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培训资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题八 触摸屏的使用PPT课件
(4)电动机停止。触摸用户画面1中〖停止〗按钮,变频器无运转信 号,电动机停止。
(5)电动机正转点动。触摸用户画面1中〖正转点动〗按钮,变频器 获正转信号,电动机正转点动运行。
(6)电动机反转点动。触摸用户画面1中〖反转点动〗按钮,变频器 获反转信号,电动机反转点动运行。
(7)紧急停车。在运行状态下,按下【紧急停止】按钮SB,电动机 停止。显示故障画面7,排除紧急情况后,触摸故障画面〖返回操作〗按 钮,返回操作画面1。
第57页/共64页
四、PLC程序
2. 设置故障控制字与显示故障画面
第58页/共64页3.来自数模转换四、PLC程序
第59页/共64页
4. 输出控制
四、PLC程序
第60页/共64页
五、变频器参数修改
变频器型号为FR-E540,参数修改操作步骤如下。
(1)恢复变频器出厂设定值。有关出厂设定值如下: 参数【1 = 120】,上限频率为120Hz; 参数【2 = 0】,下限频率为0Hz; 参数【3 = 50】,基准频率为50Hz; 参数【7 = 5】,启动加速时间为5s; 参数【8 = 5】,停止减速时间为5s; 参数【38 = 50】,5V(10V)输入时频率为50Hz; 参数【73 = 0】,选择5V的输入电压; 参数【78 = 0】,正转、反转均可; 参数【79 = 0】,外部操作模式,【EXT】灯亮。
3. 编辑触摸屏用户画面3~7
第54页/共64页
三、触摸屏显示画面与关联部件
3. 编辑触摸屏用户画面3~7
第55页/共64页
四、PLC程序
PLC步进指令程序如图8.52~图8.55所示,程序由初始状态继电器 S0~S2构成,各状态继电器主要功能见表8.9。
第56页/共64页
(5)电动机正转点动。触摸用户画面1中〖正转点动〗按钮,变频器 获正转信号,电动机正转点动运行。
(6)电动机反转点动。触摸用户画面1中〖反转点动〗按钮,变频器 获反转信号,电动机反转点动运行。
(7)紧急停车。在运行状态下,按下【紧急停止】按钮SB,电动机 停止。显示故障画面7,排除紧急情况后,触摸故障画面〖返回操作〗按 钮,返回操作画面1。
第57页/共64页
四、PLC程序
2. 设置故障控制字与显示故障画面
第58页/共64页3.来自数模转换四、PLC程序
第59页/共64页
4. 输出控制
四、PLC程序
第60页/共64页
五、变频器参数修改
变频器型号为FR-E540,参数修改操作步骤如下。
(1)恢复变频器出厂设定值。有关出厂设定值如下: 参数【1 = 120】,上限频率为120Hz; 参数【2 = 0】,下限频率为0Hz; 参数【3 = 50】,基准频率为50Hz; 参数【7 = 5】,启动加速时间为5s; 参数【8 = 5】,停止减速时间为5s; 参数【38 = 50】,5V(10V)输入时频率为50Hz; 参数【73 = 0】,选择5V的输入电压; 参数【78 = 0】,正转、反转均可; 参数【79 = 0】,外部操作模式,【EXT】灯亮。
3. 编辑触摸屏用户画面3~7
第54页/共64页
三、触摸屏显示画面与关联部件
3. 编辑触摸屏用户画面3~7
第55页/共64页
四、PLC程序
PLC步进指令程序如图8.52~图8.55所示,程序由初始状态继电器 S0~S2构成,各状态继电器主要功能见表8.9。
第56页/共64页
《触摸屏培训资料》课件
操作步骤:打开语 音识别软件,选择 语言,开始说话, 等待识别结果
注意事项:保持环 境安静,避免背景 噪音干扰识别效果
01
触摸屏软件应用
操作系统
触摸屏软件应用 需要操作系统的 支持
常见的操作系统 包括Windows、 Android、iOS 等
操作系统为触摸 屏软件应用提供 了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的功能 包括资源管理、 任务调度、用户 界面等
估
屏幕尺寸
屏幕尺寸:4.3英寸 屏幕分辨率:1280x720 屏幕材质:IPS
屏幕亮度:450cd/m² 屏幕对比度:1000:1 屏幕色域:NTSC 72%
01
触摸屏操作方式
单点触控
操作方式:通过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摸屏上点击 功能:选择、拖动、缩放等 应用场景: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电脑等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按压,以免损坏触摸屏
软件优化与升级
软件优化:提高 软件运行效率, 减少资源占用
升级目的:增加 新功能,修复已 知问题源自升级方式:自动 升级、手动升级
升级注意事项: 备份数据,避免 数据丢失
01
触摸屏硬件设备
触控面板
触控面板是触摸屏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用户的触摸信号 触控面板的种类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等 触控面板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速度、精度、耐用性等 触控面板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触摸屏由触摸感应器和触摸 控制器组成
触摸控制器负责处理触摸信 号,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主
机
主机根据触摸控制器的处理 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触摸屏的应用领域
智能手机:触摸屏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平板电脑:触摸屏是平板电脑的主要输入方式
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采用触摸屏设计
触摸屏培训讲义ppt课件
MoAlMo镀膜 MoAlMo图案 双面SiO2镀膜
POC图案 双面保护膜
单面结构
ITO桥式结构
ITO-1镀膜
ITO-1图案
POC-1图案
ITO-2镀膜 ITO-2图案 MoAlMo镀膜
MoAlMo图案
或
SiO2-1镀膜
POC-2图案
背面ITO-3镀膜
SiO精2-2品镀课膜件
金属桥式结构
ITO-1镀膜
訊號的干擾 (三) 也不會有液晶電容的雜訊,液晶電容的
ITO電極在下玻璃,Vcom(Tx)在上玻璃 (四) 觸控的靈敏度會降到更低,更找不到可
用的觸控IC (五) 所以成功的關鍵在 ”觸控IC”
精品课件
43
三星的In cell 技术
精品课件
44
结束语
触摸产业我们目前尚处于产业链低端, 多数原创技术掌握在国外手里,希望大 家共同努力,真正致力于研发,缩小和 国外的差距。
精品课件
40
苹果的In cell 技术
精品课件
41
三星的In cell 技术
(一) 使用 color filter層上的 黑色陣列,圖案化後當 做Rx使用
(二) 使用V com層分為條狀作為Tx
(三) LCD面板設計變動少,量產容易
(四) 由於Tx與Rx距離太近,約10微米(um) ,偵測 的靈敏度面臨嚴苛的挑戰
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 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 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 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触摸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精品课件
4
触摸屏主要特征
透明
绝对坐标
与相对定位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一次到位的直观性
POC图案 双面保护膜
单面结构
ITO桥式结构
ITO-1镀膜
ITO-1图案
POC-1图案
ITO-2镀膜 ITO-2图案 MoAlMo镀膜
MoAlMo图案
或
SiO2-1镀膜
POC-2图案
背面ITO-3镀膜
SiO精2-2品镀课膜件
金属桥式结构
ITO-1镀膜
訊號的干擾 (三) 也不會有液晶電容的雜訊,液晶電容的
ITO電極在下玻璃,Vcom(Tx)在上玻璃 (四) 觸控的靈敏度會降到更低,更找不到可
用的觸控IC (五) 所以成功的關鍵在 ”觸控IC”
精品课件
43
三星的In cell 技术
精品课件
44
结束语
触摸产业我们目前尚处于产业链低端, 多数原创技术掌握在国外手里,希望大 家共同努力,真正致力于研发,缩小和 国外的差距。
精品课件
40
苹果的In cell 技术
精品课件
41
三星的In cell 技术
(一) 使用 color filter層上的 黑色陣列,圖案化後當 做Rx使用
(二) 使用V com層分為條狀作為Tx
(三) LCD面板設計變動少,量產容易
(四) 由於Tx與Rx距離太近,約10微米(um) ,偵測 的靈敏度面臨嚴苛的挑戰
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 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 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 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触摸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精品课件
4
触摸屏主要特征
透明
绝对坐标
与相对定位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一次到位的直观性
触摸屏原理ppt课件
12
三、触摸屏的原理
• 表面声波触摸屏解决了以往触摸屏的各种缺陷,清晰不 容易被损坏,适于各种场合,缺点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 滴和尘土会使触摸屏变的迟钝,甚至不工作。
13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红外线式触摸屏 红外扫描触摸屏,由装在触摸 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 测元件构成,采用红外线发射和 阻断原理,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 外线探测网,任何触摸物体可改 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 操作。
9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电容技术触摸屏 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 低电压交流电场。感应方式为电压连接到玻璃层的四个 角,通过电极将电压散布在玻璃层,并建立一无变化的 电压电场。当用户触摸到玻璃表面屏幕时,由于人体电 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 出的电流从玻璃层的四个角汇集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 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 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10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电容屏反光严重, 而且,电容技术 的四层复合触摸 屏对各波长光的 透光率不均匀, 存在色彩失真的 问题,由于光线 在各层间的反射, 还造成图像字符 的模糊。
11
三、触摸屏的原理
• 表面声波触摸屏 表面声波是一种沿介质表面 传播的机械波。表面声波触 摸屏采用表面声波传输与接 收的技术,实现触摸的准确 定位。该种触摸屏由触摸屏、 声波发生器、反射器和声波 接受器组成,其中声波发生 器能发送一种高频声波跨越 屏幕表面,当手指触及屏幕 时,触点上的声波即被阻止, 由此确定坐标位置。
5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退出历史舞台) • 电阻技术触摸屏 • 电容技术触摸屏 • 红外线技术触摸屏 • 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三、触摸屏的原理
• 表面声波触摸屏解决了以往触摸屏的各种缺陷,清晰不 容易被损坏,适于各种场合,缺点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 滴和尘土会使触摸屏变的迟钝,甚至不工作。
13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红外线式触摸屏 红外扫描触摸屏,由装在触摸 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 测元件构成,采用红外线发射和 阻断原理,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 外线探测网,任何触摸物体可改 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 操作。
9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电容技术触摸屏 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 低电压交流电场。感应方式为电压连接到玻璃层的四个 角,通过电极将电压散布在玻璃层,并建立一无变化的 电压电场。当用户触摸到玻璃表面屏幕时,由于人体电 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 出的电流从玻璃层的四个角汇集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 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 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10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电容屏反光严重, 而且,电容技术 的四层复合触摸 屏对各波长光的 透光率不均匀, 存在色彩失真的 问题,由于光线 在各层间的反射, 还造成图像字符 的模糊。
11
三、触摸屏的原理
• 表面声波触摸屏 表面声波是一种沿介质表面 传播的机械波。表面声波触 摸屏采用表面声波传输与接 收的技术,实现触摸的准确 定位。该种触摸屏由触摸屏、 声波发生器、反射器和声波 接受器组成,其中声波发生 器能发送一种高频声波跨越 屏幕表面,当手指触及屏幕 时,触点上的声波即被阻止, 由此确定坐标位置。
5
三、触摸屏的原理
• 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摸屏(已退出历史舞台) • 电阻技术触摸屏 • 电容技术触摸屏 • 红外线技术触摸屏 • 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
《触摸屏培训资料》课件
灰尘或污垢
触摸屏表面如果有灰尘或污垢,会影响触摸的灵敏度。解 决方案是定期清洁触摸屏表面,使用柔软的布或纸巾,避 免使用过于粗糙的物品。
软件故障
某些情况下,触摸屏不灵敏可能是由于软件故障或系统更 新引起的。解决方案是尝试更新系统或软件,或恢复出厂 设置。
触摸屏死机问题
总结词
强制重启
触摸屏死机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导致 无法操作或响应。
工作原理
触摸屏由触摸检测和触摸点定位两部 分组成,通过检测用户的触摸动作并 定位触摸点,将指令传输给计算机或 相关设备进行响应。
触摸屏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技术原理,触摸屏可分为电 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超声波 式等类型。
特点
触摸屏具有直观、易用、节省空 间等优点,同时也有精度、稳定 性、耐久性等方面的差异。
未来触摸屏技术将与AI技术相结合, 实现智能化的触控识别和自动优化, 提高用户体验。
多点触控
随着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未来触摸 屏将支持多个手指同时触控,实现更 丰富的交互方式。
03
触摸屏的硬件组成
触摸屏控制器
控制器是触摸屏的核心组件, 负责处理触摸屏上的触摸事件 ,并将触摸位置信息传输给计 算机。
选择优质品牌和型 号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触摸屏质量和 性能有所不同。选择知名品牌和 高质量的触摸屏可以保证其性能 和使用寿命。同时,遵循制造商 的使用说明和维护建议,以确保 正确使用和维护触摸屏。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控制器通常具有高集成度,能 够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的触摸 定位。
控制器还具备校准功能,以确 保触摸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触摸屏传感器
触摸屏知识简介要点课件
且简单。
高效便捷
触摸屏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用户 的操作,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 率和便捷性。
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触摸屏技术提供了多种手势和 触摸操作,如点击、滑动、缩 放等,丰富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节省空间
触摸屏技术可以减少传统输入 设备的占用空间,使得设备更
加轻薄便携。
缺点分析
精度问题
由于触摸屏的感应原理, 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会出 现定位不准确或误操作 的情况。
提高手写识别率
采用更先进的手写识别技术,提高手 写输入的准确性和识别率。
提供多种输入方式
除了触摸屏操作外,还可以提供键盘、 鼠标等其他输入方式,以满足不同用 户的需求。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清洁和维护触摸屏,以保持其良 好的使用状态和寿命。
05
触摸屏技在活 中的用案例
手机与平板电脑
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触摸屏技术使得用户能够 更加直观、方便地操作这些设备,实现通讯、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
依赖手写识别
对于手写输入,用户可 能需要适应不同的识别
引擎和识别率。
不适合复杂操作
对于一些需要精细控制 的复杂操作,触摸屏可 能不如传统的键盘和鼠
标方便。
维护成本高
触摸屏的表面容易受到 划伤和污渍的影响,需
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如何扬长避短
优化交互设计 通过改进交互设计和界面布局,降低 误操作和提高用户操作的准确性。
公共信息查询系统
如银行ATM机、机场航班信 息查询等。
医疗设备
如超声波检测仪、心电图仪等 医疗设备上的触摸屏界面方便
医生操作和查看数据。
02
触摸屏技程
早期发展阶段
1940年代
高效便捷
触摸屏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用户 的操作,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 率和便捷性。
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触摸屏技术提供了多种手势和 触摸操作,如点击、滑动、缩 放等,丰富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节省空间
触摸屏技术可以减少传统输入 设备的占用空间,使得设备更
加轻薄便携。
缺点分析
精度问题
由于触摸屏的感应原理, 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会出 现定位不准确或误操作 的情况。
提高手写识别率
采用更先进的手写识别技术,提高手 写输入的准确性和识别率。
提供多种输入方式
除了触摸屏操作外,还可以提供键盘、 鼠标等其他输入方式,以满足不同用 户的需求。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清洁和维护触摸屏,以保持其良 好的使用状态和寿命。
05
触摸屏技在活 中的用案例
手机与平板电脑
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触摸屏技术使得用户能够 更加直观、方便地操作这些设备,实现通讯、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
依赖手写识别
对于手写输入,用户可 能需要适应不同的识别
引擎和识别率。
不适合复杂操作
对于一些需要精细控制 的复杂操作,触摸屏可 能不如传统的键盘和鼠
标方便。
维护成本高
触摸屏的表面容易受到 划伤和污渍的影响,需
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如何扬长避短
优化交互设计 通过改进交互设计和界面布局,降低 误操作和提高用户操作的准确性。
公共信息查询系统
如银行ATM机、机场航班信 息查询等。
医疗设备
如超声波检测仪、心电图仪等 医疗设备上的触摸屏界面方便
医生操作和查看数据。
02
触摸屏技程
早期发展阶段
1940年代
触摸屏品质培训ppt课件
集数据 抓重点 找要因
QC七大 手法
鱼骨图 散布图 检查表 直方图
看相关
看分布 找异常 分类别
控制图
层别法
一、查检表(点检用)
查检表(收集数据用)
二、层别法—分类别
按机器层别
按人员层别
三、柏拉图—抓重点
四、直方图—看分布
五、鱼骨图—找要因
六、散点图—看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不相关
七、管制图—找异常
研发
品管
销售
全面质量管理 采购 生产 5 人资
品质是谁的责任
品质是每个人的责任
品质是怎么出来的
品质是 制造出 来的 品质是 检验出 来的
品质是 设计出 来的
品质是 习惯出 来的
每个人,做好每件事情,预防问题 的发生
9
品质的重要性
戴明环—PDCA方法
戴明环 PDCA
策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Act
品质管理的发展历程
品质检 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业员自检→领班检查→检验员检查 泰勒:F.W.Taylor 科学管理理论
统计品质 控制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 关注制程控制预防&统计的检验理论 休哈特:W.A 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 道奇:H.F Doge 抽样检验方法 MIL-STD-105E
品管工具--8D方法简介
D4 D0 D5
识别问题
识別可能原因
确定 纠正措施
D1
成立团队
选择最有可能 的原因
实施纠正措 施并验证有效性
D7
D6
D2
清楚 描述問題
QC七大 手法
鱼骨图 散布图 检查表 直方图
看相关
看分布 找异常 分类别
控制图
层别法
一、查检表(点检用)
查检表(收集数据用)
二、层别法—分类别
按机器层别
按人员层别
三、柏拉图—抓重点
四、直方图—看分布
五、鱼骨图—找要因
六、散点图—看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不相关
七、管制图—找异常
研发
品管
销售
全面质量管理 采购 生产 5 人资
品质是谁的责任
品质是每个人的责任
品质是怎么出来的
品质是 制造出 来的 品质是 检验出 来的
品质是 设计出 来的
品质是 习惯出 来的
每个人,做好每件事情,预防问题 的发生
9
品质的重要性
戴明环—PDCA方法
戴明环 PDCA
策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Act
品质管理的发展历程
品质检 验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业员自检→领班检查→检验员检查 泰勒:F.W.Taylor 科学管理理论
统计品质 控制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 关注制程控制预防&统计的检验理论 休哈特:W.A 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 道奇:H.F Doge 抽样检验方法 MIL-STD-105E
品管工具--8D方法简介
D4 D0 D5
识别问题
识別可能原因
确定 纠正措施
D1
成立团队
选择最有可能 的原因
实施纠正措 施并验证有效性
D7
D6
D2
清楚 描述問題
触摸屏、设备讲解PPT
电容式触摸屏
利用人体电场与屏幕表面 电容耦合效应,通过测量 屏幕各点电容变化来确定 触摸位置。
红外线式触摸屏
在屏幕四周布置红外线发 射与接收装置,通过检测 红外线是否被遮挡来判断 触摸位置。
触摸屏主要类型
单点触摸屏
只能识别一个触摸点,常 用于简单的人机交互场景。
多点触摸屏
能同时识别多个触摸点, 支持多点触控手势,如缩 放、旋转等。
软件应用
熟悉设备上常用的软件应用,如浏览 器、办公软件、媒体播放器等。
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屏 幕、更新软件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
故障处理
遇到设备故障时,及时联系厂家或售 后服务人员进行处理。
05
设备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保持设备清洁
定期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屏幕,避免使用含 有酒精或化学成分的清洁剂。
设备。
选购建议与注意事项
明确需求
在购买前明确自己的使用需求,如办公、娱 乐、游戏等。
了解市场
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当前流行的设备型号和 性能参数。
预算考虑
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设定预算,避免盲目追 求高端设备。
售后服务
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的品牌和商家,以便在 使用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4
设备安装、调试及使用指 南
智能家居
触摸屏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可 实现对家居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触摸屏设 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
多点触控、手势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为触摸屏设备的应用提供 了更多可能性。
行业融合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
《InCell触摸屏原理》PPT 课件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介绍了触摸屏的概述、InCell触摸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的优势分析、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触摸屏概述
定义与作用
触摸屏是一种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通过触摸屏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指或其他工具在屏幕上进 行操作。
分类及优缺点
触摸屏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式触摸屏、 电容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等,每种类型都 有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分析
在融合了触摸和显示功能的同时,InCell触摸屏实现 了更薄、更轻、更省电的特点,满足了现代设备的 需求。
InCell触摸屏的应用
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InCell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 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触控和显示体验。
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InCell触摸屏有望在更 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汽车、家电等。
InCell触摸屏由液晶屏、触摸传感器、控制电路等组 成,其中触摸传感器嵌入在液晶屏的内部。
工作原理及信号传递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传感器会感知到触摸信号, 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从而实现相应的操作。
InCell触摸屏优势分析
与传统触摸屏比较
InCell触摸屏相较于传统触摸屏,具备更高的触摸精 度、更卓越的显示效果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InCell触摸屏特点
1 概念和优势
InCell触摸屏是一种集成了触摸功能和液晶显示功能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薄的 屏幕厚度和更低的能耗。
2 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通过将触摸传感器嵌入液晶显示层中,实现了触摸和显示的融合,使得屏幕 更加简洁和协调。
InCell触摸屏工作原理介绍
InCell触摸屏原理课件介绍了触摸屏的概述、InCell触摸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的优势分析、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触摸屏概述
定义与作用
触摸屏是一种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通过触摸屏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指或其他工具在屏幕上进 行操作。
分类及优缺点
触摸屏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阻式触摸屏、 电容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等,每种类型都 有自己的优缺点。
优点分析
在融合了触摸和显示功能的同时,InCell触摸屏实现 了更薄、更轻、更省电的特点,满足了现代设备的 需求。
InCell触摸屏的应用
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InCell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 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触控和显示体验。
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InCell触摸屏有望在更 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汽车、家电等。
InCell触摸屏由液晶屏、触摸传感器、控制电路等组 成,其中触摸传感器嵌入在液晶屏的内部。
工作原理及信号传递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传感器会感知到触摸信号, 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从而实现相应的操作。
InCell触摸屏优势分析
与传统触摸屏比较
InCell触摸屏相较于传统触摸屏,具备更高的触摸精 度、更卓越的显示效果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InCell触摸屏特点
1 概念和优势
InCell触摸屏是一种集成了触摸功能和液晶显示功能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薄的 屏幕厚度和更低的能耗。
2 工作原理
InCell触摸屏通过将触摸传感器嵌入液晶显示层中,实现了触摸和显示的融合,使得屏幕 更加简洁和协调。
InCell触摸屏工作原理介绍
《触摸屏培训》课件
培训结束,感谢参与
希望您能够将本次培训所学应 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学习 和发展自己。
触摸屏的控制方法
1 电容式触摸
通过重量、电容或电感 来检测触摸,可实现多 点触控和手势识别。
2 电阻式触摸
通过压力下压和电流叠 加来检测触摸,可实现 精准的触点定位。
3 区别与联系
电容式触摸屏敏感度更 高,反应更快,电阻式 触摸屏成本更低,耐用 性更好。
触摸屏的应用场景
智能手环
• 追踪健康数据 • 社交和电话提醒 • 基于手势的控制
《触摸屏培训》PPT课件
欢迎参加本次触摸屏培训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深入介绍触摸屏的基本知识、 应用场景、维护保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触摸屏的基本知识
定义
触摸屏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 通过触控设备表面实现与计算 机信息互动。
分类
常见的触摸屏有电容式、电阻 式、声表面波和表面声波等多 种类型。
工作原理
触摸屏根据用户的触摸信号, 通过传感器将结果转化为电信 号,然后通过控制器将电信号 传到计算机上。
将越来越注重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自然化,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语音识别等。
未来展望
触摸屏将与人类自然的触感更加接近,成为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交互工具。
总结
本次培训的收获
学习了触摸屏的基本知识、应 用场景、维护保养以及未来发 展趋势。
今后的应用展望
触摸屏将在智能家居、智慧医 疗、机器人等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平板电脑
• 娱乐和游戏 • 办公和学习 • 远程协作和视频会议
汽车仪表盘
• 导航和车况告警 • 音乐和媒体控制 • 手势识别和智能控制
触摸屏的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ppt版)触摸屏软件培训XXXX
Plus, FIPWAY and Uni-Telway
• 其它驱动包括 Siemens, Rockwell, Omron Mitsubishi,松下 (sōnɡ xià),GE等等
S7PLC200
第五页,共四十四页。
工具栏 导航器: 软件(ruǎn jiàn)最主 要的窗口, 工程菜单 属性(shǔxìng)栏: 所选择对象的属性
一张网卡可使用数据共享。 在目标属性中配置此 IP 地址。
• 共享的变量个数和可以共享的目标个数都是受到限制的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脚本( jiǎoběn)
•Vijeo-Designer脚本是一些由用户编写的指令(zhǐlìng),用来制定目标机器如何响应实时事件
• 〔例如, 点击、切换画面、或者值的改变〕。
3
- 资源库(6)
2
- 报警 (7)
5
- 配方 (8)
4
- 数据纪录 (9)
- Variables (10)
6
7
- I/O 管理器(11)
8
9
10
11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
工具箱
1
• 包括画面开发需要(xūyào)的预先定义好的部件
• 工具箱, 按功能进行分类 (1) • Also clipart
• 展开目录 (1) 显示该类所有可以选择的部件 (2)
触摸屏软件应用培训
(péixùn)
2021.09.24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目录(mùlù)
常用触摸屏介绍 人机软件概述 施耐德Vijeo Designer教学 西门子Wincc flexible教学( jiāo xué)
常见问题和应用(yìngyòng)技巧
• 其它驱动包括 Siemens, Rockwell, Omron Mitsubishi,松下 (sōnɡ xià),GE等等
S7PLC200
第五页,共四十四页。
工具栏 导航器: 软件(ruǎn jiàn)最主 要的窗口, 工程菜单 属性(shǔxìng)栏: 所选择对象的属性
一张网卡可使用数据共享。 在目标属性中配置此 IP 地址。
• 共享的变量个数和可以共享的目标个数都是受到限制的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脚本( jiǎoběn)
•Vijeo-Designer脚本是一些由用户编写的指令(zhǐlìng),用来制定目标机器如何响应实时事件
• 〔例如, 点击、切换画面、或者值的改变〕。
3
- 资源库(6)
2
- 报警 (7)
5
- 配方 (8)
4
- 数据纪录 (9)
- Variables (10)
6
7
- I/O 管理器(11)
8
9
10
11
第七页,共四十四页。
工具箱
1
• 包括画面开发需要(xūyào)的预先定义好的部件
• 工具箱, 按功能进行分类 (1) • Also clipart
• 展开目录 (1) 显示该类所有可以选择的部件 (2)
触摸屏软件应用培训
(péixùn)
2021.09.24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目录(mùlù)
常用触摸屏介绍 人机软件概述 施耐德Vijeo Designer教学 西门子Wincc flexible教学( jiāo xué)
常见问题和应用(yìngyòng)技巧
《触摸屏实训指导》课件
实训项目演示
展示模拟电阻屏触摸点的测试与校准,基于STM32的液晶触摸屏应用开发, 以及3.5寸TFT液晶屏的触摸操作界面设计。
结语
展望触摸屏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推荐相关学习资源。
《触摸屏实训指导》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提供了关于触摸屏的实训指导,包括概述、硬件设计与调试、软 件设计与编程、实训项目演示以及结语液晶显示屏的基本原理。
硬件设计与调试
探讨触摸屏驱动电路设计,触摸屏模块选型及布局,以及触摸屏参数调试与 优化。
软件设计与编程
讨论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触控操作界面设计,以及触摸屏与MCU的串口通 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屏教育训练
研发部
2017/06/20
目录
1.1 Touch Panel简介 1.2 电容式TP特点 1.3 电容式TP工作原理 1.4 电容式TP分类 1.4.1 投射电容与表面电容对比 1.4.2 电容与互电容结构 1.4.3 自电容 1.4.4 互电容 1.5 电容TP产品序员 1.6 TP常用术语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1 Touch Panel简介
1). TP技术起源
触控面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军方用 途开发,1980年代移转至民间后, 日本开始发展触控面板
1.4.3 自电容
自电容 行或列感应检测
ITO Pattern
列
自电容的触摸感应检测方法需要每行和每列都进行检测 行与列之间存在多个固有的寄生电容(CP) 行与列距离越近,寄生电容CP越大
列
列
行
行
行
行
列
列
列
1.4.4 互电容
互电容 感应检测点
ITO Pattern
行
当行列交叉通过时, 行列之间会产生互电容 驱动和感应单元之间形成边缘电容 行列交叉重叠处会产生耦合电容
<轴交错式>
<独立矩阵式>
自电容以ITO pattern来看又可分为:
1.轴交错式、2. 独立短阵式两类,当手指Touch时,
手指与电极间会感应成一个耦合电容,经由量测电
容值变化,计算触控点坐标。
互电容的ITO layer被制成驱动线路和感测 线路 pattern,在线路互相交叉处形成耦合 电容节点,当手指Touch时,会造成耦合电 容值改变,再经由控制器测得触控点坐标。
个电流分别从触控面板四个角或四条边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理论上流经这四个
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
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手指接触触控屏时从四 个角落传到接触点的微 量电流被带走产生压降
在触控屏角落 加入小量电压
I1
I2
I3 I4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电压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注:目前我司主要从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开发和制造。
1.2 电容式TP特点
电容式触控产品具防尘、防火、防刮、强固耐用及具有高分辨率等优点,
但也有价格昂贵、容易因静电或湿度造成触控失误等缺点。
1.3 电容式TP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人是接地物(即导电体),给工
作面通一个很低的电压,当用户触摸荧幕时,手指头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
Film :菲林&薄膜 Passivation:保护层 Silver Glue:银浆 VA:视区 IR Hole:红外孔 AA:功能区
电压
控制器由接触 点压降程度计 算出 X / Y坐标 位置再传给计
算机主机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电压
1.4 电容式TP分类
表面电容式
由一个普通的ITO层和一个金属边框,当一根手指触 摸屏幕时,从面板中放出电荷。感应在触摸屏的四角 完成,不需要复杂的ITO图案
投射电容式(感应电容式)
采用1个或多个精心设计的、被蚀刻的ITO层,这些ITO层通过蚀刻形 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
投射电容式根据不同工作原理又分: 自感应电容式(自电容对比
Type Item
投射式电容 (Projective Capacitance)
表面式电容 (Surface Capacitance)
结构
优点 缺点 应用
多点触控(Multi-Touch) Z轴感应分辨(Proximity Sensing) S/N够大即可分辨触控位置
布线较表面式电容复杂
智能型手机 数位相机 笔记型计算机
布线较投射式电容简单
电磁场,高频干扰造成游标飘移或误动作 单点触控(Single Touch) 需常进行位置校准 销售点管理系统(POS) 售票机 博奕游戏/娱乐机
1.4.2 自电容与互电容结构
触摸屏工作原理
触摸屏工作原理
薄膜基板 玻璃基板
薄膜基板 玻璃基板
2). TP的分类
进行触控技术依感应原理可分为电阻式(Resistive)、电容式( Capacitive)、表面音波式(Surface Acoustic Wave)、光学式( Optics)和电磁式( Digizer )等几种.
3). 电容式TP的发展历程
电容式触控技术于20多年前诞生,早期由美商3M(明尼苏达矿业制 造)公司独占整个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国际市场。在几年前由于基本专利 到期,全球触控面板的生产业者纷纷加入开发电容式触控面板事业领域 中,期待有所发挥。
PR:光阻 POL:偏光片 CF
:彩色滤光片
LCD/LCM
:液晶显示器、模组Barcode:
条形码
ITO Pattern:ITO图形 ITO Film:ITO薄膜 光阻绝缘层 Icon:图标 Metal Trace:金属线路
PI:
Spec:规格 Mask:光罩 Mark:靶标 VMI:目检 ESD:静电释放 GND:地线 Shielding:防护、屏蔽
感应单元的自感应电容依然存在, 但不必进行测量
4-
CM
列
行
行
行
CM
1.5 电容TP产品
随着TP的发展各种各样的TP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你喜欢哪一个?
1.6 TP常用术语
基本类
产品结构类
其它类
CS: 表面应力 DOL:强化深度 Cover Glass:盖板玻璃
CT:压缩应力、拉深应力 AG: Sensor:传感器 IC:集成芯片
抗炫 AR:抗反射 AS: Substrate:基板 PF:保护膜
抗污 AF:抗指纹
FPC:可挠性印刷线路板
ITO:氧化铟锡 BM:黑色材料
Metal:金属(Mo-Al-Mo)
SiO2:二氧化硅
IM:
Nb2O5+SiO2
ACF:异方性导电胶 OCA:光学透明胶 LOCA/OCR:液态光学透明胶 ASF:防爆膜 Sponge:泡棉胶
1.7 电容TP产品基本结构 1.7.1 GFF 1.7.2 GF1 1.8 生产流程 1.8.1 印刷制程->镭射制程 1.8.2 印刷制程->冲切制程 1.8.3 黄光制程->冲切制程 1.9 TP行业厂商供应链 2.0 TP行业知名厂商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研发部
2017/06/20
目录
1.1 Touch Panel简介 1.2 电容式TP特点 1.3 电容式TP工作原理 1.4 电容式TP分类 1.4.1 投射电容与表面电容对比 1.4.2 电容与互电容结构 1.4.3 自电容 1.4.4 互电容 1.5 电容TP产品序员 1.6 TP常用术语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1 Touch Panel简介
1). TP技术起源
触控面起源于1970年代美国军方用 途开发,1980年代移转至民间后, 日本开始发展触控面板
1.4.3 自电容
自电容 行或列感应检测
ITO Pattern
列
自电容的触摸感应检测方法需要每行和每列都进行检测 行与列之间存在多个固有的寄生电容(CP) 行与列距离越近,寄生电容CP越大
列
列
行
行
行
行
列
列
列
1.4.4 互电容
互电容 感应检测点
ITO Pattern
行
当行列交叉通过时, 行列之间会产生互电容 驱动和感应单元之间形成边缘电容 行列交叉重叠处会产生耦合电容
<轴交错式>
<独立矩阵式>
自电容以ITO pattern来看又可分为:
1.轴交错式、2. 独立短阵式两类,当手指Touch时,
手指与电极间会感应成一个耦合电容,经由量测电
容值变化,计算触控点坐标。
互电容的ITO layer被制成驱动线路和感测 线路 pattern,在线路互相交叉处形成耦合 电容节点,当手指Touch时,会造成耦合电 容值改变,再经由控制器测得触控点坐标。
个电流分别从触控面板四个角或四条边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理论上流经这四个
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
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手指接触触控屏时从四 个角落传到接触点的微 量电流被带走产生压降
在触控屏角落 加入小量电压
I1
I2
I3 I4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电压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注:目前我司主要从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开发和制造。
1.2 电容式TP特点
电容式触控产品具防尘、防火、防刮、强固耐用及具有高分辨率等优点,
但也有价格昂贵、容易因静电或湿度造成触控失误等缺点。
1.3 电容式TP工作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人是接地物(即导电体),给工
作面通一个很低的电压,当用户触摸荧幕时,手指头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
Film :菲林&薄膜 Passivation:保护层 Silver Glue:银浆 VA:视区 IR Hole:红外孔 AA:功能区
电压
控制器由接触 点压降程度计 算出 X / Y坐标 位置再传给计
算机主机
在触控屏角 落加入小量
电压
1.4 电容式TP分类
表面电容式
由一个普通的ITO层和一个金属边框,当一根手指触 摸屏幕时,从面板中放出电荷。感应在触摸屏的四角 完成,不需要复杂的ITO图案
投射电容式(感应电容式)
采用1个或多个精心设计的、被蚀刻的ITO层,这些ITO层通过蚀刻形 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
投射电容式根据不同工作原理又分: 自感应电容式(自电容对比
Type Item
投射式电容 (Projective Capacitance)
表面式电容 (Surface Capacitance)
结构
优点 缺点 应用
多点触控(Multi-Touch) Z轴感应分辨(Proximity Sensing) S/N够大即可分辨触控位置
布线较表面式电容复杂
智能型手机 数位相机 笔记型计算机
布线较投射式电容简单
电磁场,高频干扰造成游标飘移或误动作 单点触控(Single Touch) 需常进行位置校准 销售点管理系统(POS) 售票机 博奕游戏/娱乐机
1.4.2 自电容与互电容结构
触摸屏工作原理
触摸屏工作原理
薄膜基板 玻璃基板
薄膜基板 玻璃基板
2). TP的分类
进行触控技术依感应原理可分为电阻式(Resistive)、电容式( Capacitive)、表面音波式(Surface Acoustic Wave)、光学式( Optics)和电磁式( Digizer )等几种.
3). 电容式TP的发展历程
电容式触控技术于20多年前诞生,早期由美商3M(明尼苏达矿业制 造)公司独占整个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国际市场。在几年前由于基本专利 到期,全球触控面板的生产业者纷纷加入开发电容式触控面板事业领域 中,期待有所发挥。
PR:光阻 POL:偏光片 CF
:彩色滤光片
LCD/LCM
:液晶显示器、模组Barcode:
条形码
ITO Pattern:ITO图形 ITO Film:ITO薄膜 光阻绝缘层 Icon:图标 Metal Trace:金属线路
PI:
Spec:规格 Mask:光罩 Mark:靶标 VMI:目检 ESD:静电释放 GND:地线 Shielding:防护、屏蔽
感应单元的自感应电容依然存在, 但不必进行测量
4-
CM
列
行
行
行
CM
1.5 电容TP产品
随着TP的发展各种各样的TP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你喜欢哪一个?
1.6 TP常用术语
基本类
产品结构类
其它类
CS: 表面应力 DOL:强化深度 Cover Glass:盖板玻璃
CT:压缩应力、拉深应力 AG: Sensor:传感器 IC:集成芯片
抗炫 AR:抗反射 AS: Substrate:基板 PF:保护膜
抗污 AF:抗指纹
FPC:可挠性印刷线路板
ITO:氧化铟锡 BM:黑色材料
Metal:金属(Mo-Al-Mo)
SiO2:二氧化硅
IM:
Nb2O5+SiO2
ACF:异方性导电胶 OCA:光学透明胶 LOCA/OCR:液态光学透明胶 ASF:防爆膜 Sponge:泡棉胶
1.7 电容TP产品基本结构 1.7.1 GFF 1.7.2 GF1 1.8 生产流程 1.8.1 印刷制程->镭射制程 1.8.2 印刷制程->冲切制程 1.8.3 黄光制程->冲切制程 1.9 TP行业厂商供应链 2.0 TP行业知名厂商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