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合集下载

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临汾一中目标任务管理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有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微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只有对考试数据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才能确保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通常采用总分排序,根据目标任务数确定总分分数线,对班级教学成绩进行评价与管理,这样有利于目标任务的落实。

对于学生单科成绩评价如果仅采用平均分”、及格率”来评价,则会出现单科成绩评价与目标任务关系不明确甚至不相关的现象。

要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有效分数对教师教学成绩、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以达到目标任务管理的目的。

目标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为:明确各级目标任务,围绕目标任务制定管理办法、教学策略以及针对学生个体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让任课教师明确自己所任学科对班级目标任务完成的影响,变关注学生的平均分为关注所完成的目标任务数,让任课教师为个别学生成绩影响学科平均分的苦恼变为受目标任务的驱动而有明确目标进行教学。

有效评价是通过总分“有效分”、单科“有效分”对班级学生总成绩、单科成绩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目标任务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成绩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同时,也为学生准确判断强科、弱科及纠正偏科现象,有效地防止出现、形成“拉腿”学科提供可靠依据。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通过有效分数对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也为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行为并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一、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有效人数的统计。

通过对考试成绩分析、计算确定有效分,按年级目标任务数进行分类统计,为目标任务评价提供数据信息。

1.总分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总分有效人数:将各学科的总分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目标任务数所对应名次的分数则为总分分数线,总分分数线的分数(以下称分数线)即为总分有效分。

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即为总分有效人数。

总分有效人数的多少则反应对目标任务的贡献大小。

新高考教师成绩考核方案

新高考教师成绩考核方案

新高考教师成绩考核方案
新高考教师成绩考核方案是针对新高考改革下教师的评估方式进行的一项规划,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以确保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能力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应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案例评估、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2.科研水平考核: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水平。

因此,应该通过科研成果、教育论文、获奖记录等方式对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行考核。

3.综合素质考核: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因此,应该通过个人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4.教育质量考核: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

因此,应该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毕业
生就业情况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质量进行考核。

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可以全面、科学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确保其在新高考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案(通用3篇)

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案(通用3篇)

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案(通用3篇)新时代教师评价方案篇一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和教育价值观念:(一)重视教师的劳动特点,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废除单凭学生考试成绩评定教师工作优劣的做法;(二)通过制订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完善指出明确的努力方向;(三)优化学校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开发教育人力资源;(四)通过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提供直接依据。

二、评价标准。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主要以素质标准为评价标准设计指标体系,认定个人素质与工作质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育教学艺术风格与特色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也结合目前教师队伍和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权值分配上以效果标准为主导,注重绩效,体现效率优先(具体指标描述见评价细则)。

三、评价方式。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自评是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关键性措施,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评价方案,透彻了解指标内涵,准确掌握评价基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过程评价是确保他评客观、公正、公开的重要环节,他评要与学校的过程管理相结合,与学校实际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确保本评价充满生机活力,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

(二)本评价采用多元评价主体方式进行他评,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或备课组)、学生皆为评价主体,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评分(评等)细则,将评价指标分解到各评价主体,由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

(三)本评价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

白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评价方案

白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评价方案

白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评价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白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规范学科教育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支持全面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突出“量、质、特”三要素。

面向全体学生,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重视个性特长培养,体现学科特色;关注教师和学生成长过程,落实学科教学活动;鼓励培优补差。

三、评价对象:(1—9)年级。

四、评价内容:学科学业完成情况;班级教学成绩。

五、评价方法(一)学科学业完成情况A、考试类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评价学科学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学期期中/期终考试,取得的分数,依照教育统计学原理进行评价。

计算公式:N总=N1+N2+N3+N4+N5+N6N1:平均分得分=平均分/卷面总分×10N2:及格率得分=及格人数/班级人数×15N3:优生率得分=优生人数/班级人数×20N4:有效率得分=有效人数/班级人数×30N5:吻合率得分=吻合人数/班级人数×20N6:低分率得分=(1-低分人数/班级人数)×5注:1、班级人数按教务处年初核定人数确定。

2、及格人数:考试分数高于学业考试满分60%的人数(含60%);3、优生人数:考试分数高于学业考试满分80%的人数(含80%);4、有效人数:平均每班20人且达到及格分数线的人数;5、吻合人数:平均每班20人且单科达有效分的本班人数。

6、差生人数:考试分数低于学业考试满分40%(不含40%)的学生人数。

教学业绩得分折算:教师个人业绩得分=N i/N最高×35分Ni:教师个人积分;N总: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个人最高积分。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5篇)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5篇)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进一步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动态检查和监控,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评价目的第二条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条为教学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全面了解教学情况,不断收集、分析、综合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第四条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

为教师业务考核、教学评奖、职称评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章评价对象与时间第五条在我校承担全日制本科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专、兼职教师。

第六条每学期评价一次。

第四章组织领导第七条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评估处处长任副组长,由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教务处、评估处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指导和监督全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具体工作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负责组织。

第八条各二级学院成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一般由二级学院领导、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员、系主任、部分骨干教师以及学校指派的校教学督导员等组成,全面负责本单位课堂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工作。

第五章评价指标第九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及《____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制订,分为两类:(一)《____师范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同行用)(见附件1)。

(二)《____师范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用)(见附件2)。

教学成绩评价方案有用

教学成绩评价方案有用

教学成绩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质量立校、质量强校之本,着眼于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成绩优异,进而为龙中培养大批优秀生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知名度,提高综合办学效益。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评价方案。

二、教师教学成绩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绩效工资、教师职务职称考核、评先表模等挂钩。

三、教学成绩计算办法1、教学成绩评价指标及权重高分率30分,及格率30分,均分20分,前50人比率10分,巩固率10分。

2、具体计算办法教师教学成绩个人积分W=高分率W1×30+及格率W2×30+均分W3×20%+前50人比率W4×10+巩固率W5×10(高分率W1=本班高分人数/在籍人数,100分试卷80分为高分,120分试卷96分为高分;及格率W2=本班级格人数/在籍人数,100分试卷60分为及格,120分试卷72分为及格;均分W3=本班某科总分/在籍人数;前50人比率W4=本班某科占年级前50名人数/某班该科占年级前50名最多人数;巩固率W5=参考人数/在籍人数)四、教学成绩等级评定办法:1、教师个人教学成绩评定分为A、B、C三个等次。

2、具体等级评定办法:积分列前三名为A等,四~八名为B等,后两名为C等。

五、说明1、以七年级建档人数为基础,减去正常转出、休学、死亡学生数,加上转入学生数为本班在籍人数。

2、插班生第一学期不计人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达中等或以上参加计人数。

3、中途接班以最近一次考试成绩定位,若接C等班的教师后经努力提高了四个名次,则评定为A等。

4、体、音、美、信息以期末抽考进行。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及评价表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及评价表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及评价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制定本评估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评估原则1. 公平公正:保证评估过程的透明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2. 全面客观:从多角度、多维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 注重实效:评估结果应用于教师绩效考核、培训和职业发展等方面。

4. 自愿参与:教师参与评估的过程需遵循自愿原则。

二、评估对象1. 各级各类学校的在岗教师。

三、评估内容1. 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 教学实施:课堂管理、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

3. 教学成果:学生研究成绩、综合素质的提高等。

4. 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学术论文发表等。

5. 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师生关系、关爱学生等。

四、评估方法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2.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评价,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领导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成果等方面。

4. 自我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价,促进自我成长。

五、评估流程1. 制定评估方案:根据本方案,各学校制定具体的评估细则。

2. 开展自评:教师对照评估内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展自我评价。

3. 组织评估: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4. 反馈结果: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鼓励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5. 跟进改进:教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六、评价表请见附件《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注:本评价表采用百分制,每个项目满分100分,根据评估结果填写得分。

小学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通用5篇)

小学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通用5篇)

小学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通用5篇)小学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通用5篇)1为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评范围全校教师(含任课的学校干部)。

二、考评内容根据业绩评价的需要,确立以下几项具体考评内容及权重,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等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5分)(说明:师德考核主要采取减分的方式,按照过程监督、民主评议、学校集中的方式确立考核结果,不能出现负分。

)1.政治修养。

教师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要加强学习,提高觉悟,团结同事,作风严谨,做事认真,举止文明,穿着得体,为人师表;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得参加社会迷信活动和非法集会。

2.行为规范。

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迟到、早退、旷工和擅自离岗;要廉洁从教,不准向学生或家长索请吃喝索要礼物,不准酒后进教室,不准接打电话,不准徇私调换学生座位,不准擅自向学生推销商品或教辅资料,不准从事有偿家教和有偿办班。

3.爱岗敬业。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圆满完成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

4.热爱学生。

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不准讽刺、挖苦、歧视、刁难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干扰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

根据以上要求,对有违纪现象者酌情适当扣分。

(二)职业能力(10分)在综合考核中,由学生、家长按等级评定。

评定等级为:优、良、一般三级。

对学生、家长按等级评定的结果进行赋值量化,等级参考值为:优=10分、良=8分、一般=5分。

等级赋值、权重值、评价主体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调整。

学生及家长评教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每学期对教师考核至少一次,取两学期的平均分。

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

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

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
教学成绩的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更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制定一套量化考核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适用于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方案,以期能够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方案应该包括多个维度的指标。

在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时,可以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技巧和风格、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

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从课程学习情况、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多维度的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也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方案应该设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应该既能够反映出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又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等环节,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方案应该注重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

在考核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成绩时,应该注重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同时,要对考核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成绩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方案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客观、合理的量化考核方案,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
工作的效果,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量化细则及评优评先方案

教师量化细则及评优评先方案

教师量化细则及评优评先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加强师德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二、量化细则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公平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学校按德、能、勤、绩给每位教师按满分100分进行量化(德:10分;勤:20分;能:30分;绩:40分),另外对教育教学成果不计入奖励赋分。

学期末主要参考上、下两半年的量化赋分,取平均值进行年度考核(新调入的老师,原则上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根据一学年上、下两学期的量化赋分,取平均值进行评优评先(如果本学期没有结束,就参考上一学期的量化赋分)。

备注:(一)德评价方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平时的工作表现,学期末由学校党支部对全体教师进行评议。

(二)绩为了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学校根据期末统考成绩作为参考来计算统考成绩。

非统考科目的教师其业绩按所有统考教师业绩的平均值来计算。

(三)评优评先“优”是指年度考核,“先”指综合荣誉。

主要参考教师量化赋分,但也会考虑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学校实际、教师实际等情况。

学校成立9人评选考核小组(领导5人,教师代表4人)进行考核。

三、德(10分)按《师德考核方案》计分,满分10分。

四、能(即教师教学常规,30分)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评价标准》计分,满分30分。

五、勤(20分)按《教师考勤制度》计分,满分20分。

六、成绩计算及评优评先办法(一)考试科目成绩办法(40分)1.成绩计算:按照区考核办法计算我校教师的成绩。

2.成绩折合办法个人成绩=(教师成绩/全校本年级本科目最高个人成绩)×403.备注(1)教学成绩取得全区前三名的教师在教师个人专业培养发展等方面优先考虑。

(2)一个年级所有班的同一科目由一名教师任教的教学成绩参考南山区某小学同年级同科目的成绩。

(3)校长量化成绩按上级文件执行。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范文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范文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法》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1. 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评价过程要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评价结果要公正公平,评价过程和结果要公开透明。

2. 坚持激励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评价不仅要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3.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教师教学成果的量化评价,也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态度等定性评价。

4. 坚持领导评价与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过程中,既要听取领导的意见,也要尊重教师个人的自我评价。

三、评价内容与方法1. 教学态度:包括教师的教学热情、责任心、教学投入等。

2. 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3. 教学成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比赛成绩、教学研究论文等。

4. 教学创新: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等。

5. 教学管理:包括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资源管理等。

6. 教学合作:包括教师与同事的合作、与学生的互动等。

7. 教学自我评价: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自评、同事互评、领导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成果、教学创新、教学管理、教学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价程序1.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评价内容和要求,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事互评: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

3. 领导评价:学校领导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对教师的自评、互评和领导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结果。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1. 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

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是一种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有效的评价方案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目标设定1. 目标明确:评价方案应明确评价的目标和重点,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考核内容:评价方案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行为和教育效果。

3. 变量控制:评价方案应合理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变量,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第三部分:评价指标1. 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能力等,通过课堂观察、教案分析等多种方法来评估。

2. 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纪律、师生互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等,通过观察和学生评价等方法来评估。

3. 教育效果: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评估。

第四部分:评价方法1. 课堂观察:评价人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等。

2. 教案分析:评价人员对教师的教案进行系统分析,评估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

3. 学生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五部分:评价周期1. 长周期评价: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评价,以检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长期效果。

2. 短周期评价:每学期或每月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价,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部分:评价过程1. 评价前准备: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制定评价计划和工作安排。

2. 评价实施:按照评价计划进行评价活动,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 评价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帮助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七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数据,包括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学生作品等。

教学水平考评实施方案

教学水平考评实施方案

教学水平考评实施方案教学水平考评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教学水平考评,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考评目标。

教学水平考评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二、考评内容。

1. 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等方面的能力。

2. 教学实施能力,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条理性、互动性、教学氛围营造能力、学生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

三、考评方式。

1. 教学观摩,通过教学观摩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课堂教学的条理性、互动性、教学氛围营造能力等方面。

2. 教学评估,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自评、同行评课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

3. 教学档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等方面。

四、考评结果运用。

1. 提供参考,将考评结果向教师进行反馈,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参考意见。

2. 促进成长,通过考评结果,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教研活动,将考评结果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参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五、考评保障。

1. 保证公平,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评机制,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接受客观、公正的评价。

2. 提供支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达到考评标准。

3. 完善机制,不断完善教学水平考评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六、总结。

教学水平考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客观的考评,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案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考核的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激励性、可操作强的原则,特制订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效果测评办法。

考核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

考核内容及办法:
1、教学效果:每学期考核4次,主要考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掌握情况、学生综合素质情况。

考核前,由教务处根据任课教师上报的本阶段教学内容进行出题,然后教务处在任课教师所教的班级中随机抽出一个班,从中按学号统一选取20个学生参加考核(上机操作)。

由教务处组织本学科其他教师进行监考、评卷,统计成绩。

2、小组辅导:每学期参加家长会及其它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活动,制作展板,由教务处组织统一进行打分。

3、各项比赛:每学期按要求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比赛成绩按学校相关制度折算。

考核成绩计算:各项成绩皆为100分计算,最后按教学效果80%,小组辅导和其它比赛各按10%计算,计算出本学期教学成绩。

如果小组辅导和其它比赛在本学期没有举行,则把成绩所占比例系数归纳入教学效果一项进行计算。

2011年10月。

大河镇中心校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及奖惩方案

大河镇中心校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及奖惩方案

张市小学关于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奖励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评价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引导、调控、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张市小学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奖惩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1 、引领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坚定“以人为本,科学施教,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

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2、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二、教育教学成绩评价范围及办法。

1、奖励范围:小学一至六年级检测学科。

2、教师教育教学成绩奖励办法对教师的评价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具体分以下几项内容:1、奖励:(1)、获县排名奖励任课教师,依照县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一年级至六年级寒假升级镇统考学科成绩奖励等次,分获等价值奖品:150元、120元、100元、80元。

2、奖励等次:(1)、县统测中取得县级奖励的教师,执行县级奖励,同时享受镇级奖励。

未取得县级奖励的按照镇级排名执行镇级奖励。

(2)镇级统测奖励学科前二名,同时获得镇级教学优胜奖证书。

一等奖:语文、数学、幼儿班第一名。

二等奖:语文、数学、幼儿班第二名,英语、科学第一名。

三等奖:英语、科学第二名,幼儿班第三名,音美第一名。

四等奖:音美第二名,幼儿班第四名。

3、统测成绩计算方法:(1)、县统测年级成绩计算方法按照教育局制定的评价方案执行。

(2)、镇级统测成绩计算方法:1)、参评学生总分/参评学生人数=学科成绩(注:参评学生人数=学籍人数的90%)2)、加分:包班教师(任教同一班语文数学及更多学科的)所教班级人数超全镇相应班级平均人数×0.1(语文、数学),其它学科按相应分值折合。

大河镇张市小学2011年9月。

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方案

临汾一中目标任务管理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有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微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只有对考试数据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才能确保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通常采用总分排序,根据目标任务数确定总分分数线,对班级教学成绩进行评价与管理,这样有利于目标任务的落实。

对于学生单科成绩评价如果仅采用“平均分”、“及格率”来评价,则会出现单科成绩评价与目标任务关系不明确甚至不相关的现象。

要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有效分数对教师教学成绩、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以达到目标任务管理的目的。

目标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为:明确各级目标任务,围绕目标任务制定管理办法、教学策略以及针对学生个体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让任课教师明确自己所任学科对班级目标任务完成的影响,变关注学生的平均分为关注所完成的目标任务数,让任课教师为个别学生成绩影响学科平均分的苦恼变为受目标任务的驱动而有明确目标进行教学。

有效评价是通过总分“有效分”、单科“有效分”对班级学生总成绩、单科成绩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目标任务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成绩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同时,也为学生准确判断强科、弱科及纠正偏科现象,有效地防止出现、形成“拉腿”学科提供可靠依据。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通过有效分数对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也为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行为并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一、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有效人数的统计。

通过对考试成绩分析、计算确定有效分,按年级目标任务数进行分类统计,为目标任务评价提供数据信息。

1.总分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总分有效人数:将各学科的总分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目标任务数所对应名次的分数则为总分分数线,总分分数线的分数(以下称分数线)即为总分有效分。

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即为总分有效人数。

总分有效人数的多少则反应对目标任务的贡献大小。

教学评价方案2稿

教学评价方案2稿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修定初稿一、教学质量评价原方案:1 课堂教学成绩30分听评课2 教学效果检测30分依据学生考试成绩3 课堂常规10分专业组/教务处检查4 领导评价10分干部联系专业组5 教案作业检查10分以教研组为单位6 学生评价10分教务处组织学生7 加分各种获奖合计100分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修定指导思想:合理调整,突出实效,成果呈现,迈向国重。

1、突出专业组建制的特色。

一方面补充对专业组考核工作的空白,培养全体教师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体现专业主任的管理主动性与抓手,评价原理表明:评价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越一致,对象之间的可比性越强。

2、突出评价管理的实效性。

评价要素的设置结合学校重点工作,以可见型成果作为评价重要依据。

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修定方案:1、形成专业组(教研组)、教师二级评价体系。

2、评价周期:一学年3、评价主体:校级领导、教务处主管4、评价形式:学期初专业主任阐述专业工作计划与安排学期末专业主任述职汇报(各项纸质档案材料形式呈现)5、专业组评价奖励:以专业组评价排序确定专业组奖金基数,30%一等奖/奖金2000元,40%二等奖/奖金1600元,30%三等奖/奖金1000元。

6、教师奖励金额:按教师评价分数,以确定在专业组内排序,30%奖金系数为1.2, 40%奖金系数为1, 30%奖金系数为0.8。

6、若职评或其它仍要引用教师评价分数,在专业组评价分数基础上乘以专业组等次系数。

四、各评价对象评价要素见附表:1、专业组评价细则2、体育教研组评价细则3、教研组评价细则4、教师评价细则教务处2011-9-28。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方案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方案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方案一、背景介绍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本方案旨在规范评审过程,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二、评审标准1. 教育教学成果(占比50%)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是评价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具体包括教师的教学质量、教育效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个人的教学创新等方面。

评审人员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评价、教学实践报告等因素,细致分析评估教师的工作表现。

2. 专业发展与自我素质(占比20%)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还应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发展专业能力。

评审人员将结合教师自我评价、岗位履职情况等,综合评估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自我素质方面的表现。

3. 教学经验与实践(占比15%)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评审人员将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实践情况。

评分将根据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深度、教学案例的质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 教学荣誉与奖励(占比15%)教师的教学荣誉与奖励不仅是教师成果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证明。

评审人员将考虑教师在学术研究、教学比赛、教学创新等方面的成绩与荣誉,对其进行客观评估。

三、评审程序1. 提交申请材料教师需根据评审标准准备评审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实践报告、学生评价等。

材料应详实、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评审委员会初审评审委员会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进行初步筛选。

3. 现场教学观摩与访谈评审委员会将邀请部分申请者进行现场教学观摩与访谈,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情况与教育理念,并提出问题以获取更多信息。

4. 综合评审与评分评审委员会将综合考虑申请材料、现场观摩与访谈的结果,结合评审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审与评分,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确保评审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教师成绩评定制度

教师成绩评定制度

教师成绩评定制度一、教师成绩评定制度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和未来。

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成绩评定制度对于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水平至关重要。

二、制定教师成绩评定制度的目的教师成绩评定制度的核心目的是鼓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确保教师的公正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教师成绩评定制度的内容教师成绩评定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教育科研、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评定内容。

此外,还需考虑教师的工作态度、学生评价、同事合作等因素,综合评价教师成绩。

四、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合理的教师成绩评定制度需要建立科学且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考核要素。

这样才能准确地评定教师的成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成绩评定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能够从学生角度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六、同事合作的奖励机制良好的同事合作关系是教师成绩评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之间的积极合作和分享经验,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应当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应作为评定教师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教师职业发展的考量一个系统的教师成绩评定制度,应当综合考量教师的职业发展。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提供相应的晋升通道和机会,以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九、教育行政的监督与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成绩评定制度的监督与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教师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十、教师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应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及时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汾一中目标任务管理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有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微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只有对考试数据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才能确保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一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通常采用总分排序,根据目标任务数确定总分分数线,对班级教学成绩进行评价与管理,这样有利于目标任务的落实。

对于学生单科成绩评价如果仅采用“平均分”、“及格率”来评价,则会出现单科成绩评价与目标任务关系不明确甚至不相关的现象。

要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有效分数对教师教学成绩、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以达到目标任务管理的目的。

目标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为:明确各级目标任务,围绕目标任务制定管理办法、教学策略以及针对学生个体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让任课教师明确自己所任学科对班级目标任务完成的影响,变关注学生的平均分为关注所完成的目标任务数,让任课教师为个别学生成绩影响学科平均分的苦恼变为受目标任务的驱动而有明确目标进行教学。

有效评价是通过总分“有效分” 、单科“有效分”对班级学生总成绩、单科成绩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目标任务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成绩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第1 页减少盲目性;同时,也为学生准确判断强科、弱科及纠正偏科现象,有效地防止出现、形成“拉腿”学科提供可靠依据。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通过有效分数对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也为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行为并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一、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有效人数的统计。

通过对考试成绩分析、计算确定有效分,按年级目标任务数进行分类统计,为目标任务评价提供数据信息。

1.总分有效分数的确定及总分有效人数:将各学科的总分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目标任务数所对应名次的分数则为总分分数线,总分分数线的分数(以下称分数线)即为总分有效分。

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即为总分有效人数。

总分有效人数的多少则反应对目标任务的贡献大小。

2.单科有效分数的确定及单科有效人数:将总分有效分(分数线)分解到各个单科,每科的分数则为该科的有效分。

显然各单科有效分之和等于分数线的分数。

单科有效分数以上的人数即为该科有效人数。

单科有效分的含义:如果某学生单科成绩恰好为该科有效分时,该科成绩相对于他自己的总成绩来说,既没有向上“提分”、也没有向下“拉分”。

单科有效人数的多少反应了对目标任务的贡献大小。

确定单科有效分的思路:(1)如果一个学生某几个学科都刚好达到相应学科的平均分,一第2 页般我们认为该同学这几个学科的水平相当,其判定的依据是“分数达到了各科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分数的高低。

单科有效分是以各自平均分为参考点(基准点),跨学科有一定的可比性。

(2)如果分数线恰为总分平均分,则每一单科的平均分即为单科有效分,各科平均分以上的人数为有效人数,但这仅仅是一种特殊情况。

那么,当分数线与总分平均分之间有差值时(偏高或偏低),如何确定各科的有效分数呢?按照上面所确定的思路我们应当明确:当分数线高于总分平均时,各科有效分均高于各科平均分;当分数线低于总分平均分时,各科有效分均低于各科平均分。

换句话说,这时各科有效分与各自的平均分之间有差值,且这些差值的总和等于分数线与总分平均分之间的差值。

看来,将分数线与总分平均分二者之间的数值之差合理的分解 (不是平均 )到各个学科是计算单科有效分的关键,那么,如何将分数线与总分平均之间的差值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学科?考虑到各学科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的差异,不能平均地将这个差值分解到各个学科,也不能由学科满分的多寡或平均分的高低按同一个比例分解到各个学科。

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是要解决每一单科分数距离各自平均分的差值的平均大小。

根据统计学原理 : 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也称均方差)能反映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

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通过计算每一学科的标准差,用单科标准差在所有学科标准差总第3 页和中所占的比例,将分数线与总分平均分二者之间的数值之差分解到各个学科,所分解的差值与单科平均分之和即为该科有效分。

其计算公式如下:(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学科标准差文学科有效分数语文学科平均分数(总分分数线 - 总分平均分)所有学科标准差之和(说明:上述公式计算后,四舍五入取整数;统计计算时,总分为 0 分的学生不参与计算)这一计算方法,是以平均分为参考点、以标准差来配“差” ,虽然各学科试题满分、难度及区分度、不同,但由于各科都是以各自的平均分为参考点,有相同的起点和“单位” ,能够实现跨学科对比。

在计算中,若分数线高于总分平均分,则每一学科有效分数将高于学科平均分;若分数线低于总分平均分,则每一学科有效分数将低于学科平均分。

3.数据统计:1.学校下达一、二级目标任务,年级部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班级。

(分配方案由年级具体制定)2.参与统计(评价)对象:学籍在本校的学生(不含特长生)。

3.统计项目:分实验班、普通班及文理科,以班级为单位统计总分、单科有效分线以上的人数。

统计得到如下报表。

(见统计报表)4.考号的编排:为便于统计评价,并适应网上阅卷系统运行,考号采用 10 位编排。

届别类别班号流水号第4 页1 2 3 4 5 6 7 8 9 100 0 0 11、2 位代表届别:入学年号后两位,如2009 年入学为“ 09”。

第 3 位代表类别:高一:本校学籍0;特长生 6;借读及其它 7。

高二、三:文科1;理科 5;特长生 6;借读及其它 7。

第4~6 位代表班次。

第7~10 位为流水号。

二、班级学生成绩、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指标。

年级部根据学校所下达的一、二级目标任务数,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将目标任务数分解到各个班级,做为班级应完成的目标任务(所定任务数)。

分解目标任务时,高二、三年级侧重目标任务的结果管理与评价;高一年级侧重目标任务的过程管理与评价。

1.班级总分有效人数评价指标:总分达标差。

成绩统计得到的班内总分有效人数与班内所定目标任务数的差值。

计算方法:(班内总分有效人数) -(班内所定目标任务人数)按总分达标差排序,确定班级完成目标任务的名次。

2.单科有效人数评价指标:单科达标差。

班内单科有效人数与班内总分有效人数的差值(考试成绩统计值)。

计算方法:(班单科有效人数) -(班总分有效人数)。

按单科达标差排序,确定单科完成目标任务的名次。

第5 页(说明:大于零为正贡献;等于零为持平;小于零为负贡献)附:标准差及计算方法: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也称均方差( mean square error),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nx) 2(x i标准差计算公式:i 1n例如:用σ表示语文学科标准差, n 为参考总人数; x 为每一个学1 i生语文成绩, x 为 n 个学生的语文平均分。

考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总分成绩名次成绩名次成绩名次成绩名次成绩名次成绩名次成绩名次1051590001 赵一62 14 98 369 15 84 174 13 89 3476 1 1051590002 钱二57 16 65 13 70 761 871 18 85 6409 12 1051590003 孙三92 330 19 71 156 14 73 15 90 2412 11 1051590004 李四98 155 16 69 15 67 676 7 84 7449 4 1051590005 周五75 772 10 70 780 279 1 62 13 438 6 1051590006 吴六68 10 36 18 71 161 872 17 35 20 343 19 1051590007 郑七75 724 20 69 15 55 15 78 3 41 19 342 20 1051590008 王八82 658 15 70 746 18 71 18 47 18 374 18 1051590009 冯九97 274 971 136 20 75 10 51 17 404 14 1051590010 陈十51 17 98 369 15 46 18 76 7 62 13 402 15 1051590011 诸甲66 12 77 870 748 17 71 18 98 1430 7 1051590012 卫乙42 20 82 671 168 475 10 88 5426 8 1051590013 蒋丙83 571 11 69 15 57 13 79 1 56 15 415 10 1051590014 沈丁74 961 14 70 768 477 5 89 3439 5 1051590015 韩戊51 17 52 17 71 169 378 3 74 10 395 16 1051590016 杨己63 13 82 669 15 61 877 5 54 16 406 13 1051590017 朱庚47 19 69 12 70 761 875 10 68 11 390 17 1051590018 秦辛88 497 571 164 774 13 78 9472 2 1051590019 尤壬68 10 99 270 758 12 76 7 83 8454 3第6 页1051590020 许癸61 15 100 1 70 7 54 16 73 15 66 12 424 9 平均分70 70 70 60 75 70 415 标准差16.00 22.44 0.77 11.08 2.53 17.97计算示例:(此计算只作示例,对几组数据无实际统计意义)62+57+92+98+75+68+......+68+6170x120(62 70)2 (57 70)2 (98 70)2 (75 70)2 ...... (68 70)2 (61 70)21 16.0020各科标准差之和: 16+22.44+0.77+11.08+2.53+17.97=70.791.任务数为 5,分数线为 439(439 415)语文科有效分为: 70 16 75,有效人数 6 人。

(439 415)数学科有效分为:70 22.44 78,有效人数 9 人。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合计有效分75 78 70 64 76 76 439有效人数8 7 14 7992.任务数为 10,分数线为 415,有效分数为各科平均分。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合计有效分70 70 70 60 75 70 415有效人数9 11 14 11 12 103.任务数为 15,分数线为 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