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体验表征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得出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三个环节,相对音调而言,响度的探究较为直观,而音色则较为抽象,故本节涉及三个探究活动的次序为响度、音调、音色。

具体授课时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验探究、定性观察、交流讨论等),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领悟自然科学学科中有关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手耳并用”,产生并描述不同的声音,初步感知可根据响度、音调、音色等特性将各种不同声音分类。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响度、音调、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

2.经历“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体会显示振幅的方法,归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经历“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能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归纳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 并能借助身边的物体设计实验进行二次探究。

4•通过辨别声音的活动,体会声音的另一特性一一音色,通过阅读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学生交流事先查阅的我国古代有关声音的史料,简要了解我国古代声学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资源】

教师用演示实验器材:大/ 小鼓各一个、鼓槌一支、细纸屑(米粒)适量、大/ 小音叉各一个、梳子一把、硬卡片一张、乒乓球、铁架台,多媒体电脑。

学生用实验器材:直尺一把、木梳一把、硬卡片一张、自带乐器。

【教学过程】活动一:“手耳并用”,产生并描述不同的声音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学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桌子,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学生2)有的声音低沉、浑浊,有的声音尖锐、清脆。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学生3)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小结与板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感觉特性(悦耳、刺耳)

(教师)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学生)振动的幅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

(教师)介绍振幅、频率两个物理术语。

§提出冋题: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展开讨论,引出声音的三要素,形成认知表象,并从声音的产生即“振动”的角度提出探究问题,明晰问题研究的价值。)

活动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么做?

(学生)用更大的力敲击。

(学生)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设计实验

(教师)你能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幅大小的办法吗?越直观越好。

(学生)在鼓面撒适量的细纸屑或米粒,用纸屑或米粒的弹跳高度反映振幅的大小。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进行实验

(学生)轻敲、重敲鼓面,感受响度大小并观察米粒弹跳高度。

(教师)换个声源(如锣、音叉或直尺),情况又会怎样?

§得出结论

(学生)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鼓面振幅小,响度小。

小结与板书: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振幅: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演示和学生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并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如转换法。)

活动三: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教师)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快拨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慢拨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教师)你能否换个声源,如直尺,来进行探究?

(学生)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短,用力拨弄直尺发声,观察直尺振动快慢,比较音调咼低。

§得出结论

(学生)声音的音调咼低取决于声音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小结与板书: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频率:振动的快慢

频率低,音调低;频率高,音调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音调的高低,从大量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渗透使用随身器材检验物理规律的意识,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活动四:辨别声音

游戏(1):耳朵“辨”乐器。

播放录音:梁祝1 (古筝演奏)梁祝2 (二胡演奏)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曲子,声音各有特色,我们称之为音色不同。

游戏(2):耳朵“辨”人。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小结与板书: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与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乐和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什么是音色。)活动五: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教师)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与感受。学生归纳,教师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