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第三部分: 在北京,怀念 (36---38)
完成思考探究一
自学指导二: 文章题目是对全文思想内 容鲜明精炼的概括。 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 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学法指导:
• 结合文章详写的部分------2,来寻找。
围绕表现藤野先 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 心组织材料。
思考1: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 形象?
藤 野 先 鲁 迅生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 严九郎,是 鲁迅在仙 台学医时 的先生。
导入: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年 留学日本的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但后来却弃医 从文了,我们在本课 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 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跳读课文,理清鲁迅留学时 的几件事。 2.细读详写部分,探究藤野先 生的人物形象。 3.感悟作者眼里心里最伟大的 藤野先生。
作业: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 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 方法,写一篇短文。 (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 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 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自学指导一: 文章写到早年在日本留学 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
学法指导: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 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离别
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第一部分: 在东京 (1---3) 第二部分: 在仙台 (4---35) 相识 相处 离别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 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白描
目睹印象—— 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第一课藤野先生
弃医 从文
第三部分:怀念藤野先生(36-38)
第二课时
课文是怎样塑造藤野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 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
在仙台部分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重点写了四件事: 添改讲义—— 对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体贴入微 了解裹脚—— 治学严谨 求实精神
主题思想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
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 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 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
32段写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 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 说。”请你根据当时情形,试 想一下,藤野先生想对鲁迅说 什麽?
对藤野的肖像描写是 黑瘦、八字须、戴眼镜 相识
“坐在后面发笑的是…”) 侧面描写藤野生活简朴的一段是(
相处
记叙了与藤野交往的哪四件事? 1、添改讲义 2、纠正解剖图 3、关心解剖实习 4、了解女人裹脚
可以看出藤野有哪些优秀品格? 1、生活简朴 2、治学严谨 3、热心关爱弱国留学生
离别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 民族自尊心被伤害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其实 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 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作者间接的表达
了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 受列强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 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Βιβλιοθήκη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 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藤野先生》课文原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藤野先生》
——
受极看 到大电 严震影 重动事 挫,件 伤民 族 自思 尊想 心受
爱 国
祖匿 国名 的信 尊事 严件 受 到主题思想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为 明线, 以爱国主义思想为 暗线,既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 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 怀念;同时也追述了自己弃 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 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 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 反语。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 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 君、思想狭隘的青年。
四.阅读理解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 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 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 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 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 野严九郎的……。”
拓展:结合课文,试谈谈你对鲁迅
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俯 首 甘 为 儒 子 牛
作业: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 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阔别 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 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 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 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课堂练习:
修辞: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爱 国
日暮里: 触发忧国之情
去仙台
爱
国
水户: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看 到动 电 严, 影 重民思 挫 族 想事 伤 自 受件
尊极 心大 受震
——
爱
国
匿 尊 名 严 信 受个 到人 事 侵与 件
犯祖 国 的
——
弃医从文的原因
唤 醒 民从 众思 想 上 精 神 上
八年下学期第一课《藤野先生》(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下学期第一课《藤野先生》(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下学期第一课《藤野先生》(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八年下学期第一课《藤野先生》(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电影《藤野先生》的主题。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火车,了解日本的交通工具。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发现火车在电影中代表的文化背景,了解电影的内容。
2.难点:理解本视频片段中的日语台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式】通过分组竞赛、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同学快速复习关于日本和日本文化的知识,例如“关于日本的铁路文化应该了解些什么?”“日本是锂电池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你了解什么样的锂电池适合在日本销售?”2. 视频观看让同学们欣赏电影《藤野先生》片段:主人公在火车上面结识老人,从老人处获得许多人生的真谛。
3. 分组竞赛将同学分为好几组,让每个组各选择一位代表,代表在舞台表演给大家看。
这样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4. 情景模拟学生提供一个火车上的场景,一个学生担任列车员,一些同学担任乘客,让他们轮流说日语和做出动作。
这样可以适当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此教学方案通过分组比赛、模拟情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基本知识上,同学们清楚获得了一些日本文化上的知识,课程上也积极关注到日语掌握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收获通过本次日语口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深入了解了日本文化,增强了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跨文化交流的认知。
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也得到锻炼,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1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课件
藤野先生简介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 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 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 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 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 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 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 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爱 国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 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的回忆,赞扬 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 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作者追述了自 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1.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 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围绕着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 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具体写了四个典型 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另一 方面,这些事件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文章的内 在线索(暗线)。 2.作者写人,很善于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 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灵魂。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 “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 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 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 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这一细 节,很能揭示他们的思想本质。
鲁 迅
藤 野 先 生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 《坟》等。本文选自 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 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 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 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 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鲁迅本想以 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 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 化的原因。
第一课藤野先生
3、理解情感,深情朗读。
8/19/2013
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8/19/2013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鲁迅为什么那么厌恶“清国 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 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 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在国家危亡 之时,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 而且思想腐朽,忠君保皇。 因此鲁迅厌恶他们。
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线索 明线:回忆藤野先生
(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 相识相处、离别与怀念。)
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思想感情的变化)
课后练习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 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 历程。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 怀念与感激
(37段)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 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 鼓励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 大的。”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 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 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 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 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 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A。
作为学者,治学严谨;作为教师,认真负责B。
尊重他人,没有民族间的偏见。
)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含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一、作品背景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二、作者简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主题概述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线索结构1、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2、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五、重点字词畸(jī)形不逊(xùn)绯(fēi)红发髻(jì)芦荟(lúhuì)驿(yì)站教诲(huì)芋梗(yùgěng)汤杳(yǎo)无消息油光可鉴(jiàn)抑扬(yìyáng)顿挫六、鉴赏品读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
上页
返回
下页
第二课时
本网站版权所有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 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正 直 热 诚 治 学 严 谨 没 有 民 族 偏 见
了解裹脚
本网站版权所有
• 清朝: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上页
返回
下页
辫子的故事
• 清朝以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 清朝: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上页
返回
下页
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
“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有嘲讽意味。 “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 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 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上页
返回
下页
“中国是弱国……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应怎样理解?
• 这是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 他们认为鲁迅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一 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预先得了 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这句话表达了 鲁迅极为愤慨的感情。
本网站版权所有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 九郎,是鲁迅 在仙台学医 时的先生.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 《坟》等。本文选自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bù ) 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网站版权所有
上页
返回
下页
藤野先生为鲁迅改正的讲义
第1课《藤野先生》
卧龙学案 语文(八年级下) 身心健康 厚德崇礼 志向高远 博学多才- 1 -第1课 藤野先生班级: 姓名: 编号: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把握本文记叙顺序和叙事线索。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忱正直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知识链接1.结构梳理藤野先生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事件: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问中国女人裹脚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1.初到仙台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2.交往经过 在仙台和藤野先生交往3.弃医从文的原因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 4.与先生惜别 2.写作特色(1)双线并行,记叙有序。
(2)选材典型,特征突出。
(3)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预习1.识记课文第12页的9个词语,并查字典给重点字注音。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烂熳.( ) 绯.( )红 匿.( )名 诘.( )责 不逊.( ) 驿.( )站 畸.( )形 杳.( )无消息 解剖.( ) 瞥.( )见 深恶.( )痛绝 3.词语解释: ①标致 ②模糊③落第 ④不逊 ⑤匿名 ⑥诘责 ⑦凄然 ⑧油光可鉴 ⑨抑扬顿挫 ⑩杳无消息 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 1. 2. 3. 4. 5. 6. 二、课文感知1.教师引导: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1)(2)(3)2.文中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 ; “我”在 ;“我”离开 。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 2 -- 4 -。
第1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PPT课件
概括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简朴、 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 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 的学者。
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 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 1、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 2、叙事应该有详略 • 3、上下文注意过渡 • 4、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运用白描
的描写方法勾勒人物的外貌 • 5、注意人物的身份 • 6、……
研一研
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 么又离开东京去了仙台?找找看,文中 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 想感情。
在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修辞: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夸张、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
反语: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 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 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 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
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 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爱
收藏讲义
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
国
写文章
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 为热烈,
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 种?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 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 意义。
学会 整理
语言 副词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品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只不过”的意 思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第一课 藤野先生
第一课藤野先生教学目标(一)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领会各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领会各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课件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新课展示目标今天学习鲁迅先生散文《藤野先生》。
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桦夕拾》。
《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试解《从百划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儿童时期的生活。
这一篇回忆青年时候东渡日本留学生活片断,写于一九二六年,写的是青年时候的事(一九○四年)。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和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任教的照片,使学生加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
这篇文章如作者自己说,“记忆中抄出来”的。
二.自主学习感知目标1.请同学预习。
2.这篇散文以什么为顺序记叙的?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不记叙的?以藤野先生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放在十九世纪初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写人、叙事, 把对藤野先生的深沉怀念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紧密交织在一起,写作手法很出色。
3.以藤野先生为记叙中心,全文可划分为几大部分?按地点来说,第一部分写哪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东京所见所感;(2)仙台学医生活;(3)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1至3自然段)。
既然文章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为什么要写东京留学生的情况?“清国留学生”是怎样的情况呢?作者对此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1.朗读。
2.清国留学生腐败堕落,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置若罔闻。
白天迷恋于观景看花,精心摆弄征民族压迫与封建统治的辫子;晚上醉心于学跳舞。
3.语言的感情色彩。
“无非”:作者满怀寻找救国救民道理的希望,离开自己的国土, 但东京所见与国内一样,他感到愤懑、厌恶。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藤野先生》体裁:散文课型:精读课课时总编号:【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叙述线索和行文思路,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重点、难点)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精神性格的写作手法。
(重点)3.学习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1.作者档案鲁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在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二心集》等。
2.写作背景1902年4月,22岁的鲁迅到日本留学。
先入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大学任教。
10月12日,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写成了这篇文章。
【课前预习(每学一篇新课文之前都须按以下三条认真落实好预习。
抢先一步,抢注成功!)】1.朗读课文两遍以上,圈点勾画出妙词佳句(关键语句),借助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词,连同疑难问题都在课本上认真标记。
2.理解并记忆文下的重要注释。
3.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中的“博闻强识”部分和课后第一题。
【学习之旅】第一课时一、博闻强识,夯实基础(互动交流,核对检查“课前预习”内容。
)二、读文见义,理清思路快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3.按照作者的行踪把课文分为三的部分,并概括大意。
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三、精读慎思,理解文意1.文中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的怎样的精神品质?(在文中标记自己的思考成果)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2.精读课文6~23自然段,结合藤野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其性格品质。
第一课《藤野先生》
(1)藤野先生帮作者添改讲义,可见他教学认真, 并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 国的学生; (2)他纠正作者的解剖图,还向作者了解中国女 人裹脚的事,可见他治学严谨求实; (3)他还关心作者思想意识的进步,对作者给予 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藤野先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 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 的。
教学方法: 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 难点字词。 第二步:细致地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完成句子扩展。 第三步:深刻的阅读。挖掘文本内涵,理解作者 的对老师对祖国的真挚之情。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1、“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n) 绯( fēi )红 标致 落第 不逊( xù n) 诘( jié )责 托辞 油光可鉴( jià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 wù)痛疾
小结(本文中心):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 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 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 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后练习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 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 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 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 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第1课 藤野先生
(第10 自然段)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 台没有带领结。 目睹:直接描写 从以上几处描写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具 有什么样的特点?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浏览文章11-23段,文中写了几件事?给每件事情 拟写一个小标题。每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 么思想品质?(与先生相处)
正直热忱、工作认 添改讲义 真负责、一丝不苟 (11-15)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纠正解剖图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16-19) 热 严 真诚关怀、正 关心解剖实习 诚 谨 直无私、热情
鲁迅对藤野的看重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 《藤野先生》是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 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 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 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 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 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鲁 迅
本文作于1926年10月12日, 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体裁为散文。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理解注解及“读一 读、写一写”的字词。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 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体会作者感情,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5、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6、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1、揣摩作者的爱国情感。
课文中哪些事例渗透着鲁迅 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体会作者对先生的感情
1、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藤野先生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人, 为何作者却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阅读第三部分,感 悟先生的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6-38 段)。(课后研讨与练习二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藤野先生》(八年级下)课型:新授时间:执笔:单位王村二中陈玉兰审核:许元哲宋娇峰[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2、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读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绯.红()油光可jiàn ( ) 发jì( ) 标zhì( )不xùn ( ) nì名()jié责()托cí( )抑扬顿cuî( ) 深wù ( )痛疾物以xī()为贵2、关于作者以及《朝花夕拾》,想必同学们都不陌生了吧!那就请你将收集到的,你认为重要的信息摘抄到下面的空白处吧!3、诵读课文2-3遍,请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部分,说说每一部分的大意。
并根据此想想看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二、研读·赏析(一)导入。
(请你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检查预习3)。
(四)问题探析:[一]研读·分析藤野形象1、跳读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谈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跳读11-23段,找出“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给每个事例拟一个小标题。
并说说从中体现了藤野先生高贵的品质。
[二]研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1、鲁迅为何弃医从文呢?2、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3、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的,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酶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的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片,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有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道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惫,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第①段中画线句有一加点字“偏”,你能说说“偏”字的含义吗?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我”特别听的刺耳的原因是什么?“酒醉似的喝彩”写出了闲看枪毙者的什么?3、“我”放弃学医并离开仙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5.文末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二)华老师,你在哪里?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
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
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
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xi..é.()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子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
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笔墨了吗?”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我流出了眼泪。
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个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出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这种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的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
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好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处.()罚(2)xié( )带2.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4.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略加分析。
四、课后反思答案一、3.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对藤野的怀念。
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
二、(一)1.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2.(二)1.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国民不觉悟是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
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要改变精神,那当然要首推文艺。
2.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
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
失望、痛苦、愤怒的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情,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去寻找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仙台)。
3.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的途中说的“日暮里”“水户”,这也是作者爱国情感的表现;“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
三、(一)1.“偏”字写出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的批评态度。
2.“万岁!”这一声使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酒醉似的喝彩”写出了这些看客精神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3.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学医救国此路不通,决定弃医,另寻救国道路。
4.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5.意思是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期待,对中国的希望,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便受到触动,受到鼓舞和激励。
决心以笔做刀抢,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二)1.chǔ携2.(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
(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到害羞。
3.犯错而被老师教育详写,“我”的造句受到老师表扬略写,老师带“我”下馆子和坐错车写老师的严厉是略写。
好处:突出老师对“我”的教育,同时也体现老师其他的性格,使老师很有个性。
4.对工作认真负责,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就事论事等。