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机构编制调研情况汇报
![机构编制调研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e42b2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8.png)
机构编制调研情况汇报一、调研目的及背景。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公司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机构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效率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
1. 调研内容:(1)公司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情况;(2)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协作关系;(3)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 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各部门,了解各部门的具体情况;(2)查阅公司内部文件和资料,收集相关数据;(3)与部门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
1. 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情况:经过调研发现,公司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基本完善,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员编制不足和重复编制的情况。
部分部门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 工作职责和协作关系: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基本清晰,但在协作关系方面仍有待加强。
部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作配合不够紧密的情况,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推进。
3. 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司机构编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主要包括人员编制不足、职责不清晰、协作不畅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调研分析。
1. 问题原因分析:(1)人员编制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业务发展速度较快,人员招聘和配置跟不上业务需求;(2)职责不清晰和协作不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工作流程不规范等。
2. 问题影响分析:(1)人员编制不足将会导致部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效率;(2)职责不清晰和协作不畅将会影响部门间的协作和业务推进,降低工作效率。
五、调研建议。
1. 加强人员编制管理:(1)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调整各部门的人员编制,确保人员配置与业务需求相匹配;(2)建立健全的人员招聘和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 优化工作职责和协作关系:(1)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沟通机制;(2)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推进速度。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652e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d.png)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机构编制的优化和调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研究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十分必要。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对机构编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全面了解机构编制的现状,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调研结果】
1. 机构编制的现状: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的机构编制存在多个问题,如机构数量庞大、职能重叠、机构设置不科学等。
2. 问题原因分析:我们对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历史遗留、行政分散等。
3. 解决方案建议:针对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建议,包括减少重叠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增加机构协调机制等,以提高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调研结论】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建议,以期为机构编制的优化和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2.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3.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附录】
1. 调查问卷
2. 专家访谈记录
3. 相关统计数据。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条例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条例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87dd2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8.png)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条例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相关规定,机构编制管理条例要求各单位定期进行自查,确保条例的有效落实。
2. 自查内容2.1 机构编制计划制定情况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要求,我们单位依法制定了机构编制计划,并按时报送相关部门审批。
自查发现,机构编制计划的制定过程规范,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2 机构编制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期间,我们单位按照机构编制计划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编制调整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执行情况良好,未发现违反条例的情况。
2.3 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公开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要求,我们单位主动公开了机构编制的相关信息,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编制等内容。
公开方式包括网站公示、内部通知等,公开范围广泛,信息准确完整。
2.4 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检查我们单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检查,并按时整改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自查期间,未接到相关部门的处罚通知或违法违规的投诉。
3. 自查结果分析经过自查,我们单位认真履行了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要求,各项指标符合法规要求,不存在违反条例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4. 改进建议4.1 加强内部审核为确保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建议加强内部审核机制,定期检查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 加强宣传培训为提高全体员工对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认识和理解,建议加强宣传培训工作,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执行能力。
4.3 定期评估回顾建议定期对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5. 总结通过本次自查,我们单位对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按照建议加强内部管理,不断优化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确保条例的有效落实。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499a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6.png)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级机构编制日益庞大,不断增加。
机构编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运转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果,因此,深入了解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问题,对于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机构编制的问卷,以了解机构数目、人员规模、职能设置等情况。
2. 实地访谈:选择了多个机构进行访谈,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机构编制的认识和看法。
四、调研结果根据本次调研的数据和访谈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 机构编制总体规模庞大。
各级政府机构众多,人员规模庞大,导致决策过程复杂,执行效率低下。
2. 机构设置相对冗杂。
许多机构存在重复职能和交叉工作的问题,职能界定模糊,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
3. 缺乏协同合作机制。
各级机构存在信息不畅通、协同不足等问题,导致沟通反馈慢、问题难以解决。
4. 人员结构不合理。
许多机构存在人员过剩或者人员匮乏的情况,导致一方面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工作无法开展。
五、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机构编制的建议:1. 精简机构设置。
各级政府应该深入研究机构设置,避免重复职能和冗余机构,实行精简编制,提高决策效率。
2. 加强职能界定。
对于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要明确界定,避免职能交叉和工作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各级机构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协同合作,提高信息流动效率,解决问题更加迅速。
4. 优化人员配置。
对于编制中存在的人员过剩或者人员匮乏的情况,应进行合理调整,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机构编制的建议。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参考和帮助,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d84c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d.png)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为保证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我们机构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自查和评估。
1. 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
我们仔细研读了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并对照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查。
我们确认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不存在超编或低于规定编
制的情况。
2. 人员录用和晋升的程序合规性
我们对机构的人员录用和晋升程序进行了自查。
在人事招聘、选拔、考核和晋升等方面,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了公正、公平和透明。
3. 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效果评估
我们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编制使用情况、工作效率、
人员流动等指标的监测和比较,我们发现规定的执行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机构的运
行效率和人员管理质量。
4. 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
在自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岗位职责描述不够清晰、人员编制调整未
及时更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工作,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总结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确认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良好,规定在机构中得到了有效贯彻和落实。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些问题,并已进行了整改。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同时,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和完善机构的人员管理和编制结构,不断提升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
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ddc941561252d380eb6e5a.png)
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机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先后颁布出台了许多重要的法规措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正在向规范化、科学化扎实推进。
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各级机关部门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机构编制紧、正常运行难,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呼声十分强烈。
为了使政府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南通市政府主要领导提议并牵头,成立专门课题组,就新形势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走访、座谈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办法,就市级机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及有关县(市)区相关部门职能履行情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结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及分析。
一、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机构编制属于上层建筑,它要与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十五”以来,南通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要求,在机构编制管理、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机构编制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协调,基本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一)从机构编制数量上看,南通市现辖六市三区,2001年以来,经过两次机构改革,市级党政部门由原来的64个调整为50个,减幅达22%;县(市)党政机构由平均40个调整为31个,减幅达23%;市、县(市)区、乡镇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9125名精简为15300名,减幅达20%。
机构改革后,除全市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减幅明显、财政负担压力有所减轻外,政府职能转变也迈出扎实步伐,有效促进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
(二)从机构编制管理上看,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为统领,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强化监督检查,机构编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https://img.taocdn.com/s3/m/059a601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f.png)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一、前言机构编制是国家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编制、调整、使用的规范。
为了规范机构编制的管理,加强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建立科学的机构编制管理体系,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制度化、法治化、标准化轨道,保障机构编制实现规范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现代化。
为此,我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二、机构编制的概念、重要性及现状1. 机构编制的概念机构编制是行政管理中组织和管理的基础。
它是指国家、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顺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条件和标准,确定的以职务、职级、人数、职责、权利、义务等要素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旨在规范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编制、调整、使用和管理。
2. 机构编制的重要性机构编制是行政管理基础,是行政效率的保障。
机构编制合理化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机构编制科学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优化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益。
3. 机构编制的现状机构编制在长期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部分领域机构编制比较混乱,在重点领域、重要单位和岗位上存在结构失衡、人员浪费等问题;其次,有些单位编制超标或编制低效,在满足工作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再次,部分单位编制结构呈单纯性,缺乏多元化、专业化;最后,一些单位机构编制未经公开招聘,缺乏社会公正和透明度。
三、本机构编制的自查情况1. 机构编制规划我机构制定了合理、科学、系统的编制规划,根据机构设置、调整和职责分工,科学评估和调整机构编制规模和结构,调整人员岗位,保证机构编制的合理性。
2. 岗位设定和调整我机构对岗位设置和调整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根据所在部门和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的岗位分类标准。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7165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7.png)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近期,我们小组对某机构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机构概况该机构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从事能源领域的业务。
经过我们的调研,该机构共设有15个部门,其中行政部门3个,技术部门6个,生产部门3个,销售部门2个,人力资源部门1个。
这15个部门共计拥有128名员工,其中高管层人员占比20%,中层管理人员占比30%,基层工作人员占比50%。
二、机构运作情况我们了解到,该机构的运作模式相对简单,主要采用传统的“上级下钻”方式进行管理。
每个部门有一名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拓展。
此外,该机构还设置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高管层职位,对全公司进行管理和指导。
对于业务流程的管理,该机构存在较大的瓶颈,部分业务还是采用传统纸质方式办理,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处理。
另外,该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尚未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
三、机构编制问题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机构存在一些机构编制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部门设置存在重复和冗余。
例如,技术部门的研发部和生产部门的技术部,存在较大程度上的重复,可以考虑合并,减少岗位和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
2. 部门职责不明确。
虽然每个部门都有一名负责人,但有些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建议在明确职责范围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
3. 高管层比例过高。
在128名员工中,高管层人员占比20%,在我们调研的其他企业中,这一比例普遍在10%以下。
这也直接影响了基层员工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建议该机构调整高管层人员比例,适当增加基层工作人员。
四、建议与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向该机构提供参考。
1. 优化部门设置。
建议该机构对部门设置进行再次优化和调整,减少重复和冗余岗位。
同时,对部门职责和目标进行明确规范。
2. 引入新的管理模式。
该机构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有待提升,建议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智能信息系统,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和监控。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fa33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3.png)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研报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了对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调研,本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四个不同类型的机构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本报告得出了一些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了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的问题。
然后,我们通过抽样方法,将问卷发放给不同类型的机构的员工进行回答。
同时,我们还选择了几个机构进行了实地访谈,以进一步了解机构编制的实际情况。
最后,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机构编制在一些方面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
首先,一些机构编制过于复杂,导致组织结构不清晰,职责不明确。
其次,机构编制的人员配置不合理,一些机构存在人员过剩或者人员不足的情况。
再次,一些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能力和执行力。
最后,一些机构的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决策和执行不分离。
2. 机构编制使用效益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数据显示,机构编制对于提高服务效益和推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机构编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使得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其次,机构编制可以促进协作和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再次,机构编制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
最后,机构编制可以推动机构改革,促进创新和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1. 结论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的结论。
首先,机构编制在一些方面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不清晰、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和管理体制僵化等方面。
其次,机构编制对于提高服务效益和推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促进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机构改革等方面。
最新整理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ocx
![最新整理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145543b6c85ec3a87c2c5ae.png)
最新整理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本文出自 - 98114 ](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3篇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87a1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a.png)
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新)第一篇: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概述机构编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机构等公共行政组织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对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为了确保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规范和有效,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认真履行机构编制的组建、调整和清理工作,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品质和效能。
因此,每年进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是指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开展对所在单位本年度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自我审查,以检查和发现问题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机构编制的质量和效能。
自查工作需要全面梳理本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明确编制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补齐制度漏洞和政策缺陷。
同时,为了发挥自查的作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来开展工作,确保自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具体来说,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需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编制保障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编制总量、编制结构合理性、实际使用情况等。
二、人员运行情况,主要包括编制人员数量、资格和水平、人员流动情况等。
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主要包括编制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的执行情况。
四、问题发现和整改情况,主要包括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五、规范建议,主要包括规范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六、自查评估和验收情况,主要包括自查报告的评估和验收情况。
总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是公共部门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机构协调性和工作效能,同时也能够尽快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公共行政管理的提高打下固实的基础。
第二篇: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开展流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来开展。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的开展流程。
一、准备工作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1b42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8.png)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组成的,从事公共服务活动、依法自主经营的法人组织。
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工作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和总结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的实施情况,特进行调研。
二、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选择了市民政局、市医院、市教育局等事业单位,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了其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的情况。
2.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并收集回复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三、调研结果1.机构编制管理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编制超员的情况。
由于事业单位经费相对紧张,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导致编制超员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编制结构不合理。
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往往需要弹性的编制结构,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较为僵化的编制结构,从而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2.机构情况针对事业单位的机构,调研结果发现,虽然各地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了尝试,但普遍存在效果不明显、难以落地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三:(1)方案设计不当。
一些方案设计上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2)过程矛盾突出。
由于事业单位机构涉及到一些人员的调整和利益的重组,因此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阻力,导致过程较为困难;(3)目标不清。
一些地方在进行机构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致使效果不佳。
四、建议1.加大财政投入。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应得到充分的财政经费支持,以保障其正常的运转和发展。
同时,财政资金的使用应更加注重效益和合理性。
2.合理编制结构。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和优化编制结构,为单位发展提供弹性和支撑。
3.突出目标和效果。
在进行机构时,要明确目标和方向,设计具体可行的方案,并重视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以提高的效果和可行性。
4.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考核,为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a513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3.png)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1.自查目的和依据根据国家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为确保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全面贯彻执行,全面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工作,特开展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工作。
本次自查报告的依据为国家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2.自查范围和内容本次自查范围涵盖了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
自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宣传、培训和督促落实情况;(2)机构编制的设立、调整和撤销情况;(3)机构编制的用人安排和绩效考核情况;(4)机构编制使用经费的管理情况;(5)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自查方法和过程(1)制定自查方案,明确自查目标、自查内容和自查方法。
(2)组织开展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宣传、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干部职工具备相关知识。
(3)收集机构编制调整、用人安排、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4)开展座谈会和个别谈话,了解干部职工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5)广泛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听取建议和意见。
(6)总结自查情况,撰写自查报告。
4.自查结果总结(1)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宣传、培训和督促落实情况良好。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使干部职工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机构编制的设立、调整和撤销情况基本符合规定。
在机构编制调整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及时报送相关手续,保证了机构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机构编制的用人安排和绩效考核基本符合规定。
在机构编制用人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拔干部,注重干部的能力和业绩,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效能的提升。
(4)机构编制使用经费的管理情况较好。
根据规定,制定了经费管理制度,确保了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5)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效果较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理解不深入、执行不到位;有些干部职工对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机构编制 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2ef9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a.png)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构编制是指组织或管理某个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人员分工和配备人员等进行编制。
在当今社会,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构层出不穷,如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学校机构等,不同的机构有其特定的编制标准和要求。
因此,对于机构编制的研究和调研显得十分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类型机构的编制情况,掌握机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解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一)机构编制的概念及相关原则本部分主要研究机构编制的概念和相关原则,包括机构编制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原则。
(二)政府机构编制本部分主要研究政府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及管理方法,测量政府机构的编制标准和实际执行情况。
(三)企业机构编制主要研究企业机构编制的相关原则和标准,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分工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
(四)学校机构编制主要研究学校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了解学校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情况。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和学校机构的编制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五、研究结论通过对机构编制的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机构的编制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机构编制的执行存在一定的落差;政府应加大对机构编制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机构合理编制。
六、建议(一)加强机构编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二)完善机构编制的管理机制和方式(三)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对于机构的正常运作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机构编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b3cfd152d380eb63946d99.png)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篇一】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XX]2号)、《中央编办、监察部关于印发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编办发[20XX]5号)和《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鄂编办发[20XX]12号)精神,按照何海区长8月20日在全区教育人事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组建了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全区中小学校机构和人员编制监督检查专班,采取“一听(听各乡镇和城区学校汇报)、二看(看学期之初教师配课表)、三查(查20XX 至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师自筹绩效工资发放表)、四访(找乡镇调往城区学校及城区其它单位人员访谈)”的方式,从10月15日开始,至11月16日结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督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设置机构55个。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个(含浏河初级中学),成教中心1个,初级中学12个(其中有2个含完全中小学),小学40个;按机构区域分,城区11个,乡镇44个,其中栗溪镇2个,马河镇4个,仙居乡5个,石桥驿镇7个,子陵镇10个,漳河镇10个,牌楼镇6个。
(二)编制配置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配置全额事业编制2252名。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90名,成教中心15名,高级中学210名,初级中学784名,小学1053名;按机构区域分,城区969名,乡镇1283名,其中栗溪镇128名,马河镇68名,仙居乡176名,石桥驿镇224名,子陵镇250名,漳河镇268名,牌楼镇169名。
(三)实有人员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264人。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59人,成教中心14人,高级中学188人,初级中学829人,小学1074人;按机构区域分,城区923人,乡镇1341人,其中栗溪镇147人,马河镇75人,仙居乡170人,石桥驿镇235人,子陵镇295人,漳河镇300人,牌楼镇154人。
最新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最新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fdab2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9.png)
最新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统一思想突出重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构编制工作做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工资联审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机构编制议事制度等。
但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多年积累的突出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大量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存在,成为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肢解了行政管理职能,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程,影响着机构编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机构编制工作现状近年来,我县在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纪律执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调整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领导职数,逐步建立与县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相适应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主要特点:一是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体制趋于完善。
县编办实行单独设置,成为县委工作部门,编办主任兼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二是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无论是机构改革、编制调整、用编进人等事项,均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编办文件要求执行坚决、落实到位。
三是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
建立健全了编委会会议制度、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控制增机构、增级别、增编制、增人员和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等问题上成效显著,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精细、标准。
四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县编委会先后多次开展监督检查活动,纠正了吃空饷、混编乱岗等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的行为。
五是自身建设成效明显。
通过开展机构编制系统自身建设年活动,班子队伍更加团结,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机构与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设置存在一定差距。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43fb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c.png)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为依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落实国家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政府机构编制管理,以实现精简机构、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和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机构设置,合理配置编制,加强管理和监督。
特就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作如下自查报告。
一、学习贯彻和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为了确保必须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我单位高度重视学习和宣传工作。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培训和下发通知,全员深入学习和领会相关精神,知晓自身职责。
二、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为达到科学规范的机构编制管理,我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制度,依据内部管理,建立有关机构编制管理制度。
针对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有效贯彻。
三、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我单位根据中央和部门有关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了机构设置和编制审核工作,大力精简机构和职能,压缩开支,进一步明确和优化管理职能。
四、加强编制管理和监督我单位重视绩效考评工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把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管先行行,让步步为营。
同时,通过审批和核实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招聘、转正、晋升、调整等人事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文明纪律严明,干部清正廉明,流转裁决极其严苛,不能有任何宽容的余地。
五、加大法制宣传和规范管理力度我单位针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有序开展,对管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整理和归档,制定了安全措施,确保机密信息不外泄。
六、加强异地机构编制管理我单位主动接受中央和地方指导,主动利用全国范围内和地方各种资源,审慎设置异地机构,调配的编制、人力、财力和物力适宜,对异地机构的日常管理、考核和检查工作有机有序地进行。
以上是我单位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以此表明我们的主动苦干和自我加压。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全文5篇)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bc61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f.png)
编制管理调研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编制管理调研报告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有关的政策法规认识不够,客观上增加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难度。
目前,有些部门和单位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看问题,不是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片面地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以工作任务大、困难多等客观因素为理由,在增设机构、增编增人、提高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另一方面,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条条”干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各种理由对下级部门的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等相关问题批条子、打招呼。
所有这一切给编制部门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带来了困(二)政事分开尚不彻底,一些行政主管部门还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事务。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必须实行政企和政事分开。
近几年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转变成间接,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调控经济,指导经济运行,而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存在计划管理模式。
相当一部分行政主管部门把所属的事业单位当成附属物,对人财物事实行统管,用相当大的人力、精力管理应由事业单位自主处理的繁杂事务。
于是,有的部门以工作任务多、编制少为由找领导,要求增配领导、增加人员,致使机关工作政事不分、人员臃肿难消。
(三)各种因素的超编势头难挡,编制控制难度大。
目前许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存在超编现象。
如我县县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教职工共超编达300 多人。
造成超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轮机构改革的分流任务尚未完成。
二是政策性安置人员难安排。
主要表现在年复一年的转业军人和城镇退伍兵的安置方面。
这些人大多数企业不愿去,自主择业不敢走,一心一意就要进机关事业单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超编在所难免。
三是工作需要与人员编制冻结难协调。
近些年来,从上至下都要求编制实行“冻结式”管理,而有些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又确实需要进人,无奈之下只能作超编处理。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39ef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3.png)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机构编制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出改进建议。
自查范围包括机构编制的制定与执行、工作职责与权限分配、机构编制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
2. 自查内容2.1 机构编制的制定与执行在编制机构管理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因素,并注重与公司发展战略的衔接。
编制完善的机构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工作协调性。
2.2 工作职责与权限分配通过自查,我们了解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较为清晰,相应的人员职责也得到合理安排。
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机构编制的调整与优化自查结果显示,我们在机构编制的调整与优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根据自查结果,我们将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以确保机构编制的合理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3. 改进建议3.1 增加沟通与协作机制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会议、工作汇报等方式,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3.2 定期评估机构编制方案建议定期评估机构编制方案的实施效果,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变化的需求,确保机构编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发展为了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建议加强相关职业培训和发展计划,使员工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 总结通过自查,我们认识到机构编制管理方案在大部分方面得到了有效执行,但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我们将立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管理,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为自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请公司领导对相关情况进行审阅,并参考改进建议进行相应的工作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
告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编办:
按照市编办《关于开展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的通知》(X 编办〔〕5号)要求,我县对照考核内容,对全县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法规政策、重要文件执行情况
我县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始终把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作为落实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86号令)、《XX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XX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等有关机构编制法律、法规、规章。
认真落实《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的意见》(皖办发〔〕11号)、《关于纠正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X编〔〕2号)等上级下发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一”标准,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落实编制前置审核制度,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使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保证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规定、按程序、按要求执行。
同时,我们还加强机构编制政策规定的学习宣传,利用编委会、编办学习会议、有关业务布置会等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使相关人员了解机构编制的政策规定。
二、行政体制改革情况
(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皖办发〔〕26号)精神,我县底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机构改革方案,分别提交县编委会、县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并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到突出的位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改善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同时加强职能整合,科学设置机构,构建精干高效的县政府组织体系。
将县卫生局、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在县经委挂牌的科技局独立出来,设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整合后,县政府工作部门仍为24个,不超过上级规定的机构限额。
卫计委等单位在改革后认真落实改革精神,加强履职尽责,规范权力运行,机构运转状况良好。
(二)深入推进县乡权责清单制度建设。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市县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通知》(皖政办电〔〕47号)及《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乡镇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试点的通知》(亳政办秘〔〕76号)等文件精神,我县先后启动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两单”制度建设工作。
5月底,又根据市政府关于开展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回头看”工作的要求,深入推进县乡两级“四项清单”制度建设工作,将权力事项细分,达到颗粒化,便于网上办理。
在工作中,一是加强业务培训。
对各单位具办人员和参与审核人员,通过召开会议以会代训、邀请专家专门培训、编印相关资料等方式,加强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权责清单的含义、编制要求及工作方法。
二是加强人员管理。
要求抽调人员在抽调期间与本单位工作脱钩,确保全身心投入到两单的集中审核工作中来。
实行请销假制度和责任包保制度。
三是加强审核把关。
统一审核口径,做到统一要求,统一行动。
严格审核流程,按照“三上三下”审核机制操作,要求各审核人员在审核全过程与被审核单位零距离
对接。
四是加强指导督促。
要求工作人员对所负责的单位加强指导,确保工作质量。
在要求时限内,我县顺利完成县乡权责清单的编审工作,权力事项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实施。
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我县根据省政府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XX省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做好办法的贯彻执行工作。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接、放、管”。
结合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对上级政府及部门下放到县级的行政审批项目,承接落实到位。
并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环节,规范运行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对上级要求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县相应的权力事项也相应取消。
对于上级政府要求取消或转为其他事项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红头文件设定、一些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事项,也相应取消或转为其他权力类型。
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一是加强事业单位职责整合,对职责相近、事权消失、职责弱化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或撤销,优化机构设置,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机构的职能作用。
,主要就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职责、畜牧兽医和水产职责、农业执法职责等进行整合,综合设置相关机构。
二是根据省编办《关于加快事业单位类别批复工作的通知》(X编办〔〕151号)要求,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批复工作,先期批复单位239个,编制占比为85%。
主要是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教育、卫生、文化系统单位和乡镇站所等属性明确的单位,其余单位下步根据情况适时予以批复。
三、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加强控编减编工作
(一)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落实人员只减不增要求。
我县认真落实控编减编工作方案,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加,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