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服 给 药 技 术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0bec1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a.png)
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口服给药技术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的一些建议。
第一,合理用药。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信息,以确保给药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确保药物的准确用量和时间,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第二,药物的准备与储存。
护士应在口服给药前合理准备和储存药物。
首先,药物的配制和灌装操作要规范,遵循相关的操作技术和标准。
其次,护士要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限,及时淘汰过期药物,并妥善储存药物,防止受潮、曝光等。
第三,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护士要做好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患者有关用药的信息和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其次,护士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
第四,给药的操作技术。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如口服液、片剂、胶囊等,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要注意给药的时间和顺序,遵循医嘱执行。
最后,在给药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卧位、体位和环境的适宜,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给药环境。
第五,给药后的观察与记录。
在进行口服给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相关的观察结果。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六,患者教育与指导。
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同时,要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提高患者对口服给药的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2023年,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应包括合理用药、药物的准备与储存、给药前的准备工作、给药的操作技术、给药后的观察与记录以及患者教育与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c1d6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3.png)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是指药物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被吸收到血液中发挥药效的给药方法。
口服给药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
1. 前期准备:- 核对医嘱,确认给药名称、剂量、时间等信息。
- 检查药物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过期药物禁止使用。
- 检查患者是否禁食或需要特殊饮食,如需禁食,应与医生和患者沟通,并注意禁食时间。
2. 洗手与佩戴手套:- 手术洗手流程,保证手部清洁消毒。
- 佩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3. 给药方式:- 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给药方式,如需加工药物,务必按要求操作。
- 给药前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作用,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需特别注意的药物:- 液体药物:使用专用匙或滴管精确计量,避免药物浪费和溢出。
- 片剂:按医嘱指定剂量,并告知患者应嚼碎或整片吞服。
- 胶囊:按医嘱指定剂量,并告知患者应整粒吞服,不可咀嚼。
- 缓释片等特殊剂型:按医嘱要求给药。
5. 给药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
- 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药物剂量需谨慎调整。
6. 观察与监测:- 给药后,观察患者的口服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 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等。
7. 记录与报告:- 记录药物给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
- 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以上是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口服给药技术评分标准
![口服给药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e2ef75360cba1aa911da31.png)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 容
分值
评 分 要 求
扣分
评
估
和
观
察
要
点
15
分
1、核对医嘱
2、患者评估:
(1)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用药史、过敏史、不良反应史。
(2)、评估有无口腔、食管疾病,吞咽困难等。
(3)、了解药物的性质、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3、操作者自身评估
4、环境评估:无干扰的给药环境。
2
3
3
3
2
1
1
未评估不得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
准
备
10
分
1、操作者自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洗手液、服药本、小药卡、药盘、药杯、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水壶(温开水)。
5
5
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操
作
要
点
50
分
1、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医嘱、药物、温开水到床旁。
3
3
4
根据操作情况酌情扣分
评
价
5
分
1、患者沟通良好,患者及家属满意。
2、患者正确服用所发药物。
3、及早法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1
2
根据操作与患者沟通能力酌情扣分
1、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3、给药:
(1)液体药物,应精确量取,确保剂量准确。
(2)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盘,不同患者的药物不可同时取出。
(3)由胃管途径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用水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d5df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7.png)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技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行吸收的给药方法。
为保证口服给药的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 准备工作:- 按照医嘱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
-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 确认患者的身份,获取患者的同意,并告知药物的目的和可能的副作用。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工具和设备。
2. 卫生操作:-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在整洁的工作区域上进行操作,避免药物的污染。
- 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药勺给药,防止口腔细菌的传播。
- 避免将药物碎片或液体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给药方法:- 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保持头部正直,有利于药物流动。
- 给药前确认患者的吞咽反射正常。
- 将药物放在患者的舌根处,避免放在咽后壁,以减少呛咳的风险。
- 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如按时给药、空腹或饭后给药等。
4. 监测和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正常吞咽药物,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或替代给药方法。
- 监测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
-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反应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5. 安全措施:- 遵循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救措施的操作指南。
- 将药物及其包装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
- 遵守药物的废弃处理规范,如有限期和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护士在口服给药技术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给药,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意外发生。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口服给药的成功率。
口服给药技术ppt课件
![口服给药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18a1d5727a5e9856a61f5.png)
备药
• 根据服药单(本)上患者床号、姓名、药名、 浓度、剂量、时间、用法进行配药
• 依据不同药物剂型采用相应的取药方法:
• 全部药物配备完毕,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用 治疗巾盖好药盘待发
取 药 方 法
• 固体药片、胶囊应ຫໍສະໝຸດ 用钥匙取药; • 药粉或含片应用药袋包好; • 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用药物,发药前需将 药片研碎 • 水剂药应用量杯取药,先将药液摇匀,左手持量杯,拇指 置于所需刻度,使之与视线在同一水平,右手持药瓶,握 于标签面,以免药液沾污瓶签;
口 _服 _给 _药 _技 _ 术
口服给药是最常采用的给药方式, 药物经胃肠道黏膜吸收,不直接损伤皮肤 或黏膜,而且给药方便简单,另外药品生 产成本较低,价格相对较低廉,所以临床
上运用很广泛 。
口服给药的目的
• 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 察药物作用。 • 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粘膜吸收而产生疗效,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给药中护士的重要角色
护士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 护士是用药过程的监护者
• • • • • 了解有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 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术 准确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疗效与反应 指导患者安全正确地接受药物治疗 最终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谢谢大家
护理目标
• 保证患者安全, • 正确服用药物
评
服用时间等
估
• 确认医嘱及服药单(本):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 • 向清醒患者解释口服给药的目的、药物名称、基本
药理作用,取得患者配合
•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如年龄、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配合能力等;
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是否具备所服 药物的有关知识等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https://img.taocdn.com/s3/m/b6c20a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b.png)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口服给药技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给药方式。
它的操作规范和护理要求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给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和饮食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护理决策。
同时,要检查药物的病历医嘱、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频率等,确保药物给予的准确性。
在给药前,要对口腔腔膜、舌头、牙齿等进行检查,保证口腔清洁。
二、药物给予方式1.给药前要将双手洗净,并佩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要确保给药工具(如药杯、吞咽辅助器等)洁净无菌。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姿势,如坐姿、卧姿或半卧姿等。
在给药过程中,要提醒患者缓慢地、逐渐地吞咽药物,以免发生窒息等情况。
3.对于不能直接吞咽的患者,可以使用药杯配合饮水进行给药,或者使用吞咽辅助器帮助患者进行吞咽。
使用吞咽辅助器时,要事先向患者解释使用方法,并注意保持患者的头部直立。
三、注意事项1.在给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
如果发生吞咽困难、呛咳、咳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给药后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记录相关信息。
3.在给药过程中,要保持沟通,向患者解释给药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增强患者的配合性。
4.给药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频率等,以便于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药物储存和处理在药物储存过程中,要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要将药物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或误用。
对于过期的药物,要及时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混入普通垃圾。
在总结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和注意事项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遵循正确的给药方式和护理操作,以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cec8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
1. 确认药物:在给药之前,护士应仔细核对医嘱、药品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并确认患者对药物是否过敏。
2. 准备药物:护士应在给药前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包括药物、水杯、吸管、注射器等,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适当浓度。
3. 洗手:护士在给药前应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 准备患者:在给药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将要给药的药物名称、用途、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药物。
5. 检查口腔: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口腔的情况,包括口腔黏膜的损伤、溃疡、炎症等,以确保患者口腔的健康状况适合口服给药。
6. 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需要,护士可以选择口服给药的方式,包括直接口服、溶剂冲服和胃管喂药等。
在选择给药方式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并确保正确操作。
7. 监测患者:在给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耐受性、呕吐、腹泻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8. 记录资料:护士在给药后应及时记录相关资料,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患者的反应等,以便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查阅。
以上是口服给药技术的护理规范,护士在进行口服给药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3423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9.png)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引言: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准确的护理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
有效的护理规范可以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素质,保证患者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一、患者评估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药物过敏史、病史、常规体检等,并特别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心血管状态。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护士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二、药物准备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仔细阅读医嘱,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
在准备药物时,护士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
药物应放置于干净整洁的工作台上,避免交叉感染。
如需拆封药物包装,应采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三、药物给予在给予药物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根据医嘱,护士应准确计算患者的药物剂量,并按时给予。
护士在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患者的坐位姿势,让患者头部稍微向后仰。
这有助于防止药物误吞入气管。
2. 给药前,先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如有应先清理干净。
患者应用药前禁止饮食30分钟,避免影响药物吸收。
3. 给予药物时,护士应使用适当的器具,如药勺、药杯等。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对应的方法,如薄膜衣片不能破碎,可切割片剂不能折断等。
4. 护士应尽量让患者快速地将药物吞下,避免药物在口腔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药效减弱。
四、观察与记录给药后,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
观察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1. 不良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物效果:护士应记录药物给予后的效果,包括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等。
3. 病情变化: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在观察过程中,护士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剂量、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病情变化等,并签名确认。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575511f8c75fbfc67db24f.png)
口服给药操作规程【目的】按医嘱安全、正确地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并观察药物作用。
【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
2.了解药物性质、服药的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3.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有无口腔、食道疾患、吞咽困难及呕吐等情况。
【沟通位点】1.操作前:告知药物名称、用量及服药方法、时间,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告知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键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服用止咳药对呼吸道有安抚作用的药物后,不宜立即饮水;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服药后要多饮水,以免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用强心甙类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搏〈 60次/分或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用吸管吸服、服后漱口,避免药物与牙齿直接接触等;2.操作中:观察患者服药方法是否正确;3.操作后: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做健康教育,指导慢性病和出院后患者按时、正确、安全服药.【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发药盘、所用药物、小药卡、服药本、药杯、小药瓶、小水壶、按需要备乳钵、研锤、量杯.、滴管,必要时备吸管、鼻饲患者备一次性20-50ml注射器。
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光线适宜。
体位:确定患者服药:时的安全性,取坐位、平卧位、半卧位。
【操作流程】处理医嘱→核对医嘱→核对药物质量、有效期→查对服药本、小药卡→三查八对→按床号顺序摆放→特殊药物进行配制如大剂量药片分解成应服的剂量,小剂量液体药物应精确量取→配药完需再次查对服药本、小药卡无误后方可按时发药(鼻饲者将药研碎)→携药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床卡、手腕带,药物八对,所有药物应→次取离药盘→告知并评估患者,根据药物性质告知服药注意事项→将药片倒入患者的药杯中→倒适量温开水在患者水杯中→再次核对→协助患者正确服药(危重患者应协助喂药,鼻饲患者将研碎的药溶解后注入,灌注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灌注药物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再次核对告知注意事项→手消→给另一位患者进行发药→发药完毕→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收回药杯,清洗、消毒、擦净药杯、药盘)→洗手→在发药单相应时间格内签全名。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430b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4.png)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程口服给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本文将就口服给药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根据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并核对药物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与医嘱一致。
2.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帽子、口罩和手套等。
3.清洁双手,并戴上手套。
二、理论知识1.学习了解药物的特性,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等。
2.了解口服给药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如药物吸收的特点、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三、操作步骤1.背靠背坐在床上或椅子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2.拿起药物瓶或包装袋,用另一只手即刻将嘴巴打开。
3.将药物递给患者时,要么倒在他的手里,要么将其放在患者的舌根上。
4.让患者将药物放在嘴巴里,鼓励他迅速地吞咽。
5.如果患者有困难吞咽药物,可以给他一些水或果汁来帮助吞咽。
6.任何在服药过程中掉下的药物应该被专业人员及时清理。
7.用清水清洁口腔和药剂残渣。
四、注意事项1.口服给药前,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关于咀嚼和吞咽的困难,以及可能的禁忌症。
2.了解患者是否有忌口的食物,以避免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如有需要,与患者解释药物的用途、剂量和副作用等信息。
4.定期监测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记录。
5.与其他治疗用药相比,口服给药更加方便、安全和经济。
五、冲突解决1.如果患者有抵触情绪,可尝试与其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其交流,解释给药的必要性和好处。
2.如果患者有咽喉疼痛或吞咽困难,可尝试与其合作,缓解疼痛感,并使用润滑剂帮助吞咽。
3.对于无法吞咽的患者,可尝试其他给药途径,如雾化给药或肛门给药等。
六、总结口服给药技术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理论知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冲突解决等内容。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正确、规范的口服给药技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医务人员应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口服给药技术水平,以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小儿口服给药操作方法有
![小儿口服给药操作方法有](https://img.taocdn.com/s3/m/909c4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c.png)
小儿口服给药操作方法有小儿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体内,这是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给小儿口服给药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方法。
以下是小儿口服给药的详细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1. 预先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及辅助用具,如药杯、药勺等。
2. 洗手并保持手部清洁,以免引入细菌造成感染。
3. 确认药物的正确剂量和使用方法,可以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二、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1. 药杯给药:适用于颗粒状或粉状药物。
将药物放入药杯中,加入适量的液体(如水、果汁等),搅拌均匀后让儿童将药物一次性喝完。
2. 药勺给药:适用于液体状药物。
首先将药物倒入合适容量的药勺中,再将药勺放入儿童口中,儿童缓慢地将药物吞咽。
3. 口腔滴剂给药:适用于液体状药物。
用滴管将药物滴在儿童的舌根处或内侧腮颊上,让其慢慢吞咽。
4. 口腔喷雾给药:适用于喷雾剂。
将喷雾器喷在儿童的喉咙附近,让其深吸一口气使药物进入体内。
三、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进行个体化处理:1. 0-6个月的婴幼儿:可用药勺给药,一次给药不能过多,以免婴幼儿吞咽困难。
2. 6个月-2岁的幼儿:可使用药勺或药杯给药,如果幼儿能够自主用杯喝水,可鼓励其自己喝药物。
3. 2-6岁的幼儿:可用药勺或口腔滴剂给药,可以与幼儿进行游戏或给予奖励,以增加其参与和合作意愿。
4. 6岁以上儿童:可用药勺、药杯或口腔喷雾给药,根据儿童的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给药方式。
四、正确鼓励和指导儿童吞咽:1. 对于婴幼儿,可用母乳或奶瓶进行吞咽训练,在给药过程中轻轻按住舌根,引导婴幼儿吞咽动作,以帮助他们将药物顺利吞下。
2. 对于幼儿和儿童,可以用一些小动物形象的药杯或药勺进行给药,或者和他们玩一些游戏,如谁先吞咽完谁就赢,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合作性。
3. 若儿童对药物有厌恶感,可以选择与药物混合口感较好的食物或饮品一同给予。
但要注意,有些药物会与某些食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所以在混合服用时需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基础护理学 口服给药技术
![基础护理学 口服给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a4926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6.png)
口服给药技术
二、病房给药
5.注意事项 (6)磺胺类药物服用后须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结晶引起的肾 小管堵塞。发汗药服后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 (7)服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在服用前测量心率、心律,如 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 生。 (8)健胃药物应在饭前服用,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 分泌增加,促进食欲。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 在饭后服用,利于食物消化。催眠药物在睡前服,驱虫药宜 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9)服药前后应禁忌饮酒、饮茶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10)发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反应。
核对分发 观察反应 整理用物
液体药:量杯 油剂药:量杯
口服给药技术
二、病房给药
5.注意事项 (1)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服,不要用茶水 服药。 (2)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铁剂、稀盐 酸溶液等等,可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3)止咳糖浆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以防降低药效;若同时 服用其他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4)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5)抗生素类药物应准时服用,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
口服给药技术
一、药物的准备
(一)病区摆药 由病区护士在病区负责准备本病区病人的所需药品。
(二)中心药房摆药 药房设在医院内距离病区适中的地方,负责全院各病 区病人的日间用药。
口服给药技术
二、病房给药
1.目的 协助病人依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 以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 预防疾病。
2.评估 (1)病人病情、治疗情况及药物相关知识。 (2)病人的意识状态,服药的自理能力。 (3)病人的口腔情况,有无口腔食管疾患,有无吞咽 困难及呕吐。
养老护理员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养老护理员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8b83c4647d27284b7351ea.png)
4、整理床单位,洗手,为下一位长辈发药
6
观察指导
观察用药后反应
4
一项不符合扣1分
终
末
质
量
操作
后
30
1、清理用物,将小药杯按要求做相应处理
2、清洁药盘,洗手,必要时记录
3、告知长辈药物名称、方法、注意事项
4
4
4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提问
1、目的:(1)预防、治疗疾病,减轻症状。(2)协助诊断
2、注意事项:
养老护理员口服给药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单位: 姓名: 成绩
项目
项目总分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标准
扣分记录
实得分
操作准备质量
护理员
素质
要求
20
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源自明、态度和蔼洗手2
2
2
一项不符合扣0.5分
环境
整洁、舒适、无异味
2
一项不符合扣0.5分
长辈
解释用药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取得配合、体位舒适
6
一项不符合扣1分
备药
1、在治疗室核对服药本与小药卡,放好药杯,再次核对用物
6
一项不符合扣2分
2、正确准备药物:检查药物质量
4
3、 第2人核对药物,婴幼儿、鼻饲、昏迷长辈的药物应研碎、包好。
4
4、用治疗巾遮盖药盘
4
发药
1、洗手,再次核对药物
4
2、携带服药本,备温开水至长辈床旁
4
3、核对长辈,协助服药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3)健胃及促进食欲的药物饭前服,对胃黏膜刺激药物饭后服、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染色的药物用吸水管服用
老年人口服给药技术评分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老年人口服给药技术评分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edbd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5.png)
3. 给药指导:服药时间、用药方式、服药用水、服药剂型、服药技巧、用药配伍
8
给药后处理(21分)
1.核对:再次核对老年人信息、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
4
2.记录:用药时间、药名、剂量、、用法
3
3.整理: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用物按要求处理
4
4.健康宣教:用药知识、服药后注意事项
6
5. 观察:老人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
4.健康知识:对当前用药方面知识的了解、认识程度、满意度
2
环境(2分)
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2
评估者
(3分)
衣帽整洁、挂表,剪指甲,洗手/消毒手方法正确
3
物品(5分)
药物:药名、剂量、浓度、批号、有效期,有无变质等,水剂有无沉淀、混浊、絮状物;温开水、用药记录本和笔、手消剂
5
实施
(60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老年人口服给药技术评分标准
实际操作时间 分 规定操作时间10分钟 成绩计分:
评估及准备(20分)
老年人
(10分)
1.全身情况:目前的病情、治疗、用药、意识状态、沟通能力、服药能力,有无禁食等情况
3
2.用药史: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及有关习惯、目前用药的目的与计划
3
3.心理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恐惧心理
核对、解释(13分)
1.带齐用物进入房间,核对老年人信息
3
2.对老年人先作自我介绍,说明服药目的、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4
3.核对医嘱,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
体位(6分)
协助老人取舒适体位(如站位、坐位、半坐卧位)
口服给药技术儿童心得体会
![口服给药技术儿童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7d427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f.png)
口服给药技术儿童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口服给药技术。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口服给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了口服给药技术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是以口服的形式给予患者的。
正确使用口服给药技术可以使药物更快、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而错误的口服给药技术可能会导致药物无法被充分吸收,甚至造成身体反应不良。
因此,掌握正确的口服给药技术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了解到了口服给药技术的步骤和方法。
在口服给药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洗净双手,以避免细菌污染。
然后,根据医生或药物说明的剂量,将药物倒入干净的匙或杯中。
接下来,将药物放入口中,用足够的水将药物送入胃部。
最后,清洁匙或杯,并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再次,我体会到了正确使用口服给药技术对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我们正确使用口服给药技术,才能确保药物被充分吸收,发挥最大的疗效。
例如,有一次我感到头痛,我按照口服给药技术的要求正确地服用了头痛药,很快就感到头痛减轻了许多。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正确使用口服给药技术可以加速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口服给药技术在儿童中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而言,他们通常不喜欢口服药物的味道,甚至会出现咽门反射。
作为家长或者医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儿童正确服药。
例如,可以将药物混合在食物或饮料中,或者使用专门设计的儿童口服药剂形式(如口服液体、咀嚼片等)。
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将药物混合在果汁中的方法,成功地帮助一个小朋友服用了药物。
他表示药物的味道不再那么难以接受,也不再有咽门反射的反应。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和实践口服给药技术,我对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正确使用口服给药技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速药物吸收和发挥作用。
对于儿童来说,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帮助他们正确服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口服给药技术水平,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bfd6e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d.png)
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