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导学案(第二课时)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

1.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 提问学困 长200千米,宽40千米。 生回答计 算公式 那么这条公路占地多少 公顷?
1.课件出示习题
1.齐读题 2.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 800米,每公顷收稻谷8 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 多少吨?
2.引领点拨,小组 2.分组合作完成 合作完成 3.交流汇报 3. 检查完成情况 4.评价 五、巩固提升 当堂达标 1.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完成情况 3.评价 2.个别板演 3.集体订正
七、课外作业 完成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课件出示复习检 1.完成复习检测题 测 2.检查完情况 二、目标导航 1.揭示课题, (板书:公顷和平 3. 齐 读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目 方千米解决问题) 标,明确学习任务。 2. 出示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 三、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2.集体读题,自主 探究完成。 3.教师点拨引领 4.交流反馈 四、拓展延伸 1.齐读例题 2.独立思考完成 3.交流汇报,自评。 2.集体订正,并进行总结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周 长是1200米,这个果园 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合多少公顷?
重点巡视 指导学困 生完成
2.修一条长25千米,宽4 千米的高速公路,这条 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平方 千米?合多少公顷?
六、畅谈收获 说说自己的收获。 今天 同学 们都 学到 了哪 些知 识? 这些 知识 对你 有什么帮助?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
学校 北沟中小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预设 第2课时 执教 时间 审核人 李彩娟 2015.9.23
学习内容 p35 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问题(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的能力。 重难点突 破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法指导 教学资源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 导 案 一、复习检测 学 案 习 预 设 问题预设 个别化教 学 指明学困 生回答 课件 、 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P34——P37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四、教学安排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P34——P35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四.教学模式;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五、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

(1)师随手拿起一个卡片,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45()。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3)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

师:刚才同学们都讲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单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回忆说一说。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培训资料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培训资料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学会了这些面积之间的进率和换算。

在此基础上,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实际感受推想公顷和平方千米有多大,并独立探索出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比较形象饿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课时计划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课题认识公顷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课件预习案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作业个性添加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公顷)活动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基础知识,他们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计算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校园、公园等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场景的面积大小。

然后提问:“我们通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这些场景的面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2020年秋)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人教版,2020年秋)
如果我们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5.尝试单位换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直接除以10000;反之,把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直接乘10000。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
认识公顷
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第1课时
审核人
学习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上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体验l公顷的实际大小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过程,体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说出学校的占地面积,学生可能用到“平方米”“平方分米”等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质疑探究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l公顷。
2.算一算l公顷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草稿纸上算一算,边长是l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重点难点
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体会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
环节
学 案
导 案




教师: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学习,对学校应该十分熟悉了。那现在老师想要问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学校占地面积有多大,你是怎么估计的?
教师:很多同学在回答面积问题的时候都用到“平方米”,但描述我们的学校,甚至是比学校更大的地方, “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是不够的,所以老师今天就来介绍一个新的、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学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两个面积单位,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他们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和应用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体验这两个单位的大小,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学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学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际物体,如操场、公园等,用来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图片和实例。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的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操场、公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大小,激发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并通过课件展示它们的大小和换算关系。

《公顷、平方千米》导学案

《公顷、平方千米》导学案

眉县首善镇东关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
《公顷、平方千米》导学案
班级日期月日
学习目标1.联系实际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是多大,知道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在测量()、()等的面积时,常用平方厘米作单位。

(3)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测量()、()等的面积时,常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4)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在测量()、()等的面积时,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二.合作探究并展示交流:
活动一:
(1)边长()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2)28个身高1.4米的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1公顷有()个这样的正方形。

(3)1公顷=()平方米。

7公顷=()平方米
(4)1平方千米=()公顷 4平方千米=()公顷
活动二:
回忆:1平方米的大小,想一想:边长是()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小组说一说:多大的土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三、课堂检测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2课时(教案)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2课时(教案)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2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2. 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3. 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面积计算的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

2. 讲授:(1) 公顷的定义:1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

(2) 平方千米的定义:1平方千米等于1百万平方米。

(3) 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3. 演示:(1) 以学校的操场为例,计算其面积,并换算成公顷和平方千米。

(2) 以城市公园为例,计算其面积,并换算成公顷和平方千米。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场景下的面积,并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第二课时: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2. 讲授:(1) 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房屋面积、农田面积等。

(2) 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 演示:(1) 以教室为例,测量其长和宽,计算面积。

(2) 以农田为例,测量其长和宽,计算面积。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面积。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定义及换算关系的掌握情况。

3.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修订]2014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修订]2014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备课时间:任课教师:
课时教案
出示“试一试”
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4、完成“做一做”。

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

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3题。

4、指导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把学生带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这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分小组合作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再推算出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2.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2. 解决关于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2. 解决关于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讲解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的概念。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2)讲解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换算方法。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的换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3. 实例讲解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和公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的概念,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关于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的概念”。

详细补充和说明:1. 概念引入:在讲解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辅助工具,如面积模型或图表,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1平方千米的区域,并将其划分为100个相等的小块,每块代表1公顷。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两个面积单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举例:描述一个城市公园的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或公顷更为合适。
2.教学难点
(1)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对大面积空间的认识不足,难以形象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举例:1公顷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个足球场的大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公顷与平方米、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换算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公顷和平方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测量教室的面积,并换算成公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公顷的大小。

【RJ】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

【RJ】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
1.回顾公顷的相关知识。
2.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填一填。
90公顷=( )平方米
990000平方米=( )公顷
答案:90000099
2.填一填。
5平方千米=( )平方米
800公顷=( )平方千米
6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20平方千米=( )公顷
答案:500000086
20xx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掌握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换算。
学习重点
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5分钟)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公顷,同学们还记得1公顷有多大吗?
2.生活中有些土地的面积非常大,用公顷计量很麻烦,我们还可以用更大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板书课题)
【RJ】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
课题
认识平方千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让学生通过对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和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的认识,了解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交流探索,发现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及公顷的大小关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2.出示第35页“天3.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2 公顷和平方千米(2)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2 公顷和平方千米(2)导学案

2.2第二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练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练习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2、板书二、【自主探究】1、练习此题为长度单位和常用面积单位的混合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间交流结果。

2、练习这几题都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做题时要联系实际分析思考,从而做出解答。

(2)集体讲评,并把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练习此题以是非判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结果交流,其中第4小题的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可以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4、练习(1)提醒学生先想象,再解答。

(2)对空间观念发展较差的学生,教师加以引导,可借助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进行解答。

5、课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从而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资料,读一读。

三、【展示互动完善提升】1、小组合作交流阶段我不能自主解决的有(),我在小组讨论中有了新的感悟,还想像全班提出以下问题()。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如有疑难教师点拨。

四、【练习设计】1、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60公顷=()平方米50平方米=()公顷4平方米=()公顷12平方米9平方分米=()平方米150公顷=()平方米3.2公顷=()平方米7.5平方米=()平方分米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

4、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5、一块占地4公顷的平行四边形草地,它的底是25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6、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4公顷,它的底是10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五、【全课总结归纳提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对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单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将公顷和平方千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场景,如公园、操场、农田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各自的面积单位。

然后引入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

2.呈现(10分钟)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计算练习,如将一个公园的面积从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或将一个农田的面积从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估算家庭院落的面积等。

可以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结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设计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探究活动,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1.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在活动中探究与感受数学知识。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会相信教师传授的,但他们会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这就是一种“体验”。

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操场上亲自站一站、看一看、估一估、测一测、围一围、想一想等活动,实际感受、体验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贴近现实生活。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进步与发展,真正体现出学习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资料、卷尺学具准备:卷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3分钟)1.学校在操场召开全校运动会,你们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有多大吗?2.引导学生了解计量土地的面积要用到更大的单位。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学生思考,然后大胆猜测。

2.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知道“公顷”是计量较大土地面积的单位,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1.说一说。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二、实践活动,明确概念。

(15分钟)1.组织学生到操场实际测量,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2.巡视指导及时调整学生活动中的误差。

3.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正方形的大小,估一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米导学案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米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公顷和平方米导学案
平寨乡中心完小“633”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课题:公顷第一课时
班级四(1)制作人:徐加凡修改人:王宁虎教导处批阅:
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在
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平寨乡中心完小“633”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课题:平方米第二课时
班级四(1)制作人:徐加凡修改人:王宁虎教导处批阅:学习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学习难点: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导学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就是在三年级下卷的面积及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基础上进一步稳固面积重新认识,健全面积单位体系,协助学生创建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为学生化解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积极支持。

自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和推理等活动,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控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够展开直观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折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空间观念及初步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控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够展开直观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折算。

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第1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1认识公顷学习目标:1、晓得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可以展开直观的单位折算。

2、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新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导学过程一、预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能够估算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存有多小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最合适?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

(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公顷)(二)自主探究。

1、自学基准1,重新认识1公顷的含义2、什么样的面积是1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3、1公顷=()平方米,怎样理解他们之间的进率?二、互学。

1、小组交流。

由小组长精心安排组内成员展开对学、帮学,组内交流,相互评价、补足、更正,针对独立自主自学中找到的困惑点,小组讨论交流,解惑答疑,构成统一意见。

二年级语文量词填空之令狐文艳创作

二年级语文量词填空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量词填空:令狐文艳一(颗)草莓一(位)同学一(只)蝴蝶一(位)老乡一(篇)文章一(所)小学一(块)黑板一(辆)马车一(道)数学题一(只)天鹅一(件)事情一(把)神斧一(声)巨响一(道)血痕一(只)老虎一(条)帆船一(阵)旋风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个)口袋一(头)毛驴一(株)紫丁香一(根)棒一(口)气一(颗)心一(条)山沟一(根)绳一(棵)梨树一(柄)大伞一(片)绿叶一(条)小鱼一(只)蝈蝈一(把)手枪一(位)科学家一(块)石头一(匹)白马一(片)朝霞一(片)茶树一(片)农田一(身)武艺一(群)鱼儿一(片)海洋一(对)翅膀一(个个)水泡一(根)白发一(道道)血痕一(个)哨所一(架)飞机一(艘)潜艇一(枚)导弹一(挺)机枪一(支)步枪一(头)大象一(声)祝福一(件)衬衫一(条)裤子一(间)教室一(扇)窗户一(条)裙子一(个)神话一(面)镜子一(个)村庄一(个)小岛一(个)鸟窝一(种)颜色一(棵)梨树一(只)乌鸦一(次)比赛二年级的近义词与反义词表近义词躲----藏遮------掩脱掉-----卸下枯----干追------赶宿----住美丽-----漂亮自豪-----骄傲健壮-----强壮呼唤---叫唤慢慢-----缓缓、徐徐同伴-----伙伴弯-----曲高兴-----开心明亮-----光明、光亮足迹-----脚印寻找-----寻觅迷路-----迷途景色-----景象芬芳-----香气赶紧-----赶快不解-----迷惑应该-----应当舒适-----舒服照顾-----照料挑选-----选择茂盛-----茂密清晰-----清楚展现-----展示流动-----流淌犹如-----好像欢乐-----快乐祝福-----祝愿有名-----出名特别-----非常雄伟-----雄壮容易-----轻易闪烁-----闪耀川流不息---络绎不绝装扮-----打扮连接----联结奇怪-----奇异生气-----气愤哄骗-----欺骗知道-----明白研究-----钻研立即-----立刻采用-----采纳洁白-----雪白忽然-----突然方便-----便利好像-----似乎望-----看鸣-----叫泊-----停清新-----新鲜指点-----指示著名----有名一动不动----纹丝不动辨别----分辨慌张----慌乱观赏-----欣赏指教-----指点光滑-----猾溜飞快-----快速惭愧-----羞愧力气-----力量聪明-----聪慧喜欢-----喜爱常常-----经常惊讶-----惊异、惊奇仔细-----认真满意---满足谈天-----聊天往常-----以往办法-----方法孤单-----孤独巴望-----盼望焦急-----着急讥笑-----嘲笑斥责-----训斥讨厌-----厌恶清楚-----明白刻苦-----努力旅游-----旅行夸奖-----夸赞灭绝-----灭亡足够-----充足流行-----盛行反义词慢----快枯----荣甜----苦长----短动----静瘦---胖远----近稠----稀沉----浮升----降厚----薄疏---密脱掉----穿上仔细----粗心、马虎害羞----大方浓密---稀疏沉睡-----苏醒美丽-----丑陋漆黑-----明亮保护----破坏明亮-----黑暗冷冷清清-----热热闹闹弯----直温暖---寒冷出现-----消失回答-----提问弱小-----强大无力----有力勇敢-----怯懦糊涂-----明白、聪明难过---高兴有趣----无趣清晰-----模糊茂盛、茂密-----稀疏展现----隐藏热情----冷淡欢乐-----痛苦开心-----难过高大-----矮小繁华----衰败奇怪-----平常高兴-----难过容易-----困难整齐-----零乱方便-----麻烦开始-----结束洁白-----乌黑称赞-----贬低清新-----污浊慌张-----冷静表扬-----批评光滑-----粗糙真诚-----虚伪轻松-----沉重特别-----平凡喜欢-----讨厌漂亮-----丑陋富裕-----贫穷满意-----遗憾常常-----偶尔欺负-----保护筋疲力尽----精力充沛刻苦-----懒惰夸奖---批评聪明-----愚蠢暖烘烘-----冷冰冰枯萎----茂盛下降---上升减少-----增多多音字组词1、都:① dōu(都是)② dū (首都) 26、处:① chù(到处)② chǔ (处方)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27、朝:① cháo(朝向) ② zhāo(朝阳)3、降:①jiànɡ(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28、中:① zhōnɡ(中间) ② zhònɡ(打中)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èi(背景) 29、重:① zhònɡ(重要) ② chónɡ(重做)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30、奔:① bēn (奔跑) ② bèn (投奔)6、长:① zhǎnɡ(长大) ② chánɡ (长31、空:① kōnɡ(天空) ② kònɡ(空白) 江)7、乐:① lè (快乐) ② yuè (音乐) 32、觉:① jiào(睡觉) ② jué (自觉)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曲子) 33、倒:① dǎo(倒下) ② dào(倒水)9、相:① xiānɡ(相信) ② xiànɡ(相片) 34、喷:① pèn (香喷喷) ② pēn (喷火)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难民) 35、分:① fēn (分开) ② fèn (水分)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36、没:① méi(没有) ② mò (埋没)12、种:① zhònɡ(种田) ② zhǒnɡ(种37、卷:① juàn(卷子) ② Juǎn(卷尺) 子)13、发:① fā (发现) ② fà (头发) 38、禁:① jìn (禁止) ② jīn (不禁)14、转:① zhuàn(转动) ② zhuǎn(转39、弹:① tán (弹琴) ② dàn (子弹) 身)15、干:①ɡān (干净) ②ɡàn(干活)40、模:① mó (模型) ② mú (模样)16、教:① jiāo(教书) ② jiào(教学) 41、了:① le (走了) ② liǎo (了解)17、漂:① piào(漂亮) ② piāo(漂42、着:① zhe (看着) ② zháo(着火) 流)18、扎:① zā(一扎)② zhā(扎43、只:① zhǐ(只要)② zhī(一只小鸟) 花)19、当:① 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44、结:① jiē(结巴)② jié(结束)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45、曾:① céng(曾经)② zēng(姓曾)记)21、角:① jiǎo(角落) ② jué (主角) 46、应:① yīng(应该)② yìng(报应)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47、间:① jiān(中间)②jiàn(黑白相间)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好学) 48、撒:① sā(撒娇)② sǎ(撒下)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49、藏:① zàng(宝藏)② cáng(捉迷藏)25、行:① xínɡ(行动) ② hánɡ(一行) 50、称:① chēng(称呼)② chèng(称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山小学四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老师:周立斌授课时间:月日
督查人:__________
③某苗圃的面积是8公顷。

它的长是4000米宽是()米。

A 20
B 2
C 2000
④学校操场长200米宽100米面积是()。

A 200公顷
B 2平方千米
C 20000平方米
⑤如果1平方米能摆放9盆花1公顷能摆放()盆花1
平方千米能摆()盆花。

一、验评导学:
12公顷=平方米 80000公顷=平方千米
500 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2、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40()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北京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约是273()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3、在里填上“>”“<”或“=”
5公顷○ 1平方千米 401公顷○ 400平方千米
6公顷○ 600平方米 2平方千米○ 2000公顷
4、选择题:
①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33()。

A 公顷
B 平方千米
C 平方米
②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A 10000
B 100
C 1000000
A 900 0000
B 900
C 90000
三、展示交流: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周长是1200米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树林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

如果每公顷平均收玉米10吨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多少吨?
5、有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菜地如果它的边各延长100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四、达标测评:
P36第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