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税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2.能够运用税率计算利息,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税率的概念2.税率的计算方法3.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利息计算方法。
2.提问:利息与本金的关系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讲解税率的概念:税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2.示例:假设本金为1000元,利息为100元,求税率。
解:税率=利息÷本金=100÷1000=0.1,即10%。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注意税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提问: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二)新课讲解1.讲解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示例:某企业一年的利润为100万元,税率为20%,求应缴纳的税费。
解:税费=利润×税率=100×0.2=20万元。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税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提问:税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讲解1.讲解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2.示例:小明的爸爸每月工资为10000元,个人所得税率为10%,求小明爸爸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个人所得税=工资×税率=10000×0.1=1000元。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和理解纳税的相关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还要懂得什么是应纳税额和税率,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更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法制意识,从小养成依法纳税的意识。
通过计算税款的过程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P10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学习掌握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应纳税额。
2.通过计算应纳税额,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计算应纳税额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税率的含义,会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利用税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表;2.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200的5%是多少?(2)700的6%是多少?(3)40万的60%是多少?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
……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现在各项事业和建设都蓬勃发展,你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建设项目?预设生1: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生2:文化事业、国防事业。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图片)下面是我国各项典型事业的图片,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大家想一想,为了进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笔的资金是怎么来的呢?预设生1: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税率教学设计

税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能够计算应纳税额,掌握税率相关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税率的含义,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2、难点理解税率与应纳税额、收入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税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税务局的工作场景、税收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成果等。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税收吗?税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2、讲解税率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一家企业的盈利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国家交税,引出税率的概念。
解释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税率的计算方法以简单的例子为例,如某企业年收入 100 万元,税率为 10%,计算应纳税额。
引导学生得出应纳税额=收入 ×税率的计算公式。
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税率的计算方法。
4、深入理解税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行业和收入水平会有不同的税率?引导学生理解税率的制定是为了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目的。
5、实际应用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税收问题,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购物时增值税的计算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税率相关的练习题,包括简单计算和复杂应用题。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7、课堂总结回顾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强调税率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8、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税率相关的拓展作业,如调查家庭或身边的税收情况,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理解税率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是小学阶段税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税率的概念,理解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税率的概念,接着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计算不同税率下的税额,并能够分析税率的变化对税额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税率这一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的例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税率的概念,学会计算不同税率下的税额,并能够分析税率的变化对税额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的例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税率的概念,学会计算不同税率下的税额。
2.难点:分析税率的变化对税额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
2.教学资源:生活实例和具体的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的税费,引导学生思考税率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税率是什么吗?税率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例题,如购买一件1000元的商品,税率是8%,请问需要支付多少税费?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不同税率下的税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是学生对税率概念的初次接触。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税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税率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对税率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2.让学生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税率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
2.实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
3.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税率。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商品的价格和税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出税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与税率相关的实例,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实例中税率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计算其中的税率。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也可以手工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结果,并解释计算过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2.渗透法制教育:(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1.理解“税率”的含义(自学教材第10页)(1)纳税的意义。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税率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第3课时税率【教学内容】税率(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练习二第6、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难点】1.税额的计算。
2.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30×5%=30×5100=1.5(万元)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0×5%=30×0.05=1.5(万元)【课堂作业】1.巩固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百分数等基础知识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税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各种税率,并能够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税率,理解税率的概念,并运用税率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比例、百分数等基础知识,对于生活中的实例也能够理解和应用。
但是,学生对于税率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税率的概念,理解税率与百分数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计算各种税率,并能够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税率的概念,理解税率与百分数的关系。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计算各种税率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的打折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折扣与价格的关系,从而引出税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税率的概念,并解释税率与百分数的关系。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计算税率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计算各种税率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税率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税率的理解和应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税收、销售等,拓展学生的思维。
《税率》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税率》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税率》这一主题进行教学,通过讲解税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场景,使学生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税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理解;2. 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税率相关实例素材;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税收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税收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引入税率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 讲解税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实例演示税率的计算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工资等。
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税率相关实例进行分析;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四、练习巩固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讲解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1. 板书《税率》2. 板书内容:税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设计1.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2. 作业要求:独立完成,按时提交。
课后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3.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课导入1. 讲解税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教师向学生讲解税率的定义,即税率是指税收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
接着,教师可以给出税率的计算公式:税率 = 税收÷ 征税对象。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演示教师可以选取一个简单的实例,如购物时的税率计算,通过计算器现场演示税率的计算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税率》(教案)

《税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税率,了解税率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2、学生能够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税率计算。
3、学生能够使用税率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税率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2、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使用税率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和应用。
2、解释税率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
2、示范演示法。
3、问答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问答环节: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税吗?税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税是我们交给政府的钱,政府用这些钱来建设公共设施,保障全民福利。
教师总结:那么,交税非常重要,同时,税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2、讲授环节1)税率的定义教师讲解:税率是指按照百分之几的比例征收税款的税率制度。
2)税率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税率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税前收入乘以税率即可,因此税率与税款成正比例关系,税率越高,税款就越多。
例如:如果你的工资总收入为2000元,税率为10%,那么你要交纳2000元*10%=200元的税款。
3)举例演示教师示范:现在把这个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上,例如:小明每个月工资总共是5000元,假设他要交税30%,那么他每个月要交纳5000元*30%=1500元的税款。
4)税率主要作用和意义教师讲解:税率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同时也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税率是政府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合理的税率制度,可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2、巩固练习环节1)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同学们,请分组讨论写一篇短文,说明税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现场演讲教师要求: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短文演讲,同时将每个小组的短文制成PPT展示给大家。
3)、课堂总结1)抽取问题教师抽取问题:同学们,税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税率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总结回顾教师总结:“税率”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教版小学6年级数学-税率章节教案

《税率》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的含义和常见的税率形式。
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税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税率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税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与税收相关的图片,如税务局、纳税申报大厅等,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在生活中的作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税收吗?为什么要纳税?”(二)新授(20分钟)讲解税率的概念通过举例,如一家商店上个月的营业额是50万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那么应缴纳的营业税为50×5%=2.5万元。
引导学生理解税率就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
介绍常见的税率展示不同行业的税率表,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税率差异。
解释税率的调整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材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订正。
例1:某饭店7月份的营业额是2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7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例2:李叔叔月工资6000元,扣除50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李叔叔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拓展练习:一家公司去年的利润是1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去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多少万元?(四)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强调纳税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剩余的练习题。
调查自己家庭的纳税情况,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新人教版税率的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篇1:《税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详细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严密联络,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例如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假如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2〕分析^p 题目,理解题意,教学反思《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拟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30×0.05=1.5〔万元〕三、稳固练习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税率小学数学教案

税率小学数学教案
1. 了解税率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会计算税率及税额。
3. 掌握将价格加上税款计算出含税价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税率的概念。
2. 计算税率及税额。
3. 计算含税价格。
教学难点:
1. 理解税率对价格的影响。
2. 税率计算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
1. 税率计算练习题。
2. 价格及税率计算示例。
3. 笔、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税率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税率的概念(10分钟)
1. 解释税率是指商品价格中额外增加的税款。
2. 举例说明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一个商品价格为100元,税率为5%,那么税额为100元* 5% = 5元。
三、学生练习(15分钟)
1. 学生进行税率计算练习,计算不同商品价格在不同税率下的税额和含税价格。
2. 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及答案。
四、讲解含税价格的计算方法(10分钟)
1. 解释含税价格是指将商品价格和税额相加得出的最终价格。
2. 举例说明如何将价格加上税额计算出含税价格。
五、学生练习(15分钟)
1. 学生继续进行含税价格计算练习,计算不同商品价格在不同税率下的含税价格。
2. 学生相互核对答案,纠正错误。
六、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计算练习。
七、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交验。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税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税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百分率”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率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如何将百分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商场进行打折促销,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百分率的定义,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率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百分率的定义2. 百分率的计算方法3. 百分率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原价200元,打八折;(2)原价500元,打九折;(3)原价800元,打七折。
2. 应用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满300元减50元,小明购物金额为400元,请问他实际支付了多少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百分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百分率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和计算,试着举例说明。
重点和难点解析百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整个教案的核心。
第二单元税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税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97页至第100页的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税率的基本概念,税率与税额的关系,如何计算税率,以及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税率的基本概念,了解税率与税额的关系,学会计算税率,并能将税率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税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税率与税额的关系,并将税率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税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个人所得税为例,让学生们了解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税率的基本概念:税率是表示税收负担的百分比,公式为:税率=税额÷计税依据。
3. 讲解税率与税额的关系:税率越高,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额就越多;税率越低,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额就越少。
4. 演示如何计算税率: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会计算税率。
5. 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税率 = 税额÷ 计税依据税率与税额的关系:税率越高,税额越多税率越低,税额越少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的税率,并解释计算过程。
举例: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为10000元,个人所得税率为10%,请计算他一个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10000元× 10% = 1000元2. 题目:根据下面的情景,计算应缴纳的税额,并解释计算过程。
举例:一家企业的年利润为50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请计算这家企业一年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答案:500万元× 25% = 125万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税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解税率与税额的关系,并将税率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第1篇】税率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教学目标: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教学例3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四、巩固练习1、第10页做一做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税率》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税率》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税率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款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八章第三节《税率》。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税率的基本概念,税率的计算方法,不同税率的应用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款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税款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难点是理解税率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税率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有计算器、纸张、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假设一个学生的家长购买了一辆新车,需要支付车辆购置税。
让学生思考,车辆购置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2. 讲解:讲解税率的概念,以及计算税款的方法。
可以通过示例进行讲解,例如,假设一个人的工资为10000元,税率分别为3%和5%,让学生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
3.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税率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人购买了一辆价值10万元的车辆,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让学生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可以通过示例和公式来进行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1. 计算税款的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税率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人购买了一辆价值15万元的车辆,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让学生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
2. 解释税率的问题:让学生解释税率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税率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税率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税率》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税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买东西需要交税的情况?”比如,我们去商店购买商品时,会发现商品的标价和实际付款价格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支付一定的税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税率的奥秘。
2.教学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税率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学生需要将税率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税率计算中的四则运算,尤其是涉及到百分比的计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理解不同类型税率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例如营业税与增值税的计算方式不同,学生需要清晰区分。
-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如何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税率》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税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与概率”中的第三节。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理解税率的含义,掌握如何计算各种税率,并能运用所学的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什么是税率,以及税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计算简单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合理避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
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
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
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
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3、香雅饭店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
香雅饭店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渗透环保教育,保护动物)
4、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
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六、作业
第14页第6、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