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合集下载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

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

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

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

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

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

有则均有,无则均无。

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

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

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庄子就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她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就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文学家。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她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就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她认为“道”就是“先天生地”的,就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就是相对的,因此她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与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显然,这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就是不足取的。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为其哲学的基础与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与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

它既就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就是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

《齐物论》就是《庄子》的代表篇目,“齐物”与“齐论”就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

所谓的“齐物”,就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与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就是齐一的。

“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

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就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

庄子瞧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瞧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她又认为这一切又都就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就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与论争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就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瞧也就是不存在的。

她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庄周梦蝶翻译

庄周梦蝶翻译

庄周梦蝶翻译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是: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翻译是: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

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

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这则寓言阐述庄子的“相对论“的观点,万物化而为一,了无人我是非之辨。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言,达到“物化”,即进入无差别的艺术境界,这是极高的境界。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探究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探究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探究思想内容一、对概念的存在以表现“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凡事凡物都有相对的两面,都以“偶”的形式存在。

庄子齐物思想涉及是非,寿夭,成毁,美丑,彼此,物我,身心,大小,利害,安危,生死,有无等对待概念,庄子认为这些对待性的概念都具有相对性,表面性和不真实性,而相对性是相对于比较的方面,角度,标准,时间和地点等等。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莫不大莫不小,从与道同体的至人的观点看,根本不存在所谓此物与彼物的区分,因此更不存在所谓的贵贱之别。

但是,作为万物中之一物的人总是以己为贵,以人为贱。

正是因为凡事凡物都有“偶”,都以”两行”的形式存在,所以人们观点不一,面对生活与现实,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情态,“然疲役而不之其所归”“其行尽如驰而莫知能止”。

但事实无论怎样争执,“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所以莫不如以道观之,万物齐一。

而事实上万物内含的彼此对待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指出凡事凡物都有“彼我”,没有“彼”就没有“我”,反过来,如果没有“我”,“彼”也无法得到呈现,“彼我”相辅相成,无法分离,说明对待概念相互依存。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这里提到了是非的对立存在。

有了是非以后,人们自以为“是”,否定他人观点,“是其所非”,“非其所是”。

这一句式已经不仅仅反应相对概念互相依存的状态,而是说相对概念开始交叉开始互相起作用。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更加深刻的说明“彼是”相因,“彼是”构成“物”,“彼是”无法分开,相互依存,面对这种情况,再做“孰是孰非”的定论,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在这多样化的世界里“与接为构……与物相刃相靡”,与其这样,还不如“游心于物之初”,与道为一,与道同体,逍遥自在。

二、主张超越对待概念,实现“道通为一”,达于“齐物”面对对待概念的存在,主张“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以“同是非”“同然否”的态度去对待人们所作出的是非,然否的区分,这样便可以休心于天(作为整体的世界或道)这个巨大无比的转轮之上(即安命)。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关于《庄子—齐物论》的疑问

关于《庄子—齐物论》的疑问

关于《庄子》齐物论的一些疑问
《齐物论》中“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这句话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这是庄子的相对论。

意即泰山够大的了,但是如果整个世界只是秋毫那么大,泰山要比秋毫小好多好多;彭祖寿命够长的了,如果把寿命最长的东西比作早夭孩子的寿命,那么彭祖的寿命也算是很短很短的。

我从天地中产生,我即是天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产生于天地,我与万物同源同根,我即是万物,万物即是我,我与万物为一。

我与天地为一,与万物为一,怎么还说另外的一个“我”;我与天地为一,与万物为一,怎么又说另外没有一个“我”。

也即,我与天地、与万物混化为一,既不能说有“我”,也不可说无“我”。

说有“我”,即把我从天地万物中分离开来,即着“我相”;说无“我”,实际也把我从天地万物中分离开来,也着“我相”。

庄子对时间与空间的独特理解

庄子对时间与空间的独特理解

庄子对时间与空间的独特理解《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庄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庄子对时间与空间的独特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研究心得。

一、时间的虚无与流动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时间的虚无与流动的理解。

庄子认为,时间并非实体,而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概念。

在宇宙中,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时间段,但这些时间段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流动。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时间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庄子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相对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受到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影响。

庄子虽然没有使用科学的术语,但他的思想与相对论的观点相契合,都认为时间是相对的、流动的。

二、空间的无限与变化庄子对空间的理解也非常独特。

他认为,空间是无限的,没有界限的。

在《齐物论》中,庄子写道:“无物不有,无物不无。

”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相互关联,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庄子认为,空间是包容万物的,它没有边界,没有限制。

同时,他也指出,空间是变化的,不断演化的。

在《庄子·天运篇》中,庄子写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他用橐龠(一种容器)来比喻空间的变化与包容性。

庄子的空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宇宙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同时也是不断演化的。

庄子的空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观点相呼应,都认为空间是无限的、变化的。

三、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庄子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在《逍遥游》中,庄子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时间段,而且时间的流动也影响着事物的存在。

同时,庄子也指出,空间是包容万物的,没有边界和限制。

庄子的思想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认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时:国学课题之“相对论”

时:国学课题之“相对论”

国学课题之“相对论”时长江相对论,在哲学里又被称为相对主义。

当然,相对论有科学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物理相对论,也有中国哲学中的庄子相对论。

庄子的相对论主要表现在《齐物论》中。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主要表现在“大小”“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等方面的阐述。

有人说,“相对”是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而笔者认为,这“相对”之中其实有很多启人心智的智慧。

对于经典,应采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态度。

关于“相对”,庄子的阐述颇多。

如:“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这就算是通达,通达的人才是真正了解事物常理的人。

在庄子看来,彼此、是非、有用与无用都是相对的。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一棵参天古木下乘凉,学生向庄子请教说“先生!这么高大华美的大树,为甚么没有人拿来用呢?”庄子详细答道:“这是栎树,做柱子会长蛀虫,做门窗会流出树汁,做器具会败坏,做船会沉,做棺材会腐烂。

”学生连连点头说:“这真是‘无用’的树。

”庄子又解释:“你说这树‘无用’,但是,对这树自己来说,才是相对而言的‘有用’。

”学生又惊奇地问:“先生!这是甚么意思呀?”庄子又详细解释说:“这树就是因为人们觉得‘无用’所以,才没有砍伐它,它不致短命夭折,反之,如果人们觉得‘有用’的话,这树就不可能这么‘长命’。

”庄子最后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的“相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复杂,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方式。

所谓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往往能够产生很多新的见解,特别是这样大胆的假设,往往能独辟蹊径。

“大小之辨”告诉我们,小的事物总有大的事物和它相似,相通,相反,相对。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要消除物、我的区别,消除万物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所以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澈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庄子否定诸子百家的论争,也否定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论者。

一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

①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②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③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⑤(lài)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⑥。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⑦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⑧。

而独不闻之翏翏⑨乎?山林之畏隹⑩,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注释】①南郭子綦:虚构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嘘:缓缓地吐气。

荅焉:形体不存在的样子。

耦:匹对。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②何居:何故。

③而:汝,你。

④吾丧我:真我忘掉了俗世中的我。

⑤籁:箫,此指空虚之地发出的响声。

⑥方:道术。

⑦大块:大地。

噫气:吐气。

⑧呺:同“号”,风声。

⑨翏翏:大风的声响。

⑩畏隹:形容山势险峻。

激者:如水激的声音。

:形容箭头的声响。

者:如号哭的声音。

宎者:犹如风吹入空谷的声音。

喁:应和之声。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题解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庄子就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她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就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文学家。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她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就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她认为“道”就是“先天生地”的,就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就是相对的,因此她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与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显然,这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就是不足取的。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为其哲学的基础与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与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

它既就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就是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

《齐物论》就是《庄子》的代表篇目,“齐物”与“齐论”就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

所谓的“齐物”,就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与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就是齐一的。

“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

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就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

庄子瞧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瞧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她又认为这一切又都就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就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与论争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就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瞧也就是不存在的。

她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关锋 1960.12.02 《人民日报》列宁说:“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之中有着绝对。

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我们知道,庄子哲学是相对主义,就是说,在他那里正是:“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庄子的“有待”即是相对,“无待”即是绝对。

在他那里,“有待”和“无待”的关系是分割的。

在“有待”的范围内是排斥绝对的,他认为,例如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于是得出结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这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相对排斥绝对这种观点的必然结果。

另一面,庄子却承认“绝对”。

但是,他既然排斥了相对之中有着绝对,他承认的绝对就是独立自存的绝对了,这就是他的“无待”的“道”。

这个“道”是“一化之所待”,即一切变化所依赖的东西,而它自己却是“无待”,无所依赖的。

在宇宙论上把绝对和相对割裂开来,认为在相对的东西之外存在着绝对,从逻辑上看有两种可能:(一)认为这个绝对是占有时空的某种物质,例如原子、电子,这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二)认为这个绝对是创造物的非物--精神,这是唯心主义。

老子是从在所有的相对的东西之外找到了绝对的”道”,而达到唯心主义的,庄子也是如此。

但在庄子书里,这条逻辑则是更加明显的。

庄子承认事物是变化无常的(但他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但他要找一个变化的主使者、发动者,也就是从所有相对的变化着的事物及其过程之外找一个发动变化的、而本身绝对不变的东西。

究竟是谁发动的呢?他回答说,是真宰,即“道”。

事物的变化即“有待”于这个发动者的“道”,而不是“自己运动”(见《齐物论》)。

那么作为发动者的“道”,又是谁发动它的呢?如果承认有一个发动“道”的东西,那么那个东西又是谁发动的呢?如此追问下去,那就是“犹其有发动者,犹其有发动者,无已”了。

齐物论逐句

齐物论逐句

齐物论逐句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缀组成,但是这五个故事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整篇文章围绕着“齐物”这一主旨展开,以下是《齐物论》其中一句的解析: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随着自己的成见去判断事物,那么谁没有自己的标准呢?何必一定要知道事物变化的原因后才有自己的见解呢?愚人也是有的啊!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有了是非观念,这就好像今天去越国而昨天就已经到达了一样。

这就是把没有当成有。

把没有当成有,即使是神明的大禹也不可能知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的相对论思想,他认为人们的观点和标准是相对的,取决于他们的成见和立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判断,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

同时,他也指出了人们常常在没有充分了解事物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这种主观性和片面性会导致误解和偏见。

总的来说,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超越自己的成见和主观判断,以更开放和客观的态度去理解事物,避免过早地做出结论。

《庄子齐物论》物我的平等与学说是非的相对

《庄子齐物论》物我的平等与学说是非的相对

c.夢與覺
成玄英:「死生之變,猶覺夢之異耳。」
(3)超越是非 a.言辯難以斷定是非-客觀的評判是否存在? b.和之以天倪-以自然的分際調和是非。
19
(七)寓言兩則
•1.魍魎問影 (1)影無特操 (2)破除知識追根究底的精神 •2.莊周夢蝶-物化 (1)物我有分 (2)物我轉化物我界線消解,萬物渾化為一。
23
15
(五)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4.「道」與「言」
(1)道
a.「未始有封」(無所不在)。 b.聖人體道-懷之、「存之於心」。 c.「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 (a)順著聖人體道而言。 (b)聖人言說的分寸與層次。
(2)言
a.「未始有常」(流變性、片面性)、有畛(封閉性)。 b.眾人辯之以相示-以言語知識相互誇耀。 c.「辯者有所不見」。
(《莊子集釋》頁45)
(3)化解自我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與道為 一。 •2.地籟 (1)「地籟則眾竅是已。」 (2)風吹孔竅所發出的聲音。 (3)王邦雄:「整體和諧的大地交響樂。」
(《莊子道》頁45)
3
•3.人籟 (1)「人籟則比竹是已。」 (2)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 (3)成玄英:「地籟則竅穴之徒,人籟則蕭管之 類,並皆眼見,此則可知。」(《莊子集釋》頁49) •4.天籟 (1)「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 者其誰邪!」 (2)在萬物自己、自取中呈顯的境界。 (3)陳鼓應:「萬物因其自然狀態而自鳴。」 (4)杜保瑞:造化本身的聲音,自然無聲的風。
•2.「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限於我執,無以自拔,終使生命僵固。 (1)「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 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2)「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 歸,可不哀邪!」 (3)「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 (4)存在感受-生命的盲昧與悲哀。

庄子《齐物论》——极致的辩证法: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说了

庄子《齐物论》——极致的辩证法: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说了

庄子《齐物论》——极致的辩证法: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说了作者:杨本枢庄子和蔺且就现实中无法实现万物一齐的论题展开了争论,蔺且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庄子认为不可过于悲观,现实还是有缩小差距的条件存在,庄子一口气给蔺且讲述了五个寓言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此讲是第三个寓言故事:相传古代圣人瞿鹊子和长梧子有过一次讨论。

瞿鹊子问长梧子:“我听孔夫子说过,圣人一般不过问具体事宜,不追逐利益,不对抗天灾人祸,不积极作为,不刻意求道,本着超凡脱俗的心态,不深陷于现实繁杂事务中。

孔子认为不存在这样的圣人,我却认为此法是再好不过的修道之法啦!先生您的看法呢?”长梧子回答说:“别说孔夫子不明白,就连黄帝听闻此言也会迷惑不解的。

圣人的修道之路是一个漫长的心灵之旅,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思想的丰富,需要持之以恒的身体力行。

这场艰难的长途跋涉不到最后关头,都称不上修道成功。

可是你赞赏圣人的做法未免有些理想主义了,属于典型的听风就是雨,刚看见一个鸡蛋就想到报时的公鸡,刚看见弹弓就想到品尝烤鸱鸮的肉了。

当然,我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仅供参考,不要当真。

我认为,圣人如同展翅高飞的大鹏鸟,视野触及之处,万物一体,日月如梭。

六合之内和谐共生:不管是纷繁复杂的世间事情,亦或是高低贵贱的人生百态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融洽。

”长梧子接着说道:“世间人精明能干,圣人却愚笨木讷,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圣人集聚万物之精华修炼成婴儿般单纯。

万物也是如此,相互吸取精华形成一个精纯的共同体。

”“世间的许多事情充满辩证性:人们始终面临生死的困扰,只想活在世上却不想死去,其中的缘由我哪能知道呢?人们怕死的心情如同自幼流浪的人从不想回家似的,其中的缘由我又哪能理解呢?艾地守卫边疆的大臣有个女儿叫丽姬,初嫁给晋国国君的时候,痛哭流涕、泪洒衣襟,到了晋国王宫以后,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夫妻举案齐眉,她又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哭泣。

同样的道理,死去的人在阴间可能比在阳间生活得更为舒服,他们是否后悔活着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求生的举动呢?”长梧子摇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辨析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辨析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辨析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主要经典著作。

学界一直对庄子思想与相对主义的关联的问题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庄子》中存在大量叙写相对现象或具有相对性意义的句子。

仅《齐物论》一篇就出现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关于事物相对相依关系的论述。

列宁说:“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之中有着绝对。

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庄子哲学作为相对主义,就是说,在他那里正是:“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而庄子相对主义的思想产生,是由春秋战国特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极其激烈的碰撞,与之相应的学术交锋也极为激烈。

哲学作为政治的先导与学术的明珠,必然会反映出这样的时代特点,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一方面源于社会苦难使民众对于精神安慰有极大的向往,另一方面黑暗无情的政治需要有反独断论的思潮作为缓冲,体现的是庄子之类的学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要想辨析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首先从《庄子》内篇入手,如《齐物论》就能体现出庄子哲学思想的特点。

《齐物论》中所讲求的是中有非、长中有短、美中有恶,用其是、扬其长、取其美,以平等待物的思想,无不是相对主义的具体体现。

世间事物千差万别,怎么样做到平等如一的认识,庄子在文中给出的回答是以物为主,即把主体的我纳入到物中去,我亦是一物,万物亦是物,物与物皆同,“物视其所一”。

而现实生活中,物与物从形态到结构都有极大差别的,怎么样把这些差别弱化,庄子提出,若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物与物是没有差别的。

《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举莛与楹.厉与西施。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意即像莛和楹这两种不同的植物,厉和西施这两种不同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完全不同的,可是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

前两者都是植物,后两者都是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差别。

扩展来讲,都是生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古代的相对论

中国古代的相对论

中国古代的相对论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对论思想
2.庄子的“齐物论”与相对论的联系
3.墨子的“兼爱”与相对论的关联
4.儒家思想中的相对论因素
5.总结:中国古代相对论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正文
在人类历史上,相对论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理论,它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相对论的思想并不仅仅存在于现代科学中,中国古代哲学中也存在着相对论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对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庄子的“齐物论”与相对论的联系。

庄子的“齐物论”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这句话表达了物体大小的相对性,与相对论的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墨子的“兼爱”与相对论的关联。

墨子提倡“兼爱”,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地受到关爱,这种观念也反映了相对性原理的思想。

再次,儒家思想中的相对论因素。

儒家强调“中庸”,认为事物的发展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这种观念也反映了相对论的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对论思想虽然与现代科学的相对论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和影响。

第1页共1页。

松颜读庄子:《齐物论》之一

松颜读庄子:《齐物论》之一

松颜读庄子:《齐物论》之一题解齐:齐乃相对概念,观甲文可知,所谓“齐”,如麦穗生发之齐,“麦穗之生发”,其“齐”有先后,非同一时间一起生发,实乃天命之下顺序而齐。

物:勿:勿:杂色也。

物,本指杂色之牛,后引申为“杂色事物之总称”。

论lún:整理排序也。

譬如:《论语》,非议论之言语,乃(孔子弟子、再传弟子)整理排序之言语也。

《齐物论》释名:松颜客曰:万物本杂,然其吐生,当齐也。

吐生齐于何?吐生齐于次序。

古今释名“齐物论”,纠结于“齐物”之“论lùn”,抑或“齐”之“物论lùn”,活生生置“齐物论”为“名家”,诚为不智也。

吐生由“口”,论亦由“口”,故“齐物论lún”由“口窍”发端,人籁、地籁、天籁云云,皆是“口窍”说事,即是“次序”明证。

“齐物论”所谓“朝三暮四”之怒与“朝四暮三”之悦,即是“次序”明证。

“庄生梦蝶”之惑,即是“次序不明”之惑。

家何以齐?非是人人等同,父、母、子、女,乃齐;国何以齐?非是人人等同,君、士、民,乃齐。

世间何以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乃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正文+直译+注释+发散南郭子綦、颜成子游:不必细究。

前者为师,后者弟子。

隐几:隐(于)几,隐藏在......下耦:二人并肩耕种,引申“匹配的”。

居:前文“逍遥游”有释:“有神人居焉”,本义“倚靠几案”,引申“倚靠”。

松颜客曰:古今常释“隐几”为“倚靠几”,望文生义。

隐,无其义也。

倚靠几案,无甚奇处。

南郭子綦隐藏于几下,其状甚奇,有甚于所谓“葛优躺”,如此仰天而嘘,方为“荅焉”,如是,颜成子游方才奇而发问“何居乎”?松颜客曰:“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万万不可释为“生机泯灭,心如死灰之万念俱灰”。

此谓修炼进阶,无作无谓之消耗与波动。

同理,苏轼人生总结——《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非是心如死灰,非是漂泊不定,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逍遥自在(《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

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

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

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

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

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

有则均有,无则均无。

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

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

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

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

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

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标准。

对此,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种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庄子混同是非,齐一万物的观点在这里论述得很充分。

这体现相对论之思想—利害。

生死:“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这则寓言主要表达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

庄子认为,既然古今千变万化的事物原本都是春意不变的整体,彼此如一,是非如一,利害如一,那么生与死的转换也就算不了什么。

这也就是说,生死亦如一(从永恒不变的大道角度来看,生和死都是自然的变化,短暂的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人们大可不必贪生怕死,总抱着那些浅陋的东西不放。


成毁:“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旧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旧事物的毁灭。

所有事物并无形成与毁灭的区别,还是相通而浑一的特点。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是与非的显露,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也就因此出现亏损和缺陷,理解上出现亏损与缺陷)。

有用与无用:“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

”这里说明万物都是对立的,有用与无用也是相对立的。

“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猴子的朝三暮四说明猴子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是”,对自己无用的就是“非”。

有用与无用对立,是与非对立。

事物的彼与此,是与非、肯定与否定都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所以人们应该超越这些对立,放弃固守的成见,用空明之心去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

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主旨要否定世俗的是非观、主张因任自然。

长梧子以梦为喻,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到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清醒地看问题。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
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万物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