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合集下载

MC00906D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MC00906D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 TING PROCEDURE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率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责任者:计量主管、QC主任、化验员。

程序:1、为了证明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仪器本身或使用环境的变化(有意的和无意的)没有影响仪器的整体性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应对HPLC进行定期检定。

2、本检定规程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JJG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以及USP<1058>“分析仪器确认”制订。

3、检定项目与要求3.1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3.1.检定条件3.1.1.环境条件3.1.1.1.检定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排风良好。

3.1.1.2.仪器应平稳地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3.1.1.3.电源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0.5)HZ。

3.1.2.检定设备3.1.2.1.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3.1.2.2. 分析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1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mg。

3.1.2.3. 数字温度计: 测量范围为0–100℃,最小分度不大于0.1℃。

3.1.2.4. 注射器:10µL和50µL各一支。

以上计量器具需经计量检定合格。

3.1.2.5. 10ml注射器一支。

3.1.2.6. 游标卡尺:15cm/0.02mm。

3.1.2.7. 容量瓶:50ml,10个。

3.1.3. 标准物质1x10-4g/ml,1x10-7g/mL的萘/甲醇溶液紫外波长标准溶液。

3.1.4. 其他要求3.1.4.1. 检定用试剂:HPLC用甲醇、纯水,分析纯的丙酮和异丙醇等。

3.1.4.2. 其他玻璃器皿等4、检定程序4.1. 仪器外观仪器上应有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产品系列号、出厂日期等内容的标牌,国产仪器应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规程发布时间:2016/4/23 14:38:32浏览次数:1162 (来源:东莞市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规程1.适用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校准。

2.职责检验员:严格按照校准规程进行周期校准。

QC主管:监督检查校准规程执行情况。

3.校准项目和技术要求3.1.输液系统3.1.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2%;流量稳定性误差:<±2%3.1.2.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3.1.3.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3.2.紫外检测器性能3.2.1.可调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2nm;重复性误差:<±1nm3.2.2.基线漂移:≤5×10-3(AU/h);基线噪声:≤5×10-4(AU)3.2.3.最小校准浓度(静态):4×10-8g/ml(萘的甲醇溶液)4.校准条件4.1.环境温度为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65%。

4.2.电源电压:220±22V,电源频率:50±0.5Hz。

4.3.校准设备4.3.1.秒表:分度值小于0.1s。

4.3.2.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1mg。

4.3.3.容量瓶4.3.4.微量注射器4.3.5.标准物质和试剂5.校准方法5.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的校准。

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联接好,以甲醇为液动相,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分钟,称重,按下式计算Ss和S R。

Ss=(Fm—Fs)/Fs×100%S R=(Fmax—Fmin)/F×100%式中Ss为流量设定值误差(%);Fm=(W2—W1)ρt·t为流量实测值;W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W1:容量瓶的重量(g);Fs:流量设定值(ml/min);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S R:流量稳定性误差(%);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同一组测量中的算术平均值(ml/min)。

2020版《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效液相⾊谱法检验操作规程⼀、⽬的:制订详尽的⼯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于⾼效液相⾊谱法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监督检查检验员执⾏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简述:⾼效液相⾊谱法系采⽤⾼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装有填充剂的⾊谱柱,对供试品进⾏分离测定的⾊谱⽅法。

注⼊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谱信号。

1、对仪器的⼀般要求和⾊谱条件⾼效液相⾊谱仪由⾼压输液泵、进样器、⾊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谱柱内径⼀般为2.1~4.6mm,填充剂粒径为2~10µm。

超⾼效液相⾊谱仪是耐超⾼压、⼩进样量、低死体积、⾼灵敏度检测的⾼效液相⾊谱仪。

1.1⾊谱柱1.1.1⾊谱柱的类型1.1.1.1反相⾊谱柱:以键合⾮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成的⾊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的填充剂有⼗⼋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硅烷键合硅胶等。

1.1.1.2正相⾊谱柱:⽤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成的⾊谱柱。

常见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作反相⾊谱。

1.1.1.3离⼦交换⾊谱柱:⽤离⼦交换填充剂填充⽽成的⾊谱柱。

有阳离⼦交换⾊谱柱和阴离⼦交换⾊谱柱。

1.1.1.4⼿性分离⾊谱柱:⽤⼿性填充剂填充⽽成的⾊谱柱。

1.1.2⾊谱柱的内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积、键合基团的表⾯覆盖度、载体表⾯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谱柱。

1.1.3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中未指明⾊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操作规程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操作规程责任:由工程部制订、审核,质量保证部批准并颁发,工程部计量室执行。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定义:无相关定义。

内容:1.检定项目及技术要求2. 检定条件2.1环境条件: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温度15-30℃,相对湿度20%~85%RH范围内。

2.2 检定设备:秒表:分度值小于0.1秒分析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g,最小分度不大于1mg.数显测温仪:测量范围0~100℃,最小分度不大于0.1℃。

标准物质:萘/甲醇溶液、紫外溶液标准物质3. 检定方法3.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流量稳定性误差的检定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联好,以甲醇为流动相,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收集相应时间,计算泵流量设宴定值误差S 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结果按下式式中:F m—F m= (W2-W1)/(ρt·t),为流量测定值(ml/min)—流量设定值误差(%)SSF S —流量设定值(ml/min)W1 —容量瓶重量(g)W2 —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ρ—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t —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S R —流量稳定性误差(%)F 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 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同一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l/min)m3.2柱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的检定柱温箱温度的设定值误差ΔT与控温稳定性误差T C选择日常使用的单一温度进行检定,待指示温度稳定后,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共计7次,求出算术平均值,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ΔT,7次测量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控温稳定性误差T C。

3.3检测器性能的检定检测波长为254nm,流动相为100%甲醇,流速为1.0ml/min,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基线30-40分钟,计算基线漂移和噪声波长为254nm,在相同波长下注入10~20uL 1×10-7g/ml的萘/甲醇溶液,记录色谱图,由色谱峰高和基线噪声峰-峰高,按下式计算最小检测浓度C L(按20uL进样量计算)。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保证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a. 首先,确保色谱仪及其附件的电源已接通,并确认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检查溶剂桶内的溶剂是否充足并无杂质,并确认管路连接正常。

c. 检查流动相液位是否正常,并调整泵的流速和梯度程序参数。

2. 样品制备和准备a. 样品应充分溶解并过滤净化,以避免样品中的杂质对色谱分离产生干扰。

b.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自动或手动),并根据进样方式调整进样器的参数。

3. 进样器操作a. 将样品注射器插入进样口,并注意不要损坏色谱柱。

b. 设置进样体积和进样速度等参数,并进行一次空白进样以清洗进样器。

4. 色谱柱准备a. 定期检查色谱柱是否损坏,并根据需要更换。

b.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注意记录色谱柱的批号和使用次数。

5. 柱温控制a. 根据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柱温,并使用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恒定。

b. 注意避免温度突变和波动,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6. 检测器操作a.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荧光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等。

b. 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和灵敏度,并进行基线校准。

7. 数据采集与处理a. 启动数据采集系统,并设置采集参数,如采样率、数据类型和运行时间等。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峰识别、定量分析和峰面积计算。

8. 清洗和维护a. 实验结束后,关闭色谱柱和进样器的阀门,并用溶剂清洗色谱柱和进样器,以防止堵塞和降低杂质残留。

b. 清洗完成后,注意关闭色谱仪的电源,并按照要求对色谱柱和进样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结: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进样器操作、色谱柱准备、柱温控制、检测器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清洗与维护等。

遵守这些规程可以确保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提高实验效率。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一、引言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环境等领域。

为确保HPLC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和保养。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操作规范,以确保HPLC的正常工作。

二、校验前准备在进行HPLC校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校验设备和试剂的准备和到位。

2.检查HPLC仪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进样器、流动相泵、检测器等是否正常工作。

3.清洗进样器和流动相泵,确保没有残留物。

4.检查HPLC仪器上的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漏气现象。

三、校验项目及方法1. 流动相流速校验项目描述流动相的流速是HPLC分析的重要参数,需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验方法1.用高精度天平称取准确质量的校验溶液,在恒温条件下,通过进样器将校验溶液输入到流动相泵中。

2.设置初始流速并启动流动相泵,采用亚洲最大采取法即可获得流速值。

3.重复上述步骤3次,计算平均值,并与预设的流速值进行比较。

2. 进样量校验项目描述进样量是HPLC分析中的重要参数,需要准确控制。

校验方法1.使用标准样品,并在恒温条件下设置流动相流速。

2.分别进行不同进样量的校验,每次重复3次。

3. 峰面积校验项目描述峰面积是HPLC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用于定量分析。

校验方法1.使用标准样品,并在恒温条件下设置流动相流速和进样量。

2.对标准样品进行3次连续进样分析,记录每个峰面积。

四、结果与讨论根据校验所得数据,可以计算相对偏差和标准差,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相对偏差和标准差均在规定范围内,说明HPLC仪器的性能良好,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维修或调整。

五、结论通过本校验方案的实施,可以对HPLC仪器的流动相流速、进样量和峰面积进行有效校验,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验结果可为仪器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

六、参考文献暂无。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完整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完整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范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5.1 依据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5.2.1水:HPLC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和0.250 mg/ml 咖啡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5.3 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5.3.1泵性能的测试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范围之内,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5.3.4进样器性能测试5.3.5梯度组成的测试*注:*表示该项目的内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目。

5.4 校验方法5.4.1校验通则5.4.1.1 HPLC的内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用者按本规程进行校验,其校验项目依仪器配置和使用范围而定。

5.4.1.2 政府部门每一年对HPLC进行校验,每六个月内部对HPLC进行一次校验;仪器配置的关键部件大修或更换后,可参考本规程对该部件相关的项目进行校验,以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测试仪器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种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操作者如果能了解故障的成因,即可清楚预防和排除这些故障的方法,就可正确地使用仪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性能。

今天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您分享下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使用试管的问题1、试管的洁净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是一个很灵敏的分析方法,如果因使用不洁净的试管,便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用甲醇作溶剂来溶解样品时,所用的小试管是用橡胶塞来做盖子的,因此,在每次进样时,都有一个保留时间固定的干扰峰存在,后经证实,此干扰峰是由甲醇浸泡橡胶塞而溶下的组分所产生,换用玻璃试管后,干扰峰消除。

2、塑料试管的溶解问题。

近年来,一次性塑料试管给试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机溶剂对试管的溶解现象,在利用此种试管提取样品时,有些有机溶剂(如氯仿等)对管壁有溶解现象,这些被溶解下来的物质有时也能在检测器上产生信号,从而干扰样品的测定。

这时,可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先行试验一下,看看不含被抽提物时,提取液在检测器上能否产生干扰信号,如确有干扰信号存在,就只能换用耐有机溶剂的玻璃试管了。

3、被测样品在试管壁上的吸附问题。

这个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否则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中,有些被测药物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易吸附在玻璃试管的管壁上,因此,操作中宜采用聚丙烯管,为防止提取中吸附现象的发生,可采用0. 5%的已二胺已烷液做为提取剂,可有效地防止吸附。

二、操作进样阀的问题目前,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常用的进样阀是7725型进样阀,其内部的六通阀结构使进样操作非常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问题。

例如,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试验过程中,有时会有异常色谱峰的出现以及重现性不好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当所引起,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检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三、仪器的组成和一般要求:1、仪器的组成:高压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打印机。

2、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的填充剂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和化学健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

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

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药典2000年版附录IV 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项下对溶剂的要求:用1cm石英吸收池盛溶剂,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收度。

溶剂和吸收池所吸收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20,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0.10,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0.05。

四、系统适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在先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 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峰高宽(W h/2),按n=5.54(t R/W 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2020版《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色谱柱内径一般为2.1~4.6mm,填充剂粒径为2~10μm。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1.1色谱柱1.1.1色谱柱的类型1.1.1.1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硅烷键合硅胶等。

1.1.1.2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

1.1.1.3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1.1.1.4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1.1.2色谱柱的内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1.1.3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

1.1.4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2~8之间。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范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5.1 依据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5.2.1水:HPLC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和0.250mg/ml咖啡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5.3 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5.3.1泵性能的测试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范围之内,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5.3.4进样器性能测试5.3.5梯度组成的测试*注:*表示该项目的内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目。

5.4 校验方法5.4.1校验通则5.4.1.1 HPLC的内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用者按本规程进行校验,其校验项目依仪器配置和使用范围而定。

5.4.1.2 政府部门每一年对HPLC进行校验,每六个月内部对HPLC进行一次校验;仪器配置的关键部件大修或更换后,可参考本规程对该部件相关的项目进行校验,以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验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验操作规程

⾼效液相⾊谱仪检验操作规程⽂件内容:1、⽬的 (2)2、范围 (2)3、职责 (2)4、正⽂ (2)5、相关⽂件与记录 (5)6、参考⽂献 (5)7、变更记载及原因 (5)发放范围:质保处、质控处⽂件复审:编审批过程:1、⽬的:建⽴⾼效液相⾊谱仪检验操作规程,以保证其检验⼯作完成。

2、范围:LC-20AT⾼效液相⾊谱仪。

3、职责:3.1化验员:负责按本操作规程使⽤该设备进⾏检验。

3.2化验设备员:按时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时刻处于完好状态。

3.3质控处处长: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及设备按时校验的⼯作。

4、正⽂:4.1泵流量准确度、流量稳定性检验4.1.1⽤纯⽔清洗各溶剂管路,以⽔为流动相,设定流量为0.5ml/min,启动泵。

4.1.2待压⼒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处⽤事先清洗称重的50ml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秒表计时。

4.1.3收集10min后,称重。

同法重复三次。

4.1.4流速分别调⾄1.0ml/min和2.0ml/min,按2-3步骤操作。

4.1.5计算Ss=(Fm-Fs )/Fs*100%S R=(Fmax-Fmin)/Fm*100%Fi=( w2- w1)/(ρ*t)其中式中:Fi=( w2- w1)/(ρ*t)—,流量实测值,mL/min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ρ—实验室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所⽤的时间,minFm—同⼀组测量的算数平均值,mL/minFs—流量设定值,mL/minFmin—同⼀组测量中流量最⼩值,mL/minFmax—同⼀组测量中流量最⼤值,mL/min标准:Ss≤±2.0% Sc≤±2.0%4.2柱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T s和控温稳定性T c的检定4.2.1将数字温度计探头固定在柱温箱内,选择25℃和45℃进⾏检定。

4.2.2按仪器SOP操作,通电升温,待温度稳定后,记下温度计读数并开始计时,以后每隔10min记录⼀次读数,共计7次,求出平均值。

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规范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规范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

二、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28。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法标准操作。

四、责任者:质量部检验人员。

五、正文:1.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

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

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

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

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2.1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2.2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2.3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3.操作前的准备3.1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可用超级纯水器制得或用重蒸馏水。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完整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完整

⾼效液相⾊谱仪校验规程完整标准⽂件1、⽬的Objective:建⽴⾼效液相⾊谱仪内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作规范、顺利进⾏。

2、范围Scope :本规程适⽤于本公司使⽤的⾼效液相⾊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件起草⼈或审核⼈或批准⼈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

5、程序Procedures:5.1 依据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5.2.1⽔:HPLC级⽔。

5.2.2化学试剂:⼄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和0.250 mg/ml 咖啡因⽔溶液。

5.2.5⾊谱柱:4.6mm×250mm,C18,5µ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5.3 校验项⽬及技术指标5.3.1泵性能的测试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范围之内,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5.3.4进样器性能测试5.3.5梯度组成的测试*注:*表⽰该项⽬的内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

5.4 校验⽅法 5.4.1校验通则5.4.1.1 HPLC 的内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者按本规程进⾏校验,其校验项⽬依仪器配置和使⽤范围⽽定。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0适用范围适用于岛津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2.0职责检验员: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检定。

QC主管:监督检查检定规程执行情况。

3.0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3.1.输液系统3.1.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2%;流量稳定性误差:<±2%3.1.2.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3.1.3.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5次定量管进样):RSD≤1.5%3.2.紫外检测器性能3.2.1.可调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示值误差:<±2nm;重复性误差:<±1nm3.2.2.基线漂移:≤5×10-3(AU/h);基线噪声:≤5×10-4(AU)3.2.3.最小检定浓度(静态):4×10-8g/ml(萘的甲醇溶液)4.0检定条件4.1.环境温度为10~30℃,8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65%。

4.2.电源电压:220±22V,电源频率:50±0.5Hz。

4.3.检定设备4.3.1.秒表:分度值小于0.1s。

4.3.2.分析天平:最大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1mg。

4.3.3.容量瓶4.3.4.微量注射器4.3.5.标准物质和试剂5.0检定方法5.1.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的检定。

将仪器的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联接好,以甲醇为液动相,按表1设定流量,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10~25分钟,称重,按下式计算Ss和S R。

Ss=(Fm—Fs)/Fs×100%S R=(Fmax—Fmin)/F×100%式中Ss为流量设定值误差(%);Fm=(W2—W1)ρt·t为流量实测值;W2:容量瓶+流动相的重量(g);W1:容量瓶的重量(g);Fs:流量设定值(ml/min);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S R:流量稳定性误差(%);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同一组测量中的算术平均值(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

三、职责:1. 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 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应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2. 色谱柱:2.1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添充剂,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2.2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应选择孔径在15nm(1nm=10?)以下的填料,分析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2.3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μm之间,粒径更小(约2μ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2.4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的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2.5 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40℃,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宜超过60℃。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顺利进行。

2、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5.1 依据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5.2.1水:HPLC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mg/ml咖啡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5.3 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5.3.1泵性能的测试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围之,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5.3.4进样器性能测试5.3.5梯度组成的测试*注:*表示该项目的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目。

5.4 校验法5.4.1校验通则5.4.1.1 HPLC的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用者按本规程进行校验,其校验项目依仪器配置和使用围而定。

5.4.1.2 政府部门每一年对HPLC进行校验,每六个月部对HPLC进行一次校验;仪器配置的关键部件大修或更换后,可参考本规程对该部件相关的项目进行校验,以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

5.4.1.3 校验时,同时检查、确认仪器的安装,使用环境符合要求,仪器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并检查、确认仪器的接线牢固,接地良好。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生化、医药、环保等领域。

为确保HPLC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需要经常进行校准和保养。

本文将针对HPLC的校准和保养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介绍。

一、HPLC校准HPLC校准是确保HPLC测试值准确度和精度的必要步骤。

在进行校准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标准溶液:根据需要的物质准备好标准溶液。

例如,若需要校准氨基酸分析,应准备标准氨基酸溶液;2.准备好HPLC系统:按照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启动HPLC系统并等待稳定;3.准备好校准参数:参数包括流速、检测器波长、温度等。

在进行HPLC校准时,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告知其他人员: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告知实验室其他人员,以免发生意外伤害;2.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校准时需要戴手套和防护眼镜,以免校准液体溅入眼睛或皮肤;3.清洁工作台:要确保操作台面干净,并进行消毒,以免污染标准溶液;4.注意标准品的浓度:标准品的浓度应选择合适的范围,以免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差;5.记录参数:在校准过程中应记录参数,以便查验和复查。

二、HPLC保养HPLC作为一台动力学仪器,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才能保持稳定性和准确度。

下面介绍HPLC保养时的安全操作规程:1.清洗样品针头:样品针头是HPLC中易出现问题的部件之一,需要经常清洗和更换。

在清洗时需要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清洗时,用溶液清洗样品针头,并用水冲洗干净;2.更换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柱子会产生变形和酸化,需要及时更换。

在更换时,应先停止运行HPLC,并关闭系统。

在更换柱子时,需要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同时将管路清洗干净;3.保养检测器:检测器是HPLC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

在保养检测器时,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关闭HPLC并将检测器拆卸,清洗并更换检测器洗涤液。

在以上操作完成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操作规程:1.打开机箱前需要断电,以免触电或引发电火灾;2.感应器需要定期校准,以保持准确度;3.定期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植物油润滑泵需要使用专门的润滑油。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024--19961前言本规程参照国际法法制计量组织(OIML )技术工作导则第二部分:OIML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起草与表述规则、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和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编写的。

2范围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具有紫外-可见光、荧光和示差折光率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检定。

2.1原理本仪器用于分离和测定有机混合物中的化学成分。

样品以溶液状态进入色谱柱后,在流动相的推动下,逐步被分离成单个的组分。

然后依次通过色谱检测器进行检测。

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峰值而进行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2构成输液做一进样罪充分离薇一-检器疏器打F卩绘图机——记求仪或色诸埼图1元素分析仪构成方框图3计量单位参见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中的有关条文。

4计量要求其计量特性和指标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5技术要求5. 1外观要求5. 1.1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仪器系列编号、产品合格证书及操作使用说明书,仪器外表完好,面板字迹清晰。

5. 1 . 2仪器整机部件:调节旋纽、按键、开关及指示灯应能正常工作,电缆线插件应接触良好。

5. 2安装条件5. 2 . 1仪器应平稳地安装在牢固的操作台上,电缆接插件紧密配合,接地良好。

5. 2 . 2高压气瓶与仪器连接应使用专用管道和接头。

*带星号的项目为必须鉴定的项目5. 3检定环境5. 3. 1室内环境: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且不应放置与测定无关的其他杂物。

5. 3. 2室内温度:10 C ~30C(温度波动应不大于出C /操作期间;使用折射率检测器时应不大于2C)。

5. 3. 3室内相对湿度: < 85%5. 3. 4 电源:电压(220 ±2)V;频率:(50 ±).5)Hz。

5. 4检定设备和试剂5. 4. 1分析天平:最大称量100g,最小分刻度O.lmg,或其它微量自动电子天平。

液相色谱仪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液相色谱仪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液相色谱仪校准标准操作程序目的:明确液相色谱仪校准的标准操作程序。

范围:适用于分析室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期再验证。

职责:分析室: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执行及监督。

Qa使用操作程序:1.引用标准《药品检验仪器检定规程》《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液相色谱仪(JJG705-2014)》2.仪器环境2.1检验室应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排风良好。

2.2室温在15℃~30℃,室内相对湿度20%~85%。

2.3仪器应平稳放在工作台上,周围无强烈机械震动和电磁干扰源,仪器接地良好。

3.所用的校准仪器情况5.1.主要技术指标及校准周期最大流量的设定值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而定,对特殊的、流量小的仪器,流量的设定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选大、中、小三个流量,流动相的收集时间则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

5.2.校准方法5.2.1.泵耐压检查5.2.1.1.检查方法将仪器各部分连接好,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0.2ml/min,启动仪器,压力平稳保持10 min,用滤纸检查各管路口接口处;卸下色谱柱,堵住泵出口端,使压力达到最大允许值的90%,保持5 min。

5.2.1.2.结果判定:滤纸应无湿迹,无泄漏。

5.2.2.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流量稳定性误差S R5.2.2.1.校准用仪器及设备:秒表(分度:不小于0.1S)、分析天平(分度:不大于1mg)、容量瓶5.2.2.2.测定方法:将输液泵和检测器连接(不接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分别设定为0.5ml/min,1.0 ml/min,2.0 ml/min,用25 ml的容量瓶接收,同时以秒表计时,每个流速测定3次。

按规定时间(0.5ml/min收集10分钟,1.0 ml/min收集5分钟,2.0 ml/min收集5分钟)收集流出的流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5.2.2.3.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 S)的计算如下:S S=(Fm-Fs)/Fs×100%式中:F m=(W2-W1)/(ρt.t),流量实测值,mL/minW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W1—容量瓶的质量,gρt—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Fm —同一设定流量3次测量值F m 的算术平均值,mL/minF s —流量设定值,mL/min5.2.2.4. 泵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的计算如下:S R =(F max —F min )/ Fm ×100% 式中:F max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F min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Fm —同一组流量实测值F m 的算术平均值,mL/min5.2.2.5. 结果判定:应符合下表要求5.2.3.1. 由梯度控制装置设置阶梯式的梯度洗脱程序,设定两组,第一组为二元梯度,A 溶剂为纯水(流动相A ),B 溶剂为含0.1%丙酮(V/V )(流动相B )的水溶液,B 经5个梯度从0%变到100%,A 经5个梯度从100%变到0%;第二组为四元梯度,A 溶剂为纯水,B 、C 、D 溶剂为含0.1%丙酮的水溶液,A 经5个梯度从100%变到0%,B 经5个梯度从0%变到15%,C 经5个梯度从0%变到30%,D 经5个梯度从0%变到55%;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顺利进行。

2、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

3.2 QC: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3 QA: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定义Definition:无。

5、程序Procedures:5.1 依据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

5.2 备件及材料5.2.1水:HPLC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丙酮(分析纯)。

5.2.3咖啡因标准品。

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和0.250 mg/ml咖啡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5.2.6 容量瓶:10ml。

5.2.7玻璃注射器。

5.2.8 限流阻尼管。

5.2.9 分析天平。

5.2.10 秒表。

5.2.11 热电偶5.3 校验项目及技术指标5.3.1泵性能的测试表15.3.2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表2备注:如药典专论规定的特定柱温,不在以上温度围之,则对分析该品种的仪器增加该温度点校验,校验项目和可接受指标相同。

5.3.3 检测器性能测试表35.3.4进样器性能测试表45.3.5梯度组成的测试*注:*表示该项目的部校验取决于仪器的配置,有该配置则为必检项目。

5.4 校验方法5.4.1校验通则5.4.1.1 HPLC的部校验由仪器所属部门经培训的使用者按本规程进行校验,其校验项目依仪器配置和使用围而定。

5.4.1.2 政府部门每一年对HPLC进行校验,每六个月部对HPLC进行一次校验;仪器配置的关键部件大修或更换后,可参考本规程对该部件相关的项目进行校验,以对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

5.4.1.3 校验时,同时检查、确认仪器的安装,使用环境符合要求,仪器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并检查、确认仪器的接线牢固,接地良好。

5.4.1.4 不同配置的仪器,须按照规定的校验项目及指标进行部校验,以保证该仪器的所有使用功能均进行了校验。

5.4.2 泵性能的测试-S S和S R的测定5.4.2.1 测试条件:流动相:水;色谱柱:限流阻尼管。

5.4.2.2 测试:分别设定流速为0.5ml/min,1.0ml/min,1.5ml/min,2.0ml/min,2.5ml/min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流速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流速围。

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流出口处用容量瓶准确地收集流动相10.0ml,同时用秒表计时,各测量3次,按公式(1)、(2)计算S S和S R,并以下表所列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表6 泵性能的测试5.4.3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T 和Tc的校验5.4.3.1测试将测温仪之热电偶固定在柱温箱中央,关好柱箱门。

以限流阻尼管替代色谱柱,分别设定柱温箱温度为20℃,25℃,30℃,35℃,40℃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温度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柱温围。

待测温仪指示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显示值,每隔5分钟测一次,每个温控点测定1小时,求出平均值,并以下表所列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设定值误差△T,13次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控温稳定性误差Tc。

表7 柱温箱温度稳定性测试温度设定值:5.4.4 检测器性能测试5.4.4.1基线漂移和基线噪声的测试5.4.4.1.1 测试条件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水;流速:1.0ml/min;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5.4.4.1.2测试按不同的仪器配置,设定检测器的灵敏度为较灵敏值。

待系统平衡后,调整基线在图谱的中部位置,记录基线30分钟。

以图谱显示的刻度值或灵敏度与积分仪的匹配关系,计算基线噪声和漂移值。

基线噪声为峰-峰噪声,选择最大的噪声作为基线噪声。

直距离。

漂移值为30分钟噪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垂直距离L对应的吸光度AU。

计算方法:漂移值=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吸光度AU×L/0.5h。

5.4.4.2 波长准确度的测试5.4.4.2.1 DAD/PDA的测试取咖啡因标样2)进样,记录色谱图和200nm~400nm围的紫外吸收图谱,其205nm 处的最大吸收处波长与205nm比较,其273nm处的最大吸收处波长与273nm比较,最小吸收处的波长与245nm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λ|均应≤2nm。

5.4.4.2.2 UV检测器的测试a.具备紫外图谱扫描功能的检测器:以水流过流通池时作一空白扫描,然后,以手动方式将咖啡因标样2)注入流通池,扫描200nm~300nm围的紫外吸收图谱。

记录咖啡因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处的波长,其205nm处的最大吸收波长与205nm比较,其273nm 处的最大吸收波长与273nm比较,最小吸收波长与245nm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λ|均应≤2nm。

b.不具备紫外图谱扫描功能的检测器:以水注入流通池调零,然后,将咖啡因标样2)注入流通池,通过设定不同波长,记录205nm、245nm、273nm三个波长上下各5个nm围的吸收度A或流通池参比能量R与样品能量S的比值,205nm、273nm波长处各取该波长围最大的吸收值或比值对应的波长为测定波长;245nm波长处取该波长围最小的吸收值或比值对应的波长为测定波长。

测定波长分别与对应的波长205nm、245nm、273nm比较,三波长处的差值|△λ|均应≤2nm。

5.4.4.2.3 线性测试a.测试条件流速:1.5ml/min;流动相: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273nm;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b.测试待系统平衡后,分别取咖啡因标样1)、2)、3)、4)、5)、6),手动进样器依仪器配置之定量环的体积进样,记录色谱图。

以标样浓度Ci为横坐标,以咖啡因峰面积A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

对各标样浓度的响应因子fi进行数理统计,按公式(3)计算其RSD。

其中fi =Ci/Ai。

5.4.5 进样器性能测试5.4.5.1 定性、定量重复性的测试a.测试条件流速:1.5ml/min;流动相: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273nm;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b.测试取咖啡因标样5)(浓度为0.125mg/ml),自动进样器以5μl,10μl,20μl的体积各连续进样6次;手动进样器依仪器配置之定量环的体积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以咖啡因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按公式(3)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并以下表所列容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表8 定性、定量重复性的测试5.4.5.2 线性测试a.测试条件流速:1.5ml/min;流动相: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273nm;色谱柱:4.6mm×250mm,C18,5µm。

b.测试取咖啡因标样3)(浓度为0.025mg/ml),分别以5μl,10μl,15μl,20μl,25μl 的体积进样,记录色谱图。

以进样体积V i为横坐标,以咖啡因峰面积A i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R。

对各进样体积对应的响应因子f i进行数理统计,按公式(3)计算其RSD。

其中fi =Vi/Ai。

5.4.6 梯度组成测试5.4.6.1 测试条件流速:2.0ml/min;流动相1:水;流动相2:0.5% 丙酮的水溶液;检测波长:265nm;色谱柱:限流阻尼管。

5.4.6.2 测试以限流阻尼管替代色谱柱,以流动相1平衡系统,通道A、B匹配(或通道C、D匹配),按下表之梯度程序,平行测试3次,记录色谱图。

将色谱图按0%到100%B(或D)重新标定刻度,以测定每个梯级的理论高度(TSH)与实测高度(MSH),见图1“梯度组成准确度示意图”,其差值(TSH-MSH)即为准确度,以%B(或D)单位表示。

取3次测定中50.0%B、6.0%B和5.0%B(或D)等值的准确度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其准确度的精密度SD。

表9 梯度测试程序表时间(分) %通道A(或C):流动相1 %通道B (或D) :流动相21.00 100 0.01.01 0.0 1006.00 0.0 1006.01 10.0 90.09.00 10.0 90.09.01 11.0 89.012.00 11.0 89.012.01 49.0 51.016.00 49.0 51.016.01 50.0 50.019.00 50.0 50.019.01 94.0 6.023.00 94.0 6.023.01 95.0 5.026.00 95.0 5.026.01 100.0 0.0图1 梯度组成准确度示意图5.5 计算公式S S =(Fm-Fs)/Fs ×100% (1) S R =(Fmax-Fmin)/ F ×100% (2)其中:Fm=10.0×60/t 为流量实测值(ml/min) t :收集流动相的时间(秒) Fs ,Fmax ,Fmin ,F :分别为同一组测量中流量设定值、流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ml/min)RSD=×1x-×100% (3)SD=(4) 5.6 结果及结论每台HPLC 校验完毕,由QC 主管对校验记录和结果进行复核,无误后,依据该HPLC 的配置,发出校验报告,并交领导审核。

6、参考资料References :无。

7、相关文件和记录Documents and Records :无。

8、变更 / 修订记录Changes / revision records :(以下为空白) (The following is blan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