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江苏专用):正确运用判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江苏专用):正确运用判断

课时2正确运用判断核心考点一正确运用简单判断1.判断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基本特征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

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类型①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②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提醒判断的划分依据是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

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3)种类(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要求错误举例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

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

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

这种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3)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小明与小华是同学反对称关系小明比小华大非对称关系小明信任小华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以北反传递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甲与丙之间是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甲与丙之间是非传递关系提醒使用关系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混淆关系的不同性质,把非对称关系当作对称关系,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

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纠正: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第一关:眼力———鉴宝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

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总分40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3篇)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3篇)

2024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模版一、教学目标旨在稳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强化知识结构;同时,通过加强综合训练,实施每周一次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考能力。

每周计划进行一次课程复习,复习内容涵盖五个部分:知识网络、考点解析、热点探讨、典型试题和单元过关。

二、情况分析当前学生群体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且在应用能力上存在不足。

因此,如何巩固基础,增强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是复习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总体策略第一阶段,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补充相关知识,巩固考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第二阶段,进一步加强综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四、具体策略1. 深入研究____年《高考试题评价报告》、____年《考试说明》以及____年至____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为高考复习提供重要指导,其由高考命题人员、高考评价人员和大中学教师共同制定,对下一年度的高考命题有一定导向性。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基准,也是高三复习工作的指导文件,需特别关注与上一年度的变化和新增内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确设定教学难度和目标。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难度的适宜性。

3. 扎实基础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简化复杂内容,关注学科主干知识和交叉渗透内容,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4. 精研学科解题策略。

系统研究各类题型的常规解法,精选关键解题方法供学生参考。

教师应亲自做题,以了解题目的难易度,有效归纳解题策略,提高讲评效果。

5. 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增强现实主义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时间规划1. 时间规划:____年至____月底2. 完成章节复习,按照章节体系系统复习知识点,并进行单元测试,巩固学生对考试重点的掌握。

3. 利用历年高考题,让学生熟悉高考的答题模式。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相关推荐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通用9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注高考,明确高考目标及要求,从整体上系统复习高中的政治所学内容,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复习模式。

二、工作重点:1、认真研究20xx年新高考省份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近三年高考试卷、新课程标准,把握高考知识考查范围、高考能力要求、总结高考特点、预测高考动态。

2、做好第一轮高考复习工作,力争考点知识的详细讲解与能力的训练(尤其是主干知识)、知识网络的构建一轮到位。

挖掘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与迁移,关注它们与现实生活、时政热点的联系。

并辅助以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力争每节课有练习,目标生的练习每两天详细批阅一次,以达到激活考点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课堂上精讲,留有时间让学生参与思考,做题训练。

3、在一轮复习备考过程中,关注政治学科高考应该具备的十项能力逐一对照与落实到位。

三、学情分析班上共36位学生,男生偏少,个别突出生不多。

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有孙洪洋,马强,母圣东,黄重。

,孙洪洋是班上高考上线的重点目标生。

但班上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后面有一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差,所以班上的学习氛围不是很浓。

四、复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使自己牢固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各项基本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狠抓基础第一轮复习要解决的是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量和初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近几年文综政治试题的发展趋向来看,高考考查的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许多试题甚至原封不动地出自教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十九课课时1走进经济全球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十九课课时1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二十九课经济全球化课标要求1.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3.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课时1走进经济全球化核心考点一认识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提醒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只是其主要表现,其他表现如科学技术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资本流动全球化等,不能认为只有三种表现形式。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提醒跨国公司一定是在本国设有母公司,在他国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跨国性企业。

如果一个公司只是对外销售产品,无论销售数额多大,都不能称为跨国公司。

1.经济全球化等同于世界经济一体化。

纠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并非指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错误的表述,区域经济可以实现一体化。

2.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纠正: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考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典例1“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

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

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科技的进步C.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D.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易错提醒: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高考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第三课 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第三课 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三课教案(教师)【教学目标】1. 识记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作用。

2. 理解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及履行的原因;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理解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3.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结合日常生活的事例,感受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及履行的原因。

政府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教学课时】 2-3课时(含试卷讲评)【基本知识】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我国政府怎样做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我国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求做到那些方面?。

5.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帮助呢?1我国政府的职能2. 认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四项内容3.对人民负责工作原则。

1. (2011·中山模拟)下列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B. )①国务院组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纲要》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江泽民文选》的通知④某省消费者协会要求宝洁公司给有质量问题的SK-Ⅱ消费者无条件退款A. ①②④B. ①②C. ②④D. ①②③④2. (2010 ·福建高考)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为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以下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B. )①2010年修订的《选举法》变城乡居民的“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②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③2010年我国政府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④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3、(2012重庆)29.2012年春节,北京市政府支出500余万元财政补贴,举办百部影片惠民活动,让很多因票价高昂而多年未进影院的市民享受了低价文化美餐。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和学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和学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和学案总第课时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复习目标:①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纸币的含义;外汇和汇率;②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知识。

2、复习重点和难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3、复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复习与教师点拨指导相结合、讲练结合。

4、复习时间:2课时(其中1课时用于复习教材基础知识,1课时用于讲解练习和作业)。

5、复习过程:第1课时基础知识复习一、核心考点解读(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是--------------和--------。

(注意: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并且必须用于交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商品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就不再是商品了)。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含义: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的商品;(3)本质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价值大小的职能;②原因: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有---------;③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中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②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的关系:商品交换包括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商品流通是指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在货币产生以后出现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离,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物物交换是指商品和商品直接相交换,它在货币产生前就出现了,买和卖必须同时进行,用公式表示:商品—商品;③特点: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的货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课时5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核心考点一归纳推理1.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2)种类: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前提某类认识对象中的每个对象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结论范围未超出前提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与前提的联系必然的或然的联系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提醒①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认为结论一定可靠,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②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后者结论比前者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2.归纳推理的方法(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3)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 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剩余法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1.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和特殊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江苏专用):辩证分合与质量互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江苏专用):辩证分合与质量互变

第三十七课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课标要求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2.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3.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课时1辩证分合与质量互变核心考点一把握辩证分合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形而上学思维如果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2)辩证思维的特征提醒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3)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

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提醒分析与综合是相互转化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这样相互转化、无限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由此构成了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运动。

1.我们只要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纠正: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分析是综合的先导,综合是分析的基础。

纠正: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3.分析与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纠正: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4.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纠正: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7篇)

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7篇)

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7篇)高三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篇1一、完成第一轮复习(一)、时间支配:开学-----__一模完成四个必修课(3月14日)《选修3》__一模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二)、详细要求及目标1、对老师的要求:第一、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作为备考依根。

其次、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学问的复习。

关心同学把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建学科学问体系。

各个概念、原理观点、基础学问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把基础学问、主干学问、结构学问溶会贯穿。

(复习思路:整体框架---单元----章节----学问点) 第三、在教学中要把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生活常识、国家及国际组织常识相互渗透,拓宽同学的思维空间。

第四、注意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力量、阅读力量、提取有效信息、应变力量、创新力量。

第五、提高训练效果,抓好三个键环节:练前抓选题、练中抓细节、练后抓反思。

第六、加强备课组的团结与合作,通过集体备课(每周五第2节课)、统一评卷、集中争论、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备考效率。

第七、学问点、章节、单元、综合力量过关(周考:单元为主兼顾综合)(另出卷支配:由备课组老师分工负责)第八、仔细上好公开课。

第九、乐观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教改、说课竞赛,并争取较好的`成果。

第十、做好同学的分层辅导工作(按学校支配的要求) 2、对同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每天(晚读)都要阅读教材,熟读教材,做好“预习、复习、练习、巩固”四个环节。

其次、课前五分钟朗读本节课所讲内容,狠抓“核心记忆部份”并落实检查。

第三、做好笔记,并加以分析、整理(课本理论的有序整合、课本概念的集中整理、难记易忘的重点段落的集中整理、热点素材的整理归类、解题方法与心得体会的归纳) 第四、关注时政,能够运用考点学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第五、注意基础题、主观题的训练。

(完成老师指定的习题)第六、用好复习资料,立足学校发的资料,把它们用好用透。

3、目标:每次考试都有所提高。

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5篇

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5篇

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202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11、文化的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教学分析】1.文本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之绿色发展。

出于二轮复习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运用,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复习相关知识。

2.学情分析:经历了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对高中政治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依旧存在基础不够扎实、重点知识理解不到位、运用存在障碍的问题。

因此本课在夯实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强化运用,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二轮复习中一课有一得。

【教学目标】1、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2、熟知时政材料,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即学即练,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翻页笔、红笔、多媒体、粉笔、U盘。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导入1. 直入式导入:近年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环境问题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2分钟)2. 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二、复习课讲授环节一:“绿色发展”解读(25分钟)1.简单介绍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的含义: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

2.PPT和学案上出示六则材料,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内容以提高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材料二: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历年高考政治第一政治第一轮复习学案

历年高考政治第一政治第一轮复习学案

. . 。

.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学案——《经济常识》第四单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一、本单元考点1、了解市场主体的含义;2、了解企业的含义及作用;3、了解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含义;4、了解股票的含义;5、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6、理解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7、理解经济效益的含义;8、分析说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正确方法和途径;9、了解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的含义;10、理解企业兼并的意义;11、理解实行企业破产制度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三、知识点分析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1.市场主体:。

包括:。

其中,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企业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首先:(2)、作用其次;第三:总之:股份有限公司3.企业的分类:企业企业法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意区别几对概念:◆区别:法人与自然人、法人代表◆区别: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区别:法人..企业(又叫企业法人)与非法人...企业◆区别:企业法人(又叫法人企业)中有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1、公司的含义:。

其基本特征是:2、我国的两种法定公司形式、。

比较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同点1、资本划分为2、发行筹集资本,资本必须是3、股东人数有最低限制,没有最高限制4、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5、设立程序比较复杂6、适应于型企业1、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2、出资不一定是货币,还可以为等3、股东人数限制为个4、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至50万元5、设立程序简单6、适应于企业相同点1、是依法设立的2、股东均负责任3、公司均以其对债务承担责任4、公司组织机构均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5、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4、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经理负责制”见课本P83)(最高机构)(股东大会的)(负责公司的)(进行监督)监事或监事会5、股票、股东、股票的票面金额、股票价格①股票:是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与学案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与学案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与学案目录CONTENCT •高考政治复习目标与策略•政治学科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解析与拓展•高考真题演练与解题技巧•时政热点分析与备考建议•学生自主学习与能力提升01高考政治复习目标与策略掌握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实践、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论述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1020304系统复习重点突破多练多记关注时事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记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复习和突破。

按照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

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最新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010203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每周、每月的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合理分配时间,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

根据复习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复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复习计划与时间安排02政治学科基础知识梳理商品与货币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与税收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职能,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掌握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了解国家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形式,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作用。

公民的政治参与了解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方式和途径,理解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优越性,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实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教学案--辩证法6:内因和外因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哲学教学案--辩证法6:内因和外因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事物发展的原因江苏省滨海中学一.考点1.内因和外因2.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二.知识梳理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是指事物的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3)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事物的发展是和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③外因通过起作用。

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

[点拨](1)要明确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而内因是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

(2)外因的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

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相结合的观点。

(1)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

因为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2)对外因要作一分为二地分析。

因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3)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点拨]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三.重难点解读1.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区别。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包括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矛盾,即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内部矛盾,即事物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如果将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成是源泉,就会混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2.全面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地位和作用。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即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原因,是发展的基础、源泉。

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条件是指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影响、制约作用的各种外部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必修4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必修4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标要求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产生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认识世界)哲学的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联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二者都来自生活实践,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2)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归纳提升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归纳提升哲学与实践、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课时2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核心考点一保障各类物权1.财产权含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意义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他物权提醒物包括不动产与动产。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2.所有权含义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分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保护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取得方式不动产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动产①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②价值较大的动产,如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所有权的共有关系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

如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3.他物权: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

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区分用益物权的类型归纳提升4.所有权、他物权的异同分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权、质权联系三者都属于物权范畴,都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物进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权利1.国家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的私有财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教案(部编版浙江专用):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课时4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核心考点一权利保障于法有据1.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1)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归纳提升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日期①诉讼时效的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②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20年为除斥期间,不能中止、中断)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③有特殊情况(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④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⑤诉讼时效因起诉、一方提出请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过错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因果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提醒侵权责任不同于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民事合同的责任,侵权责任是行为人因其行为致使他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责任。

3.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内涵举例过错推定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能证明清白就是你的错。

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等无过错侵权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论如何全都怪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考点导航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4.金属货币与纸币5.结算与信用工具6.外汇与汇率7.货币与财富二、知识网络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注意】(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

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

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第一,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第二,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

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的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

(3)货币的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

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

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注意】理解价值尺度职能,建议紧扣“衡量”、“表现”、“执行”。

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纸币①纸币的产生与演变。

货币出现以后,推动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而后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与面额价值的铸币;后来有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即: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②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优点有: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③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注意】(1)纸币的发行量客观上是有一定的规定。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2)共性:它们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实质与原因);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与经济秩序(危害与影响);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对策)。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经济往来中常用的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收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注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发行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龙卡。

6.外汇与汇率(1)外汇①外汇的含义及其特征。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既可用于国际支付,还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

②外汇与外币。

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它外汇资金等内容;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汇率①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

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我国采用100单位的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这种直接标价法形成人民币外汇牌价。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供给与需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对于货币政策的干预、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与升值的变动。

汇率变动的影响,包括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2)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

(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

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3)外汇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的结算。

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

我国的本币就是人民币。

(4)下面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于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一方面,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劳务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本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5)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是从国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归纳。

7.货币与财富(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2)货币,俗称金钱。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3)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的金钱观。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四、典例解析【例1】(09安徽文综)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 364元B. 400元C. 520元D. 776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的理解,考生要明确题中前面所提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后面甲生产者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这样考生就可以调动运用教材的知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可以计算出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而今年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增加了1倍,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今年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应该是200*2=4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