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于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

合集下载

教育败笔的真实案例(3篇)

教育败笔的真实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然而,在教育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些败笔,让本应美好的青春蒙上了阴影。

本文将讲述一个真实的教育败笔案例,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案例背景:小王,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男孩,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

然而,在他进入高中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原本阳光开朗的小王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高中时期的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败笔一:应试教育的压迫高中时期,应试教育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学生们。

学校和家庭都把成绩视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王倍感压力。

为了提高成绩,小王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

然而,应试教育的压迫并未让他的成绩有所提高,反而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在高压的环境下,小王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败笔二:缺乏关爱与沟通在高中时期,小王遇到了一个缺乏关爱与沟通的班主任。

这位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当小王成绩下滑时,班主任不仅没有给予关心和鼓励,反而当众批评他,让他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面。

在缺乏关爱与沟通的环境下,小王感到自己被孤立无援。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

败笔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小王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成长。

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当小王遇到困难时,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反而责怪他不成器。

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小王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他感到自己被忽视、被抛弃,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小王开始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

败笔结果:在高中时期,小王经历了种种教育败笔,最终导致他无法承受心理压力,选择辍学。

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青春,就这样在教育的败笔中黯然失色。

【关于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

【关于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

【关于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罗玲专栏】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原创作者|罗玲[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而儿童的生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了个人心理因素以外,外界的社会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过程即经验的积累与创造的过程,因此,任何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里面都暗含着教育经验和智慧,都能给人以启示。

下面的案例若从对孩子做出“劝退”处理的结果看,应该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但从“劝退”后能跟踪管理,不断激励,直到孩子最后能朝着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来看,应该可以给我们教育者带来一定的思考。

(一)离开学校两年再回到学校,就听说了张同学的很多事:张同学在学校经常打架闹事,什么坏事都干;张同学在学校敲诈勒索,有一次敲诈了2000多元,学校拿他根本没有办法;张同学经常向小同学借饭卡,叫人家请他吃饭,给他买东西,但是从来不还;张同学每次犯了错误,家长都包庇他,带他离开学校一个多月,等风声不紧了又回来了;张同学的爸爸是当地社会的“老大”,本市一知名批发市场就是他的;张同学也当自己是“老大”,和社会上的混混都有来往,连市里各职高学生都怕他;张同学在百度贴吧里有很多发言,都是要当老大要罩着别人的言论;张同学在学校两年犯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是他非常狡猾,什么事情都抓不住他的把柄,也由于他父亲的袒护,每次犯了什么事儿他都能推得一干二净……听了这些,我总感觉这些都不是真的,或者都不是最全面的。

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家长会故意想让孩子不学好,故意想要孩子这样?我又问了张同学原来的班主任,很长时间的聊天里,我终于捕捉到一丝信息:他爸爸不懂得教育,方法简单,有时候张同学犯了错,他爸爸就把他狠狠地揍一顿,但越揍越逆反……这个信息告诉我,他爸爸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他也希望孩子成才或者做个很正常的孩子。

(二)了解到这些,我决定主动出击,约来他爸爸面谈,具体了解一下他爸爸对孩子的教育观点。

家长教育观念失败案例(3篇)

家长教育观念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却出现了偏差,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例,探讨家长教育观念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一个10岁的男孩,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一个富裕家庭。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从小由保姆照顾。

在父母的眼中,小明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十分疼爱他,几乎有求必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却变得越来越自私、任性,甚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

二、家长教育观念失败的原因1. 过度溺爱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超出了常人。

从小到大,小明要什么就给什么,几乎没有任何约束。

这种过度的溺爱导致小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自己是家庭中的“中心人物”,别人的需求都可以忽略不计。

2. 忽视成长规律小明的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关爱、陪伴和正确的引导。

在家庭教育中,他们过于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3. 缺乏沟通与交流由于工作繁忙,小明的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主要围绕物质需求展开,很少涉及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种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家庭氛围,使得小明在心理上逐渐封闭,无法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忽视道德教育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这使得小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难以融入集体。

三、家长教育观念失败的影响1.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过度溺爱导致小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忽视成长规律和道德教育,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律,容易受到不良诱惑。

2. 影响孩子人际关系小明在同学面前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这种自私、任性的性格,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难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影响孩子学业发展小明在学业上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天赋,但由于缺乏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成绩始终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以前失败的教育案例分享(3篇)

以前失败的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导语: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教育失败。

然而,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

以下是一则发生在我国某中学的真实教育案例,让我们一起回顾并从中汲取经验。

一、案例背景某中学初一年级有一名名叫小明的学生,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水平。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

在课堂上,他总是低头默默坐着,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

班主任发现小明的问题后,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育措施1. 与小明进行谈心班主任首先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谈心,了解他学习困难的原因。

原来,小明家境贫寒,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小明还因为长相丑陋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导致他自卑、孤僻。

2. 调整座位,增进同学关系班主任将小明调到教室前排,方便老师关注他的学习情况。

同时,鼓励小明多与同学交流,参加班级活动,逐渐融入集体。

3. 制定学习计划,关注学习进度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班主任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他的学习进度。

在课堂上,班主任多关注小明,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的自信心。

4.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小明成长班主任与小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

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为小明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教育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他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与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

然而,在期末考试中,小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

这次失败让班主任陷入了沉思。

四、反思与教训1. 教育方法单一在这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主要采用谈心、调整座位、制定学习计划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小明的个体差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2. 缺乏针对性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班主任制定的学习计划过于笼统,没有针对他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辅导。

建国初期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建国初期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取得了巨大成果。

然而,在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却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教育问题,导致教育失败。

二、案例描述1.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教育问题在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政府为了尽快完成土地改革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却给当地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学校停办: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被当作“反动堡垒”加以打击,导致学校停办。

许多教师被迫离开学校,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2)师资流失:土地改革运动中,一些教师因为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牵连,被迫离开学校。

同时,一些教师因为生活困难而选择离开。

这导致东北地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3)教育经费紧张:土地改革运动中,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土地改革工作中,导致教育经费紧张。

学校经费难以保障,教学设施严重缺乏。

2. 教育失败的后果(1)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教育问题,导致东北地区一代人的教育水平下降。

这些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剧地区差距:教育是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手段。

然而,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教育问题,使得东北地区与内地地区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3)影响国家发展: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教育问题,使得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国家整体发展。

三、原因分析1. 急于求成的心态:土地改革运动初期,我国政府急于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忽视了教育的长远发展。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了教育问题的出现。

2. 教育观念落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一些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使得教育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3. 缺乏科学的管理:土地改革运动中,教育管理混乱,缺乏科学规划。

对孩子的教育失败案例(3篇)

对孩子的教育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本文将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通过反思,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避免教育失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10岁。

他的父母都是上班族,为了生活,每天早出晚归。

小明从小就在祖父母家生活,虽然祖父母对他宠爱有加,但在教育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

二、教育失败的表现1. 学习成绩不佳小明自小就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他的父母虽然关心他的学习,但往往只是口头上的叮嘱,缺乏实际行动。

2. 缺乏自理能力由于长期在祖父母家生活,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每天起床、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都需要祖父母帮忙。

这让他在学校里显得有些笨拙,难以融入集体。

3. 社交能力不足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

在学校里,他常常被同学们孤立,缺乏朋友。

这使得他在面对问题时,无法寻求他人的帮助,进一步影响了他的成长。

4. 缺乏责任感小明对家庭作业、学校活动等事务缺乏责任感。

他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导致事情得不到妥善处理。

这种缺乏责任感的习惯,对他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教育失败的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祖父母宠爱过度祖父母对小明宠爱有加,导致他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意识。

这种宠爱过度,让他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

3.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导致一些学生难以融入课堂。

4.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这种社会环境因素,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教育失败的反思与启示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家教教育失败案例(3篇)

家教教育失败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庭在实施家教教育时却遭遇了种种困境,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家教教育失败的原因,以期为其他家庭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小张(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家长决定请一位家教老师进行辅导。

经过一番挑选,他们找到了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李老师。

李老师来到小张家,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家教辅导。

在这三个月里,李老师每天都会针对小张的薄弱科目进行辅导,同时对他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进行纠正。

然而,在辅导结束后,小张的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些科目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三、家教教育失败原因分析1. 教学方法不当李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在辅导小张的过程中,她却并没有根据小张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她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知识点一股脑地灌输给小张,而没有关注他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小张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家庭教育观念错误小张的家长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认为只有通过提高成绩才能改变命运。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对小张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的批评、惩罚等。

这种家庭教育观念使得小张在学习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他的心理负担加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3. 缺乏沟通与互动在辅导过程中,李老师与小张的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家长只关注小张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李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沟通不畅导致李老师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无法充分了解小张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辅导效果。

4. 忽视心理辅导小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家长和家教老师都忽视了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这使得小张在面对挫折时无法正确应对,产生了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

四、总结家教教育失败案例给其他家庭敲响了警钟。

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先生和李女士是一对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有一个儿子小张。

小张从小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张的性格越发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这让张先生和李女士倍感焦虑,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反而认为孩子不够努力。

二、家庭教育问题1. 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张先生和李女士一直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出人头地。

因此,他们忽略了小张的兴趣和特长。

小张喜欢画画,但张先生和李女士认为这并不能给他带来实际利益,所以不支持他发展这方面的兴趣。

这使得小张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

2. 过度关注成绩,忽视品德教育张先生和李女士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因此,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小张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品德教育。

小张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和尊重,导致他性格孤僻,缺乏同理心。

3.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张先生和李女士在教育孩子时,常常采取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方式。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改正缺点。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让小张产生了逆反心理,对父母产生了抵触情绪。

4. 家庭氛围紧张张先生和李女士工作压力大,经常因为琐事争吵。

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小张产生了不良影响。

他害怕父母争吵,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导致心理负担加重。

三、家庭教育失败的表现1. 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小张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教育失败,导致他性格孤僻,缺乏自信。

他不敢与人交往,害怕面对挫折和困难。

2.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家庭教育问题,小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他不愿意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痛苦。

3. 心理问题严重小张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出现了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四、家庭教育失败的反思1.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家长教育失败的案例分析(3篇)

家长教育失败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缺乏自信。

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小明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小明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对这一案例的分析。

二、案例分析1. 家长过度溺爱,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小明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母对其宠爱有加。

从小到大,小明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导致小明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

这种过度溺爱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小明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愿。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小明犯错,家长就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打骂、罚站等。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小明在心理上对家长产生了恐惧,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长期下去,小明形成了胆小、懦弱的心理特点。

3. 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培养,强迫其学习小明父母认为,孩子应该以学习为主,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

在家庭生活中,小明被强迫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技能。

然而,小明对这些课程并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在家长的压力下,小明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

4. 家长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小明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较少。

当小明遇到问题时,家长往往采取忽视、回避的态度。

这种沟通方式的缺失使得小明在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三、案例分析总结通过对小明家长教育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家长过度溺爱,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缺乏面对挑战的勇气。

2.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形成胆小、懦弱的心理特点。

3. 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培养,强迫其学习,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4. 家长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

家庭教育失败案例范文(3篇)

家庭教育失败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10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市一所普通小学。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聪明、活泼的一面,但他的家庭教育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常年在外地工作,将他托付给祖父母照顾。

然而,祖父母对小明的教育方式过于溺爱,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二、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1. 父母缺位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长期在外地工作,无法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对小明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祖父母溺爱小明的祖父母过于溺爱小明,对他的要求很低,导致小明在生活和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例如,小明不爱做家务,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逃课。

3. 教育观念落后小明的祖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男孩应该以学业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4. 家庭氛围紧张小明的家庭氛围紧张,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给小明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种环境下,小明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三、家庭教育失败的表现1. 学习成绩下滑由于小明对学习没有兴趣,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他的学习成绩逐年下滑。

在小学三年级时,他的成绩已经沦为全班倒数。

2. 习惯养成问题小明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差。

他经常不按时吃饭、睡觉,不做家务,不按时完成作业。

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成长。

3. 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差。

他不会主动与同学交流,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他在班级中几乎没有朋友。

4. 心理问题在家庭教育的失败下,小明逐渐产生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害怕面对困难,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

四、家庭教育失败的后果1. 学习成绩差,影响未来发展小明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成绩下滑,使得他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

这不仅会影响他的学业,还会对他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心理健康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容易导致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

家庭教育注定失败案例(3篇)

家庭教育注定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法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往往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注定失败的案例,让我们共同反思如何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一、案例背景小杰,一个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他的父母为了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将他留在了老家。

小杰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多病,无法承担照顾他的重任。

因此,小杰从小就在孤独中度过,缺乏关爱与陪伴。

二、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1. 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小杰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即使回家,也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这使得小杰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导致他性格孤僻、自卑。

2. 教育观念落后小杰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观念也较为落后。

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他们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导致小杰在性格、行为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接触的社会环境相对封闭。

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业上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小杰在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然而,他的家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没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使得小杰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家庭教育失败的后果1. 性格孤僻、自卑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小杰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

他害怕与人交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2. 学业成绩下滑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小杰在学业上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3. 产生不良行为缺乏关爱和陪伴,小杰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他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如吸烟、打架等。

4.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陪伴,小杰在心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打压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打压教育失败的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在打压式教育的环境下,孩子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本文将讲述一个打压式教育失败的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教育方式的关注。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

然而,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小明的生活变得异常压抑。

父母总是希望他能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因此对他的要求极高。

每当小明犯错误或者成绩下滑时,父母就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甚至不惜打骂。

二、打压式教育的过程1. 严格的要求从小,小明就被告知要努力读书,成为人中龙凤。

父母给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和复习任务。

小明的生活几乎被学习填满,没有时间玩耍和休息。

2. 严厉的批评每当小明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犯错误时,父母就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

他们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小明,让他感到自卑和压力。

小明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3. 惩罚与体罚为了让孩子长记性,父母经常采取惩罚和体罚的方式。

每当小明犯错,他们就会让他罚站、罚跪,甚至打他。

这种痛苦的经历让小明对父母充满了恐惧和厌恶。

4. 缺乏关爱与沟通在打压式教育的环境下,小明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鼓励。

他们总是忙于工作和照顾弟弟妹妹,忽略了小明的感受。

小明觉得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无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三、悲剧的发生在长期的打压式教育下,小明逐渐变得抑郁寡言。

他经常独自躲在房间里,默默地流泪。

终于有一天,小明离家出走了。

父母发现时,他已经离家三天了。

原来,小明在离家出走的那天晚上,因为忍受不了压力,选择了跳楼自杀。

四、反思与启示1. 打压式教育不可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打压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悲剧的发生。

2.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体罚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体罚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体罚教育逐渐被淘汰。

然而,仍有一些家长和教师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对孩子进行体罚。

本文将讲述一个体罚教育的失败案例,以警示人们远离体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对其期望很高。

然而,由于小明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父母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体罚。

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小明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

二、体罚教育的过程1. 父母的体罚小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体罚。

每当小明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就会拿出皮带、尺子等物品,对他进行抽打。

在体罚过程中,父母常常怒吼,指责小明不争气,浪费了他们的心血。

2. 小明的反抗面对父母的体罚,小明逐渐产生了反抗心理。

他开始努力学习,试图通过提高成绩来改变父母的看法。

然而,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小明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体罚更加严厉。

3. 小明的心理变化长期的体罚让小明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敢与同学交流,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在班级中,小明成了被孤立的对象,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是个废物。

三、体罚教育的失败1. 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尽管小明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努力学习,但他的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体罚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让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心理健康受损长期的体罚让小明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

他变得自卑、孤僻,甚至出现了抑郁症状。

这种心理问题对小明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人际关系恶化在班级中,小明因为性格孤僻,不敢与同学交流,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让小明更加痛苦,使他陷入了恶性循环。

四、反思与启示1. 体罚教育无法解决问题体罚教育只能暂时压制孩子的反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反,它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解析(3篇)

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例,对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二、案例描述小王,男,10岁,一个典型的“问题儿童”。

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

母亲为了生计,整天忙碌于工作,对小王缺乏关心和陪伴。

在家庭中,小王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学习成绩一直下滑,性格变得孤僻、叛逆。

1. 家庭环境小王的家庭环境十分复杂。

母亲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小王的生活和学习;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对小王的成长缺乏关注。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小王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在心理上产生缺陷。

2. 教育方式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小王的要求过高,稍有不满便严厉批评。

这使得小王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逐渐形成了逆反心理。

此外,母亲缺乏耐心,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导致小王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感到压抑。

3. 社交圈子小王的朋友很少,他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紧张。

这使他更加孤独,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心理问题。

在朋友圈中,小王学会了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逐渐走上了歧途。

三、案例解析1. 家庭关爱缺失小王的家庭关爱缺失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成长过程中,他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导致他在心理上产生缺陷。

这种缺失使得小王无法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和性格。

2. 教育方式不当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小王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施压。

3. 社交圈子不良小王的朋友圈不良,使他学会了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这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以及社交圈子密切相关。

家庭教育应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子,引导他们结交正面的朋友,共同成长。

四、启示与建议1. 家庭关爱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当代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当代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追求优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育现象和案例却令人深思。

本文将探讨一个典型的当代教育失败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改进。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成绩逐渐下滑。

在经历了多次考试失利后,小明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困惑,不知如何帮助小明走出困境。

二、案例分析1. 过度竞争在当代教育中,竞争无处不在。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追求升学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激烈。

这种过度竞争导致孩子们从小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小明所在的班级,同学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小明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过度的竞争使得小明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对成绩产生了恐惧。

2. 忽视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将所有孩子都推向同一条“成功”的道路。

小明在语文、英语方面表现优秀,但在数学方面却存在困难。

然而,学校和家长却只关注他的数学成绩,导致他在数学上越学越差。

3. 教育方式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教育者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明所在学校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互动。

这使得小明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逐渐失去了自信。

4. 家庭教育缺失在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家长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明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的心理需求。

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导致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改进措施1. 减轻竞争压力政府和社会应倡导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减少对学校的升学率评价,让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

2. 关注个体差异学校和教育者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家庭教育失败著名案例(3篇)

家庭教育失败著名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刚,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而成为了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李刚的父亲李某某,是一位公务员,母亲刘某某则是一位全职太太。

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李刚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

然而,李刚却因为家庭教育失败,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1. 父母过度溺爱李刚的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极高,从小到大,李刚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他形成了自私、任性、缺乏自制力的性格。

在家庭中,李刚几乎没有任何责任感和担当,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2. 教育方式不当李刚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

他们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

在李刚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与他沟通,导致李刚内心孤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3. 父母自身素质不高李刚的父母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他们自身缺乏自律,经常当着李刚的面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这种家庭氛围对李刚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 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李刚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当李刚遇到困难时,他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导致李刚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三、案例经过1. 李刚因盗窃被捕2015年,李刚因涉嫌盗窃被警方逮捕。

原来,他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购买游戏装备,竟然盗窃了邻居家的财物。

这起盗窃案让李刚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 父母为了救子,四处奔走李刚的父母为了救子,四处奔走,寻求法律援助。

然而,由于李刚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他的罪行无法轻易被原谅。

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李刚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3. 李刚被判刑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处李刚有期徒刑。

这一判决让李刚的父母深感悔恨,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失败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四、案例分析李刚事件充分暴露了家庭教育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1.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抱怨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抱怨教育的失败案例(3篇)

第1篇在一个普通的小城市里,有一个名叫李明的孩子。

李明从小就聪明伶俐,但他的成长道路却充满了坎坷。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为了给他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省吃俭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李明身上。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李明的教育之路以失败告终。

一、家庭背景与期望李明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他们希望李明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明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他报各种兴趣班,希望他能够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

然而,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李明的父母无法为他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希望李明能够在逆境中成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二、教育失败的开始从小学到初中,李明一直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赞誉有加。

然而,进入高中后,李明的成绩开始下滑。

面对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他感到力不从心。

李明的父母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始为他寻找解决办法。

他们尝试过请家教、报名辅导班,甚至辞去工作全职陪读。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李明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提高,反而越来越差。

三、教育失败的根源李明的教育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过高的期望:李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他们希望李明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种过高的期望给李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无法专注于学习。

2. 缺乏沟通:李明的父母与他在教育问题上缺乏沟通。

他们只关心李明的成绩,而忽略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这使得李明在遇到困难时无法向父母倾诉,只能默默承受。

3. 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李明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使得他在面对复杂的学习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4. 缺乏自我认知:李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他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失败案例(3篇)

家庭教育失败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介绍小明的父母是农村人,由于家境贫寒,他们一直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然而,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小明的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1. 父母忽视孩子早期教育小明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过多地干预他们的学习。

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更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家庭氛围不和谐小明的父母经常因为家庭琐事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这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严重影响了小明的心理健康,使他变得胆小、孤僻。

3. 父母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由于父母忽视小明的心理健康,他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状态。

在遇到困难时,他无法寻求父母的帮助,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4. 父母过度期望小明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他们希望小明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这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无法正常面对学习、生活。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1)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小明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

(2)忽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缺失。

(3)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的争吵、打架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

(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父母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状态。

2. 家庭教育失败对孩子的影响(1)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小明的心理阴影导致他变得胆小、孤僻,难以与人交往。

(2)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由于家庭教育失败,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3)影响孩子性格养成:小明的性格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变得消极、悲观。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父母应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育失败的案例】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罗玲专栏】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给人的启示原创作者|罗玲[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而儿童的生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除了个人心理因素以外,外界的社会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过程即经验的积累与创造的过程,因此,任何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里面都暗含着教育经验和智慧,都能给人以启示。

下面的案例若从对孩子做出“劝退”处理的结果看,应该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但从“劝退”后能跟踪管理,不断激励,直到孩子最后能朝着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来看,应该可以给我们教育者带来一定的思考。

(一)离开学校两年再回到学校,就听说了张同学的很多事:张同学在学校经常打架闹事,什么坏事都干;张同学在学校敲诈勒索,有一次敲诈了2000多元,学校拿他根本没有办法;张同学经常向小同学借饭卡,叫人家请他吃饭,给他买东西,但是从来不还;张同学每次犯了错误,家长都包庇他,带他离开学校一个多月,等风声不紧了又回来了;张同学的爸爸是当地社会的“老大”,本市一知名批发市场就是他的;张同学也当自己是“老大”,和社会上的混混都有来往,连市里各职高学生都怕他;张同学在百度贴吧里有很多发言,都是要当老大要罩着别人的言论;张同学在学校两年犯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是他非常狡猾,什么事情都抓不住他的把柄,也由于他父亲的袒护,每次犯了什么事儿他都能推得一干二净……听了这些,我总感觉这些都不是真的,或者都不是最全面的。

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家长会故意想让孩子不学好,故意想要孩子这样?我又问了张同学原来的班主任,很长时间的聊天里,我终于捕捉到一丝信息:他爸爸不懂得教育,方法简单,有时候张同学犯了错,他爸爸就把他狠狠地揍一顿,但越揍越逆反……这个信息告诉我,他爸爸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他也希望孩子成才或者做个很正常的孩子。

(二)了解到这些,我决定主动出击,约来他爸爸面谈,具体了解一下他爸爸对孩子的教育观点。

我的经验告诉我,以前我们学校或老师约来家长,都是在孩子犯了错以后准备处理孩子的时候,这样的面谈首先就将学校和家长推向了对立面,不利于问题的处理。

一天早晨六点多,张同学的爸爸送完孩子上学后坐在了我面前。

张同学的爸爸告诉我,这是两年来,他第一次在孩子没有犯事儿的时候被学校请过来的。

这一次的接触,也使张同学的父亲对我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我们聊了很多,张同学的爸爸说:他确实是在社会上混的人,但自己混了很多年,现在老了,想要收心好好干事业了。

他说在这条路上走也不容易,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还走自己的老路。

我接过来说:是的,现在很多的有钱人就是这样,很多人当年靠吃苦打拼出一定的基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和自己一样,而是希望他们真正成为贵族,过着贵族的生活,并有着贵族的品质。

他的父亲说我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但估计是遗传的缘故,这个孩子骨子里有自己的一些习气,他也不希望孩子这样。

在这次沟通的基础上,我们终于找到了共通点,并达成了共识,就是无论孩子怎样,都要相信他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我们要随时沟通,随时支持孩子。

(三)接下来,我又主动出击,开始接触张同学。

第一次坐在我的面前,他流露出防范的眼光,我假装没有看见。

我告诉他,听说了他以前初一初二时的一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听说他和以前的老师表态,快到初三了,已经长大了,他也想要顺利毕业,想要好好改正的。

其实我并没有听哪个老师这样说过,之所以第一次和张同学见面就这样说,是给他一个正面确认,为他指明努力的方向。

让他知道,老师们在他背后也还是有这些正面信息传递,还是很看好他,相信他能改变的。

我说:看得出,你是个很有领导才能的人呢!我很佩服你,你看,怎么就有这么多人喜欢听你话呢?你一定有自己的魅力,今后我要好好观察研究一下,看看你到底有什么魅力。

还有,我相信,如果你的领导才能用在了好的方面,你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我真的相信你一定是想改变的,没有谁愿意一辈子这样下去,但我也理解你有时候还是会受到一些诱惑,可能还会被人误解,所以请你相信老师,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老师是故意想要害自己的学生,今后你有什么话比如上课坐不住啦,和同学有矛盾啦什么的都可以和班主任或者和我讲。

后来的几天,路上遇见后,我都能主动和他打招呼,我每天有事没事都会在他的教室门口转转,让他知道我在关注着他。

有时候听点什么关于他的不好的话,我并不急切地马上兴师问罪,而是不动声色,找准时机避开他人和他交流。

之后他看我的眼光似乎防范的味道稍微少了。

有一天中午,听校长讲张同学和高三同学发生了冲突,他带着两个人到高三教学区找人,约好周五校外解决问题。

学校负责安全的老师正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话。

我赶过去,他看到我急忙辩解:“今天中午和我无关,我只是跟过去了。

”我让他写好这句话并签下字来,告诉他,即使跟过去,也视为同伙。

所以提醒他不要什么事都想要跟过去看热闹,有时候看热闹也会把自己牵扯进去的。

还有一次他和我说,他很看不惯他们班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总是在网上贴吧里乱骂人,说想当学校老大,想罩着别人。

还说这个同学在背后骂他。

他说,要是按照他以前的思维,他是不会告诉老师,而是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的。

他再次强调,初三了,他还是想改,不想再和以前一样了。

我首先表扬他这次的处理方式,之后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并将此次他的正确处理方式及时给他父亲发了短信表扬他。

张同学似乎按照我想要的方向发展着。

但是仍不时有些同学会打着他的旗号做些不合校规的事情,即使事情和他根本没有关系,他也总是会被牵连进去。

(四)我知道,孩子不是机器,不是想改就立即能改好的,还得允许他们有不断的反复。

不过,张同学最后的这次反复实在太强烈了,甚至超出了学校能管辖的范围。

9月17日,开学大半个月后的这天傍晚,我校初三一个学生在校外被人用刀捅了。

经派出所初步调查,事情系张同学叫来外面的学生所为。

事发之后的当天,因听说当时张同学在现场,我立即联系他父亲,问一些情况。

张同学当时告诉我,说当时虽然在场,但不是他所为。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告诉他们,让他第二天到校后,到派出所协助调查。

第二天,张同学没有到校。

第三天仍然没有来。

第四天,第五天……这期间,派出所多次联系他父亲,他父亲态度都十分恶劣,极为不配合。

后来我主动联系他父亲,和他交流了很久,大致意思是说派出所只是想调查在现场的人,也没有说是张同学所为,还提醒他张同学长大了,这件事情如果张同学知情的话,还是协助派出所调查为好,作为家长,如果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替孩子包揽所有的责任的话,孩子会认为家长所有的事情都能帮他搞定,今后可能更是天不怕地不怕,这样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改变非常不利。

男孩子,是到了该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了。

最后还约定,由他父亲带他到派出所采录口供。

第二天一大早,张同学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我陪着他们一起到了派出所。

他父亲不愿意到警察面前,也由于他父亲的充分信任,张同学由我带着在警察面前录了口供。

张同学承认人是他叫来的,但刀不是他给的也不是他捅的同学。

录下口供的时候,我说不清楚自己当时的心情,一方面感到很可惜,这个孩子犯的事情实在太大了,如果没有这件事情,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初三一年他一定能够改变,但一方面心里也在想:犯这么大的事情,这个孩子是到了该劝退的时候了。

而同时,我又为我这种暗地里的想法而深深地自责和不安……最后,派出所果然定性为:张同学是整件事情的主谋。

但因为是未成年人,派出所也只能联合家长,做出对受伤害方经济赔偿、责成家长严加管教的处理。

考虑到他在校已经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经学校商议,决定对张同学做出劝退的处理。

后来,张同学想来学校的时候,我就说派出所还没有定案,希望他们配合派出所定案处理,之后学校会做出相应的处理的。

而派出所的处理,他们家长又极不配合,就这样,这件案子就一直拖着。

期间,张同学曾经来过两次学校,他的号召力实在太强了,每次他只要一来校,身后马上就会跟着一大帮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

这期间,受害方也在给学校施压,说学校对张同学不作出处理的话,他孩子的生命都无法保证,他们也要起诉学校。

就这样,我们没有接受张同学立即回校读书。

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父母带着两个报社主编、一个电视台记者和一个律师来到了我办公室。

当着媒体的面,我先陈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并仍然提醒张同学的家长,还是赶紧配合派出所将案子早点了结后,再讨论孩子是否读书,在哪里读书。

他的家长就一味强调孩子还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该不让他的孩子读书,不应该直接将孩子推向社会。

后来律师、媒体记者就问学校的处理意见,我说出了派出所的定案,并告知他们,依据派出所的定案,学校决定对该生作出劝退的处理。

他家长立即接过去:你劝退我们家长就是不退,你看我们孩子在哪里读书吧。

我说,我们不是说不让孩子读书,而是说这个孩子确实不适合在我们学校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环境很重要,另一方面,孩子已对别的同学造成轻伤的后果,依据受害方的意见,这个孩子在这里读书,受害方的生命都无法保障,我们学校也有很大的压力。

如果说这个孩子要读书的话,可以咨询律师送进比如少管所这样的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或管理,到底去哪里,派出所定案以后家长可以作出选择。

但我还是建议家长将孩子带到外地读书,彻底离开这个环境。

最后,他们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

他们临走的时候我还是告诉他们,我丝毫不怀疑孩子现在想改的动机,但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下,确实不适合孩子很快改变,建议他们让孩子转学,离开原来的学校,必要的话还要离开这个城市,离开他的这个圈子。

最好能带在他妈妈身边(他妈妈在江西一个公司做总裁,生活环境相对单纯、上进)。

并承诺他们,孩子的学籍还在我们学校,如果孩子在最后一年没有什么事儿的话,毕业证书我们还是会给他们的。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他父亲非常恼火,找到孩子的班主任说:你跟那个老师说一声,这个事情就是她一个人在搞,你叫她小心一点儿。

(五)孩子离开了学校,一想到他父亲最后的话,我每天上班下班走在路上都有隐隐的不安。

尤其是晚值班十点以后下班的路上,更是提心吊胆。

后来我想,这次的处理,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其他同学有利,其实另一方面确实是为张同学着想,因为改变环境对他的成长也确实有利。

想想张同学在这个学校两年,在老师、同学们面前一直是个不良少年的形象,是各种坏现象的代名词,如果在这个环境,老师、同学们难免会以老眼光看孩子,再加上这次的重大事件,大家对这个孩子的印象或许更坏。

但同时我静下心来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他们因为暂时还看不到孩子改变环境以后有利的一面,他们的抵触和对立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令孩子在改变环境以后,迅速看到他的改变与进步呢?这之后,我就会时不时地给孩子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叮嘱孩子,激励孩子,要他吃一堑长一智,真正脱离原来的圈子,要他珍惜机会,在妈妈的教育管理下能迅速成长起来,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领导才能和重大影响力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