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危重病医学重点总结
急危重症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急危重症第八章知识点总结1. 急危重症的定义急危重症是指患者因疾病或创伤突然发生危及生命的状态,需要紧急干预和治疗的一种临床病情。
这类疾病常常具有快速进展、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和病情危重等特点。
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及时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2. 急危重症的分类急危重症患者根据其病情和临床特点可分为各种类型,如心血管急危重症、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内分泌急危重症、消化系统急危重症等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 急危重症的评估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进行干预和救治的前提。
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需要全面细致、及时准确。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变化、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4. 急危重症的监护监护工作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观察、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病情变化的过程。
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机、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保证患者在24小时内得到全面的监护。
5. 急危重症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与副作用、药物是否应用等知识,协助医生进行正确的用药,及时解决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抢救技术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救救治的手段,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颈部固定、颅内压监测、机械通气、体外循环等技术。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抢救技术,保证患者在急危重症状态下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救治。
7. 急危重症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在急危重症的救治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如休克、DIC、低血糖、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护士需要对这些并发症和合并症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
8. 急危重症的康复和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经过急救和救治后,可能会面临各种功能障碍和精神问题,如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
99个急危重症知识点,总结收藏
99个急危重症知识点,总结收藏急危重症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状态。
它以起病急、病情危重、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而闻名。
对于医务人员和公众来说,了解并掌握一些急危重症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及时处理和应对这些危险情况。
以下是99个急危重症的知识点:一、心脏相关病症:1.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
2.急性心肌梗死:及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3.心绞痛:使用硝酸甘油或相关药物缓解疼痛。
4.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进行针对性治疗。
5.心力衰竭:口服或静脉给药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6.呼吸困难:给予辅助呼吸或氧气治疗,及时缓解原因。
7.哮喘发作:根据病情给予支持性治疗并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和抗生素治疗。
9.肺栓塞:紧急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
10.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吸氧和病因治疗。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1.中风: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康复护理和预防再发。
12.癫痫发作:保持安全,避免伤害,控制发作。
13.脑积水:尽早进行手术排除脑积水。
14.脑出血:手术减压、抗高血压治疗和康复护理。
15.脑脊液意外漏出:使用导尿管,卧床休息。
四、消化系统疾病:16.急性胰腺炎: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和针对病因治疗。
17.胰腺癌: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
18.肠梗阻:观察、禁食、导尿等辅助治疗。
19.腹膜炎:抗生素治疗、手术清除炎症灶。
20.急性胃肠炎:饮食调理、高渗龙、抗生素治疗。
五、肾脏疾病:21.急性肾衰竭:强调液体管理和发现导致肾衰竭的原因。
22.尿毒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23.肾结石:口服药物溶解结石或手术切除。
24.肾功能恶化:适当治疗肾病原始病变并控制高血压。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2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胰岛素和补液治疗。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
危重病人抢救总结危重病人的抢救是一项紧急而关键的任务,以下是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总结:1. 快速反应:对于危重病人,时间至关重要。
抢救团队应立即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尽快启动抢救措施。
确保团队成员高效协作,提供迅速的急救服务。
2. 稳定生命体征:在抢救开始时,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得到稳定。
通过给予氧气、维持循环,以及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3. 快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利用各种检查工具、仪器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病情的原因。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并及时实施。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在抢救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沟通和合作,确保所有团队成员了解病人的状况和治疗计划。
5.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危重病人往往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需在发生时及时处理,以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康复情况。
6. 简洁、清晰的记录:对抢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诊断、治疗和药物给予记录。
这样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病人后续治疗的准备工作。
7. 抢救后的关注和持续护理:抢救成功并非治愈,因此,在抢救实施后,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评估和持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以支持其康复和恢复。
以上总结涵盖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然而,抢救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仍需根据病人的状况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因此,持续的医学培训和团队合作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抢救服务至关重要。
危重病整理
1危重病医学(CCM):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的科学,在诊断上强调对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连续动态定量监测,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
2急诊医学(EM):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
因病人生命安全面临威胁,故要求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3急救医学:主要指现场急救或初步急救,是指在事故现场对病人的初步处理及生命支持。
4复苏: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时所采取的应急抢救措1创伤后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
2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失控或过度激活的防御反应所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称之为SIRS。
3应激条件下代谢改变特点:代谢的改变是在应激激素、细胞因子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
主要表现为能量物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①高代谢;②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血糖升高,利用率下降;脂肪成为体内主要能源;蛋白质合成率下降;③体液:第三间隙体液潴留,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增多,局部或全身水肿,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
4创伤后机体反应的调控:(1)机体对创伤后反应的调控:①HPA的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②交感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③急性期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
(2)创伤后机体反应的人工调控:Ⅰ、降低机体反应的措施:①预防或消除应激原;②调控免疫与炎症反应;③预防或治疗应激性损伤;④其他措施。
Ⅱ、增强机体反应的方法:①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增强心血管功能的心血管药物;②避免或减少使用消弱应激反应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药等;③支持器官功能或1代偿性血管容量扩张CVE:麻醉引起的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在麻醉实施前或麻醉作用开始的同时,增加或加快输液以代偿血管扩张,增加前负荷。
危重病医学重点内容
1术后脑功能障碍(POP):指术前无明显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障碍,是老年患者和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2术后谵妄:是一种术后急性精神紊乱状态,常伴有短暂性的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和睡眠周期障碍,其中注意力障碍是其核心症状。
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指麻醉手术后出现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解决问题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改变,严重者还会出现人格和社会行为能力下降。
4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饱和度系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程度,以百分比表示,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容量之比乘以100。
5氧总量(C-O2):量的总和,即除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量外,还包括了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氧量。
6P50:是指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
正常人在pH=7.40、PCO2 =40mmHg、BE=0、体温370C下,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的PO2值是26.6mmHg。
7A-aDO2:指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是判断氧弥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8潮气量(V T):指在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9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或最大缓慢呼气后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10用力肺活量(FVC):为最大吸气后用最快速度、最大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11最大通气量(MVV):为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12P ET CO2:指人呼气终末部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压。
13 Qs/Qt :指每分钟从右心排出的血中未经肺内氧合直进入左心的血流量占心排出量的比率。
14氧合指数(PaO2/FiO2)指PaO2与FiO2之比,正常>300mmHg,是常用的评价肺氧合和换气功能的指标。
15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在肺小动脉楔入部位所测得的压力,正常值5~12mmHg。
15SpO2:是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经皮测得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值。
16CVP: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与有房交界的压力,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生命体征监测:急危重症护理的基础是对生命体征的全面、准确的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
护士应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相关指标的评估方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呼吸支持:护士应具备对呼吸机的操作技能,并了解不同呼吸支持方式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及时调整呼吸机设置,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3.循环支持:护士应了解各种循环支持手段的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包括静脉输液、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心电图监测和心血管药物的给药等。
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心排出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疼痛评估和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疼痛,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选择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
同时,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心理需求。
5.液体平衡管理:护士应了解液体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补液的种类、速度和途径,以及液体脱水和负平衡的处理方法。
监测患者的液体输入和输出情况,及时调整液体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6.感染预防和控制:急危重症患者易发生感染并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护士应掌握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如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患者和家属教育:急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并参与决策过程。
8.心理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护士应通过关怀和支持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以促进其康复和精神健康。
9.危重病历护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生命体征、治疗措施、观察结果等。
记录应具备可读性、连贯性和完整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10.护理质量控制: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应根据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指南,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监测。
(完整word版)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自己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院外急救:pre-hospital emergemcy medical care)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包括院前救护、院内急诊科救治、危重症监护(ICU)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应用现代危重病医学理论,集具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为一体,加强对危重病人的集中治疗、监测及护理,以取得最为有效的救治效果的一种特殊场所。
床位设置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15~ 18平方米,室温保持在22.5~25.50C,湿度以55%~65%为宜人员编制医生:床位为0.8~1:1 护士:床位为 2.5~3:1ICU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质量为第一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院外急救: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区别:有否公众参与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1h特点: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院外急救的原则:先排险后施救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验伤与颜色标记卡:绿色标记卡—轻伤员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需特殊治疗;黄色标记卡—重伤员需手术治疗,但可拖延一段时间;红色标记卡—危重伤员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大出血及休克等造成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行紧急抢救性手术以控制大出血和改善通气者黑色标记卡—死亡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深圳模式香港模式电击除颤的时机——尽早除颤原则●室颤、无脉性室速应迅速除颤除颤位置: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在左乳头外侧即左腋前线第五肋间能量选择:单相波非同步,直接360J双相波非同步,120~200J若不清楚类型——200J开始,直至360J避免接触患者——周围的人包括自己均不接触病人及床单位除颤和CPR的选择:推荐除颤和CPR的联合●先除颤还是先CPR?成人(≥8岁)①<5min的猝死:先除颤②> 5min的猝死:先CPR(2min/30:2×5)后除颤儿童(1~8岁):同成人②婴儿(<1岁)不适用AED1次电击还是3次电击方案?——所有室颤/无脉室速,均采用1次电击策略单次电除颤→5个CPR循环→检查循环情况(包括心律和脉搏)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可扪及大动脉搏,收缩压大于60mmHg2.缺氧情况明显改善,面色红润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4.有知觉反射、呻吟,意识障碍程度变浅5.出现自主呼吸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首选药物,适用心脏停顿、显著的心动过缓、过敏性休克●用药原则:早期、大剂量、连续使用首剂1mg,每隔3~5分钟重复给1~3mg,不再建议在无脉性心电活动和心室停顿中常规性采用阿托品胺碘酮●适用于反复电除颤和利多卡因治疗无效、CPR和血管加压药无反应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1、中心静脉压: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正常值为0.6—1.2kPa(6一12cmH2O)。
2、急性呼吸衰竭:原发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突发因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死、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3、多发伤: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4、急性中毒:指毒物的毒性较剧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
其特点发病急骤、症状凶险、变化迅速。
5、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6、复合伤: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不同性质的两种以上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损伤。
7、急性心力衰竭: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症。
8、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随意运动丧失,对体内外一切刺激均无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的一种临床表现。
9、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10、迟发性脑病: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经过数天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
11、MODS:患者在各种急性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时,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二、简答题1、试述洋地黄制剂中毒反应有哪些答: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畏食2、常见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颤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重症医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重症医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重症医学的基本概念1. 重症医学的定义和特点重症医学是指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抢救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其特点是治疗过程复杂,病情变化快,疗效评价困难,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协同救治。
2. 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症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得到了重视,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现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重症医学的基本原则重症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密切观察和护理等。
二、重症医学的常见疾病与抢救措施1.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抢救措施包括急救措施、溶栓治疗、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重症哮喘、肺栓塞等。
抢救措施包括机械通气、氧疗、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脑外伤、颅脑手术后等。
抢救措施包括脑保护措施、降颅内压治疗等。
4.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肝性昏迷、消化道出血等。
抢救措施包括肠外营养、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
5. 肾脏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
抢救措施包括透析治疗、液体管理等。
6.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出血性疾病等。
抢救措施包括输血、止血治疗等。
7. 感染性疾病包括严重感染、休克、败血症等。
抢救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血液净化等。
8. 其他系统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烧伤、创伤等。
抢救措施包括综合治疗、支持疗法等。
三、重症医学诊断和评估1. 重症患者的临床评分和预后评估包括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等。
通过这些评分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2. 重症患者的监测和评估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各种器官功能指标的监测。
3. 重症患者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1.认识和评估病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一步是认识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护士需要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护士可以确定患者的紧急处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现代监护技术: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以及及时和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
护士应熟练掌握现代监护技术,如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血压监护、血气分析等。
护士需要准确解读监测数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
3.快速干预和急救技能:急危重症患者常常面临生命危险,护士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给予适当的抢救干预。
因此,护士应具备紧急判断和迅速行动的能力。
快速干预和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气道管理、静脉通路建立、药物应用等。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这些技能,以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4.多重器官功能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护士需要掌握多重器官功能支持的原理和方法,如人工气道管理、呼吸机的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并根据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急危重症患者的围绕性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
护士应给予患者细致的围绕性护理,包括皮肤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压疮预防、口腔卫生、营养支持等。
围绕性护理对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6.患者和家属教育:急危重症患者和其家属需要了解病情、治疗进程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士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正确、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疾病的过程。
7.护理团队合作:急危重症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护士作为护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应与医生、病理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交流患者信息、进行病情讨论等。
护士还需要协调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总结: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重要领域,涵盖了对病情危重且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
危重医学知识点总结
危重医学知识点总结危重医学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领域。
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监护,涉及到多个专业的知识点和技能。
本文将对危重医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危重医学中常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它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导致肺部水肿,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ARDS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氧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
对于难治性ARDS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辅助呼吸运动。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MOD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患者的多个器官系统发生功能障碍。
常见的引发MODS的疾病包括感染、创伤、重度烧伤等。
对于MODS的治疗,需要综合利用抗感染、液体复苏、调节内分泌等手段,同时注意支持和维持受损器官的功能。
三、脓毒症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于严重感染患者。
脓毒症患者表现为高热、心率增快、低血压等症状。
脓毒症的治疗需要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
积极的感染控制、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以及升高血压等治疗方法是关键。
四、休克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系统衰竭的临床病症,常见于严重创伤、心肌梗死等疾病。
休克的治疗需要通过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等。
五、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常见于严重感染、药物中毒、创伤等情况。
对于急性肾衰竭的治疗,需要积极处理潜在病因、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六、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突然停止跳动,如果无及时救治,常导致患者死亡。
心肺复苏是指通过质疑按压和人工通气等手段恢复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针对心脏骤停的治疗,需要快速判断并给予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
七、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危重病患者常伴有高度负氮平衡和营养不良。
急危重症知识点范文
急危重症知识点范文急危重症是指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处理和紧急救治的疾病或症状。
这些疾病通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下面是与急危重症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病情评估: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病史的详细询问,包括已有的疾病、既往的手术史等;体格检查,如观察瞳孔大小、肺部听诊、腹部触诊等。
2.快速诊断与处理:在急危重症情况下,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减少病情的进展。
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创伤、大出血等。
例如,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使用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对于中风患者,可以考虑溶栓治疗等。
3.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进行的急救措施。
这涉及到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心肺复苏的循环(心外按压)、通气(人工呼吸)和除颤(电除颤)。
在急危重症情况下,心肺复苏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4.休克的处理:休克是指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供氧和养分不足的状态。
休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严重失血、心肌梗死、感染等。
处理休克的关键是迅速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稳定,并找出休克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5.高热的处理:高热可导致多种急危重症,如中暑、高热惊厥等。
处理高热的关键是降温,可以使用冷水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处,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6.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处理:SIRS是机体对于感染、创伤等刺激的非特异性全身炎症反应。
处理SIRS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感染灶,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7.创伤的处理:创伤是急危重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处理创伤的关键是快速进行创面处理,如止血、缝合伤口等,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8.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在一些急危重症情况下,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辅助。
使用人工呼吸机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和氧合。
9.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处理:心脑血管疾病是急危重症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
危重病学重点
1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 PaO 2 <60mmHg ,伴或不伴 PaCO 2 增高 2 . ALI 的氧合指数 : ≤ 300 mmHg 3 . 目前治疗 ALI 及 ARDS 最重要也是 最具有肯定疗效的方法是 机械通气支持 4 . 低钠血症的血清钠浓度是低于多少? 135mmol/L 5. 高 钾 血 症 的 血 清 钾 浓 度 是 高 于 多 少? .5.5 6. 一 般 输 氯 化 钾 的 速 度 是 多 少 ? 10-20mmol/h 7 . 下列哪种疾病不能应用高压氧治疗 张 力性气胸 8 、 . 心肌缺血最早期、 最敏感的指标是: 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9 、 . 诊断心跳骤停的确切依据:大动脉 搏动消失 10 、 2 人实施心肺复苏术,心脏按压与 人工通气之比为:15 : 2 11 、 下列静脉麻醉药中最易引起术后精 神情感改变的是: 氯胺酮 12 .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CO 降低 12 . ARDS 的氧合指数 ? ≤ 200 mmHg 14 . 男, 34 岁,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输 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 22cmH2O ,血 压 70/50mmHg ,应考虑 . 心功能不全 15 .急性左心衰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是 .肺水肿 16 . 应激时机体分泌减少的激素是: 胰岛 素 17 .输血 20ml 后,患者发热、头痛、 腰部剧痛、心前区有压迫感、皮肤出现荨 麻疹、血压 70 / 50mmHg ,应考虑; 溶血反应 18 . Allen 试验的目的是检验: 尺动脉 的循环功能 19 .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长期吸氧 时 FiO 2 不应超过 60% 20 . 误吸时发生的肺损伤程度与…直接相 关 误吸的胃内容物的 PH 值 21 .急性肺水肿时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 是: 充分负压吸入加吸入 95% 乙醇 23 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注射 肾上腺素 25 .术中输血最重要的目的是 . 改善氧 的运输能力 26 . 一位司机在饭后发生车祸, 全身多处 受伤,昏迷。
急危重症复习要点(急危重症复习要点1-7章)
急危重症复习要点1-7章名词解释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救护、危重症监护与管理。
2.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件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至医院救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3.心肺脑复苏(CPC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关键抢救护理措施,即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从而保护和促进脑有效功能恢复的急救技术。
4.休克(shock):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5.中心静脉压(CPV):代表右心房或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
CVP的正常值为5-12cmH2O,CPV<5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CPV>12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肺循环阻力增高;CPV>20cmH2O,则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存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急性损伤因素打击下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与原发病损有或无直接关系的脏器功能失常以至于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7.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的全身性损害,包括急性和慢性。
8.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症”为典型表现。
直肠温度可超过41℃,甚至高达43℃。
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
病人可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木僵甚至昏迷。
9.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疾病的总称,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和病因复杂等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院前急救的任务:包括对平时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以及急救知识的普及等1.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5:1,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士与病床比为2.5~3:1,急诊患者与护士比例为10:1.急诊科应有固定的急诊医生,且不少于在岗医生的75%.急诊医生需3年工作经验.2.急救绿色通道范围: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批量患者检伤伤:检伤分类原则:①简单分类,快速治疗;②优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伤员;③没有存活希望的放弃治疗;④有感染征象的及时隔离;⑤动态评估START分类方法:即简单分类、快速救治.根据对伤病员的通气、循环和意识状态进行快速判断,将伤病员分为红色组(立即处理、1h内)、黄色组(延迟处理、2h内)、绿色组(轻伤)、黑色组(死亡).强调在每位伤病员身上评估和处置的时间不超过30秒.START分类流程:行走、呼吸、呼吸频率(30次/分为界)、脉搏、意识.P324检伤分类的标志:红色(危重伤、1h内)、黄色(中重伤、4~6h)、绿或蓝色(轻伤)、黑色(致命伤).1.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2.五级分类:Ⅰ级-危殆: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救治,颜色色.Ⅱ级-危急: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在15分钟内给予紧急处理,颜色为橙色Ⅲ级-紧急:病情有潜在加重的危险,但生命体征稳定,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颜色为黄色.Ⅳ级-次紧急:生命体征稳定,预计没有严重并发症,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颜色为绿色Ⅴ级-非紧急:轻症,预计病情不会加重.时间以不超过4小时.颜色为蓝色.3.分诊程序:分诊问诊,测量生命体征,分诊分流,分诊护理,分诊记录4.分诊注意事项:1先抢救后补手续2不一定经过分诊处才能进抢救室3保证分诊准确,合理利用资源4分诊错误,按首诊责任制处理5遇成批伤员报告上级第八章1.心搏骤停(S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2.引起心搏骤停的4种常见心律失常:室颤、无脉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停搏.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①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②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③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④面色苍白或发绀⑤瞳孔散大、固定.停搏4-6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冠心病是造成心搏骤停的最主要原因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有条件时可考虑除颤(D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求①按压速率至少每分钟100次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5cm,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③保证每次按压胸部回弹④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中断控制在10秒以内⑤避免过度通气有效胸外按压的指标①肢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②自主呼吸逐渐恢复③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可测出血压,收缩压60mmHg左右④面色转为红润⑤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⑥心电显示明显的RS波.开放气道的方法包括:仰头抬颈法,仰头举颏法,双手托颌法适用于疑有颈椎损伤者人工呼吸的频率:首次人工通气为2次,每次通气在1秒以上,吹气量一般不超过1200ml.自主循环存在时,10~12次/分,每5~6秒给予人工通气1次,婴儿和儿童12~20次/分.除颤:最有效的方法,除颤之后立即给予5个循环30:2的高质量cpr.双向波120j单向360j 临床死亡标准:①患者对任何刺激无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无循环特征,无脉搏,血压测不出④心肺复苏30分钟后心脏自主循环仍不恢复,心电图为一直线三个以上导联CPR标准用药:①室颤和无脉性室速: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或血管加压素40U静推,单次用药加用胺碘酮300mg静推,每3~5分钟重复150mg,或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每3~5分钟重复一次.第九章1.分类核查表中列出危及生命的条件包括:①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和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②头、颈、胸、腹或腹股沟部穿透伤③腕或踝以上创伤性断肢④连枷胸⑤两处或两处以上长骨骨折⑥3米以上高空坠落伤.创伤评分的指标:①院前评估:注重生理的评估②院内的评估:注重解剖和损伤类型的评分③ICU评分:综合生理、年龄及既往史健康史的评分4.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创伤.5.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6.联合伤:是指创伤造成膈肌破裂,既有胸部伤,又有腹部伤,又称胸腹联合伤.初级评估:A气道B呼吸C循坏D能力丧失E暴露F跟进G关怀措施H病史I检查多发性创伤的救治原则:1抢救与伤情评估同步进行2详细诊断与确定性治疗,须在抢救有一定成效后进行3排险后施救4先救命后治伤5先施救后转送6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救治程序:现场救治、转送、急诊科救治现场救护的原则: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伤口处理:1不要随意去除伤口内异物和血凝块2创面中外露的骨头禁止现场纳回3有骨折伤员进行临时固定4脑组织脱出,先在伤口周围加垫圈保护脑组织,禁止加压.第十章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程度与判断:说话方式、体位呼吸困难即刻护理与救治原则:原则:保持呼吸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平衡.①氧疗护理:高浓度给氧FiO2>50%,常用机械通气应用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②取舒适体位,建立静脉通路③接触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④心电监护⑤做好隔离措施急性胸痛疼痛评估:凡表现面色苍白、出汗、发绀、呼吸困难及生命体征异常的都处于危急状态主动脉夹层疼痛最严重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和ICT动脉造影是确诊方法,超声心动图能确定主动脉夹层内膜裂口ACS的疼痛性质:①心绞痛和心肌痛:呈压榨样痛伴有压迫窒息感②主动脉夹层:突发胸背部撕裂样剧痛③肺栓塞: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胸痛护理措施:安静卧床休息;双鼻道面罩吸氧,使血氧饱和度大于94%;连接心电监护仪器;描记12或18导联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做好处理并发症的准备;做辅助检查癫痫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控制发作次数,迅速终止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心肺功能支持,处理并发症护理:立即平卧于安全处,头偏向一侧,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压舌板或毛巾塞入患者上下臼齿之间;建立静脉通道;血气分析并上心电监护仪第十一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中暑原因暑热天气、湿度大、无风高温环境临床表现1.先兆中暑:大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脱离高温环境,短时间休息可恢复.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恶心、呕吐、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数小时可恢复.3.重度中暑热痉挛heatcramp多见于健康青壮年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或劳动,大量出汗,仅补充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肌肉痉挛热衰竭heatexhaustion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者出汗过多,失钠失水严重,补充不足,引起循环血量不足,有明显的脱水征热射病heatstroke核心体温大于41°中暑的现场救护1脱离高温环境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置于阴凉通风处,平卧位,解开或脱去外衣2补充液体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淡盐水、西瓜、绿豆汤等,服用仁丹、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散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等.3降温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直至体温低于38℃,扇子、电风扇、空调等物理降温4早期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经以上处理后均可恢复.医院内救护1降温:迅速降温是抢救重度中暑的关键1物理降温2药物降温3降温效果监测4对症及支持治疗5防治并发症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机制: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1.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可引起呼衰,可用阿托品对抗2.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心律失常.不可用阿托品辅助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性CHE测定,轻度70-50中度50-30重度30以下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2清楚尚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4应用特效解毒剂5对症治疗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2.维持基本生命体征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1.吸入性中毒应移离中毒现场,尽早吸氧2.接触性中毒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忌用热水3.食入性中毒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吸附剂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血液透析应对小分子毒物在12h内进行;血液灌流对水溶脂溶性有吸附作用;血浆置换蛋白结合率高,大分子物质洗胃适应症: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的所有服毒者.一般在服毒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超过6小时仍需洗胃.对昏迷、惊厥患者洗胃时应注意保护呼吸道,避免发生误吸.禁忌症:吞服强腐蚀性毒物.正在抽搐、大量呕血者.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史者.洗胃的注意事项1体位:头低左侧卧位2洗胃液:一般选择清水或生理盐水3每次灌洗量300~500ml,温度25~38℃4洗胃原则:先入后出、快进快出、出入基本平衡5洗胃至排出的液体澄清无味时可停止洗胃液选择:1保护剂:牛奶、蛋清腐蚀性毒物,保护胃粘膜2溶剂:石蜡油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3吸附剂:药用炭阿托品化的表现:口干、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心率增快;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5应用解毒剂的原则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药早期:洗胃时应用足量:阿托品化联合:复能剂与阿托品并用重复:根据胆碱酯酶活性或临床表现,持续给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空气消毒、人员管理、呼吸道管理、防止误吸、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第十八章常用急救技术口咽通气管OPA不可用于清醒或半清醒的患者,防止因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甚至喉痉挛,或使OPA移位而致气道梗阻.长度为口角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的原则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OPA不需要固定.鼻咽通气管NPA不可用于颅底骨折、脑积液耳漏者,鼻腔各种疾患,鼻腔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距离.置管成功后需要用胶布或系带妥善固定于鼻侧部,防止滑脱.气道异物清除术—Heimlich手法海姆立克异物阻塞呼吸道的判断:1意识清醒者,进食时,突然用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窒息痛苦样表情:手掐咽喉部“V”型手势,即Heimlich征象2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3昏迷患者在开放气道后,仍无法进行有效的通气者.4患者具有不能说话或呼吸,面色、口唇青紫,失去知觉等症象.除颤经典三部:选择能量、充电、放电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指压法:是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阻断血流流通,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中等较大及大范围静脉毛细血管出血.出血位置—压迫动脉:头顶部—颞浅动脉,颜面部—面动脉,头颈部—单侧颈总动脉,头后部—枕动脉,肩部、腋部—锁骨下动脉,上臂—腋动脉,前臂—肱动脉手部—尺、桡动脉,大腿—股动脉,小腿—腘动脉,足部—胫前、胫后动脉.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部位正确2压力适当3下加衬垫.4控制时间5定时放松6标记明显7做好松解准备.包扎的注意事项:1包扎伤口前先行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敷料2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3皮肤皱褶处与骨隆突处放衬垫4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包扎四肢时指趾外露5绷带固定时结应打在外侧面6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双手互相传递松解,亦可用剪刀剪开.固定的注意事项:1先止血再包扎后固定2疑有骨折按骨折处理3夹板长度、宽度适中.下肢骨折夹板长度必须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除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外,还要固定上下两关节4夹板与皮肤之间加衬垫5固定应松紧适度,肢体骨折固定时一定要将指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6固定后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第十九章机械通气主要参数Paco2、Pao2机械通气的目的1.改善通气功能,通过呼吸机正压通气2.改善换气功能,通过呼气末正压3.减少呼吸功耗,减少呼吸肌做功呼吸机类型:定压型、定时型、混合型、定容型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及其适用情况1控制通气CV: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的患者,如心搏呼吸骤停、严重脑外伤等情况2辅助通气AV:适用于呼吸中枢驱动正常的患者,如COPD急性发作、重症哮喘等4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用于长期带机患者的撤机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与调整1潮气量VT:避免平台压超过30-35cmH2O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整COPD、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较大潮气量.3吸气压力:成人15~20cmH2O,小儿12~15cmH2O4呼吸频率f:成人12~20次/分7吸呼比I:E:1:1.5~28触发灵敏度:压力触发常为-0.5~-1.5cmH2O,流速触发常为2~5L/min10呼气末正压PEEP:作用是使萎缩的肺泡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肺顺应性,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初设在5cmH2O,然后根据氧饱和度进行调整.PEEP禁忌症:严重循环功能衰竭;低血容量;肺气肿,肺大泡;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机械通气的并发症:1.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萎陷伤、生物伤措施:避免高潮气量和高平台压,吸气末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设定合适PEEP;出现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措施:①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②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深;③避免口咽部和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误吸;④规范使用呼吸机管道;⑤做好口腔护理;⑥尽早撤机撤机指征:1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2氧合指标:PaO2/FiO2>150~200mmHg,PEEP≤5~8cmH2O,FiO2≤40%~50%,pH≥7.25.3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着低血压.4有自主呼吸能力和较强的咳嗽能力撤机方法:1.直接撤机:适应症:原心肺功能好,支持时间短的患者.2.呼吸模式过渡:适应症:原心肺功能较差,支持时间较长的患者.3.间接撤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后机体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制成一定标准的、质量优良的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如创伤、感染、失血、过敏等)造成组织有效血流量减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氧中毒:在不适当的高压下吸氧或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造成人体组织和功能上的损害。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正常机体血浆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总量相等,均为151mmol/L,从而维持电荷平衡。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未经P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HCO3]的真实含量。
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PCO240mmHg和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将血浆或全血的pH滴定至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
凡pH>7.40,需加酸滴定,说明体内碱过多,称为碱剩余。
急性心力衰竭:由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性降低导致的组织灌流不足。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指原无肝病患者突然发生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或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并在起病的8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一种综合征。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过程中,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和障碍。
营养不良: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所引起的临床病理变化(大脑、心血管、肾脏、呼吸、胃肠道体温调节、免疫)菌群移位:长期的禁食造成肠粘膜萎缩、肠腔内活的细菌、毒素、一些惰性颗粒及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粘膜进入血液,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内脏)从而激发或加重一系列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经历了残酷战争、严重创伤、恐怖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精神障碍。
药物的残余效应:由于血内麻醉药浓度较高,或手术操作因故而中止进行,病人仍处于较深的麻醉,是麻醉手术后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
代谢性脑病:指由于麻醉手术后发生全身代谢性紊乱而导致CNS抑制。
术后急性肾衰竭:由于围手术期失血、感染、休克、溶血、中毒、严重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急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含氮分解产物潴留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并发症。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一种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对心功能障碍起辅助性治疗作用。
血液高渗状态的常见病因1、纯水丢失:肺失水600—800ml/d,高热时可2500ml/d2、水摄入不足:无水摄入的病人,少饮症(丘脑病变)3、低渗体液丢失:大量出汗,儿科年龄组病人的大量腹泻,肾功能异常或肾功能正常对异常刺激的反应(如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甲氧氟烷的麻醉的副作用)4、溶质过载:吞服大量钠盐,渗透性利尿剂,尿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昏迷病人、婴儿或强制高糖高盐饮食的病人静脉内高营养不当——高糖性高渗性昏迷血浆渗透浓度的计算(计算):血浆渗透浓度=2*([Na+]+[K+])+[BUN]+[血糖]正常值:280—320mmol/L高钾血症的治疗1、除去病因,立即停止钾的摄入;2、应用钙剂拮抗钾的生理作用;(5%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注)3、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4、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25%—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10U静滴)5、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透析等。
低钠血症的分类1、按血浆渗透浓度的改变和细胞外液容量的多少分类: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高渗性低钠血症2、根据细胞外液容量的多少分类: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性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容量正常性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性低钠血症休克按血流动力学和病因学的分类1、按血流动力学分类:低血容量性、心源性、血流分布性、阻塞性休克2、按病因分类: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休克休克的诊断标准1、有诱发休克的病因;2、意识异常;3、脉率>100次/分货不能触及4、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2min),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30ml/h或尿闭;5、收缩压<80mmHg;6、脉压<20mmHg7、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符合第一项和2,3,4中的两项以及5,6,7中的一项即可诊断为休克休克保证组织有效灌流的条件1、正常的心泵功能;2、足够数量及质量的体液容量;3、正常的血管舒缩功能;4、血液流变状态正常;5、微血管状态正常长期机械通气的并发症(论述)1、通气过度:有呼吸频率过快或潮气量太大引起,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2、低血压:机械通气为正压,PEEP和CPAP增加胸内压,静脉回流受阻继发心排出量降低3、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主要为气压伤,表现为间质水肿、气胸、纵隔气肿、气腹等4、呼吸道感染:病人抵抗力弱及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气管和支气管纤毛活动减退或消失5、氧中毒:吸氧浓度过高,主要导致肺部损害6、胃肠道并发症:胃肠道充气膨胀、胃肠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少尿:少尿和钠潴留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低温,枸橼酸中毒和低血钙,高血钾,微血栓和呼吸功能不全,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单核吞噬细胞障碍,蛋白变性,携氧功能障碍,感染、黄疸及输血后肝炎,血型交配困难血气分析诊断呼吸衰竭的指标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条件呼吸室内空气,排除心内分流或心排出量降低因素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1、呼吸道阻塞性病变:1)上呼吸道急性梗阻:急性病毒或细菌感染、炎症、水肿等2)急性下呼吸道梗阻: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哮喘等3)其他:异物阻塞、肿瘤、声带麻痹、气道痉挛等2、肺实质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或)肺间质的病变——重症肺炎、肺气肿等3、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DIC、肺动脉炎等4、胸廓胸膜及横膈病变:胸廓畸形、大量腹水、膈神经麻痹、大量胸腔积液等5、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脑血管病变、电击、重症肌无力等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减轻心脏负荷,包括前负荷和后负荷;3、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出量增加;4、维持心肌供氧与耗氧的平衡。
治疗措施: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2、高流量给氧;3、吗啡:3-5mg缓慢静脉注射或5-10mg皮下注射;4、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4小时后可重复1次;5、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以静脉滴注为主。
硝酸甘油、硝普钠或酚妥拉明;6、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推,2-4小时酌情重复;7、氨茶碱,机械辅助治疗左心衰竭的鉴别诊断非心源性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急性肺部感染、肺栓塞反复发作、肥胖症等右心衰竭的鉴别诊断心包疾患、肾疾患、肝硬化、周期性水肿、周围静脉疾患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简答)加强一般性支持治疗与护理和监护,去除病因,调节免疫治疗,防治并发症,抑制干细胞坏死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等。
针对“三高,三低,两水肿”的治疗方向,即对高血氮、高假性神经递质、高芳香氨基酸和低血糖、低血钾、低白蛋白血症以及脑水肿、肺水肿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MODS的诊断依据1、一般存在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集体遭受到严重打击,二是经治疗(包括复苏、生命支持和抗感染等)后出现“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与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及大手术后同时或序贯发生的MODS,但休克本身并不是MODS;3、高分解代谢且外源性营养不能阻止其自身消耗;4、高动力型循环,表现为高排低阻;5、病理学改变缺乏特异性,主要是广泛的炎性反应;6、一旦治愈可不遗留器官损伤的痕迹ALI与ARDS的关系(简答)ALI和ARDS并非一种特异性的疾病,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它们是严重损伤引起机体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失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重度ALI即为ARDS,所有的ARDS患者都有ALI,但并非所有的ALI患者都发展为ARDS。
急性肺损伤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对ARDS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MODS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预防:1、快速充分的复苏,提高血压与心功能,改善微循环,保证组织供血、供氧;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使用机械辅助通气,做好气道管理,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3、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病灶,控制严重脓毒血症,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SIRS和二重感染;4、维持胃肠功能;5、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抵抗力,维持机体的代谢功能;6、严密监测各主要器官的功能。
治疗:改善心血管功能、呼吸支持、肾衰竭防治、胃肠道保护、DIC防治、营养与代谢、免疫与控制感染、特异性治疗方法ALI和ARDS的诊断标准(简答、计算)1、有发病的高危因素;2、急性发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3、低氧血症:ALI时氧合指数PaO2/ FiO2《300mmHg;ARDS时PaO2/ FiO2《200mmHg;4、肺部X线检查双肺浸润阴影;5、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代谢支持的原则(选择,计算)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kcal/kg·d);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 kcal/kg·d)减少葡萄糖负荷,避免高血糖,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 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2—3kg/d,降低热氮比到100—150kcal:1gN肠内营养的优点和缺点(论述)优点:1、营养物质经肝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内,有利于合成内脏蛋白与代谢调节;2、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维持肠粘膜的屏障功能,有防止肠道菌群移位的作用;3、在同样能量和氮摄入条件下,采用EN营养支持的病人体重增加和氮保留均优于全静脉营养;4、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低,使用方便,易于临床管理,费用仅为全静脉营养的十分之一;5、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增加肠血流,保证营养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