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语文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艺术与语文教育
【内容摘要】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就在于它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社会心理政治理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理论观念与中国文化的血脉联系。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书法艺术语文教育
【正文】
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语文文化是人类各种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是文明社会最显著的标准。同时自己又是一个文化教育工作着,在自己肩上胆负着向全民文化素养的重大责任。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族利用语言的视觉形式创造书法艺术,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书法艺术所显示的特殊的时空性质,暗示了书法艺术形成构成无比重要的意义,他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一个对唐代历史缺乏了解的人,即使感到唐代狂草中奔放不羁的激情,也很难把它与
唐代的时代精神联系起来,一个对中国哲学缺乏了解的人也绝不可能把书法作品中黑与白的对比看作阴阳之道的象征,进而把它看作世界构成法则的反应。这种对主体自身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依赖,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些重要的特点。
中国书法不仅以黑白对比作为表现手段,成为“东方艺术美学的核心“ {陈振濂},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熊秉明}。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功的诀窍何在?成功的诀窍即在于书法的美学构成。当西方的美学家们领悟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之时。他们无疑忽略了中国书法这个游移于时空范畴的具备两栖特征的特殊艺术门类!宋代姜续谱有言:“予尝历观右之名出者,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他无疑读出了静态的点划结构中蕴含时间属性转换的关键,他使线条的旋律、节奏、神韵好,一切党艺术不直接表现的种种内涵,在书法家的笔下都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中国书法中,姜的阐述无疑建构起了书法美学构成的新起点。
书法艺术的生存形态是空间的,但他的表现形态中却更多的渗入了时间推移的特性并留下了明确的痕迹。书法艺术特殊的空间—时间性质(抽象空间的连续分割),暗示了书法艺术形式构成无比重要的意义,他是作品所有的精神内涵的载体。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是我们得以进入书法艺术深层文化内蕴的“桥梁”。人们常用“沉淀”这个词概括历史文化内蕴进入书法艺术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无数个体选择中的共同成分—集体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民族的选择的结果,渗透和承纳者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精神等。因此可以说,书法无疑是东方艺术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与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汉字的初创只
是为了实用的需要,但他的取材与方法,却孕育了审美意识的萌芽。汉字的创造是古人仰观俯察、博采众美的结果,体现了先民对世界万物的审美关照,汉字之美来自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得自然之真谛。所以说,汉字与书法是一对孪生兄弟。
甲骨文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其中已蕴含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章法无不备至。笔法有粗细、轻重、徐疾的变化,结构随体异性,伍其自然,素法错落高姿而又和谐统一。这一切充满了殷商时代的气息,具有天地造化之美。中国文化的精神已初露微曦。周金文书笔画浓重,结体严谨方整,章法错落自然,书风浓厚雄健,充满质朴疑重的气息,显示了周王朝雄健强蓬派的时代风貌。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的标准文字,经李斯等人整理简化,其笔画停匀,圆键遵劲,结体平衡,上密下疏,沉着舒展,即体现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精整,威严的总体风貌,又反映了前儒所宣扬的克制理性的仁和庸之道的审美心态。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发展史的一大关捩,它完全改变了纂书线条的整齐划一,隶书的波运笔中所含的“S ”形运动意味明显加强,使人们心理久久积蕴的情感运动节律得以痛快淋漓地展示出来,渗透了书家的意兴,有了更为丰富鲜明的生命意态的内涵之美。于是,作为造型材料的点线,逐渐演变为抽象的抒情习惯的有生命意义的形式。从汉代文化的时空背景看,汉代书法受到时代精神的辐射,反映了汉民族对于雄强豪放气势的崇尚,是人的力量对象化的体现。
三国时,隶书向楷书演化,两晋、十六国时,草书、楷书都有发展,东晋王曦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后人以“晋人尚
韵”作为对晋代艺术审美风貌的概括,这与当时的玄学思潮紧密相关。“有晋中兴,玄风独整”。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对魏晋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建构。魏晋光起时,“重神理而遗开”,重自然”而轻饰的美学观念,以及新兴的山水涛与山水画,深深侵润着书学意蕴。总揽“二五”书法,其流婉腴润的运笔,萧散迂阔的结构,朗旷清逸的意志,超然自得的气度,条理逸豫的神韵,无不与“学”精魄一脉相承。
“唐人尚法”。诏代隶书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尤其是颜真卿的隶书端庄雄伟、浓厚朴实。凄凄然有大丈夫气,遂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颜字豪迈恢宏,法度严谨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盛唐政治理性与活力的写照。唐代自贞观开元之治而达到鼎盛,威名远扬,到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活力,各个艺术领域都一改初唐含蓄妍媚的时尚,把它们各自所涵蕴的审美追求集中在美字精神这个聚焦点上,唐诗的风采,唐楷的丰富,唐画的丰颜,都与这个时代的美字思想一脉相承,表现了唐人那种健康丰满的文化心态与豪放丰华的艺术情趣。
“东人尚意”,苏轼是开启“尚意”书风的杰出人物。其中《黄州寒食诗》为其“意造”的典型代表:时轻时重的笔触,歌侧部拘的结体,疏密错杂的布白,都与诗句内容相吻合传达出作者因政治倾轧而被贬黄州的愤慨,屈辱而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明清尚态”。明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市民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明代文化艺术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流的创作审美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趋于审美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趋于自由通俗,接近现实,表达人情,真正开拓了文化艺术美学的社会容量,从而也显示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