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5188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4.png)
写作(三) 学习描写景物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一、新课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3f1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7.png)
层次感
注意景物的远近、主次, 形成空间感。
景物的特点与表现
自然景物
山、水、花、木等,表现 其自然美。
人文景观
建筑、园林、雕塑等,反 映文化与历史。
情感表达
通过景物寄托情感,表达 个人感悟。
03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04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写 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 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人文 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 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02
写作实践
01
总结词:写作指导
02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转化为文字,教授他们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03
总结词:写作练习
04
详细描述: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景物进行描写,要 求他们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与反馈
总结词:作品展示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老师 给予评价和建议。
课程主题,激发他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词:回顾知识
详细描述:回顾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为新课做准备。
观察与讨论
总结词:指导观察 总结词:小组讨论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如色彩、形 态、声音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和感受,互相启发和补充。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86dd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3.png)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自然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的自然景物写作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并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自然景物,学生尝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多写作。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抓住自然景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评估学生的写作进步。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互动,了解学生对亲近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自然,锻炼观察和写作能力。
2. 邀请自然摄影师或作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拍摄或写作自然景物时的经验和技巧。
3. 开展自然景物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空间。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写作情况和家长的看法。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39e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3.png)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景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引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词语选择、句式运用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3. 实践训练:教师给出一个景物描写的话题,如“校园一角”,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4.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景物描写教案
![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592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0.png)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难点:通过教材中景物描写的范例,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写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2.正面、侧面结合描写景物。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4.点与面的结合5.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
6.运用一定的修辞,使语言更加形象。
三、文题展示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
300 字以内。
四、写作指导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要把“我”对所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范文评析六、课堂小结七、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完美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bbcf3c8d376eeaeaa31c9.png)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未1204 1948《亲近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教学重难点】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教学方法】多重对话法。
【教学过程】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
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
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7602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自然景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自然景物,抓住其特征。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物。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描绘的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各种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3. 交流法: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观察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观察心得。
3. 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积累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然观察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技法讲解:教师讲解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强调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分析其抓住特征、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2. 学生模仿优秀文章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延伸1. 学生进行自然摄影比赛,用镜头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
2. 组织自然知识问答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抓住自然景物特征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自然写作的兴趣。
十、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写作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案中提到的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2130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e.png)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8da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9.png)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发现并抓住景物的特征。
2. 教学难点: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看到的景物特征。
2. 讲解:教师讲解写景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抓住景物特征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选取一个景物进行示范描写,展示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并进行描绘。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尝试抓住景物特征并进行描写。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写,要求抓住景物特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2.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的特征。
2. 在示范描写时,教师要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为学生做好榜样。
3. 在学生练习描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描写能力。
4. 作业布置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否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2)语言是否生动、形象;(3)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描写是否有情感表达。
2. 评价方法:(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3)学生自我评价。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抓住景物特征的乐趣;2. 举办“最美景物”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3. 邀请当地作家或诗人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观察景物作文教案模板
![小学观察景物作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334aec5bcd126fff6050ba7.png)
小学观察景物作文教案模板写景作文训练——观察景物的特点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景物的特点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观察与思考抓住景物的特点;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
教学重点:观察与思考教学难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古时有位画家叫做厉归真,他酷爱画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
经过长期努力,他画的老虎神态逼真,令人叹服。
绘画需要观察,写作也是如此。
今天我要大家一起来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抓住景物的特点。
(板书)二、示标:(多媒体)1.学习通过观察与思考抓住景物特点;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状物。
三、观察的重要性师: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起我们遐想的景物,数不胜数,可是让同学们描绘景物时却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缺乏必要的观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请大家看投影。
师:谁能为此图配诗?生: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师:这位同学用《咏鹅》来配画,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观察到了哪些特征?生:曲项、白毛、绿水、红掌。
师:如果作者对鹅儿浮水这一景物缺乏精细的观察,他就不能写得如此生动,由此可见,细致的观察是写好景物的前提。
没有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就不可能将景物准确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怎样观察师:仅仅懂得观察对于景物描写的重要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善于观察景物,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
请大家看两段文字(多媒体)《春花图和春风图》师:朱自清先生从哪些角度描绘春花?生: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道“花里带着甜味儿”。
1/4师:我们知道观察景物要从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姿态、质地等方面入手。
朱自清先生又是调动了哪些感官去认识和体味春风?生:触觉、嗅觉、听觉。
师:我们对事物进行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仔细听,详细问,用手摸,用嘴尝,用鼻嗅。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e4e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4.png)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方面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4.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赏读推敲学写景。
(1)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增添景物感染力。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生动细致描绘景物的前提。
(2)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写出景物的个性神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画面。
(3)讲究顺序,写出景物层次常用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早一晚,春一夏一秋一冬)、空间顺序(远一近,上一下,中间一四周)、观赏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远观,近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d89d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7.png)
通过课堂讲解、示范和案例分 析,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描写景 物的技巧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写作 练习,提高观察和描写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比较 ,互相学习和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不同景物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小组间的比较和竞赛,激发 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观察和描
写的水平。
教师示范与指导
教师亲自示范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提供具体的技巧和指导。
在学生观察和描写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 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优秀之处,激励 学生不断进步。
注意语言节奏的把握,使景物 描绘更具韵律感和音乐性。
修辞手法的运用
运用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 等,丰富景物的表现形式和语
言风格。
景物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情景交融
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通过景 物描绘表达情感和意境。
寓情于景
借助景物描绘,隐喻情感和思 想,使读者在感受景物的同时 ,领悟深层含义。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描绘,抒发内心情感 ,使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和表 达方式。
教师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 有助于提高观察和描写能力的建议, 如多观察、多练习、多阅读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反思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
教学改进
教师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不断学习和借鉴更好的教 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2d19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8.png)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我们在山间林海、湖水边、草地上、花田里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而要将这些美丽的风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则需要我们抓住其中的特征,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字感受到那些美好景色。
在高一的语文教学中,写景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介绍怎样通过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写景。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 掌握一些常见的自然景物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来感受并理解这些风景。
3. 学会如何使用形象的文字表达所感受到的自然景物。
二、教学进程1. 感性认知阶段(1)通过观察、感受、思考等方式认识自然景色。
将学生拉到自然界中去,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眼前之景。
(2)教师带领学生分享所观察到的自然景物,指出景物中的特征并与学生进行比对。
(3)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景物特征,让学生分组自己尝试写一写,让同学们来猜测他们写的景物是什么。
2. 理性认知阶段(1)在教学现场展示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不同特征的自然风景照片,并处理“形象化”的情感体验。
(2)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所展示的不同风景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认知不同景物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3)分析教材中的典型写景片段,让学生体会怎样在文学中表现自然风光的美丽,进行讨论、比较,加深理解。
3. 写作提高阶段(1)带领学生在自然界中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现场写下他们感受到的景物及它们的特征。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并借此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并通过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
2. 难点: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中的情感,并将所感受到的情感用适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写作活动,并在校内展示作品。
部编版《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ae3550c22590103029d65.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_即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
【教学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策略】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如果写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如果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3.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出的景物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和变化来写出具体变化。
2.帮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的怀抱中。
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美景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
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认识到: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最美的风景,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习描写景物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30b69a8956bec0875e310.png)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难点:通过教材中景物描写的范例,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写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3)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正面、侧面结合描写景物。
如《三峡》中多处运用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来描写景物。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b169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a.png)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描绘自然景物的基本技巧。
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特定景物,如山水、动植物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文字进行生动描绘。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自然景物的特征,提高描写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特定景物。
掌握描绘自然景物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描绘。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表达自然景物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准备相关的写作指导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观察并记录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搜集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这些自然景物,它们的特征是什么。
2. 教学指导:讲解描绘自然景物的基本技巧,如观察、比较、分析等。
示例分析,讲解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描绘。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搜集的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描绘,注意抓住其特征。
4.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描绘自然景物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记录自然景物,尝试运用所学的描绘技巧。
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描绘,写一篇短文。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景观的实地考察,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参加自然写作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教学内容:深入学习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草原、沙漠等。
探索如何通过文字捕捉不同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美的文章。
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写景)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文章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且在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大家对写景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那么怎样把你的感受体现在实际的写作中,写出好的写景文章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写景要抓住特征”(板书)
(二)课题讲解
哪位同学能说说“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命题的重点在哪?
对了,抓住特征,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景物特征,怎样抓住景物特征,要怎么写出景物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讨论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下面的两段文字,大家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着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郁达夫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
看来呢,每个人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在知道什么是景物特征之后,我们就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了,“怎样抓住特征”,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大家呢都有买过水果,那怎么挑水果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个“看”换个词说就是“观察”。
同样的抓住景物本身的特
点,首先要的也是观察(板书)。
毛主席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的,没有观察如何能写景。
只有细致深入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
所以,同学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啊!
现在呢,是春天,前一阵子又总是在下雨,同学们对于“春雨”是否有留意过呢?它有什么特征呢,大家来谈谈。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春雨,我们有不同的感受。
观察不仅要靠眼睛,他需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等等,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有了观察所带来的“发现”之后,我们该怎样把他表达出来呢?请看朱自清《春》中春雨的描写,他是在怎样写的?(提示可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谈)。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春雨农耕图)——朱自清《春》
下面,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写不少于100字的关于春雨的景物描写,注意运用我们所讲的观察、修辞、联想等。
请对比你们同桌之间的“春雨”,并与朱自清的“春雨”对比。
有很大的不同吧!那为什么同样的春雨,同样运用了修辞,还会有不同呢?造成不同的原因在那里?
显然光有观察、修辞、联想对于一个好的景物描写来说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独特的情感。
同样对于冬阳,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不同的情感态度会有不同的文字体现。
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景物描写要突出情感特点”。
同样的秋天,也是不一样的。
欧阳修、毛泽东、郁达夫三人笔下的秋天是不同的,大家一起来回忆下,他们三人笔下的秋天,所带有怎样的情感呢?
这些都是景物因人、因时、因地、因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体验。
请大家在日常阅读中注意并收集,品味这些不同作家笔下的同一事物。
还有一种呢是同一作家笔下的同一景物,同学们可不可以举几个例子。
老师呢,给大家提供一个素材“张爱玲笔下的月亮”
“今天晚上有月亮,稍带长圆形的。
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的发出一圈光雾。
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地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
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
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
”——《十八春》“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
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
”——《倾城之恋》“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
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金锁记》这些都是出自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月亮”不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有着鲜明的对应,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且“月亮”在张爱玲的世界中的每一次升起,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蕴,融进了她对苍凉人生的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月亮”即张爱玲的“情”,张爱玲的“情”叶就在“月亮”上,
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写景中,不能把我们所讲的景物本身的特点和感情特点孤立起来,而应追寻两者的有效结合,做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板书)
好现在我们要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怎样写出景物的特征”,同学们能不能从刚才的讨论中总结出几点呢?
这些都是正确的,老师认为呢,写作没有固定的公式可言,要多写,多练,就像绘画一样,在别人的优秀作品中吸取精华,模仿他们,最终呢形成独特的风格。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没有收获呢?这个应当体现在实际操练中,有一句话说,“你要发光,我才知道你是金子。
”下面请大家尝试下“发光”吧!
做练习题,第1题:“不用‘热’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炎热和心情,写一个片段。
”
由于时间关系呢,这作为课后练习,大家可以参照必读篇目老舍《骆驼祥子》中对于天气之热的经典描写片段。
(三)结束语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有了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
用一支笔,去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