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教材 演绎精彩语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把握语文的特点、彰显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语文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美的熏陶、情的沉浸、智的启迪,语文以它抑扬顿挫的语音、象形会意的文字、丰富多彩的词语在众多学科中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因此,结合语文的特点引领学生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在深情朗诵中体验语文情感魅力阅读是一种灵魂的探险,是超时空的心灵对话。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后编纂的作品,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着学生的精神境界,传递着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使其在反复诵读课文中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有感情的朗读,可加速学生感知内容,加深理解,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体会作者表现的情感。
朗读的时候可根据文中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
大体来说,情感低沉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用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
如诵读《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指导学生怀着庄重、悲痛、依依惜别的情怀,运用深沉、缓慢的语调,通过范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形式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都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在朗诵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的魅力。
二、在人物剖析中彰显语文形象魅力入选小学教材的作品塑造了五彩缤纷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正面着色,或侧面渲染,无不栩栩如生。
《将相和》集中刻画了一个胸襟开阔、顾全大局的爱国者形象,《草船借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也都展现了艺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给予学生不同的审美震撼。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剖析人物形象美。
新课标背景下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背景下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学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创新改革。
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简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以及重要性。
特别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语文情境,并提供了相关方法和措施。
同时,强调了语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掘他们的语文学习潜力,并推动学生实现自主性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语文教学前言:语文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设情境已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策略。
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1.情境教学的特征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或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了解语文教学的特点。
情境模式应该创设亲切而真实的场景,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情操,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情境教学的优点初中语文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时显得单调,难以吸引初中生的兴趣。
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共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情境教学还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思维能力,并通过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或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表演,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表演,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再现式、游戏竞赛式、创新式、创设情境式等多种表演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妙趣横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表演妙趣横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
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置课堂表演环节。
一、再现式表演《晏子使楚》是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故事情节简单的略读课文,非常适合以排演课本剧的方式组织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引导学生把晏子和楚王的三次交锋分为三个场次,各组选择不同场次进行排演。
需要注意的一是表演前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准备的时间,二是表演后要有评议或者采访交流。
无须烦琐的词句分析,无须可有可无的乏味问答,当机智善辩的晏子和狂妄无礼的楚王活脱脱出现在师生面前,自然证明了学生对课文的成功解读。
阅读教学中更多的是选择一个切入点设置表演环节。
如《登山》一课,列宁第一次走过危险的小路是课文重点。
读到这里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演一演,看谁能更准确地表现列宁当时的神态、动作,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随着表演在反复进行中的逐渐到位,学生无疑对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巧妙地运用表演这一方式,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理解了词语,又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竞赛式表演活泼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
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竞赛活动有: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分角色表演等。
游戏、竞赛活动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教材的个性特点确定,要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
如在教学《小山羊》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山羊请客》的游戏:教师首先在黑板正中贴上图片“小山羊”,在黑板下方出现“六盘菜”(分别是虫、鱼、骨头、青草、胡萝卜、桃子的图片),然后教师启发谈话:“今天是小山羊的生日,它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请同学们猜一猜,小山羊会请谁来做客呢?谁要是猜对了,老师就给他戴上头饰,请他做小客人。
巧妙导入 渐入佳境--浅析导入语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
注意力 , 拓展学生 的思维 , 使学生处在心求通 、 口欲言的愤悱 状
态之 中。
2 . 背景资料式导入
背景资料式导入就是指 以介绍文章作者或相关 背景 的方式 来导入新课 。这种导人方式可 以说收到 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 把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 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一位教育家 曾说过 :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 “ 般课堂步骤中的导入 、 作者简介及写作 背景 等融合 到一处进 你所教 的感到兴趣 。” 用心 的教师就会运用精 彩的导入语 , 通过 行 , 确实达到了高效课堂的 目的 , 笔者很是欣赏。比如笔者有一 我为什么而活》 田老 , 风趣 幽默的讲解 、 富有感情 的朗诵或一幅美丽的图画 、 一首美妙 次 听广西南宁第八中学的 田彬老师教学《 再用非 常煽情 的语 言 的乐 曲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 激发他们学习新课 的兴趣, 使学 师一上课就投影了罗素儿童时代的照片 ,
间。在这样 的情况下开始上课 , 能“ 才 箭无虚发 ”句句入耳 , , 教 者会教得轻松愉快 , 听者也会听得心驰神往。 2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心理学上讲 ,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 它
图——同名摄影作品 , 并配上了这样一段导入语 : 同学们 , “ 这是 位 印度摄影师的作品 , 目就 叫 ‘ 题 前方 ’从这样一幅作品 中, ,
就举几种常见 的方式来抛砖引玉。 1 疑式导入 . 设 学起于思, 思起 于疑 。设疑式导入是指一堂课的开端 , 教师 调和教学氛围 , 衔接新 旧知识 , 为一节课 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 基础 , 可谓作用 巨大。具体来讲 , 作用主要有 以下几点 : 设疑布阵 , 引起悬念 , 诱发学生思考求知 的欲望 , 之要 学。亚 使 里士多德也 曾经说过 :思维 自疑问和惊奇始 。”所 以教师在讲 “ 1 . 转换学生 的注意力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索
、
确定有效 的教 学 目标 Nhomakorabea长期 以来 , 照《 按 教学 大纲》 的规定 ,
一
列 。新 《 课程标 准》 , 中 教学 目标 “ 据知 根 识 和能力 、 过程 和方法 、 感 和价值 观 ” 情
三个维 度设 计 , 而在实际 的操作 过程 中 ,
一
组问题 ,引导学 生把 注意力集 中在文
章的主 旨方面 ,有 利于学生从整体 上感
篇课 文的教学点或许 有很 多 ,教 学 中
对教材 进行切合实 际的加工改 造。一是
要 紧扣 教材 的 “ 语文 味 ” 二是 要倾 听学 ,
多 的教 学效果 , 实现特定 的教 学 目标 , 满
足社会 和个人 的教育价值 需求 。
一
生 、掌 握学情 。在加 工改造教材 的过程 中, 摆脱 习惯性思维 , 探索教师 、 教材 、 学 生 多种 矛盾 运动 、 展 、 系的可 能性 , 发 联 摆 脱思维单一性 和程 式化 ,避 免陷入某
起来 , 语言也才真正能鲜活起来 。 阅读教 学 的读 , 着丰 富 的形 式 , 了诵读 , 有 除 还
有 默读 、 范读 、 跟读 、 齐读 、 读 、 角色 跳 分
诵全文 , 是教学 的起 点 , 也是 状物类文 章
写作可借鉴 的范本 ,教学 时从 三个维度 可 以列 出三 四个 或更 多的教 学 目标 , 而 我重点选择 了 “ 给课文描绘 的五 幅画面
续写 等 , 实现读 写迁移 , 理解 语言 , 内化 语言 。 鹤群翔空》 如《 这篇文章 , 有众多 的
语文教研听评课说课活动美篇
语文教研听评课说课活动美篇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那可真是太精彩啦!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老师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学生们也是充满期待。
上课的老师那叫一个厉害,把课文讲得生动有趣,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孩子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听得可认真啦!评课的时候,大家可积极了。
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一点保留。
有老师说:“这堂课的导入太巧妙啦,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还有老师讲:“我觉得要是能再多给孩子们一些讨论的时间,效果可能会更好。
”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可都是满满的干货呀!说课的环节也很精彩哟!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有教学方法,说得明明白白。
让我们这些听众都能清楚地知道这堂课是怎么一步步构思出来的。
这次语文教研活动让我们收获满满。
不仅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还让我们更加明白,教语文,就是要带着爱,带着激情,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第二篇亲爱的朋友们,快来听我讲讲咱们这次超有趣的语文教研听评课说课活动!一开场,那上课的场面就特别热闹。
老师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同学们积极回应,整个教室都充满了活力。
我跟你们说,那感觉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评课时,大家可热闹啦!有的老师说:“这知识点讲解得清晰透彻,我得学学。
”有的则说:“要是能再多举几个例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说课的时候,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一一道来。
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课程啦,怎么引导学生思考啦,听得我们频频点头。
而且哦,在活动中,大家都没有藏着掖着,完全是真心实意地分享和交流。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咱们语文教研团队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自己又充满了能量,对以后的语文课更有信心啦!我相信,只要咱们一直这样团结、这样积极,咱们的语文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孩子们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语文!。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展示及课例分享简报
教育简报学校2023年6月5日聚焦整本书阅读、共读共研共探索5月31日下午,我校一、五年级语文教师到报告厅参加了由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学科研训一体化项目培训。
本次培训由研讨课、授课教师的反思、专家点评三部分组成。
首先由我校的赵老师带来一年级《父与子》的导读课。
充满活力的赵老师紧扣低年级文本特点,以简洁明了的板书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接着是我校的崔老师带来的《三国演义》导读课。
崔老师注重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学方法:知大意--拼品字里行间了细节。
透过文字--走进人物--了解特点。
引出其他人物、故事的阅读,兴趣激发,方法指引,悟出想要知晓的一切……崔老师点明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章回目录”,让学生通过看目录来了解名著,让学生知道四种阅读名著的方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第三节是嵩阳一小的黄老师执教五年级的《城南旧事》导读课,她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并有很大的兴趣去阅读。
《城南旧事》导读课:一、借助支架引入本文(图片、音乐、视频……)二、抓住主人公,引发主题情感的关联,揭示人物特点(惠安馆中的秀贞、小英子、大哥哥、兰姨娘、宋妈)--告别爸爸)--责任成长不要让阅读方法比阅读本身还重要!整本书阅读中的方法指导,是基于如何读整本书的方法与策略,而不是传统阅读教学中如何读懂某一篇的具体方法。
静静的读书就是最美的样子,交流反馈,抓一个:呈现归纳出人物不同情境下不同性格的特点,这就是读书的真谛。
本次整本书阅读培训活动,不仅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盛宴,也给大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启发良多,老师可以通过整本书来教授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技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使用方法研究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使用方法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材作业本是一份不可或缺的配套资料。
那么,如何更好地使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的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的特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辅材料,其内容和形式都和教材紧密相连,具有以下特点:1. 紧扣教材内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作业本的内容和教材相呼应,题目设计和教学内容一脉相承,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巩固和提升。
2. 多样化的题目类型:作业本中的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写作题等,覆盖了各种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3. 注重引导和拓展:作业本中既有对教材知识的回顾和巩固,也有对学生知识的引导和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融入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作业本中的题目设计,设计课堂练习、检测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每个单元的结尾,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本中的综合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个性化指导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作业本中的题目进行个性化指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拓展训练;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基础的题目进行温故知新。
3. 培养学习习惯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本中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学习责任感。
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本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定,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4. 拓展阅读材料作业本中的阅读题目通常有所局限,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或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拓展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新思路的探索和积累。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龙口市七甲镇七甲中学语文组一、试题分析此次命题注重书写,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检测。
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70分),第二部分为作文(50分),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课外背诵篇目。
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考查。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选文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4.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自由发挥。
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审题障碍,选材范围宽阔,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
5.加强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考查。
为引导大家重视书写,试卷第一大题即为“5分”的书写与卷面题,而且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强调了“凡书写规范、工整,评卷时可有等级分别。
”这就提示教师要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书写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综观答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不错,但有部分学生成绩很差,因为平时不学。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资源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资源教育是传承的事业,教科书承载着庄严而特殊的使命。
它所容纳的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积淀与精华,其严密的科学性是其他任何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小学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紧扣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打开学生思维的通道,必要时,必要处,我们要善于结合教材进行适当的联系和拓宽,让教材成为一个个最佳的资源生长点。
语文教学要完成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形成开放的教学态势。
那么,如何实现教材的拓展和优化呢?一、钻研教材,实现内化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教师在教学前,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熟悉和研究教材上。
对于教材,教师必须“明”:明确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关键;明确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接触点等。
同时,又必须“化”: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把加工好的教材系统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做到心中有书,成竹在胸。
教师使用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要用自己的慧眼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
例如,《月亮上有飞碟吗?》一文,说的是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的时候,看到月球上排列着很多飞碟,而且那些飞碟还在起飞,宇航员拍了20多张照片。
这到底是真是假?教师必须清楚。
事实上,这个说法不是事实,美国宇航局都澄清过了,宇航员拍到的照片不是真实的,而是经过处理的。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教学前必须适当拓展,做到心中有数。
二、抓住“空白”,放飞想象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编者或作者当然也会使用含蓄的艺术手法,来获取“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用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想象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想象故事情节中的细节和结局等,进行适度的拓展,就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呆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随笔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随笔5篇学校三班级语文课的教学随笔1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三(7)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结束了。
这个学期,是一个繁忙的充实的学期。
本人坚持仔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严格要求同学,敬重同学个体差异,爱护同学的自尊心,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因材施教,使每位同学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因此能顺当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提高教学质量,抓课堂质量。
利用假期仔细钻研教材,广阅资料,深化文本,写好教学预案;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学问传授给同学,包括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支配每节课师生的活动等。
充分的预备使得我在开学初的班级说课中获得第一名。
2、课中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同学,注意中下等生的课堂参加,提高课堂时效性。
课后准时反思。
总结阅历,查找缺乏。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三班级的同学属于由低学段向高学段过渡的时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力量,有个别同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编造种种借口躲避,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同学的思想教育,我常常找他们谈心,把握其思想动态,并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议对策,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同学的学习指导中去。
4、主动参加公开课沟通,观摩优秀课,虚心请教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仔细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本学期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语文老师基本功大赛,受益匪浅。
5、参加教研,做好教研组工作。
本学期担当三班级语文组组长工作,我主动探究,协作学校工作,组内活动有声有色,受到领导好评,组内老师的支持。
总之,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并能做到为人师表,与人为善,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意身教。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我校的蓬勃与进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学校三班级语文课的教学随笔2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纳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4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14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随笔篇1《九寨沟》以生动的笔墨,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里,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的童话世界里。
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这节课中我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
在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课的主要特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到了主人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有限,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总是不全面的。
而教师的点拨、指导常能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自主顿悟,并且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发挥想象、理解的方法等,在情绪低落时调动,在迷茫时导方向。
因此在3自然段学习时出示了阅读提示,3自然段交流后小结了学习的方法;学习4自然段时出示了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学生交流时遇到了障碍,教师进行示范如“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教师提问“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雪峰的'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就知道该如何进行交流了。
在体会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的时候,教师进行了点拨“省略号前面半句和上文是什么关系?后半句和上文什么地方有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能迅速的提高。
他们今后在自主学习中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另外,因学而定教学内容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交流3、4自然段的感受时,学生说到哪一处,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
以学生说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在具体教学时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交流而定。
第二、充分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活动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美丽。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从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也是我们“以读代讲”的语文活动化教学的突出特色,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快速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美读课文”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默读、自由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书籍包罗万象,也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世界。
学生掌握了阅读这种基本的技能,理解、积累知识,就可以逐步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明晰人生,把握生活的内涵,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人类文化的能力,并在对自身更深刻和丰富的认识中,激发人生潜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历代各种各样的风流人物和惊天动地的事迹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也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之一。
一、强化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有兴趣就会轻松愉快,信心百倍,把课外阅读当作礼物接受,而不会看作一种负担。
在初中生中开展课外阅读无疑是对传统的死守教材的应试教育的巨大冲击,这需要我们强化意识,激发兴趣。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明确认识,还可围绕课外阅读的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分析利弊,提高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认识。
同时,初步了解班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想学生所想,尊重学生的喜好和选择,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物的时候,可有意识地介绍那些故事性强、情节有趣的书,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读的书,也可给学生朗诵一些作品中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共同欣赏。
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阅读评价,定期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稳定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外,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也十分重要,教师不妨走访家庭,沟通家长,达成共识。
只有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提高认识,统一方向,增强兴趣,才能使学生迈出课外阅读的第一步。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的? 文中的四个 “ ② 背影 同题 目中的“ ” 背影 有什么联 系? ⑨用
“ 背影” 贯穿全文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环环相扣 , 逐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 主题 ,蕴含 了文章 “ 特 征——人物—— 父子情深” 的结构思路 , 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全文起着引导、 定向作用。学生带若 问题读课文 , 很快就理清 了文章的结构脉络及主 旨。
4语 篇教 学材具有流畅性、 灵 活性和独创性。
三 注 重 能 力训 练 的 教学 方 法
1朗读、 . 概述法 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语言就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 朗读
是 思 想 和情 感 的发 声 。
一
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 ,如果只是默不作声地
一
、
确定 有 效 的教 学 目标
空 > 篇 文章 , 众 多 的叠 词和 近 义 词 组 、 齐 的 四字 词 语 、 这 有 整 描
长期以来 , 按照《 教学大纲》 的规定 , 因文解道 , 因道悟文 ,
在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目标 时 , 师 常 常 习惯 将 文 、 两 方面 并 列 。 教 道
写抒情的美句和写鹤的妙喻 , 学生完成 自读积累后 , 再做续 写 练笔 :伤鹤救走之后的命运如何?如果因伤致命 , “ 鹤群将举行 怎样的‘ 葬礼’ 那场面将是何等悲壮? ? 伤鹤的康复 当然离不开 伙伴们 的精心呵护 , 其间又充满 了多少温馨? ” 这样 , 写迁 读 移, 充实了课堂阅读 的效果。
课文选文都是完整的文质兼美的文章 ,因此阅读教学过 程应该 由整体到局部 ,再由局部 到整体 ,即按 “ 整体——局 部—— 整体 ” 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具体 教学
时 , 导 学 生 通 读 全 文 , 助 上 下 文 等 来 揣 测 某 些 词 义 , 解 引 借 理 某 些句 子 深 含 的 意 义 , 清 全 文 的 中 心思 想 、 次 结 构 、 文 弄 层 行
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
浅谈语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的主旨所在。
每篇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真情感悟,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与体会,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溢和升华。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用激情导入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用真情品读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用深情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
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及作者之间情感的相互交融。
一、用激情导入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
上课伊始,教师以饱满的情怀创设一种意境和气韵,学生很快就会被激发出潜在的求知欲,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
我在六年级上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没有急着翻开课本学习第一课。
而是精心设计了一段激情导语:“我们迎着《山雨》,途经《草虫的村落》,去欣赏《彩色的翅膀》,去领略《索溪峪的野》,与《中华少年》结伴去《山中访友》;世界《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必将《青山不老》,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大瀑布的葬礼》;我们还要与动物做朋友,走进《老人与海鸥》的生活,看看《跑进家来的松鼠》,向《最后一头战象》致敬;一起认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共同拜访与阿累有《一面》之缘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他老人家讲述《少年闰土》的故事;与季羡林老人一起《怀念母亲》,被《穷人》的善良感动,为《伯牙绝弦》的知音难觅而感叹,聆听贝多芬流传千古的《月光曲》,共赴神秘的《蒙娜丽莎之约》。
精彩的语文课堂,任由我们驰骋——因为,这是《我的舞台》!”我用诗一般的语言,将这学期的课文内容贯穿起来,迎来的是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和一双双渴望探究的眼睛,为整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叩开了情感的大门。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播放长安街为总理灵车送行的录像片之前,我以无比悲戚的语调导入:“1976年1月8日,一个令世人悲伤欲绝的日子。
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把握教材设置,让成语教学熠熠生辉
把握教材设置,让成语教学熠熠生辉作者:施海丽来源:《江西教育C》2017年第12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语言积累,世界名人的经典语录,源自底层生活的俗语谚语,凸显传统文化的诗句、成语等,都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值得积累的典范素材。
为此,语文教材专门在每一单元的练习中集中安排了成语的诵读与积累。
语文教学就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领学生在广泛诵读、深入理解、高效积累的基础上,发挥这些成语的教学效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一、联系课文内容,在统整类比中理解成语语文教材对成语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编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撇远求近,从本单元具体的课文内容中遴选出或与故事息息相关,或与人物彼此相连的成语。
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依托课文中的故事情境或人物品质,更好地理解成语大意,开掘成语的内涵。
如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所处的练习中,编者就为学生选择了“风华正茂、出类拔萃……笔下生花、力透纸背”等八个成语,这些成语有的表现了王勃的高超才情,有的则与王勃自告奋勇完成《滕王阁序》一文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这一练习中的成语时,教师就不能将这些成语与课文的内容完全割裂开,而是引领学生将这些成语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成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尝试将成语划分类型,哪些与课文的故事有关,哪些成语是主要表现人物的特点。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从课文中的内容和细节入手,寻找可以印证这些词语大意的资源,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促进学生依托文本的资源和素材,为这些词语的感知与理解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孤立地让学生对成语进行机械理解,而是充分运用了课文中的资源,在感受成语的音韵之美的同时,更抓住了词语的意蕴之美,更好地理解了成语、积累了成语。
二、创设可感情境,在认知体验中演绎成语教材中还有不少的成语,并不与课文的内容相关,而是教材编者为了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精心挑选编著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教材演绎精彩语文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态度过于严肃,课堂缺少温馨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较少有感情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在不自觉中移植到对语文学习上。
长此以往,便导致学生厌学语文,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一点点乐趣,导致了在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堂,学生也找到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必须紧扣语文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演绎多彩的语文课堂。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体会生命之美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和思想都处于塑造期,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何为生命及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珍贵,甚至有
些学生无视生命,经常拿生命开玩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生命及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之美。
如学习《生命生命》时,教材中作者借用“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这三个事例,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阐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了名人的事例,如张海迪、海伦·凯勒、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的过程中,体悟生命,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美。
2.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体悟亲情之美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他们的印象里是有亲情的概念的,这是他们在阅读一些课外书和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所能学到的。
他们只是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父母的爱。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感受不到亲情,只是认为父母平时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教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如学习《我的母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授课时,我借助了《懂你》这首感恩母亲的歌曲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亲情的伟大,体会亲情的美丽与温暖。
二、借助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个性
想象力是一个人最为优秀的思维能力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性和方向性,他们不会漫无边际地去想象,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说,初中生的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展示自己的个性。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文、小寓言、童话之类的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文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发展,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如,在学习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后,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我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抒写自己的想法。
有学生这样写道: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
不大工夫,那雾也消退了。
盲孩子看见了,他低下头抚摸着自己的影子,说了一声“谢谢”,他抬头看着周围飞舞的萤火虫,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给了他光明,让他可以去看这世间的美好。
在之后的每天,盲孩子怀着感恩的心,用这来之不易的眼睛去看这世界,并将这世界的点滴美都映在自己的眼睛里!……在续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帮助学生体会爱,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包办代替已经使他
们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正在逐步衰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探索的欲望,让学生自由地探索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最终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我们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的?(2)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3)济南阳光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
而且,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
教师借助语文教材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而且,教师对学生多元化的积极性评价,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下,找回学习的自信,为演绎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