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惊厥PPT课件

新生儿惊厥PPT课件




氨基酸 肉毒碱,酰基肉毒碱 铜,铜兰蛋白 血清转铁蛋白 胆固醇 脂肪酸
27
尿
Organic acids有机酸 Uric acid尿酸 Sulfites亚硫酸盐 Xanthine, hypoxanthine黄嘌呤,次黄嘌呤 Guanidinoacetate胍乙酸激酶 脑脊液 Cell count, glucose,protein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 Lactic and pyruvic acids 乳酸 Amino acids 氨基酸 Organic acids 有机酸 Neurotransmitters神经递质 其他 Skin biopsy 皮肤活检 Muscle biopsy 肌肉活检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especially for creatine) MRI+MRS(肌酸)
的后仰或俯屈,常伴眼球固定和呼吸暂停

EEG:
发作性放电可以表现为δ、θ、α、β类似节律放电,少有皮质异常放 电,可伴爆发抑制背景
14
15

肌阵挛型:先天性酶缺乏;重度窒息脑损伤

表现 通常累及屈肌群,肢体或某个部位短促的 屈曲型抽动

局灶性:典型表现为上肢屈肌的抽搐 多灶性:典型表现为身体几个部位不同步的抽搐 全身性:典型表现为上肢和下肢的屈肌同时抽搐,较 前两型常见

2500-3999g: 2.8 /1000 活产
3
惊厥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过度同步去极化引起 神经系统功能阵发性改变
除潜在疾病引起的惊厥外,所有惊厥都是由细胞内 能量转移引起的 这种能量转移是由于ATP依赖性钠钾(Na+-K+)泵功能 障碍所引起,可使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失衡

婴儿惊厥护理PPT课件

婴儿惊厥护理PPT课件
就医
定期随访,监测婴 儿生长发育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加强家庭护理知识 学习,提高家长护
理技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了解婴儿的
生长发育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提高婴儿
的免疫力
观察婴儿的日常 行为,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保持家庭环境的 安全与卫生,避
免意外伤害
定期进行疫苗接 种,预防疾病发

02
观察惊厥发作 的持续时间, 一般不超过5 分钟
03
观察惊厥发作 的频率,如每 天多次或每周 多次
04
观察惊厥发作 时的呼吸、心 跳等生命体征, 确保安全
05
观察惊厥发作 后的精神状态, 如嗜睡、烦躁 等
紧急处理
01
保持冷静,避免慌张
03
记录惊厥时间,观察症状
05
避免刺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02
确保婴儿呼吸顺畅,避免窒息
02
药物剂量:根据医生建议和婴儿体重
计算药物剂量
03
药物使用: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用药
时间和方法使用药物
04
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副
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处理
生活护理
保持婴儿的衣物 舒适,避免过紧 或过松
保持婴儿的作息 规律,避免过度 疲劳或兴奋
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刺激
密切观察婴儿的 惊厥症状,及时 就医
04
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刺激
定期进行疫苗接 种,预防感染性
疾病
保持室内温度适 中,避免过热或
过冷
加强营养,提高 免疫力
避免婴儿过度疲 劳,保证充足睡

小儿惊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课件

小儿惊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6
小儿惊厥的特征
• 发生率高
儿童时期的发生率4-5%,年龄越小越多见 6岁以下是成人10-15倍 • 易有严重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 • 新生儿及幼婴(<3月)常有微小惊厥发作 • 病因复杂
PPT课件 7
临床表现
• 典型者为意识丧失,两眼凝视、斜视 或上翻,头转向一侧或后仰。面部、 四肢肌肉呈阵发性或强直性抽动。喉 肌痉挛,气道不畅,故可有屏气甚至 青紫,伴有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减弱 或消失。部分小儿有大小便失禁现象。 一般抽搐经数秒或数分钟而自止,然 后进入昏睡状态。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 少数病人出现部分性抽搐,可表现为躯 体某个部位肌肉抽动,如某肢体、手、 足、手指、足趾或面部某部分肌肉抽 动,旋转性发作,不对称强直,半侧 阵挛发作等,可不伴有意识障碍 • Todd麻痹,运动性发作后,在抽动的 部位可出现暂时瘫痪,持续数分钟到 数小时
PPT课件 9
临床表现
• 伴发热 • 各种细菌、病毒、真 菌、结核菌引起的脑 炎、脑膜炎、脑膜脑 炎、脑脓肿等。 • 弓形体、包虫病、猪 囊虫病、脑吸虫病等 寄生虫病 • 不伴发热 • 颅内出血、HIE、颅脑 外伤、结节性硬化、 脑血管病、大脑发育 不全、脑肿瘤、癫痫 等
PPT课件
5
颅外病变
• 伴发热 • 不伴发热 • 高热惊厥、中暑、破伤风、 • 低血钠、镁、钙,高血钠, 低血糖,维生素K依赖因 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 中毒性菌痢、败血症) 子缺乏,维生素B6缺乏及 依赖,维生素B1缺乏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 惊厥 • 中毒:中枢性兴奋药(咖啡 因、尼可刹米),异丙嗪, 氨茶碱,农药,鼠药,白 果,河豚,毒蕈
PPT课件
12
鉴别诊断

(医学课件)新生儿惊厥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新生儿惊厥PPT幻灯片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与婴幼儿和儿童有很大不同, 表现无规律,临床上可将新生儿惊厥分为5种表现形 式和类型。
轻微型 局灶阵挛型 多灶阵挛型 强直阵挛型 肌阵挛型
8
2. 1������ 轻微型������ 是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惊 厥类型, 发作时惊厥局限、细微,常表现为:
眼部异常动作:眼球偏斜、眼睑反复抽动和眨 眼
������ 病史:要详细询问家族史、母亲孕期史、用药史、分
娩过程和窒息抢救情况。
出生3 d内出现的惊厥,常见病因有缺氧缺血脑性脑病、 颅内出血、代谢紊乱和宫内感染等。出生3 d后发生的 惊厥,常见病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症、破伤 风和代谢紊乱等。
17
体格检查:要仔细观察惊厥类型、精神神志状况、四 肢肌张力和原始反射等。
实验室检查:要先查血常规、血电解质(钙、镁和钠)、 血糖和血气分析等,同时检查脑脊液常规和培养。然 后进一步检查有关项目, 如胆红素、肝肾功能和血氨 等
影像学检查: 应先行头颅B超和CT检查。
18
EEG检查:有助于惊厥的诊断和分类,对预后的判断有重 要的意义。 但因新生儿脑发育未完善,其脑电图的变化和儿童或成 人有很大的差异,常表现为多灶性和不同步的放电。此外, 脑电图主要是描记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而新生儿有些抽搐 活动是由皮层下中枢发出的冲动所致,虽临床出现抽搐, 但脑电图上无惊厥的电活动。 因此,新生儿脑电图对新生儿惊厥预后的判断价值远 全身性疾病������ ������ 感染性疾病:脓毒症、新生儿破伤风。
非感染性疾病: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低血钠症、高血钠症、
碱中毒和维生素B6依赖症等 药物过量(如氨茶碱过量、新生儿撤药综合征) 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高血氨症、枫糖尿症、

惊厥鉴别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惊厥鉴别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有癫痫家族史 首次发作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如果只有一项危险因素,到7岁时1%~2% 发生癫痫 有2~3项危险因素时,10%可发展为癫痫 复发次数越多,以后转变为癫痫的比例越 大
18
癫痫持续状态
定义: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 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的连续发作达30分 钟以上,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目前将癫痫状态分为惊厥性癫痫状态和非 惊厥性癫痫状态两大类
19
病理生理改变
癫痫持续时间较长时常有乳酸酸中毒、血脑屏障 功能异常、颅内压增高、体温上升
出现一系列不利激素和复杂生化反应,如催乳素、 ACTH、高血糖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均可升高, 从而改变了正常代谢,血糖开始升高,最后降低
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升高, 促使细胞死亡




B6
维肾心肝肾低高低低
生上性性性血或血血
素腺脑脑脑镁低钙糖
皮病病病 血
依 赖 症
质 功 能 不


8
中毒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多为强直-阵挛性惊厥 • 药物中毒 • 食物中毒(蕈类多见) • 重金属及有机化合物中毒(铅、汞、钛、
苯、硝基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
9
代谢障碍性疾病
• 亮氨酸敏感症 • 半乳糖血症 •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 糖原累积病 • 枫糖尿病 • 丙酸血症 • 苯丙酮尿症
– 脑功能性障碍 多为强直-阵挛性惊厥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如原发性癫痫大发作和热性惊厥
– 脑器质性疾病 多为局部阵挛性惊厥 神经系统检查多有相应局灶定位体征
6
脑器质性疾病
脑血管病 颅脑外伤 脑部感染 脑部肿瘤 脑变性疾病 先天性或家族性疾病

超详细小儿惊厥PPT课件

超详细小儿惊厥PPT课件
2. 顽固惊厥发作伴意识障碍 3. 肝、肾功能损伤
53
54
诊断线索
我们应当考虑以下特点:
1. 年龄:惊厥首次发作的年龄与病因之间具有一定的 特征性。由于不同年龄发生惊厥原因不同,故寻找病 因时要考虑到年龄。
(1)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
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病多见。
11
概述
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
定义: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 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无好转超过30分钟
危害:明显增加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率
12
惊厥的主要病因及分类
感染
非感染
颅内
脑膜炎 脑炎 脑寄生虫病 脑脓肿
颅外
热性惊厥 感染中毒性脑病 破伤风 狂犬病
水电解质紊乱 肝肾衰竭、Reye 遗传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毒鼠药、有机农药 46
惊厥-非感染性病因(颅外)
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溺水、休克、阿斯氏综合征等) 特点: 1. 缺氧缺血后立即起病
2. 反复惊厥发作 3. 伴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 4. 头颅影像学助诊
47
惊厥-非感染性病因(颅外)
代谢性疾病(水电解质紊乱)
42
惊厥-非感染性病因(颅内)
颅脑损伤与出血(产伤、外伤、血管畸形等)
特点: 1. 伤后立即起病 2. 反复惊厥发作 3. 伴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4. 头颅CT/MRI有助诊断
R
43
惊厥-非感染性病因(颅内)
颅脑发育畸形(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
特点: 1. 惊厥常呈反复发作 2. 伴有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
中毒性:毒鼠药、有机农药 25

新生儿惊厥PPT课件

新生儿惊厥PPT课件
14
15
16
17
病因
(二) 感 染 1、生后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破伤风等,以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惊厥多见于生后1周后。 2 宫内感染:TORCH感染,惊厥多见于生后3天内。
18
病因
2、宫内感染 特点:1)流产、早产、死产 2)、小于胎龄儿 3)、颅内钙化、脑积水 4)、多器官损害: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
(2)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 无固定顺序,发作 中阵挛性运动迅速地从这一肢体转移到 另一肢体,或从这一侧转到另一侧。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 侧面部,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 。发作时患儿常无意识丧 失。
1)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表现( 爆发抑制波) , 2)早期婴儿癫痫样脑病常见强直惊厥, 而早期肌阵挛癫 痫常见肌阵挛发作。 、
31
病因
3)常伴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脑发育异常 4)惊厥难以控制,神经系统发育功能差,预后差。 5)大田原综合征病因多与大脑结构异常或损伤、基因突变 有关,可能与之有关的基因是 KCNQ2 基 因。
眼,黄疸、肝功能损害。
19
20
病因
(三) 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母亲有糖尿病、 小于胎龄儿和有缺血缺氧病史常见。
大多数低血糖无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低血糖可造成CNS的永久性损 害。
2、低钙血症:血清钙水平<1.8mmol/L,早发型 生后1-3天 迟发型 生后1~2周,常与早产及窒息有关。
常。 4)目前病因不明。
29
病因
鉴别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遗传性
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定位明确
惊厥出现时间 较早(生后2-3天)

新生儿惊厥的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新生儿惊厥的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3
病理病因
惊厥发病率—
➢ 新生儿惊厥发病率约为1.5-14/1000活产儿; 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惊厥发生率为25%。
➢ 住院足月新生儿发生率为4.5%-14.5%,早产 儿惊厥发生率为8.6%-27.4%。
➢ 80%新生儿惊厥发生在生后1~2天至生后1周
4
病理病因
惊厥的病理—
➢ 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过度同步去极化 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阵发性改变。
先天代谢缺陷:氨基酸、有机酸、脂类、糖类、 维生素等代谢缺陷。
10
病理病因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4、药物:
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 等。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 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 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 复正常。
11
病理病因
临床表现—发作类型
强直性发作: 全身性强直发作:四肢强直性伸展,似去大脑
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似去皮层状态。 限局性强直性:维持肢体、躯干或颈部的一种
不对称的姿势,如一肢体的伸直/屈曲,伴头、 眼转动。 预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而非代谢紊乱 引起;常伴呼吸暂停,EEG明显异常。
18
临床表现
微小 型
阵挛 型
强直 型
肌阵 挛型
15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作类型
微小发作:
眼球短暂而固定的凝视、斜视、眼球震颤及转 动、眨眼、瞳孔散大。
面肌抽搐、咀嚼、吸吮、吞咽动作,可伴流涎。 异常肢体运动:下肢踏板样或踏车样动作、上
肢游泳样或划船样动作。 短暂的发作性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眼球上翻。 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血压、呼吸、

新生儿惊厥健康宣讲课件

新生儿惊厥健康宣讲课件

如何预防新生 儿惊厥
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
饮食:母亲应注意合理饮食,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环境:宝宝睡眠时避免强光和 噪声
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
谨慎:照顾宝宝时要注意细节 ,避免突然的动作刺激到宝宝
应对新生儿惊 厥的正确姿势
应对新生儿惊厥的正确姿势
保护头部:宝宝仰卧,头部向一侧 ,并在头下垫枕或折叠的衣服 调整身体:将宝宝的身体放平,解 开松紧的衣服,保持宝宝的呼吸道 通畅
应对新生儿惊厥的正确姿势
观察状态:观察宝宝的呼吸和 心跳,及时将信息告诉医护人 员
如何急救新生 儿惊厥
如何急救新生儿惊厥
联系医生:及时联系医生,寻 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安抚宝宝:尽快将宝宝仰卧, 头向一侧,轻声安抚
如何急救新生儿惊厥
留意时间:记录惊厥的时间, 症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新生儿惊厥健 康宣讲课件
目录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 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 应对新生儿惊厥的正确姿 势 如何急救新生儿惊厥
什么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儿 惊厥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
症状:手脚发僵,口吐白沫,身体 抽搐等 原因:大多数因生理发育不完全或 突然的外在刺激引起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
治疗:尽快将宝宝仰卧,头向 一侧,通风透气,观察呼吸和 心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癫痫性发作?
支持
发作可被安抚、改变体位所终止 可被触碰所诱发,发作强度与触碰强度
成比例,触碰一处,可诱发其它部位的 运动 无同步的异常电活动
非癫痫性发作?
不支持
脑深部放电,头皮电极记录不到 癫痫也可被刺激诱发、也可被抑制:光
敏性、触碰诱发
病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颅内出血 感染 代谢
先天代谢缺陷:氨基酸、有机酸、脂类、糖类、维生素等 代谢缺陷。
其他
破伤风 胆红素脑病
辅助检查
1.EEG 新生儿惊厥发作期EEG (1)正常背景活动上的限局性电发放,如尖波放电,临
床上通常为限局性阵挛性发作,预后较好 (2)限局性单一节律的周期性图形,如α、β、θ 、δ节
律。临床表现为轻微发作或肌阵挛发作,见于脑炎 、脑损伤 (3)多灶性放电伴发作间期脑电活动异常 (4)异常背景活动的限局性放电:如低电压、电静息、 爆发抑制,两侧半球间不对称,伴有棘波、棘慢复 合波的发放。通常合并器质性脑病,如严重HIE、 脑先天畸形或代谢异常,预后不良
然改变、呼吸暂停伴全身松软
阵挛发作
局灶性阵挛发作,意识未丧失 惊厥常起自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后扩大到身
体同侧的其他部位 并不表示大脑皮层某个运动区功能异常,无定
位意义 多见于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HIE或
SAH 足月儿多见,预后较好
多灶性阵挛发作:游走性的阵挛性抽动,由一 侧肢体转变为另一侧肢体,或由身体的一侧移 向另一侧,或一侧肢体抽搐很长时间,再出现 其他部位抽动。
TORCH引起的宫内感染:小头畸形、颅内钙化 、脑白质异常、脑积水。10%左右的患儿有惊 厥发作。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B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1%-75% 有惊厥发作。
代谢异常
低血糖:微小发作或阵挛性发作。
低 血 钙 : 血 钙 <1.8mmol/L(7.0mg/dl) , 游 离 钙 <0.9mmol/L(3.5mg/dl)。微小发作或多灶性阵挛性发 作。
可影响呼吸出现青紫,伴意识障碍
与抖动区别:抖动是不伴眼球斜视,弯曲抖动 的肢体时可立即停止;可因声音、皮肤刺激或 被动活动某一关节而诱发
强直性发作
全身性强直发作:四肢强直性伸展,似去 大脑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似去皮 层状态
限局性强直性:维持肢体、躯干或颈部的 一种不对称的姿势,如一肢体的伸直/屈 曲,伴头、眼转动
住院足月新生儿发生率为4.5%-14.5%, 早产儿惊厥发生率为8.6%-27.4%。
80%新生儿惊厥发生在生后1~2天至生后1周
临床表现
新生儿惊厥常常轻微,不易被认识, 不易与正常行为和生理现象区分
常无发作后状态 常无强直-阵挛发作 主要有四种发作类型
发作类型
微小发作(subtle seizures):50% 阵挛(局灶、多灶)发作(clonic seizures):25% 强直性发作(tonic seizures):5% 肌阵挛发作(myoclonic seizures):25%
预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而非代谢 紊乱引起;常伴呼吸暂停,EEG明显异常
肌阵挛发作
某一肢体或全身肌肉突然、快速的抽动; 类似婴儿痉挛症。新生儿期少见,常表明 有弥漫性脑损伤,预后不良 限局性 多灶性 全面性发作
上述发作形式可单独存在,或几种发作同时存在
持续时间
短暂:10秒至1~2分
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0.6mmol/L(1.5mg/d1)可引起 惊厥,常伴有低血钙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高血糖:当血糖大于14mmol/L(250mg/dl),并持续 时间较长时,出现惊厥。
低血钠和高血钠: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可出现呼 吸暂停、嗜睡、惊厥、甚至昏迷。血钠高于150mmol/L ,出现肌张力增高、震颤、惊厥。
内出现。发作类型以限局性阵挛性发作为主。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常伴有
窒息和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微小发 作、强直性、限局性、多灶性发作。 脑实质出血:外伤、HIE、血管畸形及晚发性维生 素K缺乏。惊厥发作、意识障碍为常见表现。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占惊厥病因的10%-17%。各种病原体引起的 宫内和生后感染。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neonatal seizures)为新生儿 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
是指一次性有始有终的脑细胞群异常过度放 电,导致突然而短暂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发 作性的、异常的、反复的、刻板的动作或行为
发病率
新生儿惊厥发病率约为1.5-14/1000活 产儿;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惊厥发 生率为25%。
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不少见,惊厥持续30 分钟以上,甚至在几小时内或几天内反复 惊厥发作,伴有意识障碍。
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往往临床不易发现,而脑电图呈持续的癫 痫样放电。
惊厥的性质
癫痫性:局灶性阵挛,局灶性强直和部分肌阵 挛发作。发作期有同步放电。
非癫痫性:大部分的微小发作,全身性强直和 部分肌阵挛发作。发作期无同步放电。为皮层 损伤导致的皮层下释放-brain stem release phenomena.
颅脑发育异常 新生儿特发性癫 痫综合征 其它
氧缺血性脑损伤
占新生儿惊厥病因的60%-70%。 中重度HIE可引起频繁的惊厥发作,通常
在生后4-6小时出现,在生后24-36小时, 惊厥发作频繁,一般持续2~3天。 发作类型主要为微小发作及多灶性阵挛性 发作。
颅内出血
占惊厥病因的15%-20%。 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在生后1-2天
Volpe等1989年发作分类
微小发作
眼球短暂而固定的凝视、斜视、眼球震颤及转动、眨 眼、瞳孔散大
面肌抽搐、咀嚼、吸吮、吞咽动作,可伴流涎 异常肢体运动:下肢踏板样或踏车样动作、上肢游泳
样或划船样动作 短暂的发作性肌张力低下,伴面色苍白或眼球上翻 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血压、呼吸、心率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