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两江新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
域 和 国 家 级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高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和 两 路 寸 滩 内 陆 保 税 港 区 , 划 面 积 l 0 平 方 公 里 , 中 规 20 其 可开发 建设 面积50 方公 里 。 5平
两 江 新 区 的 战 略 定 位 是 : 足 重 庆 市 、 务 大 西 立 服 南 、 托 长 江 经 济 带 、 向 国 内 外 , 成 “ 门 户 两 中 依 面 形 一 心 三基地 ” 即 : 部 内陆地 区对外 开放 的重要 门户 、 , 西
一
管 委会具 体负责 两江新 区的统一协 调 、 一政 策 、 统 统
一
规 划 、 一 宣 传 、 一 口径 。 开 发 任 务 上 , 江 新 统 统 在 两
区党 工 委 、 委 会 会 同 江 北 、 北 、 碚 三 个 行 政 区 , 管 渝 北
实 施 “+ ” 开发 模式 , 行推 进 。在 开 发平 台上 , 13 的 平
地 区 的水 陆 交 通 枢 纽 。 峡 库 区 完 全 蓄 水 和 通 航 后 , 三
地 计 划 指 标 单 列 予 以倾 斜 , 证 优 先 发 展 。 是 市 政 保 四 府 启 动 了 准 备 了 1 0 的 财 政 性 资 金 用 在 两 江 新 区 0亿 今年 下半年 就要 开始 的一些 区域性 开发 、 地 动迁 、 征 七 通 一 平 、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投 入 。 是 国 家 批 准 重 庆 基 五
将 采 取 “ 拖 一 ” 式 。 部 新 区 、 路 寸 滩 保 税 港 区 三 模 北 两 管 委 会 是 市 政 府 直 属 派 出 机 构 , 委 、 政 府 将 委 托 市 市 两 江 新 区 管 委 会 在 业 务 上 进 行 统 一 管 理 ,再 加 上 两
重庆保税港
重庆保税港
一、引言
保税港是指将海关监管范围内的围护区或港口区划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行进出口商品零关税监管的区域。
重庆保税港是在重庆市设立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对于促进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庆保税港的背景
重庆保税港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地处内陆开放门户,是连接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枢纽。
重庆市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自贸港的设立更加加强了重庆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
三、重庆保税港的功能
1.进出口贸易监管:重庆保税港可以实行零关税监管,吸引更多企业
将生产基地设立在保税港内,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物流中转:由于重庆保税港地处交通要道,货物可以快速便捷地转
运至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物流中转站。
3.产业园区建设:重庆保税港可建设产业园区,吸引各类企业,形成
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四、重庆保税港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重庆保税港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重庆保税港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重庆保税港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五、结语
重庆保税港作为连接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枢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和企业应充分利用保税港的便利政策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推动保税港的建设和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一总体情况分析(一)经济概况2010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9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创被确立为直辖市以来的新高。
与2010年全国GDP增长10.3%的速度相比,重庆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36∶4.16,第一产业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2010年,重庆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18990.54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增长11.3%。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重庆人均收入绝对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577元,虽然在西部排第2位,但是在全国排名只居第11位。
作为我国直辖市中较新的一员和西部重镇,重庆依旧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双重任务和压力。
重庆城市化率达到51.59%。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良好。
截止到2010年底,重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分别达到1664.4万户和263.1万户,普及率分别达到58.2%和9.2%。
(二)综合分析2010年,重庆“两化”融合综合排名全国第17名,综合指数仅为0.307,与综合排名全国第1位的广东省(指数:0.609)的差距较为明显,仅为最高值的一半,同时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324)。
融合硬度列全国第9位(指数:0.463),其指数略超过全国均值(指数:0.427)。
但是从指数绝对值看,重庆融合硬度与列第1位的江苏(指数:0.676)也有一定差距。
融合软度列全国第20位(指数:0.233),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82)。
融合深度列全国20位(指数:0.225),其指数略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63)。
(三)具体分析融合硬度方面。
2010年,重庆工业化规模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列全国第20位(指数:0.160),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72);工业化质量列全国第11位(指数:0.544),保持高于全国均值(指数:0.485)的水平。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两寸路滩保税港区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优劣势,未来的业务模式你认为应该怎样拓展?一、摘要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08年11月12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经国务院国函【2008】100号文批准设立,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和公司于同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
重庆保税港区是我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也是中国唯一个拥有“水港+空港”的一区双核模式保税港区。
二、保税港区概述1、保税港区定义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保税港区功能国际中转功能、国际配送功能、国际采购的功能、国际转口贸易的功能、出口加工区功能。
3、全球著名的保税港区德国汉堡港、荷兰鹿特丹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3、国内的保税港区上海洋山港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辽宁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浙江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福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广东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东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江苏张家港保税港区、山东烟台保税港区、福建福州保税港区三、重庆两路滩保税港区1、重庆两路滩保税港区的建成背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11月12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经国务院国函【2008】100号文批准设立,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和公司于同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
重庆保税港区是我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也是中国唯一个拥有“水港+空港”的一区双核模式保税港区。
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分为水港功能区和空港功能区两部分。
2、重庆两路滩保税港区的优势2.1区位优势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江北机场两路地块和寸滩港及周边地块组成,是江北机场和寸滩港功能的延伸,是重庆市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及周边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
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前言港口是连接内陆和海洋的一座大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西部内陆最大的物流枢纽城市之一,重庆市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重庆港口物流的地理位置及发展历史重庆位于长江中游,因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自古以来,重庆的港口运输业就始终保持着活力,随着重庆市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领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商业航道的不断完善和深入,重庆的港口规模也越来越大,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的港口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以两江新区、白沙工业园区、东岸工业园区和长寿保税港区为主要承载体的港口物流产业聚集区。
重庆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重庆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得益于近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庆市积极推进内陆开放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大型企业的落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的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海运物资分拨中心建设,打造其与广州、福州等港口物流分拨中心相呼应的后方物流基地。
2.重点推动长江上游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通过优化航道条件、修建码头设施等措施,吸引各大企业投资入驻,从而提升重庆港口物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
3.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业务,并在长寿港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形成“为企业提供综合物流保税服务的产业新城”。
重庆港口物流的优势和问题重庆港口物流具有以下优势:1.重庆位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具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和区位优势。
2.重庆的各类物流企业盘根错节的交通网,便捷的资讯与数据处理能力还有成熟的保险体系与银行体系均构成优良的物流服务体系。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企业标准化水平还不高,缺乏一定的管理和专业知识。
这些企业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影响了重庆港口物流整体形象。
2.目前港口物流园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行业标杆企业集中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整体配套水平和园区整治能力,减少企业开发成本。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
由两江新区看重庆发展趋势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第三个国家级高新经济开发区,是近年来重庆发展的主打项目,研究两江新区的发展对认识重庆的经济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目前重庆发展的经济市场的代表数据与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结合作者的理解,对重庆的发展做粗略的小议,得出在政府的积极带领下,重庆正在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经济架构,从根本上说人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持续、稳定、明显的提高。
关键字:两江新区5+3战略性布局三个时期未来发展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
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下面具体讨论两江新区的建设与重庆发展的联系。
首先,“两江新区”的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
主要任务是争取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
同时提高港口、铁路、公路的运营能力,加强城市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
2011-2012年是“两江新区”的中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计划到2012年,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
2013-2020年则为全面提升阶段。
这一时期,“两江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政策设计上,重庆希望“两江新区”能获得中央大力支持,比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有关政策,并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规划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规划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唯一内陆型、唯一空港加水港区双功能的保税港区。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庆保税港区将在2021年前全面建成,一期工程(面积2.67平方公里)于2021年5月11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重庆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位于江北寸滩,包括长江中上游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及周边交通枢纽,致力于发挥保税仓储、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填补了内陆型保税港区的空白。
空港功能区位于渝北两路,无缝对接国内首批规划建设4条跑道、内陆最大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致力于发挥保税加工、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产业企业落户。
重庆保税港区依托“一区双功能”独特优势,凭借两江新区先行先试权,通过政策创新和功能拓展,集聚国际国内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将成为辐射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生产加工基地、外贸物流枢纽中心、国际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口岸。
港区规划:特有的“空港+水港”模式--水港功能区 :水港功能区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由口岸作业区、保税仓储区、保税加工区、海关查验区、综合服务区五部分构成。
口岸作业区-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是长江中上游技术最先进、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专用码头。
目前已建成5个集装箱泊位,2个滚装码头,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到100万TEU,滚装汽车30万辆。
最终可形成7个集装箱泊位,2个滚装码头,年集装箱吐能力达140万TEU。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一期建设围网面积1.7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口岸作业区、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区、海关查验区以及综合服务区,目前各项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信息系统已全部建成。
水港功能区集中发展体积相对较大、时间敏感性相对不高的保税物流、商品展示、简单加工、国际贸易、多式联运、分拨配送业务以及信息服务、涉外金融、保险、咨询、结算中心等综合业务。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此外,对于保税物流货物,可通过保税方式进行水路、航空、陆路、铁路多式联运,开展“境外一日游”的出口转内销,满足货物的国际中转/转口、转关、转区的需求,在西南范围内形成保税经济圈。
--保税加工功能:主要满足重庆市及其周边经济区域内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等需求;依托于江北机场,引入对航空运输时效性有较强依赖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精密仪器、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依托于寸滩水港,引入对水路运输经济性有较强依赖的汽车相关产业、摩托车相关产业、配件、装备制造等产业。
空港功能区集中发展产品附加值高、体积小、对时间敏感度高的保税物流、国际贸易、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商品展示等产业。
在空港功能区周边,规划约30平方公里的配套发展区,包括商业配套区、产业配套区和生活配套区。
主要功能
按照“境内关外,全面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目标模式,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要提供和扶持的功能有:
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成效
自2008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高起点规划、大马力建设、大力度招商”的工作要求,重庆保税港区管委会和重庆保税港区公司按照“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高效模式,白手起家、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创了保税港区的建设“重庆速度”。
(三)招商引资态势喜人
形成了市领导牵头的保税港区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覆盖市内、辐射周边、跟踪重点”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分区域、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招商活动,与包括4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在内的企业境内外114家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109家企业(项目)正式落户保税港区。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品牌、第二大笔记本电脑供应商宏碁公司(Acer)于2010年12月1日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将其全球生产基地落户于空港功能区,为打造年产值2000亿元的笔电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现状及对策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寸滩保税港区现状及对策学生:张慧雯学号:********指导教师:陈**专业: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二O一一年六月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ntan Bonded AreaUndergraduate: Zhang Hui wenSupervisor: Prof. Chen hai longMajor:Logistics Management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1摘要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寸滩保税港的成立是重庆发展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科学发展模式。
本文从保税港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中国保税区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阐述对自由港和保税港相同点和不同点。
并对国内保税港区建设的国内经济进行必要的总结,并对保税港区的发展方向做出阐述。
通过对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实际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其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对重庆寸滩保税港如何作为一个平台,将重庆打招成内陆开放高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由此可见,本文是以保税港为主体,重点就重庆保税港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保税港,物流中心,发展建议ABSTRACTCuntan Bonded Port Area of Lianglu, Chongqing (short for Chongqing Bonded Port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which is approved and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November 12, 2008. In order to make Chongqing an important gateway of the inland regio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 model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free trade zon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ominant function and the inter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free trade zones in order to explore a reasonable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for the free trade zones which are areas under special supervisions and provide a feasible suggestion for making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plans for Chongqing free trade zones.Key words:bonded port area, logistics center,development suggestion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1导言 (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2保税港区概况 (4)2.1保税港区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 (4)2.2保税港的作用 (4)3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 (6)3.1国外自由港功能的发展趋势 (6)3.2我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现状 (6)3.3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比较 (8)4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基本概况 (9)4.1 两江新区的成立 (9)4.2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9)4.3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规划 (10)4.4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功能定位 (10)4.5 与其他保税港比较,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特点 (11)4.6 重庆保税港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1)5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13)5.1 回顾十一五,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取得喜人成绩 (13)5.2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物流发展中的挑战 (14)5.3 重庆保税港发展政策建议 (16)6 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 导言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消息发布,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重庆保税港区。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2讲解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一、重庆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简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全国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
其管辖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最早成立时分为南部园区和北部园区,分别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地区和北部新区经开园(见图1)。
(图1)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经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
最初规划面积136.6平方公里,分为经开园和高新园两个园区,分别全面委托经开区和高新区实施开发建设。
从此,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行了“一面红旗、两架推土机”以及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
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成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二、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重庆两江新区的高速发展,得力于重庆市委、市府的远见卓识和驾驭重庆社会经济的政治智慧。
那么,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呢?对外地投资者、打工者与商人,甚至对重庆本地人来说,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2007年,北部新区其年生产总值增长了13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成立之初提出的“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任务,而高新区和经开区在北部新区带领下,综合实力也得到提升。
由于三个区都各自有一套领导机构,而这样的体制在发展中遇到了障碍。
为了发展的需要,2007年底,高新区与经开区(含出口加工区)一起合并到北部新区,完成“三区合一”管理体制。
两江新区成立之初,拟将经开区和高新区都包括在其布局里,但为了不让其优惠政策被两江新区全部覆盖,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北部新区与高新区、经开区分设,经开区南区和高新区分别移交南岸区、九龙坡区管理,开发区完成新一轮布局,合理分布后,有利于区域间竞相发展,最终推动主城核心板块的共同崛起。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
都市功能拓展区: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的区域面积5179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铜梁县、綦江县、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面积2.32万平方公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万州、开县、梁平、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忠县、垫江、丰都、城口等11个区县组成。
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环境保护任务最重,发展压力最大。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等6区县、一、重庆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简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全国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
其管辖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最早成立时分为南部园区和北部园区,分别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地区和北部新区经开园(见图1)。
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经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
最初规划面积136.6平方公里,分为经开园和高新园两个园区,分别全面委托经开区和高新区实施开发建设。
从此,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行了“一面红旗、两架推土机”以及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
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成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二、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重庆两江新区的高速发展,得力于重庆市委、市府的远见卓识和驾驭重庆社会经济的政治智慧。
那么,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呢?对外地投资者、打工者与商人,甚至对重庆本地人来说,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重庆两江新区体制机制模式及经验研究
。
难 以解 决 的体 制 机 制 问题 , 中最 为关 键 的 其
是 两 江 新 区 内 部 存 在 诸 多 不 同 行 政 级 别 的 行 政 层 级 , 不 同 的 行 且 政 层 级 之 间 相 关 区 域
立 ,意味着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的 正式设立 , 由此揭开了两江新区建设 的序幕。 也
两江新区建设和发展一年多来 ,在理顺 内部管 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 了一 系列创新性探索 , 极
大地丰富了中国开发新区建设理念和模式的理 论探索 ,也为中国其他开发新区内部体制机制 理 顺 带来 了可供 参考 的重要 经验 。
区建设 领 导小 组在 协 调 和理顺 两 江新 区 内部 管 理 的相 关 体制 机制 问题过 程 中发 挥 了较 为 重要 的作用 。
社会 和行政 事 务分 开 以及接 受行 政 委 托 、入 股
分红等方式 , 两江新区实现了对江北区、 渝北区
以及北碚区部分街道乡镇以及两路寸滩保税港 区 、北部新区以及两江新区工业园区等经济区 或经济功能区的体制机制整合 。 三 、 两 江新 区 ”理 顺 内部体 制 机 制 问题 的 “
两江新区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相关 问题的主 要做法不仅仅包含了宏观管理模式 ,也 同时涵 盖了微观管理模式。其微观管理模式主要体现 为北部新 区的类行政 区管理 、 保税港区的“ 管委 会 管 理协 调 、 开发 公 司开 发 ” 以及 两 江新 区工 业
园 区 的“ 管委 会 直接 管理 、 团公 司 和集 团控 股 集 公 司分 区开发 ” 等特 征 。图3 图4 、 以及 图5 分别 显 示 了北部 新 区 、两路 寸滩 保税 港 区以及 两江 新 区工 业 园区 的 内部 管理 体制 。
重庆两江新区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重庆两江新区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重庆时间。
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国家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是一项国家战略。
三北区域作为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重庆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拉近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
两江新区是重庆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世界了解重庆的平台。
两江新区成立后,将极大地加快重庆建设全国性中心城市的步伐。
1、重庆两江新区基本情况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国务院明确提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重庆两江新区发展历程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两江新区取名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为北部新区,后来叫重庆内陆开放示范区,最后从地域特色和融入大海的角度取名为“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的规划也曾经有大小两个方案,一个包含西永,一个不包含西永,后在综合两个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方案。
重庆两江新区孕育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是重庆市政府和重庆人民付出心血换来的丰硕成果。
两江新区是重庆未来发展的极核,而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崛起的中心,因而两江新区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果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相对照,滨海新区刚才处在当时的魏国,两江新区刚好处在当时的蜀国,浦东新区刚好处在当时的吴国。
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的核心区域,享有更加优越的政策,必将跟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谋发展,共创繁荣,帮助中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要点
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1)一、导言 (2)(一)选题背景 (2)(二)研究方向及意义 (2)二、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现状分析 (3)(一)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整体概况 (3)(二)保税港区物流场地规划与配套建设 (3)(三)保税港区机械设备现状分析 (4)(四)保税港区物流仓储现状分析 (4)(五)保税港区物流人员素质分析 (5)(六)保税港区物流通关运行和监管模式现状分析 (6)(七)港区物流辐射现状 (7)三、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存在的问题 (8)(一)港区物流基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8)(二)港区物流设备管理利用和保养有待加强 (9)(三)仓储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 (9)(四)港区物流作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9)(五)港区物流有待优化监管方式和模式改革 (10)(六)港区对西南地区的物流辐射密度有待提高 (10)四、解决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11)(一)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 (11)(二)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 (11)(三)提高仓储管理和仓库利用水平 (12)(四)提高港区物流从业人员素质 (12)(五)优化港区物流监管方式、港区物流模式转型 (13)(六)提升港区物流辐射能力、加大辐射密度 (13)五、总结 (14)参考文献 (14)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物流管理指导老师杨小梅中文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和高速的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各种商品、服务和信息的数量大量增加,社会零售商品量和社会商品流通量正急剧增长,这为中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我国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多个保税港区,其中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市最新设置和新建保税港区,并且是唯一一个内陆保税港区。
重庆将被打造成为国内区域型的物流中心(即西南地区、长江上游、长江流域)和对外国际物流中心。
但是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基础建设还未全部完成,运行效果也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的软件和硬件都还待完善和升级。
重庆市两江新区简介
两江新区简介新华网2011-10-26 10:39:08 评论(0)条随时随地看新闻(一)两江新区设立背景及战略定位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200 km2,其中可建设用地550 km2,新开发用地400 km2,常住人口160万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也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设立重庆两江新区高度关注。
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定向导航。
2008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时请求国家给予重庆更多支持,温家宝总理责成国家发改委牵头进行专题研究;2008年6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200多人到重庆调研,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想法。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认真研究设立"两江新区"问题。
2009年4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报告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其间,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先后3次对设立两江新区作重要指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是国家推进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
国家对两江新区寄予厚望,赋予了五大功能定位:一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二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四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五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011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两江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并列,并对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
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年8月号公共论坛2014年10月号☆公共行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经济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重大举措。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改革发展的最大试验场,在发展创新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就,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两江新区发展创新经济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如何破解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一、两江新区创新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研发品牌一是产业层次低。
两江新区目前仍是以制造业、传统物流业、零售业等为主,缺少发展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知识密集型龙头企业及强势产业,集群效应还不明显,导致汽车制造一业独大,占工业比重近60%,支柱产业集群欠缺、增长点不够宽泛。
二是产品附加值低。
两江新区企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之又少,大部分产品几乎完全复制别人的生产模式,技术含量明显偏低。
三是自主研发能力差。
两江新区现有工程技术中心34个,占全市105个的32.4%,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占全市10个的20%。
两江新区的企业工程中心33个,全市71个的46.5%。
两江新区市级重点实验室共9个,其中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占全市市级重点实验室49个的18.4%。
单从数量上看,两江新区的技术自主研发力量在市内比较雄厚,但两江新区内大部分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水平仍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的层次,技术基础薄弱。
研发中心与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先进开发区(如美国硅谷)而言,两江新区的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薄弱与落后,使得两江新区企业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竞争中缺乏技术优势。
四是自主知识产权量少。
目前两江新区创新经济的关键技术仍是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
针对这一情况,“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提出将集中打造若干个千亿级创新价值链,全时研发人员达到10万人,10个以上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0个以上技术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1000项以上的重大产品创新,年发明专利授权5千项以上。
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3
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摘要: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
本文运用SWOT 分析,对重庆两江新区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重庆两江新区 SWOT分析市场环境1.重庆两江新区简介重庆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相邻的渝武高速和渝宜高速相间的重庆西北部,2010 年6 月18 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未来将建成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2.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2.1 SWOT分析方法介绍SWOT 分析即势态分析,是 1971 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 K.J.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该方法最初使用于企业战略分析和制定,其具体的方法是: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制定与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以确保企业经营的成功[1]。
采用此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规划战略和计划,以及与此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多年的实践证明了,SWOT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发现问题,制定战略对策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上,该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分析
第七章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分析4.1 产业结构分析4.1.1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涵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拥有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研究两江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区域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两江新区内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
一般地说,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
产业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我国主要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协同发展模式分析【摘要】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成立,是中央在新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转移。
本文根据重庆市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应用协同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的协同发展模式分为四个演进阶段:孕育阶段,突变阶段,快速增长阶段,过渡阶段。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发展重点。
【关键词】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协同效应发展模式2008年11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是我国唯一的内陆保税港区,也是唯一的集“空港+水港”为一体的保税港区,即拥有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空港保税港区和以寸滩港为核心的水港保税港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庆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6月18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了重庆市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也被划入其辖区内,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新区。
这对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是锦上添花。
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两江新区则是增长极中的增长极,是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中的“新引擎”、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然而,机遇到来的同时,总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使两江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积极地发挥保税港区在两江新区中的功能作用,都是面临着的重要课题。
一、探索保税港区与两江新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协同学由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
协同学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和特征,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科学。
它研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怎样合作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即“自组织”,既处理确定问题又处理随机过程。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和典范,其各项优惠政策辐射整个大西南,将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方面,保税港区以其“境内关外”的特征,极具吸引力的保税优惠政策,可以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形成和集聚,实现传统工业的优化和升级,增强两江新区的软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两江新区与保税港区具有在地理位置上的包含关系,管理层次上的从属关系,两者具有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关系。
两江新区分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都市综合功能区三大板块,并由此形成了十大功能区,这样可以将两江新区看成是一个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式系统,将各功能区作为相对独立,具有自主、自治、自利能力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能相互“默契”地取长补短,协同作用,实现共同的最终任务,使得两江新区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则是两江新区这个开放式系统中一个发挥独特功效的子系统,是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利用协同学相关理论研究两者的协同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协同理论,还可以为解决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的实际发展问题提供借鉴,明确两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发展重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为实现该协同发展模式的具体途径。
二、两江新区与保税港区发展的协同效应两江新区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经济发展,对重庆作为西部增长极极核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协同效应突显出来,主要体现为正反馈效应和多方面的协同效应。
1、正反馈效应两江新区与保税港区的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循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两江新区直接为保税港区的港口物流、加工贸易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两江新区的经济越发达,发展规模越壮大和成熟,可以发挥区域集聚效应,为保税港区引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并进一步扩大其业务量,为保税港区的各项功能功效的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伴随着保税港区发展的渐入正轨,各项功能的全面实现,两江新区的开放程度变大,在信息交流、技术引进等方面更加便利,物流成本、资金时间成本全面降低,效率提高,而且保税港区内致力于发展的物流业、会展商贸业、出口加工业,有助于完善两江新区内其他产业的各级产业链,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使得两江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由此形成的增强回路,可称之为两区协同发展的正反馈机制,这样形成的协同效应是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2、多方面的协同效应无论是两江新区还是保税港区,其发展都包括很多内容,两者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征,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交互作用,在产业集聚、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等路径上形成了多方面的协同效应。
(1)在产业集聚方面,除了保税港区的物流业、会展商贸业、出口加工业以外,两江新区还有汽车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其他产业。
两区的产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实际上也形成正反馈机制,保税港区内产业规模越大,发展越成熟,相应地两江新区的各项配套软实力也越强,成本优势也越明显,为其他各产业的高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反过来随着两江新区内其他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集聚效应的越来越明显,也将带动保税港区内各种产业向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
(2)在政策制度方面,首先,保税港区是隶属于两江新区的,所以两江新区的三大优惠政策在保税港区内都适用;其次,保税港区具有税收、外汇、补贴、结算等方面的各项保税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充分地激发区内企业的发展活力,而且其特定的监管方式使得两江新区内的企业可以充分拓展外向型经济业务,扩大了两江新区内企业的市场空间,还有利于两江新区内实力较强的企业“走出去”。
(3)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处于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调节力量是变化的,只有设立合理的行政组织形式,处理好各功能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使两江新区高效地运转起来,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企业入驻,一旦区域集群形成,其辐射效应也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这三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对于两江新区和保税港区各自的发展以及整体上的功能整合、资源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三)导师制的作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
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
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
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
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
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
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
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几年,随着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
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
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
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
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
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
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
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
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2]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