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合集下载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新密至商丘铁路开封支线扩能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二O一二年十二月新密至商丘铁路开封支线扩能改建工程位于河南省东部,南起新商线(新密至商丘铁路)竖岗车站,北至开封市开封电厂交接站,途径通许县、开封县。

一、改扩建工程建设意义通过连年的运营,既有线路存在标准低、牵引机型掉队,运行状态差,不适应运量增加的需要,严峻影响线路的通过能力、线路病害严峻,影响行车安全。

按照国家“煤电运一体化”进展战略,为提高白坪等煤矿外运能力,解决豫东地域开封、商丘民权等大型火电厂用煤需要,河南中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实施新密至商丘铁路开封支线扩能改建工程。

二、项目环评委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河南中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现有及改扩建工程概况1.现有工程概况既有新密至商丘铁路开封支线为地铁Ⅰ级762mm窄轨地方铁路,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起尉杞线上的竖岗车站,经通许县抵达开封市,沿途通过开封市所辖的通许县、开封县。

沿线车站主要有孙营、边岗站、范村站、开封县站、土柏岗站。

全线线路长,直线段长度,占线路长度的%,曲线25 处,长度,占线路长度的%。

2.改扩建工程概况本扩建工程在既有线基础上进行原位改建,由窄轨改成准轨,主要包括线路工程和站场工程,改建期间既有窄轨中断运行。

扩能改建工程正线线路总长,其中改建线路长度,新建线路长度。

对既有沿线各站场进行优化整合,关闭既有孙营、边岗站、范村站、土柏岗站,新建精细化工区站,原位改造开封县站、交接站,预留许寨站。

四、沿线地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自然环境概况本项目过地域地貌上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线路所经地域地势平坦,呈西北高、东南低微倾,整体起伏不大。

线路所经地域地层岩性主要出露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和杂填土层、冲积土层、风积土层等。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环境评价工作,并且在这
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通过对环评工作的参与和实践,我深刻认识
到环评工作对于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这
个过程中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环评工作需要我们对环境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和研究相关法规,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
法律的要求,保障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合规性。

其次,环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在实际
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确保能够
准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环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在实际
工作中,我与各方沟通协调,协助项目方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通过这段时间的环评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
深刻认识到环评工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环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环境评价工作,并取得了一些
成绩。

通过这次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环评工作的重要性,也学到
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意识到环评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环境评价工作。

我了解到环评工作需
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
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相
关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评估,以及如何编写环境评价报告。

另外,我也发现了环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
有些项目方对环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环评工作的难度增加;有些环评报告存在不够全面和客观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

通过这次环评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环评水平,为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总结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一节环境1、环境的概念: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整体性是基本特性,变动性和稳定性相辅相成,环境资源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点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变动性: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环境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

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

第二节环境影响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实质是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而由这种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

累积影响是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效果分类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程度分类为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形容性的人类活动。

2、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3、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划分范围:指在确定了一项拟议活动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后,进一步确定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

5、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的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环境评价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生
态系统、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对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和
评估。

这包括对土壤、水质、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项目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当地居民
的生活状况、文化传统、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调查,以了解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社会经济保护措施。

在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方参
与的评估工作。

这包括对当地政府、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协调和合作,以确保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同时,还需要充分听取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总的来说,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面
的评估和分析,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希望在今后的工程项目实施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三月1 项目概况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

征地面积117550m²,实用地面积117550m²(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²,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²,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²;住宅面积223644.3m²,幼儿园面积3430.2m²,物业管理面积795.7m²;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

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

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

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桂湖溪,可以保证项目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生物质能发电工程评价结论和建议OK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生物质能发电工程评价结论和建议OK环评报告

19 评价结论和建议19.1 评价结论19.1.1工程基本情况概述鄄城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发电工程拟由鄄城长青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筹建。

拟建设规模为1台30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130t/h水冷振动炉排生物质直燃锅炉,同时新建与之配套的储存、输料、供水、办公等辅助设施。

项目建设总投资2787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023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3.67%。

本项目日运行24h,年运行8000h。

总劳动定员100人,其中生产人员90人、管理人员及党群工作10人。

拟选厂址位于拟选厂址位于鄄城县基础工业园内,厂址位于香山街南,亿城街北,凤凰路西,该用地部分属于工业用地,部分属于规划的污水处理站用地,但鄄城县规划局和鄄城县国土局均出具同意本项目选址的证明文件。

厂址不在城区主导风向上风向,厂址毗邻主要交通干道,交通运输极其方便。

本工程设计采用木加工剩余物和黄色秸秆为燃料发电,燃料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厂外设置12个树皮收购点、5个小麦秸秆收购点和4个玉米秸秆收购点,共计21个收购点(其中2个树皮收购点同时也是秸秆收购点),收购点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厂内设置干料棚和燃料堆场;本项目以鄄城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锅炉补水、其他工业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管网提供,供水水源有保障。

本项目锅炉烟气采用SNCR脱硝工艺(采用尿素为脱硝剂)和布袋除尘器,脱硝效率达40%以上,除尘效率达到99.8%以上。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均经市政管网排入鄄城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四干渠。

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及降噪措施,可以做到噪声达标排放。

锅炉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和炉底渣等草木灰由菏泽市艾农生态肥有限公司作为生产肥料的原料全部综合利用;废油属于危险固废,由济南天章润滑油脂厂处置;其余各种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

19.1.2 工程分析19.1.2.1废气排放情况(1)锅炉烟气锅炉烟气采用SNCR脱硝工艺和布袋除尘器,脱硝效率达40%以上,除尘效率达到99.8%以上,经100m高烟囱外排,(干)烟气排放量为117986万m3/a,SO2、NOx及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为81.81mg/m3、90 mg/m3和16.69mg/m3,均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1和《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3)中表2的要求。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河道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河道疏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旨在提高河道水流能力,防止水患和洪水灾害。

然而,该工程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为了全面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撰写该报告。

二、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河道疏浚工程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水质影响:疏浚工程可能破坏河道底部的沉积物,并将其中的污染物搬运到其他地方,对周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2. 水生态系统影响:疏浚工程可能对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造成影响,如鱼类、水生植物等。

3. 陆生生态系统影响:工程可能涉及河岸带的改造、植被破坏等,对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4. 噪音和振动影响:施工期间可能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及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5. 社会经济影响:疏浚工程可能涉及土地征用、人口迁移等,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三、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取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主要包括:1. 现场调查: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有环境状况。

2.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水文、水质、生态、气象等数据,为评价提供依据。

3. 模型模拟:采用专业的环境模型,模拟疏浚工程对水质、水生态系统等的影响。

4. 风险评估:对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定量评估,以指导后续的环境管理和控制措施。

四、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 水质影响:疏浚工程将导致短期内水质的变化,但经过适当的保护措施和后续的水质治理,对水质的长期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水生态系统影响:疏浚工程可能对部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造成短期破坏,但通过合理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可以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

3. 陆生生态系统影响:工程对河岸带和其周边植被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植被保护和修复措施。

4. 噪音和振动影响:在施工期间,应采取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社会经济影响:工程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需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和人口迁移等问题,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我们团队在环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
了一些挑战。

在环评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承着科学、客观、公正的
原则,努力为各项建设项目提供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服务。

在工作中,我们深入调研、勤奋钻研,对每个项目进行了充分
的分析和评估,确保了环评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也积极参
与了各项公众参与活动,倾听各方意见,努力使环评工作更加公开
透明。

同时,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比如一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难度较大,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另外,一些项目的环
评报告审核周期较长,需要我们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以加
快项目进度。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更多的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的环评服务。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一、前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xxx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科学地评估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二、项目概况xxx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区,总用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平方米。

该项目主要包括xxx等内容。

三、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实地勘察、文献调研、现场监测等方式,评估了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可能影响。

具体包括:1. 大气环境影响:该项目可能产生一定的VOCs、NOx等大气污染物。

通过合理的排放控制和防护设施建设,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2. 水环境影响:该项目可能会对附近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处理措施和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声环境影响:该项目可能会对周边设施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噪音干扰。

通过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能够满足国家相关环境噪声标准。

4. 生态环境影响:该项目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建议:1.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大气、水、声、生态等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防护设施和处理设施,及时治理和减少排放污染物。

3. 制定噪声控制方案,采取降噪措施,确保项目运行期间符合国家相关环境噪声标准。

4. 在项目建设前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本报告通过科学、全面、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价,发现xxx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经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能够达到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的要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轻。

环境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环境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某一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的报告。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环境保护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项目概述本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是针对某城市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监测与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教育等方面。

项目的实施旨在提高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并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水质监测与治理该项目将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并分析监测结果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水质净化、源头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2.生态修复针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问题,本项目将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作。

主要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3.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水质监测与治理经过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水源地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水源地的重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和提升。

2.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水源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得到明显提高。

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植被恢复情况良好,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保护和增加。

3.环境教育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意识得到增强,公众行动中出现了积极的环保行为,促进了城市居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五、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本项目提出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水质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2.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机制,执行严格的废水处理标准,减少对水源地环境的污染。

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心得体会

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心得体会

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心得体会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工程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性与全面性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数据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环境影响因素,确保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需要针对其特点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确保评价过程具备科学性。

二、参与性与公众参与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特别是公众的参与。

公众作为环境利益相关者,对于环保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非常关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得到重视和充分听取。

在评价过程中,应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提供足够的信息给公众,使公众能够了解项目的环境影响和评价结果,并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便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

三、可操作性与监测跟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通过评价结果能够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这就要求评价结果能够量化和指导实际操作,对项目影响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对策。

同时,评价结果还应当作为监测跟踪的基础,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四、法律依据和规范性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特别是环保方面的规定和标准。

评价过程应该符合法律的要求,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法性审核。

同时,评价过程中应当注意参考和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在进行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中,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全面的评价过程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指导,实现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良性互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深圳市宗兴环境保护科技有限企业受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委托开展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现根据国家及地措施规及规定,并经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旳基础上,深入修改完善。

1.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宜昌高新投资开发有限企业建设地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共包括五条都市主干路,分别为双河路(东站路~茶场路)、东站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花溪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白岗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和东山三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双河路)。

双河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西起东站路延伸段,设计起点桩号SK0+000,坐标(X=3396123,Y=537763),东至茶场路,设计终点桩号SK3+170 ,坐标(X=3395561,Y=540676),设计长度为3170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程、绿化工程等。

东站路延伸段整体呈南北走向,南起峡州大道,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X=3395890,Y=537427),北至双河路,设计终点桩号K0+445 ,坐标(X=3396181,Y=537757),设计长度为445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双幅路,路幅宽度36m。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花溪路延伸段整体呈南北走向,南起峡州大道,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X=3395619,Y=538248),北至双河路,设计终点桩号K0+500 ,坐标(X=3395870,Y=538325),设计长度为500m,都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双幅路,路幅宽度44m。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管网工程、箱涵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环保环评报告

环保环评报告

环保环评报告报告主体部分:一、项目概述环保环评报告是针对某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性报告,旨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逐一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和控制,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次报告的工程项目为某化工园区的新建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储罐区、配电房、公用设施等生产设施。

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评估了该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如下: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振动和扬尘,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土方填埋场、喷洒水雾等,能够减少环境影响。

同时,通过左右扩散式排气口、高位排气口等技术手段对废气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因此,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控。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和废水。

该项目在设计上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如采用低挥发性溶剂,在处理废水时通过生物处理等手段,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同时,在现场设置了专业的监测设备,在有害气体排放过程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障了员工和周围居民的健康安全。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项目位于非常重要的水源地附近,若不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该项目为了保护周边环境,采用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其中包括严格的建设控制措施、水源地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因此,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控。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保护环境,控制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生产设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环保清洁能源,采用低碳、节能技术;2. 生产废弃物将经过仔细处理后妥善处置;3. 建立和完善项目环境保护体系,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及时遏制;4. 严格管理周边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四、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为针对环境应急事件进行响应,本项目实行了灾害风险评估,并制定了一系列应急预案,对应急处置工作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环评工作,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深入调研了各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积极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环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环评工作的政策和规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我们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为环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我们在实际项目中积极参与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的评估,提出了合理的环保建议和措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我们在环评工作中不断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作机制。

我们与各方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了环评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环评工作,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河段治理工程是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水灾以及提高水域利用率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本报告书将对河段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二、评价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价过程必须基于科学理论和有效方法。

2. 公正性原则:评价结果应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3.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应基于可操作性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

三、评价内容1. 河段治理工程对水质的影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需要评估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2. 河段治理工程对河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工程可能涉及河道的开挖、修整等操作,需要对河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评估。

3. 河段治理工程对洪水和水资源的影响: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改变河道的水动力特性,对洪水和水资源的影响需要进行评估。

4. 河段治理工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工程可能会涉及土壤的开挖、填埋等操作,需要评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四、评价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

2.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工程区域的环境现状,为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3. 数学模型分析法: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模拟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

五、评价结果1. 河段治理工程对水质的影响评价:工程实施中可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和废气,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保证水质不受污染。

2. 河段治理工程对河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工程操作需要尽量减少对河道生物的影响,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河段治理工程对洪水和水资源的影响评价:工程实施可能会改变河道的水动力特性,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洪水安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 河段治理工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评价:工程操作对土壤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土壤资源。

六、评价结论根据对以上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本河段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可控范围。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背景信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环境资源,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关内容。

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定义和目的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对建设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的文件。

其主要目的包括:1. 评价建设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壤、水、空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2. 阐明建设工程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措施;3. 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报告编制的基本流程1. 背景和概述:在报告的开篇,对建设工程的背景、目的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工程规模、位置、持续时间等信息。

2. 影响评价标准: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指导文件,说明影响评价所遵循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3. 环境基线调查:对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系统调查,包括土壤、水质、工程所涉及的生态系统等方面。

4. 建设工程的潜在环境影响: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结合工程施工、运营和拆除等全过程,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和评价。

5. 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措施,以减轻和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 环境风险评估:对环境影响进行风险评估,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

7. 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评估,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考虑。

8.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评价过程,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

9. 结论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对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提出结论,并给出决策者的建议。

四、报告的重要性和应用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于保护环境、提升工程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 为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参考意见,降低环境风险;3. 提供给设计单位,以引导工程设计符合环保要求;4. 作为环保部门的监管依据,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监管。

浅析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浅析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浅析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摘要:工程项目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工程项目建设对资源的利用和破坏却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所产生的环境保护,资源耗费,建筑垃圾以及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基础管理项目。

本文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公众评价一、工程项目建设中环保问题现状1、工程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地在施工中显露出来,由于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较差和配套环保工程投入不足,以及因施工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不够重视,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基础管理。

随着大批的工程项目的上马,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施工原材料的不断消耗,使得建筑垃圾和建筑原料的消耗同样成了建筑工程与质量管理一项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的72.3%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这些问题的出现致使建设项目的环保问题的产生,也为治理带来了困难。

由此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资源的耗费,打造生态施工环境,将是建设单位必须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二、工程项目中环保问题对策1、以环保理念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综合管理。

环保理念是建设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是工程项目综合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而施工中由于环保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却是环保问题突出体现。

因此,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和处理的问题。

它已经延伸到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上,对此,加强施工项目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地做到组织机构高度负责,落实到人,对于管理职责明确而具体,是加强管理的根本办法。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环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开展环境评价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并且也遇到了一些挑战,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

首先,我们成功完成了多个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包括对工业区、建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评估。

我们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最小化。

其次,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一些项目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环境风险和问题,需要与项目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一些项目的环评工作需要与多个部门和单位合作,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要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环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最小化。

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政策和技术,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为更多的项目提供优质的环境评价服务。

总的来说,我们的环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南丹县金竹坳选矿加工区尾矿废 …

1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南丹县金竹坳选矿加工区尾矿废 …

南丹县金竹坳选矿加工区尾矿废渣干堆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简本2012年6月前,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么锌矿选矿厂的尾矿主要排入南丹县金竹坳尾矿库(简称老尾矿库)。

2012年6月,该老尾矿库开始进行闭库工作。

目前,该选矿厂的尾矿是用于充填地下采空区,由于现有能用于充填的采空区容量有限(约28.6万m3),急需建设尾矿库来配套选厂的生产。

现由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么锌矿控股的南丹县金竹坳尾矿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筹建尾矿库,项目名称:南丹县金竹坳选矿加工区尾矿废渣干堆治理工程。

拟建干堆场储存拉么锌矿选矿厂的膏体尾矿,干堆场堆存区占地面积138582m2,总库容为203.3×104m3,有效库容约为183.0×104m3,属于四等库。

本尾矿废渣干堆治理工程主要用于拉么锌矿选矿厂的膏体尾矿的堆存(干堆),年排出尾矿量总计约为28.8万m³,服务年限6.4年。

尾矿废渣干堆治理工程主要由初期坝、拦挡坝、1#副坝、地下水导排系统、库区防渗系统、排水系统等组成。

建设项目总投资总投资5019.44万。

本项目为尾矿干堆治理工程的环保项目,所有投资均为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00%。

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常规污染因子中SO2、NO2、TSP在项目所在地均能达标。

且单因子指数较小,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好。

2)地表水尾矿膏体输送管线经过的拉么小溪和干堆场所在地金竹小溪均执行Ⅲ类标准。

由上表评价结果可知,拉么小溪和金竹小溪水环境监测因子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主要是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镉超标。

拉么小溪:小溪水经过厂区域、星鑫选矿厂尾矿库及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山锑矿三岔河窿口废水汇入后,镉和氟化物显著升高,经过上山桥小溪和新菜园小溪的汇入,7#断面(三叉口下游300米)中的镉和氟化物浓度有所下降,但化学需氧量却升至最高(超标0.3倍),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三月1 项目概况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

征地面积117550m²,实用地面积117550m²(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²,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²,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²;住宅面积223644.3m²,幼儿园面积3430.2m²,物业管理面积795.7m²;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

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

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

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桂湖溪,可以保证项目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项目排水符合城市排水规划。

小区排污可与城市污水管网配套、污水处理能力相衔接。

b.根据小区化粪池的设计,化粪池总容量为到1587m3,按化粪池内污水停留时间为12h设计,项目设计的化粪池处理能力3174t/d。

本项目日污水产生量为2128.9t/d,化粪池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污水处理要求。

幼儿园厨房配套设置隔油池,隔油池总处理量大于6.48m³/d。

在加强小区环保管理,保证化粪池的定期清掏维护,生活污水经过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情况下,小区污水可达标排放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城市排水治污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c.项目外排废水为生活污水,水质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且项目周边区域无地下水集中饮用水源地,但为了避免对局部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做好日常污水管道和化粪池和维护保养工作,杜绝污水渗漏的情况发生。

d.建议桂湖温泉生态城建设单位应加快规划路污水管网的建设进程,本工程应及早做好与污水管网衔接准备工作。

(4)水污染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净车场废水处理措施:为防止施工车辆夹带尘土出场,建议建设单位后续施工过程施中在车辆出入口增设净车场。

净车场废水产生量为5m³/d,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产生于汽车冲洗、地面冲洗。

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净车场下方设置临时隔油沉淀池,汽车冲洗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存入清水池回用。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本项目施工过程废水不能排入污水厂集中处理,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施工营地配套建设施工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施工生活污水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

②运营期废水处理措施本项目日污水产生量为2128.9t/d,根据设计,建设单位在小区内拟设置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化粪池最大日处理量为3174m3,以满足污水处理要求。

项目幼儿园含油废水排放量为6.48t/d,应根据HJ554-2010《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含油废水处理措施,具体如下:A、饮食业单位排放的含油污水应经隔油设施处理后排放;B、隔油设施所需空间应根据隔油工艺、含油污水排放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存油部分应便于清运和管理;C、各有设施不应设在厨房、饮食制作间及其他有卫生要求的空间内;D、隔油池应符合下列要求:a、含油污水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0.5h;b、池内水流流速不宜大于0.005m/s;c、池内分格宜取二档三格;d、人工除油隔油池内存有部分容积不宜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小于0.6m;e、与隔油池相连的管道均应防酸碱、耐高温。

项目建设时,污水排放口应按市政规划部门批准指定的污水干管接口位置进行联接,并预留必要的检查口,保证日后方便对污水出水水质的监测和日常检查。

根据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审批的项目管线综合图,本项目在北侧规划路上设一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点。

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GH-03地块22#、30#楼、规划拟建融汇泉景B区12#楼。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知,区域内各监测点的SO2、NO2、PM10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周边村庄现已拆迁,施工场界外200m内已无村庄等环境空气敏感点,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场界外150m,特别是旱季大风时,容易造成施工场地附近扬尘污染。

另外,渣土运输过程对运输线路两侧扬尘污染也不容忽视,本项目渣土车辆主要通过福州绕城高速桂湖互通进出项目区,如渣土车遮盖不严或车辆未经冲洗便驶出施工场地,均会造成渣土洒落,产生道路扬尘,影响沿线大气环境。

因此,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避免施工扬尘逸散影响场地及交通沿线环境空气。

②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通过采取净化措施、严格按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的要求进行设计后,本项目幼儿园油烟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保持地下停车库换气次数达到6次/h的排风量,地下车库中的汽车尾气符合限制要求,不会对地下车库中的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地下车库中机械送排风、排烟系统正常运行时,废气通过排风管在高于地面2.5m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室内,使用轻柴油为燃料,相较于使用重柴油,其产生和SO2和烟尘大辐减少,主要污染物是NO X。

柴油发电机仅在停电时运行发电并排放废气、热气,烟气排放量较小,机房采用风冷却方式,经专用竖井通楼屋顶排放,对当地空气的SO2和NO X的贡献值很小,对周围的环境影响相当有限,为暂时性的,影响局限在排烟口附近的区域,烟气中有轻微的燃油气味,属于正常的范围。

(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有效的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减轻扬尘对周边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②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A、按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的要求进行幼儿园厨房的设计,餐饮油烟应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并经过排气筒通到幼儿园顶层排放。

B、确保发电机烟气设专用竖井,引至主楼屋顶排放。

C、地下机动车停车场汽车尾气防治措施:a、停车场面积每4000m2设置通排风口,通排风口位置按《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98-2002)(J10212-2002)中的规定设置;b、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自然补风或机械送风),建议本停车场的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6次;c、停车库内废气通过排风管集中抽风,引至地面2.5m以上排放,排放口应高处人体呼吸带,排放口周边可种植抗性植物,通过植物本身对各种污染物的吸收、积累和代谢作用,能减轻污染,达到分解废气中有毒物质的目的。

D、区内不设垃圾集散间,物业委托环卫承包专车每天两次收运,将区内垃圾及时外运处理,确保日产日清。

2.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四面边界、本项目区内。

(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场界噪声现状值昼间、夜间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60dB,夜间≤50dB的标准要求。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场界声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施工噪声影响,从各施工场界噪声预测结果分析,昼间施工场界噪声除土石方阶段出现超标外,其余阶段均能达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dB标准限值,超标主要出现在夜间。

建设单位在后期结构施工及装修施工过程应避免在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

②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高噪声设备均位于专用机房内,布局合理,经选型把关并采取隔声、减震、消声等综合处理措施后,其噪声不会对温泉会馆内住宿旅客产生明显影响;社会生活及商业噪声不会对项目区内及区外声环境产生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①进出项目的所有车辆应减速驾驶,并禁鸣喇叭,汽车应有序进出停车场。

②应选用环保型低噪声叠压式变频水泵和发电机,并应置于专用机房内,采取隔声、消声、减震等综合处理措施,要求机房外噪声达标≤50dB,确保周边声环境不受影响。

③有通风排气口、发电机进排风口、排烟口处的风机均应确保安装高效静音风机,并在排烟口和排风口上安装消声器和减震器,最大降低气流和噪声,确保满足区内地面声级值小于50dB的环保要求。

地下室排风系统的风管与法兰等应采取防共振措施。

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①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施工建筑垃圾妥善处置情况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影响;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于洒水降尘,泥浆固废委托市政渣土部门清运处置,泥浆固废不外排,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②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实行“分袋装放、定时收集、统一运送、集中处理”的办法。

各建筑内设置垃圾收集桶,每日由清洁工定时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清运至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

幼儿园厨房产生的泔水、剩菜、饭等,不与生活垃圾混装,单独设密桶装置,外卖作猪饲料。

(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①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a、建筑垃圾应委托当地市政建筑渣土管理公司统一负责处置,并在施工前订立接收和处置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