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三属性的关系
颜色三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颜色三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024c8683d049649b665812.png)
颜色的色调、明度及彩度都是人在观察色彩的视觉心理,是人们的主管颜色感觉。虽然三属性分别与主波长、光强以及光谱能量分布有关,但它们并不是光的物理属性,其表现形式取决于人类的视觉。
颜色的三相互影响的。
例如:当某种颜色加入白色可提高其明度,加入黑色会降低其明度。但是,在颜色明度改变的同时,颜色的彩度也会变化,加入白色或黑色的量越多,彩度越低。同时,色相也相应变深或变浅。
颜色的色调、明度和彩度,只有在明度适中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中等亮度下,一般人眼能够分辨的颜色总数在10000中左右。在亮度极低的场合,色彩变成了暗色,这时很难区别色彩的色调和彩度。如果在极亮的光照下,人眼接受刺激的程度已达到了极限,使人产生了耀眼的感觉,这时将无法分辨色彩的一切属性。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5010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a.png)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由可见光波长的不同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决定的,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基本颜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浅色和深色之分;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越高则色彩越纯。
2. 色彩关系色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
常见的色彩关系有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冷暖色、色彩明度对比等。
3. 色彩心理学人们在接触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这种现象被称为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热烈、积极的情感,蓝色则会让人感到清凉、安静。
二、色彩的应用1. 色彩搭配在视觉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而不合理的搭配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有单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三角色搭配等。
2. 色彩运用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本来色彩,还可以利用对比、协调等手法进行调和,以达到丰富表现的目的。
同时,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应用实例1. 建筑与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丰富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热带地区,亮丽的色彩可以让建筑更具活力和欢乐感;在寒冷的地区,深沉的色彩则更符合气候环境。
2. 广告与色彩广告中的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销售季节,使用暖色调可以让观众感到温暖,增加购买的欲望;而在清新的季节,使用冷色调则会更具清凉感。
3. 服装与色彩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应用同样重要,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在时尚领域中,暖色调可以增加衣服的气质与个性,冷色调则更具时尚感和清新感。
四、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黄色则代表财富和权力。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bc87d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5.png)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一、前言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色彩的运用中,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是决定色彩表现力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色相、明度、饱和度在色彩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二、色相1. 色相概念及特点色相是指颜色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它是人眼对光波长不同反应产生的感受。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种,它们分别对应了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更多种类的颜色。
2. 色相在设计中的应用(1)选择合适的基调:在设计时需要选择一个主导颜色作为基调,这个基调就是所选用颜色的主要成分之一。
比如,在广告海报或产品包装上使用红色作为主导颜色可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有着协调或对比的关系,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将不同颜色搭配使用。
比如,黄色和紫色是互补色,它们搭配使用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明度1. 明度概念及特点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和暗度,也就是颜色的明暗变化。
在颜色中,越接近白色的颜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的颜色明度越低。
2. 明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来改变整体氛围。
比如,在室内装修中使用浅灰或米白等低明度的颜色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2)突出重点:通过调整某一元素或区域的明度可以使其突出于其他元素之上。
比如,在海报设计中将主要信息区域设置为高亮部分可以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四、饱和度1. 饱和度概念及特点饱和度是指颜色纯净程度,也就是颜色与灰阶混合程度。
当一种颜色与灰阶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降低。
相反,当颜色与其他颜色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增加。
2. 饱和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视觉效果: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可以改变视觉效果。
比如,在网页设计中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也需要考虑饱和度的因素。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色相、彩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dbee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6.png)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色彩三要素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
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频率;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频率光线的相对量。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纯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掺入白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当掺入的白色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无限接近与0纯度了,也就是灰阶图像了。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
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同一颜色加黑以后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有色物体色彩的明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
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明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明亮。
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色彩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
“有彩色”包含色相属性,纯度属性,明度属性的全部色彩。
“无彩色”指的是黑色,白色,灰色,这三种没有色相属性和纯度属性,只有明度属性。
三原色原理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的原理,也称三原色原理。
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的三属性](https://img.taocdn.com/s3/m/afb4b6f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0.png)
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彩度三种性质。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一、色相(Hue):
也叫色调,指颜色的种类和名称,是指颜色的基本特征,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因素。
色相和色彩的强弱及明暗没有关系,只是纯粹表示色彩相貌的差异。
如红、黄、绿、蓝、紫等为不同的基本色相。
二、明度(Value):
也叫亮度,指颜色的深浅、明暗程度,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区别。
不同的颜色,反射的光量强弱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明暗。
非色彩的黒、灰、白较能形象的表达这一特质。
三、纯度(Chroma):
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是描述色彩离开相同明度中性灰色的程度的色
彩感觉属性,是主观心理量。
一般是直接用
色彩中纯色成分的主观观察量表示。
如蒙塞尔系统中的2、4、6等。
若彩度也用百分数表示时,其含义是"含彩量"或"含灰量"。
原色最纯,颜色的混合越多则纯度逐渐减低。
如某一鲜亮的颜色,加入了白色或者黑色,使得它的纯度低,颜色趋于柔和、沉稳。
色彩的三属性及其在视觉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色彩的三属性及其在视觉感知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13ff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b.png)
颜色的三属性及其在视觉感知中的紧要作用颜色是人类视觉感知中难以或缺的元素,国际上统一规定了用于区分不同颜色的三个特别物理量:色调、明度和饱和度,即颜色的三属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属性在颜色中的意义及其在视觉感知中的紧要作用。
引言颜色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紧要方式之一,对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系统地描述和表达颜色,国际上规定了三个基本的颜色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这三个属性在颜色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不同颜色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视觉感知中的作用。
一、色调:颜色的紧要特征色调,又称色相、色别或色名,是用来区分不同颜色的名称。
它是颜色的紧要特征,是一种颜色不同于另一种颜色的紧要区分。
通过色调,我们可以将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颜色进行分类,使人们能够快速识别和描述各种颜色。
另外,通过不同色调的相互混合,我们可以产生更多中心色,如橙黄色、蓝绿色等。
色调的区分紧要由反射光的谱波长决议,不同的谱波长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二、明度:颜色的明暗属性明度是颜色的明暗属性,用于表征颜色的明暗程度。
即使色调相同的颜色,假如它们对入射光波的反射率、透射率不同,也会在人眼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明度常常是针对非发光物体表面颜色而言的,它取决于光源辐射光能量大小以及表面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透射率大小。
高明度的颜色看上去光亮,低明度的颜色则较暗。
明度是颜色的骨架,对于颜色的结构和感知都具有紧要作用。
三、饱和度:颜色的纯度属性饱和度,又称色纯度、彩度或艳度,用于表征颜色的纯度程度。
它指的是物体显色表面反射或透射的光线颜色与光谱色的接近程度。
高饱和度的颜色看起来更明丽,能够更好地表达其颜色特性,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相对较灰暗。
颜色的饱和度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谱的选择性吸取,选择性吸取越高,饱和度越高。
饱和度也受到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例影响,彩色成分比例越大,饱和度越高。
四、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相互关系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决议了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08a2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d.png)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摄影的世界中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什么是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三属性,即色别、明度、饱和度。
2.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试述三原色与三补色及其相互关系。
三原色:红、绿、蓝 R、G、B三补色:青、品、黄 C、M、Y所谓一种原色的补色即为除此原色外另外两种原色的和色。
三原色中,红与绿的和色为黄,绿与蓝的和色为青,红与蓝的和色为品。
3.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温的意义是什么?色温是借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温的意义。
4.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常见光源的色温概数。
自然光——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阴天:6500K 以上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人工光——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5.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如何?光源色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物体颜色的明亮程度,也就是说同一颜色的物体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照明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明亮程度。
光源色温的高低在彩色摄影摄像中直接影响画面的色彩还原。
总之,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高低都是以感光材料或摄影机规定的平衡色温为基础的。
因此,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当光源色温与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一致,画面中景物色彩还原正常;当光源色温较高,画面色调会偏蓝、青;当光源色温较低,画面的色调偏橙红。
6.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在摄影中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使用。
校色温滤光片分为降色温滤光片和升色温滤光片。
降色温滤光片中的色温平衡滤光片,在实际拍摄中的作用。
论色彩三属性的关系
![论色彩三属性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5bb344336c1eb91a375d2b.png)
论色彩三属性的关系摘要: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关键词:色相明度纯度正文:色彩有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属性,我们看见的色彩均是其三属性的综合体,换句话说,可见色的样相、表象特征都是三属性不同量变化状态的综合反映。
色相,颜色的属性之一,即颜色的不同面貌,人们以色相来区分不同的颜色,如:“红”、“橙”、“黄”、“紫”、“蓝”等,色相用不同色名来加以区别。
色相在感情上的反映,一般积极的、愉快的、刺激的、振奋的、活泼的、辉煌的、丰富的等等情调,是以对比为主的色调来表现的。
舒畅、静寂、含蓄、柔美、朴素、软弱、幽雅、沉默等情调,宜用调和为主的色调来表现。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坚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明度不仅决定物体照明程度,而且决定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在色彩对比中,明度差往往是醒目的重要因素。
为确定各种色相的明度,往往用从黑到白9个明度阶段来衡量各色相的明度值,以便进行各种组合。
用从黑到白9个明度阶段来衡量各色相的明度值,这个明度阶段又称为明度明度标尺。
曼赛尔表色体系确定11个明度阶段,奥斯瓦特德确定10个明度阶段,为简便起见,我们采用格莱维斯9个明度阶段来说明明度变化原理。
黄的明度为8,橙的明度为7,红的明度为5,绿的明度为4,紫的明度为3。
以上六个基本色相之间混合出的新色相,由于原来色相的量及混进色相的量不同,明度在这个范围中变化,如将三原色做等量混合,则产生近中明度的灰。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和色相共同构成色彩特性。
纯度可以量化。
量化的方法是通过色立体来表示。
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
所有色彩都是由三原色组成,分别为品红、黄色、蓝(青)色。
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的三属性](https://img.taocdn.com/s3/m/8e1c792ea6c30c2259019e2a.png)
色彩的三种属性:色相,纯度(饱和度),明度。
一,色相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1,原色:红,黄,蓝组成了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RGB(红绿蓝)印刷三原色:CMY(青色、品红色、黄色)黑白灰属于无彩色。
2,间色: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
橙=红+黄绿=黄+蓝紫=蓝+红三原色、三间色为标准色。
3,复色:由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而成,或间色与间色调配而成,也叫三次色,再间色。
因含有三原色,所以含有黑色成分,纯度低,复色种类繁多,千变万化。
4,补色(对比色):一种颜色在色轮上所处位置的对面的色。
红 <---> 绿黄 <---> 紫蓝 <---> 橙二,纯度:一种颜色的纯净度(新鲜程度)。
当一种色彩变浅了,或添加了它的补色变灰了,或者加黑加灰,它就会减低纯净度(新鲜程度)。
三,明度:一种色彩有多亮多暗,与黑色和白色有关。
(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色彩的特性:冷暖。
一,暖色暖色由红色调组成。
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
它们给选择的颜色赋 予温暖、舒适和活力。
二,冷色冷色来自于蓝色色调。
譬如蓝色、青色和绿色。
这些颜色将对色彩 主题起到冷静的作用。
色彩的对比一,明度对比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 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二,纯度对比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三,补色对比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
色彩构成和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构成和色彩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22211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5.png)
⾊彩构成和⾊彩的基本知识⼀、⾊彩的三属性:⾊相、明度、纯度(饱和度)⾊相即各类⾊彩的相貌称谓,如⼤红、普蓝、柠檬黄等。
⾊相是⾊彩的⾸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相也就是由原⾊、间⾊和复⾊⾊相对⽐因⾊相差别⽽形成的⾊彩对⽐。
1、同类⾊相对⽐,是⽆⾊相差的对⽐,即⾊相距离在⾊相环⼗五度以内的对⽐。
因此,同种⾊相对⽐需改变其明度与纯度。
它是同⼀⾊相⾥的不同明度与纯度⾊彩的对⽐,属于模糊的较难区分的⾊相。
他们不但不是各种⾊相的对⽐因素,反⽽是调和的因素。
2、临近⾊相对⽐,⾊相距离在⾊相环⼗五度以上,四⼗五度左右的对⽐。
注:(同类⾊相与临近⾊相对⽐,均能保持明确的⾊相倾向与统⼀的⾊相特征,且⾊调冷暖特征及感情效果也较明确。
)3、对⽐⾊相对⽐,⾊相距离在⾊相环⼀百三⼗度左右的对⽐,⼀般可通过改变其中⾊彩的明度和纯度,或强化主调,调整⾯积⽐例等⽅法来协调⾊彩的对⽐关系。
4、互补⾊相对⽐,⼀百⼋⼗度左右的对⽐。
⾊相最强对⽐。
必须采⽤综合调整⾊彩明度、纯度以及⾯积⽐例关系,或借助⽆彩⾊的缓冲协调来达到⾊调的和谐统⼀。
纯度指⾊彩的鲜艳度。
从科学的⾓度看,⼀种颜⾊的鲜艳度取决于这⼀⾊相发射光的单⼀程度。
⼈眼能辨别的有单⾊光特征的⾊,都具有⼀定的鲜艳度。
不同的⾊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
例如颜料中的红⾊是纯度最⾼的⾊相,橙、黄、紫等⾊在颜料中纯度也较⾼,蓝绿⾊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相。
纯度对⽐因纯度差别⽽形成的⾊彩对⽐。
不同⾊相纯度,可分为三段,零度⾊所在段为低纯度⾊,纯⾊所在段称为⾼纯度⾊,余下的中间段为中纯度⾊。
1、⾼彩对⽐,占主体的⾊和其他⾊相均属⾼纯度⾊。
⾊彩饱和,艳丽。
2、低彩对⽐,画⾯中占主体的⾊和其他⾊均属低纯度⾊。
含蓄,淡雅。
3、中彩对⽐,主体⾊和其他⾊相均属中纯度⾊。
温和,典雅,调和,浑厚。
4、艳灰对⽐,同⼀画⾯中,主体是最艳的⾼纯度⾊,其他⾊组由接近⽆彩⾊的低纯度⾊组成。
灰⾊与艳⾊互相映衬。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6b2bb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7.png)
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混合类型色彩视觉具有三个心理学量度——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是认识其他色彩心理效应和情感效应的基础,也是识别色彩和色差的基础。
因此,色相、明度和纯度也被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1) 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不同相貌。
它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
色彩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并形成一种秩序。
这种秩序是以色相环形式体现的。
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为两大体系:无彩色系由黑色、白色及由黑、白两色相混合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合称为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属性,其饱和度等于零。
有彩色系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都属于有彩色,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其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列。
有彩色系具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种属性。
(2)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深浅度。
在无彩色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在白、黑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灰色。
在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又称饱和度、鲜艳度、含灰度等。
色相感越明确、纯净,其色彩的纯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因此,纯度只属于有彩色范围内的关系。
一个色相加白色后所得的明色,与加黑色后所得到的暗色,都称为清色:在一个纯色相中,如果同时加入白色与黑色所得到的灰色,称之为浊色。
色相的纯度、明度不成正比,纯度高并不等于明度高,如紫色与黄色的纯度相等,但紫色的明度却比黄色的明度低得多。
现代色彩理论认为:色彩混合主要分为三种:(1)加法混合加法混合即色光混合。
其特点是,混合的色彩成分越增加,混出的色彩明度越高。
加法混合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在色名规范中,蓝是一种带紫色倾向的蓝)。
(2)减法混合减法混合是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
各种颜料、染料及化妆品颜料的混合都属于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法混合性质相反,混合的色彩成分越多,混出的色彩明度越低。
色彩的三属性
![色彩的三属性](https://img.taocdn.com/s3/m/df5adb10fc4ffe473368ab44.png)
色彩的三属性及相互关系国际上统一规定了用于区别不同色彩的三个特殊物理量: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把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色调:用来区别色彩的名称。
用符号Hue表示,简写为H。
明度:用来表征色彩的明暗性质。
用符号为vdue表示,简写为v。
饱和度:用来表征色彩的纯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状态,用符号为Chroma 表示,简写为C。
可以把自然界中物体表面的颜色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消色,它对入射光进行非选择性吸收(对各波长的入射光都进行等比例吸收)后,再把剩余的入射光反射到人眼中,就产生了消色的视知觉。
所以,各种消色之间只有反射光多少的差别,也就是明度差别,没有色调和饱和度的区别。
能把入射白光全部反射的表面,呈现白色;按等比例无选择地吸收一部分入射光线的表面,在白光下呈现各种灰色;能把入射光线全部吸收的表面,呈现黑色。
另一类是彩色,它们是物体表面对入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对各波长的入射光的吸收比例不同)后的结果。
各种彩色之间,除有明度差别外,还有色调与饱和度的差别。
一、色调色调又叫做色相、色别或色名。
它是色彩最主要的特征,是一种颜色不同于另一种颜色的主要区别。
例如,红色、绿色、蓝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等,只要知道其色调,人们的大脑中就会立刻呈现不同的颜色。
当然,色调不只是这几种。
这些色彩之间的相互混合,还能产生一系列其他色彩,如橙黄色、蓝绿色、黄绿色、青紫色、红紫色等。
认识色调的能力,是准确地鉴别色彩和表达色彩的关键。
色调的区别主要是反射光谱波长的区别。
色相的区别二、明度自然界中色调相同的颜色很多,如果它们对入射光波的反射率、透射率(对于光源是辐射光能量)不相等时,那么它们在人眼中产生的颜色感觉也不相同。
用于定量地描述这种区别的物理量,就是颜色的明度。
明度表征的是人眼感觉到的颜色的明暗程度。
色光颜色的明度大小,决定于光源辐射光能量大小。
物体表面颜色的明度,决定于表面对入射光线反射率、透射率大小。
色光颜色的明暗程度常用亮度来表示,明度常常是针对非发光物体的表面颜色而言的。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478b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1.png)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一、色彩基础知识1.基本色彩概念:红、黄、蓝为基本色。
2.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3.色彩的对比关系:冷暖色、明暗色、对比色、互补色。
4.色彩的使用技巧: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手法。
二、构图与造型1.画面构图知识:画面的分割、对称、比例、透视、前景、中景、后景的构图。
2.造型基础知识:立体的基本形状,造型的变形与组合。
3.肖像画:人像的比例与构图。
三、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1.线描与线条运用:线条及线描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2.素描与明暗:光影的表现、明暗对比的运用。
3.水彩、油画与粉画的基本知识:材料的特点、运用技巧。
4.图案创作与艺术设计:图案的构图、色彩的运用。
5.层次感表现手法:近大远小、遮挡、明暗对比等。
四、美术常识和历史1.著名画家与代表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
2.著名美术流派:例如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
3.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
五、素材运用1.生活中的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美来发现素材和灵感。
2.环保主题:利用废旧材料创作作品。
3.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绘画来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4.图像的转换和变形:通过图像的变形和转换创作新的作品。
六、建筑与环境1.建筑的形象与特点: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表现。
2.环境的表现:能够通过绘画表现不同类型的环境。
七、美术表现题1.完成给定的构图或绘画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作品的构图或者绘画任务。
2.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发挥表现:根据题目抽象、表现等要求进行自由发挥表现。
总结:中考美术考点知识主要包括色彩基础知识、构图与造型、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美术常识和历史、素材运用、建筑与环境以及美术表现题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美术考试非常有帮助。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a3d1b7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2.png)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色彩三要素是指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明度、色相和纯度。
其中,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深浅度,是表现色彩层次感的基础;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各种颜色;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是描述色彩的最基本指标。
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明度、饱和度和色相,它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色彩的表现和感觉。
1.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明度越高,颜色越浅,反之则越深。
在色彩三要素
中,明度对色彩的明暗、对比度以及清晰度产生影响。
2.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反之则越暗淡。
在色
彩三要素中,饱和度对色彩的鲜艳程度、对比度以及视觉冲击力产生影响。
3.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色调,即颜色的面貌。
色相的不同决定了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以
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色。
在色彩三要素中,色相对色彩的表现力、情感表达以及文化意义产生影响。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色彩的表现和感觉。
通过调整三个要素的数值,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从而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
这三种属性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色相-饱和度-明度模型来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色相表示颜色的基本特征,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和强度,明度则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三属性的关系
土木与建筑学院工程力学08-02班
内容提要: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客观世界的色彩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要素,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的共同作用才能更加合理,并且达到某些目的或作用。
关键词: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
人的生活空间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不妨这样说,只要有光存在的地方,色彩无时不在。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
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加深,尤其印象派画家对自然色彩的研究和表现应用,将色彩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有了这些有关色彩的理论作为基础,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和随心的运用色彩。
一、色相:
又称为色調,是指色彩的相貌,或是區別色彩的名稱或色彩的種類,而色相與色彩明暗无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是根据该色光波长短划分的,只要色彩的波长相同,色相就相同,波长不同才产生色相的差别。
红、橙、黄、绿、蓝、紫等每个宇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相差别。
在各色之间加插中间色。
按光谱顺序排列,即红、橙红,橙、黄橙、黄、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红紫,得到十二基本色相。
这十二色相的彩调变化,在光谱色感上是均匀的,再进一步找中间色,便得到二十四色相,构成环形的色相关系,成为二十四色相环。
如:蘋果是紅色的,〝紅色〞便是一種色相。
如果红色加白色混出明度、纯度不同的几个粉红色:把红色加黑混出几个明度、纯度不同的暗红色。
把红色加灰色混出几个纯度不同的灰红色。
它们之间的差别就不是色相的差别,只能是同一色相,即红色相。
色相的种类很多,可以识
别的色相可达160个左右。
如孟塞尔的100色的色相环。
色相可构成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低明度、中明度的全色相环,及1/3、1/2、3/4色相环等以色相为主的序列。
这些都是美感很高的色相秩序
二、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明度关系是搭配色彩的基础。
光度的高低,要看其接近白色或灰色的程度而定,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其明度越低。
明度有两种情况:
1、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
同一颜色加黑、白以后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
同一颜色,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照射,明度会产生不同变化,强光照射下的显得明亮些,弱光照射下的显得灰暗些。
同一色相如加白、加黑也由于其反射度受到影响会产生各种深浅不同的明暗层次。
2、各种颜色的明度变化。
每种纯色都有与之对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最低,红绿居中。
从色相上看,黄色处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是视觉感受最适应的,视知觉度高,色彩的明度也最高。
紫色处于可见光谱的边缘,视知觉度低,色彩的明度也最低。
红、绿两色为中间明度,从色相环的顺序排列中,就能明显看出明度的变化,是由黄到紫呈现的高低明度变化。
色彩明度的降低或提高可加黑、加白,也可与其它深色、浅色相混(如黄、紫)。
明度最适于表现物体的立体腾与空间感。
白颜料属于反射率相当高的物体,在其它颜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反射率,也就是说提高了混合色的明度.混入白色越多,明度提高的越高。
相反,黑颜料属于反射率极低的物体,在其它颜料中混入黑色越多,明度降低越多。
黑—自之间可形成许多明度阶梯,人的最大明度层次判别能力可达200个台阶左右。
普通实用的明度标准大都定在9级左右,如孟塞尔把明度定为黑白在内为11级,黑白之间为九组不同程度的灰。
而有彩色的明度是根据相对应的灰的明度等级标准而定的.
黑、白、灰之间可构成明度序列。
任何一个有彩色加白或加黑都可构成该色以明度为主的序列,红、橙、黄、绿、蓝、紫各纯色按明度关系排列起来可构成
色相的明度秩序。
三、纯度
指色彩的強弱,亦可說是色的飽和度 (saturation) ,色彩的纯净程度。
純粹色彩中無黑白色之混入,達飽和度之色或稱純色。
也就是說,當純色與黑、灰、白或其他顏色混合以後,纯度就會降低。
黃色的纯度最高,其次是橙、紅、青、紫。
纯度是指可见光辐射,有波长相当单一的,有波长相当混杂的,也有处在两者之间的,黑、白、灰等无彩色就是波长最为混杂,纯度、色相感消失造成的。
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都是最纯的高纯度的色光。
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
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是纯度高的色相,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
眼睛在正常光线下对红色光波膊觉敏锐,因此红色的纯度显得特别高。
对绿色光波感觉相对迟钝,因此绿色相的纯度就显得低。
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
混入的黑、白、灰.补色越多纯度降低的也越多。
纯度只能是一定色相感的纯度,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的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都称为有彩色。
改变纯度有4种方法:
(1)加白:纯色加白纯度降低、明度提高、色性偏冷;
(2)加黑:纯色加黑纯度降低、明度也降低、色性偏暧。
(3)加灰(黑、白调和):纯色加灰色彩学上叫“浊色”加浅灰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加深灰纯度降低、明度也降低。
若要明度不改变就加与纯色明度接近的灰色;
(4)加互补色:纯色加对比色或互补色,使其纯度除低,明度也会变暗,变成具有色彩倾向的暗灰色。
如加上适量的白色、浅色或深色混合,便会产生不同明度,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调来,使色彩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应该注意的是:一个颜色的纯度高并不等于明度就高。
色相的纯度与明度并不成正比。
四: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的关系
任何色彩(色相)在纯度最高时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变了纯度就会下降。
高纯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降低了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也提高或降低了该色相的明度。
高纯度的色相加与之不同明度的灰色,降低了该色相的纯度,同时使明度向该灰色的明度靠拢。
高纯度的色相如果与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构成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纯度的序列。
参考文献:
1、马也,色彩基础,[M ],新浪博客,2008.12.4/2009.5.10
2、安宁,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美术教材丛书,[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张继渝,设计色彩,[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46/48
4、曹志强徐达,色彩构成,[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5、王学俊、论设计色彩及其表现方法,[EB],中国论文网,2009.2.3/2009.5.10 马也.色彩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