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基本组成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原子和分子两种。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具有稳定的结构。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单质分子)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化合物分子)。

2.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单位是衡量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可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常用的物理量包括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温度(摄氏度,℃)等。

二、运动学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公式v=Δs/Δt表示,单位是m/s。

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公式a=Δv/Δt表示,单位是m/s²。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力学1.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可以用公式F=mg表示,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9.8m/s²)。

2. 弹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恢复力称为弹力。

3. 摩擦力物体相互之间接触运动时的阻碍力称为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四、动力学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K=1/2mv²表示,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单位是焦耳(J)。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可以用公式W=Fs表示,其中F是力的大小,s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W/t表示,其中W是做的功,t是时间,单位是瓦特(W)。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四个步骤:看、放、读、记。

看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置刻度尺时要保持平行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垂直视线并准确读出分度值和估读值,最后要记录测量结果并注明单位。

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包括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和观察者估读时的主观因素。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测量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等方式降低误差。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包括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和等量代换法。

化曲为直法是将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滚轮法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累积法是测出多个相同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等量代换法适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些长度,如圆锥的高和球体的直径。

5、平移法是一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使用直角三角板将其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

6、为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确定,以使描述运动状态简单明了。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系
2.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率、速度、加速度)1.2 力的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
1.3 力和运动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 物理光学
2.1 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
2.物体的镜像形成规律
3.镜面成像的规律
2.2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及规律
2.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及其原理
2.彩虹的形成
2.4 光的波动性
1.光的偏振和干涉
2.光的衍射及其应用
3. 物理电学
3.1 电荷和电场
1.电荷基本概念及性质
2.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3.电场强度的计算
3.2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2.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发现和表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4. 物理天文学
4.1 地球运动与日月食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2.日全食、日偏食和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原理及规律4.2 星空和天体运动
1.星座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2.行星的基本运动及规律
3.恒星的运动和分类
4.3 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
1.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2.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m=10-3k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3.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小时(h )、分(min ),1h = 60min ,1min = 60s 。

4. 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 古代用日晷、沙漏等计时,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石英钟、铯原子钟等。

5.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看清它的零刻线在哪。

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最小分度值多少。

最小刻度越小,准确度越高,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最小刻度决定。

使用时: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刻度尺放正,应与被测物边平行,刻度尺刻线贴近被测物。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数时,除写出最小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记录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叫误差。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可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不同错误,错误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方法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以直量曲(替代法)、以多测少(累积法)、几何法(辅助工具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3. 物体受力平衡和力的性质
4. 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5. 重力和运动上的应用
6. 弹力和弹簧的性质
7. 惯性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8. 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作用面积
9. 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10. 温度和热平衡
11. 热传导和热辐射
12. 内能和热量
13. 热学过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14. 热机和热功
15. 电学基本概念和电荷的性质
16. 电流和电路
17. 电压和电阻
18.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19. 电流和电量
20.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21. 磁学基本概念和磁场的性质
22. 电磁感应和电磁场
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4. 电磁感应与电流的关系
25. 安培力和磁场的能量
26. 光学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
27. 材料的透光性和光的反射
28. 光的折射和光的成像
29. 单色光的光谱和光的干涉
30. 光的衍射和波粒二象性。

最完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最完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为是3×108 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一、力学1. 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静止-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力的计算公式、物体的质量、推力与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合成2. 力和力的效果-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互不叠加原理:力的合成、合力的性质、力的分解- 平衡的条件:力的平衡、力的图解法3. 力与加速度- 动力学: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量、冲量- 质点系:质点系的加速度、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力与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质点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4. 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的位移的影响、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力对物体的状态的影响- 力对速度的影响:速度的改变、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的关系二、光学1. 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介质、真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反射成象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律- 透镜与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透镜与成像3. 光的颜色- 白光的组成:光的三原色、白光的颜色- 光的颜色与色散:光的颜色、色散、彩虹的形成4. 光的反射与折射应用- 光的反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曲面镜的应用- 光的折射应用:棱镜的应用、光的传输与光纤通信三、能量1. 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的定义:能量的分类、能量的单位- 功与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机械能的定义、能量的转化2. 动能与势能- 动能与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3. 能源与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能源的利用与研究:节能减排、新能源的研究以上是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的汇总(人教版),包括力学、光学和能量等内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物体的速度、位置无关-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或拉,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 力的作用-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支持力: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支持作用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4. 力与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浮力:流体对物体的上升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6.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 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2. 热传递-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对流:流体内部因温度差产生的流动传递热量-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3. 物质的相变-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蒸发: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4. 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热量的传递与外界做功的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 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与介质折射率有关3. 光的色散-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光谱:通过棱镜分解的光按波长(颜色)排列的序列4. 光的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物质带电的量度-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 电路基础-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驱动电荷流动的力-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3.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V/R)4. 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等元件首尾相连的电路- 并联电路:电阻等元件头尾相接的电路5. 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磁力线:表示磁场分布的虚拟线条-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波:物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 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振幅:声波的大小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响。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4.位移和路程(1)位移--矢量。

(2)路程--标量。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5.速度(1).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2).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v=t s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一:速度与速率的关系二: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三: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理解图象的含义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式:atvv+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tvx+=位移—速度关系式:axvv22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常用推论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 光的折射。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 光的色散。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细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细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 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本文档总结了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提供给学生们进行研究和复参考。

1. 物理基础知识
- 物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
- 运动的基本概念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物理实验与观测
-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
- 数据记录与处理
- 实验中的误差与精确度
3. 声学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特性与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色的关系- 声的反射、吸收和干涉
- 动态与静态声音的辨别
4.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色散与合成
-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应用
5. 电学
- 电荷与电流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器
- 电压与电阻
- 并联与串联电路
- 电能与耗散
- 电的安全使用和节能
6. 热学
- 温度与热
- 热的传递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热能与功
- 热的应用与热量与功的单位
通过研究以上内容,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小时(h) 、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 =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合成,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运动的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6.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量。

2.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3. 热膨胀与热收缩:物体在受热或冷却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4. 内能与热机: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总能量,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三、光学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方向改变现象,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3.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4.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能会聚光线,凹透镜能发散光线。

5. 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如彩虹的形成。

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是驱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3.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功率与能量: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换率,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压力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回声和共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称为回声,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的现象称为共振。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物理教材作为国内中学物理教育的主要教材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各个知识点。

下面是对人教版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学中学习最为重要的一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圆周运动:向心力、离心力、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

二、热学1. 热现象:温度、热量、热平衡等概念。

2. 物质的热性质:比热容、热膨胀、相变等。

3. 理想气体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

三、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等。

2. 光的色散与合成:色散现象、光的三基色与彩色合成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频率、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等。

四、电学1.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等。

2. 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与利用等。

3. 电阻与电流:电阻的定义、电阻与电流关系等。

4. 电学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作用与特性。

五、电磁学1. 静电场与静电力:库伦定律、电场强度等。

2. 稳恒磁场与磁力:洛伦兹力、磁场强度等。

3. 交流电与电磁感应:电感、自感、感生电动势等。

六、相对论与原子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2. 原子核与放射性:核结构,核衰变与核能。

以上仅是对人教版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习题训练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只有透彻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份物理知识点的归纳,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4.位移和路程(1)位移--矢量。

(2)路程--标量。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5.速度(1).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2).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v=t s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一:速度与速率的关系二: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三: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理解图象的含义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式:atvv+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tvx+=位移—速度关系式:axvv22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常用推论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求加速度 逐差法()()21234569T x x x x x x a ++-++=(2)v —t 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弹力的产出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弹力的大小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kx F =。

其中k 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 代表形变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NF F μ=来求解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方法⎩⎨⎧离出来进行分析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整体法:以整个系统为选择⎩⎨⎧和运动时部某物体的力(内力)整体法:不涉及系统内用及运动情况接体)内物体之间的作隔离法:研究系统(连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F=,合力只要不为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ma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的问题轻绳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可伸长弹力可做瞬时变化轻杆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轻弹簧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F=的关系弹力的大小遵循kx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必修二圆周运动v(线速)=ΔL/Δt=2πr/T=ωrω=Δθ/Δt=v/r=2π/T=2πn(转速)a=v²/r=ω²r∵ω=2π/T ∴a=4π²r/T∵ω=2πn ∴a=4π²n²rFn=ma=mv²/r=m4π²r/T²=mω²r万有引力F=GMm/r²G=6.67259×10^-11N㎡/kg²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则:mg=F= GMm/r²mv²/r=GMm/r²解得:v(第一宇宙速度)=√(GM/r)mg=F= GMm/r²解得:v(第一宇宙速度)=√gr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功W=Flcosθ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P=W/t=Flcosθ/t=Fvcosθ动能定理ΔW=E2-E1=m(v2)²/2 - m(v1)²/2平抛运动运动时间:开始运动时向下的速度v=0则有:h=gt²/2.,解得:t=√(2h/g),由此式知:平抛时的运动时间只跟高度h有关地球上重力的变化: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其方向指向地心。

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力,一个是使物体压紧地面,另一个是使物体随地球一起转动,故万有引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力。

地球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故压迫地面的力不指向圆心。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①F万=GMm/r²②Fn=mω²r’(地球上所有地方的周期都一样而转速可能不一样故不用线速式表达)从赤道到两极随地球半径r的减小由①式知F万会增大,而F向因纬度增加物体随地球转动的半径r’减小而减小F万↑,Fn↓,故mg↑在高处由于半径增加,由①②知F万↑,Fn↓,故mg↑,在两极r’=0故Fn=0故F万=mg∵mg= GMm/r²∴g=Mm/r²(黄金代换公式)已知L、m、θ求ω:∵tanθ=Fn/mg ∴Fn=mgtanθ∵Fn= m4π²r/T²=m4π²/T²×Lsinθ∴mgtanθ= m4π²/T²×Lsinθgsinθ/cosθ=4π²/T²×Lsinθ解得:T=√(4π²Lcosθ/g)=2π√(Lcosθ/g)∵ω=2π/T=√(g/Lcosθ)由此知当θ趋近于90°时ω则趋近于无穷大故θ<90°在圆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以“水流星”为例分析:运动过程中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有:T+mg=mv²/r,T=mv²-mg并由此知T随v减小而减小,当T=0时v最小称之为v’由以上公式解出v’=√gr此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最高点速度v≥√gr在圆外做匀速圆周运动:∵mg-N=mv²/r ∴N=mg-mv²/r当N=0时v=v’=√gr由以上知当v>v’时物体将脱离圆周,故若要使物体在圆周上运动v≤√gr推广:地球可以看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当v>√gr就可以脱离地球引力,即第一宇宙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