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7e22e076c66137ef061979.png)
The wind blew hollowl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钠教学设计钠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钠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的内容。
钠元素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系统研究的第一个元素,它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为后面其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它为第一章所学的理论、规律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今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打下事实基础。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要求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极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业要求中要求能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在教材的第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从反应规律的角度支持学生对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预测,并且也能让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而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涉及到金属(铁、铝等)与氧气的反应,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本节在初中介绍的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金属钠是一种典型的活泼金属单质,学生对其的了解甚少,通过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对金属单质的认识;同时在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金属钠的性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规律理解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联系起来,逐步使自己的认识系统化。
(完整版)《钠》学案
![(完整版)《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dacb20912a21615792950.png)
第一节钠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钠的物理性质,能准确的写钠化学性质的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两剂两产物,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的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法指导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读】1、认识什么是碱金属(要求记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知道名称的由来)碱金属元素包括: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等,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___,在反应中易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称为碱金属。
以钠为代表,学习碱金属的有关知识。
2、预习第一节《钠》的内容要求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和主要用途有大概的认识。
注意相关实验内容及实验操作。
【课堂学习】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验:1、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开,观察颜色及表面变化。
2、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刚才切开的钠投一小块到烧杯中,注意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时注意:①手不能接触钠②取的钠不要太大,约为黄豆粒大③观察时不要太靠近④剩余的钠放入原试剂瓶一、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刚才的实验及教材介绍指出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质______,_______色_____金属光泽,密度______水______煤油,熔点_______,是热和电的________ 。
2.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案高一化学人教版(5)
![2.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案高一化学人教版(5)](https://img.taocdn.com/s3/m/55b0ff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0.png)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目标】
1.通过钠原子结构判断钠的还原性,从微观探析到宏观辨识,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规范操作能力,以及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钠的存在形式与用途,建立性质决定存在与用途的思想。
4.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学习过程】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及思维导图:
掌握研究物
质性质的基
本程序与方
法
随堂检测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
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反应一会儿后,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
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U形管中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__生成。
(3)铜丝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______生成;
若去掉后面的装置,则检验生成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当堂检测
巩固知识。
《钠》教学设计(精选4篇)
![《钠》教学设计(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1ef4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1.png)
《钠》教学设计(精选4篇)《钠》篇1钠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三、教学用品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教学过程[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碱金属[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第一节钠[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
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
(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案(含答案)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7cf3cc964bcf84b8d57b00.png)
2.1.1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第第11课时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常温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结论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加热时2NaO2Na2O2,其中O为1价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与Cl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答案12345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提示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一样第一块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2.实验结论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钠》教学设计范文
![《钠》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76d4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9.png)
《钠》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设计:钠一、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对钠的产地、提取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解;3.掌握钠与水的反应机制和危险性;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钠的产地、提取方法和应用;3.钠与水的反应机制和危险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创建实践情境,提供实际经验,加深学生对钠的理解;2.实验教学法:通过展示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讨论教学法: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钠的产地、提取方法和应用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板书“钠”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钠与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钠的性质是如何的?2.引入实验:向学生展示一小块钠放入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步: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介绍钠的基本性质:金属、银白色、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低、导电性和导热性好;3.介绍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等反应。
第三步:钠的产地、提取方法和应用1.钠的产地:印度、中国、美国等;2.钠的提取方法:电解氯化钠、铸造法等;3.钠的应用:制备合金、制作照明剂、消毒剂等。
第四步:钠与水的反应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钠与水反应会发生火焰、放出氢气等;2.分析反应机制: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放出氢气。
第五步:钠与水的危险性1.指导学生讨论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可能爆炸等;2.强调安全措施:实验时需戴好防护眼镜、手套、近水操作等。
第六步:实验操作演示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每个小组配备一小块钠和一瓶蒸馏水,并进行实验安全指导;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钠与水反应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七步:总结和检测1.向学生提问: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哪些?2.进行小组讨论:钠的产地、提取方法和应用的优缺点;3.完成知识检测: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机制及危险性的写作题。
《钠》 学历案
![《钠》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1ed8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2.png)
《钠》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和硬度等。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水的反应。
3、理解钠的保存方法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钠与氧气、水的化学反应。
(2)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
2、难点(1)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
(2)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钠的化学性质。
三、知识链接1、回顾初中所学的金属的通性,如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等。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知道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
四、学习过程(一)钠的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展示一块金属钠,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通过用小刀切割钠,感受钠的硬度,将钠投入水中,观察钠是否浮在水面上,从而了解钠的密度。
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在常温下,钠为固体,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轻易切割。
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将钠投入水中,钠会浮在水面上。
钠的熔点较低,在加热时容易熔化。
(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1)在常温下,将一小块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钠表面的变化。
(2)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钠的燃烧现象。
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Na₂O),化学方程式为:4Na + O₂= 2Na₂O 。
在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₂O₂),化学方程式为:2Na + O₂=△= Na₂O₂。
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钠投入水中后,立即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成红色。
现象分析:(1)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2)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且钠的熔点较低。
(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说明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球移动。
(4)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
2024年钠的教案6篇
![2024年钠的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010f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d.png)
2024年钠的教案6篇钠的教案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
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
(完成作业本第2题)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
(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标注要求规范)(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钠的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谚语的理解和生字“满”的书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课题:体验:折一根和折一把筷子。
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
朗读感悟:1、初读自悟,自学生字的读音。
自读课文多遍,找出自己喜爱的谚语读给伙伴听并正音。
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文中谚语的理解。
合作展示:一位同学读谚语,另一位同学说说对谚语的理解,可以直接解释谚语的意思,也可以举例说明谚语的意思,还可以用图画表示谚语的意思。
朗读背诵谚语。
老师引导谚语。
看图画、实物,再朗读。
熟记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
高中化学《钠》学案
![高中化学《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7393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7.png)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及用途。
【重、难点】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回顾】以铁为例说明金属有哪些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用方程式表示)【合作探究】常温状态颜色密度相对大小硬度熔点相对高低____色,有光泽Ρ(煤油)__ρ(钠)__ρ(水)二、钠的化学性质现象分析(或结论解释)①②③④⑤问题思考: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程式?2、金属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拓展延伸:1、回忆锌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推测钠与盐酸反应吗?如果能,与锌与盐酸反应比较哪个更剧烈?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同步练习】1、在烧杯中加入水(密度为1.0g∙mol−1)和苯(密度为388.0-⋅cmg)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30.97-⋅cmg)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作上下跳动2、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A、盐酸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铁溶液D、硫酸镁溶液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在空气中加热或点燃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颜色状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CO2反应【同步练习】3、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是()A.灭火器B.水C.细砂D.煤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水来确定某氧化钠粉末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钠B、可用CO2来确定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2中的Na2OD、将足量的Na2O2和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随堂检测】1、把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A、钠浮在水面上B、钠熔化成小球C、溶液中产生较多的气泡D、水溶液变成红色2、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3、向紫色的石蕊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正确的现象描述是( )A 、溶液最后变为红色B 、溶液最后变为蓝色C 、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为蓝色D 、有沉淀生成4、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A 、硫酸铜溶液B 、稀硫酸C 、氯化钠溶液D 、氯化钾溶液 5、保存金属钠的方法( )A 放在棕色瓶中B 放在沙子中C 放在水中D 放在煤油中 6、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那种性质无关(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是活泼金属 7、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钠是活泼金属,将其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铜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C .钠是一种较硬的金属,导热性好D .钠是一种比水轻的金属8、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四点性质中的( )①钠比水轻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⑤D 、④⑤10、将4.6gNa 投入到95.4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4.6%B .等于8.0%C .小于8.0%D .大于8.0% 1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两者均为白色固体B 、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C 、过氧化钠可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而氧化钠则不能D 、两者都是金属氧化物12、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后变为:( )A 、Na 2CO 3B 、 Na 2O 2C 、 NaOHD 、Na 2O 13、金属钠分别在过量的O 2和Cl 2中燃烧,产生的现象相同点是( )A .都产生白烟B .都产生黄色火焰C .都发生爆炸D .都生成白色固体14、如下图所示A 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判断A 、B 、C 、D 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A B C D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 A →B (2) B →D (3) A →C15、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 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 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 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 .U 形管内红色褪去 B .试管内溶液变红 C .气球a 被吹大 D .U 形管水位d 低于cA B CD点燃 CO 2 H 2OCO 2H 2O。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11ec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6.png)
《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2.学习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3.熟悉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4.掌握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1.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2.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验器材、安全防护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元素阶段性归纳和目标任务,引出今天将学习的元素——钠。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①记录学生对钠的初步了解,简单介绍钠的基本概念;②介绍钠的性质和应用,解释钠重要性。
2.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①介绍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牢记笔记;②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习者理解。
3.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①教师通过示意图或视频,演示钠的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制备工艺;②钠在空气和水中的反应特点,包括外观变化、放热等。
三、实验环节(40分钟)1.安全注意事项①密闭手套操作;②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2.实验操作①制备钠;②观察钠的外观、撕裂铝皮等现象,分析反应特点;③允许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着重强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五、作业(5分钟)让学生思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300字的应用报告,分享到学习共同体。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
学生通过写作业和自评,巩固和提高知识点掌握情况。
金属钠教案设计模板(共5篇)
![金属钠教案设计模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be2f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7.png)
金属钠教案设计模板(共5篇)第1篇:金属钠教案教案课题:钠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钠是一种活跃的金属。
2.控制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存在形式及用处。
二、过程与办法:1.采纳试验探索法,根据思量、沟通、试验、观看、分析,得出结论的办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索试验。
培养学生按照试验现象探索、分析、推理和推断的能力。
3.通过介绍钠的用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能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钠的用处,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2.通过介绍钠的冶炼,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看法。
3.使学生认识钠通过动手试验体验化学的神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试验现象观看、分析、总结。
教法和学法:采纳试验贯通课堂,让学生观看试验,分析总结,让学生按照试验现象控制并记住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用具:试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教学过程:【导课】介绍生活中钠的化合物的用处,展示一系列含钠的生活图片,引出这节课所学的金属钠。
【老师活动】演示一个小试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钠,并用滤纸吸干外表的液体。
用刀片切小片钠【学生活动】认真观看教师所做的试验,思量【老师活动】问学生观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活动】研究出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老师活动】将学生的结论书写在黑板上,接着问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缘由【学生活动】小组研究【老师活动】提问几个学生,并将结论书写黑板,透彻的讲解并描述这些问题【老师活动】总结上述内容过度到化学性质【老师活动】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为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外表的液体,并用小刀切去其外表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试剂瓶中,然后把吸干煤油的钠放入小烧杯中,并盖上外表皿。
观看发生的现象。
《钠》优质课教案
![《钠》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e790952ea551810a68762.png)
第一节钠引入:图片(介绍钠的化合物钠资源)师(解说词,语速要快):钠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中学化学中很常见如氯化钠(食盐)。
(盐矿幻灯)自然界中钠的化合物广泛存在,是重要的资源。
中国的钠矿石资源十分丰富.,芒硝(硫酸钠)、天然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的贮量居世界第一位。
有的钠矿石是非常美丽的。
(播放幻灯)在自然界却不存在钠单质,这是为什么呢?金属钠是英国化学家戴维于1807年,首次制得的。
师:再请大家看一则消息。
师:装钠的铁桶在水中为什么会爆炸?学生可能答:因为钠很活泼。
师: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弄清钠的性质。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钠的性质教师演示(一定注意展示给学生)提示学生观察、记录现象(1)钠的取用和切割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埋伏笔使用时,必须用滤纸吸干钠上的煤油必须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切割。
请注意观察切开时,断面的颜色。
(2)钠粒投入水中将一小粒方形的金属钠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先倒水再取钠)演示完(1)(2)后,师问: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钠的物理性质,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师同时板书:(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这步要快,注意节约时间)最多两位学生:发言固体、银白色(展示钠标本)、质软、密度小(比水小!,比煤油呢?)、熔点低、导热、导电师:有的性质可通过直接观察获得,有的还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得出。
小刀能切:说明质软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球:钠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同时也说明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如铁、铝、铜,钠也不例外。
师问:下面我们继续研究钠与水的反应。
首先回顾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学生归纳现象(副板书)、浮、球、游、响、烟学生还可能给出其它次要现象:白色烟雾。
师:(可能有水蒸气,也可能还有其它物质)师:非常好!有这么多现象,你都观察到了吗?观察实验,要全面、准确。
这需要有正确的观察顺序,反应前是什么、反应中怎么样、反应后变成啥,大家应该由远及近地,去看、去听、去感觉。
《钠》学案
![《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b0902c910ef12d2bf9e700.png)
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学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用途;记住钠的物理性质,理解钠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经历小组实验合作的过程,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化学的奇妙。
【学习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钠与水的反应及产物的验证
【学习过程】
一、钠的物理性质
活动一:观察钠的物理性质【分组实验1】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动二:钠与O2的反应【演示实验1】
2、与水的反应
【交流讨论】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可能是什么?如何检验?【演示实验2】3、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的金属。
三、钠的制取和用途
活动五:了解钠的制取、用途
存在:钠元素都以态存在,主要有以下物质: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43课时1。
钠教案1人教课标版(精美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钠教案1人教课标版(精美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f1801128ea81c759f5783c.png)
一.教学内容分析钠生化教研室陈玉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备和保存方法,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
教师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实验为抓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应用知识构建思想,以问题设置为抓手,合理过渡,层层推进,创造机会让学生思考,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二.学情分析到了高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如金属通性和铁铝性质、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电解等,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的知识,推导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分组实验。
但是金属钠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很难存在,学生没有机会在以往日常生活中见过,感觉比较陌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难点: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钠的物理性质、用途、制备和保存方法理解钠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探究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细微处渗透环保、节约、安全、生命、化学史、哲学教育五.教学设计思路六.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幻灯、图片、录像药品和仪器:学生分组:金属钠、水、酚酞、硫酸铜溶液、镊子、滤纸、烧杯;教师演示:金属钠、滤纸、小刀;形管、水、酚酞;蒸发皿、坩埚钳、火柴、过氧化钠; 研钵、硫粉 七.教学过程书写→↑过渡同学背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氢铜……,钠排在氢的前面,所以能把氢气置换出来。
钠排在铜的前面,是否能把铜液、和某些盐溶液反应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呢?→↑实验: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溶液中叠加:现象: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结论:钠不能把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而是产生氢氧化钠后和硫酸铜产生沉淀。
钠 学案(1)
![钠 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ce76a9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44.png)
钠学案(1)钠--学案(1)金属钠和钠化合物编号:b1-2-2-1设计:张辉复习:高旭课堂:名称:学习目标:1。
了解钠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钠化合物的性质和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计算方法。
指导:预习、自学、表格总结、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1、钠的物理性质:色,质地,密度____,钠经常被保存在____中,熔点_____。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色、态化学式氧元素的化合价氧化钠过氧化钠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漂白性用途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钠的俗称,它的水溶液很明显,可以去除物体表面的油污。
碳酸氢钠俗名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_____________。
二、合作勘探:1.钠的化学性质:(讨论课本p49观察与思考)(1)跟氧气反应:na+o2na+o2(该部分很快变为白色)(_uu火焰,大量烟雾,形成______)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或不稳定)。
(2)在氯中燃烧:2Na+Cl2=(现象:)(3)钠和硫的混合和研磨产生Na2S:Na+S=(4)当钠与水反应时,可以看到以下现象:①“浮”: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水;一②“游”: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③“熔”:钠立即跟水反应,并热量,最后消失――熔点;④ “嘶嘶声”:它发出嘶嘶声并产生气体。
⑤ “红色”:反应后的水溶液变成酚酞红色,钠与水反应形成。
反应后的溶液是中性的。
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2.讨论教材p51p52活动和探索,完成内容。
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动检测:a.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2.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c.泡沫灭火器d.干沙3.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 na2o2(na2o)b.nahco3(na2co3)c.na2o(naoh)d.naoh(na2co3)4。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f65b09de80d4d8d15a4fb7.png)
第一节钠课堂教学设计摘要:本节课从四个方面分别就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及用途进行了探究学习,并安排了钠的性质试验,其目的地是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透过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形成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实验探究讨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3)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透过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试管、小刀、镊子、滤纸、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硬质玻璃管、玻璃片、蒸馏水、CuSO4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一般物质着火了,我们常用水或者二氧化碳来灭火,那水和二氧化碳一定能够灭火吗?等我们学完第二章碱金属,我们将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第二章碱金属[师] 请大家打开课本最后的元素周期表,看最左边这一列,除氢元素之外全为金属,这些金属的氧化物的水合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钫:Fr[师] 钫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我们中学阶段对它的性质不做讨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 第一节钠[师生互动]请同学们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以此推断钠单质的性质。
[师] 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结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它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钠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钠的物理性质,能准确的写钠化学性质的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两剂两产物,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
的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学法指导
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
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读】
1、认识什么是碱金属(要求记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知道名称的由来)
碱金属元素包括:①②③④⑤等,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在反应中易最外层电子,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所以称为碱金属。
以钠为代表,学习碱金属的有关知识。
2、预习第一节《钠》的内容要求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和主要用途有大概的认识。
注意相关实验内容及实验操作。
【课堂学习】
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验:1、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开,观察颜色及表面变化。
2、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刚才切开的钠投一小块到烧杯中,注意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时注意:①手不能接触钠②取的钠不要太大,约为黄豆粒大③观察时不要太靠近④ 剩余的钠放入原试剂瓶
一、钠的物理性质
通过刚才的实验及教材介绍指出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质,色金属光泽,密度水煤油,熔点
,是热和电的。
二、钠的化学性质
推测: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电子,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应该(结构决定性质)
(一)、钠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实验2-4 后
分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离子方程式,标电子转移,指出该反应中还原剂、还原产物
思考:与水是什么反应类型?联系金属的通性,钠还可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
1、推测钠与酸发生什么反应?钠放入酸溶液中先与谁反应?将一小块足量的钠投入含少量HCl 的盐酸溶液中,钠是否有剩余?
2、有人说“钠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金属,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以实验验证
(二)、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
①回忆刚才切开钠表面的变化
②[演示实验]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同学们观察现象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及教材介绍分析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中的还原剂
常温下:
加热或点燃:
注意这两个反应的对比
2、钠与其它非金属反应①与氯气
②与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
总结:金属钠具有性,是剂。
反应时:遇氯生白烟,遇氧产物变,遇酸酸优先,遇盐水优先。
思考回答:
1、未用完的钠怎么处理?
2、做实验时钠为什么不能取太多?
3、取钠时为什么用镊子,能用手直接拿吗?
4、钠燃烧如何灭火?
三、钠的保存、存在和主要用途
1、少量的钠保存在中,大量用石蜡保存
2、自然界的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同学们认为钠有什么存在形态呢?
3、学生看书总结用途,指出相应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制过氧化钠的原料——
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还原贵重金属——
高压钠灯——
【反馈练习】:一、基础过关
1、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半径比钠离子大D.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2、金属钠投入水中会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原因是( )
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 B.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使熔点低的钠熔化
C.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
D.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熔化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后剩余少量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
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4、将金属钠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浮在水面上
B.熔成光亮的小球
C.迅速游动
D.溶液呈红色
5、把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钠(填“浮”、“沉”)在水面(填“上”、“下”)有放出。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原因是。
二、能力提高
1、金属钠在空气中如何变化?
3、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 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
D.NH4NO3溶液.
4、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
2- B. OH- C. Cu2+ D. Na+
A. C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