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理论)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1.终生教育思想。
终生教育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考虑启蒙教育阶段的特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必求多,基础教育阶段只能做基础教育的事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为人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是学会学习。
2.学习化社会思想。
学习化社会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加强学科的整合,提倡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
开发、建设、利用校园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学习。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大众教育的思想。
大众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内容难度应予以控制,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
课程应具有弹性,关注人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4.主体教育的思想。
主体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5.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人选择到自己学习的入门方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育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方法,应该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篇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李小丽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
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9.头发光洁,无头屑;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四)、什么叫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程时长:1学期(16周)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和好处。
3. 学习运动技能和基本体育知识。
4. 掌握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
2. 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4.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5. 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
2. 实践:安排体育活动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 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运动项目和健康饮食的效果。
课程安排:第一周:体育与健康概念介绍1. 体育和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2. 体育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周:运动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1.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1. 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四周: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巧1. 羽毛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第五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1. 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2. 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六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1. 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2. 健康饮食的具体实践。
第七周:生活习惯的养成1. 规律作息时间的重要性。
2.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养成。
第八周:生活习惯的养成1. 锻炼和运动的习惯养成。
2. 户外活动和阳光的重要性。
第九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领导技能的培养方法。
第十周:团队合作和领导技能1. 团队协作的案例分析。
2. 领导技能的实践和发展。
第十一周:复习和总结1. 复习之前的内容。
2. 总结课程收获和思考。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课堂参与: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能力。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设计
范文样本年度:《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设计(五)——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教学中,通过小组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参与和合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相关图片资料或播放课件中的实际例子,介绍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结合法律与体育知识的传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远离烟、酒、毒,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健康少年。
二、教材与对象:1、教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家庭、社会的危害。
2、对象:初二年学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体育知识传授,明确学法懂法的重要性。
难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1、教法:语言启发、图片或课件诱导、分组讨论、激励思维、设疑作答等。
2、手段:运用相关图片资料或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小组协作学习、观摩思考、动手动脑、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程序与构思:1、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至二周,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13-20岁人群中吸烟、酗酒、吸毒比例。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探索能力。
2、常规导入:师生问好,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及有关事项。
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教学。
3、实践交流:各小组长介绍社会调查结果,通过介绍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现成果的机会,并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目的。
4、观摩图片资料或课件:通过媒体的特殊手段与效果,为学生展示吸烟、酗酒、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危害的残酷画面,启迪学生思维,引发想象,并提出问题。
5、探究学习:针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促进小组的协作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法律意识的提高。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分析与点拨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运用体育基础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思想宝库,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远离烟、酒、毒,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明确学法懂法的重要性,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健康少年。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课次:第一周第一次课教学内容: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一、课前常规: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
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教师:丁元江班级:七(2、3、4)班课次:第一周第二次课教学内容学习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学习阶段水平四教学目标学会广播操1~2节学习领域运动技能教学流程组织教学方式效果预计评价时间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点名,常规检查。
2、宣布本课内容。
2准备活动1、教师请学生出列,说出在小学时最感兴趣的游戏是什么?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想在小学时所做过的游戏,并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各种游戏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标准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五个目标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具体目标为:
1、运动参与领域学习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领域学习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身体健康领域学习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育;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心理健康领域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领域学习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第二章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概述
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简要历程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性思考
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简要历程
• 我国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是1902 年 《钦定学堂章程》,1904 年《奏定学堂章 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 北洋政府于1923 年把“体操课”更名为 “体育课”。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 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进学校体 育课改革,一共推进八次较大规模的学校 体育课程改革。
二、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体育与 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论具有宏观的指导意 义。因此,研究体育课程论必须把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但要培养体格健壮的人,还可以有效地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 为习惯。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 视甚至损害健康的教学,或孤立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体 育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体育课程在配合思想教育中有独特的作用。学校体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良 好思想作风和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基础
• • • • • 一、生理学基础 二、教育学基础 三、心理学基础 四、社会学基础 五、哲学基础
一、生理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机能变化规律的一门 学科。论述了人体在体育活动中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 的变化,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 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制。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人体生 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动作技能形 成规律和超量恢复的原理等对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内容选 择、体育课程实施等理论具有较大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都受到生理学因素的 影响。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直立行走推动人类进化, 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许多方面的变化,同时给人类带来种种缺 陷。例如,直立姿势对人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产生了许 多不良影响,使人容易发生便秘、痔疮、静脉瘤等疾病。再如, 人脑的功能明显增强,人的手越来越灵巧,而大肌肉群的运动 相对减少。现代社会优裕的生活给人类健康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体育活动有利于弥补这一不足,体育锻炼为防止人类身体机能 的退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生理机能、各器官系统结 构与功能提高的必要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
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
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
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
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5篇)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5篇)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1时间: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留意事项及要求学校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熬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
体育熬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最主动的手段。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同学将:〔1〕增添体能,把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学问和运动技能;〔2〕培育运动的爱好和爱好,形成坚持熬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力量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各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主动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看法。
上课的留意事项及要求:〔1〕上课着装要整齐,得体。
尽量身穿运动装,必需脚穿运动鞋或布鞋。
〔2〕上课必需纪律严厉仔细,主动听课,仔细训练,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必需听从指挥,听从口令,一切行悦耳指挥。
〔4〕上课必需留意平安,不做危急动作,留意自我爱护。
体育健康课到达的其他教育效果:〔1〕培育吃苦、耐劳、坚韧的精神。
〔2〕养成力争上游、不服输的思想品德。
〔3〕加强道德情操的养成、制造力量的培育为什么体育熬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进展?适当的体育熬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熬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大、牢固、发达而有力。
学校生形体练习中应留意的事项学校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瘦长,肌力较差。
简单疲惫,所以在在形体训练中要留意: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态;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进展。
留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留意全面进展。
学校体育学理论教案2一同学特点分析:八班级的同学通过体育和生物课堂学习对体育和人体机能方面的学问略有所知,但是对体育与机能进展就很生疏了;为了使同学更好的熬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机能,同学需要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和为什么体育熬炼能够进展身体机能,从而培育他们的体育爱好,为以后的体育熬炼及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身体结构和机能,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体育兴趣,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身体素质;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身体、智力、美感等方面;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自律自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课程内容
1. 体育课
•体育锻炼:包括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体育健身操等;
•体育技能: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体育比赛:开展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健康课
•身体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
•健康知识:学习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心理调适方法。
四、课程评价
1.体育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体育比赛成绩等;
2.健康检测评估:学生定期接受身体检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3.课程反馈评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反馈意见及建议。
五、未来展望
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地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培养出更多热爱运动、健康向上的学习者。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更全面的提高。
以上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实践,相信学生们必将在体育
与健康教育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是中职学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
该课程标准涵盖了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知识,了解健康相关的科学知识,培养自我保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习内容:1.体育项目:学生要学习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如跑、跳、投、篮球、足球等,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能力。
2.健康教育: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如饮食均衡、适当锻炼、合理作息等,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身体素质测试:通过标准的身体素质测试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性等,评估学生身体素质的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4.团队合作:通过参与集体锻炼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科书、课件等教学材料,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训练:学生需要参与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3.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锻炼经验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体育场馆、医院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和健康领域的实际情况。
四、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等。
2.学科考试:通过定期的学科考试,检验学生对体育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体育技能考核:通过实际的体育项目考核,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4.个人项目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体育或健康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个人项目报告,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材选择:根据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包括体育教科书、健康科普读物和教学视频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年级应掌握的运动技能和体育项目,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表现,如速度、力量、柔韧性等。
2.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锻炼的能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
3.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体育理论知识:- 运动生理学基础,如肌肉工作原理、心肺耐力等。
- 运动营养学基础,如营养素的作用、运动饮食搭配等。
-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简易处理方法。
2. 体育技能实践:- 跑步技术,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等。
- 跳绳技巧,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 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的基本技巧和战术。
3. 健康教育:- 体能训练,如力量、速度、柔韧性的锻炼方法。
- 健康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合理饮食、情绪管理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运动生理学基础,跑步技术入门。
第二周:运动营养学基础,跳绳技巧训练。
第三周: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篮球基本技巧。
第四周:体能训练,足球基本技巧。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计划(6篇)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计划一、指导思想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身心和协地发展。
做一切活动为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为学生健康发展开活动,为学生能力培养开展研究。
二、工作目标1、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中实施课课素质练习和专项素质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继续加强第二课堂和各训练队的训练工作,争取在本学期的各项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4、继续深入学习市体育三年规划,树立足球推广学校的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三、工作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课中渗透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逐步改变以群众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发展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四、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2、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器材,尤其是自制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从教与学两方面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根据差异性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评价方法。
五、本学期工作重点:1、加强学生的体质训练,作好每课的课课练和早操的素质训练;2、组织训练好五年级学生参加市举办的体育技术技能比赛;3、加强足球队,篮球队的训练工作,争取在____月底的镇小学生足球比赛,____月底的镇小学生篮球赛中取得好成绩;4、做好二操和大课间的组织和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5、做好一、二、四、五年级的级组足球,三、六年级的级组篮球比赛的组织和竞赛筹备工作;6、做好“三八”妇女节的趣味运动会的竞赛工作;7、注重各训练队的梯队培养,选拔各兴趣小组的梯队人才。
简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简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一、引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和健康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目标1.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运动能力。
–培养学生对健康与运动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2.培养良好的运动技能。
–开展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授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社会卫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卫生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体育运动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团队和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目标1. 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了解和掌握身体的基本构成和器官功能。
•学习正确认识饮食、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掌握预防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学习应对紧急情况和急救常识,提高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2. 体育运动与技能•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提高学生在各类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水平。
•培养学生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发现和培养潜在的运动天赋。
3. 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挫折和适应能力。
•学习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2.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3. 运动生理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基础知识,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损伤案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体育的概念与分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与健康2. 运动心理与健康3. 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5.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保健学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评价。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实证分析法:分析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实践,掌握运动训练方法。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营养、运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1. 体育知识:学生将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了解运动的原理和效果,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2. 体育技能:学生将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技能,如田径、球类、体操等。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这些项目的技巧和规则,提高运动水平。
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实践教学: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运动水平。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将分组进行学习和训练,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评价:1. 理论考试:通过理论考试,评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测试:通过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4. 体能测试:通过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
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需求的体育教材,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内容。
3. 体育器材:提供各种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等,满足学生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
课程实施要求:1.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4. 家长应支持学生的体育学习,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
课程目标深化:1. 健康素养:学生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2. 社交能力:通过团队体育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3. 自我管理:学生将学会如何自我激励,设定目标,并监控自己的进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内容拓展:1. 个性化锻炼: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体能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个性化锻炼。
2. 安全教育: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保护自己,避免运动损伤,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习惯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则,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运动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等内容。
2. 实践演示法:演示正确的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机制。
5.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6. 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讲解体育道德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4. 运动技能的提高5. 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技能的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演示:演示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3. 观察自己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进步,学会自我评价。
4. 向家人或朋友分享体育锻炼的收获,传播健康理念。
5. 下一节课前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了解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实际体验和收获。
4.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2. 体育器材如球类、跳绳等。
3. 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4. 网络资源,如健康相关的网站、视频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运用示范法和实践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运用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思考。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适合自己的锻炼。
大学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理论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等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基本概念2. 健康生活方式3. 运动处方4. 心理健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心理健康。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等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与健康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讲解体育与健康基本概念(1)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定义、作用等。
(2)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 讲解健康生活方式(1)介绍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重要性。
(2)分析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素,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等。
4. 讲解运动处方(1)介绍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
(2)讲解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等。
5. 讲解心理健康(1)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
(2)讲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人际关系处理等。
6. 案例分析(1)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7. 总结与反思(1)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
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
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各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上课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1)上课着装要整齐,得体。
尽量身穿运动装,必须脚穿运动鞋或布鞋。
(2)上课必须纪律严肃认真,积极听课,认真训练,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必须听从指挥,服从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4)上课必须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健康课达到的其他教育效果:
(1)培养吃苦、耐劳、坚韧的精神。
(2)养成力争上游、不服输的思想品德。
(3)加强道德情操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初中生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
容易疲劳,所以在在形体训练中要注意:
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发展。
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