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2)学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型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史记》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断代史5.屈原的代表作是:C.《离骚》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7.《诗经》是我国:C.第一部诗歌总集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A.《诗经》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D.汉代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13.《论语》属于:A.语录体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C.《长恨歌》16.《苏武传》选自:A.《汉书》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E.《史记》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E.苏武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C.《春江花月夜》21.李白被称为:B.诗仙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C.孟浩然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D.李商隐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D.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E.白居易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C.音乐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D.李清照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C.晏殊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D.长短句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B.欧阳修38.韩昌黎指的是:A.韩愈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D.末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B.仁42.《汉书》的作者是:C.班固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B.行列44.《诗经》的诗体为:A.四言诗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纪传体通史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48.律诗产生于:C.唐代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51.《诗经·王风·黍离》中“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A.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E.《月出》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C.张若虚55.《离骚》是一首:B.抒情诗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D.《湘君》57.晚唐七绝圣手指:C.王昌龄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D.老子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语文期末总复习

语文期末总复习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一、背诵指定篇目。

二、认真阅读所学各篇后面的“简析”及“思考雨练习”。

三、教材有关专题的文史知识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称“诗经”。

——收录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305篇。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这是按乐调分类的解释。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常用叠章(重章叠句)的形式,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目的是为了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2、《楚辞》——“楚辞”的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谣,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新诗体。

它在句式与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而富于变化,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便于抒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与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合称“风骚”,共同构成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

——《湘夫人》中“嫋ni ǎo 嫋ni ǎo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西汉刘向编的《楚辞》,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又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

3、诸子散文——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士”阶层,是中国最早的知识阶层。

——“诸子百家”,其实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儒、道、墨、法、兵等十家。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论著”三个阶段。

代表著作分别是《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你是怎样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观点的?4、历史散文——中国历史散文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两种成分,它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

——司马迁的《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为我国最早的通史,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

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重点篇目整理》张若虚,唐代诗人。

卢梭,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作家文化学家,《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席慕容,现代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莫言,原名管谟业,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丰子恺,浙江,中国现代画家、作家、翻译家和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漫画《子恺画全集》翻译:《初恋》、《苦闷的象征》。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莎士比亚,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被称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蒋防,唐代文学家,字子徵歌德,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福建漳州。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

《春江花夜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期末考试临近,语文这门科目常常被认为是最需要用心准备的。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巩固语文知识,积累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本文将分享一些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包括词汇、句法、修辞等。

在考试中,对于这方面的掌握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因此,建议同学们多做一些语言文字知识的练习题。

可以参考以下资料:1.《现代汉语词典》2.《高中语文语法练习题》3.《语文修辞百例》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对于文学史、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作家等方面的知识掌握。

这方面的考查重点通常体现在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完形填空、写作等题型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学常识复习资料:1.《中华文学名著导读》2.《中国古典文学史》3.《文学名言名句三百例》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通过阅读理解题的练习,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阅读理解练习资料:1.《阅读·作文模拟试题与解析》2.《大学语文素养与阅读训练》3.《语文阅读应试技巧》四、作文指导作文是语文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良好的作文需要有严谨的逻辑表达、恰当的词汇运用以及丰富的句式变化。

以下是一些作文指导资料:1.《大学语文写作训练》2.《语文写作基础培训》3.《大学语文写作要点》以上是一些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最后,提醒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阅读与写作1.什么是《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从体例分类上来说的。

风,大多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多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

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宋代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诗经·郑风·子衿》塑造了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该诗塑造了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感情真挚的女主人公形象。

全诗写她在城楼上等候她恋人的情景。

先写“青青子衿”,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写相思萦怀之情。

因不能与恋人相见,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最后,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一个痴情、缠绵,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3.乐府民歌《战城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描写前方战士暴尸荒野、后方田园荒芜、禾黍不获的情景,谴责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民众的深切同情和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

4.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哪三种观点?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三种观点:1.讽喻说,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唐明皇贪色误国;2.爱情说,认为该诗的主题是歌颂李杨之间真挚缠绵的爱情;3.双重主题说,认为该诗前半部分是讽喻,后半部分是歌颂爱情。

5.《长恨歌》塑造了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杨贵妃?杨贵妃美貌、娇媚,进宫后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杨贵妃死后,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仙境中的杨贵妃。

她高雅端庄,寂寞悲伤,殷勤迎接汉家使者,对唐玄宗一往情深,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使她成为千百年来忠于爱情的化身。

6.柳永的《八声甘州》体现了柳词的哪些特点?柳词擅长写“羁旅行役”,《八声甘州》就是一首叙写羁旅漂泊的词作。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参考材料(仅供参考)一、考试题型:成语填空、修改病句、文学常识、划线字词解释、默写、阅读、作文。

二、默写部分范围说明:《大同》《老子二章》《春江花月夜》《永遇乐·元宵》(李清照)三、阅读出题范围为讲过的十篇文章。

注:此材料仅供参考,如有未尽之处,请自行补充。

一、解释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匹配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

寐:睡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服:念,想。

悠哉悠哉悠:思,想念。

优哉游哉:形容思念深长。

离骚离,通罹,遭受。

骚,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与:参加。

蜡:祭名,年终祭祀。

宾:陪同祭祀的人。

出游于观之上。

观:门阙,门楼。

与三代之英。

三代之英: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三代杰出的人物。

即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王。

矜寡孤独废疾者。

鳏:老而无妇。

寡:老而无夫。

孤,少儿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残废。

疾:有疾病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

归:归宿。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宇宙本源。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著:彰显。

考,成就。

刑仁:用仁义作为规范。

我无为,而民自化。

化:化育。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

以正治国。

正:无为清净之道。

取名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多次。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患:担心,发愁。

阙:通掘,挖掘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之邑。

厚将崩。

厚:实力增强、土地扩大。

崩:瓦解。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都邑,城:城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辟=“避”蔓,难图也。

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

贰:两属无庸,将自及。

庸=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复习题班级春游踏青●活动策划书●给系领导的请示●借条(班级或个人借物或借钱)●请假条●给任课教师的邀请函●通知春游活动策划流程●意见征集●活动方案●请示●各部门备案(保卫\团委\系)●联系车辆●介绍信(院办)●预算(交通、门票、餐饮等)●通知**班*月*日春游活动策划书(方案)●一、前言(活动目的、意义或主题)●二、活动安排●参加对象●地点●往返时间●交通工具●经费预算●活动设计●所需器具●安全教育请示●称谓(顶格):系领导●活动安排汇报(参加者、负责人、活动类型、时间、交通工具、安全教育等)●结语(空两格):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落款:班级●时间:*年*月*日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XX市经贸委: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

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请批示。

XXX公司X年X月X日借条债权人债务人欠款内容归还时间签名及时间今借到***¥**(大写)元整(小写:),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限为个月,于年月日一次性还清。

此据借款人: (签字、手印、签章)(身份证号码)借款日期: 年月日**班向通信工程系文艺部借音响壹对,用于班级集体活动,于二0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归还。

此据**班经手人:签名年月日请假条●抬头(顶格):准假人称谓●正文(空两格):说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

●结语:望准假。

●落款:请假人姓名●请假时间:年月日邀请函●抬头(顶格):被邀请者称谓(敬语)●问候语(空两格):您好●祝谢(空两格)●邀请参加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安排等。

●结语:兹诚邀阁下(贵单位)出席。

●联系方式:●落款:班级●邀请时间:年月日●回执(附)关于X X活动有关问题的复函X X公司:贵公司X 月X日送来的函件收到。

对贵公司提出的问题,本公司有关领导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由贵公司委托本公司策划和实施的X X活动,已于日前结束。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2015年秋《大学语文》复习提纲一、课文内容:1、《诗经》两首(1)《诗经》的概念内容、表现手法等。

[概念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诗》,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中诗歌艺术手法多样,赋比兴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的复沓章法,四言为主的整齐句式,出自天然的和美韵律,质朴优美的语言运用等。

(2)《采葛》一诗的主要内容。

主要表达了相恋中的情人急于相见的相思情绪(3)《褰裳》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手法,就把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旷达,自信的爱情观活脱脱地表现出来2、(1)《月下独酌》主要抒发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可与共语的孤独寂寞之情。

(2)背诵《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蜀相》(1)《蜀相》一诗,杜甫为何要选取诸葛亮入诗?作者与诸葛亮之间有何共通之处?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2)背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钗头凤》(1)《钗头凤》上下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下片:由感概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与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

(2)《钗头凤》中“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迸发而出,它们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尾以❝错错错❞三字,可谓一字一泪,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之情。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23页文档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23页文档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一.《鹿鸣》1.本诗选自《诗经~小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160篇,分15国风;雅共105篇,分大小雅;颂共40篇,分周、鲁、商颂。

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即各地区的曲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

颂,宗庙祭祀之乐。

2.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信息。

3.诗经中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典礼、讽谏、娱乐;二是教化、教育。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4.《周礼》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

燕飨诗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三种。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同“耽”)。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6.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二.《山鬼》——屈原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

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秦汉文学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秦亡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为汉文帝提供治国方略。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例。

3、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的诗歌: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他的作品风格自然质朴,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如《归园田居》《饮酒》等。

4、唐宋文学唐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如《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如“三吏”“三别”;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等。

宋词:柳永的婉约词,如《雨霖铃》;苏轼的豪放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元明清文学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我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现代散文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鲁迅的杂文:如《热风》《华盖集》等,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现实。

3、现代小说茅盾的《子夜》: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工业的困境。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理解文章在准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每篇文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阅读全文: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确保读完全文,理解整个故事或论述的全部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观点或论述。

要善于划分段落,并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提取关键信息: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重要信息或关键词汇,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有助于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二、分析语言除了理解文章以外,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分析语言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词语含义:对于生僻词汇或多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其具体含义。

2. 句式结构: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包括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这些手法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学会应用在复习期末考试时,仅仅理解和分析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文章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写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描述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等。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进行阅读,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参加讨论和辩论:参加讨论和辩论可以提高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也能锻炼语言表达和论述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要点在复习期末考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文章理解:要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 语言分析:要善于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词语含义、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会应用:通过写作、阅读经典作品和参加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doc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doc

《诗经》采薇1、《诗经》简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305篇,即在西周初年至春秋的史事。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主要记录诸侯国的风土民谣,“雅”主要记录周王统治地区的音乐,“颂”主要记录宗教祭祀的乐曲,英划分依据是音乐。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先秦时代文学以诗歌和诸子散文为主2、艺术表现手法:赋、比(比喻、比拟)、兴、四言为主、重章叠句3、复杂的感情:本篇就是一个久役士卒在归途中的冋顾与口述,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和思乡怀亲的忧伤。

4、起兴的作用:以采薇起兴,通过薇菜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戍役的漫长,引发思归的苦痛5、重章叠句的作用:一唱三叹,冋环往复;将情感和诗意层层推进;富有节奏感,具有音乐美6、最后一段情景交融: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而表达强烈的感情;以“杨柳依依”描写他为保家卫国而出征感到兴奋、喜悦,以“雨雪霏霏” 表达他历经战争灾难归来,内心痛苦、哀伤。

“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强烈对比,显示他去吋和来吋的心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悲剧性, 突岀了厌战怨征的情绪。

7、《采薇》描写的内容及主题:《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戍边兵士在返乡途中所作的诗。

追述征戍时的苦况,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怀乡情结和厌烦战争的心情,同时体现了他恋家思亲的情感以及为国赴难的责任。

8、这首诗以采薇起兴,其中“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 表现时间的变化。

《离骚》1、《楚辞》的简介:《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骚或骚体),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甜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占代诗歌的写实传统和浪漫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大学语文》复习提纲一、课文内容:1、《诗经》两首(1)《诗经》的概念内容、表现手法等。

[概念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诗》,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中诗歌艺术手法多样,赋比兴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的复沓章法,四言为主的整齐句式,出自天然的和美韵律,质朴优美的语言运用等。

(2)《采葛》一诗的主要内容。

主要表达了相恋中的情人急于相见的相思情绪(3)《褰裳》塑造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描摹手法,就把女主人公泼辣,爽朗的音容笑貌,旷达,自信的爱情观活脱脱地表现出来2、(1)《月下独酌》主要抒发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可与共语的孤独寂寞之情。

(2)背诵《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蜀相》(1)《蜀相》一诗,杜甫为何要选取诸葛亮入诗?作者与诸葛亮之间有何共通之处?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2)背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钗头凤》(1)《钗头凤》上下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下片:由感概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与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

(2)《钗头凤》中“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迸发而出,它们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尾以❝错错错❞三字,可谓一字一泪,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之情。

(3)背诵《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5、《死水》(1)《死水》如何体现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有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每一节整齐划一,富有音乐美,和建筑美。

绘画美体现为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2)“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6、《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关于林徽因的介绍林徽因,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等地,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

1955年4月1日,与世长逝,年仅51。

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等(2)关于作者创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两种说法。

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艺术特征。

这首诗的魅力和出彩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诗中的意境和纯净。

在形式上,诗歌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7、《我愿是一条急流》(1)关于裴多菲的介绍裴多菲,山陀尔,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为国牺牲,年仅26岁裴多菲15岁开始写诗,一生中,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

代表作《我的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是急流》(2)《我愿是一条急流》中“自喻”和“她喻”的意象如何组组对比?诗人以朴实的,纯真的意向❝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破旗❞来自喻,而❝爱人❞则是可爱的,柔美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焰火❞❝夕阳❞的化身,清新脱俗,无可挑剔。

同时诗中多用对比手法,❝崎岖❞和❝愉快❞对照,❝同暴风雨作战❞和❝作巢❞❝鸣啭❞对照,❝毁灭❞和❝上升❞对照,❝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对照,❝傲然挺立❞和❝红色的火焰❞对照,这五处对比使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8、《孔子论孝》(1)关于《论语》的介绍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蓄隽永,。

(2)翻译《孔子论孝》中的这几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为子忧愁.唯子有疾病时,父母忧之.其余一切不能使父母担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翻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9、《怀鲁迅》(1)关于郁达夫的介绍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主编《创造季刊》,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之一,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2)如何理解“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和“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这两句话的含义?鲁迅成为民族之魂,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和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在郁达夫看来,鲁迅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一切的存在,成为中华民族未来希望的化身10、《听听那冷雨》(1)关于作者余光中的介绍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2)题目中的“冷”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既是雨本身打在身上或者使人感到的寒气,也是作者内心思乡及对怀念传统文化的感情表现.作者撰写此文的用意何在?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勒出一个在冷雨中孜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哀的赞美。

11、《黛玉之死》(1)你认为造成黛玉凄凉死去的原因是什么?黛玉的死不仅仅是闻听宝玉、宝钗二人结婚消息悲痛的结果,也不仅仅是自身体弱多病的结果,更是贾府上下对林黛玉冷眼相待的结果(2)林黛玉的形象特征?清高孤傲,任情率性,孤芳他赏,情系宝玉,红颜薄命,悲情人物,深刻人心。

12、《麦琪的礼物》(1)关于作者欧亨利的介绍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

他一生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2)关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介绍。

法国的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的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美国的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3)欧亨利小说的总体风格和“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欧亨利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语言诙谐幽默,结局常常出人意料。

令人意想不到却在情理之中。

13、《西厢记长亭送别》(1)元杂剧主要的作家和代表作品。

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2)《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内容:写了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送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集中体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14、《日出》节选(1)关于作者曹禺的介绍和其代表作品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他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原野》《北京人》。

当时,曹禺的创作水准已经达到了相当纯熟的艺术境界,至今无人能比(2)分析《日出》中潘月亭、李石清、黄省三任何一个人物的性格。

黄省三的胆小懦弱,苦苦哀求,李石清的冷酷无情,阴险卑劣,潘月亭的唯利是图,凶狠残忍跃然纸上(3)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现怎样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剥削者的吃人的嘴脸,有力控诉了当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