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阶段课堂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
不同学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不同学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一学段,学生刚开始学习阅读,要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要着眼于打好基础。
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学生理解了词和句,也就大体理解了课文内容。
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理解词、句为重点。
要引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同时,从一年级起就要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把朗读作为理解词句的重要手段,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指导学生朗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从二年级起开始指导学生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鼓励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丰富语言积累。
第二学段要继续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继续重视朗读和默读的指导。
教学的重点要逐步由词句向篇章过渡,要使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要指导学生开始学习略读。
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到了第三学段,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继续重视词句教学的同时,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整篇课文上。
词句教学的要求有所提高,应使学生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学习课文时,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或补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在阅读。
”课外阅读对学生拓宽视野,性情的培养,人生的成长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名品佳作,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但是,当前课外阅读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兴趣不浓;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量难以保持;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课外阅读时间不断减少;阅读方法指导有效性不高;阅读效果反馈没有很好体现;家庭环境对学生阅读的导向作用不强等。
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指导已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概念的界定: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雨果早就认为“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他还认为“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已经超越了语文学科的范畴,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启迪智慧,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理论依据教育部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具体建议。
“新教育理念”的基本理念: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负责,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指导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指导计划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指导计划。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指导计划。
一、目标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指导计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指导方法为了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方法:1. 日常阅读指导: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如故事书、百科全书等。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在课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2. 朗读练习:通过朗读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选取一些短文给学生朗读,引导他们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3. 阅读技巧训练:教导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筛选信息、捕捉关键词等。
通过练习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4. 词汇扩展:每周选择一些常用生字或词语,进行词汇扩展训练。
可以利用词义解释、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词汇量。
5. 阅读活动: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读字词:通过学习和记忆一些基础的字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 段落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短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3. 理解细节:教导学生仔细阅读并理解短文中的细节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推理推断:通过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5. 文学赏析:选取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指导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练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指导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指导方法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吸收、提高知识和技能不可或缺的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是文字、图片和音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感受文章所表现的爱憎感情,走进文章的意境中去。
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朗读水平。
三是在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阅读的动力,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教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接着教师向学生推荐值得读的书,让学生去自己阅读。
最后让学生向大家介绍或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三、加强课堂的阅读指导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计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要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一直被排在语文四个能力的第一位。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是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围绕这一目的,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正确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诸多方面的能力,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往往运用得不灵活,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按规律认真去培养学生理解的能力,由浅人深,由表及里。
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多读、多看,并联系上下句作出比较加以理解。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训练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差,许多学生的兴趣点还集中不到学习上,同时学生因为单纯,关于未来的激励性也很模糊,所以在缺乏动力懵懂状态下对于阅读感到枯燥,认为没有给他们带来乐趣,许多学生宁愿每天花很长时间看电视,也不愿看课外书。
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他们偏爱于电视声像材料。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研究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研究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研究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实践与探究》课题研究报告2015年秦皇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qhd125kt2015296 课题负责人:董来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的背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
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
因此,学生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导入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只有这样,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探索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2课题的实践意义第一、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适合他们年龄和阅读能力的图书、报纸、杂志等阅读材料。
包括童话故事、小说、诗歌、科普读物等。
打造阅读氛围: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图书展览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阅读时间和空间,陪伴他们一起阅读。
引导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推荐,介绍一些优秀的作品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给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推荐书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鼓励多维度的阅读:除了文学类作品,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与科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相关的图书,拓宽知识面。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升阅读能力。
组织阅读分享和讨论: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表达阅读感受和观点。
这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设计阅读任务和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和活动,比如写读后感、写读书报告、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提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作者:张嫣来源:《青苹果·高一版》2017年第03期小学第三学段是小學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小学与初中教育相衔接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处于逐步养成阶段,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往往在运用知识方面容易有偏差,因此,更多地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母语知识接收、消化和运用的核心。
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导,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课程过程中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和理解能力,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和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划分,小学第三学段主要包括5~6年级的学生,这类学生经过前两个学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是前期的学习往往重视知识的输入,而对知识的加工和输出能力的培养较少。
而第三学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更加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应用,因此,可以说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是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关键。
1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各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具体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看,其培养的目标主要可以归纳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三方面(见表1)。
2 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阅读能力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却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各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2.1 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信息处理意识的关键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每个人身边时刻都充斥着各种信息,而对这些信息进行浏览、分析和理解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获取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无论是从书本上获得的汉字知识,还是通过音频、视频获得的动态信息,都需要通过理解能力的处理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方法教学园地01-11 201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对于学案导学这种模式来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导”的第一步。
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基本会阅读教材,能正确理解词义,并学习小结学习内容。
这个阶段大约两周。
开始三天由老师领学,即逐句阅读,逐句解释,逐段概括。
但每节课仍不得少于20分钟让学生自学、做练习。
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教会学生“粗、细、精”地阅读课文。
“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就是对教材逐字逐句地读,要钻研教材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正确掌握例题格式;“精读”就是概括内容,最好把意义单元段用概括语言写在教材旁边,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住概念、定理和法则。
并不要求每节课都必须“三读”第二阶段:主要让学生适应自主学习这种方式,逐渐形成自学习惯。
这个阶段大约要两个月左右。
具体做法:上课一开始教师指定进度,出示阅读提纲,对疑难之处略作启发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做练习和对答案。
让学生自学必须有30至35分钟时间。
在这期间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聚精会神地自学;教师巡视课堂,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自学情况、检查练习、解答问题及辅导差生(这是老师的主要任务)下课前10分钟,教师按思考提纲提问,或集体纠正、小结。
第三阶段:在学生比较适应这种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加强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这一阶段大约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
这阶段的做法与第二阶段相似,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要学生用自已的语言写笔记或心得,对概念、法则、定理或题型进行正确归类。
这阶段每节课要有35分钟的自学。
第四阶段:学生完全适应自学辅导教学形式,形成良好习惯。
在自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独立性。
这一阶段学生几乎不依赖老师就能阅读自学辅导教材,深刻理解内容,了解各部分之间内容的逻辑联系,能比较准确地总结单元内容,自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也有较好的迁移效果。
第三学段阅读教学
1、命令一:“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 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2、命令二:“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3、命令三:“快救克莱芒!”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天马
古诗二首 马 巩乃斯的马 马背小学 奇 观
雅鲁藏布大 峡谷
浙江潮 红树林 海市 变 化
这儿,原来 是一座村庄
黄河象 楼兰之死 中国一日 韵 味
枫叶如丹
我喜欢 推敲 千锤百炼为 一“绿” 智 谋
草帽记
包公审驴 诸葛亮少年 时代的故事
单 元
课文
一个苹果 古诗二首
第一次读: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怎样指挥自己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3到28自然 段。要求(1)哈尔威船长指挥自救时下达了哪些命令?请用笔画出相关语句。(2)从这 些命令中,你知道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课本上写批注。 第二次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次朗读。在进行第二次朗读时,教 师抓住船长的三次命令深入品读感悟人物品质。(自读、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二、内容安排: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单 元 课文
天马
古诗二首 马 巩乃斯的马 马背小学 奇 观
雅鲁藏布大 峡谷
浙江潮 红树林 海市 变 化
这儿,原来 是一座村庄
黄河象 楼兰之死 中国一日 韵 味
枫叶如丹
我喜欢 推敲 千锤百炼为 一“绿” 智 谋
草帽记
包公审驴 诸葛亮少年 时代的故事
天马
古诗二首 马 巩乃斯的马 马背小学 奇 观
三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方法
三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方法一、引言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阅读理解,学生能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写作则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语文教案中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指导方法,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阅读理解指导方法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并且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1.理解文章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包括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2.提问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或细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3.词汇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预习、词汇梳理和词汇拓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写作指导方法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1.讲解写作要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解写作的基本要点,比如文章结构、段落分析、句子连接等。
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要点,能够更好地进行写作,合理组织思路。
2.激发创作潜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等,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题材。
3.逐步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逐步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例如,先指导学生构思思路,写出提纲;然后逐步填充内容,完善段落;最后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实施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实施建议来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应该合理安排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教学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摘要】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步法”,包括预习、精读和泛读三个步骤。
预习阶段指导学生在阅读前对文本进行了解和预测;精读阶段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重点和细节;泛读阶段指引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整体把握,理解文本的主题和结构。
实施方法包括教师示范、学生讨论、练习和评价等环节。
通过“三步法”,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和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预习、精读、泛读、实施方法、引言、总结1. 引言1.1 引言在本文中,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概念、实施方法等内容,以期对教师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所帮助。
引言部分将首先讨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会引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这一教学方法。
通过引言的阐述,读者可以对本文的主题有所了解,引发读者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内容铺平道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思维,从而提升整体语文素养。
而“三步法”则是基于这一初衷提出来的具体教学方法,通过预习、精读、泛读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增强语文能力。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的概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预习、精读和泛读三个步骤,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三个步骤,学生可以在阅读时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首先是预习阶段,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可以通过浏览标题、插图、注释等内容,了解文本的主题、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把握和理解,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
其次是精读阶段,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注重细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抓住关键信息,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能力,提高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课题报告山东省蒲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许垓小学应后龙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肴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积极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长期实践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合理协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发展方向。
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此使此教学理念更加完善和可行,最终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向前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目的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
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
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
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学习《乡下人家》一课,在理解“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理解这句话时,要多让学生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从而使自己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取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这三个步骤分别是“前期导学”、“阅读理解”和“深度拓展”。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前期导学”。
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解重点词语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初步了解。
在“前期导学”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预备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其次是“阅读理解”。
在这个步骤中,学生开始正式阅读文章,老师可以适当设定一定的任务要求,如阅读后回答问题、完成相关练习、进行小组讨论等。
这些任务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动机和积极性。
在“阅读理解”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入。
最后是“深度拓展”。
在这个步骤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总结、归纳等活动。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深挖文章背后的更多信息和意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在“深度拓展”环节,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的实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文章特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叙事类文本,可以采用情境再现法;对于说明类文本,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对于议论类文本,可以采用辨析分析法等。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学语⽂三年级阅读⽅法指导 阅读可以引导学⽣从⼝头语⾔向书⾯语⾔过渡,虽然⼤部分学⽣都喜欢翻翻互颜六⾊的图画书,但不⼀定每个学⽣都会阅读。
今天⼩编给⼤家分享⼀些⼩学语⽂三年级阅读⽅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学语⽂三年级阅读⽅法指导 ⼀、抓住学⽣⼼理特点,激发学⽣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师。
兴趣对于⼩学⽣的学习来说,具有强⼤的内驱⼒。
只有当学⽣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种负担。
对于低年级学⽣来说,教师不能追求学⽣阅读的质量与数量,⽽应注重学⽣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对阅读产⽣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想读书,要读书。
我充分利⽤每天的早读,与学⽣进⾏“每⽇⼀诵”活动。
我每天早读都分享给学⽣⼀⾸⼉歌,这些⼉歌有的出⾃名家之⼿,有的是与他们同龄的孩⼦的作品,如《草莓》:“草莓,是妈妈的⼝红,常把我们的⼩嘴,涂得好红好红。
”《橡⽪擦》:“橡⽪擦是,最没学问的东西,因为,它所读过的字,都是错别字。
”通过诵读,让学⽣感受诗歌中的乐趣,激发学⽣读书的兴趣和创作愿望。
除此之外,我还利⽤每周的班队课,为学⽣播放⼀个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只是以mp3的格式播放,学⽣只能听见声⾳,看不到故事内容,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阅读的强烈愿望。
如《不⾼兴和没头脑》的故事播放之后,学⽣对故事中的主⼈公产⽣了强烈的好奇⼼,班⾥⼏个孩⼦都购买了这本书,并且拿到班⾥和同学们⼀起阅读。
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充分利⽤绘本图画,激发学⽣的想象⼒ 好的绘本不仅仅是在讲述⼀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学⽣提升观察⼒,丰富他们的想象⼒,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
简明的⽂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的想象⼒与创造⼒得以⾃由驰骋。
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读图能⼒与想象能⼒的培养。
在“共读⼀本书”活动中,我与学⽣⼀起分享了《⼀直爱你,永远爱你》、《最奇妙的蛋》、《爷爷⼀定有办法》等绘本故事。
读书时,我充分利⽤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将绘本的图画展现在学⽣⾯前,让学⽣充分观察图画,描述图画内容,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步步带领学⽣⾛进故事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一、阅读理解指导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以下是一些教学指导:1. 预读和导入在开始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关键词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
这有助于学生构建阅读框架,提前理解文章。
2. 理解关键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细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如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这些信息,促使他们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3. 推理和推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和推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联想和思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4. 理解主旨和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气和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5. 多样化的练习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续写故事等,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写作指导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1. 写作主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写作主题,如描述自己的家乡、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感受和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等。
2. 框架和结构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写作框架和结构。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首句概括、中间展开、结尾总结的写作结构,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词语选择、联想和类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4. 表达观点和思考写作是学生表达观点和思考的机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使文章更富有个性和深度。
5. 修正和修改写作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修正和修改,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探究阅读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方法。
一、准备阶段在开始阅读之前,孩子应该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预读孩子可以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的标题、小标题、插图和部分段落,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将注意力集中在将要阅读的内容上。
2. 了解生词孩子在阅读前,应该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在不了解的生词前,孩子可以通过上下文的信息来猜测词的意思。
如果猜不出来,可以查找词典或者请教老师。
3. 讨论背景知识如果文章涉及一些孩子不熟悉的主题或者背景知识,可以让孩子通过讨论、观察或者其他方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二、阅读阶段在进行阅读时,孩子应该采用一些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1. 细心阅读孩子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材料上,仔细阅读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尽量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如果不理解某个词或者句子,可以通过猜测、回读等方式去解决。
2. 刻意思考阅读过程中,孩子要不断思考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展开思维,思考文章的意义、作者的意图等。
思考的过程可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标注重点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可以使用铅笔或者荧光笔标注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以便于后续的复习和理解。
标注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4. 阅读速度孩子在阅读时,要适当控制阅读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
适当的速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路。
三、阅读后的处理阅读完文章后,孩子应该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工作,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 总结归纳孩子可以对所读文章进行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可以通过口头的方式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总结。
2. 复述或讲解把所读文章的内容以自己的语言复述或者讲解给他人听,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课堂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
效果,通过多方面论证,语文课堂阅读指导方法教学适合我校的语文课改。
所以,本学期起,我们也尝试这种课堂阅读指导方法。
所谓“课堂阅读指导方法”,就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备课、上课活动。
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思想、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避免了知识、思想支离破碎的现象。
如何实行课堂阅读指导方法?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实行的。
总体思路: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实行整体体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益。
实施策略:主题阅读教学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但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两套教材,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增大课堂阅读容量。
所以教师教学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 围绕单元主题,创设单元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重组教学内容,扩大阅读量。
3. 坚持一多三少,优化教学过程。
即:多读书,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读书,少做题教师们在课堂上少讲,精讲,从而为主题阅读拓展空间。
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增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摒弃不必要的环节,形成以一篇课文带1篇课外教材的辐射阅读式。
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阅读”备课模式,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
具体要求:(一)单篇引路,以文带文以每个单元的4篇课文为主,尤其是精
读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精读课文的学习不要面面俱到,教师设计问题要少,抓住每课的中心设计问题,在研读重点段落上下功夫。
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学习方法等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为拓展的1篇自主阅读文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习得方法。
(二)单元整合该环节要将本单元其他作品实行整合,在同一课堂上比较阅读、交流收获。
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同一个或相近的主题来编排的,可在这个课堂上比较共性与特色,尝试用单篇教学得到的方法实行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领悟,强化对一些表达方法的理解,增加阅读积累,提升阅读水平。
此课型要用1课时。
(三)主题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相对应的主题阅读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 延伸学生的学习触角,感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的过程,增加积累,使学生在持续地积累中提升语文素养。
用3-5课时实行主题阅读材料的自主阅读。
边读边做赏析性的出色摘抄笔记(包括字、词、句、段),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过程:⑴出示学习目标;⑵出示自学提纲;⑶学生自学,小组交流;⑷展示点评,师生互动;⑸回顾目标;⑹当堂检测。
课堂阅读指导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学生才华得到表现,体现了主动而愉快学习;学生在学
校过程中容易找到成就感,学习兴趣浓厚。
有利于节约时间,达到高效学习目的。
有利于课内、课外阅读的联系与互补。
把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文为单位,组织教学,用大语文教学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文环境中学习,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培养,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语文课的效率和质量,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
我校第三学段学生要以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模式为前提,在实验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交流学习活动。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构建高效、自主、互助的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实施前:确定教学环境、准备教学资源
活动二:
活动三:。
实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