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专项复习总结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三篇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三篇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1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__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__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__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修改病句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2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类知识点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类知识点
1.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动词的形式错误、名词或代词的误用等。
例如:
-正确句子:小明喜欢读书。
-错误句子:小明喜欢读书的。
2.修辞错误:包括用词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等。
例如:
-正确句子:这个问题很重要。
-错误句子:这个问题很大。
3.词语搭配错误:包括词义搭配不合理、词语重复使用、冗余等。
例如:
-正确句子:他对学习非常感兴趣。
-错误句子:他对学习非常喜欢。
4.标点使用错误:包括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缺失等。
例如:
-正确句子:我看见了他,他正好回来了。
-错误句子:我看见了他。
他正好回来了。
5.句子结构混乱:包括句子结构杂乱、句子成分缺失等。
例如:
-正确句子:他爱好运动,经常参加篮球比赛。
-错误句子:他爱好运动经常参加篮球比赛。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病句,并进行修改,从而提高语文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在2024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修改病句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题型。
学生们在修改病句时,经常会犯一些易错的类型。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的总结。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是否一致。
例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平,而他却选择了战争。
错误类型:主谓不一致。
谓语动词应该改为“选择”。
二、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时态是否一致。
例句:昨天我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
错误类型:动词时态错误。
去应该改为“去过”。
三、代词引用错误代词引用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代词的引用对象是否清楚。
例句:她说她在电影院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很高兴。
错误类型:代词引用错误。
他应该改为“她”。
四、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是否恰当。
例句:她是一个可爱的老师。
错误类型:词语搭配错误。
可爱应该改为“优秀”。
五、句子结构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是否合乎规范。
例句:有的同学喜欢读书,而有的同学喜欢看电视。
错误类型:句子结构错误。
应该把两个并列的句子分开,或者加上逗号。
六、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准确。
例句:我今天早上去了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所以妈妈生气了。
错误类型:标点符号错误。
应该在“所以”前加上逗号。
七、冠词错误冠词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冠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例句:他是一个大医生,他为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错误类型:冠词错误。
应该把“一个”改为“一位”。
八、固定搭配错误固定搭配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用错误。
在修改病句时,需要注意固定搭配的使用是否正确。
例句: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社会活动。
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

病句修改知识点总结一、主谓不一致病句:他们在校园里玩耍,我在教室里学习。
修改后:他们在校园里玩耍,我在教室里学习。
二、多余的词语病句:她的外表看上去显得很漂亮。
修改后:她的外表看上去很漂亮。
三、句子结构不清晰病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多锻炼。
修改后: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多锻炼。
四、主谓宾不单一病句: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
修改后: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
五、语法错误病句:他们都很努力学习,使得他们考试成绩很好。
修改后:他们都很努力学习,所以他们考试成绩很好。
六、时态错误病句: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又看了一本小说。
修改后: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又看了一本小说。
七、语言表达不准确病句:他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
修改后:他是一个缺乏追求的人。
八、语言重复病句:他认真地打扫了房间,使得房间变得整洁了。
修改后:他认真地打扫了房间,使房间变得整洁。
九、句子过长病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结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活动取消了,我便回家了。
修改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结果因为天气的原因活动取消了,于是我便回家了。
十、修饰成分的位置不当病句:他学习很努力,每天都要熬夜。
修改后:他每天都要熬夜,学习很努力。
经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病句修改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谓不一致、多余的词语、句子结构不清晰、主谓宾不单一、语法错误、时态错误、语言表达不准确、语言重复、句子过长、修饰成分的位置不当等。
通过不断修改病句,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更加流畅、准确的文章。
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中重视病句修改,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病句是指语法、逻辑、表达不准确或不严谨的句子。
以下是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汇总:1.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句意不符。
例如:“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应该修改为:“我昨天去图书馆。
”2.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不一致。
例如:“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打篮球。
”应该修改为:“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打篮球。
”3.单复数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或名词不一致。
例如:“这些书是我的。
”应该修改为:“这些书是我的。
”4.主语省略:句子中缺少主语。
例如:“跑得真快!”应该修改为:“他跑得真快!”5.标点符号错误: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例如:“小张喜欢跑步不过他不擅长。
”应该修改为:“小张喜欢跑步,不过他不擅长。
”6.意思不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模糊或不清楚。
例如:“他去吃饭了。
”应该修改为:“他去饭馆吃饭了。
”7.成分缺失: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基本成分。
例如:“上课准备好。
”应该修改为:“上课前要准备好。
”8.选词不当:句子中使用不准确的词语。
例如:“这个苹果很甜。
”应该修改为:“这个苹果很酸。
”9.同义词重复:句子中使用重复的同义词。
例如:“我和他在学校里见面。
”应该修改为:“我和他在学校见面。
”10.语序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颠倒。
例如:“他很聪明的。
”应该修改为:“他很聪明。
”。
修改病句知识点归纳

修改病句一、修改病句的原则:1.检查文句,判明原因。
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
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
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
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
不能另造新句。
二、修改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⑧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①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修改病句小知识点总结

修改病句小知识点总结1. 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不一致会让句子显得不够流畅,逻辑性也会变弱。
例如:错误: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正确:她喜欢游泳,而他喜欢读书。
2.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词性或词组,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错误: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正确:他喜欢旅行、读书和游泳。
3. 时态一致在一个句子中,时态应该保持一致,以确保句子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正确:我昨天去了书店,然后买了一本小说。
4. 语态在句子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错误的语态使用会让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被他很不明白。
正确:他很不明白这个问题。
5. 不当修饰词语有时候我们会在句子中使用不当的修饰词语,使得句子的表达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这个问题很不容易解决。
正确: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
6. 不当连接词连接词的使用也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使用不当会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
例如:错误: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头了。
正确:他很迟到,因为他睡过了头。
以上是一些修改病句的小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要想在写作中尽量避免病句的出现,首先要多加练习,提高语感。
同时也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写作更加流畅、清晰。
修改病句总结

修改病句总结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
将“使”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
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
在句末加上“的美德”即可。
三、成分赘余1.重复多余例1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重复多余。
“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二者重复,应取其一。
修改病句知识点梳理

修改病句一、修改病句的原则病因要查清;修改尽量少;愿意必保留。
1.病因要查清:面对病句,认真读几遍后,再作进一步分析,只有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2.修改尽量少:尽量少动,尽量小改,不要大改动,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3.愿意必保留:修改后的句子表达形式可以小有出入,但是句意不能有丝毫改变。
二、常见病句的病因1.成分残缺(1)看了这个电视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缺少主语“谁”)(2)美丽的公园。
(缺少谓语“怎么样”)(3)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
(缺少宾语“什么”)2.用词不当(1)李华助人为乐,全校同学都在赞颂他。
(大词小用,把“赞颂”改为“称赞”)(2)李东热烈地和我握手。
(把“热烈”换成“热情”)3.搭配不当(1)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可以说“下雨”,不能说“下风”,换成“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随地吐痰的人”与“习惯”搭配不当,换成“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4.成分赘余(重复累赘)(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删去“过去的”或“往”)(2)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重复,删去“光临”)5.词序颠倒(1)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普遍”是用来说明“提高”的,应该放在“提高”的前面。
)(2)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记录”和“收听”顺序颠倒,应先“收听”,再“记录”)。
6.前后矛盾(1)老师都先下班了,只有李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都”和“只有李老师”前后矛盾。
可以在开头的“老师”前加上“其他”)(2)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整齐的”和“挤进”前后矛盾,可将“挤进”换成“走进”。
)7.归类不当(1)图书角里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中国少年报》不属于书。
)(2)我爱吃苹果、桃子、香蕉、黄瓜等水果。
(“黄瓜”不属于水果,可以删去。
)三、修改病句的口诀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
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

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在日常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修改病句知识点

修改病句知识点1.“哎呀,句子里可不能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呀!”就像我昨天说“我既喜欢吃苹果又不喜欢吃苹果”,这不是很奇怪嘛!比如“他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完全改正了”,这就前后矛盾啦。
2.“用词不当可不行哟!”你看我那次说“我今天高兴坏了”,其实应该是“我今天高兴极了”呀。
像“小红的成绩增强了”,成绩应该是提高呀,这就是用词不当啦。
3.“重复啰嗦要不得呀!”我之前说“我大概差不多知道怎么做了”,哎呀,太多余啦。
就像“他大约大概有十岁”,这可不行哦。
4.“指代不明会让人糊涂的呀!”我有次说“小明和小红在公园里玩,他对她说自己饿了”,都不知道谁对谁说。
像“张芳和李红在公园里,她告诉她明天来她家玩”,这就指代不明啦。
5.“语序不当可就乱套啦!”我那次说“我先穿鞋子后起床”,这顺序完全不对嘛。
比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应该先发现再克服呀。
6.“搭配不当多别扭呀!”我说“我跑得非常快和远”,跑只能说快不能说远呀。
像“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该是提高呀,这就是搭配不当。
7.“歧义可不好理解呀!”我有回说“我看见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在吵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到底谁笑呀。
比如“两个学校的校长参加了会议”,不知道是两所学校的校长还是两个来自同一学校的校长,这就是歧义。
8.“句式杂糅会很混乱呀!”我有次说“这本书是我的,也是你的”,不能说“这本书是我的也是你的”呀。
像“他的家乡是江苏南京人”,这就杂糅啦。
9.“不合逻辑可不行哦!”我说“我今天肯定一定能做好”,肯定和一定重复啦。
比如“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呀,这就不合逻辑。
10.“成分残缺可不好呀!”我那次说“通过努力,有了进步”,谁有进步呀。
像“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进步很大”,缺了主语呀。
改病句知识点总结7篇

改病句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汉语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中,改病句是一项重要技能。
正确识别并修改病句,不仅能够提升语言的准确性,还能够体现使用者的语言功底。
本文将围绕改病句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二、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应改为“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语义重复例如:“他总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踊跃回答问题。
”应改为“他总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3. 搭配不当例如:“他的演讲水平十分精湛。
”应改为“他的演讲技巧十分高超。
”4. 逻辑错误例如:“因为明天下雨,所以今天我们要出去玩。
”需根据上下文修正逻辑关系。
5. 词语误用例如:“这件事令我十分懊恼。
”中的“懊恼”可依据语境更改为其他词汇。
三、改病句方法1. 审视句子结构,确保成分完整。
2. 精简句子,避免冗余。
3. 注意词语的搭配,确保语义通顺。
4. 逻辑关系要清晰,避免矛盾。
5.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四、改病句实践(一)理论结合实例改病句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点,更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实践。
从实际病句中总结经验,加深理解。
(二)重点难点解析针对常见的病句类型,进行深入剖析,明确难点,重点掌握。
例如搭配不当的病句,需要积累常见的词汇搭配。
五、知识点细化1. 成分残缺的识别与修正a. 了解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b. 识别残缺部分,添加合适成分。
2. 语义重复的识别与修正a. 对比关键词汇,寻找重复表达。
b. 精简句子,保留核心信息。
3. 搭配不当的识别与修正a. 熟悉常见词汇搭配。
b. 根据语境调整词汇。
4. 逻辑错误的识别与修正a. 分析句子逻辑关系。
b. 根据上下文调整关联词。
5. 词语误用的识别与修正a. 理解词汇含义及语境应用。
b.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六、总结与提高改病句是汉语语言运用中的基础技能,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实践,读者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改病句的知识点与方法。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归纳
1.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一致、时态、语态、虚拟语气、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我昨天去了兰州旅游。
(时态错误,应为“我昨天去兰州旅游。
”)
2.词语使用错误:包括词义混淆、形近字错误、词语搭配不当等。
例如:他得了一场很严重的感冒。
(词义错误,应为“他患了一场很严重的感冒。
”)
3.句子结构错误:包括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谓宾语缺失、句子紧凑度不够等。
例如:她是89年生于北京的。
(句子成分搭配错误,应为“她是89年生的,出生地是北京。
”)
4.表达不准确:包括表述含糊、理解错误等。
例如:我喜欢吃肉,所以我隔三差五去肉店。
(表述含糊,不清楚隔三差五是什么意思。
)
5.文字错误:包括错别字、字形错误等。
例如:我所有的朋友都支持我前进。
(错别字,应为“所有”)。
对于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学生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正确用法,并且具备辨析词义的能力。
此外,还应增加对语文的理解和阅读的能力,提高对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总结

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总结一、病句的定义及类型1. 病句是指在语法或语义上有错误、不通顺的句子。
2. 病句分为语法病句和语义病句两种类型。
3. 语法病句是在构词、造句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主要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语序倒装、连接词搭配不当等。
4. 语义病句是在表达意思时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为表达不清晰、含义不明确或者引起歧义。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1. 语法上要正确,句式要完整,不得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语法错误。
2. 语义上要准确,句子要表达清晰,不得出现引起歧义或者含义不明确的问题。
3. 要符合逻辑,句子内部要逻辑通顺,不得出现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1.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分析病句的错误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2. 修改病句时,要注重句子的结构,确保主谓宾各自对应、搭配合理。
3. 添加、删除或者调整词语表达,使句子在语义上更加准确和贴切。
4. 关注上下文,根据句子在整个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局部修改导致其他问题。
5. 参考标准用法,可以通过参考语法书籍、范文或者咨询老师同学进行修改,避免主观臆断导致错误。
四、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1. 主谓不一致:要保证主语和谓语在单复数上保持一致。
2. 时态错误:要保证句子中的时态一致,不得出现混用的情况。
3. 语序倒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语序,避免不恰当的倒装。
4. 连接词搭配不当:要根据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选择合适的连接词。
五、修改病句的注意事项1. 注意整体逻辑关系,避免局部修改导致整体混乱。
2. 注意语法和语义的一致性,避免局部修改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
3. 注意专业术语和表达习惯,避免使用不准确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
总之,修改病句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对语法、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只有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总结,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一、主谓一致错误1.主语与谓语之间缺乏一致的单复数关系。
例如:错误:我和他是好朋友。
修改:我和他是好朋友们。
2.主谓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时态关系。
例如:错误:他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连我也不了解。
修改:他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连我也不了解。
二、动宾搭配错误1.动词与宾语之间不搭配。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
修改:我昨天去了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2.形容词或者名词与宾语之间不搭配。
例如:错误:她戴了一只金的戒指。
修改:她戴了一只金色的戒指。
三、词语用法错误1.词语的搭配不准确。
例如:错误:他努力了一年,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修改:他努力了一年,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2.词语的用法不正确。
例如:错误:我终于体会到了做家务的辛苦。
修改:我终于理解到了做家务的辛苦。
四、时态误用1.过去时态与现在时态的混用。
例如:错误:我昨天去学校,然后写作业。
修改:我昨天去学校,然后做作业。
2.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混用。
例如:错误:我已经看完了那本书,它是非常有趣的。
修改:我已经看完了那本书,它非常有趣。
五、连词错误1.连词的使用不准确。
例如:错误:她笑了笑然后去了电影院。
修改:她笑了笑,然后去了电影院。
2.连词的顺序错误。
例如:错误:他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
修改:他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
六、标点符号错误1.句子中缺少或多余标点符号。
例如:错误:你们过来帮帮我修改:你们过来,帮帮我。
2.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例如:错误:你去帮他, 我去帮她。
修改:你去帮他,我去帮她。
七、介词错误1.介词的使用不准确。
例如:错误:他在香港工作了一年。
修改:他在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
2.介词后缺少宾语。
例如:错误:我习惯了跟朋友一起上学。
修改:我习惯了和朋友一起上学。
八、语序错误1.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正确。
例如:错误:她梳着长发,穿着一条迷彩裤。
修改:她穿着一条迷彩裤,梳着长发。
2.句子中修饰成分的位置不正确。
病句修改知识归纳

病句修改知识归纳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例1)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欢迎”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定语误放到状语的位置(例2) “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后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历届”不应修饰“占地”,应改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中”。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
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记为“属数动形名”。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3) 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她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教练。
2、状语位置不当(1)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4)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到“发挥”前,并把“的”改为“地”)(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一般按以下顺序排列: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5)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的位置不当(例6) 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应将第一个“不”移到“把”字前)(2)介词位置不当[例7)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及技巧

修改病句知识点总结及技巧一、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1: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分析:主语的词序不当,应该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老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2: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分析: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判断出来。
例3: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服务。
分析: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显然是应该先"收集",再"选择",最后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辨析时都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2.多项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分析: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顺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分析: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4.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这里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显然就颠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专项复习1.常见的病句类型病句常见的类型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本复习应对《考试说明》,只重点复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赘余,其余的病句修改八项注意如何辨析语病,教学用书有介绍,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
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
笔者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92年高考试题)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
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
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
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
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能力提升: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
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就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解决”再“发现”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
应改为“及时发现并解决”。
例 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能力提升: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
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
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减少”“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
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 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
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内容正确与否”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
可以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
例2 “做好”是单提的,“是否深入”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
应该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004年长沙中考试题)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005年佛山市课改区中考题)3.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
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案:一.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该”改为“就该”;3.把“以及”改为“还是”;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6.把“却能”改为“都能”。
二. 1.删去三个“不可”;2.3.5.句删去“不”4.删去“不要”6.删去“免”三.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5.“不是”中的“不”。
四. 1.2.3.句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删去“使”或前面的介词都可以。
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
五.1. “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 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