

城市首位律是马克?杰斐逊(M. Jefferson)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最大城市远大于区域第二位城市的规律性现象。

这类最大城市往往是国家和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着异常突出的影响。

杰斐逊分析了51个国家(其中6个国家为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发现其中有28个国家的最大城市是第二位城市人口的2倍以上,有18个国家大于第二位城市3倍以上。

杰斐逊认为这种现象已经构成了一种规律性的关系,并把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例如巴黎、维也纳、伦敦都是所在国家的首位城市。

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是否为首位分布,出现了首位度的概念。

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为了改进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后来又出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与首位度相同,它们都抓住第一大城市与其他的比例关系,都是判断衡量首位分布的指标,因此有些作者把它们统称为首位度指数。

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定义如下:四城市指数S=PI/ (P2 +P3 +P4)十一城市指数S=2 P1/ (P2 + P3 +…+ P11)P1,P2……, P11为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按照位序一规模法则,所谓正常的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 ,而两城市指数应该是2.城市金字塔从城市规模等级(即按规模划分的等级)和各等级数量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城市规模分布,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用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中国城市规划史--笔记

中国城市规划史--笔记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

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

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

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2)都邑建设体制;(3)都邑规划制度;(4)礼制营建制度;(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

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

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

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

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

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

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

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

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内涵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③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④用地相对集聚⑤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⑥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⑦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延续发展的使命2.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城市早期城市特点平面布局:体现阶级对立、居住的等级制礼仪思想的影响兼顾自然地形的变化功能:防御中心地(政治宗教)中世纪城市线形网络特点城市规模不大(特例:拜占庭(东罗马)在公元前11世纪人口规模已达100W)城市网络开始形成城市的贸易性增加,港口城市有所发展近代城市区域性密集区特点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资源分布广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基本职能越强,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指基本信息、技术、劳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量、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依赖、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特征:A.企业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F.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社会分四个阶段: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 b.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 c.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 d.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3.城市与乡村4.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①集聚规模的差异②生产效率的差异③生产力结构的差异④职能差异⑤物质形态差异⑥文化观念差异4.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组织联系4.3我国城市建制体系①人口集聚规模 100w以上特大城市50w~100w 大城市20w~50w 中等城市20w以下小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城市规划笔记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

城市规划笔记第五章主要专项17个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得产生与定义1、随着生产力得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得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得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这就就是人类得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得产物。

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得。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得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得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得发展1、古代城市得发展人类最初得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得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得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得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得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得基础。

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得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

在城市得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得问题。

兵器技术得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得建设。

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得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

对欧洲得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得影响。

社会得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得反映。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得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得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得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得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得影响。

中国得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得中央集权得国家。

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得都城。

欧洲得封建社会,在很长得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

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得国家,这些国家得都城才有了较大得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得发展形态。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城市规划原理》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居民点的形成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一次劳动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城市的形成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出现交换,以物易物,《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劳动分工加强,出现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劳动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

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出现了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城市的定义现代城市,包括三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我国1955年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2000,非农人口超过50%,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驻人口不足2000,在1000以上,非农超过75%,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的意义,可有直辖市,市,镇。

建制市与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的不同,不应只把有市建制的才称为城市。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起初防止野兽,其后为了战争。

陕西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就是防御设施,也有用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三、城市的定义1。

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总结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1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1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1、城市规划发展史1,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系1.文献《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

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

2.规划理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典型城市(1)唐长安城: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系1.文献《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

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

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

3.典型城市(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要点总结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要点总结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要点总结1、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城市与文明时代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城市规模常常很大,市中心耸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庙宇、堡垒建筑群。

在后期公共生活发达的城市里,还建造了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及市政设施,甚至还建造了大规模的输水工程。

2、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准:原始的国家组织的出现和王权的确立;人口相对集中;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职业的专门化;大型建筑物的出现;文字、金属器物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由于剩余产品的生产而出现了有余暇从事知识性的活动;商业的出现与贸易组织的发达。

3、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是人类走出非洲的必经之地。

古埃及人很早就活动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它的古代历史先后分为古(1-11王朝)、中(12-17王朝)、新(18-30王朝)三个王国。

(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孟菲斯;十二王朝的首都:伊套伊;十八王朝的首都:阿玛纳城。

)4、亚洲西南部的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古称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

(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5、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过在它的北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很早以前已经有相当发达的文化了。

最古老的城市莫亨约·达罗,华氏城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最有名的首都。

6、“欧陆风”,这欧陆风的基本语素,是两套“柱式”,就是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

柱式,指的是石质梁柱结构各元件和他们的组合的特定做法,从细部直到整体。

他们不但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比例权衡,而且决定了它的风格。

7、公元前二千年前,历史上常把这时期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爱琴海文明,其实它也是古希腊前期的文化。

最古老的城市叫特洛伊城。

那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克诺索斯城,它号称众城之城。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掘了古尔尼亚城、玛里亚城和费斯特城。

8、克里特国家被毁之后,迈锡尼成了爱琴世界的中心,这就是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城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卫城,卫城有个举世闻名的城门叫狮子门。

9、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半岛上出现了希腊人。

2010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前复习笔记114

2010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前复习笔记114

中国城建史
1.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
3.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
4.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
5.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6.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周礼考工记——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
7.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
8.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
9.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
10.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
11.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的演变
12.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
13.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宗教上的异同
14.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和典型城市
15.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各自特征
16.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17.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
外国城建史
18.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
19.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
20.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

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

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

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2)都邑建设体制;(3)都邑规划制度;(4)礼制营建制度;(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

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

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

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

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

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

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

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

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

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

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

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

形制方整,采取以宫为中心之分区规划结构型式,讲求礼制规划秩序,故布局严谨,有条不紊。

周代东都洛邑规划,便是这阶段的代表作。

第三期由于进入封建社会,城市性质发生变化,城市经济职能日益突出,故必须打破营国制度约束,寻求新的规划途径。

因之,革新旧制度便成了这期城市规划的主旋律。

城市形制不求规整,城市规模不为旧制约束。

城市总体布局一般采取城廓分工形制,以城作为政治活动区,廓作为经济活动区。

城市分区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废弃部分旧的功能分区,新增城市集中商业区、民营手工业区和工商业者居住区等。

由于规划格局变化,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由庄严肃穆的奴隶社会政治城堡,演变为生气盎然的封建社会城市。

此期,旧城改造可以齐临淄规划为代表,新城建设,战国时代以燕下都规划为代表,统一后可以汉长安规划为代表。

第四期的城市规划,又出现重新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趋向,虽尚保持了一些“秦制”格调,但并非主流,只不过吸取其精华,以为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补充。

此期的城市布局格调,既保持了前期的勃勃生机,在灵活中其主体规划结构又寓有一定的严谨性。

此期的前期,国都城规划可以北魏洛阳为代表,工商业城市规划则可以唐扬州城是规划为代表。

此期的后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经济职能愈加显著,因而城市规划也作了大调整,建立了以行业街市为主干的遍布全城的庞大商业网,改革了旧坊制,形成了新的坊巷制。

城市虽商基本保持了政治及经济两大活动区的总体规划格局,但因城市经济活动范围愈广,商业网深入政治活动区,故城市布局格调又出现了新趋向。

此期代表作之一的南宋临安改造扩建规划,充分体现了这种新趋向。

第二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聚落规划第三章奴隶社会都邑规划第一节概说二、都邑规划发展概况“都”是设防的,一般均有深沟高垒的城池,形成一座壁垒森严的政治军事城堡。

这边是我国最早的城的基本面貌,也是它性质的表现。

……我国正式的城是随国家诞生,首先以奴隶制国家统治据点——“都”的形态,出现于历史舞台的。

氏族社会聚落是居住与生产基地配套建置的。

一个居住聚落的周围,都有它的手工业、农业、畜牧等生产基地,构成一个氏族社会经济组织单位。

这便是氏族公社聚落的规划体制。

奴隶社会的“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规划体制,转化而为国野(或都鄙)之制。

因此,一个“都”的规划,不仅是经营一座城(“国”)而已,同时还要布置城外(“野”或“鄙”)的各种生产基地,以及相应的从事生产的奴隶的居邑(里)。

这种政治上城市统治农村,经济上农村供养城市的国野关系,便是奴隶社会都邑国野规划体制的实质所在。

综观我国奴隶社会都邑规划的演进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都邑规划草创阶段,第二阶段为都邑规划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都邑规划成熟阶段。

夏代前期可列为第一阶段;夏代后期至商代可划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又以盘庚迁殷为转折拆分为两个过程;西周则进入第三阶段。

(一)都邑规划草创阶段我们拟以少康中兴为夏代前后期的转折点。

……事实上,自少康中兴后,夏代奴隶制国家才正式形成。

夏代前期都邑建设:1.随着聚落性质的演变,有的转化为“都”,有的转化为“都”之郊野的“鄙邑”。

两者不仅在地域上有国野之分,而且居民身份亦有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之别。

这种差别的形成,实为奴隶社会按阶级、分地域的聚落规划制度开了先河。

2.都与鄙邑是按城邦国野规划体制的地域编制加以组合的。

这种组合方式,实质上正是从城邑规划制度上,确立了城市统治农村的关系。

3.都有大小之别,王所居的国家统治中心,当为大都,如禹所都之阳城。

诸侯所居的方国统治据点,则列为小都,如昆吾。

可见此时已出现按政治等级厘定城邑等级的建设体制的萌芽。

4.鄙邑虽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来氏族公社聚居组织形态的传统,但因纳入城邦地域编制,性质已发生变化,自不可再把这种邑视为公社,它应是城邦地方建制组织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经济组织的基层单位。

(二)都邑规划发展阶段甲、第一发展过程(夏少康中兴至商盘庚迁殷前)1.夏自少康中兴,政权日趋巩固,都邑建设也渐渐有所发展。

一方面表现为都邑数量增多,王朝领域内的一些大小氏族部落聚落,已基本上完成了向都邑转化的历史任务。

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较大的都邑,并开创了王畿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这是指夏桀的王畿……从这段记述,可知夏已有王畿之制。

2.商代都邑建设较夏代又有新的发展。

不仅都邑数量日增、规模日大,而且规划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奴隶社会的都邑规划制度,至此亦渐具规模了。

从这两座古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看,当时商都规模宏阔,布局亦井井有序。

……三城都体现了按功能分区,以及以宫为中心、突出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格局。

乙、第二发展过程(自盘庚迁殷至商亡)自盘庚迁殷后,由于商国力日强,加之国都已经稳定,故“殷”的建设得到持续发展,不仅扩大了城的规模,还革新了城的规划。

商代后期都邑建设体制仍和前期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

大体上可分为三级,即王都(大邑)、诸侯都和一般封邑。

各级城邑规模,尚无明确的政治等级限制,基本上是按照实际要求而定的。

各级都邑均据前期的国野规划体制进行规划,城外郊野(即都鄙)布置农牧等业生产基地,并配置相应的鄙邑,形成有国有野的不同规模的城邦组织。

如果就殷墟与偃师尸乡沟及郑州两座前期商城规划论,三者虽同为遵循以宫为中心的分区布局的规划制度,但殷墟分区及总体布局的方式,与前期两商都又有不同。

殷墟是采取综合性的功能分区方式进行规划的。

凡与一区主体功能相关的不同性质的附属设施,均纳入此区内,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功能分区。

这种分区方式,较之前期二都的按单一功能划作专业性的功能分区,自有区别。

宫室为殷墟城的规划结构中心。

这个中心以宫寝为主体,综合与此相关的宗庙、宫廷手工业作坊,以及府库等,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分区——宫廷区。

此区外围则为居住区。

……居住区是由许多居住聚落,呈点状地密集环不布在宫廷区外围而构成的。

区内各聚落外围有耕地,附有墓葬,故每个聚落实际上又是一个小的综合性居住分区。

……殷墟这种居住区和宫廷区的布置方式,显然与前期商都宫与居里的组配形制判然不同。

这个不同正体现了商代后期都邑规划的新尝试,规划制度的新发展。

(三)都邑规划成熟阶段(西周)周代基本上继承了前代传统,将城邑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作为宗法血缘政治据点的城邑,统称之为“都”。

按营国制度城邑规划体制,“都”又按其不同的政治等级分为三级,即王城(大邑)、诸侯国都城和卿大夫采邑城。

这三级也可以说是“都”的三“型”。

前二级又称“国”,第三级则称“都”。

……第二类为一般居民的“邑”(里)。

在“都”的城郊的“邑”,成为“郊里”或“郊邑”。

在“都”之野(鄙)的,则称“鄙邑”。

这种“鄙邑”基本上是依附于井田的农业奴隶(甿)的居民,它的规模一般则视所依附的田制而定。

由于周人重视礼制,故王城规划特别强调按方位准备布置不同尊卑等级的功能分区,以体现“尊尊”精神。

王城是采用以宫城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传统形式布局的。

中央方位最尊,故置宫于此,且以宫之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主轴线。

根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沿主轴线对称地将外朝、市、宗庙及设计,分别布列在宫的周围。

宫置于外朝之北,贵族及卿大夫府邸则分布在近宫地带,城之四隅便划为一般闾里区。

整个城的布局,中心突出,井井有序,充分显示了严谨的礼治规划秩序。

第四章前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第五章中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第六章后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