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

合集下载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一、常见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内点号和句外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有句号(。

)、问号(?)、叹号(!)3种。

各种点号的停顿时间的长短排列如下:、﹤,﹤:;﹤。

?!2、标号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____)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1、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短语的停顿)1) 数字并列表省略时用顿号,表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三年级二、三班的同学今天下午劳动两三节课。

(表省略)(表概数)2)停顿较短的并列成分(如:锅碗瓢盆交响曲)或集合词语(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安干警)之间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不用顿号,改用逗号。

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4)并列的分句做句子的成分时,使用顿号;各自独立成句时则使用逗号。

如: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作句子的成分)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各自独立成句)5)如果大的并列成分里包含着小的并列成分时,那么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如: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神舟的五号的发射、回收,标示着我国科学发展的新水平。

小并列大并列小并列2、逗号(略)3、分号(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1)复句内并列分句的停顿使用分号。

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客观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标点符号占格及用法

标点符号占格及用法

标点符号占格及用法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原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空格的左方。

①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空格。

②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空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地位。

①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

②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

3.标点符号的转行①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②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③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4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如果恰在最后一格时,可以溢出格外,因为标点不能成为一行之首。

4、以下情形,一格内可有两个标点符号。

既表示对话时,冒号、前引号;句号、后引号。

例如我大声喊:“妈妈,我真得很着急!”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加标点:○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3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4胡适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以上个例句中,似乎都有总说与分说部分,但为什么第○1○2句用冒号,而第○3○4句用破折号呢?又如何辨析呢?(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第○1○2句冒号后面的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一一叙述。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第○3○4句都是对前面的注释,故用破折号。

几种标号和点号的关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几种标号和点号的关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几种标号和点号的关系|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引号与点号的关系1、后引号与引文末尾点号的关系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

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须放在引号外面。

例如:(1)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如:爸爸、妈妈和哥哥正在隔壁的房间里看足球,我经常被他们的高声断喝“好球!”吓一哆嗦。

2、引号与“说”前后点号的关系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

例如:(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例如:“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

”他说。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1)“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2)“听我说吧。

”他恳求道,“听多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那边来。

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

例如: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二)、省略号与前后点号的关系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

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引号的用法(转载)

引号的用法(转载)

引号的用法(转载)
引文内部的标点一般要保持原样,不能改动;只是内容有删节时可加省略号,引文内原有的引号可根据需要改换成单引号或双引号。

句子一般不使用双重的句末点号。

如果句子以引文结束,引文的句末点号也是全句的句末点号。

引文末尾的句号、问号、叹号如何同引号配合使用,下面分别说明。

一、引号和句号
话语成句的被独立使用,引文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不成句、不独立的引用,句号放在引号外。

所谓“独立引用”指不把引文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但引文如果被冒号分隔出来,不同其他句子成分相连接,也可以认为是独立运用,这时句号用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取决于引文是否成句。

例如:
(1)汉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459页)
*(2)《〈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

”(《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56页)
(3)老舍说:“剧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4)像老舍所说那样,“剧作者则需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示他的性格,闻其声知其人”。

(5)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

(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例(1)是对原句独立完整的引用,引文末尾的句号保留在引号内。

例(2)引文不是整句的引用,“句读”后的句号应从后引号的前边移到后引号的后边。

例(3)引号内的话是在冒。

标点符号用法---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

标点符号用法---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

标点符号用法——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标点符号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其中“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考查频率非常高。

在很多学习材料中,都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当引文是完整独立引用时,引文末尾的点号要放在引号内;如果把引文当作自己的表述的一部分,那么引文末尾不应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但是,对于这一解释,很多学生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时候引文独立完整,什么时候引文成为自己表述的一部分了呢,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生高考备考的经验,总结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希望对莘莘学子有所帮助。

这个方法就是:看引文之前有无冒号。

一般说来,引文前有冒号表明引文独立完整,引文末尾的点号放在引号内,反之则反。

例如下面这句话: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文前没有冒号,故引文不独立,引文末尾不用点号,只在引号后用一句号,表明全句的终结。

但是这句话如果改为: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同样是可以的,因为引文前有冒号,故引文独立,应在引文末尾用句号。

需要提醒的是,运用这一规律有两个例外:(一)引文出现在句首。

引文出现在句首,当然之前不可能有冒号,但这时引文一定是不独立吗?不一定。

例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目前,这份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信笺上的辞职申请,在社交媒体疯传。

在这句话中,虽然没有引号,但句首的引文意思完整,与下文语意界限清晰,完全可以看作引文独立完整,引文末尾应加句号。

当然,如果引文内容与下文联系紧密,也可看作引文不独立。

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二)引文在句子中做某一成分。

这时引文一定是不独立的,而引文不独立是不能用冒号的。

例如: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

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就是真实写照。

在此句,引文做句子的主语,所以是不独立的,应删去冒号和引文末尾的句号。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格式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格式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格式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

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

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

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

如“五讲”(说明)等。

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

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

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雨还来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要占两格,位置在格子的中间。

它们可以放在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每行的开头,但不能把一个符号分成两半。

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

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

间隔号书写占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容易被看成时顿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很多教材中只有怎样使用标点符号的内容,而没有说明标点符号书写位置的内容,加上有些语文教师忽视标点符号书写位置内容的讲解,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标点符号的书写及所标的位置不规范。

其实,各种标点符号书写大、多长及位置在左、在右、在上、在下,都有规定。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用法》 5.1)即:这几种标点符号均需一个标点一格,均需标在紧接上文左边偏下的1/4格的位置,且这七个标点符号不能标在一行的开头。

难点57 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7 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7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引号与句末点号连用,其位置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是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重中之重。

考生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可参考以下几点:1.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做独立的句子使用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如: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问号或叹号应保留。

例如:(1)他把“多歧路,今安在?”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1.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答案】C【解析】A项,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引号内的第二个逗引号使用三提醒1.普通词语不能加引号,特殊词语可以加引号。

2.转述话语不用引号。

3.句尾有语气词、感叹词,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号应移到引号外面;D项,应去掉单引号中的句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岁的人唱《塞上曲》,中年人唱《塞上曲》,老年人唱《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我们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

B.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

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因为次品让人瞧不起。

C.80年代末,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一、考纲要求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

二、高考盘点根据2010年、2011年部分省市高考试卷命题情况看,本考点需要掌握常用的12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重点掌握问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写;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三、难点解析(一)难点一---- 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

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

“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

“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

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示例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专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问号和叹号也兼属标号:就其表示句末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其表示句子语气而言,是标号。

【标点符号用法的常见错误】一、问号的误区1、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例: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一谈的问题。

(问号改为逗号)例:他完全知道这件事该不该谈?(问号改为逗号)2、疑问句中问号错放在句中。

例:什么时候动身?老师。

(句号、问号、叹号都是句末点号。

——什么时候动身,老师?)二、叹号的误区3、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放在句末。

例: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多美啊,黄山的风景!)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例:再见吧!妈妈。

(呼语放在句末)(再见吧,妈妈!)三、顿号的误区4、在用了“和”“跟”“与”等连词的地方,用了顿号。

例: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孩子们给地里劳动的父母送开水、红薯和煎饼。

)5、在朗读不需停顿的并列词语内部用了顿号。

例: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每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6、在表示约数的数字之间用了顿号。

例: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这名小学生看上去八九岁的样子。

)7、次序语用了括号,后面误用了顿号。

例:(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1)不得迟到。

(2)中途不得退场。

]四、冒号的误区8、句中在没有较大的停顿处错用冒号。

例: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班主任都在开会,讨论高三的复习课该怎么上。

)9、冒号一般一直管到句末。

例:当主任宣布:张义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引号的标点位置及注意事项

引号的标点位置及注意事项

引号的标点位置及注意事项引号作为标点符号的一种,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用到。

正确使用引号不仅可以使文章清晰易读,还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

本文将针对引号的标点位置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引号的种类及使用场景引号主要分为直引号和间接引号两种形式。

直引号使用双引号(“ ”)表示,一般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进行标题、短语、术语的标示。

间接引号使用单引号(‘ ’)表示,多用于再引用直引号内的内容。

1. 直引号的使用场景:(1)引述别人的话或言论,例如:他说:“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2)标示短语、术语、专有名词等,例如: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世界”。

(3)表示用词,例如:她说:“我有一个‘魔法’盒子。

”2. 间接引号的使用场景:(1)再引用引号中的内容,例如:他说:“他告诉我‘你是我的朋友’。

”(2)表示标点符号,如书名、标题中的引号,例如:他让我读“查令十字街84号”。

二、引号的标点位置在使用引号时,需要注意引号的标点位置,以使句子结构清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使用规范:1. 引号内的标点符号位置引号内部的标点符号,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引用时,引号内部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外部。

例如:他问:“你明天要来吗?”(2)引号内有其他标点符号时,这些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内部。

例如:他说:“你连‘谢谢’都没有说。

”2. 引号外的标点符号位置(1)当句子整体需要标点符号时,放在整个句子之外。

例如:她说:“明天见!”(正确)她说:“明天见”!(错误)(2)引号放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之间时,需按照句子的完整意思进行考虑。

例如:我喜欢这首歌,“因为你”是我最爱的歌曲。

三、引号的注意事项除了引号的标点位置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保证使用引号的准确性。

1. 引号的书写方式直引号使用英文半角双引号(“ ”),间接引号使用英文半角单引号(‘ ’)。

不应使用中文全角引号(“ ”、‘ ’),避免引起混淆。

2. 引号的使用频率在长篇文章中,引号使用过多会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观赏性。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

(完整版)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标点符号专题之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一、问号的使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女口: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女口: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女口: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女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二、冒号的使用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女口: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弓I出具体内容。

女口: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女口: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女口: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女口: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疑惑)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疑惑)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解惑)标点符号(一):引号的作用及标点的位置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1)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如: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孔乙己》)(表示直接引用,孔乙己当时说的一句话。

)(2)非独立引用在此种情况下,引文已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三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如:(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b)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表示突出强调。

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如:(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有条理。

(“有物”“有序”突出强调写作的要求。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丟弃。

(“敝帚自珍”强调突出人物的节俭。

)3、表示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如: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4、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如:(a)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世界屋脊”一直用来特指青藏高原)(b)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中共石拱桥》)(“卢沟晓月”是指一处风景的名称。

)5、表示讽刺和否定。

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

如: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表示讽刺否定,讽刺传纸条的同学。

引号内外标点使用方法口诀

引号内外标点使用方法口诀

引号内外标点使用方法口诀嘿,大家知道吗,引号这玩意儿啊,就像是文字世界里的一个特别存在,而它内外的标点使用可是有讲究的哟!来来来,听我给你念叨念叨这个使用方法口诀。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引用的话是完整独立的,那标点符号就得乖乖待在引号里面呀。

就好比有人说:“我今天心情超好!”那这个感叹号就得在引号里面,这多明确呀。

“引用之语不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哎呀呀,这就是说如果引用的话不完整,只是句子的一部分,那标点符号就得放在引号外面啦。

比如说“他说他喜欢‘蓝色’”,这里的引号就只是把“蓝色”这两个字括起来,而句号就放在引号外面啦。

“问号叹号很特殊,有无引号都在内”。

你瞧,这问号和叹号就是有点特殊待遇呢,不管引用的话是不是独立,它们都稳稳地待在引号里面。

就像“他问:‘你怎么了?’”或者“这景色真美啊!”,不管怎样,问号叹号都在引号里坚守岗位呢。

这就好像是一个小小的规则世界,引号就是那个界限,标点符号得在自己该在的地方待着。

要是弄错了,那可就有点乱套啦。

想想看,如果不按照这个口诀来,那文章读起来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别扭呀?就好比走路不看路,总会跌跌撞撞的。

咱们写文章也得把这
些标点符号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这样别人读起来才顺畅,才能明白咱们到底想说啥呀。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引号内外标点使用方法口诀,它可是能帮咱们把文章写得更规范、更漂亮呢!记住了这个口诀,就像是有了一把钥匙,能打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大门。

以后再遇到引号和标点符号,就不会手忙脚乱啦,能轻松搞定它们的位置啦。

怎么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大家可得好好记住哟!。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疑惑)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疑惑)

标点符号训练之引号(疑点解惑)标点符号(一):引号的作用及标点的位置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1)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如: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孔乙己》)(表示直接引用,孔乙己当时说的一句话。

)(2)非独立引用在此种情况下,引文已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三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如:(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b)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表示突出强调。

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如:(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有条理。

(“有物”“有序”突出强调写作的要求。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丟弃。

(“敝帚自珍”强调突出人物的节俭。

)3、表示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如: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4、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如:(a)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世界屋脊”一直用来特指青藏高原)(b)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中共石拱桥》)(“卢沟晓月”是指一处风景的名称。

)5、表示讽刺和否定。

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

如: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表示讽刺否定,讽刺传纸条的同学。

引文末尾标点用法简析

引文末尾标点用法简析

引文末尾标点用法简析引文, 标点, 末尾, 用法, 简析引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恰当的引用既能彰显辞采之美,又有利于阐发文章主题。

我们在行文时常常要用引号对引用的内容加以标示,在使用引号时,引文末尾的标点用法很有讲究。

以2008年第6期《应用写作》为例,简要分析引文末尾标点的几种用法。

一、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单独使用,最后的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如:①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的襟抱,第一等的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这句话也适合应用写作,我们就是要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追求第一等的应用文章。

(见《应用写作要有“精品意识”》一文)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应用写作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已经体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重要性,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已把应用写作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见第41页《论“隐形课程”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建设》一文)③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实,大学,就是罗丹最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在这里,我们思接千载,不因环境的难易而停顿;心游万仞,不因生活的穷通而终止;发人未所发,成一家之言……(见第60页《鲲鹏击浪从兹始》一文)简析:上述例①、②引文末尾标点用法是正确的,而例③有误。

例③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是“四书”中《大学》的开篇之词,这里的引用当属完整引用,从与下文的关系看,具有独立性,所以后引号后的句号应移到后引号前。

二、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至于后引号后是否要用点号,用什么点号,要根据句子的结构来定。

例如: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后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见《应用写作要有“精品意识”》一文)②《**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其原由部分的写法具有借鉴价值。

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

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

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引文末尾的点号要根据情况做不同处理。

把引文看作完整的话独立引用,引文末尾的点号(一般都是句号)要保留在引号里。

这种时候一般都能用对。

例如:“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如果把引语作为作者自己的表述的一部分,引语末尾、后一半引号前不用点号。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对偶是非常工整的。

”“对孩子说话有时不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绕个小弯子,说得委婉、间接一些,可能效果更好。

”前一例引号所引的诗句是作“对偶”的定语的,诗句末原有的句号省去不用。

这样的句子,引语和后面的句子成分连得很紧,没有停顿,所以一般在这种时候也不太会有人把引语末的点号留用在引号里面。

后一例稍有不同,说到引语完了正好有一个句中停顿,要用逗号,这个逗号是句子的,不是引语末的,所以要用在后一半引号之后而不能用在后引号之前。

这样的用法还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指出:夸张‘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这真是极妙地概括了夸张手法的作用。

”“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整体运作效果如何,就是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看党员个体行为就是看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

”这种时候比较容易出错。

下面两例引文末尾点号就用得不对:“‘白发三千丈,’是一种夸张;如果说‘白发三尺长,’就什么意思都没有了。

”“在人民政权的国家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前一例引号里的两个逗号要去掉,后一半引号后面用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

后一例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后引号后加句号,这个句号表示全句末尾的停顿。

[整理版]引号前后标点用法辨析

[整理版]引号前后标点用法辨析

引号前后的标点符号引号本身的用法并不难,“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用引号标示”(《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 -1995 )。

难就难在前引号前用什么标点符号,后引号下标点符号的有无及位置——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

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谈。

一、对话中引号前后的标点符号对话中前引号前的标点符号,根据提示语(对话中提示说话的人及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神态、心理等的话)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提示语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 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下(前引号前)用冒号。

例如:翠翠问:“后来怎么样?”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沈从文《边城》)2. 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下用逗号,有时也可用句号。

例如:“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

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鲁迅《祝福》)“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

“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鲁迅《祝福》)提示语在中间,但提示语下用句号,表示两组引号内是同一说话人,但不是同一话题。

3. 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后,提示语下用句号。

例如:“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鲁迅《祝福》)4. 提示语省略提示语省略,是在上下文里对说话人交代得很清楚,不至于引起阅读障碍的情况下,使行文简洁的一种手段。

例如:“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

”(鲁迅《祝福》)对话中后引号下的标点符号都在引号内,一般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也有特殊情况用逗号的,这在前文的引例里一见可知。

二. 引用中引号前后的标点符号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引文时,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

引文时,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

引⽂时,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还是外⾯俺曾经在某篇散⽂中引⽤了叶绍翁的⼀⾸诗,原⽂如下:⾃古以来最有名的杏花诗也许是叶绍翁的这⾸绝句吧:“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却不解读者如何将红杏说成是软⾹温⽟的少妇,强加以轻佻暧昧,然后将“红杏出墙”四字单独抽出来,⿎捣成⼀个著名的成语来的?某位严谨⽽且热⼼的版主说,这⾸诗的引⽤,应该写成如下格式:“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也就是说,那个逗号应该换成句号,从引号外⾯移到⾥⾯。

这⾥咱们不讨论逗号是不是应该换为句号这个话题,只讨论引⽂时相关的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引号的⾥⾯还是外⾯这个问题。

据我所知,这个问题似乎⼀直没有定论。

其实早就想说⼏句关于引⽤,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还是在引号之外这个话题的,只是上周很忙,再加上家⾥的灶台坏了(四个电炉,就剩下⼀个⼩功率的没坏,⼀个⼤功率的突然坏了⼀半,只有外圈⼯作,其余的两个已经不⼯作了),得换灶台......其实这个话题是有争论的,包括现在。

我记得我⾼中语⽂⽼师做过总结,⼤意如下:a)如果(最后的)标点符号是句号,⼀般应该放在引号⾥⾯;b)如果(最后的)标点符号不是句号,⼀般应该放在引号外⾯。

(我不是说他的话就是对的,但⾄少是其⼀家之⾔,更何况通常情况下⽼师们说啥,我经常会加个问号,并不全信的。

呵呵)好,咱们来具体来考察考察,先别照本宣科,背诵别⼈的⼀家之⾔。

就以这⾸诗“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为例,需要考察的标点符号⽤ x 代替,于是问题就是:a)“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x”b) “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x看哪种情形更合理,这⾥ x 代表标点符号,例如句号,逗号,顿号,感叹号,问号等。

引文中的句末点号的处理

引文中的句末点号的处理

引文中的句末点号的处理引文中的句末点号的处理至仁引言拙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举隅》两部分发布之后,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许多文友在点赞之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还有一些文友陆续发来纸条与我讨论标点符号的相关问题。

日前,好友秋雪之爱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诸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文作为引文,句末点号该如何处理?我当晚就通过邮件给她交上答卷。

尔后,我把答案稍作扩充遂成此文。

欢迎讨论和指正!在博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举隅(二)》中,我已把引号错用的典型例子分析过了,不再重复。

这里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在作为引文时,原文的标点符号(主要是句末点号)该如何处理?无论引用诗文的一句还是几句,引用的末句的标点符号是否保留在引号内,一要看引文是否完整,二要看引文前后(尤其是后面)是否还有其他成分,即引文是否独立成句。

一、引文非独立成句(引文是目前句子的一部分)(一)引文处于句子非停顿处例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是说,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引文后面跟着别的句子成分,“昼夜”后的句号不保留。

)例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意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那姗姗来迟的春光,玉门关一带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要是保留“玉门关”后的句号,后面的成分便无所归属,句不成句了。

然而,倘若引文末尾是“?”或“!”的,另当别论。

后文谈及。

)例1-3:他以“条件还不成熟,准备还不充分”为由,拒绝了我的提议。

(引文前后均有其他句子成分。

)例1-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表明了文采的重要性。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例1-5:你这样“明日复明日”地拖延,究竟要拖到猴年马月?(“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假如连原文的逗号也引用,整个句子将拖泥带水,使人对句子该在何处停顿无所适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用法——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标点符号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其中“引文末尾的点号和引号的位置关系”考查频率非常高。

在很多学习材料中,都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当引文是完整独立引用时,引文末尾的点号要放在引号内;如果把引文当作自己的表述的一部分,那么引文末尾不应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但是,对于这一解释,很多学生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时候引文独立完整,什么时候引文成为自己表述的一部分了呢,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生高考备考的经验,总结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希望对莘莘学子有所帮助。

这个方法就是:看引文之前有无冒号。

一般说来,引文前有冒号表明引文独立完整,引文末尾的点号放在引号内,反之则反。

例如下面这句话: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文前没有冒号,故引文不独立,引文末尾不用点号,只在引号后用一句号,表明全句的终结。

但是这句话如果改为: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同样是可以的,因为引文前有冒号,故引文独立,应在引文末尾用句号。

需要提醒的是,运用这一规律有两个例外:
(一)引文出现在句首。

引文出现在句首,当然之前不可能有冒号,但这时引文一定是不独立吗?不一定。

例如: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目前,这份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信笺上的辞职申请,在社交媒体疯传。

在这句话中,虽然没有引号,但句首的引文意思完整,与下文语意界限清晰,完全可以看作引文独立完整,引文末尾应加句号。

当然,如果引文内容与下文联系紧密,也可看作引文不独立。

如: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二)引文在句子中做某一成分。

这时引文一定是不独立的,而引文不独立是不能用冒号的。

例如:
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

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就是真实写照。

在此句,引文做句子的主语,所以是不独立的,应删去冒号和引文末尾的句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