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论”: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论三大封建主义概念
[收稿日期] 2008-07-27[作者简介] 侯树栋(1960-),男,河北省南宫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① 对雷诺兹的观点的介绍和评论以及西方学者的讨论情况,参阅黄春高:《有关封建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5期。
② 参阅黄敏兰:《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
③ 参阅黄春高《有关封建主义研究的新动向》一文的总结。
何怀宏著《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二章,曾详细地追溯了“封建社会”概念的由来。
论三大封建主义概念侯树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封建主义”一词具有多义性,这一概念的学术史是由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封建主义概念这三大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构成的。
狭义封建主义概念源于16世纪法学家对西欧中世纪“封建法”的研究,专指封臣制和封土制。
广义封建主义概念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形成于启蒙思想家对中世纪社会的批判,由此这一概念代表整个中世纪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封建主义概念源于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封建主义至此具有生产方式的含义,代表社会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
三大封建主义概念都有各自的学术功用,它们为认识前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无需再以“封建”的本义否定这个词的其他含义。
[关键词] 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封建主义概念 [中图分类号] K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8)06-0072-08 或许是由于“封建主义”一词的含义已经多种多样,20世纪60年代以后,密切关注这个词语的西方学者已经不是很多。
T ·S ·布朗(T .S .Bro w n )在为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英译本1989年版所写的前言中说道:“在过去25年里,史学家对`封建主义'这一词语的强烈兴趣骤然消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有马克思主义者以及研究晚期中世纪史和东欧史的史学家才使用这一词语”[1](P4)。
如何科学认识近年来的“封建”论争
如何科学认识近年来的“封建”论争近20年来,抛弃“封建”概念的思潮影响到中国,其基本态势在于否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不过,否定者的几乎所有“新见解”,均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据英国学者布朗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对“封建主义”这一词语的强烈兴趣已经骤然消退。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有马克思主义者以及研究晚期中世纪和东欧史的史学家才使用这一词语。
西方批评者认为,“封建”词语的定义多种多样,已经变得混乱和无用。
而且,这个词语代表着一种武断的建构,将它强加在中世纪史上,只能起到歪曲事实的作用。
近20年来,抛弃封建概念的思潮也影响到中国,论作颇多,分歧严重。
其基本态势,在于否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
2016年后,随着法国年鉴派史学开山宗师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封建社会》(上、下卷)成为2016年度社科类十大畅销书中唯一的翻译作品,这一态势显得愈发强劲。
不过,否定者的几乎所有“新见解”,均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这些“新见解”不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社会生活的深处”开掘,而是由“社会生活的深处”退回到“政治形式的外表”。
然而,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以往关于封建的整个观念乃至理论系统(以封建地主制理论为核心),恰恰是逐渐突破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的结果。
例如,有学者依据布洛赫对9-13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概括,提出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导致混乱状态的权力分割”,即王权衰落。
而中国,众所周知,专制王权极为强大。
另有学者提出,“封建专制”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封建的本义不是专制,而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和控制。
总之,靠庞大而严密的官僚制度来维系的专制王权或皇权,与布洛赫所概括的典型的“封建主义”特质相矛盾。
这一看法,正是解放前否定秦汉后封建说的一种常谈。
托派领导人彭述之于1946年6月就曾著文专门论述“封建制度”与所谓“官僚制度”的对立。
彭述之说,在封建制度下,官僚制度根本无法形成。
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
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封建”本为表述中国古代政制的汉字旧名,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近代以前在汉字文化圈诸国(中、越、朝、日)未生异意。
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降,魏源、徐继畲于19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福泽谕吉等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严复等于20世纪初,先后以“封建”对译西洋史学术语“Feudalism”(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使“封建”衍为一个表述普世性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新名。
日中两国近代启蒙学者先后以“封建”译“Feu-dalism”,本来大体是准确的,因为“封建”的汉语古义(封土建国)与“Feudahsm”的西义(封土封臣)具有通约性。
当然,中西封建制又有差异,简言之,前者是“宗法封建制”(西周有完整形态),后者是“契约封建制”(西欧中世纪中期有完整形态),两者的差异并不能否定以“封建”对译“Feudalism”的大体合理。
但是,时至20世纪20年代以降,随着苏俄和共产国际泛化封建观及“五种社会形态说”传人中国,将具有“君主专制”和“地主经济”等“非封建”社会结构的秦至清称之“封建社会”,又经由1929-1933年中国学术界的社会史论战,使这种泛化封建观逐渐普被中国,成为从学术界到大众“日用而不辨”的术语。
将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称之“封建时代”,使“封建”,发生了“概念”与“所指”的错位——甲、泛义封建(土地可以买卖的地主经济、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政治)不仅与本义(土地由封赐而来,不得转让买卖,政权分散、诸侯林立)脱钩,而且同本义指示的方向相背反;乙、泛义封建又与相对译的英语词“Feudalism”西义(封土封臣、采邑领主、人身依附、超经济剥夺)大异其趣;丙、汉字词“封建”的上述泛义超出词形提供的意义空间,全然是外在强行注入的。
因而泛化的“封建”违背了汉字文化的造词规则。
用这样的新名“封建”作词干形成的新词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封建时代”等等,也随之偏离正轨。
_封建_名实析义_评冯天瑜_封建_考论_李根蟠
“封建”名实析义———评冯天瑜《“封建”考论》李根蟠【提要】 本文对冯天瑜的《“封建”考论》提出商榷。
指出“封建”概念是历史地变化着的,不应该用凝固化的老概念去“匡正”人们鲜活的历史认识。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论定战国秦汉以后属封建社会,并提出“封建地主制”理论。
这种认识的正确性,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证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继承和发展。
把它贬为“泛封建观”,指责它“与马克思封建社会的原论相悖”,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封建 封建地主制 马克思 列宁 社会经济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是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的。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既是这个纲领的逻辑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所得出的结论。
但自上世纪末以来这个结论在国内学界受到挑战。
冯天瑜的《中华文明史》①中有“中国`封建'制度辨析”一节,是较早提出质疑的一例。
李慎之在1993年的一封信中对冯天瑜的质疑表示肯定和赞赏。
他说:“滥用`封建'这个词原来正是政治势力压倒`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的结果。
因为时下所说的`封建'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封建迷信'、`封建落后'、`封建反动'、`封建顽固'……等等并不合乎中国历史上`封建'的本义,不合乎从Feudal ,Feudal -ism 这样的西文字翻译过来的`封建主义'的本义,也不合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封建主义'的本义,它完全是中国近代政治中为宣传方便而无限扩大使用的一个政治术语。
”并提出“循名责实、正本清源,是所望于后生”。
②冯天瑜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6年6月推出将近四十万字的《“封建”考论》,③把秦以后属于封建社会的观点称为“泛封建观”,批评它既不符合“封建”的“古义”和“西义”,亦“与马克思封建社会的原论相悖”,实乃概念之误植;并提出秦至清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之称。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封建社会”理论及其反思作者:姚瑞丽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5期摘要:二十世纪初,“封建社会”理论传入中国。
学者们很快将其与中国历史相联系,研究中国的封建社会何时开始、有何特征、如何解体等。
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先的“封建社会”理论受到学者们的质疑,引发学术界的诸多反思。
关键词:封建社会理论实践反思“封建”之义在中国经历了一场长久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中国该词多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义;近代受苏聯斯大林思想的影响,“封建”的含义泛化,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等词组合使用,拓展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一种社会形态以对应秦汉至明清时期。
随之围绕中国封建社会理论研究可谓异彩纷呈,如中国古代史分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又掀起一股“封建社会”反思风潮。
当前史学界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封建”概念辨析,以叶文宪《“封建”和“封建社会”新论》[1](124-128)为代表。
第二类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其中高续增《中西封建社会之差异》[2](36-38)较具代表性。
第三类对封建社会理论的反思,如何新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3](40-51)和黄敏兰的《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4](121-127)等。
学者们疑惑中国是否有封建社会,以及西周称为封建社会而秦至明清定义为封建社会是否妥当。
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什么是封建和封建社会,进一步解读中国封建社会,为认识秦汉后社会性质尽绵薄之力。
一、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引入与传播封建社会理论在史学界争议颇多,若想弄清原委,自然要回溯“封建”之古义与近代“封建社会”理论的演变过程。
明晰封建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研究中国社会复杂性并重新认定中古社会性质的第一步。
(一)“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的追溯“封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马克思的封建观及其启示
马克思的封建观及其启示作者:冯天瑜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6期(作者: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大半个世纪以来,泛化封建论者将中国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形态称作“封建社会”,此说被推尊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不容置疑。
然而,认真研读马恩论著,尤其是马克思晚年论著,便会发现,上述结论其实是大可商榷的。
一、马克思坚持历史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学术理路马克思致力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前期着重阐述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共产党宣言》等论著主要进行历史线性进路的表述;而后期则着力揭示历史演化的多样性,展现历史网状演化图景,从而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更高的层级上探求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从未规定社会形态诸阶段的固定模型,他提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四段式划分,特别加上“大体说来”的限定语,以预留讨论空间,决不像后来斯大林所做的那样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给定一种广泛套用的公式。
马克思对于将欧洲史的发展轨迹泛化为普世性规则的做法一向持批评态度。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已有论述,而自19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批评更为尖锐。
1877年11月,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针对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1842-1904)对《资本论》的曲解,尤其是米海洛夫斯基把西欧社会发展道路套用于俄罗斯等东方社会的做法,讲了这样一段话:关于原始积累的那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但是我要请他原谅。
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一在近百年中国社会的语汇中,“封建”一词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但它在各色人等言语中的流行,却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事,也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
在普通民众语言里,“封建”一词及其相关概念,表达的是“愚昧”、“落后”、“反动”、“腐朽”、“顽固”等意义,对立于“文明”、“进步”、“开化”等现代概念;而作为政治和学术术语,与“封建”概念相关的词汇,如“封建制度”、“封建主义”、“封建专制”、“封建意识”等,除了表达民众流行语的基本意义外,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标签,标示一种社会形态,具体说,是指自秦代以至晚清中国两千余年的传统社会。
然而,“封建”是中国传统典籍固有的词汇,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这个意义。
近百年中国社会流行的“封建”概念与中国传统的“封建”概念在意义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延续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封建”概念,与之保持贯通;而且,这个被赋予新义的“封建”概念被强行对应于表示欧洲中世纪社会特征的Feudalism,掩盖了中西社会结构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封建”概念使用上的这种变化始自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敬告青年》中说:“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徵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他认为两千年来所奉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时代之道德”、“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政治”,实际上是将秦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视为封建时代。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使用“封建”概念;由于日本幕府体制下的“封建制度”与中世纪西欧的Feudali sm“酷似”,日本以“封建制度”或“封建主义”对应Feudalism,较成功地实现了东西方现代学术语汇的对接。
“封建”问题终将何去何从?――对“封建”义理的剖析6页word
“封建”问题终将何去何从?――对“封建”义理的剖析近几十年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宽松,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秦到清是封建社会的论调提出了质疑。
面对封建质疑论者的挑战,封建坚持论者做出了强烈地回应。
从先前的“不容置疑”到如今的“约定俗成”,以图黯淡封建质疑论者攻势。
近几年来,随着历史语义学的兴起,加速了对封建内容和含义的微观研究,封建质疑论者更加深信中国古代所谓的封建社会名不符实,封建问题越演越烈。
笔者拟从封建的义理进行剖析,以试对封建问题做出有力论述。
一、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封建”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对封建的论述,可谓久已!自《左传》首次提出封建一词以来,特别是在秦朝实行“废分封、兴郡县”之后,封建作为郡县的对立面引起了中国士大夫持续两千余年的争辩,通过阅读牛铭实[1]、张新光[2]、侯建新[3]等先生的文章,我们可以对这些争辩有个详细的了解。
经过20世纪20年代末的“社会史论战”,中国史学界因对封建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派别时至今日没有发生多少变化。
传统的“三论五说”仍然占主导地位,“无奴派”的学说也有较强的影响力,当然还有一些中国没有封建社会的观点等等。
他们喜欢用事物的某些特征来命名该事物,这种方法明显具有不完整性。
试想用几个特征怎能把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完整的表述下来?在具有专研精神的学者面前,那些假名自然经不起推敲,“对此概念也就有不同的解释”[4]。
更为严重的是,“现代中国在概念的古今转换、中西对接过程中,‘封建’的涵义发生偏误……并且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原论。
”[5] 封建泛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果我们死守“古典封建观”,那么持异见者就会驳斥为保守主义;如果我们接受“泛化封建观”,那么不赞同者就会叱责为教条主义。
双方都想努力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其实方法本身没有对与错,相同的方法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结果,还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韩信利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在背水之战中取得了胜利,而马谡却失了街亭。
不同的方法不一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还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对运用者都可以有利。
封建论_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_省略__兼评冯天瑜先生的_封建_考论_周建明
冯天瑜先生的《“封建”考论》一书①,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指称中国传统社会为“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对封建概念的误植,还认为这不仅是历史文化语义学的问题,而且封建概念的准确性问题关涉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构筑。
[1]从而对“封建”在中外历史上的存在形态,对封建概念进入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过程,对如何出现“泛化封建论”,以及如何“得以推广、定型”进行了考证,并主张用“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概念来取代“封建社会”的概念。
冯先生的论著出版以来,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封建”名实问题讨论集》、《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两本论文集出版。
这些论文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对“封建”的名实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封建观、如何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讨论。
但是,这些讨论还缺少一个维度。
“封建论”进入中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认识中国社会和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物。
把中国社会定性为“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之一,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核心目标展开的。
因此,“封建论”是否是对中国社会的误读或对中国社会在概念上的误植,已不只是史学研究的学术是非问题,也必然涉及到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评价,即作为革命的理论,对中国是封建、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断和推翻封建主义的目标是否正确。
为此需要追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艰难的探索中,会选用“封建”这个概念来指称旧中国的历史与制度?这个概念的运用,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革命性质认识的需要推动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与旨在解释世界的学者不同,革命党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2]改造世界,首先依赖于革命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作为动员革命队伍的理论工具。
所谓革命的理论,笔者认为应包括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道路、革命的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经典常谈》评论《封建论》的句子-定义说明解析
《经典常谈》评论《封建论》的句子1.《封建论》一书的出版,既是对传统封建社会的深刻剖析,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启示。
2.思想家在《封建论》中对封建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3.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也对当代社会具有借鉴作用。
4.《封建论》的出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对于我们思考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作者在《封建论》中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6.《封建论》通过对封建制度的剖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7.《封建论》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对于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8.《封建论》的理论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进行深入的探讨。
9.《封建论》的出版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思想解放,也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
10.封建制度在《封建论》中被揭示出其腐朽与不可持续性,这一观点对我们认识历史有较大的启发。
11.思想家在《封建论》中对传统封建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2.封建制度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对我们当前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封建论》的问世对于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4.《封建论》的出版为我们重新审视封建制度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
15.《封建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既有历史深度,也有现实的针对性。
16.《封建论》对封建制度的剖析可以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新的思路。
17.《封建论》的出版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局限性提出了重要的反思和警告。
18.思想家在《封建论》中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充满了力量与智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9.《封建论》对封建制度的解析为我们思考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
20.《封建论》在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对未来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21.作者在《封建论》中对于封建制度的批评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
其四,领主附庸关系中的原始契约因素。在体面风光的武士等级中,依附关系最初曾经表现为一种契约形式,是两个面对面的活生生的人之间自由签订的。布洛赫指出:“附庸的臣服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契约,而且是双向契约。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他便丧失其享有的权利。因为国王的主要臣民同时也是他的附庸,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移植到政治领域时,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偶然性的起义,其实基于一条传统深厚的原则:“一个人在他的国王逆法律而行时,可以抗拒国王和法官,甚至可以参与发动对他的战争……他并不由此而违背其效忠义务。”这就是《萨克森法鉴》中的话[4](p.713)。这一著名的“反抗权”的萌芽,在公元843年《斯特拉斯堡誓言》及秃头查理与其附庸签订的协定中已经出现,13和14世纪又重现于整个西欧世界的大量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1215年《英国大宪章》;1222年《匈牙利黄金诏书》;《耶路撒冷王国条令》;《勃兰登堡贵族特权法》;1287年《阿拉冈统一法案》;《布拉邦特的科登勃格宪章》;1341年《多菲内法规》;1356年《朗格多克公社宣言》。布洛赫继而强调说,在这里,“西欧封建主义获得了它的最原始的特征之一”[4](p.702)。
封建概念讨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封建概念讨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封建”对译feudalism,是当时能够找到的对应这一社会形态的恰当翻译。
运用“封建制度”这一范畴来研究中国历史,并没有产生与西方中世纪或西周“封建”的混同,反而能够更好彰显中国封建社会的特色。
“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广泛运用,反映了中国史学界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几代学者推进史学理论建设的成果,是不可以任意加以否定的。
我六月份接到历史所开会的通知,当时我正在住院,但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我们高校系统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训词,某某教学大纲有关社会形态一律不提,这使我很吃惊。
如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都不提,那么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何说起?当然,现在还没有看到明文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慢慢来嘛!中国的奴隶社会否掉了,封建社会也不能用,是不科学的名词,也否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逐渐挖空了,唯物史观都不存在了。
应该承认,在历史学学术讨论领域里,有些问题需要严肃对待。
我和刘文瑞同志写了《封建社会概念辨析》这篇文章,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赞成继续沿用“封建”概念,不改。
前人已经作出很大成绩。
文章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封建”争论的由来,不多讲了。
把feudalism翻译成“封建”,开始于日本学者;把“封建”这个词汇用在中国历史研究上,首推梁启超和严复。
我们看了很多的材料。
正式把feudalism翻译成“封建”制的是严复。
“封建”一词,无疑是当时能够找到的对应这一社会形态的恰当翻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人们把封建制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给这一词汇注入新的内涵。
经过长期的讨论,现在我们学者也不同于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封建制。
所说的封建社会,既不同于传统的西周的“封建”制度。
现在没有人会把我们所说的封建社会误以为是西周的封建或西欧的封建,没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误会。
从梁启超、严复就有这个苗头,起端是比较好的。
我看了冯天瑜教授和其他一些人的论文,好像考察不大全面,把封建社会概念的广泛使用完全归罪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这是不大符合历史实际的。
中国人误解和滥用_封建_的根源
吴承明曾经提出 “中国特色封建社会” 的说法。 他 说, 对于西周封建和西欧封建, 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 至 于马克思主义的封建学说, 因为马克思本人有不同的表 述, 后来又有列宁、 斯大林的解释和发展, 就比较难把 握。 他说: “我想, 今天所讲的, 秦汉以后到了明清都是 封建社会, 这指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 不必去同西 方封建社会作比, 也没有办法同马克思的真正的原义相 比。 ……我想它最大的特色, 一个就是宗法, 或者说血 缘关系。 马克思的封建主义好像就没有强调这个, 再一个 就是专制。” 他认为中国式封建还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因为中国人很重视这些。 “封建” 被用于描述保守、 落后 的男女关系。 “中国历史上 ‘贞妇’、 ‘节烈’、 ‘牌坊’ 等, 这些在西方恐怕就不是很普遍。” “所以, 有学者说 我用的 ‘封建’ 及 ‘封建社会’ 概念一定是标准的马克思 主义, 这也不必, 这很难。” [10]
费正清也说: 在中国, “‘封建’ 成了骂人的字眼, 可是它缺乏明确的意义” [3]。
冯天瑜指出 “封建” 在中国被 “泛化” 的过程。 他所 说的 “泛化” 是指 “封建” 脱离了其西周的本义, 注入宽 泛的内涵, 将 “封建” 的外延作巨大的扩张, 从而演化成 另外一种概念。 然而, 这种 “泛化” 同时也是 “污名化”, “污名化” 不过是 “泛化” 的结果, 对此他却没有明确意 识到, 所以将污名化也算作了泛化。 冯天瑜说: “‘封建’
朱自清封建论指导大概
朱自清封建论指导大概朱自清是20世纪中国文论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诸多著述和论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其中,他的《背影》和《荷塘月色》等文学作品,一度被誉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而他的封建论,则是他广泛关注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的反映。
下面,我们将围绕朱自清封建论进行讨论。
首先,朱自清的封建论指出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中国近代史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制度结构和思想观念层面的制约而产生的。
在他看来,中国的道德观念、社会风气、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受到了封建体制的决定性影响,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和革命进程所遇到的重大阻碍。
其次,朱自清还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过于封闭和僵化,贵族和平民之间没有任何沟通渠道,劳动阶层被长期压抑,使得社会上无法形成良好的平衡和稳定。
他还认为,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相对封闭,不仅仅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也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和个人发展。
第三,朱自清强调了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持续的革新。
他认为,当代中国需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革命和更新,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进程。
他倡导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引导人们团结和进步,但同时也提倡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去看待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可以说,朱自清的封建论是他对于中国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入思考和反思所呈现的一种成果。
他发出的批判性声音,鼓励中国社会进行转型和改革,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尽管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批评,但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而非政治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而非政治化崔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和学说,自其产生以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时间长河的检验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的学说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其中之一。
“实践”是其哲学的精华,这个概念的提出使他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哲学,因为实践告诉我们,人的个体、人类、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他还把实践引入到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中。
以“实践”为一切的出发点,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①所以,理解了“实践”也就理解了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接触的社会现实是资本主义制度。
在实践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剥削本质,资本家是靠无偿的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生存的。
这种学说的创立直接揭示了社会上现存的阶级的不平等,为了能使人们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地位,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他认为人们应该起来抗争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并坚信这种制度必会在未来建立起来。
马克思哲学的传入是和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
20世纪初的旧中国积贫积弱,整个社会处在崩溃的边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被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特别是“五四”以来,当时的社会出现了马克思哲学、西方哲学流派和中国传统哲学并存的情况。
而这时的马哲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②十月革命后,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武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在以后的实践斗争中,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的第一次结合所形成“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其社会现实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形成了很多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哲学。
泛化封建观与后封建问题_毛崇杰
泛化封建观与后封建问题毛崇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提要:马克思以“亚洲生产方式”及“东方专制主义”区别于欧洲封建社会,不等于中国及亚洲各国不存在封建主义及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
皇权与官僚、贵族、地主为一体化结构的体系,“皇权官僚专制”与“地主宗法专制”不可区分,在土地私有制下,作为权力分割之集权与分权都有暴政与仁政的问题。
封建时代“仁政”以“人治”为特点与现代法治社会根本不同在于,后者主权在民,国家以民主保障宪法的实施使权力合法化。
意识形态及文化可以脱离经济基础长期存在,“去泛化”之“秦汉以下无封建”论掩盖了专制与民主的冲突。
《共产党宣言》批判的“封建社会主义”正是包装起来的封建思潮,进入后现代仍为“死人抓住活人”之梦魇———后封建。
关键词:冯天瑜;郭沫若;柳宗元;马克思;列宁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5)05-0067-06封建论所包含诸多相关范畴对应着经济、政治和意识三大视角,前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最终决定性因素,政治主要着眼权力的形态和结构,意识则广泛涉及精神领域。
以上因素之决定论有着各自不同的方法论根源,致使封建论问题在20世纪以来的政治风云中争论喋喋不休。
我国近代思想史以梁启超为先,接着引领新文化运动的一批思想家卷入,其间郭沫若将唯物史观引入这一研究领域,晚近侯外卢、李慎之等学者对相关问题有所表态。
新世纪以降陆续有人指出“封建”的“滥用”,学理功夫下得最深者当数冯天瑜教授,他以数十万字论著对封建观“去泛化”激起史学波澜[1],有关述评以叶茂所著较翔实[2]。
这一命题广涉诸多领域,本文免于学术史上的过细梳理,侧重考量若干代表性歧见及与当下语境之关联,极堪注意的是与此并行之启蒙话语再度回响[3]。
从清代沿袭下来的闭关锁国局面与封建性有着内在关联,在封建时代尾声中启蒙思想家以科学和理性武器扬民主抗专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伴随着思想解放之改革开放带有反封建意义,此间邓小平曾多次谈到封建专制传统与民主法制问题,赵敦华关于“中国启蒙”的文章对之有所详述[4]。
经典常谈封建论指导大概内容
经典常谈封建论指导大概内容
“经典常谈封建论”是一种指导思想,旨在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
和社会结构。
经典常谈封建论强调了封建制度的特点,如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农民不自由等。
它指出封建制度是通过“等级制度”来达
到“阶级统治”的目标。
这种制度在封建主义时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和必要性,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也逐
渐暴露出来,致使它逐渐被资本主义所取代。
经典常谈封建论也将目光瞄准了封建社会的文化和思想。
在这个
时代,封建思想、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和传统。
许
多的文化产物、文学作品等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意欲、麻痹人民意志
的效果。
经典常谈封建论抨击了这种倾向,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呼吁人们要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摆脱束缚。
综上所述,“经典常谈封建论”是对封建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理性
分析和评判。
它通过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我们
更深刻、透彻地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和局限,从而为我们认清历史、
探寻时代精神、塑造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析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析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在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哲学创新和理论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实际的过程中,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产生了一些伪议。
这些伪议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误解,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误解,必须加以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进行翻译或替换,而是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简化为概念的替换或翻译,是对其本质和内涵的误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是为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而是要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方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和价值,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错误理解和扭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和要求,坚决批判和克服各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和蓬勃发展。
【2000字】。
封建论的名词解释
封建论的名词解释封建论是一个理论学派,它主要研究封建制度及其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封建制度是一种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指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地主贵族通过分封土地,将其分配给佃农或农民,以实现劳动和土地的控制与交换。
封建制度源于罗马帝国的衰败,它带来了一种有别于城市化和集约化农业的社会形态。
封建主义认为封建制度成为一种稳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形式,并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封建制度中,封建地主通过分封土地来控制人民。
地主与佃农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以换取佃农的劳动和农产品。
佃农必须向地主提供一定比例的农产品,并需要进行义务的服役,例如为地主提供军事支持。
这种分封制度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封建主义学派认为封建制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他们主张,封建制度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通过血缘和地权的继承,确保家族财产的延续。
对于封建主义学派来说,这种稳定的秩序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封建论并非没有争议。
在近代欧洲历史的演变中,封建主义逐渐被新的社会经济体系所取代,而封建制度在工业革命期间开始走向衰落。
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变革使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减弱。
封建论对于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尽管封建制度在现代已经式微,但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封建制度在其存在的漫长时期内塑造了欧洲社会的面貌。
它也为后来的社会组织形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尽管封建论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学研究中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占主导地位,但它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总而言之,封建论是一个研究封建制度及其影响的理论学派。
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封建社会已经消失,但封建论的研究仍然对我们理解历史和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封建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社会学理论,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建论”:是对概念的误植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作者:周建明来源:《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0期内容摘要冯天瑜先生考证了中西历史上的“封建制”,认为20世纪以来指称中国自秦代以降为“封建社会”是概念的“误植”,导致“泛封建论”,从而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
但是我们认为,“封建论”是革命理论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撇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而从“名实”的角度来辨析“封建论”,将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关键词封建论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实历史虚无主义作者周建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海:200020)冯天瑜先生的《“封建”考论》一书①,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所指称中国传统社会为“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对封建概念的误植,还认为这不仅是历史文化语义学的问题,而且封建概念的准确性问题关涉中国历史叙事的框架构筑。
[1 ]从而对“封建”在中外历史上的存在形态,对封建概念进入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过程,对如何出现“泛化封建论”,以及如何“得以推广、定型”进行了考证,并主张用“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概念来取代“封建社会”的概念。
冯先生的论著出版以来,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封建”名实问题讨论集》、《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两本论文集出版。
这些论文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对“封建”的名实问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封建观、如何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了讨论。
但是,这些讨论还缺少一个维度。
“封建论”进入中国,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认识中国社会和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物。
把中国社会定性为“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之一,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核心目标展开的。
因此,“封建论”是否是对中国社会的误读或对中国社会在概念上的误植,已不只是史学研究的学术是非问题,也必然涉及到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评价,即作为革命的理论,对中国是封建、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判断和推翻封建主义的目标是否正确。
为此需要追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艰难的探索中,会选用“封建”这个概念来指称旧中国的历史与制度?这个概念的运用,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革命性质认识的需要推动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与旨在解释世界的学者不同,革命党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2 ]改造世界,首先依赖于革命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作为动员革命队伍的理论工具。
所谓革命的理论,笔者认为应包括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道路、革命的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作为革命的理论应具备这样三种功能:1.以对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准确判断为基础,明确地指出所进行革命的性质、目标、任务、对象、动力和前途。
2.所提出的理论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能够使革命者从中产生理想和信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生活体验,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动员他们组成革命大军的理论工具。
3.在革命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指导革命道路、进程、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形成。
20世纪上半叶,革命形势已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大地蔓延。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先后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展开。
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和三民主义。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皇权专制统治,但并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但在中国的条件下如何搞革命的理论则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摸索。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探索和建构过程中的产物。
在这个理论形成之前,党内虽有人使用封建和半封建等概念来指称中国社会,但只是个人的观点,并未成为具有共识的革命理论。
对中国社会最早使用封建、半封建概念的是列宁。
1912年7月15日,列宁在对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②一文的评论中,提出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判断。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既比较了欧美资产阶级走向没落,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充满朝气,也比较了与孙中山同样具有主观社会主义倾向的俄国民粹主义者不能认识反封建的目标而找不到出路,强调孙中山关于土地国有、地租归公的主张具有消灭封建剥削的意义,是“十足的资产阶级纲领”,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行了论述:“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在将近5亿人民的生活日程上,只提出了这种压迫和这种剥削的一定的历史的独特形式——封建制度。
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封建制度的基础;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这是它们受封建剥削的根源;这种剥削的政治代表就是封建主,以皇帝为整个制度首脑的封建主政体和单个的封建主。
”紧接着,列宁评论了孙中山先生的主张,认为:“这个中国民主主义者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和纲领,事实上仅仅是…改变‟…不动产‟的…一切法律基础‟的纲领,仅仅是消灭封建剥削的纲领。
” [3 ]需要说明的是,列宁当时之所以要提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因为中国已经爆发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判断这场革命的性质、意义的同时,列宁必须尽可能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出判断。
在这里,列宁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的看法,其依据主要是生产力——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封建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剥削;上层建筑——以皇帝为首脑的封建政体这三个方面。
列宁这里所指的封建制度,对应的是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形态”概念。
之所以用社会形态的框架来看待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因为列宁关注的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和与之相关的俄国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的态势,这就必须要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来进行把握。
而“封建制度”是列宁找到的指称中国社会形态的概念。
冯天瑜先生把列宁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看作是“泛化封建观的…祖义‟”。
[4 ]应该承认,列宁的这个判断对中国共产党人确实产生了影响。
但是,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言,中国共产党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列宁的这个判断就能形成。
没有自身对中国国情、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没有大革命失败和“左”右倾错误路线所造成挫折的教训,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是无法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能成功指导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承认列宁观点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但把“封建论”看作是源于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需要,并且也成为了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考察其形成过程和所起的历史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的形成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所发生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形成初步共识,并在延安进一步定型。
对此,冯先生已有详细的引证和论述。
[5 ]但冯先生以及之后关于“封建论”的其他论文中都没有讨论的是,这场论战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产生出“封建论”的概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之间的关系。
诚如冯先生所引证的蔡和森、侯外庐的说法都证明了,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性质成为困扰共产党人的头等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引发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③直至1928年在苏联召开的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斯大林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人才明确了目前所面临的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④明确了革命性质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回过头来去重新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必要,这才引发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这场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这场论战名义上聚焦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实质是要进一步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明白中国社会的性质,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最基本的根据。
⑤从论战的内容来看,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对于中国已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的判断并无多大歧见,但对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相应革命的性质则存在着分歧,由此影响到中国进行的是一场什么革命、怎样进行这场革命的判断。
应该说,冯天瑜先生已经看到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与搞清楚中国革命性质这个根本问题之间的联系⑥,可惜的是他没有辨明革命的理论和一般史学学术理论之间的区别,而对“封建论”的考证只放在“名与实”的学术维度上,并没有从革命理论的角度来看待“封建”概念进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当代社会话语体系的意义,因此就没能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
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选择了“封建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说到底是一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力图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中国社会性质的过程。
当时主张“封建论”的许多学者,并不是不了解西欧封土封臣、领主采邑的封建社会,日本“封土建国”的封建社会和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封土封国、封爵建藩的社会,以及秦以后中国逐步实行了“废封建,立郡县”、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科举制等基本特征,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用“封建”这个概念指称传统的中国社会,也因此用“半封建”这个概念来指称当时的中国社会呢?从建构革命理论的需要来看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要建构革命的理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概括出一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并用一个简明扼要的概念来指称这种社会的性质,以此为基础来形成可以指导革命的理论。
这种理论的建构,如我们对革命理论功能的界定,实际上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其创新的意义在于科学地、全面地概括出了所要研究社会的基本特征,并赋予一种人们既能理解,也能接受的概念来予以指称。
衡量这个概念成立与否,更重要的还不是定义上、逻辑上的严谨性与自洽性,而是看这个理论能否按照历史唯物论来说明本国的社会形态,能否在实践中承担起作为革命理论的历史使命。
使用“封建”概念来指称中国社会的性质,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建构革命理论的需要。
这可以用两个例子来予以说明。
一个是郭沫若在论证中国是封建社会时,对“封建”概念的改造。
另一个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建构。
郭沫若在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中就主张用封建概念来指称战国以后的传统社会。
在论述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时,郭沫若把“封建社会”概念本身作了改造,其所指称的内容已不是西欧“封土封臣、领主采邑”和中国历史上“封土封国、封爵建藩”的社会,而是指称中国在自战国以降直至明清的整个社会形态:“现代的封建社会是由奴隶社会蜕化出来的阶段。
生产者已经不再是奴隶,而是被解放了的农工。
重要的生产工具,以农业而言,便是土地已正式分割,归为私有,而剥削者的地主阶层出现;在工商方面则是脱离了官家的豢养,而成立了行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