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目录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2.急性支气管炎 (3)3.小儿肺炎 (4)4.支气管哮喘 (5)5.急性喉炎 (6)6.过敏性紫癜 (7)7.病毒性脑炎 (8)8.化脓性脑膜炎 (9)9.癫痫 (10)10.小儿腹泻 (11)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3)12.G-6-PD缺陷症 (14)13.病毒性心肌炎 (15)14.川崎病 (17)15.婴儿捂热综合征 (19)16.腰椎穿刺 (20)急性喉炎讲解病因急性喉炎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炎症;为小儿常见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的小儿;多见于冬季..说明表现典型病例发病前1~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发热、声音嘶哑;重者出现犬吠样咳嗽、吸入性喉喘鸣;患儿常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及心率加快;因喉头粘膜水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喉梗阻..介绍治疗1、抗生素:一般不用抗生素;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喉部梗阻;避免作气管切开..3、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持续湿化氧吸入治疗;缺氧加重、紫绀明显;可行气管插管给氧或气管切开术..4、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重点教育1、饮食: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或暂禁食..2、活动:应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3、复查时间及指征:一般不需复查..特殊交待1、应送就近医院住院治疗..2、患儿取半卧位或头颈背垫高斜坡卧位;保持体位舒适..3、尽量将所需要的检查及治疗工作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影响患儿休息..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5、耐心细致地喂养;避免患儿进食时发生呛咳..病毒性脑炎讲解病因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80%以上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其次为虫媒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轻者能自行缓解;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说明表现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决定于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病毒治病的强度..轻者仅有表情淡漠、嗜睡、发热、头痛、呕吐等;重者表现为神志不清、抽搐、肢体活动障碍或瘫痪、失语;出现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介绍治疗1、抗病毒:根据病毒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等..2、对症治疗:控制高热和循环衰竭;降低颅内压;抢救呼吸和循环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需要..重点教育1、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肉饼汤等..昏迷者给予鼻饲..2、体位与活动头痛者可抬高头肩部;病重患儿尽量不要搬动头部;腰椎穿刺后采取去枕平卧4~6h;早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先在床上活动;而后逐步下床活动..3、复查时间及指征定期复查脑电图;一旦出现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特殊交待1、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将呕吐物吐出;以防窒息..2、保持皮肤、床单位清洁、干燥;勤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预防褥疮..3、抽搐时;将压舌板包裹纱布放在上、下臼齿之间牙关紧者勿强行撬开以防舌咬伤..昏迷患儿每日口腔护理两次..4、有肢体瘫痪患儿;应保持肢体功能位;及早加强功能锻炼和肌肉按摩;以促进康复;有语言障碍者;指导家长协助患儿进行语言训练..化脓性脑膜炎讲解病因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疚病;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说明表现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炎症或胃肠道症状;继之高热、头痛、精神萎靡;小婴儿表现易激惹、不安、双目凝视等..神经系统表现有: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惊厥;部分患儿出现肢体瘫痪..介绍治疗1.抗生素治疗:原则为尽早采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选用可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2.对症及支持疗法:病初数日严密观察生命特征、意识、瞳孔和血液电解质浓度;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点教育1.饮食: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如牛奶、稀饭、蒸蛋等少量多餐;昏迷或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者;应给静脉高营养..2.体位与活动:绝对卧床休息;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恢复期可先床上活动;而后逐渐下床活动..3.复查时间及特征:坚持用药不少于2~3周;在疗程中对无并发症的患儿不需反复进行脑脊液检查;仅在临床症状消失;接近完成疗程中需检查一次;若已正常用药至规定疗程即停药;经治疗后临床无好转或好转后又恶化者;应及时复查脑脊液或CT检查..特殊交待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避免不良刺激..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3.保持皮肤;床单位清洁、干燥;勤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4.抽搐时;将压舌板包裹纱布放在上、下臼齿之间牙关紧闭者勿强行撬开以防舌咬伤..昏迷患儿每日口腔护理..5.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鼓励患儿多饮水;出汗后及时更衣..6.恢复期患儿;应进行功能训练;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癫痫疾病概述癫痫俗称“猪婆癫”;是由于脑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引起癫痫的病因很多;遗传及凡是引起脑部器质性损害或全身性缺氧、代谢异常等均可导致癫痫如颅脑损伤;颅内出血;脑缺血缺氧;颅内肿瘤;老鼠药中毒等..介绍治疗1.病因治疗:有代谢、内分泌紊乱者;要采取适当措施;有颅内占位性病变;应手术治疗..2.药物治疗:按不同癫痫发作类型选择不同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安定、咪唑安定、卡马西平、妥泰等..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为慢性反复发作的意识障碍和肌肉抽动;也可表现为感觉、情感、行为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健康教育指导内容1.饮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不偏食;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2.体位与活动:癫痫发作时;应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癫痫发作后应让病儿充分休息;不应马上活动..平时应积极鼓励患儿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但应避免参加一些危险性大的活动..如爬树、攀高、游泳、骑车、开汽车等..3.复查时间和指征:开始用药每2~3周复查一次;半年后可3~6个月复查一次;定期复查血象、肝肾功能..如癫痫发作次数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或有其它合并症;必须及时来院就诊..特殊交代1.抽搐发作时;将病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裤带;用压舌板包裹纱布放入上、下臼齿中;防止舌咬伤;勿用力按压病儿肢体;防止骨折..2.嘱病儿有肢体麻木;眩晕;心悸;幻觉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平卧..3.应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减量;以免引起病情复发或加重..4.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紧张;以免诱发癫痫发作..5.患儿外出佩戴病历卡;卡上注明姓名;联系电话;疾病名称;急救方法;药物名称;以防突然发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讲解病因ITP是指外周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内脏出血的一种原因未明的出血性疾病..与免疫因素、脾脏因素、毛细血管因素;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说明表现起病急骤;主要为自发的皮肤及粘膜出血;多数为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亦可见大片的瘀斑、以四肢为多..半数以上的患儿有鼻衄、齿龈出血..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呈自限性;少数可转为慢性..介绍治疗1、一般治疗防止各种创伤;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2、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3、脾切除..4、免疫抑制剂疗法常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重点教育1、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少刺激、无渣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2、活动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出血严重时绝对卧床休息..3、复查时间及指征出院后1~2周检查血小板计数;持续6个月至1年以上..特殊交待1、不要用力擤鼻涕、宜用软毛牙刷刷牙..2、活动时避免身体挤压和外伤;进行各种穿刺检查后要局部施压5~7分钟..3、内衣柔软、宽大、舒适、常擦澡、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4、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香蕉..5、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性状、皮肤紫癜、瘀斑情况..6、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受凉感冒..7、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停止吸用;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G-6-PD缺陷症讲解病因“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缺乏G-6-PD这种酶;当小孩在食蚕豆或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时;引起红细胞破坏从而引起贫血..说明表现起病急;以酱油尿或葡萄酒色尿;皮肤苍白、黄疸;巩膜发黄为主要表现..介绍治疗1、立即停止进食蚕豆或相关药物..2、严重贫血及时输血..3、药物治疗:碳酸氢钠、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点教育1、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新鲜绿色蔬菜等..2、保持病室安静;多给小孩饮水..3、贫血严重者卧床休息..特殊交待1、注意观察小便的量及颜色..2、终身禁食蚕豆及氧化性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等..3、小孩发病时家长主动告诉医生;小孩患有蚕豆病..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概述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以及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感病毒..发病以秋冬季节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理病因任何病毒感染均可能累及心脏..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引发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最常见..病变分布可为局灶性、散在或弥漫性;多以心肌间质组织和附近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少数为心肌变性、溶解和坏死等变化..慢性病例多有心脏扩大、心肌间质炎症浸润和心肌纤维形成的瘢痕组织..心包可肴浆液渗出;可发生粘连..病变波及传导系统时;可导致心律失常..主要表现症状轻重差异较大..轻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甚至猝死..一、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半数患者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继而出现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隐痛及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速等;有时有恶心、头痛、食欲减退..二、严重者因心力衰竭引起气短、端坐呼吸、浮肿;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个别严重的可出现心源性休克..三、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此时很可能掩盖心肌受损的症状..健康指导内容一、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白细胞可轻度增高;但左移不明显..二心电图:约1/3病例有复极波异常;可表现为ST-T改变..此外;心室肥大、Q-T间期延长、低电压等改变也可出现..三X线检查:约1/4病人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搏动减弱;其扩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一致;有时可见心包积液病毒性心肌心包炎;严重病例因左心功能不全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象..四放射性核素检查五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介绍治疗1.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B、辅酶A、肌酐、ATP、二磷酸果糖等;一般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重者如暴发型或有心力衰竭、休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内心脏急剧增大、高热不退者才使用..2.治疗原发病;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有呼吸道感染;心前区疼痛症状应给予对症处理..使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药物;如人白细胞干扰素;聚肌胞;胸腺素;转移因子等..3.并发症治疗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给予对症处理..重点教育1.饮食:急性期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心力衰竭者要限制钠盐摄入..2.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待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方可下床活动;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出现过心功能不全症状者应延长至半年;合并心力衰竭等重症患儿应休息6~12个月至症状消失;心脏恢复正常大小;恢复期仍适当限制活动3~6个月..3.复查时间及指征:慢性患儿定期复查;尤其是有心脏增大、早搏、I度或II度房室传导阻滞、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应长期定期复诊..痊愈的患儿如出现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症状应随时到医院就诊..如发生头晕、昏厥、阿斯综合症应立即送入医院治疗..特殊交待1.加强卫生宣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为使心肌炎更好恢复和心律失常得以控制;应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3.如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定期检查心电图;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当用药后症状不减轻或出现其它症状时;应报告医生;不可擅自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4.此病患儿可因再次病毒感染而使病情反复;过早恢复体力劳动可推迟病情恢复甚至使病情加重..1、过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补充富含V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心肌代谢与恢复;戒烟酒..2、急性心肌炎病情稳定后即可带药出院;出院后需继续休息较长一段时间;一般为3-5个月;应向病人及家属强调休息的重要性;避免劳累..3、鼓励病人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呼吸功能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注意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4、学会自测脉搏方法;一般正常60-100次/分;发现异常或有胸闷; 心悸等不适时应及时复诊..川崎病疾病概述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症..其病因发病机理不明;是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出现狭窄;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病因病理川崎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acnes是川崎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川崎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川崎病患者HLA-BWzz频率约比普通人群高2倍;而美国波士顿地区流行中;则HLA-BW51检出率增高..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川崎病的病因..本病主要见于小儿;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10岁以后发病少见;男孩多见;男女之比约2.3:1;无明显季节性..川崎病急性期T淋巴细胞减低、循环T4细胞活化、T8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活化..这些免疫异常可能由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引起;而病毒对内皮细胞的亲和性可能是多发性血管炎的原因..最近发现;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增殖因子、活化细胞膜表面抗原、细胞间粘附因子等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研究发现川崎病呈以IgG1、IgG3增高为特点为B细胞多克隆活化;B细胞生长活化、分子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活性均值明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也增高..另外、急性期血液凝固性增高与血小板激活;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主要症状高热;常为不规则热;可高达40℃;持续可达5天以上;高热时可有烦躁不安;嗜睡;可引起抽搐..同时;躯干出现多形性红斑;不发生疱殄或结痂..急性期手足坚实性肿胀;掌跖及指趾端潮红;持续一周左右开始消退;在指趾末端沿指甲与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蜕皮;此症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表面不红;但有触痛..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一、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二心电图三超声心动图介绍治疗1.急性期:1阿司匹林为治疗本病首选药物..热退后继续口服;持续用药达2~3个月..2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发病7天内使用效果较好..2.恢复期:阿司匹林小剂量口服;抑制血拴形成..有冠状动脉异常;服药至少一年;有冠状动脉瘤形成;则无限期的使用..潘生丁口服;能抗血小板聚集..1.发热:本病以高热为首要症状;高达40℃;持续5天以上;当出现高热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或冰敷;避免因高热引起抽搐..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少渣食物;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硬性食物时损伤胃;肠粘膜引起出血.. 3.活动: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应避免剧烈活动;当有冠状动脉瘤存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排便困难时可使用开塞露;避免排便用力时冠状动脉瘤破裂造成大出血..4.保持口腔卫生及皮肤的清洁..发热时多喂开水;口唇干裂时可涂抹淡鱼肝油;保持内衣的清洁干燥;皮肤出现脱屑时切勿抓挠;可局部涂抹润滑油..5.复查时间及指征1定期随访..每月复查一次;然后3个月~半年~l年~儿童期再检查一次..2有心血管病变;宜用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每半年复查超声波一次;随诊数年;直至CAA消失.. 特殊交待1.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打消顾虑;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球蛋白以判2.按时按量服药;每2周复查血小板直至正常;病程于6~8周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及a1断炎症是否静止;病程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若异常应每6~12个月复查;并到专科门诊随访;以继续接受治疗和指导..婴儿捂热综合征疾病概述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所致缺氧、高热、大汗、抽搐、昏迷和呼吸衰竭为一组综合征..好发于寒冷季节;以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讲解病因1、一般有明确捂热史;如怀抱小儿;乘坐车船;就医外出途中包裹过严过紧过厚以及居室内温度过高等均可发生..2、起病急;危重;开始多有高热;体温可达40~41℃..全身大汗淋漓..湿透衣被;头部散发大量热蒸气;面色苍白;拒奶;哭声低;大汗后体温降或不升;全身湿冷..3、高热大汗使水分丢失出现脱水状态;表现烦躁;口干;尿少;皮肤花斑或厥冷..4、中枢神经受累:可表现频繁呕吐、尖叫、反应迟钝、凝视、反复抽搐或昏迷..5、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暂停;唇周发绀;甚至出现心率失常;腹胀;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介绍治疗1、降温:立即去除捂热原因;撤离高温环境;将小儿移至空气新鲜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迅速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垫、温水擦浴等..2、给氧: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如鼻导管、头罩、面罩、持续正压CPAP或机械通气..3、止惊:首选安定、鲁米那..反复抽搐者给予咪唑安定持续泵入..4、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对症处理:给予能量合剂、VitC、VitE、自由基清除剂..重点教育1.饮食:按需给予;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2.活动:平卧;头稍高;少搬动;抽搐进头偏向一侧..3.复查时间及指征:症状轻者无须复查;症状重者根据病情选择专科复查..特殊交待1、提倡母婴分睡;勿蒙被过严或含奶头睡在母亲腋下..2、外出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注意适当通风透气..3、纠正农村地区给小儿“打包”的习惯;要注意包扎时不宜太紧太多束缚小儿的正常呼吸..。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4.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季节、气候、孕期情 况、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病变脏腑以 肾、脾、肝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出生后喂 养失当,日照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精品课件
治疗:
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 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后遗 症期不要用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炼,对 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者被动运动的方法矫 正。 中医治疗本病重在调补肝肾,先天不足者 以补肾为主,后天喂养适当者以补脾为主。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大多数是又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不适、 咳嗽、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畏寒、纳差、乏 力等。它包括可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 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 、会咽炎等。
精品课件
病因:
1.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免疫缺陷症。 2.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 3.先天性畸形、慢性病灶。 4.其他复呼吸道感染重在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儿发生RRT的几率 较人工喂养儿低。混合喂养儿RRT的几率也低 于人工喂养儿,提示母乳喂养是RRT的保护因 素。
精品课件
平日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 ,饮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 料,控制油炸食物,做到营养均衡。此外, 注意口腔清洁,幼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 每餐后用清水漱口,以预防咽部感染。可使 用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等。 也可 采取适当的中医治疗。
精品课件
Thanks !
精品课件
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 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物癖等 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 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估 计出现了缺铁性贫血。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
6
7
传染性 季节性
发热程度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丙类传染病
有明显季节性(中国北方 为11月至来年3月)
多高热(39-40℃),可以 伴有寒战
非传染病 季节性不明显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 无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 3-5天
1-2天
全身症状 并发症 病程
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少或没有 乏力
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 罕见 甚至脑膜炎或脑炎
37
非感染性腹泻的处理与护理
• 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调整母亲 的饮食,改变乳汁成分;
• 奶粉引起更换奶粉
• 腹泻时肠道乳糖酶缺乏,会导 致宝宝乳糖不耐受,更换不含 乳糖配方奶粉
• 加用妈咪爱等益生菌
• 中医分腹阴阳、摩腹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分推腹阴阳、摩腹
38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大医院设有: 小儿消化内科
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 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

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
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病毒引起的腹泻
47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 2 月龄-3 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 剂, 每剂次3mL。
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中国RVGE 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剂接种应在2-6 月龄完成,间隔12 个月可复种1 剂, 总计不超过3 剂次。
➢ 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在全球居前十位 的国家均在亚洲和非洲,占全球总病例 数的66%,其它国家占34%
➢ 在全球1.45亿肺炎球菌感染病例中, 95.6%病例是肺炎
➢ 中国肺炎球菌感染病例数居世界第二 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印度第一, 27%)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
目录
• 儿科常见病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营养性疾病 • 新生儿疾病
01
儿科常见病概述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01
儿科常见病是指高发于儿童时期 的疾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 点和治疗方案。
02
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儿科 常见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炎 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 应、肿瘤等几大类。
要点二
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 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不足, 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此外, 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感染、药 物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
要点三
治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可以自行消退。对于病理性黄疸,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光疗、换血等。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肠炎
定义 原因 治疗 预防
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炎症,通常由感染、免疫、药物等因素引 起,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细菌或病毒、免疫异常、药物 刺激等。
治疗结肠炎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等。
预防结肠炎需要保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
致气道痉挛和炎症。
症状
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通常 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主,包括使用吸入性 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以及避免过敏原等非药 物治疗。
支气管炎
定义
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 引起的支气管炎症,通常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肺 炎。
症状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均可引起。病程>2个月。
婴幼儿各种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精神神志 前囟 眼窝
口腔黏膜 皮肤弹性 四肢末梢
尿量
Ⅰ度 稍烦躁 稍凹陷 无或稍凹陷 稍干 尚可
暖 略减
脱水程度 Ⅱ度
萎靡、烦躁 凹陷 凹陷 干燥 差 凉
显著减少
Ⅲ度 神志欠清
深凹陷 深凹陷 明显干燥 极差 厥冷、发绀 极少
实验室检查

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
• 精神情绪异常:躁狂、幻觉、失语、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伴发热或无 热
其他
偏瘫、单瘫、四肢瘫或各种不自主运动。病变累及锥体束时出现阳性病理征。病程
大多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 遗症。
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增加,外观清亮,白细胞:0-数百,病初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后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2. 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降温,小儿高热惊厥必须很快降下来 。(半小时内过高热,酶、蛋白质变性,为不可逆损害); 鼻塞,清除分泌物。
3. 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 炎,无需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
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 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同时,加用抗生素。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 病原学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 、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以链球 菌为最多。
临床表现
• 大年龄组儿童:与成人相同,主要:流涕、鼻塞、 咽痛、疲乏、头疼、咳嗽、发热、畏寒、肌肉酸痛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

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铁剂、 叶酸、维生素B12等;严重贫血时,可能需要输血治 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加强锻炼, 增强身体免疫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缺铁、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
病理
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下降,导致身体缺氧,影响 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心、脑、肝等重要器官 。
预防与治疗
预防
加强营养,保证饮食中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营养物质;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贫血症状;避免 长期慢性疾病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过敏等。
病理
腹泻时,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减少,从而 引起腹泻。
预防与治疗
预防
保持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增 强免疫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腹泻。
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同时,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也是治疗腹泻的重要 措施。
预防与治疗
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因素,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和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
治疗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哮喘控制教育和自我管理、物理治疗等。
04
肺炎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肺炎是指肺部受到感染引发的炎症,通 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
预防与治疗
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营养和锻炼,接种流感疫苗等。
治疗
多休息、多喝水,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缓解鼻塞等,严重 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

儿科疾病科普小知识一、儿科常见疾病有哪些儿科最常见的有三种疾病,一种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秋天和冬天,人体的呼吸系统疾病会比较多。

比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

还有肺炎,在中医上称为哮喘、肺炎、喘嗽,属于呼吸系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

第二种是消化系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腹痛、便秘等。

在夏季和秋季,儿童的消化系统会出现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

儿童腹中的疾病在夏季和秋季是不同的,但也是比较常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系统疾病,比如心肌炎,肾脏疾病,以及多动症、抽动等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种是手足口病,它是一种很有传染性的病毒,一般是3岁以内的孩子。

严重的手口病还会引起孩子出现严重的脑炎等危险疾病。

二、儿科疾病的特点1.疾病种类:儿童患有先天性、遗传、传染性疾病的数量人数比成人多;心血管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高血压、心脏病等发病率相对较低。

就像是儿童容易得支气管肺炎,而在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是大叶性的肺炎。

2.临床症状:儿童高热常致惊厥,但仅有高热致惊厥的成年人极少见;儿童的低钙可导致全身性抽搐,成年人会有手足抽搐的表现,儿童则是会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发灰、拒奶、体温不升等现象。

所以,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对儿科的密切关注是非常关键的。

3.诊断:因各年龄段儿童的疾病类型及临床症状均有差异,所以应注意年龄因素。

3岁以上儿童出现第一次高热惊厥的几率比较低,6个月到3岁的儿童比较多。

如果在学令之前的儿童极少数得风湿,而在学令期的儿童却更多。

4.治疗:儿童免疫功能差、代偿能力差,大多病情重,发展快,易出现并发症,应抓紧时机,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儿童体液调节功能较弱,在疾病发生后,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从而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因此,开展儿童液体治疗非常重要。

5.预后:儿童的病死率较高,其改变速度较快,其调节功能较弱。

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故应密切观察新生儿及幼童病情的改变,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其预后。

儿科医生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

儿科医生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

儿科医生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2023年,儿科医生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巧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下,儿科医生对于各种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更加精准和有效。

一、常见儿童疾病及其诊断方法1.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发热和流鼻涕。

儿科医生通过检查儿童的咳嗽、饮食、体温、呼吸和脉搏等,可以初步诊断感冒症状。

进一步诊断可以通过喉部、耳鼻喉科、心电图等检查。

2.发烧:发烧是常见的病症之一,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全身不适等。

医生通常通过体温计检测体温来诊断发烧。

3.咳嗽:咳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病症之一。

医生通常通过听诊和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初步诊断咳嗽是急性还是慢性,是哪种类型的咳嗽。

4.腹痛:腹痛是常见的儿童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剧烈呕吐、腹泻、发热和身体虚弱等。

医生通常通过观察病人的体征和症状,初步诊断是否为消化系统疾病。

5.过敏:过敏是常见的儿童疾病,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哮喘、流鼻涕、喉咙发炎等。

医生通常通过皮肤试验和血液检查来诊断过敏症状。

二、常见儿童疾病的治疗方法1.感冒:感冒的治疗方法包括安排充足的休息、足够的水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等。

对于烦躁不安的孩子,可以给予一些退烧药。

2.发烧:发烧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水分,拆除过多的衣物,使用退烧药等。

对于严重的发烧,医生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3.咳嗽:咳嗽的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湿润的空气环境,多喝水,使用止咳药等。

对于严重的咳嗽,医生会使用肺部物理疗法。

4.腹痛:腹痛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保持充足的休息,使用止痛药等。

对于严重的腹痛,医生会使用手术治疗。

5.过敏:过敏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身体锻炼等。

对于严重的过敏症状,医生会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治疗等方法。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医生对于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精准,并且有效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儿童常常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进行儿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其健康教育措施。

1. 上呼吸道感染(URTI)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儿童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免疫系统不完善,接触病毒和细菌的机会较多。

为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父母和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儿童的免疫力: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 注重个人卫生:教育儿童正确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避免与有感冒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的污染。

早期识别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发热等。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给予充足的休息和饮食:保证儿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分。

- 适当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消炎药等。

- 避免传染:儿童应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与其他患病儿童的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2. 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水样或呈现黏液、脓血便等。

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为了预防腹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安全的饮食和饮水:保证饮食的卫生,尽量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给儿童饮用安全的饮用水。

- 注重个人卫生:教育儿童正确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厕所后,以及接触动物后。

- 避免与腹泻患者接触:尽量避免与腹泻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家庭或学校环境中。

早期发现腹泻的症状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

常见的儿科疾病

常见的儿科疾病

常见的儿科疾病1.新生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或呼吸不规则、咳嗽、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

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

2.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

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

3.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

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

4.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

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首先必须从增加小儿的身体抵抗力和防止病原体的侵入着手,具体如下:1 增强体质,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

2 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经常通风。

3 流感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不要让孩子多接触已感染的儿童和成人。

4 天气变化季节,加强护理,孩子穿着衣服冷暖要适宜。

5 加强营养,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6 确实体弱的儿童可适当使用药物如转移因子口服液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1、面色不好健康儿童多面色红润。

急性发热的病儿则面色发白或者发紫,这常常预示小孩子患肺炎、心脏病或者某些食物中毒等。

贫血或失血的小孩除了面色苍白以外,还常伴有口唇、牙龈苍白。

2、呼吸不正常正常的小孩呼吸平衡而有节律性,健康的婴幼儿不超过40次/分,儿童不超过30次/分。

若发现孩子呼吸时快时慢、呼吸深浅不一,应引起注意。

肺炎的小孩常常呼吸增快,伴有两鼻翼扇动、口鼻周围发青等;气管炎的小孩可在喉部听到咕噜咕噜的痰声;哮喘的小孩则有一种特别响亮的哮鸣声等。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儿科常见病本诊疗指南涵盖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常见病的列表:-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皮肤病- 发热- 儿童传染病- 肠道感染- 眼部感染- 尿路感染- 头部外伤- 儿童过敏等2. 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患儿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 注意聆听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后续变化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皮肤、听取肺部和心脏等。

-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家族史等。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3. 药物治疗建议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患儿的年龄、体重、耐药情况等因素。

-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准确计算药物的用量。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非药物治疗建议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5. 注意事项在给予儿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 强调家长的合作,包括正确服药、按时复诊等。

- 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帮助幼儿用药、调整给药方式等。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慎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结论以上是儿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希望通过本指南能够给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病。

同时,我们也提醒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进等
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 游泳、跑步、跳绳、
球类等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进 行运动:以身作则、 鼓励参与、陪伴锻炼

儿童心理与行为教育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儿童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性行为等 教育方法:正面管教、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家长角色:家长在儿童心理与行为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儿童常见病防治教育
预防措施:勤洗手、保持环 境卫生、均衡饮食等
常见病种类:感冒、发烧、 咳嗽、腹泻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心理治疗等
健康教育:普及儿童常见病 的知识,提高家长和儿童的
健康意识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的实施 方式
第四章
家庭健康教育
家长参与:家长是孩子健康的 第一责任人,应该积极参与孩 子的健康教育
家庭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健 康、安全的家庭环境,避免接 触有害物质和危险因素
健康饮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 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避免 过度饮食和偏食
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加体育 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学校健康教育
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体系,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 座、讨论、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参与 度和学习效果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降低 疾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常见疾病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提高儿童对常见病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
儿童营养与饮食教育
营养均衡:保证儿童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提高预防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
儿科病史采集与体检注意事项(举 例:腹痛的诊断)
• 见下一课件
• 5、治疗特点 小儿免疫能力低下,调节、适应能 力不足,因而抗病能力差,患病后病情进展较成 人快且容易发生并发症,故应尽快治疗,除针对 主要疾病外,同时应治疗并发症和并存症。细致 的护理和一般支持疗法也非常重要,应熟悉掌握 小儿药物剂量和用药的特点。 • 6、预后 小儿患病时虽起病急,变化快,但如能 诊治及时、恰当,则好转也快,但年龄小、病情 危重且治疗不及时者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神 经系统后遗症较多,预后差,应加强小婴儿危重 症预防和急救。
• 7、预防 加强预防措施对降低儿科疾病的发病率 和病死率,减少伤残率非常重要。常见新生儿疾 病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细菌或 病毒感染的预防应从出生前母亲围产保健开始。 加强儿童保健措施致使我国贫血、小儿肺炎、营 养不良、腹泻等多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 降。进行计划免疫在预防小儿传染病、结核病方 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 查,早期诊断和咨询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 预措施也属预防范畴。随着我国小儿保健和疾病 预防措施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优生优育国策的 实施和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
• • • • • •
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 • • • • • • • • • • (一)体重、身高 足月新生儿 约为3000g(2500-4000g) 平均身长为50cm(4653cm) 1-6个月 出生时体重(g)+月龄×700g 约增长15cm 7-12个月 出生时体重(g)+ 6(月) 约增长10cm ×700g+(月龄-6) ×300g 1岁时 约10kg 为出生时1.5倍,约75cm 2-12岁 体重(kg)=(年龄×2)+7 身长(cm)=年龄 (或8) ×7+70cm 性发育猛长期 差异大 每年约增加10cm 特别注意:3-4月6kg 1岁时9kg 2岁时12kg
• 4、诊断特点 由于不同年龄时期小儿的疾病 种类和临床表现不同,儿科疾病诊断应注意 年龄因素,以小儿惊厥为例:在新生儿可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颅内缺血、低钙血症、 低血糖症等引起,而婴幼儿则多为高热惊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儿手足搐搦症等,3岁 以上的年长儿如无热惊厥以癫痫常见。因年 幼儿不能自诉病史,学龄前儿童也不能完整、 准确地表述疾病,常靠家长代诉,故对儿科 疾病的诊断应严密收集病史和观察病情;结 合必要的实验室观察。
• (三)孕期及哺乳期用药 • 注意对胎儿及乳儿的影响,如抗生素、激素、镇 静剂、阿司匹林及抗癌药物等,可通过胎盘引起 胎儿畸形及毒性反应,或通过乳汁使乳儿发生毒 性反应。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避免应用有明显耳、肾毒性抗菌药物, (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等)。 2、避免应用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 良的药物。(四环素等) 3、避免应用对骨骼发育产生影响的药物。 (喹诺酮类等)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避免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2、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 不良反应的药物。 3、避免应用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 4、应按日龄调整方案。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罗氏芬 与钙剂不能同时使用等)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肝脏及组织中酶系不足或缺乏
细胞外液容积较大,药物排泄相对较慢,药物半 衰期延长
• 4、按成人折算法 此法多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 药物,适合于幼儿以上的儿童。 •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 • 50 • 二、小儿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 • 1.给药前首先要了解既往用药情况,以及有无过 敏史 • 2、首先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敏感性,严格掌 握适应特征,选择有效抗生素。 • 3、抗生素联合应用时,种类不宜过多,应注意 有无累加作用或拮抗作用。
————————————————————————————————————-
每次剂量 每日次数 主要指征 (mg/kg) ≤7天 > 7天 —————————————————————————————————————————— 青霉素G 5万~10万U 2 3~4 链球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的 葡萄球菌 氨苄青霉素 50~100 2 3~4 G-及G+菌(产青霉素酶的细 菌耐药) 耐酶青霉素 25~50 2 3~4 产青霉素酶的葡萄 球菌 羧苄青霉素 100 2 3~4 绿脓假单胞菌 妥布拉霉素 2 2 3 绿脓假单胞菌 头孢噻啶或 唑啉(先锋V号) 20 2 3 葡萄球菌 头孢肤肟(西力欣)50 2 3 大肠埃希菌及金葡萄脑膜炎 头孢噻肟(凯福隆)50 2 3 G-杆菌脑膜炎 头孢三嗪(菌必治) (头孢回松) 50~75 1 1 G-杆菌脑膜炎 头孢他啶(复达欣)50 2 3 绿脓假单胞菌脑膜炎 红霉素 10 2 3 衣原体、支原体、百日咳杆菌 万古霉素 15 2 3 葡萄球菌
儿科学的特点?
• 小儿从生命开始到成人,整个阶段均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其 生理、解剖、生化、免疫、营养、代谢、病理等基础医学各 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与各年龄时期的特点也不同,因此其 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 临床各方面也均有其特点。 • 1、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不仅与成人不同,在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也有较大差别。如呼吸管道狭笮、容易发 生阻塞。随着小儿的成长,各器官形态结构不断增长,其生 理功能也不断完善。因此年龄越小,其器官的发育越欠成熟, 生理功能也越不足,易患某些疾病。如婴儿时期生长代谢旺 盛,能量需要较大而胃肠胃功能较差,易发生消化、营养紊 乱等。熟悉不同年龄时期小儿解剖生理特、要有足够的疗程。抗生素一般48-72小时才生 效,故不宜更换太勤,也勿给药时间过长,避免 发生双重感染、耐药性、及毒性反应。 • (二)激素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毒、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等 作用,儿科常与抗生素合用治疗急性严重感染, 或单独用于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 性疾病。激素对休克、脑水肿等危重患儿抢救时 不可缺少,但要防止滥用。对原因不明的发热, 切忌轻率应用。长期使用激素可使患儿免疫力降 低,继发感染。突然停药会引起反跳现象及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综合症。对患肺结核及水痘的小 儿,用激素后,可使病情加重。
儿科用药特点
• 药物治疗在儿科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不同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及药物的反应 各有特点。根据小儿药物动力学特点,用药时要 考虑到该药在体内的运转、吸收分布及排泄等差 异,实施合理用药,发挥其 药物的最大疗效, 减少其副作用及毒性反应,这是小儿药物治疗的 重要原则。
• 一、药量计算方法 • 1、按体重计算法 简单易行,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 方法: • 每日或每次剂量=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 所需药量 • 2、按年龄计算法 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 如止咳药、营养药等可按年龄计算;每日每次剂量=年 龄(岁)×每岁需要量 • 3、按体表面积计算法 按体表面积比按年龄、体重计算 更为准确,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kg)×0.035+0.1 • >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kg-30) ×0.02+1.05 • 每日剂量=体表面积(㎡) ×每平方米面积每日需要量
• 2、免疫特点 小儿,尤其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 疫功能较成人低下,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母体IgM不 能通过胎盘,新生儿IgM水平低下,易患革兰氏阴性菌 感染。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3-5个月后逐渐 消失,其主动免疫IgG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 平,婴幼儿时期SIgA也缺乏,故易患消化道、呼吸道 感染。 • 3、病理特点 由于小儿处于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时期 对同样致病因素的反应及病理表现不同。如新生儿感 染易出现体温低下,而年龄较大小儿可表现发热;呼 吸道感染在婴幼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 青壮年易患大叶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小儿引起佝偻病 及手足搐搦症,成人则为骨软化 症等。
儿科基础知识有哪些?
• • • • • • • 一、儿童期年龄阶段的划分 宫内期(胎儿期) 自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出生,共 40周,280天 胚胎期 受孕后2-8周 胎儿期 受孕后第9周至出生 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未满28天(附:围生期 孕满28周至生后1周 婴儿期(乳儿期) 出生后至未满1岁 幼儿期 1≤年龄 <3岁 学龄前期 3-6岁 学龄期 7到12-13岁 青春期 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到成年期 女11-12岁至17-18岁 男13-15岁至19-21岁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 医学培训
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魏广友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
• 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的 医师,他们要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具有良 好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和知识,有能力 为家庭每一个成员提供持续而全面的医疗 护理、保健服务和预防服务,而不问其性 别、年龄、健康问题性质,到病人家里、 诊所或医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基 本、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因此,作为 全科医师教师的我们就应努力从各个专业、 各个方面进行培训!
• (二)囟门与颅缝 • 前囟 后囟 • 闭合 1-1.5岁闭合 4个月之前
颅缝 3-4个月
• (三)不同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 各年龄小儿呼吸次数的平均值 • 年龄 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 • 新生儿 40-44 • 出生至1岁 30 • 1-3岁 24 • 4-7岁 22 • 8-14岁 20
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弱 肾功能发育不全 防御免疫功能差—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发育尚不 完全,白细胞吞噬能力差,淋巴结局限细菌的能 力不强 皮肤及皮下组织对化学性刺激的耐受性较差
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原则 应有明确的指征 能用一种时尽量只用一种 病原体培养和药敏 高效、低毒、使用方便 避免混合使用
新生儿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表
• 各年龄心率范围: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 • • •
新生儿期:120-140次/分 1岁以内: 110-130次/分 2--3岁: 100-120次/分 4—7岁: 80-100次/分 8-14岁: 70-90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