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2章-绪论-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知识汇编说明:标“◆”为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道路工程划分的三大类型: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含:矿道路、林业道路、机场道路、港口道路】。
2.城市道路组成: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交叉口和交通广场、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它设施【安全护栏、照明设备、交通标志等】。
3.城市道路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交通设施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
4.城市道路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线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5.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常考虑的问题:城市发展规模、技术设计标准、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工程造价、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等问题。
6.城市道路划分的四种类型: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7.根据道路所处的城市地理环境划分为:中心、工业、仓库、文教、生活、游览区道路。
8.◆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线道路。
9.城市道路快速路完全是为机动车辆交通服务的,快速路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在与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与次干道相交时,暂时采用平面交叉形式,但应保留建立立体交叉的用地条件。
进出口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如需设置,应设置辅助道路。
9.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
10.城市次干路的作用:它是城市内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的作用。
11.城市支路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也是交通的终端。
12.我国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道路设计需经过城市总体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13.◆道路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即:在道路各项设计特征、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均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市政工程道路方案目录
市政工程道路方案目录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四、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城市交通发展分析一、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二、城市交通问题分析三、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第三章市政道路规划原则一、城市发展规划与市政道路规划二、市政道路规划原则三、不同区域市政道路规划要求第四章市政道路设计标准一、道路设计基本原则二、城市道路设计标准三、环城快速道路设计标准四、主干道设计标准五、次干道设计标准六、支路和背街巷道设计标准第五章市政道路建设方案一、城市交通系统建设思路二、城市道路建设技术方案三、城市路网建设规划四、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五、城市立体交叉口建设第六章市政道路改造方案一、城市老旧道路改造二、城市道路二次改建三、城市路网升级改造第七章市政道路保养维护方案一、城市道路的保养维护原则二、城市道路的日常养护三、城市道路的大修维护四、城市道路的技术保养第八章市政道路环境保护方案一、城市道路环境保护原则二、城市道路噪音污染防治三、城市道路空气污染防治四、城市道路绿化与美化第九章市政道路交通安全方案一、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原则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四、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第十章市政道路管理方案一、城市道路管理制度二、城市道路管理技术三、城市道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四、城市道路管理人才培养第十一章市政道路经济投资方案一、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原则二、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来源三、城市道路建设投资运作模式四、城市道路建设投资风险防控第十二章结语一、主要研究成果二、存在问题和建议三、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以上是一份市政工程道路方案目录,希最可以帮助您完成对市政工程道路方案的研究工作。
第1章绪论城市道路设计
2020/5/8
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 以“第三十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 以小客车作为标准车型。
类似于 小动脉
2020/5/8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支路——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 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 务功能为主。
类似于微动脉 (毛细血据
1. 定义
• 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 )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 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 0.5倍~0.7 倍。
2020/5/8
二、设计车辆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设计车辆是作为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型。设计 车辆的外轮廓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行道宽度、弯道加 宽、道路净空、行车视距等道路几何设计问题。
2020/5/8
二、设计车辆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2020/5/8
三、城市道路的特点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功能多样,组成复杂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 道路交叉口多 沿线两侧建筑物密集 景观艺术要求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 政策性强
2020/5/8
一、城市道路分类、分级的目的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级与分类
1. 根据道路在规划路网中所处的交通地位分为: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2. 设计车速的应用
①道路几何设计
设计车速的大小对道路的线形设计指标如平曲 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线形要素的取值及设计起 着决定作用。此外,道路的横断面尺寸、侧向净
宽以及纵坡坡度等也与设计车速密切相关。
2020/5/8
一、设计速度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设计》 (第二版)Urban road design付孝均2013/2/5第一章绪论1、道路工程(三大类):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2、城市道路的组成: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道路交叉口和交通广场、路边停车场(带)和公交停靠站、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它设施3、城市道路:指大、中、小城市、建制镇及特大城市的卫星城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桥梁(隧道)及附属工程4、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设施功能、公用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城市结构功能5、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形式也取决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及城市功能的确定和界定6、城市道路的特点:功能多样,组成复杂;需要考虑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道路交叉口多;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景观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强。
城市快速路:城市交通性干道;包括主路、辅路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连接城市各分区的道路7、城市道路城市次干路:城市各分区的区域性交通干道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是交通的终端8、城市道路分级主要依据交通功能、交通量及交通控制条件等。
9、各级道路的设计车速、年限10、道路设计车速:指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程速度。
11、设计车速的高度直接反应道路的类别、等级的高低。
12、道路设计年限:指道路的正常工作的年限,包括道路交通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3、交通量:指道路在一定时间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14、通行能力: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段内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道路断面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
15、道路建筑限界: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16、设计小时交通量:每小时内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17、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
18、服务交通量:指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一般为15min)通过的最大小时流率。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级)、次干路(Ⅰ、Ⅱ、Ⅲ级)、支路(Ⅰ、Ⅱ、Ⅲ级)。
(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
土基: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7)城市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成为确保道路建设质量和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文件。
本文将依据该规范内容,分析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要求。
第一部分:绪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导城市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依据,旨在提供技术指标和规范要求,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舒适性。
第二部分:道路布局设计1. 道路分类与等级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功能,将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等,不同等级的道路要求不同的路线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
2. 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流量、行车速度和周边环境的要求,确保行车安全和行驶的舒适性。
同时,应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绿化带等。
3. 路口设计路口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确保交通有序、流畅和安全。
第三部分:道路横断面设计1. 车行道和车道数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确定车行道和车道的数量和宽度。
不同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交通需求和交通组织要求。
2. 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为了保障行人、自行车和公交车的通行条件,应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条例。
3. 路缘石、排水系统和照明设施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需要考虑路缘石、排水系统和照明设施的布置和设置,以提供道路使用的便利和安全。
第四部分: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1. 道路标线设计道路标线的设置有助于引导行车和提供交通信息,设计时需要考虑可视性、耐久性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2. 交通标志设置交通标志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应合理设置各类标志,以指引行车和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第五部分:交通设施和设备1. 红绿灯和交通信号控制设备红绿灯和交通信号控制设备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设置和调整,确保交通有序流通。
2. 道路照明设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设置应满足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的要求,同时兼顾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梳理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的作用(5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公路:机动灵活、点对点2.道路功能与分级(1)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2)道路分级公路分级分类标准——适应交通量(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高速、一级、二、三、四级(车速:最高120km/h,最低20km/h、路面宽度:3.75m,3m)城市道路分类:快速、主干、次干、支路设计年限:20年(快速、主干)、15年(次干)、10年~15年(支路)3.道路设计控制(1)自然条件(地形决定选线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指自然坡度在30以内,微丘地形指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 以下;山岭重丘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上。
(2)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技术标准最重要的指标——设计车速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大小关系:不一定交通量: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基本(理想)〉,可能(实际)、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相关](3)道路网与红线规划公路网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标性;4)适应性公路网的典型结构形势:a)三角形;b)棋网形;c)并列形;d)放射形;e)扇形;f)树杈性;g)条形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或路幅宽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绪论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
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
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
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所示:道路四级划分表: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度(m) 道路总宽(m) 分隔带设置一级 60~80 >=4 3.75 40~70 (必须设)二级 40~60 >=4 3.5 30~60 (应设)三级 30~40 >=2 3.5 20~40 (可设)四级 30 >=2 3.5 16~30 (不设)道路是交通的枢纽,它对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地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
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
城市道路设计课件-绪论正稿
3、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1)城市道路分类
分类的依据 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 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3、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1)城市道路分类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 路
3、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1)城市道路分类
快速路: a.为城市大量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b.有4个以上车道,中间设分车带; c.全部或部分控制出入。
4、设计速度、设计车辆、交通量
1)设计速度
各级城市道路设计速度的规定见附表后。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规定见附表后。
车速——类型
①地点车速
车辆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瞬时速度。观测距
离以20-50m为易。用于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
车速——类型
②行驶车速
车辆通过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或 损失时间)与该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 路段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 者的效益和费用。
2.道路工程发展史
宋朝、元朝、明朝(960~1644年)
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
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 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2.道路工程发展史
清朝(1644~1911年) 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 线”。 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 秫秸(shujie高粱杆)铺底筑路法,就如今天的土工 织物,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2.道路工程发展史
隋朝(581~618年) 匠人李春等修建的赵州桥——首创圆弧形空腹石 拱桥,是建桥技术上的卓越成就。 在道路建设中较巨大的工程有长数千里的御道。
城市道路设计全套PPT课件(全十章329p)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一、城市道路组成
1.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机动车行驶的称为机动车 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等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 2.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地下人行道、人行天桥); 3.交叉口、交通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台; 4. 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 5.排水系统。如街沟、边沟、雨水口、雨水管等; 6.沿街地上设施。如照明灯柱、电杆、邮筒、清洁箱等; 7.地下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给水管等; 8.具有卫生、防护和美化作用的绿带; 9.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还建有地下铁道、高架道路等。
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公路。 城市道路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
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在工厂、矿区、码头内部的专用道路。 林区道路
用于林区内部的生产、生活专用道路。
乡村道路 连接乡、村、居民点的道路,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 工具通行。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 交通设施功能
公用空间功能 防灾救灾功能
城市结构功能
1、交通设施功能
是指城市各种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中,对应于道路交通需求的交通供给功能。也
就是道路的运输和集散功能。 2、公用空间功能
随着城市发展,道路除了采光、日照、通风、景观作用外,还为供水、供电、通讯、
电力热力等提供布设空间。 3、防灾救灾功能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我国颁布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 系统中的地位、交通性质和交通特征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 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功能等,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或三 类。大城市一般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小城市一般分为三类,即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中等城市可视规模按四类或三类考虑。除快速路外,每类 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 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 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 的Ⅲ级标准。
城市道路规范
1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城市道路分类及各类道路特点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地位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网结构类型:1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2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3环形放射式道路交通系统4自由式道路系统5混合式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存在问题:1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2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3对城市交通问题重视不够4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5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6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含义。
研究土地使用与出行选择规律,其结论用来对现有土地使用或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撑,同时,还要对交通相关若干管理规定、政策提出建议。
规划是渐进的、动态的、面向决策的、民众参与的过程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服务水平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5.交通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基本概念。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为流量。
车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6机动车车流的交通特点。
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机动车道路容量(1)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2)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7.交通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
(1调查方法(2调查步骤(3车辆换算(4调查表格设计(5调查量汇总整理 8.OD 调查定义及主要内容。
OD调查也称为起讫点调查,是为了解各种车辆和行人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工作。
OD调查主要内容:(1)居民出行调查(2)机动车调查(3)货物流通调查9.四阶段交通规划方法的原理、四阶段的基本内容。
四阶段法:(1)交通生成(2)交通分布(3)交通方式划分(4)交通分配10、出行生成、分布、分配方法概要。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重点)《城市道路设计》 (第二版)Urban road design付孝均2013/2/5第一章绪论1、道路工程(三大类):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2、城市道路的组成:车行道、路侧带、分隔带、道路交叉口和交通广场、路边停车场(带)和公交停靠站、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其它设施3、城市道路:指大、中、小城市、建制镇及特大城市的卫星城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桥梁(隧道)及附属工程4、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设施功能、公用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城市结构功能5、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形式也取决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及城市功能的确定和界定6、城市道路的特点:功能多样,组成复杂;需要考虑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道路交叉口多;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景观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强。
城市快速路:城市交通性干道;包括主路、辅路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连接城市各分区的道路7、城市道路城市次干路:城市各分区的区域性交通干道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是交通的终端8、城市道路分级主要依据交通功能、交通量及交通控制条件等。
9、各级道路的设计车速、年限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速度(Km/h)100 80 60 60 50 40 50 40 30 40 30 20设计年限(年)20 20 15 10-1510、道路设计车速:指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程速度。
11、设计车速的高度直接反应道路的类别、等级的高低。
12、道路设计年限:指道路的正常工作的年限,包括道路交通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3、交通量:指道路在一定时间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14、通行能力: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段内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道路断面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
15、道路建筑限界: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最新城市道路设计2ppt课件
3、自由式道路系统 自由式道路系统是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呈不大规则状布置而形成的。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约工程造价;形
成丰富活泼的景观效果。 缺点:非直线性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
筑用地较分散。 适用条件:自然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和城市。
4、混合式道路系统 混合式道路系统也称综合式,是上述三种形
二、按功能分类: 交通性道路: 交通运输 特点:车速高,车辆多,车行道宽、可快速行驶、 两侧无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生活性道路 :城市生活交通
分类: 生活性干道 生活性支路
三、按交通目的分类: 疏通性道路: 畅通快捷
城市快速路、交通性干道 服务性道路 :直接服务与用地
城市次干道、支路
第三节 城市道路的总宽度
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在城市总平面图基本方案的基础 上,对于新建区道路,选择规划路中心的位置,并按拟定 道路横断面宽度画出道路红线;对于旧区改建道路,如计 划近期一次拓宽至规划宽度者,规划红线根据少拆迁原则 以一侧拓宽为宜;属于长期控制,逐步形成的道路,定位 时,可以按照现状中线不动,使两侧建筑平均后退。 3、确定交叉口型式:根据各交叉口的类型及具体条件和 近、远期结合的要求,定出交叉口用地范围、具体位置和 尺寸,定出路缘石半径以及安全视距等,并以红线方式绘 于平面图上。
优点: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 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组织交通。如在交通 阻塞时或道路改建施工时,便于疏散和组织交通。
缺点: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数 较大(1.27—1.4)。为了便利方格网对角线方向交通, 可适当加设对角线方向的干道,形成方格对角线式道 路网。
北京旧城、西密,洛阳、太原,郑州、石家庄、 开封,福州,苏州等城市的道路网都属于方格网式.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_第1章_绪论ppt课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p9表格
可编辑课件PPT
9
公路分级
等级
高速
一级
二级
设计年限(年)
20
15
15
设计速度(km/h) 80,100,120 60,80,100
80,60
AADT(pcu/d) 25000~100000 15000~55000 5000~15000
出入口控制
完全控制
部分控制 部分或不控制
注:AADT 为标准车的年平均日的双向交通量,标准车一律用小客车。
1. 汽车专用公路。 ➢ 高速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 pcu。 ➢ 一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0000-25000 pcu。 ➢ 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4500-7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 ➢ 一般公路。 ➢ 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 ➢ 三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 ➢ 四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
第一章 绪论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的功能 道路的分类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功能
一、道路运输的特点
1. 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 ➢ 铁路 ➢ 道路 ➢ 航空 ➢ 水路 ➢ 管道
可编辑课件PPT
2
第一节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功能
二、道路运输的特点
2. 各种运输方式特性的比较
➢ 可达性、方便性
三、道路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与运行车速关系
当设计车速高时,运行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而设计 速度低时,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说明设计速度 与运行安全有关
一、设计速度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 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辅路设计速度宜为主路的 0.4 倍~0.6 倍。
• 在立体交叉范围内,主路设计速度应与路段一致, 匝道及集散车道设计速度宜为主路的 0.4倍~0.7 倍。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快速路——快速路应为设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 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 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 与管理设施。
➢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 出入口。
类似于 大动脉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 平面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 0.5倍~0.7 倍。
二、设计车辆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设计车辆是作为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型。设计 车辆的外轮廓尺寸直接关系到车行道宽度、弯道加 宽、道路净空、行车视距等道路几何设计问题。
二、设计车辆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 设计通行能力: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交通 运行状态保持在一定的服务水平上,标准车 辆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有代表性的、均匀路面 上的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上某一断面的的最 大车辆数。
一、道路通行能力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 道路条件
– 包括车道数、 车道、 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等的宽度以 及侧向净宽、 设计速度、平纵线形和视距等。
2. 根据道路对城市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划分: 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 道路等
3. 根据道路所处的城市地理环境划分: 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 道路、生活区道路及游览区道路。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城市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服务 功能,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2)其他等级道路 根据交通流特征和交通管理方式,分为路段、信
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等,应分别采用相应的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其 他 道 路 参 考 美 国 服 务 水 平 分 级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2. 设计车速的应用
①道路几何设计
设计车速的大小对道路的线形设计指标如平曲 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线形要素的取值及设计起 着决定作用。此外,道路的横断面尺寸、侧向净
宽以及纵坡坡度等也与设计车速密切相关。
一、设计速度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②工程造价
设计车速越高,道路工程造价也越高。
③交通控制
合理设置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设计信号灯配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 基本通行能力: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 于理想条件下,不考虑服务水平,标准车辆在单 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上某一断面的最 大车辆数,它是道路所能承受的交通负荷极限。
N 3600/ t
计算方法
N 3600/(L / v)
车头时距法
车头间距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道路通行能力
3)信号交叉口 • 服务水平是根据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受阻情况确定
的,一般情况下采用控制延误作为服务水平分级 标准。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 控制延误包括由于信号灯引起的停车延误以及车 辆停止和起动经历的减、加速延误。
三、城市道路的特点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功能多样,组成复杂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 道路交叉口多 沿线两侧建筑物密集 景观艺术要求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 政策性强
一、城市道路分类、分级的目的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级与分类
1. 根据道路在规划路网中所处的地位、交通功能和 服务功能分为: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车流
密度
一
较小,
级
车辆
服 务 水
运行 为畅
平
行状
态。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驾驶
员行
驶自
二
由程
级
度受
服
到一
务
定的
水
限制,
平
交通
流状
态处
于稳
定状
态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自由程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主干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 能为主。
➢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的出入口。
类似于 中动脉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 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类似于 小动脉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支路——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 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 务功能为主。
类似于微动脉 (毛细血管)
一、设计速度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1. 定义
• 是确定道路几何线形(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 视距等)的基本要素。它是在气候条件良好,车 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 技术水平的人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1. 交通设施功能 •包括长距离输送功能和沿路进、出入集散功能。 2. 公共空间功能 •除了具有采光、通风及景观作用外,还为城市其他 设施提供布设空间。 3. 防灾救灾功能 •起避难场地作用、防火带作用、消防和救援通道作 用等。 4. 城市结构功能 •土地性质--城市道路网
1. 车行道 即供各种车辆行驶的 道路部分。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轻轨线/有轨电车道
一、城市道路的组成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2. 路侧带 车行道外侧缘石至 道路红线之间的部 分。 人行道 设施带 路侧绿化带
一、城市道路的组成
3. 分车带 • 中间分车带 • 两侧分车带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 交通条件
– 包括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量以及在不同车道中 的交通量分布和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布。
• 控制条件
– 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
• 交通环境
– 主要是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 基本概念 • 服务水平: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及驾驶人和乘客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三章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 第四章 城市快速路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第六章 立体交叉 第七章 道路通行能力 第八章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第九章道路附属设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第四节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第五节 道路建筑限界
一、城市道路的组成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4. 交叉口和交通广场 5. 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 6.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 7. 其他设施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 城市道路是指大、中、小城市、建制镇及特大城 市的卫星城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桥 梁(隧道)及其附属工程等,不包括街坊内部道 路。
1)快速路 根据交通流行驶特性分为基本路段、分合
流区和交织区,应分别采用相应的通行能 力和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 通行能力应符号下表的规定。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快速路 新建道路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二、服务水平与服务交通量 第四节 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高架快速路
地道快速路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快速路——由主路和辅路两部分组成。
➢主路为机动车辆快速交通服务,是解 决城市长距离交通的机动车专用路。
➢辅路为供主路交通流集散或为街区内 部交通流服务,与主路并行的一般性 道路。
➢辅路与主路通过物理隔离设施分离, 二者交通流的交换通过专门设置的出 入口实现。
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 速度、行驶时间、行驶(步行)自由度、交通中 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 • 服务交通量: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 制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当能保持规定的 服务水平时,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 一条车道或导入的一点或均匀路段的最大小时流
率。
1)快速路 快速路设计采用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应符号
以下规定。
(1)双向四车道折合成当量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 量为40000pcu~80000pcu
(2)双向六车道折合成当量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 量为60000~120000pcu
(3)双向八车道折合成当量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 量为80000~160000pcu
高架道路
地下隧道
人行过街天桥
人行过街地下通道
第一章 绪论
大型互通式立体交叉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城市道路空间布局
一、城市道路的组成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在城市道路建筑红线之间,城市道路由以下各 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