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5 观察物体(一)本单元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实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初步教授“三视图”的知识,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根据表象进行推理,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达到课程教学中的三个核心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和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能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辨认从侧面观察简单物体和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经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只是在这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是很准确。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精心选择要观察的物体,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和运用。
为使学生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经验,首先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在情境模拟中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建立表象,明确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
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
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
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
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
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20课时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八和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剪刀1把、三角尺1块、白纸1张;直尺、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白纸各7张;长条12根;图钉若干。
教学步骤: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1)感知生活中的角。
①课件展示实物(剪刀、钟面、三角尺)。
②找一找以上实物中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将角比画出来。
③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2)揭示课题。
通过探索,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1)画一画,剪一剪。
学生自己选择工具画角剪下来。
集体交流。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3)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还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比画比画。
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1)找一找。
①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盒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
②反馈摸出的图形。
③分组交流,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④用手势反馈。
(2)做一做。
①交代活动要求。
②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
③组织学生参观作品。
④学生质疑,评价。
四、总结提升(1)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多少?(2)延伸: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画法:课后反思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飞跃。
因此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要从生活中抽象出角。
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发展教学思维。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笔记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
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
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初步认识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
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角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 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
2. 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锐角、直角和钝角。
(二)教学难点。
1.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与判断。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
1.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2.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六、分课时教案。
(一)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一)1. 教学目标。
-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 难点: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3. 教学过程。
- 导入。
- 多媒体展示校园生活场景图(如操场、教室等),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完整word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
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
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必须得完成一个教学难点,就是“总长度与标准量的关系”,这个似乎和高年级的“商不变性质”有点相像。
呵呵!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
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
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1.猜一猜。
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
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
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
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1. 概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的使命。
通过对该教材的全面评估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教材内容的深度评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涉及数的认识、数的加减法、分解与组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单的试探与猜想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在深度上能否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教材的设计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评估的问题。
3. 教案的编写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案。
教案应该围绕着“理解、掌握、应用、评价”等教学目标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4. 教学反思教学实践是检验教材和教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案例和练习?学生在教学中是否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这些都是需要反思和总结的地方。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特点。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和教案,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6. 总结与反思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我们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
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更加注重教材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从教材内容、教案编写、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进行了评估和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反思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表内乘法》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作为学习起点,激活认知结构中对连加的已有认知,并且突出相同加数的连加,为认识乘法含义设置生长点。
课本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相加”,再通过增加电脑的台数,来列加法算式,让其体会出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对于“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进一步完善对乘法的认识。
课本中穿插的练习让学生从直观中体会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和推出乘法算式的积,进一步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孩子从图到加法算式,再到乘法算式,又从乘法算式追溯到加法算式和图,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孩子充分理解乘法算式的简便。
不足之处是孩子动手操作的地方少,不能更加直接的理解乘法的含义。
《练习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理解乘法算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加深练习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习题的练习,孩子认识乘法含义加深,也认识到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
练习也加深了乘法认识与写题。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口教科书,徐徐渐进,帮助学生便口诀,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意将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联系起来,领会编口诀的方法。
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贯穿整个过程,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练习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最新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总结
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四节内容。
第1节“有多少块糖”,通过数数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
第2节“儿童乐园”,结合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第3节“有多少点子”,通过讨论算法,让学生体会用乘法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第4节“动物聚会”,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关键。
本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学生已有的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为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在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基础上抽象出乘法算式,是今后学习乘法口诀进行相关计算的重要纽带。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结合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并会列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解决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密切联系,以及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方便性,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取消认为的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分。
通过解决“有多少个点子”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乘法算式不同,但是结果相同,因而不必区分被乘数与乘数。
显然,数学上的抽象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乘法意义的学习中有了具体体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二年级的学生已在生活中感知物体的角,如能说出桌面有四个角等,但对角的理性认识不够。
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教学应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
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后,再认识角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逐步形成角、直角的初步认识的表象,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
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及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认识锐角和钝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单元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锐角和钝角。
●单元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三角板、圆纸片等。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正确画角●教具准备三角板、圆纸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课件出示):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到了,校园里热闹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里真热闹啊!仔细看看,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你们看见了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等) 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7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7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学会辨认对称图形。
2、经历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
3、经历剪、拼、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练习纸、图形纸、剪刀、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优美的草地上有许多蝴蝶。
2、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蝴蝶怎样的?3、我们今天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课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来,又展开)二、认识对称图形1、老师带了很多图形,看看有哪些图形。
2、拼一拼。
从上面的图形中,你能不能选两个拼成下面的图形呢?a、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b、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这些图形外,你们还能不能拼成同类型的其它图形?d、学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对不对,我们先来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一样;对折会重合……4、看看我们同学拼出的图形,有没有不是同一类的?(验证)5、得出名称像这样的图形,让我们给他取个名字。
(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6、联系生活找找对称图形。
三、动手操作,制作对称图形师: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
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对称图形。
我们要制作一棵小松树,有什么好办法?生:画一画(怎么画?)画半棵/直接剪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展示学生作品,你是怎样剪的'?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
(课件展示对称轴)你能画出这条对称轴吗?四、判断对称图形,画对称轴1、仔细观察,判断这些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
说一说验证的方法。
2、画出对称图形的的对称轴。
3、画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机动)五、多种形式,自主联系1、上面的图形对折后会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2、上面的图形展开后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3、脸谱欣赏。
(出示一半,让学生想象完整的脸谱,再呈现)六、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
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
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
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
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这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
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1、出示10根小棒(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3、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4、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一统一长度单位一课时教学反思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一课时教学反思1. “猜谜”是学生喜欢的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
猜信封中装着什么笔,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笔的长度”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猜的过程是思维和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2. 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 认识线段一课时教学反思1.在讲解线段的认识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
通过让学生动手量出线段的长度,使其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然后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直观特征。
2.线段是几何的初步知识,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我们采用直观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
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建构,并且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己发现规律,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4 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能正确地运用“米”进行估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认识厘米课时目标导航认识厘米。
(教材第2~3页例1~例3)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重点:认识厘米,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教师准备:课件、直尺、纸条、图钉、订书钉。
学生准备:刻度尺、图钉、纸条、铅笔。
一、情景引入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提示: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
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结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学习新课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境图)提示: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如: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2)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明确:①不准确,大人和小孩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②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小孩,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
③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样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3)收集生活中常用来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哪些?提示:①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②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准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有可实施性、可检测性的教学目标,切忌空泛和漫无边际。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最新例文1设计说明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为了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示意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
通过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
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则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呈现的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各自从图中看到的信息)2、组织学生汇报。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教学例3,探究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预设生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3)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问题。
①学生小组合作,先分析问题,然后汇报方法。
预设方法一:用圆片代替蚕宝宝,动手分一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笔记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
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
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进行。
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
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富。
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2,完成教科书P39“做一做”和P43“练习八”中第1、2、3、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圆形纸片,两根带孔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师: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些什么?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教学笔记【学情预设】学生会说看到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锻炼身体,还有师傅在修剪草坪……找到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学生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只要积极发言、说得有理就给予表扬。
2.揭示课题。
师:大家真棒,都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及画法)【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让学生既复习了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奠定了基础。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联系实际,找角。
师:找一找,在图中哪些地方有角?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操场上的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上也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角,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室里找到角,但表述上不够规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如桌子的面上有角,数学书的封面有角……【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交流,一方面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参与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把角的顶点当成角,指角的过程中只点一下角的顶点处。
预设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预设2:我们组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预设3:我们组找到了窗户上的角、椅子上的角。
预设4: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学情预设】学生直观感知这只是个点,不是角。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都是这样的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角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学生思考)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指角:从角的顶点出发,沿着角的两条边移动。
如右图:【教学提示】通过观察情境图找生活中的角时,教师注意用角的标示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角。
【教学提示】学生在找角时,要注意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
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建立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再指给大家看一看?【学情预设】学生用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出角: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 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指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好了基础。
3.认识角。
(1)直观认识角。
师:我们从身边找到了角,那么下面这些物体有角吗?它们的角在哪儿? 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1情境图。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角,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学情预设】学生很难准确表述出什么是角,特别是很难发现角的顶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教师板书:概括: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的操作,直观感知角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完成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有益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对于一组图形的观察,则有利于学生概括角的组成。
4.小组合作,折角和比角。
(1)学生自主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请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
(将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学情预设】预设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
预设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他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条线与另外的边组成的图形就不是角。
◎教学笔记(2)感知角有大小,体验用叠合法比角。
教师展示两个折成的角(大小明显不同的)。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这两个角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
(教师再呈现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你们再看看这两个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学情预设】可以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给大家演示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指名学生演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再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做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角(教师呈现一个活动角,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带孔的小棒试试看。
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2)玩角。
师:(出示活动角)哪位同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个角变大一些?指名学生操作。
在操作中让学生感知:将角的两边张开些,角会变大。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学生自主操作,交流讨论。
师:老师想让大屏幕上的这个角变大。
(课件动态展示把边延长)角变大了吗?【学情预设】在边变长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困惑,有的学生会觉得角变大了,有的则认为没变大,出现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把话语权留给学生。
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原来的角在哪儿?现在的呢?从而发现边变长了,但角的大小没变。
师:那老师让它变小吧。
(课件动态展示把边缩短)角变小了吗?【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会发现角没变小。
师:边变长、变短,角的大小怎么都没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师小结: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板书)【设计意图】解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问题,要充分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设计两个层次的“变变变”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角。
师:能把你们刚才做的角变大吗?(学生动手操作将角变大)再变小、变大、变小…… 师:角变大、变小的过程能让你们想到我们用过的什么东西?(扇子) 课件动态演示折扇打开、闭合的过程。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自主画角。
师:你们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画角。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2)规范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