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近代)【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明代前期诗文批评与台阁体(一)历史背景在元蒙的奴役统治被推翻与统一的明帝国建立后,朱明王朝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采取八股取士、提倡程朱理学等措施巩固其统治,严密钳制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思想。
(二)明代前期诗文批评1.明初的诗文批评主张(1)宋濂为“开国文人之首”,他提倡文章应该明道致用为维护“三纲六纪”服务;取径欧阳修、韩愈以溯源《六经》,正是符合新王朝整饬封建秩序要求的。
(2)高启论诗主张广泛模拟前代各家的长处,林鸿、高棅则专崇盛唐,都已透露出复古的端倪。
2.特点宋濂对杨维桢的崇扬中表现某种异端倾向,刘基早期诗论的强调诗歌讽刺政治、批判现实的作用,高启自叙其诗时显示的诗人自觉意识。
方孝孺“文之为用,明道立政”等基本观点,与其师宋濂是一脉相承的。
(三)台阁体1.从永乐以至成化、弘治一百年间,文坛上出现了平庸芜弱、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和“专作理语”的性气诗。
2.产生原因:这是当时统治阶级有意识提倡以及知识分子处在专制压迫下和比较安定的环境中精神萎靡的产物。
3.台阁体的领袖人物:“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
4.台阁体文学特征:专摹欧阳修散文中平舒柔婉的风格,推崇唐诗而着眼于“以其和平易直之心,发为治世之音”。
5.消极影响:这样上行下效,使诗文都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
6.台阁体的后期人物李东阳,力主规模唐诗格调,开复古文学运动的先河。
二、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理论与唐宋派(一)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理论1.前七子(1)明中叶以后,弘治、正德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
(2)文学主张:高唱“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渊奥文辞和高古格调相互标榜。
(3)积极影响:打倒了数十年来风行的台阁体,也有力地批判了理学者流的性气诗。
(4)局限性:他们片面地强调一切文学都是越古越好,全盘否定东汉以后的散文、魏晋以后的古诗和盛唐以后的近体诗。
这就违反了文学的时代性和发展规律。
2.后七子(1)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等。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宋的诗文批评【圣才出品】
第2章南宋的诗文批评2.1复习笔记一、吕本中和张戒(一)吕本中1.吕本中及其著作(1)吕本中,字居仁,寿州人。
(2)著作:《东莱先生诗集》、《紫薇诗话》、《童蒙训》等。
(3)对江西诗派的贡献:江西诗派之称则是他率先提出并为大家所接受的。
2.吕本中的文学主张:论诗强调活法和悟入(1)活法说①含义:活法,是指作诗的一种方法,悟入为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的门径。
②他认为,作诗既要重法,又要能活用其法。
重法就能规矩备具,能活用又能摆脱规矩,自行变化,而始终不背于规矩。
③吕本中所讲的活法,主要是关于用字造句一方面的问题。
(2)关于如何掌握活法的运用:吕本中提出了“悟入”说吕本中认为,诗人要掌握活法,必须从领悟中得来,而领悟又必须从勤学苦练的实践工夫中得来。
一旦有悟,触类旁通,就可达到艺术技巧的神妙境界。
(3)影响:活法、悟入的原理,曾为江西派诗人以多种方式反复称说。
4.吕本中对江西诗派的批评和发展(1)吕本中作过《江西诗社宗派图》,推崇黄庭坚,倡活法、悟人之说,对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他也有超越于江西诗派的地方,他劝人学习李白、苏轼的诗来挽救江西诗派作品规模狭小、缺少波澜的弊端,已播下了后来陆游、杨万里、姜夔等对江西诗派反思的种子。
(二)张戒1.张戒简介(1)张戒,正平人。
(2)著作:《岁寒堂诗话》。
(3)文学影响:张戒之作,是比较具有思想体系的,为严羽《沧浪诗话》的前驱。
2.张戒的文学主张(1)言志为本①基本观点:张戒论诗,推演《诗大序》旨意,强调兴、观、群、怨的作用而以言志为本。
②具体观点a.张戒提出“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志”,实当指诗歌作者的主体意识。
他认为言志咏物兼而有之的是李白和杜甫。
b.张戒在主张诗以言志为本的同时,又强调“思无邪”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在人的情志之中,总是有邪有正,诗人既能言志,又能无邪,才能符合《诗经》之本旨,才能发挥“兴观群怨”的作用。
③评价a.张戒所讲的“思无邪”,要求很严格,指出自建安七子至宋世诸人,不落邪思的只有陶、杜二家,这自然是过于偏狭的。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3.1复习笔记一、古文运动的前驱者(一)萧颖士、李华、贾至萧、李、贾三人早在玄宗天宝年间即已从事于文章复古。
1.萧颖士(1)萧颖士,字茂挺,郡望兰陵。
《全唐文》存文两卷。
(2)文学观点:重名教和复古的倾向①萧颖士重政教,认为作文的目的,只应是阐扬道德教化和宣明事实。
②萧颖士轻审美,对骈俪文体不满,认为作者若耗精力于描绘物象、追求奇丽,其文必浮浅而乖于正道。
(3)表现萧颖士曾评论历代文学。
所肯定者,均为晋以上文士。
①南朝仅裴子野因著《宋略》与其专心史学的志趣相合,故受到称赞,其他众多的诗文作者均在不加论评之列。
这本身显示了复古的倾向。
②在晋以上文士中,给以好评的,主要是议论政教而见解卓著者,以及好深沉之思、写作子书者。
2.李华(1)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人。
《全唐文》存文八卷。
(2)文学特征:文辞较之萧颖士更少骈俪成分而多散行之气。
(3)文学主张:论文强调宗尚儒家经典,发挥政教作用①具体观点:李华认为作者之志应合乎儒道,而由文章见作者的行事和世之盛衰,探求人伦、治乱之理。
若文章不能发生这样的作用,而徒求文辞之工,则不足取。
②表现:李华曾论及历代文章。
李华所肯定的只是儒家一系的著作,而屈、宋以下的文学发展全被否定。
③评价:李华认为后世有力量者不懂得文章须宣扬儒道、服务于政教的道理,懂得其道者却无力量以拨乱反正,故文章之道日益衰微。
这样的观点当然是颇为狭隘的。
3.贾至(1)贾至,字幼几,一作幼邻,河南洛阳人。
《全唐文》存文三卷。
(2)文学主张:由教化的立场出发,与萧颖士、李华一样,颂扬三代《五经》之文,而全盘否定《楚辞》以下的文学发展。
(3)评价:其态度也是十分偏狭的。
(二)独孤及、梁肃和柳冕1.独孤及(1)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
有《毗陵集》。
(2)文学主张①独孤及推崇《六经》是不可企及的文章典范,而以《楚辞》、汉赋为文风浇讹之源。
贬抑屈、宋,是当时复古者共同的论调。
②独孤及除尊经之外,很重视两汉文章。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北宋的诗文批评【圣才出品】
第1章北宋的诗文批评1.1复习笔记一、宋初的诗文批评(一)柳开1.柳开及其著作(1)柳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
他因慕韩愈、柳宗元为文,曾名肩愈,字绍先。
(2)著作:《河东集》。
2.文学主张:柳开率先提倡古文与古道(1)柳开的的推尊韩愈之文,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中所表现的“道”。
韩愈所用的是古文,明的是古道,这正是柳开所遵循的道路。
他把“道”和“文”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自命为是这个道统与文统的继承人。
(2)柳开的“道”主要指古代儒学中的道德伦理观念。
他认为要阐述道必须采用古文。
他明确指出文章是明道的工具,工具不良,会损害道。
柳开兼顾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但他反对“辞之华于理”,却不反对“理之华于辞”,存在贬抑艺术美的倾向。
3.评价(1)影响:他所讲的“理”和“实”的内容,或许对北宋政权统一与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意义。
(2)局限性:他的思想毕竟缺乏新意与进步内容,甚至儒家文论中批判现实与关心民生疾苦的因素也未见突现,而片面强调“文取于古”,显然偏离了唐代古文家韩愈、柳宗元理论前进的轨辙。
(二)田锡1.田锡及其著作(1)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
(2)著作:《咸平集》。
2.文学主张(1)田锡十分注重文学创作的谏讽作用,而在其间寓有深挚的感情田锡突出“抒深情”于讽刺诗的首要位置,“情”字既指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包括民众“下情”。
(2)认为文学创作应出于真情实意,符合人的本性与自然规律,体裁风格多样而不拘于一格①田锡讲“道”与“文”的关系,是强调“文”与“道”的自然契合。
②田锡关于“道”与“文”、“常”与“变”的论说中,既有关心现实、注意文学的美刺教化和社会作用的因素,也有尊重个性、感情之解放的浪漫意识。
(3)田锡提倡“文有我”,亦“我有文”①具体观点:田锡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自然界运动和文学发展的壮观,故而胸怀开阔,对散文、诗歌、辞赋以至骈文等各种文章体裁都不加轩轾,同时广泛展示许多流派作家各体作品的不同特色,主张根据自己创作意图的契合而选择吸取参用,不受拘束。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圣才出品】
第6章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6.1复习笔记一、金人瑞(一)矛盾的思想认识1.金人瑞思想复杂而又矛盾的原因(1)金人瑞困苦的生活、低下的地位使他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百姓的疾苦。
(2)儒家思想构成了他的思想核心,佛道两家对他也有很深影响。
(3)明末政治的极端腐败,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清初统治的野蛮专制,民主思想的逐步抬头,都给他的思想打上了烙印。
(4)他不满黑暗现实和政治压迫;但他并不反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是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
2.金人瑞在批本《水浒》中矛盾的思想认识的具体表现(1)反对人民起义,维护封建正统的表现①基于对造反为“盗”为“贼”者的否定,金人瑞竭力反对招安并称扬《水浒传》为“忠义”。
因此,金批本《水浒》以“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作为全书的结束,不取宋江受招安以后的情节。
②他对宋江的攻击的描写主要目的是为了“擒贼先擒王”,通过否定宋江来否定《水浒传》的“犯上作乱”。
(2)评点的进步性的表现①金人瑞却又是个主张“要放普天下人出头”的人,反对统治者无限制地压榨人民,而要求给百姓以安居乐业的条件。
金人瑞的评点又坚持了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的创作精神。
②金人瑞评点《水浒》的进步性,还表现在他对受迫害的人民及其某些反抗斗争是同情的、赞美的。
(二)出色的艺术分析1.人物论(1)金人瑞将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问题明确地提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并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①具体观点: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塑造人物形象。
②影响及意义:他将创造有性格的人物形象作为衡量小说艺术成就高下的根本标志,这是在我国小说批评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2)金人瑞基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视,就在叶昼“同而不同”论的基础上,对《水浒》中的人物个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①具体表现: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对几十个《水浒》人物一一作了评论,其中有的分析还相当细腻。
②金人瑞人物个性分析的特点a.金人瑞在分析人物个性时,注意到了性格的多重性。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文批评(一)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文批评1.开明知识分子文学新变的主张(1)背景及原因:l9世纪中叶前后外国资本势力侵入,农村自然经济加速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滋长,封建阶级也产生了分化,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发出改革内政、取法西方、抵抗侵略的呼声,也提出文学新变的主张。
(2)首开风气的人物:龚自珍、魏源①龚自珍的文学主张a.在文学上揭橥“尊情”“宥情”,以充分抒写情感和完满地解放个性为创作首要条件;b.提出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泄天下之拗怒”作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要求文学作品集中反映客观世界的美好事物和表达广大民众强烈心声。
②魏源的文学主张a.具体观点:魏源认为诗文纂辑具有“考治”、“辨学”、“合听”、“合观”作用,强调诗歌的“言志”、“发愤”与“比兴”手法的结合,表现出对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视和一定的民主思想。
b.评价:他以“其道常主于逆”来评定龚自珍的学术和文章,更鲜明地显示出他们追求变革现实的精神。
③对龚自珍、魏源文学主张的评价:龚、魏在学术上都属于“托古改制”的今文学派,文学上既崇尚创新,也涂着复古的色彩。
(3)其他代表①冯桂芬突出诗歌在沟通“上下之情”方面的作用。
②王韬强调“自抒胸臆”,表现自我。
2.桐城派“姚门高第”的文学思想(1)方东树捍卫桐城文统表现出相当坚决的态度,并以桐城论文方法论诗;但也承认“文无古今,随事以适当时之用而已”。
(2)姚莹注意时事及与龚自珍、魏源思想交流,论文尚“奇”,注重“经济世务”的内容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曾国藩致力于支撑桐城文统,联络了一批文人,称为湘乡派①曾国藩的具体观点:他注意文学的“怡悦”作用,又突出“经济”与“雄奇瑰丽之文”以补救姚鼐文论首标“义理”的空疏和文风偏于庸弱之弊。
②湘乡派的总倾向:力图重振奄奄待绝的桐城旧门楣。
③湘乡派中有的成员和弟子如郭嵩焘、吴汝纶的文艺评论中也是有某些较好见解的。
(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文批评1.太平天国时期的诗文批评(1)太平天国曾猛烈地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采取过严厉而简单的禁书运动。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金元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成就(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发展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发展是其文化特殊成就的标志,宋文坛呈现群星灿烂的繁盛景象,这是其文化普遍高涨的一种体现。
1.原因(1)宋王朝任用文官,并重言职,对科举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吸收新兴知识分子。
(2)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与文化均迅速兴盛起来。
2.繁盛景象的表现(1)从宋初到中期,王禹偁、田锡以至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系列知识精英,以其卓识宏才,竞胜于文战之场而登上历史舞台,畅抒其怀抱。
(2)欧、苏等的诗文词赋诸体创作与文学理论造诣都达到历史上第一流水平。
(二)诗文革新运动的盛景的表现1.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首先是反对太学体与西昆体末流之弊,倡导内容充实、风格自然而丰富多彩之作。
2.苏轼对文艺创作的内部与外部规律更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3.此外如梅尧臣、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黄庭坚等,在文学观与具体诗文批评许多方面均有自己的建树。
(三)诗文革命运动的具体观点1.北宋诸家大都强调以“道”为文之内容但对“道”的理解以及“道”与“文”关系之处理则大有不同。
(1)欧阳修的“道胜文至”、“事信言文”等说,既突出了“道”的时代现实意义,并肯定“文”的独立地位。
(2)苏轼所说的“道”既指客观事物规律,而将创作的形象思维与艺术表现手法的作用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2.文章的语言方面(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主流大都崇尚自然之美而反对浮华不实与艰深模拟,保证“古文”朝着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
(2)含义①欧、苏等家说的“自然”,包含着对文采的高要求。
②他们提倡古文却并不否定骈俪。
3.欧阳修论诗(1)重视美刺劝戒,触事感物,并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的生活遭遇和社会实践对于创作成就的重要作用。
(2)影响及意义:他首著《诗话》,开创一种自由活泼而具有多功能机制的诗歌批评形式,从此作者蜂起,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大景观。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文学、言、辞、文章(一)先秦两汉时代1.“文学”的含义(1)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
(2)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
“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
“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
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
(3)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2.“言”、“辞”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资料。
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
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
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
(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1.“文章”的含义(1)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①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②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2)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①“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②汉代则在沿用其旧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一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或指具有写作才能。
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
2.“文章”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文章”既指写作,则与今日“文学”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文学”。
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
3.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1)“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
(2)“文学”也仍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但与先秦两汉相比,又有重要的变化:由于在知识分子中,写作渐渐成为极普遍的事,写作能力几乎成为士人文化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文学”自然而然地常常包括了写作之意,而可以理解为常兼指文章与博学两方面的意义。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七编【圣才出品】
第一编先秦两汉一、名词解释1.放郑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
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
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
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2.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
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研究形态。
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
3.春秋笔法(南京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风、雅、颂(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由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成的。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的小说批评【圣才出品】
第3章明代的小说批评3.1复习笔记一、历史小说论(一)蒋大器1.《三国志演义》概述(1)文学地位:长篇通俗小说《三国志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它是我国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的一部。
(2)文学影响:不仅激发了大批作家创作历史小说的热情,而且也将小说理论批评引进了一个新的领域。
(3)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的刻本:嘉靖年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2.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1)概述: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三国志演义》的文章,也是我国第一篇通俗长篇小说的专论。
(2)高度评价:这篇序文并不局限于对一本书的评价,而是高屋建瓴,从讨论历史小说的特点和意义来批评《三国志演义》,因此颇具理论色彩和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3)蒋大器在文中指出撰写史书的重大意义:编写史书不是纯客观地记录一些历史现象,而是要认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鲜明地表示作者的态度,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教育意义。
这应该是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共同之点。
(4)蒋大器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典范,提出了编写历史小说的三点原则意见①历史小说的内容当依据史实,有所损益具体观点:历史小说既然编写的是历史事件,当然要以历史记载为依据。
但历史小说不能照录史书,而要“留心损益”,加以适当的剪裁和创造。
②历史小说的形式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文质彬彬。
③创作历史小说当有所寓意,赋予一定的思想意义蒋大器强调小说的通俗性,主要也就是为了“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不但获得历史的知识,而且理解作品的寓意,读后“有所进益”。
(5)影响及意义蒋大器的这些观点,反映了他具有明察历史小说艺术特点的慧眼,也具备了为民众考虑问题的进步立场。
这就决定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不仅为批评长篇通俗小说写下了崭新的篇章,而且奠定了我国历史小说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正史之补说1.林瀚,字亨大,号泉山,闽县人。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3章刘勰《文心雕龙》3.1复习笔记一、绪说(一)刘勰和《文心雕龙》1.刘勰《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它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丰富经验,论述比较全面,体系比较完整,开创了我国文学批评的新纪元。
2.刘勰及其著作介绍(1)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
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依沙门僧佑十余年,博通佛教经论。
受到爱好文学的昭明太子萧统的敬重。
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
(2)他的著作,除《文心雕龙》外,今尚存《梁建安王造石城寺石像碑》、《灭惑论》两文,均为宣扬佛理的作品。
3.《文心雕龙》全书的结构最后一篇《序志》是自序,介绍了写作的动机、宗旨和全书的结构。
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
(1)《原道》至《辨骚》五篇是全书的枢纽、总纲,表明了著者的基本文学思想和指导写作的总原则。
(2)自《明诗》至《书记》二十篇是各体文章分论,分别论述了各体文章的性质、历史发展、代表作家作品和写作要点。
(3)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为写作方法统论,打通各种文体,研讨构思、篇章结构和用词造句等问题。
(4)自《时序》至《程器》五篇为杂论,论述了文学与时代及自然景物的关系、作家的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态度与方法等问题。
(二)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宗旨和条件1.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宗旨在于指导写作(1)刘勰撰写《文心雕龙》,宗旨在于指导写作,纠正当时他认为不良的文风。
全书的前面三个部分,在论述中都鲜明地贯穿了指导写作的立场。
(2)但全书涉及到不少文学理论问题,并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又系统评述了先秦到南朝初期的文学发展与重要作家作品,有许多精辟的看法,因而它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价值。
2.刘勰对过去文论持比较客观的态度刘勰对过去文论所持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
“唯务折衷”,期于至当的态度,使他能够广泛地继承过去文论的有益经验,提出新见解。
3.刘勰著成《文心雕龙》的内外条件(1)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文学特点的认识日趋明确,文学创作较多地摆脱了过去常常依附于学术著作的状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明代)【圣才出品】
第五编明代一、名词解释1.性灵说(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南开大学2013年研)答: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
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
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2.公安派(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中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在创作上,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但也有些作品过于率直浅俗。
3.童心说(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童心说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4.三言二拍(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隋唐五代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一)隋唐五代的文学创作1.总特征隋和五代为期短促,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成就都远逊于唐代。
2.三个历史阶段划分依据: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主要倾向。
(1)隋和唐代前期①大致包括隋代和一般所说的初、盛唐,由隋文帝建国迄于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共约一百七十年;②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倾向:在批判南朝文学的基础上确立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的新标准。
其中主要是追求风骨和要求作品有深沉的感慨,关心现实。
(2)唐代中期大致由安史之乱至唐文宗初年,约七十余年。
重要内容:①要求诗文为政教服务,即有关“新乐府”和“古文运动”的理论;②反映当时诗坛追求清雅和奇崛倾向的言论。
(3)晚唐和五代由文宗迄五代末,约一百二三十年。
①特征:文学批评已近尾声。
②影响和意义:关于诗歌“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理论可视为长期以来要求景物描写有悠远韵味这一审美趣味的明确表述,在意境说形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二)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1.隋唐五代文学批评的显著特点(1)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论同时发展①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行不悖,许多批评家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
②唐代与前代相接续,文学批评似乎是走了一条曲折的、螺旋形上升的道路。
(2)诗歌批评的迅猛发展和诗、文批评的分道扬镳原因:唐代随着诗歌创作的极其繁荣出现了大量的诗歌评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同时,古文家的言论,往往专谈散文或着重谈散文。
他们在诗歌方面的观点,与其古文方面的观点并不相同。
这样,就使诗文批评分道扬镳的现象比较明显。
2.隋唐五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形式隋唐五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有诗、词、散文和小说。
(1)在文学批评中获得充分发展的是诗文批评。
(2)文人词的兴盛在晚唐五代,理论上的反映还不多。
(3)小说,当时地位不高,文人多视为游戏之作,因此创作成果虽然丰硕,在理论上却几乎没有反映。
二、重视政教作用的文学观(一)隋初和唐初隋唐五代文学批评中,强调政教作用的观点的出现,常与政治历史环境有关。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2章南北朝的文学批评2.1复习笔记一、文笔说(一)文笔说的由来和定义1.魏晋时期:随着各种体裁文章的大量涌现,在论述文体、著录和编集作品时,人们往往将诗、赋、铭、颂等押脚韵的体裁归为一大类,将诏、奏、表、论等不押脚韵的体裁归为一大类。
这样以有韵、无韵区分文体的做法,颇为简便易行。
2.南朝时,更将押韵者称为“文”,不押韵者称为“笔”。
颜延之将文、笔对举,显然是指两大类不同的作品。
这是今日所见以文、笔分指两类文体的最早的资料。
3.刘宋时期:将文、笔的定义说得十分明白。
说此种概念始自“近代”,即大体上始于刘宋时期。
《文心雕龙》是按当时人区分文笔的习惯来安排其篇章结构的。
4.从表面上看,萧绎的说法似与刘勰不同,没有明确提出以有韵无韵为文笔之分,但其实大体上是一回事。
萧绎这里并未列举笔和文所包含的所有文体,在“文”中只举出了诗歌。
这并非说诗以外的有韵文体便不属于文,只是表明诗歌在其心目中地位重要、被认为是“文”中最主要的体裁罢了。
这也是当时人普遍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又流行“诗笔”之语。
5.唐代及其以后:文、笔作为区分文体的用语,初唐人仍然沿用。
由于唐代诗歌创作极盛,故诗、笔的说法尤为流行。
后来由于唐、宋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诗与“古文”渐渐成为最重要的两种体裁,而古文又被称为“文”、“文章”,于是人们往往将诗、文对称,而南北朝文笔、诗笔之义日渐湮没。
至清代,有学者重新提出并加以考证。
(二)文笔说所反映的审美观念1.萧绎其人:萧绎(508~555),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丹阳东)人。
梁武帝第七子。
封湘东王,后即帝位于江陵,即梁元帝。
著述甚富,今有《金楼子》及《梁元帝集》,皆后人所辑。
2.萧绎概括诗歌特点所反映的审美观念:言及文笔之语见《金楼子·立言》(1)萧绎认为古代知识分子所从事者大致可分两类①传授儒家经典,称为“儒”;②屈原、宋玉、枚乘、司马相如那样写作辞赋,称为“文”。
(2)今则可分四类①谨守儒家经典的“儒”。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的诗文批评与词论【圣才出品】
第1章近代的诗文批评与词论1.1复习笔记一、龚自珍、魏源及其他(一)龚自珍1.龚自珍概述(1)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琢人,号定庵,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
晚号羽琌山民。
浙江仁和人。
(2)著作:有《龚自珍全集》。
(3)文学主张:他在学术上认同经今文学派,提倡通经致用,尖锐地揭露当时的专制统治和社会腐败,呼吁变革。
(4)文学批评的特点及其原因:与其哲学思想与政治观点密切相关,他的文学批评也富有新的时代特点。
2.龚自珍文学批评的核心:“尊情”说(1)龚自珍对“尊情”说的表述①《长短言自序》说明龚自珍的词作都是有情而发,尊情而作,畅情而成的。
②“尊情”的含义:心无成念,一无拘束,情之所至,自由驰骋。
③“畅情”的含义:“畅于声音”,即抑扬顿挫,悲歌慷慨,哀怨怒愤,一寄于声。
(2)“尊情”说的基本观点:创作要完全尊重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并充分地表达好这种感情。
3.龚自珍的“尊情”说的独到之处和超乎前人的地方(1)强调抒发衰世之哀怨拗怒之情①基本观点:龚自珍强调文学与时代、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②具体观点a.怨恨、悲愤、拗怒之情,就是龚自珍所尊之情。
b.龚自珍大胆地揭示当前的社会是“衰世”,呼吁诗人反映时代的危机,抒发哀怨拗怒之情。
③评价:虽然仍然是从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家内部发出的声音,但已经打上了新的时代的烙印,具有启蒙意义,对后来者批判和否定整个封建社会起了积极的开风气的作用。
(2)提倡在“自尊其心”的基础上写真情①龚自珍的“尊情”说要求在创作中表现真情的两方面内容a.一方面要求文学作品抒胸臆,达真情;b.一方面批判了当时文坛上弥漫的说假话、空话的虚伪文风。
②龚自珍对于“伪体”的猖獗十分痛恨。
龚自珍斥伪体,重真情。
③龚自珍所宣扬的“童心”与“真情”的影响及意义:把矛头指向了封建末世特别猖獗的理学说教和专制思想的,具有反对封建禁锢和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的。
(3)提出“完”这个人与诗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①原因:龚自珍认为“人才如其面”,各有其个性特征,文学创作表现真情实感,也就能使作品显露出鲜明的个性,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年文学理论基础(代码 807)真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 8 分,共 40 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2.叙事学 3.隐含读者 4.发愤著书 5.春秋笔法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 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 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 律,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3 / 127
圣才电子书
4.发愤著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
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
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诗论【圣才出品】
第3章清代前中期诗论3.1复习笔记一、王士禛(一)王士禛概述1.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
2.作品:著有《带经堂集》、《渔洋精华录》等,张宗楠辑其论诗之语为《带经堂诗话》;又编有《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
3.文学地位:继钱谦益、吴伟业以后的一代宗匠。
4.文学影响:由他理论上总结提倡,并通过创作所体现的清和平远、悠闲澹泊的诗风和“神韵”学说,在他自己的诗学系统中逐渐成为主要的方面,也在当时繁多的诗歌风格和诗学相互竞长局面下脱颖而出,改变风气而成为诗坛的一种主流倾向。
(二)生平论诗凡屡变1.王士禛以标举“神韵说”著名,但其一生诗学也有一个丰富、变化和发展的过程(1)他的诗论经历三次变化,初“惟务博综该洽,以求兼长”,又以宗唐音为主,继而“越三唐而事两宋”,最后又重举“唐贤三昧”的旗帜。
(2)他始终既爱唐诗,兼取宋元,不同时期有所专注,却不限一格。
(3)他每个阶段诗歌主张的提出,皆是他个人诗学向往与补救诗坛偏弊的动机两者的契合,其重点会有不同,而基本立场实仍一致。
2.综观王士禛的诗学,有自己独特的造诣,也比较全面,然而长期领袖诗坛,企图补偏救弊、调和折中而仍不免时有所偏而致弊,努力另辟蹊径、矫变流俗而不免于徘徊旧辙,他的成就和不足皆可由此而见之。
(三)《仿元遗山论诗绝句》1.评价:这组论诗绝句历论古今诗作,颇有系统。
组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诗学观点,他后来诗学思想的发展也并不影响他于这些观点持久的拥有。
2.组诗评论的范围:起自建安诗歌,重点是论析唐宋诗人,对于明代诗歌的评说也比较集中,最后两首是王士禛学诗经历的自述。
3.组诗的总体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三点(1)崇尚天机自呈和风怀澄澹①王士禛肯定诗人作诗要善于炼字,但是显然炼字不应减省诗的自然风致。
②他欣赏澄澹清远的诗歌。
后来他集中地倡说“神韵”,是以上见解的进一步发展。
(2)博采兼宗唐宋元诗家①王士禛受到前后七子的影响,诗尚唐调,又能紧随学宋的新变并弄舟潮头而产生影响。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1章先秦的文学批评1.1复习笔记一、《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一)美刺和言志1.《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第一部总集在《诗经》的少数诗篇中,有些作者表达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态度,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朴素的认识。
(1)在我国,很早就有将文学创作与社会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
这种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人物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在以后的《诗大序》中,就发挥成为“美刺”说。
(2)在很早的时代,人们就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
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概括,就是“诗言志”。
(3)“诗言志”的说法,与《诗经》中所体现的观念相一致。
即使这一说法正式提出较晚,也还是可以视为西周、春秋之际人们对于诗歌性质、功能的认识的一种概括性表述。
2.美刺和言志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诗歌的一种认识作者通过诗歌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于社会中人和事的观点和态度,并且希望诗歌对社会、政治发生影响。
这种认识,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其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早在先秦时代。
(二)观志和观风1.从作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美刺;从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志”和“观风”。
2.“观志”赋诗者既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听诗者所观、所知之志也并非作诗者之志,并非诗歌的原意,而是与原诗无关的赋诗者之“志”。
3.“观风”“观风”见于记载比较晚。
虽然周代未必有完备的采诗制度,但可能有过采诗观风的事实。
据《左传》、《国语》记载,西周的开明统治者很重视从诗歌中了解下情,以利于改进政治。
《左传》、《国语》所说公卿列士以至盲瞽乐师所献的诗歌,可能有的是自己的创作,有的是别人的作品。
不论如何,可知统治阶级中某些人是重视通过诗歌考察民情的。
(三)三不朽1.《左传》、《国语》中还记录了一些人们关于言辞的说法,也关系到文学批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记三不朽之说,就对于后世很有影响。
2.对于三不朽的评价:穆叔的三不朽之说,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看法,它表明了他们对于言辞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言辞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功业之下。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第3章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3.1复习笔记一、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一)梁启超的小说理论批评1.我国近代小说理论的新局面,是随着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并大力提倡“小说界革命”而出现的。
2.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强调各体文学为他们的政治运动服务时,特别注意到小说通俗易传,便于开通民智的特点。
3.“小说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1)梁启超在1896年《变法通议》的《论幼学第五·说部书》中,就开始主张革新“读者更多于《六经》”的小说的内容。
(2)1897年,他在为《蒙学报》、《演义报》作序时,进一步指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为“教小学,教愚民”,而小说是其中最有力的工具。
(3)1898年10月,在日本创刊《清议报》,强调写作“政治小说”,并发表了由他亲自翻译的当时日本著名的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其序即有名的《译印政治小说序》。
(4)1902年春,他又创刊了《新民丛报》,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两剧,表达了创作小说戏曲的目的,务在“振国民精神”,“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
4.梁启超的《新小说》杂志(1)历程:1902年11月在横滨出版,1906年1月停刊,共24期。
(2)特点:我国第一种近代新型的小说刊物。
它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理论、笔记等。
(3)《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发表①性质:具有纲领性的小说理论文章。
②特点: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号召。
③影响:在整个文坛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迅速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小说革新运动,使小说创作和理论批评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4)《新小说》杂志的影响及意义:梁启超等进行小说革命的最重要阵地①它不仅发表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新中国未来记》、《黄绣球》等重要小说作品,而且发表了《论文学上小说的位置》、《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等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②从1903年第七号起,梁启超还仿照诗话、词话的体例,创设《小说丛话》的专栏,带头撰写和亲自组织短小活泼的理论性文章,在小说批评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魏晋南北朝)【圣才出品】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一、名词解释1.建安文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建安文学是指以“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为代表诗人的建安时期的文学创作。
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2.建安风骨(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2年研)答:建安风骨是对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俊爽刚健风格的概括。
建安文学以曹魏集团为中心,主要成就在诗歌。
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3.建安七子(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建安七子是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七人的合称。
七子之中除孔融外,均依附曹氏政治集团,都是邺下文人集团中的杰出人物。
建安七子的得名源于曹丕《典论·论文》,“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
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以王粲的成就最高,被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他的代表作有《登楼赋》。
4.陆机《文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陆机《文赋》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
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
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编近代一、名词解释1.《己亥杂诗》(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已亥杂诗》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无我之境(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无我之境是指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于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
3.《人间词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
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
《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
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
《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5.熏浸刺提(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
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
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
“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6.诗界革命(南开大学2011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
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艺术传统,并结合新事物利用新语言。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继续鼓吹“诗界革命”,他批判了“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的诗风,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力求解决诗歌为改良运动服务的问题。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意境及其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1)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文论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围。
它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意)和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种艺术境界是作者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自己的主观情思通过客观景物得以再现而形成的。
意境的主要特点在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
(2)意境的特点①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点。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南宋范唏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他们都认为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方式。
这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
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a.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
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
b.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
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
如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中虽不见景物描写,但当读者了解了陈子昂写诗时的险恶处境和痛苦心情之后,读者的面前便会出现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
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
c.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贯注。
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贺新郎》(赠杨开慧)、《沁园春·长沙》,都属于这一类。
②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点。
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意境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
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记载友人梅尧臣的说法:“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这句话的含意十分丰富,其中有一层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
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
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③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点。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韵”、“隋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南朝宋代刘义庆、齐代谢赫、梁代萧子显等提倡的“气韵”,刘勰、钟嵘提倡的“余味”和“滋味”,晚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的“韵味”说,都是对意境的这种审美特征的追求。
明朝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
有韵则雅,无韵则俗。
有韵则响,无韵则沉。
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
”看来韵味的确是诗美不可缺少的因素,更是意境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而“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
这使意境的审美特征必然是富于韵味的,余韵无穷的。
2.简述“诗界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1)诗界革命的概念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这时只不过在诗句里运用些新名词,还没有真正从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去进行革新。
①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艺术传统,并结合新事物利用新语言。
②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继续鼓吹“诗界革命”,他批判了“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的诗风,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力求解决诗歌为改良运动服务的问题。
(2)诗界革命进步性与局限性①进步性a.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b.诗界革命的作者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取法西方。
这一时期,民间歌谣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后期诗界革命更是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这有着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②局限性a.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束缚了手脚,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b.随着改良派政治上的堕落,诗界革命的旗帜逐渐收起。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政治上对立,他们中部分人接受过诗界革命影响,但是,不愿意明确地以诗界革命相号召,有的人则企图“别创一宗”,于是诗界革命就很快衰落,乃至销声匿迹了。
3.如何理解意境?意境与意象的联系和区别。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1)意境意境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